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教后记_1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忆江南》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忆江南》教学反思1《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时写了三手中的第一首,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通过体会江南美丽景色,使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提升。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具体会如下: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
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
1、多层次的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
朗读和背诵在古诗词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2、要求学生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我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得很自信,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怕学生出错,也不担心学生“乱”,这是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必需的。
它同时也说明开放的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备高度的专业素质,包括知识储备、调控能力,教学机智、心理素质等。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过程及方法在教授《忆江南》这首诗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课堂:我通过展示一幅江南风光的图片和播放一段江南民乐的音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江南风情的氛围。
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并进行一些相关词语的解释,如“渔舟”、“江畔”等,以便他们对江南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诗歌:我请学生轮流朗读诗歌,以帮助他们熟悉文言文的语音和韵律。
我还让学生重复读几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歌结构:我向学生解释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包括四言绝句、平仄和押韵等。
我提醒学生在朗读和理解诗歌时要留意这些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4. 分析诗歌意境:我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中描绘的江南风景,并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画面和情感,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 分析作者背景:我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杨万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我还通过引用一些相关的诗句和评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杨万里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6. 文本鉴赏:我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词句,并逐一进行解释和讨论。
我特别强调了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桃花”、“茅舍”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象征意义。
7.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诗歌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作者对江南风景的态度、诗歌中的主题等。
我希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8. 总结课堂:最后,我对本堂课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应注意的重点和方法。
我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多欣赏美的文字,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及反思整体上,本堂课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们对《忆江南》的内容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
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
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我只是想改变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进行一些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尝试,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在整个40分钟的时间内,我始终被学生的激情感染着,我不仅为与学生一起欣赏《忆江南》这名篇佳作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更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高兴。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1、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爱作品的美,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凸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3、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前提。
有的教师说:“我也想进行教学尝试与改革,可是我的学生素质太差,跟不上。
既费事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按老一套进行来得稳当。
”作为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其实,学生是很棒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朗朗读书声中,《忆江南》结束了,回想整堂课,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音乐忆江南教学反思
音乐忆江南教学反思音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
在本学期的音乐教学中,我特别选择了《忆江南》这首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曲目,希望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忆江南》教学活动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忆江南》之前,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忆江南》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二是通过歌唱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三是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对于江南文化和音乐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中加入了更多的文化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曲目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忆江南》是一首典型的江南小调,其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歌曲的主旋律部分进行教学,同时结合了歌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此外,我还引入了一些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是示范教学,我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其次是互动教学,我鼓励学生参与到歌曲的演唱中,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最后是反思教学,我引导学生在演唱后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以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四、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对《忆江南》的理解和表现有了明显的提升。
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江南文化的兴趣也有所增加,他们开始主动了解和探索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音乐表达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忆江南》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较弱,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引导。
2024年《忆江南》教学反思
2024年《忆江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忆江南》2024年是我第一次教授《忆江南》这首古琴曲的一年。
这次的教学经历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并且使我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这篇反思中,我将回顾这次教学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在将来的教学中改进和提高。
首先,总体而言,我的教学方法在这次教学中是比较成功的。
我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演示演奏、分析解读和群体学习等,并且结合了一些互动教学的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忆江南》这首曲子,并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交流意见。
这种积极的互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首先,教学资源的问题。
虽然我在准备过程中收集了一些有关《忆江南》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并不是很全面和深入。
这导致了在一些学生提出较为深入的问题时,我无法给出令他们满意的解答。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前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忆江南》,并准备更丰富的教学资料,以便能够更好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需要更加精确和切实。
在这次教学中,我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忆江南》的目的和意义,也没有明确告诉他们学习这首曲子的重要性。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一定的动力和目标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并且强调学习《忆江南》对他们未来古琴演奏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往往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琴谱节奏的理解较为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加强理论知识的讲解,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最后,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对于个人练习的不重视。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词作,描绘了江南的美景和作者对江南的深深眷恋。
在完成这一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不足。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感受江南之美、体会作者情感为主要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诵读、讲解、想象、多媒体展示等,试图让学生全面地领略这首词的魅力。
优点方面,我注重了诗词朗读的指导。
在课堂上,通过范读、领读、自由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词的韵律和节奏,初步体会词的意境。
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景,为理解词意打下了基础。
然而,教学设计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时,不够深入和细致。
对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中的色彩描写,没有充分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手法,导致学生对江南美景的感受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的理解。
另外,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给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高。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有序地推进教学,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虽然注重了朗读的形式多样化,但对于学生朗读中的情感指导还不够到位。
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跟读,没有真正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这说明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在讲解词意的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古代词汇和典故的理解存在困难。
例如,“谙”这个字的意思,以及“江花”“江水”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这反映出我在教学前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估计不足,没有提前做好相关的铺垫和解释。
再者,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完全被激发出来。
有些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回答问题时声音较小。
这可能是因为我营造的课堂氛围还不够宽松和民主,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和鼓励。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是一首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体诗,通过描绘江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繁华的城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对于这首诗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要注重学生对《忆江南》背景的了解。
诗歌的理解不仅需要从文字本身入手,还需要对所描述的事物、场景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向学生介绍江南的地理和历史背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
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
《忆江南》的语言优美、融情于景,展示了古人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中的词句、修辞手法和意象,帮助他们欣赏并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美感。
还有,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作为一首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歌,学生可能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和经历中联想和感悟,激发他们对诗歌的情感共鸣。
最后,要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诗歌的欣赏不仅限于教师讲解的层面,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诵读比赛、创作联想作文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主动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的反思和教学实践,相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忆江南》,同时也提高他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对《忆江南》这首传统文学名篇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首先,在教学准备方面,我通过阅读和研究了大量关于《忆江南》的资料,了解了作者杨慎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这为我后续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课前习题和课堂活动设计上,我存在了一些不足。
下次,我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诗词和文章,培养他们的关联思维,提升他们对《忆江南》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朗读和分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然而,我发现我在课堂掌控和引导学生思考方面仍需改进。
下次课,我计划增加一些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模拟江南风景,通过感官体验来理解和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江南之美。
另外,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中,我发现我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
下次,在作业布置上,我会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特色风景的文章,并与《忆江南》进行对比和联想。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也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在课堂上,我会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通过分组活动和个别辅导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并且,适时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和研究江南文化的各个方面。
最后,我会通过课后讨论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
总之,《忆江南》这首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杰作,也是文学教学中重要的素材之一。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这首词我已教过三遍,很熟悉了,没想到今天的授课,学生给了我一份不曾意想的惊喜。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忆江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忆江南教学反思1学生学习古诗,总不能脱离作者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所以在教这首古诗之前,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知道白居易在哪忆江南吗?”知道的学生可以回答,然后我再补充白居易写作的背景,并及时打出他描写洛阳春天的一首诗,让学生找出洛阳春天的特点,就是那的春天来得很晚,于是乎,就有了回忆江南春天美景的这首诗。
既然这首诗是描写江南春天江边江水美景的一首诗,那么诗句开头一句“江南好”中的“好”字能换成“美”字吗?这个问题,我先让学生尝试回答,发现学生回答不上来,于是我又补充了作者白居易曾在苏州等地做官十年,与百姓建立了良好关系的背景。
学生就能大体体会到作者第一句话用“好”字的缘由了。
而诗的最后一句话“能不忆江南?”,也可结合这个背景,让学生体会作者回忆的不仅是江南美景,还有那的'人、事、物。
但是,这首古诗的中间两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在教学时,没考虑得很多,教学时不觉得很难。
但是课后,与其他老师相互讨论时,才发现很多有争议之处,仍需进一步探讨。
忆江南教学反思2《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
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
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出现了一大败笔,现课堂实录如下: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句生:江南好师:江南好在哪?诗人写出来了吗?生:诗人写出来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你能说说吗?生:太阳出来了,照在江边的红花上,花儿显得比火还要红;春天来了,江水碧绿碧绿的,好像是用蓝草染过似的。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是我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词,学生们语文第一课正在学习本首词。
学生对歌词背景已相当了解。
教学中我从优美的画面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为画面配乐,从而引出《忆江南》的歌曲教学。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先让学生对江南有一个总体的感受,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一个情感铺垫。
初听教师范唱,学生们找出歌曲表达江南美景的句子且印象最深的句子,从这一句开始学习歌曲,打破歌曲教学的常规,这样的目的是能使歌曲教学始终围绕一个字“美”。
之后的歌曲教学通过教师唱谱、学生接唱等方式让学生来学唱歌曲。
这首歌曲虽然不长,但是却有许多的一字多音,这是歌曲的难点。
教唱时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在完整演唱时基本没有错误。
教师的教学语言很重要,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设计有它的完整性。
通过这节课,我也知道了自身有不足,要通过自己每天、每一节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的教师。
第1页共1页。
小学古诗《忆江南》教案及反思
小学古诗《忆江南》教案及反思一、教案编写(节选)1.教学目标:(1)了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诵读《忆江南》;(3)感受江南的美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难点:(1)了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2)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3)诵读《忆江南》。
3.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江南的美景图片,组织学生谈论江南的美丽景色。
(2)讲解:讲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
(3)诵读:师生共同诵读《忆江南》,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江南的景色,并了解作者内心的感受。
(4)体悟:让学生试着去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关注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色,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5)作文:要求学生开展作文训练,写一篇有关江南的文章。
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江南美丽风景的感触。
4.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学生对江南的美丽景色十分痴迷,且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较为深刻。
同时,诗的音乐感性和童稚性都很强烈,适合小学生的理解。
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语文功底和文化底蕴,注重生动性和形象性的描述,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并注重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多看书、多写作文,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用语和思维能力。
二、反思小学古诗教学不仅要注重对诗词的理解,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儿童心理的理解,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还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同时,深入感悟自然和生活,增强生命体验。
教师应该把握好教材的选择、讲解的深浅和重点和难点的突出,既要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美,也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诗歌和文化差异来了解诗歌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见识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忆江南》教后记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忆江南》教后记(一)回顾江南的美上课铃声响过,简单的师生问候之后,话题由我们所处的江南谈起,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江南是怎样的。
孩子们略一思索,便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金洋第一个发言:阳春三月,江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好一个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江南!我点头对金洋的发言表示赞许。
江南不但风景如画,而且江南人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张潇渊站起来作了补充。
由景及人,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我夸赞孩子。
周余钊说:江南山美,水美,人更美!高度概括!我称赞道,微笑着继续发问,谁能说具体一些?春天,江南莺歌燕舞,百花齐放;夏天,江南绿柳成荫,蝉鸣蛙叫;秋天,江南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冬天,江南白雪皑皑,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赵凡瑜一边斟酌,一边说。
江南真是四季我话音未落,孩子们马上接茬了:景美如画!孩子们,请看窗外,咱们的江南我把孩子们的视线引向窗外,为的是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江南如画的美景。
看,江南有小桥、流水、人家!老师,常山江像一条碧绿的带子,缓缓东流。
江边的防洪堤坝上,绿草如茵,花儿正含苞欲放。
大家快看!江面上还有一只小船在飘荡。
哇!真美!江南真是太美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着窗外美景。
如此美丽的江南,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挥笔绘江南。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忆江南》!见上课的时机成熟了,我话题一转,导入了新课。
上述案例片断,是本课的导课。
由孩子们熟悉的江南谈起,一方面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新课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情感上,孩子们喜欢这种导入课文的方式;在内容上,孩子们由熟悉的景物,领悟到江南的景美与人美,有利于词的学习与理解。
(二)品味江南的好师:孩子们,白居易记忆中的江南是怎样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喜欢这两句吗?为什么?生:因为这两句写得非常好!师:好在哪里?生:这句用火焰与江南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词作,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
在完成这一课程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
在教学设计方面,我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词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江南的美景,并能够背诵和默写这首词。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在导入环节采用了多媒体展示江南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江南的美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词的过程中,我注重逐句分析,让学生理解每一句词的意思,并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词的韵律和节奏。
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虽然多媒体展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我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对江南风光进行描述和交流,导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
其次,在讲解词的含义时,我过于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使得学生在理解上有些被动。
此外,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方面,我还做得不够深入,没有充分挖掘诗人背后的创作背景和个人经历,导致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刻。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诵读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讲授法能够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词的知识和背景,诵读法有助于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讨论法则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讲授法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
讨论法的组织也不够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讨论。
在课堂互动方面,我设计了一些提问和小组讨论的环节,试图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但在提问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的难度设置不够合理,有些学生回答不上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讨论时,也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反馈,导致讨论的效果不够理想。
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上,我尽量做到简洁明了、生动形象,但有时还是会出现语言不够精炼、表达不够准确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忆江南 教后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情境,运用图、文、声、色并茂的效果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丰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使课堂教学丰盛多彩,生动直观。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本人亲自表演一段江南特色舞蹈,再配以剪辑后的江南水乡风景影视画面,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欣赏到了江南小桥流水、摇橹而行、桃红柳绿、白墙黑瓦等,在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中,学生感受到精美婉约的江南,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出名诗篇《忆江南》。
教学时先让学生仔细听旋律、唱旋律,让学生了解了我国传统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以及民间音乐中的创作手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填唱歌词时,提示学生一字多音的唱法,并通过反复练习到达最佳效果。
白板课件的运用使歌曲教学步骤清撤,难点变得形象、直观,学生学得松弛,自然而然就掌握了。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理解歌词,感受音乐的必要途径。
如本课歌曲情绪的对比及处理时,我引导学生理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歌词:火一样的热闹与绿色的宁静形成对比,音量分别可用强和弱来处理,在歌谱中用红色绿色标出,使学生演唱时一目了然。
在结束句的处理中我运用了渐弱记号,再加上表演唱,让学生唱出了对江南的无限向往和留恋。
总之我觉得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加快了节奏,提高了效率。
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精巧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鉴赏体验紧密结合,水乳交融,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歌曲中美的形象,获得美的体验,引发深刻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殿堂里放声歌唱。
1/ 1。
《忆江南》的教学反思(通用14篇)
《忆江南》的教学反思(通用14篇)《忆江南》的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我承担了省“教海探航”的音乐课的教学任务,承接这个任务领导对我的一种信任,对于我本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莫大的光荣。
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在市区教研员及音乐同行们的帮助下,这节课终于获得了全体省市区艺术教育老师的肯定和认可。
现将备课、磨课、试教以及公开课教学后的一些感想谈一谈:一、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这次的教育教学公开课,总的来说级别比较高,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烦恼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的素质大赛也就突击个两三天就结束了。
心态也比较轻松,它代表得只是我个人或者学校。
但这次公开课凝聚了常州市广大教师的智慧和思想,由我来展现,压力很大。
一遍一遍反复试上,反复修改,让我的心态也变得烦躁、颓废、郁闷、苦恼起来,往往是刚刚想出来一个点子,试教下来效果自认为还行,但领导纵观下来不够好把握,或者音乐老师众说风云,结果就给pass掉了。
搞的自己最后一头雾水,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地步。
但是后来觉得这样下去我更上不出自己的特色来,关键还在于自己。
最后采纳了大家的一些建议加入自己的想法上了这节课,通过这课感觉人有时候不能人云亦云,自己心里得有底,才能上好课。
二、构思要新颖。
要备好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构思很重要,既要做到有出彩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让你的教学扎实有效,完成教学的任务。
这节课从一开始参照了网上的一节《忆江南》的课,觉得很难结合到自己的特点去实施,然后考虑到要有自己的思考,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课题的`精神去备,拿来主义并不实用,最后构思既然是《忆江南》,就结合江南的景、江南的诗、江南的歌,江南的乐、以及改变忆江南的伴奏对比不同的风格去备,终于让教案有了些眉目,然后是斟酌修改美化语句,经过多遍才定稿,实则不易,通过这次体会到平时要多思考,到时才不会有临阵磨枪的现象。
三、多媒体辅助为教学增姿添彩。
说实在的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平时上课因为条件限制是很少使用的,《忆江南》的音乐、影片、图像资料为了给学生以美感的欣赏找了我一个多月,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忆江南》教后记_1
《忆江南》教后记虽然以前曾引领孩子们背过不少宋词,但是词作为文本的一种形式,在教材中出现,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是第一次,就得慎重,希望能让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回顾江南的美上课铃声响过,简单的师生问候之后,话题由我们所处的江南谈起,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江南是怎样的。
孩子们略一思索,便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金洋第一个发言:“阳春三月,江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一边说。
师:喜欢这两句吗?为什么?生:因为这两句写得非常好!师:好在哪里?生:这句用火焰与江南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师:江花为什么会红胜“火”?这个“胜”就是——生:胜过、比过、超过。
师:江花为什么会比火还红?原因?生1: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红花上,花儿就显得更红了,像燃烧的火焰。
师:还有原因吗?(生沉默了,陷入了思索。
)师提示:江水是——生:碧绿的。
师:在碧绿的江水的衬托下——生(恍然大悟):在碧绿的江水的衬托下,花儿就更红了,比火还要红。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啊?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的很纯净,很美。
师:这“绿”在“红”的映衬下……你来说生:由于江花是红的,太阳是红的,在红色的映衬下,江水就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师:于是就出现了──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师:这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啊?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绿西江月、点绛唇、蝶恋花、渔家傲、踏莎行等等。
经过简单的讲解,孩子们明白了: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
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经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孩子们学习古诗词兴趣大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教后记
虽然以前曾引领孩子们背过不少宋词,但是词作为文本的一种形式,在教材中出现,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是第一次,就得慎重,希望能让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回顾江南的美
上课铃声响过,简单的师生问候之后,话题由我们所处的江南谈起,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江南是怎样的。
孩子们略一思索,便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金洋第一个发言:“阳春三月,江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
“好一个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江南!”我点头对金洋的发言表示赞许。
“江南不但风景如画,而且江南人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张潇渊站起来作了补充。
“由景及人,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我夸赞孩子。
周余钊说:“江南山美,水美,人更美!”
“高度概括!”我称赞道,微笑着继续发问,“谁能说具体一些?”
“春天,江南莺歌燕舞,百花齐放;夏天,江南绿柳成荫,蝉鸣蛙叫;秋天,江南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冬天,江南白雪皑皑,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赵凡瑜一边斟酌,一边说。
“江南真是四季——”
我话音未落,孩子们马上接茬了:“景美如画!”
“孩子们,请看窗外,咱们的江南——”我把孩子们的视线引向窗外,为的是
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江南如画的美景。
“看,江南有小桥、流水、人家!”
“老师,常山江像一条碧绿的带子,缓缓东流。
”
“江边的防洪堤坝上,绿草如茵,花儿正含苞欲放。
”
“大家快看!江面上还有一只小船在飘荡。
”
“哇!真美!江南真是太美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着窗外美景。
“如此美丽的江南,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挥笔绘江南。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忆江南》!”见上课的时机成熟了,我话题一转,导入了新课。
上述案例片断,是本课的导课。
由孩子们熟悉的江南谈起,一方面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新课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情感上,孩子们喜欢这种导入课文的方式;在内容上,孩子们由熟悉的景物,领悟到江南的景美与人美,有利于词的学习与理解。
(二)品味江南的好
师:孩子们,白居易记忆中的江南是怎样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喜欢这两句吗?为什么?
生:因为这两句写得非常好!
师:好在哪里?
生:这句用火焰与江南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师:江花为什么会红胜“火”?这个“胜”就是——
生:胜过、比过、超过。
师:江花为什么会比火还红?原因?
生1: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红花上,花儿就显得更红了,像燃烧的火焰。
师:还有原因吗?
(生沉默了,陷入了思索。
)
师提示:江水是——
生:碧绿的。
师:在碧绿的江水的衬托下——
生(恍然大悟):在碧绿的江水的衬托下,花儿就更红了,比火还要红。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啊?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的很纯净,很美。
师:这“绿”在“红”的映衬下……你来说
生:由于江花是红的,太阳是红的,在红色的映衬下,江水就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师:于是就出现了──
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是何等的一种境界啊?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红花更红得耀眼。
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
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红胜火”;绿水更绿,“绿如蓝”。
师:好一个红得更红,绿得更绿啊!请你读出花红胜火,水绿如蓝的美!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样美的江南,因此诗人不禁赞叹江南——
生:“好”!
师:干嘛不说江南“美”?
生:除了景美,还有人好。
江南人文明礼貌,热情好客,所以称“江南好”。
师:学学诗人,赞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就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如此好江南,难怪诗人——
生:能不——忆——江南?
师:请看诗人在洛阳写的《魏王堤》
生: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师:洛阳由于天还很冷,“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却在无力的摇摆。
让人感觉春天还没有来到。
师:难怪诗人身在洛阳,心中却念念不忘江南。
再读《忆江南》
由于课前认真地备课,学习了名师的课堂实录,对自己很有启发。
因此,在学习《忆江南》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
只要稍加点拨,孩子们就能紧扣“好”字,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品读诗词的意境,深入领会诗人发自内心的对江南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比较诗词不同
感悟、品读了《忆江南》后,不用老师提醒,孩子们就找出了古诗与词的不同之处。
除了古诗的字数、行数、押韵有严格的规定外,孩子们还发现了古诗的题目与词不一样,词多数用词牌名,每一种词牌的句式是固定的,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式。
孩子们一口气说了很多词牌名,有天仙子、西江月、点绛唇、蝶恋
花、渔家傲、踏莎行等等。
经过简单的讲解,孩子们明白了: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
后来逐渐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经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孩子们学习古诗词兴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