项医院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范本(三篇)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范本1、首诊医师、首诊科室责任制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3、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5、危急重病人抢救制度6、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制度7、术前讨论制度8、死亡病例讨论制度9、查对制度10、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11、值班交接班制度12、分级护理制度13、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4、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15、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16、手术安全核查制度1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1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首诊医师、首诊科室责任制一、医师在接待患者就诊时应态度和蔼,认真检查,规范、妥善处置,认真准确、客观书写病历。
对患者诊断处置措施以及患者提出的问题,应作必要可信的告知和解释,不得推诿拖延。
二、门诊首诊医师在接待急危患者而病情又不允许转送急诊科时,应立即就地组织抢救,同时向上级医师、相关科室部门报告,协助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转运至急诊科或收入病房治疗。
三、对病情复杂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应请上级医师或相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协商,妥善处置。
经会诊确属其他科室的患者,首诊科室应作必要的处置后,转科检查治疗。
四、对经检查确属错挂号的不属本科诊治范围的患者,首诊医师应向患者作必要的处置和解释后,转相应科室。
五、对错收科室的住院患者,首诊科室应在细致检查及必要的处置后,邀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经会诊确属错收的,会诊科室同意转科后,首诊科室应及时转诊并护送病员至相关科室。
首诊科室在会诊和转诊期间,应保证有效治疗措施,不得延误、拖延治疗。
六、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在对急危重症病员进行必须的辅助检查、会诊、转诊期间,就给予积极必要治疗措施,不得延误治疗抢救,检查,转诊时应有医护人员护送至相关科室,转诊病人应当面交接,经接诊后方可离去。
七、急诊科医师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应突出“急”字,首诊医师查体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尽快给予必须的、有效可行的救治措施,并迅速向上级医师、医院有关部门汇报。
涉及多科疾病的应迅速邀请相关科室会诊,经会诊后以某科疾病为主,由某科主持救治,其他科室协助。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 18项医院核心制度1. 管理体制1.1 组织架构医院的组织架构是医院管理的基础,有助于明确职责、加强协作。
在组织架构中,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确保医院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2 人事制度医院人事制度包括招聘、录用、晋升、奖惩等内容,用于规范人员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员工素质和工作效率。
2. 质量管理2.1 质量指标医院应设定明确的质量指标,包括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标准。
2.2 质量监控医院需要建立质量监控系统,定期对医疗行为、病案管理、护理质量等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1 电子病历管理医院应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提高病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确保医疗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3.2 医药信息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医药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药品库存管理、进销存管理等,提高医药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4. 安全管理4.1 安全政策医院应制定安全政策,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管理措施等,保障患者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4.2 安全培训医院需要进行安全培训,包括火灾逃生、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1 预算管理医院应制定年度预算,并进行预算执行和监控,确保财务管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5.2 资金管理医院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包括收支管理、账务管理等,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监管能力。
6. 法律法规6.1 法律法规宣传医院需要对员工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员工对法律法规的理解和遵守意识。
6.2 法律风险管理医院应建立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管理、纠纷处理等,降低法律风险。
7. 人际关系7.1 员工关系医院应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包括员工福利、沟通渠道等,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7.2 患者关系医院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建立良好的患者关系。
8. 设备管理8.1 设备维护医院应建立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包括设备保养、维修、报废等,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医院18项核心制度
医院18项核心制度1.院务管理制度:包括医院的组织架构、职责划分、人事管理等内容,确保医院运转的顺利进行。
2.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确保医院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3.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保护和管理医院财务资源,确保财务稳定和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4.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医院设备的正常运转、维护和保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5.医疗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标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6.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包括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
7.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环境清洁、安全和卫生,保证患者和员工的健康。
8.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9.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的安全和规范。
10.感染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医疗安全。
11.管理信息系统制度:规范和管理医院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12.医患关系管理制度:保障医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3.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医院的安全和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4.文明医院创建制度:倡导文明医疗行为和文明医院建设,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
15.急救管理制度:规范急救工作的流程和标准,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
16.绩效管理制度: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工作。
17.医疗纠纷处理制度:规范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方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权益。
18.学术研究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的学术研究活动,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
这些核心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医院整体管理和运作的基础。
这些制度的完善和有效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维护医疗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例如,人员管理制度可以设置明确的人员招聘条件和流程,选拔出合适的医务人员,保证医院拥有专业素质高的员工队伍;医疗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医疗服务的流程和标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规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可以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评估和改进,提高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医院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及七种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医院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及七种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四.会诊制度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七.术前讨论制度八.查对制度九.医生交接班制度十.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十一.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十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十三.新技术准入制度附:危急值报告制度具体内容:医院管理年:十三项核心制度一、首诊负责制度(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
1/ 3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院。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 2 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 1 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 24 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临时检查患者。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医院是人们生病求医治疗的地方,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院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医疗行为和管理流程。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医院的十三项核心制度。
一、医德医风制度医德医风制度是医院最基本的制度之一,要求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道德修养,端正医风,严守医德,恪守职业操守,做到真心为患者服务。
二、诊疗质量管理制度诊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保障,包括病历书写规范、医技操作规范、药品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医疗行为合理、规范、安全。
三、医疗安全制度医疗安全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设备维护制度、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等,有效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管理,包括药品采购、存储、分发、使用和报废等方面的规定,严格控制药品的流通和使用环节。
五、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规范指导,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记录规范、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六、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是为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管理,规定了医疗器械的购置、验收、维护、保养和报废等环节,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七、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是对医院员工的管理规范,包括人事招聘、岗位配置、绩效考核、职业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八、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对医院财务运作的规范管理,包括财务预算、财务核算、费用控制、收支管理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和运营的正常。
九、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数据管理的规范化要求,包括信息安全管理、电子病历管理、医院信息系统运维等方面的规定,提高信息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十、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是推进医院科研工作的基础,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科研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的规定,促进医院科研实力的提升和医学进步的推动。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1.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质量目标、评价标准、监督机制和责任分工,保障医疗行为的规范和专业水平的提升。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定医务人员的招聘、聘用、考核、晋升、奖惩等事项,保证医院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并激励人员积极工作。
3.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患者的诊疗流程和标准,并加强对患者的跟踪和监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4.医疗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处理程序,加强医疗事故的防范和风险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
5.病历管理制度:规定病历书写、归档、使用和保密的要求,确保医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6.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制度:规范临床检验的流程、设备使用和结果解读,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医院药物管理制度:明确药品的采购、配送、管理和使用规范,防止药品的滥用、浪费和盗窃。
8.院感管理制度:强调医院感染的防控和管理,包括消毒、隔离、手卫生等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9.医院职业道德规范制度:规定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医疗伦理的培养。
11.医患关系管理制度:规范医院对患者投诉和纠纷处理的程序,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12.红楼堂制度建设:建立红楼堂制度,加强医院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13.基础设施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建筑、设备、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保养和使用规范。
14.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医院的年度预算,并按照预算执行,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管理和控制。
15.病床管理制度:合理规划病床使用和分配标准,确保患者的住院需求得到满足。
16.物资管理制度:明确物资的采购、入库、使用和报废的程序和要求,减少物资的浪费和滥用。
17.办公室管理制度:规定医院办公室的工作流程、任务分工和责任制度,保证办公工作的顺利进行。
18.绩效考核制度:制定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上是医院的十八项核心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的管理和运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机构,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核心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医疗流程,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下面是医院常见的18个核心制度。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流程规范等,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是医院内各临床科室的治疗方案的标准化制度,通过制定规范的临床路径,提高医疗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开支。
三、护理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职责、护理工作流程、护理质量评估等,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四、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控制制度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制度之一,包括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流程规范,以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五、药事管理制度药事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存储、使用和废弃等流程的规范,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质量。
六、医学影像管理制度医学影像管理制度包括医学影像的拍摄、诊断、存储和传输等流程的规范,以提供准确可靠的医学影像诊断结果。
七、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流程的规范,以确保医疗设备安全可靠。
八、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处理、患者投诉处理和医疗纠纷调解等流程的规范,以维护医患关系和医院声誉。
九、患者权益保护制度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和治疗拒绝等流程的规范,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十、医疗知识管理制度医疗知识管理制度是医院内对医疗知识的收集、整合、传播和应用的规范,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质量。
十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招聘、培训、考核和晋升等流程的规范,以保证医院的人员梯队和人员素质。
十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医院的财务预算、成本控制、费用核算和报销等流程的规范,以保证医院的财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十三、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是医院内对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和成果评价等流程的规范,以促进医院的科研创新和学术发展。
十四项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十四项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核心制度,以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以下是医院医疗核心制度的十四项内容。
1.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类疾病的诊疗流程,明确诊疗标准、流程和时间节点,减少无效检查和治疗,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2.患者隐私保护制度:制定患者信息保护政策和操作规范,保证患者个人信息安全,防止泄露和滥用。
3.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收费标准和费用监管系统,确保医疗费用透明、公正,并开展费用公示工作。
4.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5.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建立医疗器械的采购、保养和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不良事件报告和分析机制、医疗事故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等,保障患者的安全。
7.药品管理制度:建立药品采购、配送和使用的规范,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监控。
8.检验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规范的样本采集和分析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医学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医学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推动医疗科技的进步。
10.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实施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评估、内部审查和持续改进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11.人员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公平的人员考核制度,以促进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2.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制定和执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的培养,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
13.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14.健康教育宣传制度:加强对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这些医疗核心制度覆盖了医院的各个方面,涵盖了管理、质量、安全、伦理和服务等多个维度,可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2.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医院感染事件。
3.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4.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耐药菌监测,遏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3.医院应制定质量改进计划,针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4.医院应鼓励创新和改进,分享成功的改进经验,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以下辅助管理制度:
1.保密制度:保护患者信息、医院商业秘密和国家机密,防止泄露。
2.采购制度:规范医疗设备和药品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的公开、透明和高效。
2.医院应加强与国外医疗机构、学术团体的合作,促进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3.医院应支持医务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培训和合作研究,提高国际影响力。
4.医院应建立国际患者服务制度,提供优质的国际医疗服务。
十六、志愿服务与社会责任制度
1.医院应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鼓励员工和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1.医院应制定医学教育及科研规划,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提升医学教育和科研水平。
2.医院应建立健全科研伦理审查制度,确保科研活动的合规性和伦理性。
3.医院应加强对医学教育质量的监控,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4.医院应加强与国内外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医学科技创新。
1.医院应制定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规划,降低医疗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医院应加强医疗废物的分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1. 治安管理制度:确保医院内部治安秩序良好,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2. 院务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院务会议,讨论医院的一些重大事项,并作出决策。
3. 人事管理制度:对医院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4. 财务管理制度:对医院财务收支进行管理,确保财务的合理运作。
5. 信息管理制度:对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确保信息的安全和流畅。
6.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估,提高医疗水平。
7. 外联与合作制度:与相关的医疗机构、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和交流,提升医院的影响力。
8.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进行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9. 行政管理制度:对医院的行政事务进行管理,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
10. 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对医务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规定,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11. 内审管理制度:对医院内部各项制度进行审核和检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12. 福利管理制度:对医务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进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归属感。
13. 健康教育制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14.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对医院的卫生环境进行管理,确保患者的就诊环境干净整洁。
15. 制度宣贯制度:对医院的各项制度进行宣贯,确保医务人员的执行力和规范性。
16. 紧急情况应急管理制度:对突发的紧急情况进行管理,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17. 病历管理制度:对患者病历的管理进行规范,保障病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8. 轮岗培训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岗位轮岗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多岗位能力。
医院项核心制度版
医院项核心制度版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之一、它包括了医疗服务质量的各个环节,如医务人员的资质要求、工作标准、临床路径管理、危急重症救治流程等等。
医院要通过建立和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效。
二、医患关系管理制度医患关系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促进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医院要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包括诚信承诺书、知情同意书、投诉反馈渠道等,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并能够参与到自己的医疗决策中来。
医院还要加强医患信任建设,加强医患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三、人员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权益保障。
医院要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的岗位设置、职称晋升、考核评价、薪酬福利等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并得到公平待遇。
此外,医院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药品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医院要建立药品采购、配送、储存、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执行,有效的保障药品质量。
医院要加强药师的培训和管理,促进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五、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医疗费用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医疗费用的收取和使用。
医院要建立合理的费用标准和支付制度,保证患者的费用公开、透明和合理。
医院还要加强医保政策的解释和宣传,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医疗保险。
六、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的安全和卫生。
医院要建立健全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等各种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
医院还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环境和用电用水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
七、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管理医院的信息资源。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电子病历和信息系统,规范医疗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
医务人员要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安全,严禁泄露和滥用患者敏感信息。
18项医院核心制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医院核心制度是指为医院的正常运作和管理而制定的一系列重要制度。
下面将介绍18项医院核心制度。
1.院长负责制度:规定医院院长对医院各项事务负有最终责任,包括管理、发展、财务监督等。
2.组织架构制度:制定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的设置和职责,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3.人事管理制度:确立医院人事管理的规范,包括岗位设置、人员招聘、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
4.工作制度:规定医院内各类人员的工作时间、岗位轮换、年休假等相关制度。
5.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确保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包括医疗质量评估、临床路径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等。
6.信息化建设制度:推动医院信息化管理,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7.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医院财务运作的规范和透明,包括财务制度、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等。
8.药品管理制度:规范医院药品采购、存储、使用和报废等流程,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9.器械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医院设备的合理配置、使用和维护,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10.患者权益保障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包括患者知情同意、隐私保护、投诉处理等。
11.院内教育培训制度:确保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12.科研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科研工作的申报、管理和成果转化,促进医学科研的发展。
13.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医院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14.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推动医院工作的有序开展。
15.紧急事件应急响应制度:规定医院紧急事件的应急响应流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6.文化建设制度:培养医院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7.党务管理制度:推动医院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的学习和服务,并规范党内选举和组织生活。
18.审计管理制度:建立医院的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绩效评价,提高医院管理的透明度和效能。
这些医院核心制度涵盖了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为医院的规范运作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一、导言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为了保障医院的正常运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制定并实行一系列的核心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完整版的18项医院核心制度。
二、医院管理制度1. 组织管理制度医院组织管理制度要明确医院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有效管理医院资源。
2. 人事管理制度医院人事管理制度要规范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福利待遇,确保医院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3.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医院财务运作合规和财务安全的基础,包括财务管理控制、收支管理、资产管理等内容。
4. 信息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要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保护患者和医院的信息安全,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
三、医疗服务管理制度5. 门诊医疗管理制度门诊医疗管理制度要规范门诊就诊流程、医生诊疗行为、医疗记录管理等内容,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6. 住院医疗管理制度住院医疗管理制度是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规范、安全、有效医疗服务的基础,包括住院手续办理、病案管理、医疗费用管理等。
7. 护理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要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和职责,确保患者得到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8.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四、患者权益保障制度9. 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要强调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配合度。
10. 患者投诉处理制度患者投诉处理制度要建立完善的投诉渠道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投诉问题,改善医院服务质量。
11. 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要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隐蔽性,不得泄漏患者的个人信息。
五、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2.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要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新设备。
18项医院核心制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为了保障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一系列核心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医疗工作。
本文将介绍18项医院核心制度,并对每项制度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释。
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概述、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目标及指标等内容。
通过规范的流程和标准,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置等内容。
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为核心,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医院应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包括医务人员的基本职责、职业操守、执业行为规范等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
四、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医院应建立患者权益保护制度,包括患者知情同意制度、患者隐私保护制度、患者投诉处理制度等内容。
以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和尊重。
五、药品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入库、配送、使用和处置的程序和规范,保证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包括感染控制评估、监测和报告,制订并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七、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包括医疗纠纷的预防、调解和仲裁程序,确保对医疗纠纷能够及时、公正地进行处理,维护医院声誉和患者权益。
八、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指导临床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九、病案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的记录、归档、保存和使用等环节,确保病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十、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包括医疗器械的采购、登记、验收、使用和维护等程序和规范,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十六项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十六项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医学伦理规范。
2.实施全员参与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各层次员工的培训和知识更新。
3.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改进。
4.实施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汇总和分析医疗事故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二、医院药品管理制度1.建立药品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和使用的政策和规定。
2.实施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程序透明、公正、合法。
3.建立药品管理台账制度,对医院药品的进出库、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核对。
4.加强药品质量监督,定期开展药品质量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三、医院医疗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建立医疗设施设备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设施设备的采购、维护和使用规定。
2.实施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符合医疗需要。
3.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台账制度,对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
4.加强设备安全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四、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建立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政策和指南。
2.实施感染监测制度,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3.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确保医院各区域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4.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培训,提升其防控感染的意识和能力。
五、医院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医院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安全工作的政策和方针。
2.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医院各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3.加强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消防演练和安全巡查。
4.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纠纷并给予赔偿。
六、医院财务管理制度1.建立财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的财务管理政策和规定。
2.实施财务监督制度,对医院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分析。
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医院的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医院18项核心制度
医院18项核心制度一、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是医院内部员工的管理规范和要求,包括员工招聘、考核、薪资福利、晋升等方面的制度。
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的规范,包括资金管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等方面的制度。
三、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医疗流程、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制度。
四、患者服务管理制度患者服务管理制度是医院对患者服务的规范和要求,包括挂号、医患沟通、患者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制度。
五、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医院对药品的采购、配送、使用和储存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包括药品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责任等方面的制度。
六、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是医院对医疗设备的购置、维修、使用和处置的规范和要求,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的资质和责任等方面的制度。
七、感染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是医院对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隔离措施和感染病例的报告等方面的制度。
八、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是医院对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要求,包括科研项目的批准、经费的管理和成果的评价等方面的制度。
九、病案管理制度病案管理制度是医院对病历和病案的管理的规范和要求,包括病历书写、归档和保密等方面的制度。
十、院感防控管理制度院感防控管理制度是医院对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规范和要求,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和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制度。
十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医院对消防安全的规范和要求,包括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灭火器的配置和消防演练等方面的制度。
十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医院对职业健康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医务人员的体检、职业暴露的防护和职业病的诊断等方面的制度。
十三、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是医院对医疗纠纷的处理和解决的规范和要求,包括纠纷调解、仲裁和法律诉讼等方面的制度。
十四、危急病人处理制度危急病人处理制度是医院对危急病人的救治和监护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危重病人的急救措施和监护要求等方面的制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
18项医院核心制度医院作为重要的医疗卫生机构,为了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建立一系列核心制度来规范医院的运行。
以下是18项医院核心制度:1.《临床操作规范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操作流程,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感染控制制度》:建立感染控制职责体系,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保障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3.《医疗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医疗事故的报告程序和责任追究,以便及时处理和规避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符合规定,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5.《药品采购与管理制度》:规范医院药品采购程序,确保药物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6.《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规定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要求,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7.《医疗费用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费用的收取和结算程序,保障医疗服务价格的合理性和透明度。
8.《医患关系管理制度》:建立医患沟通渠道,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提升医患信任度。
9.《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监控医疗过程和结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10.《医疗信息管理制度》:规定医疗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利用规程,确保患者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11.《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护理操作标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2.《急诊绿色通道制度》:为急诊病人提供优先诊疗和治疗,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保障急诊服务的及时性。
13.《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建立医学伦理委员会,负责医院伦理审查和伦理监督工作。
14.《人事管理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人事管理程序,确保医务人员的权益和职业发展。
15.《医疗设施管理制度》:保障医疗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17.《医疗影像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医疗影像的质量和诊断的准确性,保障患者的诊疗效果。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
(完整版)18项医院核心制度医院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核心制度的18个方面,包括:1. 门诊制度门诊制度是医院服务的入口和第一道防线,它包括医生门诊、挂号、收费、预约、急诊等方面的规定和操作流程,旨在提供便捷高效的门诊服务。
2. 住院制度住院制度是医院行政管理的基础。
它涉及病人住院流程、病历管理、床位管理、费用结算等方面,以确保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和舒适。
3.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而设立的一系列规范和管理措施,包括医疗操作规范、医疗质量评估、医疗错误处理等方面。
4. 医疗安全制度医疗安全制度是医院为了保障病人身体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包括医疗设备维护、感染防控、临床用药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5. 医患沟通制度医患沟通制度是医院为了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体验而设立的一系列沟通规定和培训措施,旨在增强医患信任和合作。
6. 护理管理制度护理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护理工作、保障患者护理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护理操作规范、护理培训、护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7.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是医院为了处理医患纠纷,保护医患双方的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纠纷处理流程、调解机构设立等方面的规定。
8. 医学伦理和道德制度医学伦理和道德制度是医院为了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行为和伦理道德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包括医疗诊治原则、病人隐私保护、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要求。
9. 医疗信息管理制度医疗信息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规范医疗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医疗信息安全和合规。
10.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有效管理和提升员工绩效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章,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方面的规定。
11. 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规范财务运作、防范财务风险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监督、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八项核心制度
1. 医疗质量控制制度: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2. 信息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患者和员工的信息管理流程。
3. 患者权益保护制度: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 新技术新疗法评估制度:对新技术和新疗法进行评估和审查。
5.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有效解决医患纠纷。
6. 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7. 应急预案制度: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预案和流程。
8. 职业道德规范制度:明确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9. 病案管理制度:规范病案的记录、归档和存储。
10. 用药管理制度: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使用。
11. 危险品管理制度:管理和储存医疗工作中的危险品。
12. 院感管理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制度和流程。
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制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
14. 经济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控制医院经济资源的管理。
15.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和管理医疗废物的制度和要求。
16. 人才管理制度:招聘、培训和激励医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17. 工作流程管理制度:规范医院各个工作流程和流程的管理。
18. 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的安全和安全工作的管理。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
医院十三项核心制度一、简介医院是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为了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营和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需要建立一系列核心制度来规范各项工作。
本文将介绍医院所应建立的十三项核心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 感染控制制度3. 医疗纠纷处理制度4. 药品管理制度5.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6.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7.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8.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制度9. 病案管理制度10. 医疗费用管理制度11. 人员考核与奖惩制度12. 患者安全保护制度13. 医院管理体系建设制度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是医院内部工作的重要依据,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该制度包括医疗服务质量监测、医疗事故报告与处理、医疗质量评价和医患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感染控制制度感染控制制度是为了保护患者、员工和公众免受医院感染的侵害。
该制度包括传染病防控措施、临床操作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四、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医疗纠纷处理制度是为了妥善处理医患之间的纠纷,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医生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该制度包括投诉处理、调解协商、仲裁和诉讼等方面的内容。
五、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性。
该制度包括药品采购、储存、配送、使用和废弃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六、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该制度包括设备采购、验收、维修和报废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七、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医疗事故报告制度是为了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医疗事故,提高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该制度包括医疗事故的定义、报告流程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内容。
八、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医院的信息系统和患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该制度包括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备份和恢复、信息使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九、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制度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培养制度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核心制度目录1、首诊负责制 (2)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4、会诊制度 (5)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7)6、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8)7、术前讨论制度 (11)&查对制度 (12)9、交接班制度 (15)10、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17)11、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21)12、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22)13、分级护理制度 (25)14、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28)15、医患沟通制度 (31)16、转院转科制度 (36)17、特诊特治告知制度 (37)18、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38)一、首诊负责制度1、凡挂号病人,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转科、传染病报告等工作负责。
2、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初步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
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3、首诊医师下班时,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4、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
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组织会诊与处理,必要时报告医务部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收治或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抢救与处理。
危重症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因本医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好后,由科主任提出申请报医务部同意,并请示业务副院长批准同意后方可转院。
5、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6、医务部负责首诊负责制的督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通报。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建立我院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2、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和相关人员参加。
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 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
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 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休息时间晚查房一般由晚班医师完成。
3、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来院查房并指导诊治。
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 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 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5、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 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
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并做出明确的指示。
6、节假日有危急重症病人时必须有副主任医师查房。
7 、查房内容:①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饮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②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
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明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疗、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
③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的问题;审查对新入院、急危重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三、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凡危重病人三天内诊断不明确者、疑难特殊病例入院七天内经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后仍未明确诊断、或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或有特殊病情者等均应组织讨论。
2、科内讨论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3、院内讨论时由主管病人的科主任主持,医务部派人参加并负责通知相关科室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参加,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例摘要,做好发言准备,并提交纸质病例病情摘要给参加讨论的相关科室医师。
4、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将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5、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进行全科讨论。
讨论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召集。
讨论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讨论的目的,同时准确完整地做好讨论记录。
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和特别注意事项等。
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会诊制度1、会诊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协助诊疗的过程。
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2、急诊会诊:凡病情危急需会诊者,申请科室医师填写会诊单并注明“急”字(注明时间,具体到分秒),并电话通知拟请科室,被邀请科室医师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0 分钟内到位。
急会诊值班医师可以担任,但本科室有危重病人时应由二线班担任急会诊。
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3、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科室协助诊疗者,三日内需行科间会诊。
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申请单和会诊通知单,会诊申请单须有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签字。
所有科室建立会诊通知单签收登记本,被邀科室值班医生负责接收会诊通知单,并在邀请科室的会诊通知单签收登记本上签收,通知会诊医师在48 小时内完成会诊,会诊医师及时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填写会诊记录,如因病情需要复诊时,被邀科室应主动前往复诊。
某些特殊专科会诊时,可由本科医护人员陪同病人或自行到专科进行会诊。
4 、院内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
全院会诊由科主任提出,报医务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
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务部,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会诊科室病例主管医师必须提交纸质病例病情给参加讨论的他科会诊医师各一份。
会诊时一般由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必要时请业务副院长参加,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主管医师认真做好会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5、外院来院会诊:①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可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申请,由主管病人的主治医师填写书面报告(内容包括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所邀医院及专家),科主任签字送医务部,医务部与有关医院联系。
会诊由相关科主任主持,医务部派人参加,必要时业务副院长参加。
特殊情况时,经医务部及分管院长批准,可携带病历陪同病人到外院会诊。
②邀请外院医师来本院会诊、手术,邀请科室原则上要求通过医务部与所邀医院医务科联系,科室自行联系时必须报医务部备案,被邀请的医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
需要手术者于术前先行来院诊察患者病情,必要时参与术前讨论,其诊疗意见均应记录在案,并有手术医师或科主任的签名。
危重抢救的急会诊可直接电话报请医务部及主管院长同意后实施。
6、外院外出会诊:①拟请我院医师外出会诊(含手术),应出具对方医疗机构的邀请函(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给我院医务部,非正常上班时间与总值班联系。
内容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请专家姓名、会诊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必要时应和拟请专家直接通话交流情况。
②接到外院会诊邀请后,由医务部安排有关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外院会诊,外出会诊前后,会诊医师应到医务部办理相关手续。
③各科室或个人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外出会诊、手术或坐诊。
五、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各科室必须根据专业要求制定本专业常见危急重病抢救技术流程与规范、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2、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务部或院领导参加组织。
3、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危并签字4、在抢救危急重症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
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
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5、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6、病情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电话通知医务部或总值班,并填写病重或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和医务部,另外一份贴在病历上,并及时向病人家属或单位说明病情及预后,以期取得家属或单位的配合,避免医疗隐患。
六、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 、总则①各科室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和《医院分级管理办法》,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②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 ,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③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④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2、手术分类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手术分类如下:①四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②三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③二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④一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或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①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四、三、二、一各类手术,但应侧重四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