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紧急处理预案及程序规定
一、总则为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规范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流程,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工作。
2. 救治小组:由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通讯联络组:负责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
4. 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四、预案启动1. 接诊评估:接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2. 启动预案:如患者符合急危重症标准,立即启动本预案。
3. 报告程序:- 接诊医师立即向救治小组组长报告;- 治疗小组组长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向分管领导报告。
五、紧急处理程序1. 现场评估:救治小组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
2. 紧急救治:-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必要的液体复苏;- 进行心肺复苏(CPR);-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信息传递:救治小组组长将患者病情及救治措施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
六、后续处理1. 病情稳定: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2. 医疗记录:救治小组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救治措施及效果。
3. 总结评估:应急领导小组对本次紧急处理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七、保障措施1. 人员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设备设施:确保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通讯联络:确保通讯设备的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相关人员。
八、附则1. 本预案由医疗机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九、详细程序规定1. 接诊评估:- 观察患者神志、皮肤、口唇颜色、肢体温度及生命体征等情况;-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医院放射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放射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为给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放射诊疗服务,有效应对急危重症患者在接受放射诊疗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特制定放射科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如下:一、应急组织机构成立放射科急危重症患者应急救治工作小组组长:放射科主任成员:放射科成员,各临床科室值班医师、住院总医师、二线班医师、临床科室上级医师二、应急处置流程1、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及药品状态良好,能够随时投入使用;2、检查时必须有医生在场,在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
如属危重患者一般劝其暂停检查,如患者必须接受检查的,应通知其所在科室派医师到场协助。
3、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患者生命的病情变化和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检查;4、在场的医生或护士立即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
同时将患者身体放平,头侧位,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喉道,必要时行气管插管;5、放射科医技人员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通知以下人员参与抢救:顺序为各临床科室值班医师、住院总医师、二线班医师、临床科室上级医师,上述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并在5分钟内赶到。
最后放射科人员向科主任,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汇报并做好记录;6、科主任接到汇报后,要立即赶至现场组织抢救;7、参加抢救的各方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8、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于稳定时,应立即转入相关科室进一步观察治疗;9、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对患者的抢救治疗;10、放射科实行科主任二线班值班制度,保持24h联系畅通,并迅速到位;11、放射科人员应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流程、本科急救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医生到达现场前,能够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12、严格履行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对应需医务人员陪护检查的急危重症患者而未陪护的,应立即向患者所在科室电话要求加派医务人员陪护,同时向医务科报告并在缺陷登记报告本上登记。
急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任。
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救治效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急诊科范围内发生的各类急危重症患者,包括但不限于心脑血管疾病、创伤、中毒、休克、昏迷等。
三、应急预案1. 患者入院评估(1)接诊人员应迅速了解患者病情,立即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血压等。
(2)对患者进行初步分类,判断病情轻重缓急。
2. 抢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鼻腔及气道分泌物。
(2)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血容量。
(3)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抗休克、抗感染等。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通讯与协调(1)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报告患者病情。
(2)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知相关科室及人员参与抢救。
(3)与家属保持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及抢救进展。
4. 信息记录(1)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2)及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科室及家属。
四、处理流程(1)接诊人员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立即抢救。
(2)对需要抢救的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抢救(1)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
(2)针对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 交接班(1)在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交接班。
(2)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抢救措施、用药情况等。
(3)告知接班人员患者病情及抢救进展。
4. 后续治疗(1)将患者转至相应科室进行治疗。
(2)保持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五、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及时总结演练经验,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六、附则1. 本预案由急诊科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预案的修改、废止需经急诊科主任批准。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精选8篇)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危重病人抢救预案什么是预案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精选8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危重病人抢救预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1一、目的1、为维护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特制定本预案2、本预案适应于医疗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措施1、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医务人员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增强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做到依法行医。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搞好优质服务,做到热情接待病人,主动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耐心解释,坚持医疗原则,坚持廉洁行医,不得以医谋私。
3、加强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能过送出去学习、进修、培训及请知名专家到医院教学等方式,提高我院的整体业务技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务人员和医院整体防范医疗纠纷、事故的能力。
4、健全防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制度落实管理。
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正常医疗作秩序,提高医疗质理,防范医疗事故的重要举措。
医护人员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
医院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到各科室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防范规定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必须围绕“病人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与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病人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医院常见应急预案处理
一、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1. 逐级报告程序:各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应迅速进行病史询问、查体,并做出初步诊断。
同时,快速完成生命体征测量和记录,并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
病情紧急时,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2. 抢救流程:值班医师在处理有困难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科主任,并调动本科人员及相关科室参与抢救。
遇突发事件时,白班值班医师应向科主任报告,夜班向总值班报告,由科主任或总值班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
3. 医疗纠纷处理: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况下,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并由医务科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二、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值班者熟悉照明用具储藏处,确保应急灯备用状态。
2. 病区突然停电时,值班护士保持镇静,迅速取出照明用具。
3. 使用呼吸机患者,立即关闭呼吸机开关,用人工简易呼吸器替代,维持患者生命。
4. 立即通知医师和所有值班医务人员、总值班护士长共同参与抢救工作。
5. 立即通知维修工抢修,通知行政值班协调解决。
三、停氧事件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1. 根据轻重缓急,判断最需用氧患者,立刻以备用氧替代。
2. 通知中心供氧、检查停氧原因,通知行政值班协调解决。
3. 加强观察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安排,保持病区稳定有序。
4. 紧急停氧时,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日间)行政或护理总值班(夜间、节假日),一同参与抢救患者工作。
四、医院暴力行为(冲动、伤人、毁物)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患者一旦发生冲动,应立即通知医生,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
2. 疏散围观患者,对患者进行劝服及磋商,切勿强行夺取武器。
3. 如果患者手中有危险品,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巧妙夺取。
4. 注意保护患者头颈、身体安全,检查患者是否受伤。
5. 稳定患者情绪,遵医嘱用药、隔离或保护性约束。
6. 记录、交班、上报。
总之,医院应急预案的处理至关重要。
各科室、各部门应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重症医学科应急预案
一、背景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中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核心科室,承担着救治生命、挽救患者的重任。
然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如病情突变、设备故障、意外伤害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严重威胁。
为提高ICU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ICU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ICU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医疗救治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现场医疗救治工作。
(2)护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现场护理工作。
(3)设备保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现场设备保障工作。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现场物资保障工作。
(5)信息联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现场信息联络工作。
三、应急预案内容1. 病情突变:(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抢救,同时报告组长。
(2)组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医疗救治小组、护理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对患者进行救治。
2. 设备故障:(1)设备保障小组立即检查设备故障原因,采取应急措施。
(2)如无法短时间内恢复设备正常,设备保障小组报告组长。
(3)组长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 意外伤害:(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救治,同时报告组长。
(2)组长根据意外伤害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3)医疗救治小组、护理小组按照预案要求,对患者进行救治。
4. 物资保障:(1)物资保障小组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配所需物资。
(2)如物资不足,物资保障小组报告组长。
(3)组长根据物资保障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5. 信息联络:(1)信息联络小组负责现场与医院其他科室、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络。
(2)确保信息畅通,及时传达应急指令。
四、应急预案执行1. 确保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定期检查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及时修订和完善。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保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有效救治,提高我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水平,制定本程序。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处理过程。
三、工作程序(一)要求1.门诊、急诊、病房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及时会诊,及时检查,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必要时向主管部门及院领导汇报。
2.要确保各种医疗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3.各项检查及时落实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4.上级医师及时查房,并做好查房记录,病历应及时反映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要保管病历。
5.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履行告知手续。
6.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以利于患者的抢救治疗。
(二)逐级报告程序1.各科值班医师对新收危重患者要及时检诊,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及时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
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征求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患方合作。
2.严重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在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抢救,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会诊,但应据实补记。
3.遇中等突发事件时,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报告医务科,非工作时间报医院行政总值班,必要时由医务科负责协调组织人员参加抢救,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领导报告请求支援,医务科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汇报。
4.在发生医疗或发现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到场处理,做好病历记录及病历保管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纠纷化解后,及时组织本科有关人员进行讨论,写出书面意见向医务科汇报。
医技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医技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一、患者抢救前准备工作:1.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状态稳定,完善病情评估,并在医疗团队中明确分工,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2.确保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和急救设备的正常功能。
包括但不限于血压计、心电监护仪、氧气供应设备、静脉输液泵等。
3.患者最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心脏骤停、严重呼吸道阻塞、严重出血、严重过敏等,根据不同的急危重症,准备相应的急救药物和设备。
4.组织临床操作训练,熟悉急救技巧和使用医疗设备的技能,提高团队抢救水平。
二、患者抢救过程:1.首先,抢救人员应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以维持患者基本生命功能。
2.在完成BLS的同时,尽量缩短患者抢救时间,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转移到医技科室内,以获得更好的抢救条件。
3.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4.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图、血气分析、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患者病因和诊断。
5.根据患者病情和各项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如果需要进行特殊检查或操作,应当及时协调相关科室的人员和设备。
7.给予充分的抗感染治疗,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展,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
8.在抢救过程中,及时收集患者抢救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正确的记录和报告,为后续的评估和总结提供数据支持。
9.在抢救结束后,应当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及时的沟通和解释,向他们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抢救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三、抢救后的工作:1.对患者的抢救过程进行及时的评估和总结,总结抢救经验和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和提升。
2.抢救过程中涉及的设备和药物使用情况,要进行记录和核实,及时补充和补充,保证设备和药物的完备和可靠性。
3.抢救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要进行妥善保存,以备后续的专科评估、医疗纠纷处理等需要。
4.对于抢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制定措施进行整改和修正。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预案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预案(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车。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置患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抬高15~30,给予氧气吸入。
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滴入脱水、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三)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四)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五)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 h内禁食,按医嘱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大、小便情况,准确记录出人量.头部置冰块或冰帽,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六)防止继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七)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八)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肢体置于功能位,做好皮肤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再出血或血肿扩大。
(九)做好抢救记录。
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预案(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院长报告。
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院长报告,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急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重大意外伤害急救程序1、院内急救程序(1)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2)严格执行报告制度。
(3)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院长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工作。
(4)由院长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5)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应就地进行抢救,并迅速通知医护人员前往参加急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急救,同时报告院里协助组织抢救。
医技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正文
第一篇:医技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医技科室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为给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加强对发生在检查过程中的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特制定应急措施如下:1.医技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主要是指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虽已经处理,病情已得到稳定,但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生变化者;在接受各种造影所需的对照剂过程中所发生的过敏反应者;或者非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意外病情变化者。
2.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绿色通道”制度,一律进行先检查,后补记费用的诊疗制度。
3、各病区、急诊室(含ICU)、门诊等急危重症患者,在检查前应对患者是否能接受检查进行评估。
如属危重患者普通劝其暂停检查,如必须检查者应通知其所在科室派医师到场。
4、接受离子型碘对照剂造影,应有临床医生在场陪同,接受碘对照造影的患者,检查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及相关的预防用药。
被检查者或者家属需签署“接受碘对照剂知情允许书”。
5、检查室工作人员应随时观察受检者病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或者过敏反应应即将住手检查,并投入抢救。
6、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即将处置病人,吸氧、测血压、吸痰,使用必要的急救用药。
同时将身体放平,头侧转,以防呕吐物阻塞吼道。
必要时使用气官插管。
7、医技科室医生应具有初步的抢救技能,一方面配合医生护士急救,另一方面电话通知急诊室或者病区医生协助抢救,同时向科主任汇报。
科主任接到通知即将到场,一方面组织协调抢救,一方面向分管领导或者院长汇报。
8、如临床医师尚未到场,此前放射科医护人员应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球囊通气;如果患者心跳住手,应迅速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摩,并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赋予急救药品。
9、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10、当现场急救后确认病情趋向稳定时,应即将转入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模版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模版一、应急预案编制目的本应急预案是为了规范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保证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提高医院的应急响应能力。
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医院的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部门,用于指导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
三、应急预案编制依据1.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2.医院内部有关部门的工作制度;3.参考其他医院的相关应急预案;4.医院现有的设备和资源情况。
四、应急预案的组织与指挥1.应急响应小组的成立(1)领导小组:由医院领导组成,负责决策和指导;(2)专家组:由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提供技术支持;(3)常设办公室: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预案的执行与监督。
2.指挥体制:(1)指挥员:由医院领导任命,在医院的应急事件中负责指挥;(2)技术指导员:由专家组成,提供专业指导;(4)信息员:负责信息收集和处理。
五、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1.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与响应流程:(1)一级响应: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理工作;(2)二级响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3)三级响应:向上级医疗机构寻求支持和协助。
2.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2)抵达现场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紧急抢救措施;(3)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救治;(4)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调动相应的医疗资源和设备,进行针对性治疗;(5)患者病情稳定后,根据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转院。
六、应急预案的演练与评估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并完善应急预案;3.向相关部门提交演练和评估的报告,保证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
七、应急预案的修订与备份1.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其与国家及医院有关规定和标准保持一致;2.备份应急预案并保存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意外丢失。
八、应急预案的宣传与培训1.定期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意识;2.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
急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急危重患者抢救应急预案篇一:危重病人抢救预案危重病人抢救预案一、对危重病人,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临床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三、每个医务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危重病人,详细检查,迅速判断病情,争分夺秒地、严谨敏捷地进行救治,医务人员必须现场守护病人,严密监护,及时处理,做好记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医务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抢救工作准备,各类抢救物品、药品、器械由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时检查、及时补充、更换、维修、消毒,保证随时使用。
五、专人保管急救、抢救药品、器械,随时检查,随时补1充。
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
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七、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
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
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八、认真书写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九、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
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十、严格报告制度,凡遇急危重病人,当班医生在积极施行救治的同时,必须立即如实报告科主任,拨打120,同时2报告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接到报告必须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工作大邑县鹤鸣乡公立卫生院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各科室:为给突发事件的伤病员或平时呼救的急危重病员提供快速有效的救治服务,尽力挽救病员生命,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经研究制定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预案:一、医院成立危重病人抢救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陈新建任组长,杨志清、牟乃均、熊北西为成员,领导小组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急危重症抢救应急预案
急危重症抢救应急预案急危重症抢救应急预案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风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根据《执业医师法》、《医院工作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院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来我院就诊的危急重病员。
急诊范围:凡病员由于疾病发作,突然外伤受害及异物侵入体内,身体处于危险状态或非常痛苦状态时,1.我院对下列情况病员均应组织紧急抢救:1.1急性外伤、脑外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1.2突然之急性腹痛;1.3突发高热;1.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象征、小儿腹泄、严重脱水、休克者;1.5产科危重症:高危妊娠、产后大出血等1.6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1.7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1.8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1.9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者;1.10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1.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迅速恶化者;1.12传染病可疑者;1.13急性过敏性疾病;1.14其它:经医师认定符合急诊抢救条件者。
2.抢救病员实行首诊负责制,无论是医生或护士发现来我院需要急诊抢救的病员,一方面应当立即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另一方面应通知相关抢救组成员。
抢救组成员接到(电话)通知后的8分钟内应赶到抢救现场;若需使用救护车,司机接(电话)通知后的10分钟内应出车并迅速赶到指定现场,以便及时投入抢救。
3.成立抢救小组由总指挥、医生组(外科、妇产科、内科)、护理组、药房、救护车队组成。
所有成员应配备通讯工具,实行每日24小时开机,外出时应事前说明去向和联系方式。
4.抢救病员属本科室诊疗范围又具备抢救条件的应积极组织抢救,对其中危重病员的抢救不应以是否预交诊疗费用为前提条件:可以先抢救,后交费;或一面抢救一面告知家属病情和交费的方式进行。
抢救以本科室医务人员为主,其它科室医务人员应紧密配合,若病情特殊,可组织全院相关科室人员进行。
抢救病员若不属于本院诊疗范围或不具备抢救条件的`,应向病员及其家属说明实际情况:包括病员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我院现有的医疗条件限制,在征得病员或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建议立即转诊转院。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提高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临床救治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2. 设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小组,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各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及业务骨干组成,负责具体救治工作。
3. 各科室设立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业务骨干组成,负责本科室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三、救治流程1. 报告与评估(1)接诊医师在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后,应立即向救治领导小组报告。
(2)救治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病情、生命体征、救治条件等。
2. 救治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迅速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包括生命支持、药物治疗、手术等。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救治方案。
3. 交接与转诊(1)救治过程中,如患者病情需要转诊,应立即向救治领导小组报告,并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2)转诊过程中,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加强途中监护。
4. 救治记录(1)救治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救治措施、治疗效果等。
(2)救治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归档。
四、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 定期开展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提高救治团队协作能力。
3. 加强与相关科室、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整体救治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加强急救药品、设备和器械的配备,确保救治需求。
2. 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3. 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救治能力。
4. 加强与上级医院、救援机构的沟通协作,提高救治成功率。
六、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预案如有未尽事宜,由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领导小组另行规定。
人员严重伤病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范本
人员严重伤病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范本一、紧急通知1. 确认伤病人员情况后,立即拨打应急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到达现场。
2. 在通知中说明事发地点、伤病人员数量和情况,并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二、救援措施1. 第一时间调派医疗救援队伍到达事发地点,对伤病人员进行初步救治。
2. 根据伤病人员情况,优先处理危重病人,确保其生命安全。
3. 确定医疗救援支援需求,调动现场所需设备和资源,组织救援行动。
三、事故现场安全保障1. 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带,确保安全通行。
2. 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免干扰救援工作。
3. 向现场救援人员提供所需的安全装备和器材。
4. 监控事故现场,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情况。
四、沟通与协助1. 与伤病人员亲属及时沟通,告知他们伤病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2. 与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保持密切联系,协调资源和行动。
3. 与公安、医疗等相关部门共享伤病人员的信息,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五、暂时撤离与安置1. 如事故现场存在危险因素,需暂时撤离伤病人员和相关人员,确保其安全。
2. 安排合适的地点作为临时安置场所,为伤病人员提供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六、后续处置1. 在伤病人员救治工作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严肃追责。
2. 对伤病人员进行跟踪观察,提供后续治疗和康复服务。
3. 总结救援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
七、宣传教育1. 加强事故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和公众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针对事故原因,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八、法律法规与政策遵守1. 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
2. 加强对救援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责任担当。
九、协同合作1. 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实现应急救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换。
2. 加强与其他组织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共同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能力。
急危重症病人抢救预案
急诊科急危重症病人抢救预案一、原则: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二、目的:快速有效地抢救因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突发衰竭或紊乱而可能引发猝死或其他危重急症患者。
最大限度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三、组织结构及职责:1.急救小组成员:急救小组组长:杨汝义副组长:杨仕秀成员:黄晓霞严廷煚吴端云郝兴琼尚欧沈妮张娟戴兴雪何丽萍彭肖向纯2.职责分类:急救小组全体成员负责急诊抢救工作,协调医疗资料,组织相关人员,保证药品供应。
3.工作程序:(1)在门、急诊区域、后勤区域发现突然倒地人员,医院医务工作者必须行使救治的职责。
(2)第一目击者:应立即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及大动脉搏动情况,当判断呼吸、心跳骤停时,应快速调整病人体位,解扣、松衣同时呼叫,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给予初级生命支持——A. B.C 。
在场人员中,职称最高者承担临时抢救指挥工作。
(3)导医或护士立即电话通知急救抢救小组成员,并协助实施心肺复苏术。
(4)急救小组成员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赶至出事地点。
分二组工作:第一组:医疗组在急救小组组长或最高职称医师指挥下,组织相关人员协助抢救并协同将病人转移入抢救间。
进行病情评估,判断及继续实施高级生命支持。
如需转院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二组:护理组1)准备急救车;3)准备氧气通道;必要时使用人工呼吸器;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复苏药品。
四、专业处理——抢救室继续实施相关救治措施。
门急诊病人心脏骤停专业急救预案(一)迅速识别心脏骤停:可靠的临床征象:意识的突然丧失伴以大动脉(如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二)告急:即在不延缓施行基础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呼救(呼喊或通过他人或应用床旁呼叫器)。
(三)基础心肺复苏:1、畅通气道:使病人仰卧体位,头后仰下颌前移,方法:将手置于病人额部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抬举后颈部或托起下颌部。
2、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通气。
(2)口对鼻人工通气。
急症患者处置预案模板范文
一、预案背景为提高医院急诊科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建立健全急诊科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2.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差错事故。
3. 提高医院急诊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急诊科所有医护人员,以及其他科室协助参与急诊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
四、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急诊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急诊科应急工作。
2. 成立急诊科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内容1. 人员培训与考核(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岗前急救知识、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基本急救能力。
2. 急诊科设备与药品管理(1)确保急诊科各种急救设备、药品齐全、有效,并定期检查、维护。
(2)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3. 急诊患者接诊流程(1)患者进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评估病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
(2)对危重症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紧急救治。
(3)对患者进行病情告知,必要时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4. 急诊患者救治流程(1)对危重症患者,立即开展心肺复苏、除颤等紧急救治措施。
(2)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进行各项检查、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1)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工作。
(2)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防控,确保疫情不扩散。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急诊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和监督预案实施。
2. 急诊科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预案,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3. 对违反预案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处理应急预案一、制定目的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是医院急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病情恶化和死亡率,提高急救效果,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队伍的组成1.急诊科医师:具有相应的医学知识和急救技能,负责诊断和处理急危重症患者。
2.护士: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输入紧急药物和液体,早期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3.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专业人员:提供急救所需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三、应急设备和药物储备1.灭火器、灭火器箱、灭火器固定架等灭火设备。
2.呼吸支持设备:有创机械通气设备、无创通气设备、氧气疗法设备等。
3.心肺复苏设备和药物: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机、血管活性药物等。
4.创伤处理设备:止血带、急救药品箱、手术器械等。
5.紧急输液设备:静脉输液管、输液泵等。
四、应急流程1.发现急危重症患者:医院的值班医生、护士等人员在发现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时应立即报告急诊科并启动应急流程。
2.快速评估:急诊科医师和护士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查体、生命体征监测和常规检查。
3.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准备相关设备和药物。
4.快速处理:医生和护士协同工作,迅速进行处理,包括氧气供应、心肺复苏、止血等措施。
5.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情,并及时转达结果给医生。
6.急救记录:急救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处理过程和效果,以便后续评估和总结经验。
7.医疗资源协调:急救过程中,有需要时应及时协调其他科室的医疗资源,如手术室、ICU等,以保证患者得到进一步治疗。
五、人员培训与演练1.医生和护士应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定期组织急救演练,检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加强业务人员的相互了解,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六、应急预案的更新与改进1.定期组织评估本预案的实施效果,收集医患双方意见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市中医医院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预案
第一条为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给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门诊、急诊、病房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要很好地配合,充分利用医院资源,必要时向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汇报,及时会诊,做到快速有效,协调有序。
第三条日常工作中,要确保各种医疗抢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第四条对上级医师查房,要在病历中认真做好记录。
病历要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及重要诊治过程。
各项辅助检查要及时掌握结果,妥善保存,认真分析。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不良反应,应用贵重或自费药品前,应告知家属。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使医患建立协调配合的良好关系,以利于患者抢救治疗。
第五条各科室、各专业组值班医师在接诊危重患者后,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和查体,做出初步诊断,快速完成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
医师迅速开出医嘱交护士执行,病情紧急可先下口头医嘱由护士复述后执行,抢救结束后立即据实补记。
在紧急处理后尽快完成人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等资料。
并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和风险程度等,听取患者家属对抢救治疗的意见,取得其合作。
第六条严重外伤、大出血、休克或心肺功能不全等,如值班医师处理有困难,在立即进行紧急抢救的同时,迅速报告本科上级医师到达现场
参加抢救。
如上级医师处理仍有困难,要迅速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要立即调动本科人员,并与相关科室联系参与抢救。
紧急情况下可口头或电话请会诊,但应据实补记会诊记录。
第七条遇2人以上严重外伤、中毒等突发事件时,值班医师要立即向科主任报告。
科主任处理有困难时要向医务科请求支持,特别严重事件值班医师可直接向医务科或分管院长报告请求支持。
医务科在处理严重医疗事件、突发危急事件时要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第八条在发生医疗纠纷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前兆时,值班医师要迅速报告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到场处理,及时审查各类医学文书资料,做好病历记录等工作,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要求。
第九条处理
一、遇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在给予初步必要治疗的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10分钟内到位。
急诊患者留观原则上不超过3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
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为抢救生命,应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事后将情况向医院负责人汇报。
2.转入患者,应从转出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
留意患者及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入院抢救患者,应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当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备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备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
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院办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
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
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人交代病情,告知患方下列情况:
(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
(3)植入物;
(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
(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
(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
(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
(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
(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事办,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
(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12.强化制度保障
(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
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
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
(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
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
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
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
(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
(4)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
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
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
(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
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
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
(6)加强转科患者管理: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
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
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
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
(7)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
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