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呼吸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常规及措施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监测体温、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
心力衰竭
预防措施
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 液体输入。监测病人心率、血压等指标 ,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症状。协助病人保持舒适体位,减轻心 脏负担。
VS
处理方法
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等药物,改善心脏 功能。监测心电、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 并处理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加强心 理护理,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0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 期通风换气,避免交叉 感染。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 期为病人翻身、拍背。
03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时间,避免疲劳和情绪 激动。
04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 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 饮料。
病情观察与监测
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伴随症状,如气喘、胸闷、咳嗽等。 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详细描述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机械通气模式,如无创机械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等;定期检查呼吸机参数设置,确保正常运转 ;注意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药物治疗护理
总结词
药物治疗是呼吸衰竭病人护理的重要 手段,能够缓解症状、改善病情。
详细描述
根据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 不良反应;定期评估病人情况,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 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温度等变化,以及有无水肿、发绀等症状。
心理护理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 听其主诉,了解其需求和顾虑。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 管疾病、胸廓外伤、胸廓畸形、 神经肌肉疾病。
病理生理
肺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弥散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循环系统表现、消化和泌尿系统表现。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进行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呼吸道通畅的体位,如半卧 位或坐位。
使用呼吸道通畅的设备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呼吸道通畅的设备,如吸氧、吸痰等。
04
CATALOGUE
病情观察与应对措施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
观察呼吸频率
注意患者呼吸频率是否正常, 过快或过慢都可能表明呼吸衰
竭。
观察呼吸深度
注意患者呼吸深度是否足够, 浅快呼吸可能表明存在呼吸困 难。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相应 的药物治疗,如解痉平
喘药、强心药等。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控制感染
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 染等并发症。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监测患者水电解质情况, 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呼吸衰竭的 预防和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
02
CATALOGUE
护理评估与监测
评估患者的状况
01
02
03
生命体征
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 血压、呼吸频率等基本生 命体征,了解患者的整体 状况。
意识状态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判 断是否清醒、是否有意识 障碍。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①全身情况。
意识状况,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有无呼吸急促及发绀的情况,注意呼吸的节律和频率。
监测动脉血气和生化情况。
②局部情况。
注意有无咳嗽,咳痰,痰液量、颜色及形状,咳嗽是否有力。
③心理状况。
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对护理的要求与合作程度。
④健康知识。
对疾病与机械通气的认知程度。
2、评估环境:是否安静、清洁,舒适。
病房禁止吸烟。
3、评估用物:中心管道供氧,吸痰装置是否完好,呼吸机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装置是否准备妥当。
【护理问题】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
2、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肌疲劳、气道阻力增加、不能维持自主呼吸、气道分泌物过多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过多或粘稠,呼吸肌疲劳,无效咳嗽或咳嗽无力有关。
4、自理能力缺陷与严重缺氧、呼吸困难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呼吸功增加和呼吸道感染导致能量消耗增加有关。
6、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休克等。
【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保持病房安静,严格探视制度,避免情绪激动。
室内要求空气新鲜,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禁止吸烟。
2、心理护理:要做好解释,保持情绪稳定。
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
3、排痰护理:清醒病人协助翻身、拍背,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多饮水,以利于痰液排出。
无力咳嗽者经口或鼻导管吸痰,吸痰动作要轻、稳、准、快,避免损伤粘膜,并防止负压过大,时间以每次小于15s为宜。
并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防止过深刺激,吸痰期间应加大氧的流量,严格无菌操作。
4、氧疗的护理:①持续低流量吸氧1-2L/min。
氧浓度控制在25-30﹪②氧疗中的湿化: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由于长期吸氧,吸入干冷的氧气不利于气道的湿化,痰液不易排出,可在湿化瓶中加温开水,60-70℃为宜。
③氧疗中每天更换湿化瓶、湿化液和鼻导管,并注意各种导管是否通畅以及观察用氧后的反应。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无法有效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
在海平面大气压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
在护理方面,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而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则可适当下床活动。
同时,应给予富有营养、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原则上少食多餐。
对于不能自食者,应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热卡及水的摄入。
在病情观察方面,除了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瞳孔变化、唇、指(趾)甲发绀外,还应特别注意神志、呼吸和痰液等指标。
对于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志的细小变化,有无呼吸抑制。
同时,应注意呼吸的节律,快慢深浅的变化。
对于痰液,应观察痰量及性状,痰量多、XXX表示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六标本送检。
在治疗方面,氧气疗法是关键。
根据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给予不同的氧气方式,争取短时间内使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在80%以上。
同时,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痰,被动变换体位,翻身拍背,促使痰液引流。
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钟,防止缺氧窒息。
在其他方面,应纠正酸中毒,使用5%碳酸氢钠时,注意病人有无二氧化碳潴留表现。
对于肺水肿,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注意观察疗效。
对于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应做好皮肤护理、生活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
同时,应备好急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吸痰器、氧气、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
对于应用呼吸器的病人,护士应熟悉呼吸器性能,在呼吸器发生故障或病情变化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2、在使用呼吸器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恢复情况和呼吸的均匀程度,以便适时调整呼吸频率、潮气量和呼吸时比。
同时,需要注意病人是否有自主呼吸并与呼吸器是否同步。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病情观察:1)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和深度,以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和意识状态。
2)密切观察药物疗效、不良反应、静脉点滴速度及配伍禁忌。
有CO潴留的患者禁用呼吸抑制剂及镇静剂。
3)合理氧疗,缺氧不伴CO潴留可吸高浓度氧(>35%),缺氧伴CO;潴留可给予持续、低浓度(<35%)吸氧,保持吸入氧气湿化。
4)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机的参数,准确记录出入量等;及时分析并解决呼吸机报警的原因;加强气道管理。
2.饮食与休息:1)有明显低氧血症时,应限制活动量,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呼吸困难明显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长期卧床和营养不良患者的皮肤损伤。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无法经口进食者,可遵医嘱给予鼻饲饮食及静脉高营养治疗。
少食多餐,进餐时维持氧疗,防止气短和进餐时血氧降低。
3.保持呼吸道通畅:1)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每2h翻身1次,并给予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以湿化痰液,便于咳出或吸出痰液,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3)痰液较多吸痰无效时,须立即行气管切开或气道插管吸出分泌物,解除气道痰阻。
【健康教育】1.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上的支持,使之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2.嘱患者定期复查胸片及肝肾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支持,合理安排休息,适当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呼吸道感染,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增强抗病能力。
4.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鼓励患者诉说自己生理、心理的不适及诱发或加重焦虑的因素,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放松等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实用】-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症。
1. 护理评估1.1 患病及治疗经过,发病时的症状,如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痰情况,有无嗜睡、失眠、意识模糊等意识改变;1.2 身体评估: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及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发绀状态、体位、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水肿的部位、程度。
1.3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胸部CT、X线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等。
2. 护理问题2.1气体交换受损2.2清理呼吸道无效2.3 活动无耐力2.4 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2.5 焦虑3. 护理措施3.1 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能自行进食者予以鼻饲饮食)。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3.2.1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3.2.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
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3.2.3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20min。
3.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
)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
3.4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褥疮。
3.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相关事项护理。
3.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进行护理。
3.7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执行机械通气护理要求。
3.8备好抢救物品、药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机、吸痰器、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
3.9用药护理3.9.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3.9.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患者,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氧分压低于60mmHg和(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
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减少交叉感染。
(二)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保持舒适体位,如坐位或半坐位以利呼吸。
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三)进食富有营养、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饮食。
原则上少食多餐,不能自食者,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热量及水的摄入。
必要时静脉输液。
做好口腔护理,以增进食欲。
(四)病情观察除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瞳孔变化及唇、指(趾)甲是否发绀外,特别注意以下几项指标:1、神志:对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在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志的细小变化,注意有无呼吸抑制。
2、呼吸:注意呼吸的节律、快慢、深浅变化。
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
3、痰液:观察痰量及性状,痰量多、黄色黏稠,表示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师,留标本送检。
(五)氧气疗法依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给氧方式,争取短时间内使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达到80%以上。
(六)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清楚的患者,指导其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给予患者雾化吸入,鼓励其多饮水。
不能自行排痰者,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缺氧窒息。
(七)遵医嘱予患者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如使用呼吸兴奋剂时,给药过快、过多,可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强烈兴奋后转入抑制,应减药或停药。
纠正酸中毒使用5%碳酸氢钠时,注意患者有无二氧化碳潴留表现。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三、操作要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
2.合理氧疗:Ⅰ型呼衰给予高流量间断吸氧,Ⅱ型呼衰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 严重呼吸衰竭予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3.缓解支气管痉挛: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4.遵医嘱予呼吸兴奋剂、抗生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对症支持治疗.
四、指导要点
NOTICE
The End
定义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康复医学二病区康复医学二病区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简介
一.定义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三.操作要点 四.指导要点
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各种原因 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 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 )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 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液体出入量. 2.评估患者呼吸困难、发绀情况、气道通畅情况、痰液性质及量. 3.评估患者心肺情况及肾功能、消化道出血情况. 4.了解血气分析、血生化等化验结果及检查结果. 5.观察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呼吸机运作情况.
1.告知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及有效咳嗽、排痰技术.
2.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合理的家庭氧疗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3.指导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计划,教会患者避免氧耗量较大的活动, 避免劳累. 4.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戒烟.
五、注意事项
1.氧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效果,使用呼吸兴奋剂时静滴速度不宜过快。 2.机械通气做好病人监护,加强气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衰竭的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呼吸状况
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 、深度、节律等指标,评 估呼吸状况。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 搏、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记录病情变化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症状表现和治疗效果, 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疗依 据。
02
药物治疗护理
抗生素使用护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词
抗生素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药物,但使用时需谨慎,遵循医嘱。
监测情绪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出 现情绪波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
干预。
调整环境
创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 外界刺激,有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 。
音乐疗法
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舒缓的音乐 ,有助于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抑 郁。
家属沟通与支持
与家属建立良好沟通
向家属介绍病情和治疗方案,解答家属疑问,取得家属的理解和 支持。
高热量、高蛋白
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 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以满足 身体的能量需求和修复组织的需求。
营养补充
根据病情补充营养
对于因呼吸衰竭导致的营养不良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 营养补充方案。
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维生素片 等。
强心剂使用护理
总结词
强心剂可增强患者心脏的收缩功能,提高心输出量,但需注 意用药时机和剂量。
详细描述
在使用强心剂时,应遵循医嘱,控制用药时机和剂量。同时 ,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压等指标,如出现异常 情况,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03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
护理呼吸衰竭的常规包括评估患者呼吸状况、提供支持性护理、监测和维持氧合和通气状态、预防并发症、教育患者和亲属等。
一、评估患者呼吸状况1.收集患者病史,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史、用药史、个人和家族病史等。
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注意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3.评估血氧饱和度和二氧化碳含量。
4.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提供支持性护理1.保持患者通气道的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2.保持适宜的体位,促进呼吸道通气。
3.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提供充足的安全感。
4.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正常的血容量。
三、监测和维持氧合和通气状态1.监护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氧疗。
2.监测动脉血气,评估患者的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3.监测呼吸频率、深度、量和呼吸节律。
4.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如无创呼吸机通气或有创呼吸机通气。
四、预防并发症1.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清洁,避免进食和吸入异物。
2.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促进早期康复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3.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预防心脏并发症。
五、教育患者和亲属1.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呼吸机使用等。
2.教育患者和亲属如何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报告异常。
3.教育患者和亲属关于预防呼吸衰竭的措施,如戒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护理常规主要包括评估患者呼吸状况、提供支持性护理、监测和维持氧合和通气状态、预防并发症、教育患者和亲属等。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率。
同时,护士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
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常规1.保护患者的呼吸道:急诊呼吸衰竭时患者的气道通畅性可能受到严重威胁。
护理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保障患者的气道通畅。
如患者有分泌物积聚,可以采用吸痰、气管切开等操作清除分泌物。
2.给予氧疗: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缺氧是一个严重问题。
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氧疗,以保证患者对氧的吸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鼻导管氧疗、面罩氧疗、无创通气等氧疗方法。
3.监测生命体征: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评估病情和疗效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不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输液支持: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往往伴随体液失衡,需要给予液体补充。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静脉输液或口服给予合适的液体。
5.痰液管理:对于分泌物过多且粘稠的患者,可以采用解痰药物或物理疗法进行痰液管理。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定期进行痰液抽吸或推拿等操作。
6.安全护理: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理人员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位置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注意床边防护,防止患者意外掉落。
7.心理支持:急诊呼吸衰竭可以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倾听、情绪疏导等方式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
8.与医生密切合作:在急诊呼吸衰竭抢救中,护士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操作。
同时,护士也应积极向医生提供患者的观察结果,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急诊呼吸衰竭抢救护理的常规措施。
在具体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以达到最佳抢救效果。
由于急诊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病情千变万化,护士在抢救过程中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急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急性呼吸衰竭是指急性发生的呼吸系统功能减退或呼吸衰竭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其病理生理特点是呼吸功能受限,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酸中毒。
针对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积极监测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氧疗、调控体液电解质平衡、促进气体交换和预防并发症等。
一、积极监测病情:1.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节律以及气道分泌物的变化,尤其是突然加重的情况。
2.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3.定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沟通与医护团队,协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1.维持患者的半卧位或头低位,利于气体交换以及减少肺部负担。
2.定期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炎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规律清洁患者口腔,以预防口腔感染,同时保证患者舒适。
4.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和痰液的引流,避免气道阻塞。
三、提供氧疗:1.根据患者的氧合状态,选择适当的吸氧浓度和氧疗方式(如鼻导管、面罩、高流量氧等),以维持氧饱和度在合理范围内。
2.注意观察氧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如氧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等,并及时调整氧流量。
四、调控体液电解质平衡:1.监测患者的液体输入和排出情况,确保水平衡。
2.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合理给予电解质补充,如钠、钾、钙等。
3.避免过度补液或过度利尿,以免影响循环和呼吸系统的代谢。
五、促进气体交换:1.鼓励患者适量运动或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以增强肺功能和促进气体交换。
2.定期改变患者的体位,帮助改善通气和血流分布。
3.要确保患者充分休息,减少身体机械按压时间,避免肌肉疲劳。
六、预防并发症:1.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肺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等。
2.保持患者的体温平稳,避免感染和过热导致的呼吸困难。
3.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心态平稳,减轻病情对患者身心的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急性呼吸衰竭护理的常规措施。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提供合适的氧疗和保证体液电解质平衡,促进气体交换,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意识、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1.2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球结膜、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发绀状态、体位、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肺功能(必要时)及体温、脉搏、血压的情况。
1.3人工辅助通气的各项参数。
1.4痰的颜色、性质、气味、量、伴随症状、与体位的关系、影响睡眠情况。
1.5尿量,性质及水肿的部位、程度
1.6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1.7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
1.8皮肤完整性、出入量是否平衡
1.9生命体征、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 护理问题
2.1清理呼吸道无效
2.2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
2.3焦虑
3.护理措施
3.1执行呼吸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3.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3.3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
3.4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人工通气者行鼻饲。
3.5观察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尿量,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有无窒息、感染、肺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及时留取痰标本送检。
3.6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必要时吸痰;缺氧伴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低浓度(<35%)持续给氧,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者,给予高浓度吸氧(>35%);必要时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及机械通气、气管切开。
3.7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祛痰平喘药,使用广谱抗生素者观察口腔粘膜情况,防止二重感染;使用呼吸兴奋剂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烦躁、颜面潮红,肌肉颤动等现象,要确保气道的通畅。
3.8保持皮肤、口腔清洁,观察口轻粘膜情况,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3.9给予病人关心,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
3.10健康教育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指导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坚持长期低流量氧疗,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时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定时随诊。
4.健康指导要点
4.1戒烟,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劳累、受凉、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等。
4.2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病人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4.3饮食采取少食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忌辛辣产气性食物,人工通气者行鼻饲。
4.4期家庭氧疗:低流量吸氧,每天15小时以上。
5.护理评价
5.1患者能够进行有效咳嗽,呼吸道通畅。
5.2缺氧的改善减轻了其他器官的损伤程度。
5.3患者情绪稳定。
6.注意事项
6.1警惕睡眠、打鼾的病人其实已出现肺性脑病,但却以为其在睡觉而不予重视。
6.2不能单纯从血氧饱和度的高低来判断病情,必须参照血气分析来客观评价其病情。
6.3对使用广谱抗生素者观察口腔粘膜情况,防止二重感染。
6.4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6.5保持吸氧管各接头处紧密,避免因活动造成脱落而引起危险。
6.6对建立人工气道,应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导管内分泌物,防止下呼吸道感染。
6.7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做好预防措施,定时翻身,预防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