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犹太博物馆
解构主义建筑之柏林犹太博物馆
![解构主义建筑之柏林犹太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5b008d59804d2b160b4ec02b.png)
从柏林犹太博物馆分析解构主义建筑对西方建筑的影响“解构主义”是由一个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其流派反对结构主义的思想,所以也被称为“后结构主义”。
而在解构主义运动的历史上,对建筑设计风格上的表现尤为突出,1982年拉维列特公园,1988年限在艺术博物馆在纽约解构主义建筑展览,1989年初的卫克斯纳艺术中心等等,都为结构主义建筑先驱的代表。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一家位于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展示德国犹太人两千年来的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
1933年由在柏林奥兰尼安贝格街的一个犹太教创办,5年后因纳粹政权兴起被迫关闭。
直到2001年柏林犹太博物馆才正式成为单一机构且成为独立建筑物,而其建筑师就是知名的“解构主义建筑”代表人丹尼尔·利伯斯基。
1989年6月的柏林犹太博物馆扩建工程国际竞赛中丹尼尔·利伯斯基获得头奖,其方案将旧馆与新馆由一条虚空的中轴贯穿,新馆将分裂的箭形直插入这块场地,冲破巴洛克风格的三叉几何形,零散的形体设计,隐射文化与城市结构遭到的破坏,也是对当局折衷主义的城市规划的否定;对比强烈的新旧建筑也寓意着犹太民族在这里被断裂的历史。
展品中虽然没有直观的犹太人遭受迫害的场景或展品,但馆内曲折的通道,沉重的色调和灯光无不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撞击。
建筑外墙以镀锌铁皮构成不同规则的形状,外院有一组由49跟高低不等的混凝土主体构成的雕塑,使人联想到犹太人沉重艰难的经历,雕塑顶上茂密的树木显示出犹太人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
虽然从外来看,普通的旧门庭似乎与一边的新现代派建筑毫无关联,事实上,两者通过设计巧妙的通道相连。
里柏斯金让观众只有通过建于1735年,前身为柏林博物馆旧馆的地下室方可进入。
在地下一层中参观者将在岔口处做出选择,三条走廊将通往不同的场所,也隐喻犹太人最初的选择,通往死难、逃亡或者艰难共存,而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尚前途未卜。
其中,一供选择的道路岔口条走廊通向一个沉重的金属门,打开后是一个黑暗的、有回声的塔的基层,里柏斯金为塔取名“大屠杀塔”,以纪念成千上万被屠杀的人,沉重铁门,阴冷黑暗的狭长空间,微弱的光线,使参观者无不感受大屠杀受害者临终前的绝望与无助,藉由此混乱的图形表达出欧洲集体意识中最痛苦回忆之可怖。
犹太人纪念馆
![犹太人纪念馆](https://img.taocdn.com/s3/m/00c579f004a1b0717fd5dd3d.png)
楼梯上空穿插的互相之间没有明 显关联的混凝土梁就好似缝合用 的线脚,致密地牵连着颠沛流
离的犹太人历史 Path of salvation
自救之路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Path of salvation
自救之路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plan
坚硬而不可动摇地任凭光影在其灰蓝色表面模糊的流淌 平面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由三条相互交又的轴线构成的地下部 分各自指示了柏林犹太人不同的命运
“死亡”的大屠杀之塔
“流放”之霍夫曼花园
直通三层展厅的的楼梯引导众人探寻“共生”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Window as scar
窗户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Window as scar
窗户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Window as scar
窗户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Window as scar
1. 被压扁变形的星形图案
2.
用建筑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 东西
3.
永远铭记那些被遣送或者失 踪的柏林人
4.
受 瓦尔特.本雅明《 单向 街 》的启发,60个场景对应 着60个连续断面。
summary
简介
Berlin Jewish Museum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Site plan
总图
Berlin Jewish Museum
解构主义的经典作品_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解构主义的经典作品_柏林犹太人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4643039b51e79b8968022632.png)
! " 传达强烈视觉感染力的入口处 #$%& " 室内的展示设计
参考资料: 《德国当代博物馆建筑》—— —清华大学出版社 《 )*+,-.//0,1-23,+4 564,278-2 962-69 :-;.,+》
空 间
!"#$%
!" !#
解构主义的经典作品: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 !#
&%’(!)*+,!%,+*(-*.%/0(撰文 1 摄影 范 云 #,2)3/4")323**5#-*6,-
一行二十多位建筑师踏进柏林。 如同上 #’’# 年 ( 月, 海, 柏林到处是新建筑与建筑工地, 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 一城。来之前, 查阅了很多资料, 总想在匆匆而过的几天 里, 找出众多建筑中的精华。《德国 当 代 博 物 馆 建 筑 》引 人遐想的封面吸引着我。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 物 丹 尼 尔・利 保 斯 金 德()*+,-. /,0123,+4 )的 代 表 作 —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不容错过, 建 议 同 行 们 参 观 此 博 物 馆, 得到一致认同。 柏林犹太博物馆扩建工程国际竞赛, 在 !5(5 年 6 月,
古典繁琐的旧造型, 雕塑般地隐喻着什么; 曲折不 平 的 新 平面, 与平整四方的旧层面, 又仿佛描述着什么; 丹尼尔 将绘画、 雕塑及文学与建筑融合在了一起。 工 程 %’’( 年 动 工 , 在建造过程中, 遭受连续不断的 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因为他的方案从 根 本 上 震 撼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首先是摆脱和谐、 明净, 代之以 不和谐、 神秘; 其次是不强调完美、 统一, 代之以破坏完 美、 破碎。 在没有任何展品的情况下, 新馆举行了 %’’’ 年年初, 开幕典礼,这本身也是对这幢独具象征意义建 筑 物 的 张 扬与肯定。也许是建筑太有性格的缘故, 室内的展示设计 总让人感到不尽人意,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设 计 者 用 心 良苦地去协调与建筑的关系。
德国柏林历史与文化之旅攻略
![德国柏林历史与文化之旅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95d527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9.png)
德国柏林历史与文化之旅攻略柏林,作为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无论是历史古迹、博物馆还是艺术品,柏林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旅游目的地。
本攻略将为您提供德国柏林历史与文化之旅的建议和指导,让您在此有一个难忘的旅行经历。
一、柏林的历史景点1. 柏林墙纪念碑:柏林墙是二战后冷战时期的象征之一,柏林墙纪念碑是纪念这段历史的重要地点,您可以在此了解墙的历史背景以及纪念碑所传达的重要意义。
同时,您也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壁画和纪念品。
2. 勃兰登堡门:作为柏林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变迁。
您可以在此拍照留念,并前往附近的勃兰登堡大街,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3. 柏林大教堂:这座巴洛克式建筑是柏林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同时也是该市最具象征性的建筑之一。
您可以参观教堂内部的装饰和艺术品,登上教堂塔楼,欣赏整个城市的壮丽风景。
二、柏林的博物馆1. 柏林国家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群由五个博物馆组成,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和文化遗产。
您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埃及的古代艺术品、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东亚文化和欧洲绘画等,绝对是一个艺术爱好者的天堂。
2. 犹太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致力于展示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您可以在这里了解到犹太人在德国和柏林的生活,以及他们的艺术和传统。
博物馆的设计独特,通过建筑和艺术作品带给您深刻的思考。
3. 柏林境内还有很多其他的博物馆,如博物岛上的班博博物馆、德国历史博物馆等。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选择适合您的博物馆进行参观。
三、柏林的艺术与文化1. 柏林菜市场:每周末,柏林的菜市场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摊位,您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德国特色美食,如德国香肠、啤酒和蛋糕等。
同时,您也可以购买到当地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
2. 柏林爱乐乐团:作为世界知名的乐团之一,柏林爱乐乐团为您奉献精彩的音乐演出。
您可以提前了解演出计划,并在旅行前购买演出票,体验一场难忘的音乐之夜。
3.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奥地利画家克林姆特的纪念馆,收藏了大量的克林姆特的艺术作品。
柏林的旅游景点
![柏林的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6b540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2.png)
柏林的旅游景点柏林是德国的首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繁荣的城市。
以下是柏林的一些主要旅游景点:1. 柏林圆顶(Reichstag Dome):柏林圆顶是德国议会大厦的一部分,在顶部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景色。
2. 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 Gate):勃兰登堡门是柏林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是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巨大城门。
3. 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Berlin):该博物馆介绍了德国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大屠杀期间的犹太人遭受的迫害。
4. 柏林国立艺术馆(Berlin National Gallery):这是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世界级艺术品。
5. 塞西利恩公园(Tiergarten):这是柏林最大的市中心公园,提供了放松散步和户外活动的理想场所。
6. 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建于1810年的这所大学是德国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提供了一流的学术氛围。
7. 柏林墙纪念碑(Berlin Wall Memorial):这个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分裂柏林的墙壁,展示了墙壁的历史和影响。
8. 黑门广场(Potsdamer Platz):这是柏林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拥有摩天大楼、购物中心、电影院和餐厅。
9. 独立钟楼(Gendarmenmarkt):这是柏林最美丽的广场之一,拥有独立街的古老教堂和宏伟的景观。
10. 纳粹集中营纪念馆(Topography of Terror):这个纪念馆位于纳粹集中营原址上,展示了纳粹恐怖统治期间的历史和罪行。
这些只是柏林众多旅游景点中的一部分,游客还可以参观德国历史博物馆、洪堡箱根建筑等等。
柏林犹太博物馆建筑分析
![柏林犹太博物馆建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8989b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9.png)
❖在通道中并没有过多的展品,有五个被刻意用 墙面封闭起来的空间,叫做“虚空”,如不细心 留意,游客也可能完全不会察觉馆里有着一个这 么诡异的空间。但是细心的游客偶而能透过一些 洞开的窗口瞥见这些不能进去却垂直贯穿了整栋 建筑物的虚无空间,只有建筑顶部的玻璃天窗投 下光来 。
内部空间
❖这些虚空的“展览厅”并不开放给游客参 观,却还是有一个处在尾端被称为记忆的空 间,能让人进内一窥其秘。 这里展示着一件名唤“秋之落叶”的现代艺 术品。步进这宽耸空荡的空间后,只见地板 上铺天盖地地铺叠着一个个圆形的铁铸人脸, 人脸直径大小如一个手掌,张口圆瞪,似呆 还怨,仿似一个个呐喊的灵魂。
❖建筑表达了两个几何线形。 一个多样化的片断组成的直线 和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相互交 织,但各有自己的方向。表达 了空间的联系和序列的破碎。
与旧馆间关系 —— 高度
❖新馆与老馆之间仅在地下的出入 口相接。除了出入口之间的联系, 在高度上,檐口高度大致相同。
与旧馆间关系 —— 风格
❖旧馆与新馆风格迥异。形成 强烈对比。 ❖如天外来物,在混乱的城市 肌理中起到调和作用。
设计灵感 Between The Lines
❖被压扁的六角星 ❖未完成的歌剧
❖遇难者的原址
设计原型 非理性的原型 大卫盾(六角星)
以色列国旗
❖纳粹强迫每个犹太人佩 戴“耻辱名牌”
❖折射出民族的血泪和辛 酸
设计原型 非理性的原型 大卫盾(六角星)
外观设计 Between The Lines
❖德国闪电战 柏林犹太人博物 馆锯齿形的形态让人联想到德国 闪电战。
立面设计 ——立意
❖对柏林犹太名人的地址连线的 引用及乐谱语汇的建筑转化,在 墙壁上留下伤口一般的不规则指 向的开窗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ppt课件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30182bb7360b4c2e3f64ff.png)
主要设计有柏林的犹太人博物馆、美国旧金山犹太人博物 馆、英国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伦敦城市大学的研究生
流亡之轴:
“流亡之轴”-通往明亮玻璃的甬道可以去到外面,花园四周包围着水泥墙,倾 斜的石片地面上,如迷宫般交错竖立着49根倾斜的水泥柱,参观者可以在其 间穿行。每墩空心方柱里都种有橄榄树,艰难地争取着自己的一席之地,奋 力从顶上长出。抬头能看到青灰色的天空被无情地撕裂,象征着那些遭放逐 的犹太人的艰难处境-
展厅
进入展厅,游客便不由自主地被卷 入了一个扭曲的时空。馆内所有通 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的角度, 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直的。错中复 杂的交通流线,黑色墙体界定的反 复出现都给参观者感官上强烈冲击, 并且显示出令人震撼的力量,它的 出现阻挡了空间的连续感,把空间 秩序压缩扭曲,仿佛都在隐喻着那 个时期人们对于战争的恐惧和对生 活近乎绝望的心态。
沿着通道来到尽头,前方是一连迭耸飞起 来的梯级,直通建筑的顶层,相继把游客 引向地面层及以上各层的展览厅。延续不 断的台阶象征着,犹太民族的延续,灰暗 的灯光和顶部不规则的水泥横梁分割空间、 创造压迫感,象征着犹太民族延续历程中 的苦难和不屈。
在通道中并没有过多的展品,有五个被 刻意用墙面封闭起来的空间,叫做“虚 空”,如不细心留意,游客也可能完全 不会察觉馆里有着一个这么诡异的空间。 但是细心的游客偶而能透过一些洞开的 窗口瞥见这些不能进去却垂直贯穿了整 栋建筑物的虚无空间,只有建筑顶部的 玻璃天窗投下光来 。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描述课件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描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9eb8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12.png)
博物馆的藏品和展品
藏品
博物馆的藏品种类丰富,包括艺术品 、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等,涵盖了犹 太文化的各个方面。
展品
博物馆的展品以主题展览为主,涉及 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通过 展示犹太人的生活、文化和历史,让 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犹太文化。
柏林犹太人历史背
02
景
犹太人在柏林的历史
犹太人在柏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7世纪,当时一些犹太人定居在 柏林,主要从事商业和金融活动
。
在19世纪,随着德国经济的繁荣 ,犹太人在柏林的社会和经济地 位逐渐提高,他们成为文化、艺
术和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
然而,在纳粹时期,犹太人的权 利被剥夺,许多人被驱逐或杀害
。
纳粹时期犹太人的遭遇
纳粹德国在1933年上台后,开始对犹太人实施种族歧视和迫害。 犹太人被限制从事某些职业,被迫搬到特定的居住区,甚至被送往集中营和屠杀。
开放与包容
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强调开 放与包容,旨在为不同文 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一个交 流和学习的平台。博物馆的展陈方式Fra bibliotek实物展示
博物馆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影 像等资料,还原历史场景,让观众更 直观地了解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互动体验
博物馆设置了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 虚拟现实、互动游戏等,让观众更加 深入地了解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 描述课件
目录
• 博物馆概述 • 柏林犹太人历史背景 • 博物馆的设计理念和展陈方式 • 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和意义 • 参观博物馆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博物馆概述
01
博物馆的起源和历史
起源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建立源于对 二战期间犹太人遭受迫害和屠杀 的反思,目的是纪念和传承犹太 文化。
柏林犹太博物馆分析
![柏林犹太博物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2a2d5727d3240c8447ef97.png)
。
2.交通流线分析
垂直交 通流线:
博物馆共 有五组楼 梯和室外 天桥组成 他的垂直 是通往 “死亡” 的大屠杀 之塔,二 是通往“: 流放”的 霍夫曼花 园,三是 通往三层 的“共生” 展厅。
水平交通流线
水平交通流线
博物馆各个 部分的流线 不交叉,整 体上只有一 条主流线, 各部分之间 通过天桥连 接
柏林犹太博物馆分析
目录
(1)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概况 (2)场地与环境分析 (3)使用与空间 (4)材料与建构 (5)形式操作
(1)柏林犹太人博物馆概况
柏林犹太博物馆 Jüdisches Museum, Berlin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 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 的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 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 包括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 太人的历史,而后者是展览 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 如包括对于大屠杀。曲折的 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匕 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 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 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 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 出的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 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草地
草地
3.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关系
建筑与建筑之间,色彩上 采取相近的处理手法,使 整个建筑与周围环境很恰 当的融合在一起。 但是又有一定的区别于其 他建筑。造型上则与周围 建筑形成强烈对比
新馆与旧馆之间的风格迥异,但这两 种风格均在周围环境中有呼应,新馆 的部分轴线与体块延伸到旧馆形成一 个呼应
4.柏林犹太博物馆草图分析
博物馆的平面设计 是由设计师根据历 史背景中犹太人遇 害的路线得出的, 并加上跳动的音符 得出形体。
(3)使用与空间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建筑分析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建筑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ed9aa2bd64783e09122bdf.png)
柏林犹太博物馆
1999年1月,柏林犹太博物馆初次落成开幕,里头空无一物,但是 外面却有好几千人排队等着参观。当大门首度开启,人潮涌入时, 工人还在进行最后的细部修饰。
第一年,就有三十五万人慕名而来。
一栋纪念历史伤痕的建筑,究竟应该长成什么样子?
柏林犹太博物馆原本只是个小建案,当局想在柏林博物馆旁附设一 个独立的「犹太部门」,参加比图的建筑师来自世界各地,所有 人都提出类似的想法:一个抚慰人心、吸引人的中性空间。
「你毁了我的人生!」这位切玻璃已经切上瘾 的工人大笑道:「这是我做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棒的工作。再 也没办法回头去做一般的窗户了!」
李伯斯金曾说,他总是把这栋建筑想成某种文本,是要去读的。这 就是犹太博物馆最动人之处。
有一天,两名犹太老妇人来参观博物馆。她们生在柏林,侥幸逃过 大屠杀后侨居英国,在伦敦标准晚报特别安排下,她们战后第一 次回到柏林。 李伯斯金陪着她们缓缓走进大屠杀塔。「我们进 到里头,一道金属门在我们身后重重关上,毫不留情。当时是冬 天,塔里没有暖气,可以听到塔外对街学校的孩子嬉戏声、菩提 大道上的车水马龙、博物馆里的交谈声。我们就跟战时的德国犹 太人一样,都从正常生活隔了出来。」两位老妇人泪如雨下。
「这栋新建筑最离经叛道的地方是没有前门。参观者 必须先进到柏林博物馆原来的巴洛克建筑,再走进地 面下的三条通道。这两栋建筑物所涵纳的历史,彼此 之间的联系虽然不是一眼可辨,但实则密不可分,而 且留在柏林的根柢永不磨灭。」
人人都说,这种房子根本盖不起来。李伯斯金心里清楚,他虽然赢 得竞图,但如果就此放手,这栋结构诡异的建筑大概永远沦为纸 上谈兵,不了了之。最后他孤注一掷,放弃洛杉矶盖提美术馆待 遇优渥的职位,举家迁到柏林,决心亲手完成他平生的第一个大 案子。
解构主义的经典作品: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解构主义的经典作品:柏林犹太人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41b39bc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f.png)
解构主义的经典作品: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范云
【期刊名称】《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2002年8月,一行二十多位建筑师踏进柏林。
如同上海,柏要到处是新建筑与建筑工地,各种风格的建筑汇聚一城。
来之前,查阅了很多资料,总想在匆匆而过的几天里,找出众多建筑中的精华。
《德国当代博物馆建筑》引人遐想的封面吸引着我。
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丹尼尔·利保斯金德(Danicl Libeskind)的代表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不容错过,建议同行们参观此博物馆,得到一致认同。
【总页数】4页(P78-81)
【作者】范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5
【相关文献】
1.论音乐在建筑中的文脉演绎--以“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为例 [J], 吴淏;邵阳;郁舒兰
2.破土而生:建筑中的历史与记忆--丹尼尔•李伯斯金及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J], 刘羽
3.李伯斯金解构主义建筑设计风格探究与运用——以柏林犹太人纪念博物馆为例
[J], 刘和琴;
4.李伯斯金解构主义建筑设计风格探究与运用——以柏林犹太人纪念博物馆为例[J], 刘和琴
5.陈列艺术的情感表达——以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及三星堆博物馆为例 [J], 付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柏林 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 犹太人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6814e44db307e87101f69638.png)
设计骨架
间断的直线 地址的连线
外墙的刻画
这一弯折体的构思是受德国纳粹时期强 迫犹太人佩戴的六角星标志的启示。这六 角星被称作大卫之星,是犹太人的象征。
• 它闪电般的外形或“破 碎的大卫之星”由一条 轴线贯穿,在曲折的体 量中是展厅,在贯通的 轴线部分则包含所有二 战中在柏林被迫害的犹 太人的名字。 • 这一曲一直代表着两种 思维和秩序——一个多 样化的片断组成的直线 和一个趋于无穷的折线 相互交织,但各有自己 的方向。这两条轴线描 绘了德国人和犹太人之 间的关系。里勃斯基把 该博物馆称为“线之间 ”(Between the lines) 。
建筑的立面依然是线的艺术,由由镀锌金属片覆盖,窗 口都是斜线状,不规则的横割建物本体,这些窗口线是 依据柏林地图上的一些犹太历史地点而被连起的,它们 也被视为连结德国犹太人不同时期的破碎象征,光透过 其中,形成微妙的空间效果。
与老馆的关系
博物馆的人口设 于老馆,新旧馆在地下 层相连。新旧两馆的历 史关系借由这条地下通 道表达。它显示了这个 城市与犹太人的历史联 系。 这个出入通道的 楼梯和走廊被设计的相 当狭窄,并连到新建物 的高塔里,经由高塔才 能通到新建物的各个楼 层。 要进入新馆就得 先进老馆,这对一些参 观造成了不便。
线性和时间的组织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轴线
死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 大屠杀之塔(Holocaust rower)
三条相互交叉 的轴线
逃亡
通往轴线尽端的”霍夫曼花园(E TA Hofmann Garden)
共生
一部长长的直通三层展厅的楼梯。
• 死亡轴线的尽端是”大屠 杀之塔 一间空的房子。从 低矮的通道费力地推开沉 重的铁门.进去的时候思 想毫无准备:空间很高(大 约有20m).也很黑.仅在 顶部有一丝亮光.感觉相 当恐怖。空间中弥漫着死 亡的气息.阴冷.潮湿; 眼睛稍微适应了暗环境. 从黑暗的背景中渐渐浮现 出几个站立的人形.一动 不动.不声不响 一字排开 .站立在一面大墙之前.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共23页文档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共23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f35419afe4733687f21aa05.png)
谢谢!
23Βιβλιοθήκη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分析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柏林犹太博物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fefe77db26fff705cc170ae3.png)
转自: 专筑网 柏林犹太博物馆所在国家:德国所在地区:柏林柏林犹太人博物馆馆设计的时代背景:二战之后,德国从未停止对历史的反省,德国对历史的态度,使德国人、法国人甚至整个欧洲的人民都感到轻松和安全。
为了表示"勿忘历史"的决心,德国还为犹太人修建了一座大屠杀纪念馆。
2005年12月15日,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最终落成。
丹尼尔·列别斯基(D.Libeskind)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建筑,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
该纪念馆最具特色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占地2万平方米的露天广场,地面由2711块高矮不等、刻有请愿书的水泥板铺成,远看就像是一片被微风拂过的麦田,而走近了则像是步入一个巨大的迷宫。
负责设计纪念馆的美国建筑师彼得·埃森曼表示,他的设计将强迫人们面对过去。
广场上还将竖起一个扬声器,昼夜不停地播放400万记录在册的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
而在广场地下还有一个特别的资料中心,为前往参观的人提供服务。
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
丹尼尔。
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丹尼尔·列别斯基(D.Libeskind)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
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
其一是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
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
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下去。
依据相互离散、游离的处理手法,形成了贯穿这座博物馆整体的不连续的空间。
这二条脉络是“犹太人博物馆”的特征,同时又是里伯斯金所特有的“二元对立,二律背反”的观点。
奇特的建筑之美:带你看看世界建筑史上奇奇怪怪的解构主义建筑
![奇特的建筑之美:带你看看世界建筑史上奇奇怪怪的解构主义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9a370a9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6.png)
奇特的建筑之美:带你看看世界建筑史上奇奇怪怪的解构主义建筑'解构主义'这个词,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
其含义晦涩难懂。
简而言之,就是把什么都拆了。
有人总结道:'他们的矛头指向传统形而上学的一切领域。
所有的既定界限、概念、范畴、等级制度都是应该推翻的。
'美国的一位解构主义者比喻得更形象,他说解构主义者就像是把父亲的手表拆散了并使之无法修复的坏孩子。
从历史上看,社会上(文艺、哲学也包括在内)刮什么风,建筑领域里不久就会下什么雨。
1988 年3 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有关解构主义的学术研讨会。
会上观看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的录像。
同年6 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解构主义建筑展,展出了七名建筑师的10 件作品,引起轰动。
拉维列特公园,网络图片(侵删)美国《建筑》杂志1988 年6 月号在'编者之页'里写道:'本世纪建筑的第三趟意识形态列车就要开动了。
第一趟是现代主义建筑,第二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现在开出的是解构主义建筑。
'这位编者暗示解构主义小命不长,他说:'今后几个月,赶在解构主义建筑消失之前,我们和别人还有话说。
'为什么这样说呢?看了解构主义建筑的实例,也许你也会同意他的观点,因为这类建筑太奇特、太扎眼了。
要是满大街都盖上这类东西,非把人都吓疯了不可。
当然,少量的有一些,点缀一下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也未尝不可。
马尔默的HSB 旋转中心马尔默市是瑞典第三大城市。
马尔默的HSB 旋转中心是一栋商住合一式的建筑物。
它的设计理念源于一个名为《扭曲的躯干》(Twisting Torso )的白色大理石片雕塑,该雕塑1999年由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洛特拉瓦模仿扭曲的人形制作。
大楼于2001 年2 月14 日动工,工期为四年半。
2002 年3 月和8 月,该建筑分别完成地基及混凝土浇筑工程。
2005 年8 月27日,大楼正式落成。
犹太记忆---德国犹太人纪念馆的分析PPT
![犹太记忆---德国犹太人纪念馆的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efe4f84693daef5ef73d55.png)
柏林犹太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人历史博物馆,其目的 是要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的历史,包括 德国纳粹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历史,而后者是展览中非常重 要的组成部分,例如包括对于大屠杀(Holocaust)的追念, 其展品以历史文物与生活记录为主,多达3900件,其中1600 多件是原件。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像是建筑形式的 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 年的生活历程,他们对德国艺术、政治、科学和商业作出的 卓越贡献,及在20世纪经历的那段悲惨历史
这就是犹太博物馆,一个看不到太多枯燥文字、 晦涩图片的展馆,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充当了的无声 解说员,也许你置身与它如战争阴影般晦暗的空间, 触及他大片对比强烈的光与影,你也许会感觉像是经 历了一场伤感的旅行,这或许就是建筑师想为你传递 的信息,这座奇特建筑给予他们最大的触动,或许是 纪念;而对于犯过错的人来说,对于旁观者的我们来 说,它又带给我们些什么?我想或许在建筑师的心中 ,在踏足其中的每个人心中,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仅 是为了祭奠与反思,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所藏有的 ,还是希翼。
平面分析图
物馆的平面呈曲折蜿蜒状,馆内 所有通道、墙壁、窗户都带有一定 的角度,可以说没有一处是平直的。 博物馆的入口在一楼右侧,由两道 楼梯扶手引导至地下室,楼梯到达 处同时也是整个地下层的最深点, 从此最深点缓缓向上爬升,参观者 眼前展开三条象征着三种不同命运 的路线。
撼是冲地为 和更击面解整 感多,、构个 受通让近主建 。过博处义筑 建物、建的 筑馆还筑本 的不是的身 设再远代就 计是处表是 给照,作一 人片都,个 一展给建无 种览人筑声 身的以无的 历代强论纪 其名烈从念 境词的空碑 的,视中, 震而觉、作
丹尼尔·里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niel Libeskind作品-柏林犹太博物馆
begin
犹太博物馆的入口配置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内,利用新建筑体其中一个“空”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此建筑内,并打破其方正格局,横斜入地下室而至新建筑体内。
Libeskind称此种手法为〝潜意识下的连接〞,代表德国人和犹太人命运的无法分割;但从深层意义来看,为了创造犹太博物馆的入口,拆除了仿古迹的一面墙体
此古迹是大战后依原设计重新再造的仿品,并非原迹〉,若依建筑师之意,各自赋予基地上两个独立建筑体为德国人及犹太人的象征,而使用这样一种侵略性的语言来响应象征着德国人的巴洛克式建筑体上,我个人的感觉彷佛:别人对我不仁,我亦回之不义。
尤其为了强调犹太博物馆的入口,用材质沉重的墙体作为入口的建筑语汇,这手法的疑虑,更在犹太博物馆内部使用轻快材质的对比下而加深。
三条主命运线代表三种不同的可能性,也是本设计案的主题,但参观者走完这三条命运线后,并无法在空间的
体验上领略出不同的感受,倒是整个建筑体顺应着李伯斯金强烈的个人美学及设计风格,有着统一而重复的空间感,从头至尾没有平行和垂直线、倾斜的墙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灯具线、展示橱柜的不规则开口〈以上皆为解构派常用手法〉,参观者走完全程,只觉空间跳跃不停,和哀悼犹太人的省思感似乎没办法配合。
当然这是我个人在犹太博物馆的空间经验,并不足以代表其它参观者的想法,只是我很怀疑,若去除了引导员的详细解说,以及每个空间、每条路线上的昭示牌,参观者是否能够从自己寻常的空间领略知觉中去体会建筑师要说的故事?设计者利用历史背景、哲学思维或艺术化的手法来充实设计,基本上是很吸引人的,只是当建筑实体完成后,也必须要能够回归到空间上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无需语言、文字图片的引导,直接可以体会的感觉。
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建筑师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这些名人的选择并没有国籍限制,可能是犹太人,也可能是德国人或者其它。
关于这个引用,个人觉得并没有很强的立论,为什么盖一座犹太人纪念馆要拿一些名人来左右建筑体的走向?难道被牺牲的一般犹太人,其价值比不上几个历史名人?当然如果要使用一般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因为被迫害的人数太多而只会在地图上形成密密麻麻的网,就没有办法作为建筑体走向的解释了。
〈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搜集了在柏林被迫害的犹太人名册及住址,推测他可能想过使用犹太人住址来决定方向性〉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
丹尼尔。
里伯斯金设计的“柏林博物馆(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
里伯斯金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
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
其一是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
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
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下去。
依据相互离散、游离的处理手法,形成了贯穿这座博物馆整体的不连续的空间。
这二条脉络是“犹太人博物馆”的特征,同时又是里伯斯金所特有的“二元对立,二律背反”的观点。
柏林的痕迹,不仅仅是物理的,据说其中还有说不清因果关系的根源,或者是既往性夹杂在里面。
从德国人和犹太人的外在关系来观察,他下了这样的结论。
他执着地追求曾对犹太人的传统和日尔曼文化做出贡献的作家、音乐家和艺术家们的生活踪迹,并将其模式化。
这是该博物馆所要表现的第一个内容。
该博物馆共有4个隐喻情结,其二是根据作曲家阿诺德。
施昂拜格未完
成的歌剧“摩西和阿龙”的脚本而构成的。
在此处,表现了由于歌的存在,而歌词不清,相反,歌不存在,而能帮助对歌词的理解的不合情理性。
第三,在大屠杀年代被驱逐出柏林,在里加和乌其的强制收容所中死亡人的名字和死亡地名。
第四,是以瓦特。
本杰明的“一侧通行路”形成的。
沿着曲折型建筑,引入了60个连续的断面。
如此一览“犹太人博物馆”的话,正如街谈巷议所说,里伯斯金充满晦涩的形而上学的超俗的思考,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接近的。
例如:对“犹太人博物馆”的第四种表现的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他从自身的体验,给予了非常明确的解释。
他是在纽约、伦敦、米兰、波士顿、那不勒斯等地居住过的多国籍派,也是典型人口移动派。
他对我的“这种多国的生活方式对你本人的作品有什么影响?”的提问,回答是“的确有影响。
但现实却相反,工作产生了这种必要性。
”“不在一个地方长住,不被一地的传统习惯束缚的生活方式,正反映了当今时代的新状况”。
在世界各城市,不是作为当地人,通常是作为异国人,又是作为局外人而存在(being)的他,同时又作为当地人而非在(nonbeing)的存在。
不能作为异国人存在的理由,又成为,作为当地人的理由的这种双重自相矛盾的逻辑,是符合“犹太人博物馆”所体现的观点的。
一种艺术,由于作为其核心的主体的丧失,例如像没有情节的文学,没有旋律的音乐那样的没有展示品的博物馆,其不存在性、非在的存在性的缘由,好像已是新型文化形式的一种倾向。
充满被驱逐、遭受屠杀的(成为不存在)犹太人的悲痛与苦恼的“犹太人博物馆”,仅仅超越了设计的特异性和观念的前卫性,将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的历史封印而已。
同是一个犹太系的音乐家古斯塔瓦。
马勒,所内含的如在第九交响曲所奏出的旋律那样深沉暗淡的精神才是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