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风采》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展现自我风采
教学设计:展现自我风采【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展自我,增强自信。
2.能力目标:认识自己的优点、长处和潜能,增强自信;适时展示自己的才能,确立理想自我目标。
3.知识目标:掌握增强自信的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增强自信的方法。
2.难点:展现自我风采。
【学情分析】新学期开学,学生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会有一些焦虑、害怕和疑惑,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好印象。
教师创设活动,鼓励学生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表现自己的长处、优点,并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陌生感。
本节以活动课的方式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能,以模拟招聘的形式鼓励同学们参与竞争,接受挑战。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主题活动法。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老鼠百变丛林里的一只小老鼠辉格,整日里闷闷不乐,它自感形象不佳,本领又小,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看人家猫多神气啊。
苦恼的小老鼠辉格来到山神面前,再三哀求山神给予帮助,把它变成一只猫。
山神爷被缠不过,答应了它的要求。
于是小老鼠变成了一只神气的猫。
没高兴几天,又有了新的问题,原来猫怕狗呀。
它又去求山神,把自己变成一只狗。
可谁料,狗怕狼,于是它又跑去要求变成狼……如此这般一路请求一路变化,小老鼠辉格终于变成了森林之王一一大象。
辉格昂首挺胸,在丛林中漫步巡视,威风将凛,动物们见了它都点头哈腰,恭恭敬敬,辉格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可没有多久,辉格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大象最怕的竟然是老鼠。
这时它眼中最伟大的形象又变成了老鼠,于是它又跑去哀求山神爷……设问:(1)小老鼠有满足的时候吗?为什么?(2)写几句话鼓励辉格接受自己,树立信心。
师: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如果一个人只看自己的缺点,会自卑。
因此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鼓励自己,树立自信。
二、说特点,写优点,树立自信(一)评选班级之最和有特长的同学跑得最快的,球打得好的,有其他体育特长的;成绩最好的,学英语最棒的,擅长朗诵的;字写得好的,有美术特长的;有音乐特长的,最有责任心的;最乐于助人的;最幽默的……请有特长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特长。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2 神州风采 |人美版(2014秋)
《神州风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12课《神州风采》。
【教材分析】《神州风采》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课为“欣赏.评述”类课程。
设置本课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古代文明遗址和大自然给予地球的奇特自然景观及珍惜动、植物共同形成的地貌,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
【教学难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保护它们。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课之前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几幅图片,一同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伴随着图片的切换,我们一起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谁能告诉我欣赏之后的感受呢?同学们说的真好,是的,我们的伟大祖国历史悠久,不同历史时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古建筑,不同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地理风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神州风采吧!同学们看一看这张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图,从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世界遗产分布全国各地。
那什么是世界遗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二、探究知识1、世界遗产的含义(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2、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1)、长城①、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②、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③、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2)、颐和园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建长廊吗?它有什么特点?(3)、佛香阁为了在群山之中突出万寿山,你们知道乾隆在山上修建了什么吗?你觉得佛香阁主要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4)、谐趣园你们知道这里的建筑为什么不太一样吗?三、探究讨论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世界遗产,能简单介绍下吗?1、敦煌莫高窟2、九寨沟3、乐山大佛4、黄山5、泰山四、激发感情在生活中主要有那些破坏遗产的现象?面对遗产的破坏,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好这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你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五、课后拓展在我们美丽的祖国,值得我们关注的不单单只有这些文化与自然遗产,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关注和继承;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剪纸等等。
不一样的你我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不一样的你我他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不一样的你我他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同学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各有不同。
2.能够通过具体事物认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
3.了解身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闪光点,感受到正是大家的不同使集体和社会丰富多彩。
【教学流程】一﹑感知差异,铺垫差异基调1.问题讨论宋老师虽然初次(送课下乡教研活动)与同学们见面,但老师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朋友,不知同学们是否也愿意把宋老师当作朋友?(愿意)作为新朋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样见面礼。
这个见面礼,老师用一则谜语来告诉大家:“形状不一有圆方,背穿红衣脸光亮。
人们要想常整洁,随时请它来帮忙。
谁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小镜)我给大家带来的这几面小镜,如果送给全班每人一面,数量太少;如果每个小组送一面,还余出来两面。
那么,我带来的这几面小镜应该怎么送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2.谈话导入听了大家的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对同一件事,大家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同一个问题大家有着各自的见解,这就是不一样的“你我他”。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不一样的你我他》。
(板书课题)3.自由研读课文[点评:这里的问题讨论,差异的感知,既是“预热”也是为继续下去的学习做坚实的铺垫。
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差异存在,使其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预设目标。
]二﹑发掘差异,达成差异共识1.反馈研读体会通过研读课文,你有怎样的想法?2.同伴之间找差异同学们生活在班集体里,朝夕相处,同学习同欢乐,但我们很少仔细观察过同学间的体貌差异。
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自己的伙伴,比较相互之间的体貌不同之处,也可以找一找自己的体貌与你的同伴有什么不同,老师送给大家的见面礼现在可以派上用场了。
[点评:尽管孩子们“朝夕相处,同学习同欢乐”,但很少有孩子相互之间认认真真地端详比较过体貌的差异。
所以,此时孩子们都能极为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这颇具趣味性的建议,也为达成差异共识提供了感性认识。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6篇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6篇下面是分享的《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6篇,供大家赏析。
《黄河,母亲河》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5、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诗歌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活动内容:知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设计:一、音乐激情,设场引读《黄河颂》音乐播放,壮丽的黄河景色展示,一方面给同学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导入活动课。
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这条奔腾不息的黄河,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谱写一首新的《黄河大合唱》。
二、黄河巡礼,合作交流第一站:“知黄河、颂黄河”1、黄河知识知多少在活动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收集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现在我们检阅一下搜索成果,下面进入我们的竞赛环节。
组织竞赛: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代表,轮流回答。
2、诗文欣赏: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下面请同学们把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成语、文章、图片、音像)等资料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教师可引用程铎的《话说黄河》片段导入。
各小组可用合作制作的课件展示。
3、诗歌诵读:◎集体朗诵诗歌《黄河颂》◎学生朗诵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自写或小组合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专题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项目式教学方案【项目主题】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
他们有的原本就与你同处一地,有的可能来自你未曾去过的地方。
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那就主动去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你吧。
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
大家不妨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项目目标】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料等方式收集并整理关于交友之道的诗词、故事等,能分辨网络交友的利弊,用自己的话表达观点,坦诚地与朋友交流交友原则,探寻交友之道。
2.与同学一起策划并组织实施“展示个人风采”班级活动,并能负责任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能在文明得体的口头和书面邀请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3.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
在讨论、分享与展示等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项目重点】1.与同学一起策划并组织实施“展示个人风采”班级活动,并能负责任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能在文明得体的口头和书面邀请中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2.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
在讨论、分享与展示等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项目难点】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
在讨论、分享与展示等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项目流程】【项目启动】一、项目激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这是《诗经·小雅·伐木》中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朋友的深深渴望。
诗人以鸟儿寻找伙伴的声音为比喻,强调了人类对友情的需求和珍视。
即使是鸟儿,也会寻找同类的呼唤,何况是我们人类呢?进入中学,学习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
他们有的原本就与你同处一地,有的可能来自你未曾去过的地方。
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那就主动去了解他们,也让他们了解你吧。
要知道,与人交往,结为朋友,是需要真诚与爱心的。
《展示我的风采——丰富我的个人主页》说课稿
《展示我的风采——丰富我的个人主页》说课稿一、说教材《展示我的风采——丰富我的个人主页》一课是辽宁师范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
与以往相比,本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实用操作技能、自学能力的培养与信息素养的提升。
而本课正是在前面几课的基础上,通过用word来集成素材,综合所学技能,学以致用,制作一个图文结合的宣传板报,展示用相机拍摄的校园风景照片和同学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校园风采的宣传缺少足够的热情,所以整个教学设计更改为完成明星海报,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图片环绕方式设置、小报制作的基本要素与步骤;学会根据主题和布局有条理调配色彩、编排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图片设置调整和图文混排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欣赏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明星理智的热爱;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提高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优秀板报的基本要素、版面设计。
教学难点:设置图文混排时合适的图片环绕方式的选取。
二、说学情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成长,观察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成长。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要创造条件和时机,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学习,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说教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因此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模式。
创设一个情境(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己动手,有机结合WORD的各种操作(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再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的方式,针对学生制作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逐步揭示学习内容,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
《观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7篇)
《观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7篇)《观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观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观潮》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力目标:⑴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知识目标: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辅助手段】课件、音乐伴奏带。
【教学过程】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1、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吗?(钱塘江大潮。
)2、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四川有好几千里。
如果说四川的峨嵋全国都很有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3、课题中的“观潮”和“天下奇观”这词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如有不懂,鼓励学生后回答。
)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生根据理解回答。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吗?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1、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想不想去看看呢?2、别遗憾,老师有有关大潮的图象,想不想看?3、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1、刚才录像里大潮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课文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初中美术_我们的风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我们的风采》学情分析中学生正处于蓬勃的青春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中学生对“美”的认识逐渐提高,他们不但懂得美,更懂得怎样通过服饰来表达自己的美,表达自己的个性。
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活泼热情,充满了朝气,成年人的装扮及社会服装的流行趋势,早已影响了他们对服饰的审美和自己形象的认识。
因此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十激发学生的兴趣,亲手设计自己喜欢的学生装,使同学们在学习中提高审美情趣,树立积极的学子形象意识,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我们的风采》效果分析1.本课利用大学生校服创新大赛的新闻进行导入,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的进入课堂情境。
2.在校服款式展示环节,利用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不同款式的校服包含的内容,更好的区分不同款式校服的异同点,以及所适用的环境。
3.教师范作内容过少,可以适当增加范作内容。
4.课堂评价部分时间过短,评价不够到位,没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思考。
《我们的风采》教材分析:本课属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创造美的双手去提升、改造我们的生活,学习表现人和事,用美术的才智表达我们对学校生活的情与意。
■请同学们为我们班设计一套独一无二的班服.要求:1.采用绘画的形式。
2.运用本课所学知识。
《我们的风采》教学反思我们的风采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人教版美术七年级的内容,从学生身边实际出发,结合美术课标内容,通过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掌握基本的服装设计技巧。
对于这一课我要从以下几点来谈谈我对本课的一些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情绪上受到感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活动。
学生有了浓厚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课堂引入时,教学设计用了江西大学生在校服设计中获奖这一新闻。
关于《自我介绍》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关于《自我介绍》教学设计(精选5篇)关于《自我介绍》教学设计(精选5篇)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常常要进行自我介绍,用自我介绍往往可以向他人介绍自己。
写起自我介绍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自我介绍》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我介绍》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自我介绍的示范录音,并说出这位同学从哪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进行介绍。
2、学会有条理地作自我介绍。
3、认识“自我介绍”这项说话训练跟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能自觉地学习作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听录音时,要听出说话那个同学从哪几个方面作了哪些内容的自我介绍。
说话训练时,要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有条理地作介绍。
教学难点:一是选择自己哪些内容来介绍,二是怎样把这些要作介绍的内容,用完整的语句,连贯地表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明确听说训练重点。
1.今天我们学《自我介绍》,介绍的是自己。
向别人作介绍,这是一种交际能力,很有用处。
2.让学生说说自己“向谁介绍过”“介绍过什么”的经历。
二.学习新课。
1.自学课文第一部分。
提问: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讨论:什么叫“有条理”?怎样才能做到“有条理”。
2.指导听示范录音。
边听边思考:这个同学从哪几个方面作自我介绍?他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最后介绍什么?3.听录音后组织讨论:(1)这位同学从哪几方面作了自我介绍?(①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哪所学校几年级的学生。
②接着介绍自己的年龄、脾气等。
③再用具体事例,重点介绍自己的脾气和兴趣爱好。
)(2)你觉得他说的哪些内容给你留下较深的印象?4.指导自我介绍。
想一想,可以介绍点什么?(提示:学录音中的同学)做自我介绍的准备。
指名优等生说。
讲评。
同桌相互介绍。
指名介绍,评议。
《自我介绍》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相互认识,从小培养幼儿对小朋友、家人、老师有礼貌的好习惯。
2、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自我识及口头表达能力。
《班级风采》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4、《班级风采》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理念: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归属和爱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而班集体是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单位,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也只有充分发挥这个班所有学生的才能,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才能让学生获得归属和爱的需求,所以本次活动课,就是以团结向上、努力学习、互相帮助为主题,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群策群力,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从而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引导学生为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尽一份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人人为集体争光。
2.通过活动,使学生对所在班级有所了解,感受到成长在集体里的幸福,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3.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能够处处为班集体添光彩。
活动形式:节目表演、游戏、故事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活动时间:40分钟活动准备:课件、音乐、朗诵节目排练、“心”形祝愿卡、大头针等活动过程:1.朗诵引入师:同学们,爱是和谐的乐章,爱是力量的源泉。
父母的爱,为我们营造温暖的家;老师的爱,为我们构建欢乐的集体。
我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请A和B两位同学为大家朗诵一段。
生1:如果没有大海,浪花也不会显得美丽。
生2:如果说,班级是辽阔的土地,而我们就是一粒种子。
生1:如果没有沃土,种子便无法发芽生长。
生2:种子的发芽离不开沃土,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集体。
生1: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集体,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个集体的主人。
八年级美术下册《青春风采》教案、教学设计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创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和作品。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6.课后拓展,延伸学习: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青春为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美术比赛和展览,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3.热爱祖国,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一个身心发展迅速、个性和创造力迸发的时期。他们对自我认知、同伴关系、社会现象等方面充满好奇,对美术创作具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人物肖像画的创作方法、技巧以及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人物肖像画的基本知识,如造型、比例、神态等。
(2)教师示范如何观察人物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
(3)教师讲解传统文化中关于青春的审美观念,引导学生将其融入创作。
(4)教师强调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人物精神风貌的把握、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等。
(三)教学设想
针对教学重难点,我设想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分享一些青春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春风采,为创作提供灵感。
2.分步教学,循序渐进:
将人物肖像画的创作过程分解为观察、草图、修改、定稿等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创作方法。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安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等环节。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打算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山到处埋忠骨》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相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作为一般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会丧子后极度哀痛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打算查阅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背景、经过、结果、宏大意义,了解毛岸英个人及赴朝的缘由、牺牲时的实情实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会了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
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一般人的喜、怒、哀、乐,今日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一般人的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留意纠音:“拟”,应读“nǐ”,不要读成“yǐ”;“赴”,应读“fù”,不要读成“pù”;“躇”,应读“chú”,不要读成“zhù”;“殉”,应读“xùn”,不要读成“xún”。
3.提出不懂的生词,结合预习和全班探讨沟通解决。
殉职:因公务而牺牲。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勋鉴: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
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
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
多用于政界,文界。
4.默读课文,思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光荣牺牲后,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哀思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选择过程。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2篇
语文优秀教学设计《长征》篇4谈话激趣,导入新课①出示毛泽东主席的相关图片。
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②学生结合“资料袋”和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过渡:他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
就让我们通过对这组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吧!放手阅读,整体感知①自学生字词。
a.请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b.请同桌互相读读、听听,纠正读错的字音。
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c.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读准下列词语:逶迤(wēi yí)磅礴(páng bó)岷山(mín)解释词语: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学生可能质疑的词语: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②了解相关背景。
过渡:你都知道哪些有关长征的事?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历史事实。
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
③感知诗歌内容。
过渡: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2500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细读鉴赏,领略诗境①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你最欣赏其中的哪几幅图?为什么?②小组研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屏幕显示三个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屏幕上出现诗句)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
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第二、三、四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谈话引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口头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
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1.精彩回放: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a.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通用9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通用9篇)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共九--篇1(1110)字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沙尘暴时风沙肆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治理就会导致更大的灾难。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将荒山变成青山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朗读课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展现风采:深入学习《梦想的力量》教案
展现风采:深入学习《梦想的力量》教案的经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革。
现代教师不再只是传递知识点,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德。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其中,秉持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的发展趋势。
而《梦想的力量》教案正是这样的一份教学解决方案。
《梦想的力量》教案由陈馨卿老师编写。
她在编写教案时,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
教案包括三个阶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设计中感受美。
教学方式简单、实用,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教育行业的人员,我深入学习和体验了《梦想的力量》教案。
通过这做法,我有了许多感触。
更注重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由于教案注重学生的主动发掘,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观察和经验来进行创作。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只需简单地引导,学生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创新视角,从而不断创新。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创作进行调整,让学生能够在探究中获得乐趣。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可以从做中学、从创中乐。
教育无他,以开发学生能力为目标,其中包括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教育应该是一种有趣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让学生喜欢来体验,从中得到成长。
在学习新事物时,如果是被“强迫”去学,学生心态肯定不会积极。
而教案通过“设计趣味不断”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兴趣,从而达到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开发。
教案帮助学生感受美。
美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是人类与世界的和谐,是世界本身的完美。
在教案的框架下,学生不是单纯地去探究物品的本质和用途,而是去发掘它们所包含着的美。
这样的教育体验,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世界的美与价值。
在这样一个教学模式中,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索与独立思考,从中学会了创新与合作,从中增长了美的鉴赏力。
《梦想的力量》教案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优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春》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知识储备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能力培养点:1、学会调动多种感官细致观察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语言特点。
情感体验点:1、培养学生关注生存空间、保护环境的习惯。
2、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和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揣摩词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在预习本上正确注音、解释(查字典或词典)。
②学生课外搜集、摘抄有关春的.古诗文句(备用)。
③老师准备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朗读课文的方法,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2、研读春草图,归纳分析其他春景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1、注意朗读的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边听边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3、听读之后,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4、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上面的问题。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理清本文写作的思路:(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启发学生归纳)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四、研读与赏析:1、学生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课文第1-3段的内容,思考:①第1、2段总写了哪些景物?②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③第3段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形象生动的词语进行描写的?有什么好处?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3、全班交流后小结。
2019《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育.doc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设计(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以及纯洁的品格,这些都使他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本文以此为中心,选取了钱学森工作生活中的几个典型事件来展现他的品格、精神风貌。
学习本文,就应该仔细体会文章是如何在平实的语言中表现主人公的风采的。
除了教师讲解外,学生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更多更全面地了解钱学森,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应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2.应理解纪实性文章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应能理解本文的朴实文风。
【教学重点】1.熟读全文,疏通关键字句、理解文意。
2.从文章的学习中感受到钱学森的精神风采。
3.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的深刻内涵。
4.作者借助哪些典型事件,何种手段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难点】1.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中所包含的深刻表达。
2.选择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精神境界。
【教学建议】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第1课时)1.采用新闻的方式导入。
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201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这是国家给他的评价。
当年钱学森要求回国时,五角大楼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我宁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放他离开美国,钱学森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他至少也值五个师的兵力……”这可以说是敌人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那么作为钱学森秘书的涂元季又是怎么来评价钱学森的?下面请看“报道”:《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新课,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2.关键词、关键句提炼。
在疏通全文生字词的基础上,对钱学森加以简要介绍,尤其是当年钱学森如何冲破重重阻扰毅然回到新成立的中国来的,以此作为知识背景,这样可以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接下来的讲授对钱学森的整体形象有所了解,初步领会钱学森在对祖国科学事业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在道德境界上的高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你的风采,我的光彩
一、欣赏“百威啤酒”的广告,思考:
1、小小蚂蚁为什么有如此伟大之举?
2、他们依靠什么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游戏:“立锥之地”
l 游戏说明:每个小组发一张报纸,要求小组成员全部站在报纸上,然后将报纸不断地对折,仍然要求小组成员全部站在报纸上。
l 游戏规则:1、形式不限。
2、以站到最小报纸面积的小组为游戏的最后胜利者。
3、时间有限定。
l 活动步骤:
1、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游戏。
2、评出胜利者。
3、分小组讨论:A、当出现困难时的感受是什么?
B、最后成功的感受是什么?
C、游戏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三、手写小报评比
1、各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有解说。
2、评出最佳小报。
3、每个小组分析自己组得失的经验和教训。
四、阅读“大雁的故事”和一首外国童谣。
附1:外国童谣一则
因为少了一颗钉,一块马掌走失了。
因为少了一马掌,一匹好马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好马,一个骑士丧失了。
因为少了一骑手,整个战斗失败了。
因为战斗失败了,整个王国丧失了。
都因少了马掌钉,一切事情全完了。
附2:大雁的故事
秋天,雁群为了过冬而飞向南方,当你看到它们以“V”字队形飞行时,你也许已经想到某种科学论点可以说明它们为什么会这样飞。
当某一只大雁展翅拍打时,其他的大雁会立即跟进,整个雁群的飞行会抬升。
凭借着“V”字队形,整个雁群群飞比一只单眼单飞至少增加了71%的飞行能力。
当一只大雁脱队时,它立刻会感到独自飞行时的吃力和迟缓,所以它很快又回到队列中,继续利用前一只大雁所造成的浮力了,朝着共同的目标飞行。
当领队的大雁疲倦了,它会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则会马上接替它的位置。
飞行在后的大雁会利用叫声来鼓励前面的同伴来保持整体的速度。
当一只大雁生病了,或是因枪击而受伤落队时,另外两只大雁会脱队跟随它,帮助并保护它。
它们跟着落下的大雁到地面,直到它能够重飞或死去。
只有在那时,这两只大雁才会飞走,或者随着另一队雁群来赶上它们自己的队伍。
思考并讨论:1、童谣和大雁的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
2、看过这两则材料后,身为新集体的普通一员,你有什么感受?
五、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