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问题所在:第一,当我们使用语言,希望借此来意指某种东西时,我们心中发生了什么,这是个问题,属于心理学问题;第二,在思想、词或句子以及它们所意谓或意味的东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这属于认识论;第三,如何使用语句来表达真的而不是假的东西的问题,这属于研究所要考察的语句的论题的专门科学;第四,一个事实(比如语句)要能成为另一个事实的符号,这两者必须具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属于逻辑问题。

语言的全部职能就是要有意义。

语言的主要任务是肯定或否定事实(to assert or deny facts)。

一种理想的语言第一个要求是,每个简单之物都要有一个名称,而且两个不同的简单之物决不能有同一个名称。

历来关于哲学问题所写的大多数命题核问题,不是虚假的,而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一类问题,我们只能表明它的无意义性。

哲学家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都是由于我们不理解我们语言的逻辑这样一个事实而产生的。

我们绝不能说:复合符号“aRb”表示a处在R对b的某种关系之中;而必须说:a处在和b的某种关系中,表示为“aRb”。

哲学的成果不是某些“哲学命题”,而是把问题澄清。哲学应该把那些没有哲学便会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并为之划定明确的界限。

世界是由事实组成:严格的说,事实是不能定义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说出事实是使得命题为真或为假的东西,来说明我们所指的意思。

如果我们给与复合物一个名称,这个名称仅仅在某个命题、即断言该复合物各成分之间关系的命题的真实的情况下才具有意义。

“A相信p”:除非他是一个极具天赋的人,我们不能从他相信p这一点来推断出p是真的,或者从他不相信p这一点来推断出p是假的。

未来的事件,不可能从现实的事件中推出。相信因果联系就是迷信。

只有世界对我们来说不再是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才能谈论关于整个世界的事情。

我们的视野对我们来说是没有视觉界限的,正因为在它之外没有什么东西;相似的,我们的逻辑世界也是没有逻辑界限的,因为我们的逻

辑不知道在它之外的任何东西。

在逻辑中,我们不能说,世界里有这个,有这个而没有那个。

我们不能去想我们所不能想的东西,因而我们也不能去说我们所不能想的东西。

当一个人相信一个命题时,为了解释正在发生的情况,并不需要假定一个作为形而上学的主体的人。

哲学教学应把自身限于科学命题之中,尽可能清晰而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把哲学的断言留给学习者,并且向他证明,无论他何时何地做出这些哲学断言,它们都是无意义的。

哲学问题是源于人类对语言逻辑的误解。

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

我不想判定,我的努力结果与其他哲学家符合到何种程度,的确,我在这里所写的内容在细节上并不追求创新;因此我没必要指出思路的来源。因为,我思考的东西先前是否已经被他人思考过,这一点对我

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世界是事实的总体,而不是事物的总体。(The world is the totality of facts, not of things.)

思想包含了它所想的事态的可能性。(The thought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tate of affairs which it thinks.)

我们不能想不合逻辑的东西,因为那样的话,我们就必然要不合逻辑地去想。

通常说,上帝能够创造一切,除了那些违反逻辑规律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不能说一个“非逻辑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一个先天就正确的思想,应该是一个自身的可能性就保证了其真理性。(An a priori true thought would be one whose possibility guaranteed its truth.)

只有当一个思想的真从它自身就能看出(不需要同任何东西比较),我们才能先天地就知道这个思想是真的。

思想是有意义的命题。(The thought is the significant proposition.)

理解日常语言所依赖的默契是极其复杂的。

哲学不是自然科学之一。(“哲学”一词所指的东西,必须是某种位于自然科学之上或之下,而不是同它们并列的东西。)

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的逻辑澄清。

哲学要通过清楚地表达可说的东西来指谓不可说的东西。

如果上帝创造一个世界,其中某些命题为真,那么由此它也就创造了一个世界,其中所有从这些命题得出来的命题也同样为真。同样,它也不可能在创造出一个命题“p”为真的世界的同时,而不创造出这个命题的所有对象。

从一个事实p会得出无数其它事实,即~~p,~~~~p等等,这看起来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同样使人惊讶的是,无数的逻辑(数学)命题是从半打“初始命题”得出来的。

但是一切逻辑命题之所说都是相同的,即什么也没有说。

很清楚,关于一切命题的形式,凡是我们事先可以说的,我们必须能够一下子都说出来。

我们为了理解逻辑所需要的“经验”,不是某物是如何如何的,而是某物存在:但这恰恰不是经验。

逻辑先于任何经验——某物是如此这般的。

逻辑先于关于“如何”的问题,而不先于关于“什么”的问题。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怎么能够应用逻辑呢?也可以这样说:假如即使没有世界也有一个逻辑,那么,为何有了一个世界就有一个逻辑呢?

能否有意义地提问:为有某事发生,必须存在什么东西?(Has the question sense: what must there be in order that anything can be the case.)

我的语言的界限也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

逻辑充满世界:世界的界限也就是逻辑的界限。

所以在逻辑上我们不能说:世界上有这个和这个,而没有那个。

因为这看来就假定了我们会排除某些可能性,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然逻辑就必须超出世界的界限,因为只有超出世界的界限它才也能从另外一边来察看这些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