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_士人_思想
司马迁的“士人”思想
采, 留下 了 “ 士人 ” 榜样 。 里仅 以他笔 下 的 四个 文 思 想 贯 穿 了他 的一 生 。从 小 就 学礼 、 礼 、 的 这 问 订礼 、 习
人—— 孔 子 、 原 、 谊 、 斯 来 看 一 下他 作 为 古 代 礼 , 屈 贾 李 成人 后用 礼来 规 范人 与人之 间 的关 系 。 周 礼 ” “ 是
说起 中国的历 史 和文 学 ,司马迁 这个 名 字是 那 政 治 的清 醒认识 和独 到见 解 ,这些 独 到之 处在 他 笔
样鲜亮 地 映现 在人 们 的脑 海 中 。这 个 光辉 而伟 大 的 下 的人 物身上 充 分地表 现 出来 了 。 名字 , 没有 因岁 月 的流 逝而 变得 模 糊不 清 。 也未 因历 范 ,史记 》 他 留给 中华 民族 的宝贵 文化 遗产 。 《 是 这部 里 程碑式 的杰作 为 我们 展示 了一 大批 文 化精 英 的风 我 们先 以他 笔 下 的孔 子 说起 吧 。这 位 中 国古代 贵族 的后 裔 , 于贫穷 , 迫 到他 曾祖 时迁 到 鲁 国 。他 出 身微 贱 , 从小 就 争强 好 胜 。 志 为学 。积极 用世 的 但 立 史 的侵 蚀 而渐失 光 彩 。他是 中国古 代知 识 分子 的典 伟 大 的思 想 家 、 育 家 , 家学 派 的创 始 人 , 教 儒 是宋 国
“ 士人 ” 的思想 选择 取舍 。 侃 评说 , 所顾 忌 。正 当 侃 无
接 受 父亲 遗 志 . 成 巨 著 “ 完 太史 公 书 ” 当之 无 愧 的 想 , 的 可在 当时不 合时 宜 。 后 , 只好 回到鲁 国 , 书 最 他 著 在 实地 考察 ,占有 丰富 的历 史资 料 的基础 上 ,以他 普 通 士人 的身 份 .而有 为 天下 确立 文 化准 则 的宏 大 创作进 入 高潮 之 际 。 祸飞 来 。 横 由于“ 陵事 件 ” 李 的株 人 留下 了丰 富 的思想 文 化 , 书 人 多尊崇 他 , 天子 读 从 连而被 下狱 遭受 腐刑 。 唯我 独尊 的汉 武帝 , 面对 不 屈 服于 自己的 当代最 渊博 的学 问家 司马迁 。采 取 了最 残忍 、 令 “ 最 士人 ” 到耻 辱 的宫刑 , 际上是 置 司 马 感 实 诸侯 一直 到 中 国谈六 艺 的人 都根 据 他 的学 说来 判断 是非 .但 充 其量 也不 过 是在 当时 社会 未 掀起 什 么大
《史记》中司马迁作为史家的价值与意义
传承和弘扬司马迁治史精神和方法论
传承司马迁“实录”精神
司马迁在《史记》中坚持“实录”原则,即真实、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这种精神对于历史学研究和历史文献 编纂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
弘扬司马迁“通古今之变”的治史方法
司马迁在治史过程中注重“通古今之变”,即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比较,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这种治史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弘扬和推广。
司马迁(约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 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 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时代背景: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汉王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汉武帝时汉朝国力达到鼎盛时期,汉 武帝时期的文化体制为司马迁著作《史记》提供了有利条件。
阶级立场制约
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司马迁的阶级 立场使其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评价具 有一定的倾向性,难以做到完全客观 公正。
个人经历和情感倾向影响
个人经历影响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发愤著书,其个 人经历中的痛苦和挫折不可避免地对 《史记》的编纂产生影响,使得某些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带有一定的情 感色彩。
揭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以及汉 朝建立过程中的政治斗争和权力
更迭现象。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评价, 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复杂
性。
揭示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 矛盾和冲突,以及不同政治集团
之间的利益争夺。
社会矛盾及民生疾苦关注
通过对社会各个阶层的描写, 展现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和普 遍性。
司马迁说过的名言
司马迁说过的名言
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86年)是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书《史记》。
以下是一些司马迁的经典名言:
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意思是天下的兴衰变化,责任在于每个个体,每个人都有责任。
2.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 强调学习中寻找良师的重要性,师者是传授知识、指导学生、解答疑惑的存在。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 强调通过广泛阅读,可以提升写作水平,使笔下之功如神。
4.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 意思是身为士人,必须拓展胸怀、坚定意志,扛起重任,以道义为准则。
5.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强调追求知识、追求进步的不懈努力和上升之路。
这些经典名言体现了司马迁对于责任、学习、修养和奋发向上的思考和观点,深受后人的尊重和引用。
效范专升本明人简介司马迁(2)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
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
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
扩展资料:个人成就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遗业,完成“推古天变”之任务,并明确表述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
其结论表述在《天官书》中,即据春秋242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彗星三见等星象,联系点天子衰微、诸候力政、五伯代兴及到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动荡,而总结出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一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三大变为一纪,三纪而大备的“大数”,最后才认为“天人之际续备”。
这是司马迁天文学之应用的最重要之范例,在整个星学历史上占有最高地位。
后世纪念陕西省韩城市以南,在俯视黄河的梁山北端有一座祭祀司马迁的建筑。
建于此处的司马迁祠始于西晋永嘉四年(310),郡太守建石室、立碑、植柏树。
西晋怀帝司马炽祭祀过同姓的司马迁。
北宋宣和七年( 1125)曾修缮墓垣,建寝宫、献殿、山门。
其后,元明清时期又不断修缮改筑,成为今天的祠堂。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
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论《史记》中战国时期的谋士形象
科技 曩向导
21 年第2 期 02 4
论《 史记》 中战国时期的谋士形象
( 丹江师范学院 牡
孙鸿达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7 1 ) 5 0 2
0引 言 .
“ 在战国深刻 而剧烈 的社会转 型中 .士人发展成 为一个人数众多 且活跃 的知识 阶层 。 他们成份复杂 . 人格相对独立 , 没有 固定 的人身依 附关 系 , 自由流动 , 眼界开 阔, 情绪高 昂, 思想活跃 , 了实现 自身的人 为 生价值 . 积极参 与各种社会活动 . 游说于各个诸侯 国之间 【 士的精 ” 喋 神风貌 与意识 在战国时期 大放光彩 司马迁笔下 的谋士是一群文化 内 涵丰 富的人物 . 同时又是一群性格丰满 的艺术形象 。
2《 . 史记》 中战国时期谋士形象的塑造方 法
21 见 法 .互
有 别于一般文学作 品的人物形象 塑造 .史传人物 的塑造不能虚 构. 只能在史实基础上 概括 . 出人物 的特征 。 1 7 突 t 7 互见 法也称旁见 7 2 侧 出法 . 即在 一个人 物 的传记 中着重 表现 他 的主要 特征 . 而其 他方 面的性格特 征则放 到别人 的传 记中显示 。在《 范雎 蔡泽列 传》 , 中 因 为魏公 子害怕秦 国不 敢接 纳魏 齐 . 赢对 魏公 子进行 了批评 . 侯 为他 提出适宜 的做法 。而在《 魏公 子列传 》 , 中 我们 不仅看 到 了侯赢 他过 人 的智谋 , 还看 到 了他对 信陵 君天地 可鉴 的忠 心 。在 《 白起王 翦列 传》 , 中 我们 可知范 雎导致 了白起的 死亡 . 因两人不 和而 已。但在 只 《 范雎蔡泽列传 》 中我们才 明白 , 原来范雎有惨痛 的过去 。 险些被魏 他 齐屈 打致死 . 却没有因为 困辱 而沮丧 。 而是奋 发图强 , 反 建立 功名 , 也 是让人钦佩之人。
汉朝的四大纵横家世家与士人的智慧交锋
汉朝的四大纵横家世家与士人的智慧交锋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它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而且在文化上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
其中,四大纵横家世家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战略思维,在士人中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智慧交锋。
他们分别是:刘向、公孙龙、贾谊和司马迁。
刘向,字子齐,是西汉末年的重要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以才华横溢和广博的知识而著称,与贫寒生活相伴。
刘向认为学术应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他利用历史文献和地理资料,撰写了《战国策》和《列女传》等重要著作,为后世研究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智慧交锋中,刘向以他的坚持和勤奋为士人们树立了榜样。
公孙龙,字仲,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和经学家。
他对经济和财政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曾任朝廷的要职。
公孙龙主张兴办农桑之事,为百姓谋福祉。
他还对汉朝政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治国安民的有益建议。
在士人的智慧交锋中,公孙龙以他的务实和深思熟虑成为了备受赞赏的对象。
贾谊,字子长,是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
他以才智出众和善辩的特点闻名于世。
贾谊主张改革政治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方案。
他特别注意军事建设,提出了兵力上的合理调配和充实,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贾谊在智慧交锋中以他的条理清晰和机智聪明成为士人们的焦点。
司马迁,字子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编年史学家和文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
他撰写了《史记》这部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巨著,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智慧交锋中,司马迁以他的洞察力和才气横溢成为了士人们的楷模。
这四位纵横家世家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充分展示了汉朝士人的聪明才智。
他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们的智慧交锋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让后世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
正是因为他们的奋斗和智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辉煌文明。
让我们铭记他们的智慧和贡献,继续努力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高中语文 我国的第一部“正史”——司马迁的《史记》素材 苏教版选修
〔四〕《史记》也是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它的文采历来为我国文学界所称颂,它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司马迁象一个出色的画家,以他那十分传神的画笔,为我们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又象一位善于捕捉瞬间的雕塑家,以他那锋利的刻刀,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风采各异的雕像。在《史记》这座人物画廊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历史上那些有作为的王侯将相的英姿,也可以看到妙计藏身的士人食客、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为知己者死〞的刺客、已诺必诚的游侠、富比王侯的商人大贾,以及医卜、俳优等各种人物的风采,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司马迁创造性地把文、史熔铸于一炉,为我们写下了一部形象的历史。所以,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因为如此,在我国浩瀚的史著中,《史记》拥有的读者量是首屈一指的。
〔二〕《史记》开创了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各种知识的综合纂史方法。它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时期,记载了我国近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成为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贯通古令、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在《史记》中,司马迁第一个为经济史作传:《平准书》、《货殖列传》;司马迁又第一个为少数民族立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他还第一个为卑微者列传:《刺客列传》、《游侠列传》等。《史记》第一次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包容在历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而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我国历史学的发展。由于纪传体可以容纳广泛的内容,有一定的灵活性,又能反映出封建的等级关系,因而这种撰史方法,为历代史家所采用,影响十分深远。
有关知止知行的司马迁事例
有关知止知行的司马迁事例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生离死别最伤人心,而人生相交一二知己,最是快乐。
从来相知可喜,方才遇见,便可说山说水,千言万语,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相知,是彼此相交而能相互了解,知是了解懂得之意。
懂得自己的人就是知音、就是知己。
知音知己向来难求,因此古人有千里觅相知之言,纵在千里之外,也愿意为知音知己翻山涉水而来。
所以中国传统士人一直有着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而人之相知,贵乎知心。
一旦知心,就算是只存在是历史、书简中的古人,也会与自己产生一种知音的联动。
司马迁曾用“士为知己者”来表达自己发愤著书的动力,他从古代经典之中,找寻到古人的意志,汲取到古人的精神,找到了共鸣,于是方有了极具主观精神的《史记》,充满着自己的人生喟叹,磊落而多感慨。
知本义就是知道。
小篆字形的知,从口从矢,《说文解字》言“词也”,段玉裁的说法非常形象,他说因为思维敏捷,说话说出口就非常快,就好像箭矢一般:“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
”其实思维的敏捷来源于对事物的了解,正是因为懂得、熟识,才会脱口而出。
闻一言以贯万物。
古人的知道,最开始要广博得多。
通晓天地之道,深谙人世之理,是谓知道。
天地之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还有更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老子笔下的道,充满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际的运行轨道。
而人世之理,是人生社会的道理。
人生于世,从懵懵无知到获得经验得到知识,摸索出了很多的“道”,为人之道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从政之道是清廉公正、为国为民……所以其实知道,不仅仅是要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更是要懂得人生社会的道理。
真正的知,从来都不是超脱的,而是深入到人群之中的,并且一定是真理的,而且从来也不会脱离道德。
苏辙曾在信中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忧”是知道,正是如此。
一个人知道,是要在道德层面上有所收获、有所行动。
我们常说知足常乐、知止而行,这个知足、知止,其实就涉及到了道德层面,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不贪求,不妄动。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试析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摘要:司马迁是汉代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虽然他的文学思想体系不是十分的完备,但是其丰富性和卓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发愤著书说又是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报任安书》和《世纪·太史公自序》,着重讨论其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历史传承及其影响、意义以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司马迁发愤著书文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历来备受学者的重视。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特色之所在。
了解其发愤著书说,对我们了解司马迁整个文学思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同时,由于时代的原因,司马迁的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也使我们对整个古代文论的发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短话:“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縲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於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①《报任安书》中也有一段与此十分相近的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大抵可知“发愤著书”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运行模式。
“发愤著书”是作者遭遇缧绁、身毁不用之时,经过“深惟”之后所作出的冷静的决断,它促使司马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去完成艰巨辉煌的时代使命,同时也是先父遗命。
可以说它是司马迁在自己实际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古代伟大作家的生活与创作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提出来的。
其含义实是人生受困后的发奋振作,是在身心挫辱之下,情感与理①《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37页智交变之后的一种升华方式,是士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其自我价值。
论《史记》中士的形象
论《史记》中士的形象张群【摘要】<史记>中众多的士的形象都是司马迁文化人格的折射.司马迁通过对各类士人形象的描述,揭示出士人文化精神的内涵与特征,同时也将自己兼济苍生的济世情怀和理想追求折射于笔下的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中,司马迁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他笔下的大量的士形象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期刊名称】《枣庄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士;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道义精神;司马迁;文化人格【作者】张群【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62《史记》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司马迁自我人格的反射。
他通过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灵魂探求,体现自身的道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
他身为知识分子所具备的兼济苍生的济世情怀和理想追求,折射于笔下的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中。
他在史书的写作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他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和强烈的爱憎情感,生动形象的再现了一系列历史人物。
《史记》中诸多“士”的形象更是体现了司马迁对充满偶然性的复杂人生的审美再认识,表达自己深层的灵魂探求,更真实的体现了司马迁矛盾复杂的文化人格。
一、士的形成历史(一)“士”之本义“士,事也。
数始于一,终于十,从十一。
孔子曰:‘推十合一曰士。
’段玉裁注曰:‘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
’”[1](P18)“士”字的原义是“事”且与人的才智联系在一起。
在周封建社会中,“士”字的意义就是“事”即“专门做事”或“做专门事”。
(二)春秋战国之“士”在周制中,“士”是与平民最接近的贵族中的最低一个阶层。
顾颉刚称“士为低级之贵族”[2](P85)孟子在答北宫锜问周室班爵之制时指出周室的爵禄等级是:“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3](P235)《礼记·王制》曰:“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有志者事竟成的司马迁事例
有志者事竟成的司马迁事例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其中,司马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司马迁,字子长,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他出生在一个学者世家,父亲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给了他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优质的教育。
从小,司马迁就展现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并不平坦。
年轻的司马迁进入国子监学习,但由于他的背叛行为,被关入监狱。
在监狱中,他经历了长时间的苦难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利用监狱中的时间,专心致志地研究历史文献,并开始撰写《史记》这部伟大的著作。
司马迁坚信,只有通过研究历史,才能真正了解人类的过去,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他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历史会记住他,他的著作会成为后人学习的重要资料。
于是,在监狱的艰难环境下,他毫不气馁,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思考和写作。
艰苦的岁月过去了,司马迁终于重获自由。
他放弃了过去的一切,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史记》的撰写中。
他广泛收集资料,细致入微地考证,力求做到史实准确,文辞流畅。
他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将中国古代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司马迁的著作并没有得到当时的重视和认可。
他的文字被人诟病为“杂乱无章”,他的观点被认为过于激进。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司马迁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著作,坚信自己的价值和才华。
经过多年的努力,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奠基之作。
它不仅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保留中国古代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司马迁的毅力和才华终于得到了认可,他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
司马迁的一生是充满坎坷和艰辛的,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最终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追求,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人与士人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人与士人形象中国古代文学是丰富而多样的,其中关于文人与士人的描写尤为丰富。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文人与士人是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力的群体,他们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描写和塑造。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文人与士人形象进行分析,以探讨这些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一、司马迁的形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作者司马迁被誉为中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实记录和深入分析,展现了一个勇敢、坚定且富有责任感的文人形象。
司马迁以其精湛的史学知识和卓越的文笔成为了后世文人的楷模。
他在《史记》中运用纪传体的形式,以史论并茂的方式揭示了历史中的真实与伪装。
司马迁的作品中饱含着对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呼吁,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使命感,将其对历史的见解和思考传递给后人。
二、欧阳修的形象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才华卓越的作品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欧阳修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被塑造成了一个优雅、聪明而又豁达的士人形象。
欧阳修的作品不仅文辞华美,而且思想深邃,寓意丰富。
他的诗文传达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独到见解,并借此抒发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生的体悟。
欧阳修主张文人应当追求艺术的卓越和道德的高尚,他的形象成为了古代文人的典范。
三、苏轼的形象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巨人,他既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
苏轼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扮演了一个才华横溢、开朗豁达且极富争议的文人形象。
苏轼的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歌、散文和辞章等多种文体。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寓情于景,擅长以以小见大的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苏轼对社会的批判态度和对人性的洞察力,使他的形象具有了强烈的个性特征。
四、辛弃疾的形象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以其豪放洒脱的词章、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而闻名于世。
辛弃疾的形象在古代文学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忧国忧民、舍生忘死的士人形象。
司马迁及《史记》内容介绍
司马迁及《史记》内容介绍《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
“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
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
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
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
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
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
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
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
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
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约成书于前104年至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
“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司马迁的生平简介
司马迁字号:字子长生卒:前145或前135—前87?朝代:西汉籍贯: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简评: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尊称“史圣”早年经历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
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司马迁学游天下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父亲的身边。
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去司马迁在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天下,他从京师长安出发东南行,出武关至宛。
南下襄樊到江陵。
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东南到九疑。
窥九疑后北上长沙,到旧罗屈原沉渊处凭吊,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
登庐山,观禹疏九江,展转到钱塘。
上会稽,探禹穴。
还吴游观春申君宫室。
上姑苏,望五湖。
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了齐鲁地区文化,观孔子留下的遗风,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着秦汉之际风起云涌的历史人物故乡,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历沛、丰、砀、睢阳,至梁(今河南开封),回到长安时任太史令的父亲司马谈身边。
司马迁回朝为官因为父亲司马谈的缘故,司马迁回京后得以仕为郎中。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驰义侯授命平定西南夷,中郎将郭昌、卫广率八校尉之兵攻破且兰,平南夷。
夜郎震恐,自请入朝称臣。
汉军又诛邛君,杀笮侯,冉震恐,请臣置吏。
随后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武都、牂柯、越巂、沈黎、文山五郡。
而此时正随汉武帝东行巡幸缑氏的司马迁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往巴、蜀以南筹划新郡的建设。
随后又抚定了邛、榨、昆明,在第二年回朝向武帝覆命。
汉代士人与帝王之思想对弈
神 州 文 学
汉代士人与帝王之思想对弈
孙 黛影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 西汉时代的士与帝王关系极为复杂 , 思想对弈是其 复 杂关系的一种体现 。 西汉大儒董仲舒与汉武帝的奏对 , 反 映 出当时士人与帝王在 思想文化 上的既不 同又有一致 的地 方 , 通过解析这种思想对弈 ,有助 于我们认识两汉思想文化的特
所谓思想 对弈 , 犹 如下 棋一般 , 充满着 角逐对抗 的意味 , 同时又是在一盘棋的天地 中进行的。两汉年代的士人 与帝 王 之关 系, 在思想文化领域 , 更是如此。 从总体上来说 , 在两汉封 建专制社会 中,士与帝王的关 系已经丧失了春秋战国时代 君 臣、 师友 、 同道诸多关系 , 而变成了单一 的君 臣关系 , 甚至如同 主仆 。帝 王对 臣下操生杀予夺大权 。汉武帝选举人才不拘一 格, 选用 了许多士人 。他 曾对别人说 : “ 方今公孙 ( 弘) 丞相 、 倪 ( 宽) 大夫 , 董仲舒 、 夏侯始昌 、 司马相如 , 吾丘寿王 、 主父偃 、 朱 买 臣、 严助 、 汲黯 、 胶仓 、 终军 、 严安 、 司马迁之伦 , 皆辩 知闳达 ,
点 。
关键词 : 两汉君 臣 董仲舒 天人三策 思想对弈 自秦汉 开始 ,中国古代士人与帝王 的关系进入到一个新 时代 , 从春秋战国的相对 自由转变为森严的统属与君 臣关 系 , 彼此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微妙和复杂 ,由此而形成 的思想文化 也具备 了新的特 点。 探讨这种新 的特点是两汉思想文化研 究的重点 与难 点。 我认为 , 在两汉各方士人与专制帝王 的关系 中, 思想对弈 的意 味很深长 。 从思想对弈的角度去认识两汉士人与帝王之关系 , 进而把握这一时代的思想史特点 , 是很重要 的。 近人徐复观先 生研究两汉思想史 , 着力于此而收获颇 丰, 即是 明证 。 ① 李泽厚 先生在《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 中的《 秦汉思想简议》 一文中 , 对 于董仲舒思想论述时也较早地观察到 了这一点。 ② 本文拟通过 西汉董仲舒的奏对汉武帝 , 来 考察 与论证士人与帝王 的对弈 关系 , 进 而探讨汉末魏晋思想文化的演变 , 以冀对于两汉思想 文化研究有所裨 补。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摘要关键词要研究一个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首先应了解他所身处的时代以及他的个人经历。
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这个时期的汉王朝经过平定七国之乱以及实施推恩令之后,诸侯强大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的力量显著加强。
各种政治制度、等级制度也逐步完善起来。
在对外关系上,汉武帝凭借汉初数十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在他在位的五十多年中,充分发挥他的雄才大略,不但对内多所建树,而且对外连年用兵,伐匈奴、征闽越、通西南夷、征朝鲜、伐大宛,大大扩展了西汉王朝的版图。
在学术文化上,“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宫,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书·艺文志》)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兼采阴阳、道、法诸家以治《公羊春秋》,接着其父司马谈又以道家为基础,全面地研究先秦诸子,写出了气象宏伟的《论六家要旨》、。
在文学上,这时期的辞赋尤其发达,而司马迁也是一个辞赋大家,这也使《史记》文采照人。
在经济上,“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之于外,治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
”《平淮书》以上都是汉武帝初期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一面,影响了司马迁积极豪迈、豁达宏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但是,随着汉帝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形势的发展变化,随着统治者物质与精神的掠夺欲望的膨胀,一些维护专制统治的措施出台了,其中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然而,这种“儒”既不代表孔丘,也不代表孟轲,它只是一种实用主义,为汉武帝的专制王朝服务。
另外,汉武帝连年发动对外战争,使民生凋敝,四海动摇,各种矛盾愈演愈烈,直到把整个国家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至于司马迁的生平经历,个人认为他是幸运,他生在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那里有滔滔的黄河,有被大禹疏凿过的龙门山,地势风光壮阔而神奇,从小司马迁就受到了精神气质上的陶冶。
其父司马谈是太史令,所以他从小就诵古文,跟孔安国学过用古文字写的先秦典籍,还跟董仲舒学过用隶书写的《公羊春秋》。
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
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研究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还是非常的有意义的。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对汉代和当世都有着非常好的借鉴。
司马迁本末并重、本末互利的经济思想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意义,对后世经济思想的生发、文学作品的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如今,我们翻阅史籍,寻找历史中耀泽古今的先进思想,挖掘其跨越时代的进步意义,将其熔铸现实生活的实践里。
一、沿袭旧称,以寓新意的本、末观念本、末问题,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一直备受讨论,是从封建社会统治者治国到历代史家治史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
所谓“本”,即本事、本物、本作,泛指农业,有以农为本的意思;所谓“末”,即末事、末作、末业,是指以工商为末。
早在战国末年,韩非就提出了“农本工商末”的口号。
“重本抑末”是战国以来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历代统治者也将其视为重要的经济措施。
司马迁在撰史时也沿用了本末的概念,共有九处,其中《平准书》中有四处,《货殖列传》中有五处。
此外,司马迁不但沿用了本末概念,还赋予其新意。
一是大商大农。
本、末概念在司马迁之前还比较狭窄,在《汉书·文帝纪》中,汉文帝所下诏令显示,当时的“本”一般指农业,或农桑,很少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其他行业。
而“末”主要是指商业或工商业。
司马迁沿用了本、末概念,并将其含义的范畴扩大,将当时人们从事的一切行业都包括在内。
在《货殖列传》中,司马迁所写本业包括陆、泽、水、山、川、城郊等各方面的行业,有畜牧业、渔业、林业、农副业等。
《货值列传》中司马迁所指的末业更多,包含酿酒、屠宰、造船、贩卖人口、卖鱼、贩粮等近二十个行业。
司马迁指出,想要获得与千户侯相等的经济收入,社会上各行各业就要进行相当规模的生产和经营。
这无疑是在表明明司马迁的经济态度,即人们应该重视本末各业,从事各业以谋求财富。
二是本末并重。
司马迁所主张的四业,没有本末之分和尊卑高下之别,他将本、末放在同等的位置看待,认为本末并重,四业各有其能:“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司马迁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春天,汉武帝东巡渤海返回的路上,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司马谈身为参与制 定封禅礼仪官员,却因病留滞在周南,未能继续前行,更因此而心中愤懑,以致病情加重。奉使西南的司马迁在 完成任务后,立即赶往泰山参加封禅大典,行到洛阳,却见到了命垂旦夕的父亲。
弥留之际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 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里吗?你继为太史,就可以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如今天子继 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到泰山封禅,而我不得从行,这是命中注定的啊!我死以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 史,你千万不要忘记我要编写的论著啊。况且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的,中间经过事奉君主,最终能够在社会上 立足,扬名于后世,光耀父母,这是孝中最主要的。天下称颂周公,是说他能够歌颂周文王、武王的功德,宣扬 周、召的遗风,使人懂得周太王、王季的思想以及公刘的功业,以使始祖后稷受到尊崇。周幽王、厉王以后,王 道衰落,礼乐损坏,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文献典籍,振兴被废弃了的王道和礼乐。整理《诗》、《书》,著作 《春秋》,直到今天,学者们仍以此为法则。从鲁哀公获麟到现在四百多年了,其间由于诸侯兼并混战,史书丢 散、记载中断。如今汉朝兴起,海内统一,贤明的君主、忠义的臣子的事迹,我作为太史而不予评论记载,中断 了国家的历史文献,对此我感到十分不安,你可要记在心里啊!”司马迁低下头流着泪说:“小子虽然不聪敏, 但是一定把父亲编撰历史的计划全部完成,不敢有丝毫的缺漏。”
主要成就
文史
思想
天文
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 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 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教案:报任安书 Word版
《报任安书》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学习第一段1、教师范读第一段2、字音头抢地(qiāng)伏法受诛(zhū)暴肌肤(pù)鞭棰(chuí)圜墙(yuán)占卜()囹圄()槛(jiàn)缧绁(léi)3、主要词句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思路分析: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
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
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
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解读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
解读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对社会和人生有着独特的认知与思考。
本文将通过分析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文化价值。
一、雅趣独特之春秋战国时期的文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人风采最为灿烂的时期,他们的志趣与情怀彰显了不同的文化精神。
例如屈原,他的豪情壮志与爱国情怀体现在《离骚》一诗中,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追忆和对天下苍生的忧虑。
同样,孔子的志趣则更注重社会道德与教化,他强调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将自己视作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
二、儒家文化传统之士人与儒学在儒家文化传统中,士人被视为社会的精英,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怀和追求。
士人的志趣主要体现在儒学的传承与弘扬上。
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便是对儒家思想的传承,他将历史与人物联系在一起,以史为鉴、以人为师,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交流和历史启示。
三、宋代文人的诗词与绘画宋代文人以文诗和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他们的志趣与情怀通过作品传递给后世。
如苏轼、黄庭坚等文人,他们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凝聚于文章和绘画之中,以文字和画笔创造出生动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
四、元明清时期的士人与文人气质元明清时期,文人士人的志趣与情怀主要表现在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如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诗,表达了士人对长江的旷达之情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此外,徐渭的《狂草书》、文徵明的山水画等作品也流传至今,展现出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五、文人的志趣与情怀的现代影响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与文化,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的文人或文化人仍然借鉴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文化情怀,通过自己的创作与表达,以更贴近当代社会的方式传承并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总结: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体现了他们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和关注,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念,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代文人的志趣与情怀不仅在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启示与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6月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un.2006第21卷第3期JournalofXianyangNormalUniversityVol.21No.3【秦汉文史研究】收稿日期:2005-12-23作者简介:孔黎兰(1962-),女,陕西咸阳人,集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说起中国的历史和文学,司马迁这个名字是那样鲜亮地映现在人们的脑海中。
这个光辉而伟大的名字,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也未因历史的侵蚀而渐失光彩。
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典范,《史记》是他留给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为我们展示了一大批文化精英的风采,留下了“士人”的榜样,这里仅以他笔下的四个文人———孔子、屈原、贾谊、李斯来看一下他作为古代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文人学者,是如何看待、评价“士人”的。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世典周史”的史官之家。
其父司马谈在学术上颇有抱负,他使儿子从小就受到了一种别人无法企及的教育和影响,以至后来成为接受父亲遗志,完成巨著“太史公书”的当之无愧的人选。
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报任安书》),在实地考察,占有丰富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他“士人”的思想选择取舍,侃侃评说,无所顾忌。
正当创作进入高潮之际,横祸飞来,由于“李陵事件”的株连而被下狱遭受腐刑。
唯我独尊的汉武帝,面对不屈服于自己的当代最渊博的学问家司马迁,采取了最残忍、最令“士人”感到耻辱的宫刑,实际上是置司马迁于死地。
他想以这种肉体的摧残来对司马迁实施精神上的折磨,迫使他向自己投降。
这场灾祸,对司马迁个人是一场悲剧,但对《史记》的完成却是一个动力和新的起点。
肉体的摧残带来了精神上的升华,司马迁把“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史记・孔子世家》)之处统统发泄出来,从而表现出了他对于当代政治的清醒认识和独到见解,这些独到之处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我们先以他笔下的孔子说起吧。
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宋国贵族的后裔,迫于贫穷,到他曾祖时迁到鲁国。
他出身微贱,但从小就争强好胜,立志为学。
积极用世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从小就学礼、问礼、订礼、习礼,成人后用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周礼”是他追求的目标和最高理想,而实现“礼”的基础是“仁”,“仁者爱人”,即克制自己去爱别人。
“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他带着得意的弟子出门讲学,楚卫陈蔡,到处碰壁,象丧家之犬、落网之鱼一样。
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他有天下统一的思想,可在当时不合时宜。
最后,他只好回到鲁国,著书立说来宣扬他的主张,求得思想上的发泄。
他以一个普通士人的身份,而有为天下确立文化准则的宏大理想。
因此,司马迁崇拜孔子的人格。
尽管孔子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读书人多尊崇他,从天子诸侯一直到中国谈六艺的人都根据他的学说来判断是非,但充其量也不过是在当时社会未掀起什么大浪的一介书生,这似乎是具有深刻思想、博学多闻的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结局。
由此司马迁为之感慨良多,对孔子的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愤愤不平。
司马迁把自己写作《史记》的工作视为孔子修《春秋》事业的继承,从精神上向孔子看齐。
这实际是对先秦诸子的理性态度和批判意识的继承。
在司马迁眼中,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这样的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司马迁的“士人”思想孔黎兰(集美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0)摘要: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通过一大批文化精英体现出来,司马迁无愧于文化精英这一称号。
他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从《史记》中对于孔子、屈原、贾谊及李斯等古代“士人”的述评,可以看出他的知识分子观。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士人思想;士人楷模中图分类号:I20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914(2006)03-0018-03第3期孔黎兰:司马迁的“士人”思想・19・(《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对孔子充满敬仰之情居多的话,那么在屈原、贾谊身上更多地表现的是同情和不平。
屈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在中国的文学还没有同哲学、历史等等分开的年代,就写出了那么多纯文学的作品,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然而他的一生却是那样的悲惨。
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这是他一生最为得意的时候,然而好景不长,他出众的才华却招来了一群腐朽贵族的反对,因而被昏庸的楚王疏远、流放了。
但即使是在被放逐期间,他同样怀抱着忠君爱民、以死报国的信念,对君王表现出极大的忠心,对祖国表现出深沉的爱恋。
他以其抒情杰作《离骚》,一唱三叹,三致志焉,把他的才华、情感表现得酣畅淋漓,奔腾澎湃。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这种精神确乎可以“与日月争光”。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志行廉洁之人不被重用,反遭流放,司马迁就是有不平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司马迁是在发泄对汉朝专制政治的愤恨;“悲其志”、“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以上俱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是司马迁真情的流露,杰出人才被埋没是他最感痛惜的,他能不为之动容吗?贾谊,这位18岁便“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的才子,深得文帝赏识,由博士官而至太中大夫,平步青云,仕途顺畅,其治国才能的频频显露使文帝决定封他为公卿,但“娥眉曾招人妒”,迫于朝中旧臣的压力,无奈的文帝只好贬他为长沙王太傅。
新旧势力斗争的结果,迫使这位才华横溢的有为青年悲愤地告别京城,踏上了悠悠漫长、危机四伏的南国故道。
他的满腔悲愤、抑郁不平的情感倾吐在《吊屈原赋》中,此时此刻,他的遭遇、心情与屈原当年是何其相似啊!司马迁将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同列一传,似也看到了他们感情深处的相通。
令人深感痛惜的是这位在政治上卓有见识的人物,后来被召回京师,文帝却只问他一些鬼神的事便打发他去了。
李商隐诗可证:“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更令人感动的是这位文人的忠心。
他自认为没有进到太傅的职责而使梁怀王堕马身亡,为此耿耿于怀,悲伤哭泣,忧郁而死,年仅32岁。
贾谊的一生坎坷、怀才不遇实在让人同情。
如果说司马迁对命运不济、倍遭磨难的知识分子同情的话,那么他同样更明确地表现出了对变节的无耻文人的鄙夷和唾弃。
李斯便是司马迁深恶痛绝的一个人物。
《李斯列传》就像是一篇人格演化的小说,一开始,司马迁就以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的“老鼠哲学”发端,其中的意旨不言自明。
厕中鼠食不洁之物,还屡遭人犬惊扰,而仓中鼠却饱食终日而无惊恐之忧。
李斯从中得出“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史记・李斯列传》)他的一生就是象老鼠一样,为自己找一个安乐窝,保全性命,苟且偷生。
他由一闾巷布衣而辅佐秦始皇并吞六国,焚书坑儒,创建新制度,位居众臣之上。
固然,对于秦的统一,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人格上的卑污使他在秦始皇死后,畏祸贪权,为虎作伥,杀扶苏,立胡亥,卖身投靠,曲意迎合,最终自己也不免被赵高、胡亥所杀,被别人当作老鼠一样消灭掉。
李斯曾受教于儒学大师荀卿,通晓儒家学说的宗旨。
联系与他同出一师的韩非之死,更能见出他的极端刻毒,一味利己。
《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的一篇奏章,气势充沛,文采飞扬。
秦王为了他的统一大业四处招揽人才,韩国借机派水工郑国入秦,以修“郑国渠”这一巨大的水利工程来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后计谋败露。
当时因客卿入秦而影响自己权势的秦宗室贵族,利用这一事件对秦王进行挑拨,提出“请一切逐客”的建议。
盛怒之下的秦始皇下了逐客令。
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
于是他写了这封信上书劝谏。
他历数了历史上外来客卿对于秦的强大所做的重大贡献,指出秦王的做法实在是“却宾客以业诸侯”、“藉寇兵而赍盗粮”,“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想尽办法使始皇留下了外来客卿。
但三年后却胡言外国人不会为秦国效忠,为秦始皇出谋暗害了才学在己之上的同学韩非。
司马迁对这文人中的败类那种卑污的灵魂,极端利己的个人野心揭示得极为深刻。
对这些人物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司马迁自以他的“士人”思想为标准,而他的确是士人的榜样。
“士人”是坦坦荡荡的君子。
“所谓有德,所谓闳览,所谓笃行,所谓深中隐厚,所谓内敛行修,都是君子一义的内涵,”“这是孔子的理想人格,也是司马迁的理想人格。
人格的衡量,这君子的标准就是尺度。
”[1]5君子应当具有有教养,有性情,有含蓄,有风度的理想人格。
司马迁对人物的品评和对大小事物的看法似乎总是以孔子的标准为试金石。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通过一大批文化精英体现出来,司马迁无愧于文化精英这一称号。
他是流着泪・20・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来写《史记》的,将自己主观的情感投注其中。
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看出司马迁的痛苦,那是思想家智慧的痛苦,理想和现实碰撞的痛苦。
自从“李陵案”以后,司马迁对人生的认识更深刻了,感受更敏锐了,情感更浓烈了,他把修史“和自己的身世之叹联系在一起,融入了较重的怨刺成分”,“《史记》既是一部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
”[2]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思想上、个人遭遇上,司马迁与屈原确实有相通之处。
他们无论是在得意之时还是失势之际,对于理想的追求始终坚定执著,对于国家,乃至于主上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忠心,但平心持正所带来的结果太让人痛心了。
“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迁对孔子的才高不得志大书特书,借倔强自重的孔子的悲剧来感叹自己的悲惨遭遇;对屈原、贾谊才高被贬的坎坷不幸倍加同情,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对阿谀取容、贪图富贵的李斯的鄙夷和唾弃,实是为自己做人格标榜。
作者强烈的身世之感,使得笔下的人物常显出一种愤激之情,沉郁之气,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
这是悲愤,是壮美,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精神特色,实在令人神往。
从司马迁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士人”那种顽强不屈、宁折不弯腰的硬骨头精神。
“这时的人们一方面充满了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又不忘个人的地位。
”[3]他没有向汉武帝低头,而是忍辱负重,不屈不挠,把写作《史记》作为一种个人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坚信这部巨著的问世一定会洗去由于腐刑而带来的一切耻辱。
“汉武帝之征服天下的雄心,司马迁表现在学术上。
‘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一家之言’,这同样是囊括一切的,征服一切的力量。
武帝是亚历山大,司马迁就是亚里士多德。
这同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表现而已。
”[1]42因此,《史记》与其说它是一部史书,不如说是一种精神。
这部书是司马迁用全部心血谱写的一部爱的颂歌,恨的咒曲,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作为人的理想和现实冲突的最后结果。
在他身上,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旧制度对文人的压抑和摧残,但更多地看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的执著追求,即士人那种在困境下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古代的知识分子不懈地努力,锐意进取,这便是司马迁的“士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