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社会学导论.ppt
社会学概论PPT教学课件 第二章 社会
![社会学概论PPT教学课件 第二章 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3f7ef5f0195f312b3169a58d.png)
四、社会的结构
(一)社会结构概念 ★ 结构概念首先出现在自然科学中. 两层意思:(1)任何事 物都由一定的要素组合而成;(2)组成事物的要素是按照
确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
★ 由于结构这一概念能成为分析事物十分有用的工具, 因而被广泛引用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人口波动规律理论
由上,马尔萨斯推论出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然要受 到生活资料的限制;(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 不断地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3)抑制人口增 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上述命题构成马尔萨斯的人口波动规律理论:当人口增长到 接近食物供给的极限时,所有的预防性和积极性抑制自然就 会以更大的力量发挥作用……直至人口降到食物所能维持的 水平以下;然后,食物再度丰富起来,于是又产生了更多的 人口;经过一定时期,更多的人口又因同样的原因受到抑制。 这种循环往复的人口发展与倒退运动被称作“人口波动理 论”,是“大自然的规律。辅导源自料复习思考本章内容
一般而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学说。社会是由人口、资
源等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个人与社会有机体的关系 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本章将在探讨社会本质的基础
上,阐述社会结构及其构成要素,揭示社会运行的条件与
机制。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的要素 第三节 社会的运行
4.索维的“适度人口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1)建构人口理论的两个前提:一是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 需的;二是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
(2)两个增长级数理论: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 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前者要大于后者,因为在不加限制的 情况下,人口以几何级数增长,其增殖力是无限的;而生活 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因此人口过剩和食物匮乏便成为 必然。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 PPT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d876c9b9f3f90f76c61bf1.png)
文化传播的手段。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 成长。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社 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3.社会交往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
人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 往;竞争、合作、冲突、调适等。
4.社会交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交往的物
质条件。需要是义往的原因。经济交往 是其它交往的基础。
本章是教材的逻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社会是由社会关系构成的,而社会 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交往基础上的,本章 继续深入分析究竟为什么有了社会交往 和社会关系,就能构成社会,这是本章 的主要内容。本章在理论主和重点和难 点,就是要深刻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诉 社会交往理论,以及吸取符号相互作用 认在社会交往中的微观分析理论。
3.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 关系
三、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
所谓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关系两端位置
上的行为类型、行为模式。所谓社会位 置,就是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地位。而社 会角色就是与那个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行 为模式,社会角色按一定的社会规范, 表现一定的社会行为。
2.社会角色的类别
理想角色和实际角色、先赋角色和自致 角色。
开拓和交往的扩大而逐渐按生存、享受、 发展需要的方向增长的。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不 断提高
社会集体希望自己不断发展,并能满足
其成员不断增长的需要。
3.社会需要的满足
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
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人的需要 具有社会性,也表现在人的需要的满足 方式和满足的可能性具有社会制约性。
需要的社会性与实践性。也就是说,只有通 过劳动,通过实践,需要才能发展,才能实 现。
二、社会需要的理论
《社会学导论》课件
![《社会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f1a2bb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2.png)
目录
社会学简介社会结构与功能社会变迁与现代化社会问题与冲突社会发展与未来展望
01
CHAPTER
社会学简介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过程、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19世纪末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和埃米尔·杜尔凯姆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学派别。
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哲学,强调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现象,为社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02
CHAPTER
社会结构与功能
03
社会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发生变化。
按照不同的标准,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如按照影响范围可以分为普遍问题和特殊问题,按照产生原因可以分为结构问题和功能问题等。
分类
定义
贫困是指物质生活困难,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贫困
不平等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在权利、机、财富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公平现象,它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各种组织和规则的总称,它是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制度。
03
CHAPTER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现代化进程是指一个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变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现代化进程的定义
现代化进程对一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观念等。同时,现代化进程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01
《社会学导论》课件
![《社会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21343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8.png)
社会学导论PPT课件介绍了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通 过讲解社会学发展史、研究方法、理论和研究领域,以及社会学在解决热点 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学的意义和价值。
前言
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是什么?
社会学发展史
社会心理学研究
个体心理、群体行为和社会 群体之间的关系等研究领域。
社会学热点问题
1 社会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对社会问题进行分类和研究?
2 当社会的热点问题
当前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有哪些?这些问题对社会产生了何种影响?
3 社会学在解决热点问题中的作用
社会学如何发挥作用,解决热点问题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符号互动主 义理论
关注个体之间通过 符号和互动构建现 实的过程,强调语 言和符号的作用。
结构功能主 义理论
将社会看作是一个 具有不同部分相互 依存的整体,强调 社会结构对个体的 影响。
社会学研究领域
社会学的基本领域
家庭、教育、组织等社会学 的基本研究领域。
人口与城市研究
人口分布、城市发展和社会 变迁等研究领域。
结论
未来社会学发展 趋势
全球化、技术革命和社会 变革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 和趋势。
社会学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
社会学如何应用于解决实 际问题,推动社会改革和 提高人民生活。
社会学的意义和 价值
社会学对促进社会进步、 改善社会生活和实现社会 公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早期社会学家和们的贡献
康特、杜尔凯姆等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的形 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发展阶 段
教育社会学导论
![教育社会学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46df8d24b9f3f90f77c61bd5.png)
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学习将改变一个人的知识、能力、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教育是社会指导学习活动的正式制度。
教育与个体经济收入、地位升迁、生活质量等密切相关。
现代人明智地认识到:如果要在未来的竞争社会中取得优势,他就必须获得更高的学历。
一、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1、教育行动教育行动至少包括:行动主体(教师和学生)、行动客体(教育和教学目标)、行动中介(教育与教学途径、手段、教育内容)、行动者之间的行动。
2、教育活动课堂教学、教育知识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3、学校组织班级组织、学校组织是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4、教育制度所有的学校组织,都是制度化的结果。
(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重点是分析学校教育;主张多因素分析;强调定量和定性分析并重、归纳和演绎并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和动态相联结、结构和过程分析相联合。
3、现实性:是直接面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教育事实,尤其强调对本国本地教育事实的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始终具有开放性、变化性和本土性的特点。
4、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三)学科性质分析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也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二、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1、孔德在西方被誉为“社会学之父”。
2、涂尔干(迪尔凯姆)被称为“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3、华德被誉为“美国社会学之父”。
最早较系统地论述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4、杜威在教育社会学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两本著作:《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二)学科成型时期1、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社会学开始形成。
2、美国较早确立了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
成人高中社会科学教案
![成人高中社会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a18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a.png)
一、教案名称:成人高中社会科学教案第一章——社会学导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社会调查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3.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4. 社会调查技巧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Sociology 产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以及研究方法。
3. 实践:教授学生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包括调查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等。
4. 总结:强调社会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运用社会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社会学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课后作业:1. 深入研究一个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知识进行分析。
六、教案名称:成人高中社会科学教案第二章——社会阶层与贫富差距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阶层的概念和划分方式。
2. 使学生掌握社会阶层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3. 分析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
八、教学内容:1. 社会阶层的概念和划分方式2. 社会阶层对个人命运的影响3. 贫富差距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4. 减小贫富差距的途径和政策九、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阶层的概念、划分方式以及贫富差距的产生原因。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社会阶层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影响。
4. 讨论:探讨减小贫富差距的途径和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十、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阐述和分析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9f8e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65.png)
调查、统计科学的发展等等。
二、西方古典社会学的代表人物
1. 奥 古 斯 特 · 孔 德 (Auguste Comte , 1798— 1855)
法国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西方社会学界公 认的社会学创始人。
重点、方法及目的不同
三、社会学的社会功能
1.描述功能——社会是怎样的 2.解释功能——社会为何这样 3.预测功能——社会将会怎样 4.规范功能——社会应该怎样
第三节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学创立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 , 欧洲社会——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骤然的社会变迁使得社会的矛盾与冲突不断扩大并趋于激化,于是社会学应运
利
心体系的创立者。
五、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1.传人时期(1891—1930) 2.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时期(1931—
1951) 3.中断时期(1952—1978) 4.恢复重建时期(1979至今)
拓展社会学的视野
社会学想象力——喝咖啡
❖咖啡是一种含有咖啡因的饮品,对大脑有刺激性作用 。但 与其他刺激性东西有何不同?
2.冲突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开始出现多种解释社 会冲突的理论,反对帕森斯关于社会的价值一致、均衡 与整合的观点。
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每一个社会都无法避免的,是社 会生活的普遍现象;权力分配和社会报酬分配的不均是 冲突产生的根源;冲突对社会的作用不仅具有破坏性的 一面,而且还具有建设性的一面。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功 能冲突论者科塞和德国的辩证冲突论者达伦多夫。
社会学教程ppt课件
![社会学教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ad466abb68a98271fefab7.png)
第二类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这 类观点的主要代表是M.韦伯等人,形成社会学中的反
实证主义路线。
至于不属于这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定义可以看作 是第三大类,其中有些观点影响不小,但都没有 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
8
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社会学是什么
理论和冲突理论、关于异化的思想是社会学理论中永久的组
成部分。在社会学界,马克思也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尽管他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的解释和改造途径与孔
德迥然不同,马克思本人也从未自称是社会学家。
.
29
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学简史
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
9
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社会学是什么
教材的观点(郑杭生):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
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 学”。 能不能理解成“社会学就是研究和谐社 会如何可能的学科”?
.
10
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社会学是什么
这个定义的内涵主要有三点:
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3)学术条件: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得到迅速发展, 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特别是牛顿 力学体系的完成,更加显示了自然科学方法 的巨大威力。
孔德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创 立了社会学。
.
28
社会学
第四节 社会学简史
一、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与社会学
作为和孔德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从另一种角度分析资本主义 的成就和弊端,并试图找出资本主义的归宿。马克思深刻地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他同样主张用经验的方 法去研究社会。《资本论》就是马克思用经验方法分析资本
第二章 社会学导论完整ppt
![第二章 社会学导论完整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aae12ed15abe23492f4d25.png)
物质文化:机器、工具、书籍、衣服等, 称作为物质文化。
3·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一个系统,它是复合了不同部分的一个综 合体。
例如用一双筷子吃饭,这是东方文化,至少是中国 文化的特征之一一双筷子,它包含了这双筷子的物 质形体、制作艺术与使用方法,以及与整个中国生 活方式连带的意义。
[2]文化是人类创造的
1·什么是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不同类属的群体或不同社会位 置的人(角色)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它 表现为不同类属群体之间的关系;和处于 不同社会位置的人(角色)之间的关系。 这些不同类属的群体或不同社会位置的人 (角色)之间稳定的相互作用的方式,或 者比较固定的联系,就是社会关系。社会 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架构。
[8]文化的普遍性(罗伯逊社会学P85──P88) [9]文化的特殊性
4、主文化与副文化、反文化
主文化:社会中大多数人所遵从的价值观、行为 规范、生活方式等的总和。 它是社会中占主 导、支配地位的文化,反映社会文化的性质、面 貌,制约着该社会成员的行为,决定了社会文化 发展的进程。
副文化(或者叫亚文化):一种既包含主流文化又 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的文化。亚文化可以根据职业 种类形成和发展,比如在医务部门与军事部门。 它还可以反映种族之间的差异,比如在美国的黑 人文化。也可以反映不同年龄群体的人的文化, 如年轻人的文化。
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行为的报赏涉及到三个重要 层次:
第一,所受的恩越大,报赏越厚,所谓以死为报
第二,有恩不报或有功不赏,是不合适的行为
第三,报的方式可以完全不同于施,但份量上必须一致。报指的 却是一种不对等的交换,即施报者下一次的付出总要大于受报者 上次的付出
[5] 齐 美 尔 ( George Simmel 德 国 社 会 学 家 ) ──―――是一个抽象名词―――是实体,它并不 独立存在于一群个人以及他们彼此之间交往行为 之外(转引自张德胜 社会原理 P12)这个界定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論的效用
提供行動的參照指南
可以被視為經驗的精華
可能產生潛在的影響力
可以作為解釋現象的基礎
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獨特方法 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獨特對象 成人教育社會學的獨特觀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發展中的成人教育社會學
成人教育社會學是介於成人教育學與社 會學的一門學科。其在學術研究領域中, 是一門較為新興的學問。因此,就本質 與內涵、理論與方法……等等都正處發 展階段中。
何謂理論?
理論是一種敘述,其在說明某些概念或 變項相互關聯的論述。
成人教育社會學導論
成人教育社會學的意義
成人教育社會學是探討成人教育與社會 之間交互關係科學研究的學科;其運用 社會學觀點與概念分析成人教育現象、 制度與問題,以充實成人教育學與社會 學理論,並進而改善成人教育,促進社 會進步。(上述定義涵蓋理論目的與應 用目的)
成人教育社會學的學科本質: 自主獨立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