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逆反心理;原因;家庭教育;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7―0033―01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初中这一阶段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的一个突出心理特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教育工作和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了解到,初中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得最为严重的年龄段,本文试图从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面加以分析和探究。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 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出了童年期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要求摆脱父母的控制。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父母的言行,也会发现父母的一些缺点,心目中的偶像开始倒塌。然而父母不了解子女的感受和需求,忽视子女的自主意识及独立性的发展,仍把学生当作小孩来干涉、控制、指导。教育者的可信任度、教育手段、方法、地点的不适当,都往往导致逆反
心理。
2.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言而无信,一方面平时过分溺爱,另一方面出了问题就拳打脚踢,不了解真相,不与子女沟通,随意指责孩子,除了打就是骂,惩罚孩子不分场合不分轻重,教育手段单一粗暴。这样就使得学生和父母的交往减少,此时同伴关系更具吸引力。美国精神病学家沙利文认为,同伴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是修正某些社会生活独特的和潜在的有害观点,而这些有害的观点往往是儿童早期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同伴关系的发展,使他们独立意识增强,自我意识加速发展,强烈要求独立,父母简单的教育方式会激起学生的反抗。
3. 学校教育方面。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程度低。有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对教师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
逆反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它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会导致学生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
化,从而走向极端。
二、对策
1. 家庭教育方面。要学会倾听学生声音,分析其感受和需要;要蹲下来与子女平等交流,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让亲子间情感通道畅通无阻。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其自然,因材施教;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偷看孩子日记、信件,不要刺探孩子的“秘密”,让孩子有一块自己的心理天地;尊重孩子的人格,谈话时尽量用建议性的语言而不用训斥的指令性语言,不当众惩罚孩子。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可以放手让子女做事,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做人,该走的弯路一定要走。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父母要学会容忍。对子女做的任何事情,保持冷静,避免意气用事,做出过头反应。当孩子犯错时,父母既要宽容,又要分析原因,指明方向。家长要教育孩子转变思维方式,多角度全面辩证分析问题,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学会自知,既不自卑又不自大,悦纳自我。对人对己的评价要稳定,既不夸大又不低估。
2. 学校教育方面。教师要有爱心,以博大的胸怀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不戴有色眼镜看人。教师要学会用冷处理的方法,面对有逆反行为的学生,教师也会产生不满与急躁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善于控制和提醒自己,不与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要用成人的成熟与
冷静控制住事态的发展。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让学生的情绪先稳定下来,再真诚地与其交流,尝试双向沟通,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慢慢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矫正逆反行为。
教师要谦卑,能够放弃自己执着的思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会和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融洽相处。”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不断提高师生沟通的能力。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甚至有些方面向学生学习。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亲近可能帮助他摆脱逆反情绪,化解逆反心理。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只有变化的教育,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呆板、重复、武断的教育方式只能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逆反心理。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