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金免疫技术.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蛋白质最适标记量的确定
将待标记蛋白作一系列稀释后各取一定量加入装有 一定量胶体金的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NaCl溶液, 混匀后静置数小时,对照管(无蛋白)及加人蛋白量 不足的管,溶液颜色由红变蓝;蛋白量足或超过的 管保持红色不变,其中含蛋白量最低的一管即为稳 定胶体金所必须的最适标记量。以此比例并增加 10%-20%即为标记全部胶体金溶液所需的蛋白 总量。
形状:小的胶体金颗粒(1-30nm) 呈球形,大的胶体金颗粒(30100nm)呈椭圆形
胶粒的双电层结 构示意图
2、胶体金的一般性状
稳定性:稳定地、均匀地、呈单一分散状态 悬浮在液体中,成为胶体金溶液。
对电解质的敏感性:打破胶体金的稳定, 使分散的金颗粒凝聚成大颗粒,而从液体中 沉淀下来。
影响胶体金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1、胶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当胶粒相距很近时,这 种吸引力可能导致胶粒合并变大。
2、水化层的带电情况。一种溶胶的各个胶粒都带 有相同的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双电层愈厚,胶粒 带电量愈大,排斥力愈大,愈能阻止胶粒合并聚结, 溶胶愈稳定。
3、胶体界面的溶剂膜,当二固体间夹有一厚层液 体时,这层液体膜有一个反抗二固体接近的排斥力。 两个胶粒要进一步接近,只有克服它们之间的溶剂 化膜的斥力才有可能,因此溶剂膜的斥力是使溶胶 稳定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还原剂:白磷、乙醇、枸橼酸钠、 鞣酸等
方wk.baidu.com: 1. 所有容器要求干净,用酸或重铬酸钾洗液泡洗,用
双蒸水冲洗干净。 2. 配制氯化金溶液:取氯化金1克,溶于100ml双蒸
水中,配成1%的水溶液。放在4”c冰箱内保存长 达几个月至1年左右,仍保持稳定。 3. 取上述氯化金溶液,稀释100倍,即成0.01%的 氯化金溶液。 4. 加热至沸腾,加适量柠檬酸三钠搅动,加热至沸 (约2~3min*),冷却,加蒸馏水至原体积 * 见淡黄色的氯金酸水溶液在柠檬酸钠加入后很 快变灰色,续而转成黑色,随后逐渐稳定成红色。
(3)制备胶体金应用双蒸/三蒸馏水,或者是 高质量的去离子水。
(4)玻璃容器必须是绝对清洁的,最好是经 硅化处理的。
二、免疫金的制备
免疫金:是指胶体金与抗原或抗体等的结合物,在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习惯上要称之为金探针。
制备方法: 1 .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整 2.蛋白质最适标记量的确定 3.标记过程 4.离心去除未结合的蛋白质,反复洗涤2~4次 5.免疫金最终用稀释液配成工作浓度保存
胶体金:指金微小粒子(1-100nm)分散在溶液 中所形成的金溶液。是由金盐被还原成原金后形成 的金颗粒悬液。
用金溶胶标记蛋白质(抗原、抗体或SPA、SPG)
胶体金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故金标蛋白抗原抗 体结合处,显微镜下可见黑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 在标记处大量聚集时,可在载体膜上呈现肉眼可见 红色或粉红色斑点,以此用于抗原抗体物质的定位 或定性。
由于蛋白质溶液含盐量较高或形成聚合物极易影响 标记过程,因此,标记之前最好将蛋白质溶液用低 浓度的盐水透析数小时并高速离心除去聚合物。
第十五章 金免疫技术
概述
随着免疫学技术和相关生物化学技术的发 展,检测方法上派生出了多种类型的固相膜 免疫快速检测试验。该类试验的最大特点是 不需要大型设备,对检测人员稍加培训即能 掌握操作要求和判定标准。
金免疫技术应用:免疫组化染色、金免疫 测定
金免疫技术: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的免疫标记技术。
颜色和光吸收性:
四种粒径胶体金的制备及特性
胶体金粒径 1%柠檬酸钠加入量
胶体金特性
(nm) 16
(ml)* 2.00
呈色 橙色
λmax(n
m)
518
24.5
1.50
橙红色
522
41
1.00
红色
525
71.5
0.70
紫色
535
通过改变柠檬酸钠的用量可制得不同大小的胶体金颗粒
3、胶体金的制备方法
原理:向一定浓度的金溶液内加入一定量 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变成金原子,形成金颗 粒悬液。
分类
一、金免疫组化染色技术 1. 金(银)免疫光镜染色技术 2. 金免疫电镜染色技术 二、金免疫测定技术 1.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2. 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
第一节 胶体金与免疫金的制备
一、胶体金的特性及制备
1、结构:
胶体金颗粒由一个基础金核(原子金 Au)及包围在外的双离子层构成,紧 连在金核表面的是内层负离子 (AuCl2-),外层离子层(H+)则分 散在胶体间溶液中,以维持胶体金游离 于溶胶间的悬液状态。
1 .胶体金溶液的pH值调整
用0.1mol/L K2CO3或0.1mol/L HCL 调节PH至选定值,原则上选择待标记蛋白 的等电点,也可略为偏碱,通常最适PH值 需经过多次试验进行调整。
使用PH试纸进行调整,金颗粒容易吸附于 电极上使之堵塞,所以不能用pH电极直接 测定金溶液的pH值。应选用缓冲容量足够 大的缓冲液(例如PEG20000液)稳定胶体 金后再测定或保存。
➢ 要得到大小更均匀的胶体金颗粒,可采用甘油或蔗糖密 度梯度离心。
5、胶体金的保存
洁净的玻璃器皿中可较长时间保存;
少许防腐剂(如0.02%NaN3)可有利 于保存。
胶 体 金15~60 nm
优质
劣质
6、制备胶体金的注意事项
(1)氯金酸易潮解,应干燥、避光保存。
(2)氯金酸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应使 用金属药匙称量氯金酸。
纳米金溶胶制备
以水为分散介质,PVP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作 还原剂,用较高浓度的氯金酸溶液,在弱酸性 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法制得球状、最大粒径 为20nm的金溶胶。结果表明,还原剂用量为 抗坏血酸/Au(摩尔比)=3,PVP的用量取 PVP/HAuCl4(质量比)=1,还原体系自身 pH值3~5,常温293K为金溶胶制备的最佳 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金粉粒度小,分散性 好,且十分稳定,无反溶现象。
4、胶体金的鉴定
主要检查指标有颗粒大小,粒径的均一程度及有无凝集 颗粒等。在日光下仔细观察比较胶体金的颜色,可以粗 略估计制得的金颗粒的大小。当然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扫 描λmax来估计金颗粒的粒径。
➢ 肉眼、分光光度计、电镜等方法观察
➢ 应为清亮透明的液体
➢ 若胶体金混浊或液体表面有漂浮物,则制备的胶体金有 较多的凝集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