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参考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化学《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2.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3. 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同燃料的燃烧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的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燃烧产生的烟雾和污染现象,引发学生对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2. 讲解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介绍不同燃料的组成,如化石燃料、生物质燃料等,以及它们的燃烧产物。
3. 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讲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CO、SO2、NOx等)和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如酸雨、雾霾等。
4. 探讨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如提高燃料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加强环保管理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调查和分析周围环境中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燃料燃烧产物和环境影响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燃料燃烧环境影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调查,了解当地燃料使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燃料燃烧与环境的关系。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2. 网络资源:关于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相关文章、视频等。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宫晓慧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教学内容1. 燃料的分类及其特点2. 燃料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3. 常见燃料的环境影响对比4. 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影响的措施5. 学生实践环节:设计环保燃料宣传标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的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燃料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不同燃料的特点、燃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常见燃料的环境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设计环保燃料宣传标语。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燃料的图片、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2. 准备环保燃料宣传标语的模板,以便学生实践活动。
3. 准备课堂讨论的时间安排,确保学生充分参与。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球污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不同燃料的特点、燃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3. 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常见燃料的环境影响,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燃料对环境的贡献。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鼓励每组提出具体的建议。
5.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环保燃料宣传标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宣传标语设计:评价学生设计的环保燃料宣传标语的质量,包括创意、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燃料与环境的关系。
九年级化学上册7.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2) 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1世纪教育网(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1世纪教育网(2) 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3) 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4) 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 •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T实验T联系实际T拓展引申T开阔视野T小结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模拟酸雨水”。
学生用具:树叶。
【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工r博川巒■坐漕豪史瓦[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学生讨论][回答]可能有的答案:21世纪教育网1 •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 • 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同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燃料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燃料的使用现状,引发学生对燃料使用对环境影响的思考。
2. 讲授新课(1)介绍不同燃料的使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讲解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的影响。
(3)分析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燃料使用对环境影响的看法,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
5. 实验环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加深对燃料对环境影响的理解。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7. 布置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加深对燃料对环境影响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对燃料对环境影响的认知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以及对燃料燃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原因的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思考和提出。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火力发电厂、石油化工企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燃料的种类及其燃烧产物。
2. 掌握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
3. 能够分析不同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重点:1. 燃料的种类及其燃烧产物。
2. 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燃料燃烧产物的分析。
2. 提出合理的使用燃料的建议。
教学准备:1. 燃料的图片和资料。
2. 相关环境污染的数据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有哪些?2. 学生分享燃料的种类,教师总结并展示相关图片。
二、燃料的燃烧产物(10分钟)1. 教师介绍不同燃料的燃烧产物,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2. 学生通过实验或图片观察燃料燃烧后的产物。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三、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0分钟)1. 教师介绍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 学生通过数据和图表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四、燃料使用与环境保护(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如煤炭燃烧产生的酸雨、雾霾等。
2. 学生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减少煤炭使用、发展清洁能源等。
3. 教师总结并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了解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提出环保行动的计划。
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改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燃料种类和燃烧产物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燃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燃料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六、燃料的环境影响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与燃料使用相关的环境问题案例,如酸雨、雾霾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强调燃料使用与环境的关系。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

九年级下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第一章:燃料与环境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燃料的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 掌握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常见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2. 分析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3. 探讨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如全球变暖、酸雨、雾霾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收集不同燃料的特点和燃烧产物。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方法。
作业:1. 调查身边常用的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思考如何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章:可再生能源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
3. 掌握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2. 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平衡等。
3. 探讨如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优势。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可再生能源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法。
作业:1. 调查身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利用可再生能源。
第三章: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 分析节能减排的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3. 掌握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内容:1. 介绍节能减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节能减排的方法,如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3.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节能减排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节能减排的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2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

6.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在未来,理想的能源是什么?
-如何平衡能源使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为节能减排做些什么?
作业要求:
1.请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设想:进行一次简单的燃烧实验,观察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情况,让学生亲身感受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危害。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共同探讨节能减排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设想:分组讨论生活中如何合理使用燃料,减少环境污染。每组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调查家中燃料使用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请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字数不少于300字。
3.设计一份节能环保的燃料使用方案,可以针对家庭、学校或社区等不同场景。要求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以书面形式提交。
4.针对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复习相关知识点,确保对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有深入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生活中燃料使用情况,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节能环保的燃料使用方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新课内容:
(1)介绍不同类型的燃料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燃料的组成和燃烧产物。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案、教学设计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强调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及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2.学生总结:邀请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能力。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减少燃料污染的措施。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燃料燃烧的相关问题。
b)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燃料燃烧的现象,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c)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a)完成课本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燃料种类、燃烧原理、环境影响等知识点的理解。
b)撰写一篇关于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字数不少于300字。
c)设计一道与燃料燃烧相关的实验题目,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实践作业:
a)开展家庭小实验,观察燃料燃烧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4.学生在团队合作、交流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有利于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
5.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给予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燃料的种类、组成、燃烧产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理解燃料燃烧的化学原理。
2.教学策略:
a)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从容说课环境问题是全球极为关注的事情。
本课题主要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环境”这样一个大题目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通过两组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使学生认识到燃料燃烧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模拟酸雨的危害”实验,加深对酸雨危害的认识。
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乙醇、氢气等新型燃料以及一些绿色能源。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2)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3)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燃料的燃烧”。
(4)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引导→实验→联系实际→拓展引申→开阔视野→小结内容。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模拟酸雨水”。
学生用具:树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教师]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投影]第一组:课本图7—28。
第二组:课本图图7—29、7—30、图7—31。
[设问]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回答]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非常好。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新课引入]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设问]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学生讨论][回答]可能有的答案: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1930年12月1日至5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60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3.汽车中的燃料——柴油或汽油,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尾气中含有一些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氧化物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比如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人。
由于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
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色的光化学烟雾。
4.光化学烟雾对污染环境危害性很大,但这种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不是经常出现的。
目前酸雨的危害日趋严重,酸度不断增加,范围日益扩大。
据报道,过去酸雨只限于大城市和工业集中区,近年来已发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
……[评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非常好。
[过渡]说到酸雨,我们从刚才的图片上已经看到酸雨对森林、雕像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下面,我们一起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认识一下酸雨对环境的破坏。
[活动与探究](因制SO2存在污染问题,所以教师课前配好模拟酸雨水,课上供给学生做实验。
)[现象]1.植物叶片(或果皮)都变色。
2.有气泡冒出,镁条或锌粒逐渐变小。
3.有气泡冒出。
[教师补充]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设问]那么,同学们根据上述的实验,能否具体谈谈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等造成了哪些危害呢?[回答]1.酸雨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它能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3.酸雨对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都有腐蚀性。
4.酸雨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5.对人体的健康有直接的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过渡]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她在流泪,她在滴血,她的儿女们不能坐以待毙。
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她呢?[学生讨论][回答]1.减少人为排放的污染物。
2.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改进设备,使燃料充分燃烧;增加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
4.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铝物质排放。
5.开发新能源。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刚才的内容并板书][板书][过渡]煤和石油虽然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它们燃烧时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人类把眼光放在了使用和开发清洁的燃料上。
[板书]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投影]车用乙醇汽油[讲解]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乙醇还容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且还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
乙醇的成分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它的化学式是C2H5OH。
[设问]根据乙醇的化学式,你认为作为汽车变性燃料的乙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呢?[回答]二氧化碳和水。
[追问]为什么呢?[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评价]非常好!大家学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1.乙醇(酒精)C2H5OH+3O22CO2+3H2O[引申]在街上吃火锅时,有的火锅下面燃烧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冰的一种物质,它真的是冰吗?[回答]不是,这种类似于冰的物质其实是一种固体酒精。
[教师补充]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乙醇同样有着三态变化。
由于乙醇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它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设问]除了乙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新型的燃料或者能源。
[回答]1.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点燃后生成了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
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所以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2.地热。
地球的地心是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熔岩,地热能的总量,相当于煤炭总量的1.7亿倍。
3.潮汐能。
它是一种不消耗的燃料,是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
在海洋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方便。
[板书]2.氢气2H2+O22H2O[过渡]科学家在开发新能源上,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可喜的成果。
(或投影或制成课件)[投影]一、用地热水发电二、太阳灶三、干净的核能[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类利用燃料的同时,也给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作为地球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努力学习,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中。
[布置作业]习题2、3、4、5、6板书设计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酒精)C2H5OH+3O22CO2+3H2O2.氢气2H2+O22H2O考题回顾1.(2003年福州市考题)绿色能源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风能B.太阳能C.氢能源D.煤2.(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考题)我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至今煤仍是我区工业和民用的主要燃料。
煤的大量燃烧使我区一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下降,你知道煤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两种)3.(2003年武汉市考题)2003年,武汉市政府坚决取缔正三轮摩托车(俗称“电麻木”),原因之一是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
据有关专家介绍,每辆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尾气远远超过小汽车的排放量。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有CO2、SO2、CO、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
由此该同学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2C+O22CO(不完全燃烧)C+O2CO2(完全燃烧)S+O2SO2(1)该同学的推测________(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CO2SO2NO(或氮氧化物) 烟尘(任选两个)3.(1)不正确,汽油中不存在碳、硫、氮等单质。
所列反应式不能表示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2)改变发动机的结构,使汽油充分燃烧。
或在汽车发动机内安装转化器,加入催化剂,使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