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优秀版)

合集下载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1(12张PPT)(人教版必修1)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课件1(12张PPT)(人教版必修1)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 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 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
军机皇处权内得以景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二)绝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 (1)使皇帝的决策是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 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 (2)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 的因循守旧之风
第四课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 太 祖 朱 元 璋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 1、背景: • (1)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 (2)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 (3)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 2、目的: • 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 • 3、过程 • (1)1376年,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 (2)1380年,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朝政 • 4、影响 • 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 (3)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 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 (4)在中国君主专制推向顶峰的时候,西方 正走向资产阶级民主,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极 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开 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皇帝制度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
三公九卿
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 中央:内、外朝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 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 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
• 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
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
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
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PPT(共19张)
──《清史稿》卷267《张英传》
3.雍正帝 军机处唯我独尊 ⑴形成及特点 ⑵职能 ⑶影响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 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康熙中,谕旨或命南书房 翰林撰拟。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 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 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 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直庐初仅 板屋数间。乾隆初年,今上特命改建瓦屋,然拟旨犹军机 大臣之事。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他有何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
⑴中国之所以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君主专制 制度实在是罪魁祸首之一。
⑵为了防止专制的出现,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分立。
本课测评 1.明太祖为什么要废除丞相,设置内阁? 宰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借胡 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 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为什么说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 《明太祖实录》卷133
不过,为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将其品秩仅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仍由自己独断专行,殿阁 大学士少能参决。殿阁大学士的设置,为后来的内阁制度 奠定了基础。
⑵历程:奠基→确立→发展 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奠定了基础。明成祖时内阁制度的 立。明宣宗还授予阁臣票拟之权,可对内外臣工的各种奏 章拟出处理意见,供皇帝批答时采用。
──赵翼《檐曝杂记》卷1《军机处》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 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 钤(qián盖章)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 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 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件(共26张PPT)
皇帝 中书省(宰相)
皇帝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元代体制
明初体制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小材结料:】
(1)明太祖废元朝行中书省,在地方设三司,集地方权
朱力元于璋中:央,昔使秦宰皇相…职设权相扩之大;后(,现臣实张原君因之)威福,乱自 秦(起2),吸宰取相元权朝重丞,相权指势鹿过为重马,。以自致秦皇权以不下稳,的人教人训君;天 下(者历皆史不原因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往往病及于 君国者。 (3)胡惟庸骄横擅权;(直接原因)——《皇明祖训》
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 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 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 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 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 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 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 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原因
2.历史原因:吸取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 致皇权不稳的教训;
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 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 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 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太祖实录》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3.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横擅权
材料一:“胡惟庸案”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集 中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分权
本课测评
责任内阁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一种政体形式,为资本主义国家所 普遍采用。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内阁,但与西方的内阁在性质上截 然不同。阅读材料,探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优秀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ppt课件(优秀版)
3、内阁的地位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 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A.地方:废行省 设“三司” B.中央:废宰相 设内阁

皇帝
宰 相 内阁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 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 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 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学习延伸
中国从夏商奴隶制政治制度诞生,中华民族在 建立自己政治制度的大道上已经跋涉了4000多年。 4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史从未间断,脉络分明,浑然 一体,这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少见的。为了借鉴前 辙,巩固政权,历代统治者都对前代政治制度的兴 衰和当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 全面深入的研究,使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完整,内容 庞博,自成体系,有自己鲜明的系统。
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

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 司法
(2006全国卷三)明朝建立后,为加 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三司”指的是: ①布政司 ②按察司
③奴儿干都司 ④都指挥司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精品PPT课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4精品PPT课件
四任宰相。其中胡惟庸主政 时间最长,权最重。他欺上 瞒下,不可一世,最终朱元 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他,并趁 机取消了中书省,且立 下法章以后不许再设宰相一 职。胡惟庸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 一名宰相。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 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朱元璋
皇帝
——《神宗实录》
类别
内阁制
宰相制
地位 阁臣政治地位低 宰相政治地位高
职能 咨询、顾问机构
决策机构
权力来源 皇上赋予权力 制度赋予权力
对皇权 的制约
不能限制皇权
限制皇权
相似点: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三、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 2、措施:
(1)中枢分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
•消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
1、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出现失误和腐败 现象.
2、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3、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国家
单元小结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早期阶段 (夏商周)
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阶段
1、演变过程:秦朝
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处全部办 事人员至多不过三四十人 ,办公场所只是几间 值班用的平房。
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 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又 有“廷寄”制度,由军机处交兵部直接发出, 采取日行三百里的“马上飞递”。
军机处设在隆宗门内,乾清门西侧,严禁 外人进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也须 退出。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张PPT)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共24张PPT)

何”的局面。
(二)、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康熙亲政后,为 限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加强皇权,在宫内 设南书房,挑选翰林 院学士入值。名义上 陪皇帝读书,实际上 参与机要事务,替皇 帝起草谕旨。 南书房的建立, 使得中枢机构一分为 三,内阁、议政王大 臣会议与南书房相互 牵制,集权于皇帝。
康 熙
南书房
三足 鼎立
8、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9、“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 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 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2、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二、内阁的出现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 延续了两千多年,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
• 积极[明清前]: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②加快 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 流。④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 • 消极: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② 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③束缚中国资本主义 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 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内侍机构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侍从、咨询
皇帝的顾问和侍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朝(加强)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中央:设中书省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温故 知新 秦朝(形成)
两汉(巩固)
隋唐(完善)
宋朝(加强) 元(新发展)
皇帝
明清(顶峰)
集 中
中央集权
集 中
地方分权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请思考:明清两朝为什么都要空 前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3、内阁的地位
①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 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 构;
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 旨意而定;
③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
A.地方:废行省 设“三司” B.中央:废宰相 设内阁

皇帝
宰 相 内阁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 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 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 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首章》
皇太极
1658年,顺治帝将内 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 院、内弘文院)改为内阁, 负责起草、传达诏书,代 批拟旨等。内阁的最高长 官是大学士,地位很高却 没有实权,只相当于皇帝 的私人秘书。
“奏章票拟,主之内阁; 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
顺治帝
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南书房
•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 法,一字不可改易。 ——明太祖《皇明祖训·序》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 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2、宰相制度的废除
厂卫
吏、户、礼、兵、刑、工
行中书省
三司 八股取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女真
后金
八旗制度
部落贵族共同议事
军事民主制
努尔哈赤
议政王大臣会议
限制皇权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 朝初年由满洲贵族组成的 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的最 高权力机关。
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 很大的决策权,它决策的 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明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内



地 位 演 变
参与

机密
票 拟 权
从 顾
事务 决策


“部权尽归内阁” X(时期)
O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3、内阁的地位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温故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知新 秦朝(形成) 地方:郡县制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中央:三省六部
隋唐(完善)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议一议
阅读课本第17页的[学思之窗],思考: 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内阁首辅==宰? 相
性质
宰相 一级行政机构
内阁 内侍机构
职权
行政、决策
侍从、咨询
任职方式
要经皇帝及大臣 商议
直接由皇帝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强化君主专制
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二、内阁的出现


南书房
三足 鼎立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
扩大皇权
三、军机处的设立 1、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 2、南书房 3、军机处的设立
雍 正
军机处
君主专制 制度发展
到顶峰
a.目的
b.最初名称 设置时间、地点 人选
c.职能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人员简单
d.特点:简、速、密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想一想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 专制达到顶峰?
学思之窗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 ⊙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不同意。 ⊙宰相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内部可发挥双 重作用:既可以辅佐皇帝,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决策机要;也可能因权力过重而威胁君主,造 成深刻的君相矛盾。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固然 可以解决君相矛盾,但必然导致皇帝负担加重, 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内阁” 应运而
3、宰相制度废除的影响 生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二、内阁的出现 1、内阁制创立的原因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二、内阁的出现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
①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 出现失误;
行中书省(平章政事)
行政
监察
军政
地方权力 过大
布政司 按察司 都指挥司
三司
地方权力集 中到中央
君主专制加强的必然结果 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 矛 宰相权力膨胀 盾 皇权日益强化
废除宰相制度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2、宰相制度的废除
废宰相
公元1380年,朱元璋借“胡惟庸案”的 机会,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机处实 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 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 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 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 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这标志着我国 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 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 尖锐。
•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出现 三、军机处的设立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宰相制度废除的原因
历史原因: 元朝教训: 现实原因: 导 火 线:胡惟庸案
朱元璋
废行省 设“三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