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文学作品阅读
九年级中考文学作品阅读
![九年级中考文学作品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7c53779d3186bceb19e8bbe7.png)
文学作品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5题,共13分。
一碗米粉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
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
中考语文复习 文学作品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中考语文复习 文学作品阅读-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5ef8e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c.png)
文学作品阅读陕北柳朱景敏走进陕北,随处可见一种伞状的柳树。
柳树树身短粗,顶端一根根笔直的椽子像伞架般X着,一头的翠绿盖在这些椽子上。
陕北柳是极普通的树。
陕北的河道渠沟山坡崖畔处处有她的身影。
她不似江南垂柳般婀娜,不像塞外白杨般挺拔,不及某某松之长青,不如曲阜柏之长寿。
然而,她是一棵母亲树。
她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出力流汗耗费心血,直到老朽成一桩枯木,也要再挣扎出一丝绿……带着妈妈的血肉和体温,她出嫁了。
她从母亲的身上被直接砍割下来,削得只剩一根直杆时,嫁给了河边的泥土。
她赤条条地安家,光溜溜地奋斗,从滴血的伤口上生根,从裸露的肌肤上萌芽,在第一个冬天来临之前,努力长成了树形。
摇摇摆摆度过冬春,她开始第一次梳妆。
她将几枝倔强的小辫冲天扎起,辫梢的绿就如花般散开。
那冲天的小辫,完全是一位女性为了一生的繁衍而孕育出的生命的胚胎。
长到五岁时,冲天的小辫儿变成了硕壮的椽子,浓密的绿已经在为怕晒的懒狗和反刍的老牛遮阳。
毛驴靠在她身上蹭痒她不恼,山羊抵在她身上磨角她不烦,她早已成熟得像陕北的母亲们那样,过早地开始履行生育的天职,开始承受生活的苦累。
她努力将树枝向上竖起,为的是让阳光更近地温暖每一X叶;她拼命把树根向下扎去,为的是让水分更近地滋润每一丝须。
她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很快就用阳光雨露喂养出第一茬茁壮的孩子。
送子出征或送女出嫁是激动人心的。
第一批椽子成熟了,她颤抖得摇落了一树黄叶。
那个季节,主人已收获了当年的所有谷禾豆薯,正等着用这些粗壮的椽子,给他第三个儿子的新窑洞制作雕花的窗棂和添置待客的炕桌。
她为自己孩子成材而自豪,为能给主人带来幸福而骄傲。
她时时都在想着报答主人的养育之恩,她面对利斧颤抖,是分娩前的阵痛和离别时的酸楚,但她的心里是甜的。
从献出第一茬椽子开始,陕北柳再也没停歇过。
每隔三五年,她就几根、十几根、几十根地将椽子呈奉给主人。
于是,主人家房里屋外门前院后便处处是柳制的家什——门窗箱柜、米仓面囤、扁担水桶,甚至于黄牛的犁杖、绵羊的圈栏、猪娃的食槽……年轻的主人变成耄耋老人时,陕北柳再也无法计算出在自己的身体上,究竟砍割了多少椽子。
中考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0名著阅读(考点清单统编版)
![中考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10名著阅读(考点清单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19554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2.png)
专题10 名著阅读一、课标要求1.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经验。
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二、考试内容名著阅读考查内容主要是新课标推荐的名著,尤其是教材的4部名著。
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水浒传》自主阅读推荐《唐诗三百首》《泰戈尔诗选》《世说新语》《聊斋志异》九年下册: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简·爱》自主阅读推荐:《围城》《格列佛游记》《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我是猫》主要考点有:(1)作家作品;(2)故事情节;(3)人物形象;(4)艺术手法;(5)主旨探究;;(6)阅读感悟、体验及看法三、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等多种形式。
无论是哪种考查形式,其实质都离不开对名著的作者、作品、主要内容、典型情节(重要情节)、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艺术特色、启示或感受等的考查。
内容侧重于考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日趋细化,理解概括题和感悟评价题的比重日益增加。
四、方法技巧1.识记辨析题名著的识记辨析多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主要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等。
那么我们如何去应对此类型题呢?(1)了解、熟悉名著名称、作者,以及名著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
(2)注意辨别,不要把人物与故事交叉混杂起来。
比如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相应的故事情节是什么,故事情节对应哪些人物,都要记清楚,不要张冠李戴。
2.理解概括题名著的理解与概括题型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作者作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故事情节等。
此题型明显比上一类型题即名著的识记辨析增加了难度。
我们可以参照以下策略:(1)制作表格或思维导图,这样有利于准确清楚地进行识记。
九年级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九年级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cb3f28b7360b4c2e3f6473.png)
九年级初中语文中考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带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胸存大道自从容周铁钧①大道生万物,百态出自然,天地人寰统归大道。
《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不是小道,不是小我;大道是理想信念、天性尊严、国家社稷、百姓黎民。
胸存大道,就会处变不惊,淡定从容,蕴含浩然正气,尽展光风霁月。
②“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因人诬陷,被处极刑。
在刑场上,他给来送行的太学生弹奏了古曲《广陵散》。
他面琴席坐,神色安详,初起音律幽淡,逐渐沉郁悲愤。
弦断音止,嵇康仰天大笑,起身信步走向断头台。
他拒绝与司马氏合作,愤世抗俗,用生命维护了高洁傲岸的尊严;他不卑不亢,激昂豪迈,用琴声演绎了一曲大道从容的千古绝响。
③苏东坡密州治蝗,徐州抗洪,杭州修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虽屡遭贬谪,九死一生,他依然能在孤独中不断成熟,修得淡泊与宁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经过了自省的沉淀、洗刷了偏激的淡定,是无须声张的厚实、散发光辉的睿智。
他于灾难之后重生,宠辱不惊,一心为国家社稷,一心为黎民苍生。
④可见,胸存大道就是信念坚定,爱憎分明;胸存大道就是叩问人生,心系百姓。
践行大道,就要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纵然形势千钧一发,生死攸关,依然如朝阳般喷薄,似苍松般挺拔。
自古及今,中华优秀儿女都在用生命和激情诠释着大道从容。
⑤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惨遭迫害、国破家亡时,仍胸怀收复失地、雪耻报国的激昂,这是古代民族英雄气节崇高的大道从容;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这是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的大道从容表现为坚守节操,心存家国,恪尽职守。
⑥普通百姓,或许少有气吞山河的舞台,也没有慷慨悲壮的机遇,但诚实友爱、奉献互助,担家责、守国法,就是烟火平民的处世大道。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唯有胸存大道,才能无所畏惧,勇于担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 中考复习(九年级)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 中考复习(九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c62b68f3192e45361066f5db.png)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之散文中考复习(九年级)一、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
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它有六个特点:①“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②、时间跨度大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又可覆盖今天。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
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
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
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
③、空间转换广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
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
④、事件牵涉多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
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
⑤、表达方式活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作品阅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作品阅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19e650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a.png)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作品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备战中考语文专题练习-文学作品阅读(含解析)一、名著导读1.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2)《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散文提到谋死隐鼠一事,你知道鲁迅的隐鼠究竟是怎么死的吗?谋死隐鼠的这篇散文是《》2.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
”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B.《价值千万的珍珠》C.《沉没的大陆》D.《章鱼》3.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人物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国王,他思想深邃,主张和平,但受环境限制,对外界所知不多。
B.《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忠心耿耿,为了他人宁愿牺牲自己。
C.《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尽管年纪已老,但他在白楼镇酒馆中与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终还是赢了。
D.《朝花夕拾》的《范爱农》中,范爱农是个正直而倔强的爱国知识分子,他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的压制,在革命的过程中又倍受打击迫害,其不幸遭遇让人同情。
(2)沟通无处不在,但分有效沟通与无效沟通。
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人物的相关情节或片段,就沟通内容、方式与结果谈谈你的阅读收获。
A.罗切斯特先生与简.爱(《简.爱》)B.傅雷与傅聪(《傅雷家书》)C.外祖父与外祖母(《童年》)D.傩送与翠翠(《边城》)4.名著阅读。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贝多芬、和。
(2)下面故事情节选自小说《》,其中A是。
A叫娘吃水,杳无踪迹。
叫了几声不应。
A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
完整word版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资料
![完整word版初三语文名著阅读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c5fc290af1ffc4fff47ac66.png)
中考专题复习名著导读1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小说叙述的是一个一般黄包车夫的酸楚故事。
祥子来自乡村,他老实、强健、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像骆驼一般。
他希望凭自己的力气买车、拉车,但三起三落,最后失掉了生活的信心,变为一个麻痹、落魄、狡猾、好占廉价、自轻自贱的人。
经过他的变化,老舍无情的批评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祥子与车是这部小说的基本线索,与祥子有着亲密关系的女主人公是虎妞,她勇敢泼辣而有点变态。
车主刘四残忍霸道。
2 、《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还有《在人间》、《我的大学》)。
小说叙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从“我”随母亲去投靠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 19 世纪七八十年月俄罗斯基层人民的生活情况。
3 、《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小气、贪心、专横、残暴的人,常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盘剥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是个慈爱和善、聪慧能干、热爱生活的人,对谁都很谦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襟。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品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 好事情”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钢铁是如何炼成的》是双目失明、浑身瘫痪的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取材自己的经历才写成的作品。
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叙述他如何从一个工人子弟成长为一个坚毅的无产阶级战士的故事,显现了从 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辛卓越的斗争生活。
5、你知道《钢铁是如何炼成的》题目的含义吗?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说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所以它很牢固。
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辛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心灰意冷。
”6、保尔经历了哪些人生挑战?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曲折,工地上的磨炼,病榻上的摧残7、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月,能够从保尔身上吸取到什么精神?保尔身上表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发奋图强、奋斗向上的精神,保尔崇敬的革命思想、崇高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毅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8 、保尔·柯察金受朱赫来、冬妮娅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辛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初中语文九年级现代文作品阅读策略
![初中语文九年级现代文作品阅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afc6974af45b307e87197ec.png)
赏析句子(表达方式)作用类考点答题要点归纳 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铺垫情节 白 描: 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表现主旨,画龙点睛,卒章显志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蕴藉含蓄 插叙: 丰富内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整体感知类”考点解说:
这类考点是深圳市中考每年必然出现的。整体感知,就是着眼于全局,感 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心和主旨,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思路。
整体感知的考点主要有:1.感知文本内容。2.感知文章主旨或寓意。 3.感知全文结构。4.感知人物形象。5.感知文章的情感态度。6.感知作品 的基本写法与表达技巧。7.用提取关键信息(如总说句、中心句等)的方法感 知文章的要点。
字面义+语境义+表达的情感(结合中心、主旨)
温馨提示:
作用类考点包涵了大量语文专用术语,请你务 必要熟悉这些术语的意义,并自觉运用到考试 中去。考试答案的要点,往往就是看你有没有 运用准确使用术语。
鉴赏性考点(鉴赏句子) ◇ 深圳考题: 2018年17题:请品析第5段划画横线的句子。(3分) 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 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 有致。——修辞
2017年第15题:文中的“先祖”和语文课本里的“泥人张”都是俗世奇 人,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一下语句都运用了哪种任务描写方法?用是 什么?请任选一句作具体分析。)——表达方式:人物描写
初三可读的文学作品
![初三可读的文学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49190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8.png)
初三学生可以阅读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介绍:
1.《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2.《论语》:这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强调了道德、仁爱、礼仪等方面的重要性。
3.《左传》:这是《春秋》的一部传记,以春秋时期鲁国历史为背景,通过讲述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和外交关系,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以上作品都可以让初三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
2022年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作品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2年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作品阅读----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b8fd9a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11.png)
2022年省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作品阅读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2届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文学类文本作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题。
《宽容》序言房龙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 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
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
这条小溪并不象江河那样波澜滚滚, 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 已经绰有余裕。
晚上, 村民们饮毕牲口, 灌满木桶, 便心满意足地坐下来, 尽享天伦之乐。
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 他们在荫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
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
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 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
不过, 它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的, 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
在无知山谷里, 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祖先的智慧, 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
日月流逝, 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 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外面是一片漆黑, 一个人正在爬行。
他手上的指甲已经磨破。
他的脚上缠着破布, 布上浸透着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
他跌跌撞撞来到附近一间草房, 敲了敲门。
接着他昏了过去。
借着颤动的烛光, 他被抬上一张吊床。
全村都已知道:“他回来了。
”邻居们站在他的周围, 摇着头。
他们明白, 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
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 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在村子的一角, 守旧老人们摇着头, 低声倾吐着恶狠狠的词句。
他们并不是天性残忍, 但律法毕竟是律法。
他违背了守旧老人的意愿, 犯了弥天大罪。
守旧老人本想宽大为怀。
不过, 律法毕竟是律法, 必须遵守。
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
“听我说吧, ”他恳求道, “听我说, 大家都高兴起来吧!我刚从山的那边来, 我的脚踏上了新鲜的土地, 我的手感觉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 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景象。
”“早在创世的时候, 花园东面、南面、西面和北面的疆界就定下来了。
中考小说阅读名篇
![中考小说阅读名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aac2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12.png)
中考小说阅读名篇
中考小说阅读是中考语文考试中必备的一部分。
在这部分中,
考生需要阅读一篇小说,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因此,了解一些高质
量的小说名篇可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好地表现。
下面是一些中考小说阅读名篇的推荐:
1.《草房子》
这是著名作家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通过对一个北方农民
家庭的描写,揭示了封建制度下人民的苦难生活。
这篇小说通俗易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中考语文阅读的经典之作。
2.《小二黑结婚》
这是作家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非常幽默诙谐。
通过对一个留着
小胡子的小二黑结婚的描写,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人际关系。
这篇小说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是中考语文阅读的佳作
之一。
3.《荷花淀》
这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描写了一幅淮河流域
的农村图景,通过对小人物的刻画,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下人民的
疾苦。
这篇小说语言简练,情节曲折,是中考语文阅读的难题之一。
这些名篇不仅可以提高考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拓展考生的人
文素养,让考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感悟。
因此,建议考生
在备考中认真阅读这些名篇,并注意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文
化背景。
中考语文(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三篇 现代文阅读+第一讲 文学类作品阅读+专题一 小说阅读
![中考语文(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第三篇 现代文阅读+第一讲 文学类作品阅读+专题一 小说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d64134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c.png)
“我没有在表单上看到您的名字。” 门卫对我 说。我连忙回答:“噢,我没有告诉姑姑。我姑姑叫 阿加莎。”门卫立刻在电脑上找到了姑姑的电话并开 始打电话。在他拨打电话的时候,我注意到已经有好 几辆汽车在后面等着。
“电话正忙。”门卫回答我。他看了看越来越多 的汽车,显得有些焦急了。他试着再次拨打可还是没 有接通,而后面的汽车越来越多。最后,他问我可不 可以等会再过来,我同意了。
就这么谈成了,真的一分钱不要,老牛头把缰绳 交到那邻村的老哥手里后,掉头就走,在夜色里一步 也没有回头,任凭大黑一个劲地叫唤,他决不回头!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牛头从城里回来了, 直奔邻村。那老哥正在小溪边为大黑牛冲洗,一个多 月不见,大黑的毛发越发乌亮了。
乍见老牛头,那老哥一脸的惊诧,说:“我说, 个把月不见,你白是白了,可精气神不那么旺哩。”
(3)请对文中画线的细节作具体赏析。(3分) 形象地写出了大黑对老牛头的陌生与疏离,呼应 了上文中大黑用犄角救老牛头的细节,深刻地揭示了 老牛头角色的悲剧性。
(4)文章结尾处写道“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 了……”请用第一人称写出老牛头此刻的心理活动。 (2 分)
示例:我在你身上倾注的心血பைடு நூலகம்白费了吗?只剩 下我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可到只剩下最后一头最高最健壮、短短的黑毛如 绸缎一样闪光的大黑时,无论人家出多少钱老牛头都 不卖了,因为大黑非同寻常,它救过自个儿的命。前 年的一场洪水中,是大黑用两只犄角把老牛头拱上了 岸。
它是老牛头的救命恩人,也是老牛头对农村的最 后一丝依恋,你说他哪舍得把它卖掉?可是不卖不行 啊,城里那鸽子笼一样的房子哪能容得下一头牛?
(5)文章内容只字未提挽歌,却以“挽歌”为题。 阅读文章,写出你的理解。(4分)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5名著阅读(原卷版)
![中考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题5名著阅读(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32d20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2.png)
专题05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经典名言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冠冕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
人人心中都有一架衡量语言的天平。
3.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4.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5.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6.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07f10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2.png)
九年级中考语文《名著阅读》试题汇编(附答案)1、《西游记》中“ ”的故事最能表现孙悟空桀ji é骜ào 不驯的性格和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敢于斗争的精神。
他蔑视天庭、竖起了“ ”的旗帜。
(2分)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 》,作品的主人公___________,他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4分)3、《名人传》的作者是 ,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 文学奖。
(2分)4、根据有关描写语句判断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
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
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
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 )5、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语言描写。
下面这段话出自之口。
“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6、肖像描写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名人传》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
”“他”指的是 。
7.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4分)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
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
从二十岁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事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呀!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以上文字描写的人是 ,出自《 》一书。
8、下段文字出自_________ 一书,作者是_______,此情节_______ 。
初三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5)
![初三语文-中考文学作品阅读(5)](https://img.taocdn.com/s3/m/3c046b8dad02de80d5d8402e.png)
《说和做》《叶圣陶先 生二三事》
《藤野先生》……
《散步》《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小说
情节、环境表现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承载作者思考
《故乡》《社戏》 《变色龙》
《我的叔叔于勒》……
写人散文
事表现人、情为人发
事
记事散文
人在事中、感由事生
人
情
小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情节、环境表现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反映作者思考
法
《藤野先生》
带着目标 圈点批注
1.浏览题目、文章内容,判断文章类别。 2.带着“事、人、法、情”四字目标,默读文章,随手勾画 相关内容。如时间、地点,表明人物情感、形象的词句;表 明作者情感的词句等。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写简单的旁批, 如事件梗概、写法、人物情感或形象等。
以《天上梯田听古歌》为例
天上梯田听古歌
《藤野先生》:事
清国留学生赏花跳舞 初到仙台受到优待
初见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惜别先生
失去联系,鼓舞犹在
《藤野先生》——事
清国留学生赏花跳舞 初到仙台受到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失去联系,鼓舞犹在
侧面
初见藤野先生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天上梯田听古歌
⑧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坡开田种庄稼,一代又一代的 哈尼 人,把开出的梯田接到蓝天上,成为天堂上的良田,才有了真正 美好 的诺玛阿美。
分析其打动你的原因?
答题思路:(1)知晓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 2 根据题目要求,能够找出使用该表达方式的语句 3 思考使用该表达方式的语句在联系上下文、塑造人物、 表现中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学性作品阅读-初三中考阅读(一)
![文学性作品阅读-初三中考阅读(一)](https://img.taocdn.com/s3/m/5eba80f0a26925c52cc5bf97.png)
阅读能力点:欣赏评价鉴赏文章的表达手法和表达效果《2019考试说明》阅读(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散文类(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例文(1)2018北京中考信天游刘成章①信天游这个名字,如明月流水,如仙界的风,即使把它放到全世界数千年来所有的艺术品类之中,也数得上奇美浪漫。
②透过渺远和苍凉,是一眼望不尽的峁①梁连绵,沟壑纵横。
这边山头犁铧②翻着土浪,羊肚子手巾扎在头上,扶犁者汗湿衣褂;那边沟里扁担一闪一闪,小脚片踩出花似的踪迹,挑水者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女。
扶犁汉子也许觉得今天特别口渴,便朝沟里喊去:“哎——风儿!晌午送饭,别忘了给我多舀半罐子米汤!哎——洋芋丝丝也拿上一点!”小女女便转脸应声:“哎——舅舅!我听下啦!”他们必须扯长声儿,不然,对方就难以听清。
而他们觉得需要排遣寂寞无聊的时候,便以更高亢、更悠扬的嗓音唱了——这就是与中原文化迥异的信天游了。
祖祖辈辈,年年岁岁,信天游唱在放羊的山坡上,唱在赶脚的大路上,唱在锄地的五谷间——处处都是宏阔的舞台,声声都如云霞之辞。
③小时候的我被母亲牵着稚嫩的手,走在延河畔上。
突然,好像从那云缝中,猛乍乍淌出一股飘逸的光,瑰丽迷人。
那是我平生所听见的第一支信天游: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为什么你要把洋烟喝?我妈妈打我我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鞋。
这样土气,这样简单,却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两句信天游,一经入耳,便入骨,便入髓,我此生便再怎么也忘不了了。
④上初中后,因为爱上了文学,我被信天游迷得死去活来。
我买了一本何其芳、张松如二人主编的《陕北民歌选》,又念歌词又唱曲谱。
书上那“上畔畔的葫芦”,那“清水水玻璃”,那“双扇扇门来单扇扇开”,虽然都是我熟悉的事物,但还是给我开启了一个诗意的世界,令我神往。
⑤有一天我登上了一个山顶,突有一支嗓音浑厚的信天游响在我的耳畔。
九年级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c4c7a67ec102de2bd897a.png)
深圳中考文学作品阅读(一)天使的礼物(刘继荣)⑴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
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⑵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
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⑶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⑷我漫不经心作答:“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
”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
”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⑸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⑹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医生为我做按摩。
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远不够。
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⑺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
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⑻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
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
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⑼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
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⑽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
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⑾长叹一声。
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
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作品阅读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5题,共13分。
一碗米粉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
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
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
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
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
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
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
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
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
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3.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4.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柱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2分)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发。
(3分)二、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5题,共14分。
单车岁月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③村人用惊羡的目光看着那辆每天被父亲擦得通明锃亮的单车,父亲荣耀得就像一个凯旋的将军。
那时人们出村大多徒步,蜿蜒小路洒满汗水磨破鞋底,少有人能像父亲那样双轮滚滚,铃铛悠悠,来去如风。
④那辆单车是我们全家的骄傲,父亲对它宝爱如命,偶有村民来借,父亲掏出车钥匙后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车被借走后,父亲就跟丢了魂似的。
那辆单车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星,过年过节走亲戚它就成了绝对的功臣,父亲骑着它把母亲、妹妹、弟弟和我,往返辗转地载到大山里的姥姥家。
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⑤我第一次学骑单车就骑的是父亲的永久牌单车。
那时感觉车座比我的头还要高,现在我都不能想象当时是怎么样驾驭它的,那种双手紧抓龙头、右脚斜穿过黑色大三角架吃力蹬车的姿势,跟舞台上的滑稽小丑无二。
学骑之初,父亲为了避免我摔毁单车,天才般地在后座上横绑了一根粗木棍,摔倒后单车才免于噩运。
⑥刚刚学会骑单车的那阵子,车瘾大得出奇,村头的水泥禾场就成了我们放学后的练车场。
多少个风霜雨雪的日子,水泥禾场上,我和小伙伴们斜扭腰肢、猛蹬踏板,踩着单车兜圈追逐的欢乐身影,成了村里一道鲜活特异的风景。
疯踩踏板,车轮飞转,耳畔风声呼呼,大树房屋极速飞旋,蓝天白云美得像首诗……渐渐地,我们的心不愿再囿于禾场了。
⑦我头一回右脚跨过三角架坐上车座的时候都已经11岁了,那辆已经衰老得不成形状的“永久”,在我上下起伏的蹬踏中歪歪斜斜地朝向那个季节的黄昏行进。
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
我骑了很远很远,渠道边的田埂骑完了,池塘边的碎石子路骑完了,沿途栅栏的泥路骑完了……我在一个长年枯竭的小河边停了下来,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⑧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几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⑨开始到镇上读书,七八公里,一周一来回,单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也是展示本领的道具。
在女孩子面前双手脱把;把双脚搁到龙头上;或者把屁股坐到后座上去,像只大蛤蟆;或者在脱把的时候,撮着嘴巴悠闲地吹口哨,吹《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心》……来回的路上,我们还是像以前一样骑着单车。
⑩岁月轮转,回望旧时月色,那时我们的心清澈如水,没有混浊不堪的世俗。
我们经常骑车滞留在路过的仙鹤桥上,各自把单车往桥栏上一靠,就凭栏观看河岸戴着斗笠专心垂钓的人们,那种悠然,那种心安理得,令人心生无限神往。
也许半天并没有鱼儿咬钩,也许一个下午钓不到几条小鱼,但他们依然握着鱼竿,不急不躁,静心垂钓。
我常常会被垂钓人的那种坦然感染,我感觉到他们钓的其实就是一种心平气和。
⑪到县城上高中后我开始住读,少有机会骑单车;父亲罹患心脏病以后,不敢骑也骑不动单车了。
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毛本栋《人民周刊》2017年第11期)1.岁月轮转,那辆日渐失去了往昔锃亮光泽的永久牌单车曾经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分)2.理解下列加点词的语境义。
(4分)(1)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2)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3.请从修辞角度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
(2分)山路崎岖不平,坎坎坷坷,父亲的单车如同摇篮,坐在单车后座上的我昏昏欲睡,沿路看到的河流与村庄如同一场梦。
4.请简要说说作者在本文中寄寓了哪些情感。
(3分)5.明亮而寂静的夜晚,“我”和杜小康都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
根据下面两段话,用简练的语言分别说说什么是“长大”。
(3分)【甲】那一天,我一鼓作气骑了很远,第一次尝到了一个人在路上的兴奋感觉,也第一次模糊地意识到了远方这样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悠然地回望夜色下的村庄,天黑如锅底,连父亲也看不到,但是一点恐惧都没有,一点孤独都没有。
我倔强地推着单车原路返回,那晚的星星特别明亮,儿乎是我这一生看到过的最明亮的一回。
【乙】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地明亮……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了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曹文轩《孤独之旅》)【甲】答:【乙】答:三、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4题,共12分。
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
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 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
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
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
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
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