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苏格拉底教学法的比较

时间:2006年07月28日13:08 我来说两句搜索

精彩世界杯精彩进球视频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和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是中国和西方古代影响巨大的教育家。他们都致力于道德教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而孔子显然不这么看。关于苏格拉底这个观点,学者们作了许多研究,本文不再讨论。

笔者主要想通过两位大教育家对

道德看法的不同,探讨他们教育方

法的巨大差别,及其对于中国和西方文化教育的影响。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述而不作”思想家。关于孔子,本文主要依据最为可靠的《论语》,特别是《论语》的前十五篇。关于苏格拉底,本文主要使用学术界公认比较可靠的柏拉图的早期著作和色诺芬的回忆录。

一、探讨与训诫

苏格拉底以使用问答式谈话教学法闻名。他的教学方法不容易准确理解,因此有必要先比较完整地引述一段他和学生的对话。为了分析方便,我将他们讨论的每个回合归为一个自然段,并加上编号。

(一)一位叫曼诺的年轻人问苏格拉底,美德是学来的,还是天生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苏格拉底讨论任何问题都要先将概念搞清楚,回答说:我很惭愧,我连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出它是怎样获得的呢?曼诺说:真的吗?那个有名的智者高尔吉亚在雅典的时候你没有见过他?苏格拉底说:见了。不过我记性很差,请告诉我他是怎么说的,或者讲讲你的看法,什么是美德?

(二)曼诺说:你的问题不难回答。男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国家,女人的美德是懂得管理家庭。世界上有数不清的美德,每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都有不同的美德。苏格拉底说:我真幸运!我只是问一个美德的概念,你却告诉我许许多多的美德。他不动声色地指导曼诺寻求事物的定义。苏格拉底说:如果我问你什么是蜂,你回答有许许多多的蜂。难道你

不认为作为蜂它们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其他方面,例如外貌和个头等等?曼诺说:是的。苏格拉底进一步提示:如果没有节制和正义,能不能把国家和家庭管好?曼诺说:不能。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不节制、不正义,一个青年或一个老人能不能成为善良的人?曼诺回答:当然不能。苏格拉底说:现在我们已经证明,所有美德都有共同的东西。你再试试告诉我美德是什么?

(三)曼诺回答说:如果要用一个定义概括各种美德的话,美德就是管理人的能力。苏格拉底利用一个反例就能推翻一个全称判断的原理否定了这个定义。他说:难道小孩能管理他的父亲,奴隶能管理他的主人?曼诺说:不能。苏格拉底接着又指出了另一个漏洞。他说:我的好朋友,你说美德是管理的能力,是不是应该考虑“正义”或“非正义”?

(四)曼诺回答:是的,因为正义是美德。寻求定义必须处理好特殊和一般的关系。苏格拉底敏锐地发现曼诺对这一点认识得还不清楚,于是问道:你说正义是美德,还是一种美德?例如圆形只是一种图形,白色只是一种颜色。假如有人问什么是图形,他是问所有图形的共同特征。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曼诺说:我想你来回答。苏格拉底问:如果我回答了,你就告诉我什么是美德?曼诺说:是的。苏格拉底说:那么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因为有可能赢个大奖。我给图形下的定义是:立体的边缘。曼诺又问:那什么是颜色?苏格拉底说:你这个坏蛋!你自己懒得回忆高尔吉亚给美德下的定义,就这样折腾我这个可怜的老头!曼诺说:等你讲了,我也讲。苏格拉底说:我怀疑你发现了我的弱点,我不能拒绝象你这么漂亮的青年。好吧,我让步。听清楚我的意思:颜色是物体发出的可以被视觉接受的射线。曼诺说:这是个绝妙的回答。

(五)苏格拉底说:现在轮到你讲了,我已经提供了范例。曼诺说:在我看来,美德是获得美好事物的希望和能力。苏格拉底首先批评了这个定义的第一部分,他说:人人都希望获得美好的事物。在这方面,每个人跟他的邻居没有什么不同。那么美德就是获得美好事物的能力了?曼诺说:我完全同意。苏格拉底又批评了曼诺定义的第二部分,他说:难道用不正义的手段获取也算美德?曼诺回答:不。苏格拉底说:看来任何表现,如果具有正义或诚实的性质就是美德。曼诺说:当然是这样。苏格拉底嚷道:你就是用这样的办法蒙骗我!我们刚才不是说正义、节制等等是美德的组成部分吗?你现在却告诉我:具有一部分美德的表现就是美德,这有什么意思!

(六)曼诺喊起来:啊,苏格拉底,在我认识你之前,人们就告诉我,你自己总有疑问,而且使别人感到疑惑。我过去作过无数关于美德的讲演,现在却说不出什么是美德。苏格拉底说:我使别人感到疑惑,并不是因为我清楚,而是因为我自己十分疑惑。我不知道什么是美德,看来你跟我一样。我很愿意跟你一起进行探索。

上面的讨论包括六个回合。在最初一个回合,苏格拉底指出,讨论任何问题都要先将概念搞清楚。在第二个回合,他告诉曼诺,寻求定义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性。在第三个回合,曼诺尝试给美德下定义,苏格拉底指出其中两个漏洞。在第四个回合,苏格拉底给图形和颜色下定义,为曼诺作示范。在第五个回合,曼诺再次尝试给美德下定义,又被苏格拉底挑出其中的毛病。在最后一个回合,苏格拉底指出曼诺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美德,鼓励曼诺和他一起进行探索。在柏拉图的早期著作中,苏格拉底的教学大致都是这样。他总是力求从开始到以后每一步,所有观点都清楚合理,绝不放过任何漏洞和疑问。

学术界普遍认为苏格拉底的教学法是破坏性的。这种看法也对也不对。在苏格拉底教学的过程中,显然包含着积极的引导。例如他跟曼诺对话的第二和第四回合。特别是在第四回合中,虽然苏格拉底没有提供关于美德定义的现成答案,却对寻求定义的方法作了很详细的讲述。另外苏格拉底指出对话者的错误,可以使他们放弃不正确的思路,有助于探索的成功。苏格拉底证明对话者的无知,可以使他们感到求知的必要。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个自认为很有学识、可以无师自通的青年,就是被苏格拉底证明无知以后,决定以苏格拉底为师,虚心学习的。

由于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所以他在进行道德教育时用的是充分说理,追求智慧的办法,德育和智育是一致的。而在孔子眼里,德育和智育是分离的。他要求学生按他的教导,努力实践传统道德,如果还有剩余精力,才去学习文化知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至于辩论术的教育和对思维敏锐、言语机智的追求,孔子更认为是与德育根本对立的。他明确地说:“巧言乱德。”

孔子给学生的教导基本上都是一句两句的简单训诫,而不是详细的论证。偶尔讲的长一点,也不是细致的说理。例如他教导学生要讲信誉时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可行之哉?”是驾牛的横木,是驾马的曲钩,没有它们,牛车和马车就难以行走。类比和举例是哲学论证常用的方法。例如苏格拉底用不同种类的蜂和蜂的定义的例子,说明具体的美德和美德定义的关系;用小孩不能管理父亲例子,证明不能把美德定义为管理人的能力。但牛车没有横木、马车没有曲钩跟人没有信誉并无逻辑联系,因而孔子的类比没有论证作用,只是加重了训诫的语气。

简单的训诫有时不能使学生明白,但孔子希望学生接受和服从,不喜欢学生提出疑问,不愿意进行辩论。孔子的学生决不能象苏格拉底的学生那样对一个问题不断进行追究。早在汉代,王充就发现了这一点:“学于孔子,不能极问”。孔子的高足子路推荐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羔为地方官,孔子说这是害了子羔。子路反问:难道学习只有读书一种办法,就不能通过当地方官的实践学习?他对孔子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不是进行解释,而是发脾气说,最恨的就是那些善辩的人:“是故恶其佞者!”师生间的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

不进行充分的说理,往往不能使学生理解。在《论语》里有不少这样的记载。例如,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回答:“知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说:“举直诸枉,能使诸枉直。”樊迟还是不明白,但孔子没有再解释。樊迟恭敬地离开老师,过了好些天,遇到子夏,把孔子的话重复了一遍,问那是什么意思:“子曰‘举直诸枉,能使诸枉直’,何谓也?”很显然,他对孔子的教导完全不理解。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知人”明显不能概括智;选用正直的人,不用邪恶的人也不能概括“知人”。苏格拉底和对话者追究到底的辩论使不严密、不合理的观点难以立足,使认识越来越深刻和准确。而孔子简单的训诫却使不合理的观点得不到挑战和批评。例如他教导学生不要跟比自己差的人交朋友:“无友不如己者。”这也是一句没有论证得简单训诫。如果展开进行讨论,就会看到,这是自相矛盾的悖论:要是人人都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那么人人都不会有朋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