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了解化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技能等。
以下是一份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课前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和课后反思等环节:一、课前导入(15分钟)1. 利用图片、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
2. 提出一个有趣或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预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3.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或整体讨论,分享他们已经了解的相关知识,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通过PPT、板书等方式讲解本课主题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确保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促使他们评估和整理已有的知识,建立新的概念和理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实验和文献调研等方式找到答案。
三、实验操作(6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和要求,并提醒他们注意实验安全。
2. 指导学生阅读实验操作步骤,确保他们理解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原理。
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引导他们观察、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
4.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培养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5.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或修正之前的假设和理论。
四、课后反思(15分钟)1. 学生就实验结果和自己的观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主要观点,并与其他相关知识进行联系。
3. 提出一个小结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并在班级内分享。
4. 结合学生反馈,给出下一个学习环节的提示和建议。
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背景信息,指出当前教育需求的变化和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要性,随后明确了本研究的目的。
在通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概述、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内容、教学实施步骤和评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总结了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的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讨论,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综合素养和学习成效,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设计、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步骤、评估方法、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思维、实验技能等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符合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旨在为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旨在提升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水平。
通过设计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认知能力、实验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加强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科竞赛能力。
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评估和总结,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推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旨在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展开,以中学化学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教学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基础概念、原理,运用化学实验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态度。
此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面向的是具有一定化学基础知识的中学学生,他们对化学现象充满好奇心,但可能缺乏系统的化学思维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化学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如物质的组成、化学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2)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熟练进行实验操作;(3)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具备一定的化学问题分析能力;(4)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逻辑思维能力;(5)掌握化学信息检索和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5)注重教学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够客观看待化学现象和问题;(3)注重环保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4)通过化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历程,体会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所作的贡献,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5)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6)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案例化学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案例化学一、引言核心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沟通与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阐述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化学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二、案例背景某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存在着局限性,很难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决定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借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并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过程目标: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案例:玩具染色问题某学生制作了一个新型玩具,并希望将玩具表面染色。
然而,他发现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在一起后得到的颜色并非预期的颜色。
学生请教化学老师,希望得到化学方面的解答。
2.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关键问题,例如:为什么不同颜色的染料混合在一起后会形成新的颜色?为什么有些颜色不能被混合?(2) 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
他们可以选择使用不同颜色的染料进行混合,观察并记录颜色的变化情况。
(3) 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尝试解释不同颜色的混合原理,并给出解决方案。
(4) 知识总结与展示: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总结并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案和解决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3.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展示结果对他们的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通过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以化学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为标题导语:化学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涵盖了学生对化学知识、实验技能、科学思维以及科学伦理的综合能力培养。
本文将围绕化学核心素养展开,设计一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相关实验操作方法;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3. 思维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分析和创新等能力;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包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对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以及对科学伦理的尊重。
二、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和讨论四个环节。
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实物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等,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 实验操作(3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通过加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让学生观察反应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4. 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并就实验现象、反应原理等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讨论表现,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
化学课堂教学应该围绕核心素养展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设定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知识,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化学实验并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注重化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探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内容设计1. 模块一:化学基础知识(1)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2)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基本理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与性质。
2. 模块二:反应类型和平衡(1)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
(2)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模块三:实验与探究(1)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化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安排1. 知识讲解与实践操作(1)教师首先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介绍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原子结构等基本概念。
(2)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的过程,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实验设计与实施(1)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和材料,进行化学反应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帮助学生总结实验规律和体会实验中的操作技巧。
3. 总结与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核心素养的教案初中
化学核心素养的教案初中
年级:初中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掌握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培养科学
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安全实验操作手册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让学生讨论化
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
2.讲解:介绍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包括戴手套、穿实验服、注意通风等。
3.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型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按照安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并观察化
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
象和感受。
5.反思: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对我们为什么重要?”“观察能力
和动手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有什么作用?”
6.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的文章,并分享给全班
同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还能够掌握化
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培养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
精神。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重视化学实验的安全问题,做一个具有化
学素养的优秀学生。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化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具体目标包括:1. 获得知识和理解:学生能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的性质等。
2. 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在化学实验中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3. 沟通能力:学生能够准确地用化学专业术语表达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能够与同学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4. 合作精神:学生能够在小组中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课堂讨论,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5. 跨文化交流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化学知识,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增进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原子结构、化学键、物质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实验和案例分析。
通过这些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实验教学: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化学现象,从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3. 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4. 案例分析:通过化学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化学原理和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化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6. 总结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核心素养进行反思和梳理,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
2. 教学方法评价:通过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听取学生反馈意见等方式,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定义与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建能力。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决定学生未来能否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素。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学核心素养内容解析化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
其中,科学观念是指学生对化学现象和规律的基本认识: 科学思维则是指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时所运用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化学知识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则强调学生对待化学学习的态度以及为社会、环境等所承担的责任。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对接在设计化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应围绕培差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展开。
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为了实现与核心素养的对接,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结合生活实例,增强知识的实际应用性。
此外,还应关注化学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将最新的科学观念和研究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平台。
六、学生参与与实践活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机会,让他们在亲手操作中感知化学现象,掌握化学规律。
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如化学竟赛、科技创新等,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首先分析了核心素养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随后针对实践性化学实验、跨学科化学教学、启发式学习活动、实践引导教学方法进行设计。
通过这些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结论部分强调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对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这项研究有益于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教学、实践性化学实验、跨学科教学、启发式学习、引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科教学、教学活动、教学实践、教育研究、教育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发现,传统的化学教学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培养其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通过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实践,旨在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通过此研究,期望能够为化学教学领域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和学科应用能力。
下面将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二、课程背景本设计针对高中化学课程,主要以《化学反应》为内容,涉及到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平衡名称等内容。
三、核心素养分析1.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反应类型、方程式进行分析和讨论。
2.沟通能力:设计有关实验,让学生合作进行观察、记录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团队协作精神:设计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2)能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名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名称等内容。
3. 教学活动设计(1)知识导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现象,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2)教学展示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一些化学反应的示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小组合作实验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实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平衡名称的实验等,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4)实验结果讨论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讨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名称等实验现象。
(5)问题解决提出一些化学反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6)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近年来,核心素养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备受重视。
核心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等。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需要融入核心素养教育中。
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设计一节化学课堂教学。
一、核心素养之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中学习和实践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设计。
1.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开始前,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向学生明确指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践与实验: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实践和实验的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开展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
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教学前导入: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提前查阅并了解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动画和实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和模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使用网络资源: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搜索和分析,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1. 提问与讨论: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在学科素养、信息素养和思维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化学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还需要培养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如科学思维、实验能力、创新精神等。
因此,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爱好,树立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治理、新材料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基础理论学习:通过讲解、演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3、实验操作:安排一系列实验活动,如溶液的配制、化学反应的观察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案例分析:选取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食品添加剂、药物合成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反思: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核心素养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演示实验等),确保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
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精品通用教辅文档】
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当前教育特别重视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化学学科要培养学生运用探究的手段,在探究中寻找证据进行推理,学会透过宏观现象审视变化的微观本质,同时还要关注学习化学的社会意义,这些都是在发展学生与化学学科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即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本文将就“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的教学来介绍本人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从本章节开始,学生认识物质的视角将从宏观转向微观,并将对微观世界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本部分内容重在揭示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是如何变化的。
通过实例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从而揭示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通过两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分析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2.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在小学自然和初中物理也学习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热胀冷缩等和分子、原子部分相关的知识,这为学习新知识做了知识铺垫。
分子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微观粒子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比较缺乏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和微观动画展示,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通过分子模型的组建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2. 能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日常现象,能够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 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 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却是不可分的。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内容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实验技能等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化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教学设计将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以适应各类学生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能正确书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规律,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4)培养化学思维,能够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运用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实验、观察、模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4)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感受科学家们为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5)强调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通过专题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六功”的重要性。
教师必须具备多样好功夫啊。
耳功,嘴功,眼功,手功,脑功以及身功。
我们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改革深化。
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尤其是以下几点:一、教师倾听学生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要素组成的,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即使有精致完美的教学设计,全面充分的教学准备,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无法生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因此,了解学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的起点。
了解学生的最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学生,倾听能使教师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态度,智力水平和思维能力。
没有倾听,了解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二、教师倾听学生也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
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谁在倾听,也就随之而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即那些不可见的以及一切人们可以思考的东西。
”倾听能使教师获取出乎意料的多种有效信息,或是对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或是对弄错的东西拨乱反正,或是对视如平常的地方重新认识。
倾听还能使教师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最终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教师研究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于老师明确怎么教学生知识,其实研究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明白怎么有效地学习更重要。
未来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认识每一个学生个体特点的能力。
每个教师都应该去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认识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认识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发展路径等。
如果我们要为他们终身奠基,就必须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
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案
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案
教材:高中化学教材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规范,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掌握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1.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规范
2.酸碱中性溶液的鉴别
3.气体的观察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提问和展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规范性。
2.实验操作:学生进行酸碱中性溶液的鉴别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讨论: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结果,总结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4.实验展示:展示气体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5.实验总结: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思考化学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评价:
1.通过观察学生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评价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实验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导向。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更是承担着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以期为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明确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阐述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对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梳理,提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原则与策略。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与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初中化学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一种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方法,促进初中化学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界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些素养不仅关乎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体现了学生对化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和应用。
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公式和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探究能力:学生应具备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思维与观念:学生应形成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具备用化学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
化学社会责任与伦理:学生应了解化学对社会、环境、人类健康的影响,增强化学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跨学科融合能力:学生应能够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下是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供您参考:一、教学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原理,了解化学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
2.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离子键的形成及其性质。
2.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性质。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技巧。
4.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技巧。
2.难点: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机制,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概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实验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性质。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机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技巧。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和实践。
六、评价与反馈1.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后作业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
的教学设计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摘要】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趋势,本文从教学思想中贯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中覆盖化学学科的重点知识、教学策略中培养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了一堂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怎样突破化学工艺流程题”教案,力求落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工艺流程;重点知识;关键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学设计的核心,“核心素养”也成了网络热搜词。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体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堂以“怎样突破化学工艺流程题”为主题的教学案例,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教学流程如表1:
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考题型,考查的核心知识有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和实验基础等,能力考查侧重于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可见,从高考题的考查角度也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通过该案例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设计,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教学思想要全面贯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维度分别是: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当然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不可能将核心素养的5个维度全部体现,但教学设计应有所体现。
比如本案例中的5种硫酸铜晶体的设计方案中分别用了浓硫酸、氧气和稀硫酸、H2O2和HNO3来氧化Cu制备CuSO4,从理论上考虑,原理都正确,但具体分析个案,都有优劣,即体现了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的维度;又如方案4,通过H2O2催化分解的学生实验,打破了传统认为H2O2是绿色氧化剂,没有不足之处的观念,通过实验事实,使学生建立了更科学的认知意识,体现了变化观念、证据推理及实验探究的维度;再如方案5中,提到用硝酸作氧化剂,通常都认为不可行,首先是硝酸原产物有污染,其次是会引入杂质硝酸铜,但在老师提供的信息和引导下学生科学的分析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且设计出可吸收NOx,使其转化为HNO3循环利用的工艺流程图,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和今后教学设计的热门主题,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新的着陆点、着力点和生长点,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
二、教学设计要全面覆盖化学学科的重点知识
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的要求有了解、掌握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分清层次,对于《怎样突破化学工艺流程题》这一课题,笔者认为是在理解所学
各部分化学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的综合应用。
具体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有Cu、H2SO4、H2O2以及HNO3的化学性质;反应原理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等;实验基础涉及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我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考查的化学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现场信息来分析解决眼前的现实问题,尽量覆盖更多的重点知识。
三、教学策略要全面培养化学学科的关键能力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
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对学习化学的关键能力:接受与整合化学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化学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无机综合应用题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要求学生通过“现场独立自学”的方式,捕捉题目中的有用信息,同时与学过的知识整合,从而解决问题。
因为在本节课中设计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关键能力的情境最为恰当,也尤为必要。
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是全面解决知识缺陷的舞台,是思维交流和碰撞的舞台。
为此,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学生评价三种合成方案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另外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合成方案,自己绘制工艺流程图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有亲身体验过,才更懂,才会悟,才
有信心。
最后的高考赏析环节,通过我真实的课堂操作,感受到学生面对陌生的高考题型,他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去突破。
以上是笔者为落实新课程标准,为促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作的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曾晓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活化问题教学思考.教育教学论坛,.
[2]张凯、张贤金、吴新建.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效度评析.化学教育,2017,5.
[3]占慧军.高中化学课堂渗透核心素养的思路.人民教育,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