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名词解释心理学
安慰剂效应名词解释心理学安慰剂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即给一个人提供了外部的支持或安慰,能够消除他的心理压力,使他的焦虑情绪减轻,给他带来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在实际中,安慰剂效应可以从政治、社会、伦理等多方面可以看出其作用,其中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政治方面:安慰剂效应在政治上可以作为一种政治文化,它可以在政治行为当中发挥作用,被用作一种政治交流或安慰的手段。
它可以消除平民间的紧张压力,减轻政治紧张局势,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凝聚民心。
二、社会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安慰剂效应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观念,促进社会的发展,开拓人们的思维,让他们能够从挫折中走出来,积极面对生活。
三、伦理方面:安慰剂效应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伦理困境,可以使人们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减轻彼此之间的矛盾,拉近彼此之间的亲密度,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和谐与幸福的体验。
安慰剂效应的核心思想是提供给他人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能够放松心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不再陷入无尽的痛苦中。
安慰剂效应对人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政治安定以及伦理价值运用都有重要的意义。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动力,它可以帮助人们处理焦虑和抑郁,同时也可以消除孤独感,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动,提升个人自我价值,有效地控制积极情绪。
在实际的应用中,安慰剂效应可以对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和终极的决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此外,安慰剂效应还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比如改善情绪体验、减少攻击性行为、提升自信心、抑制病症并促进健康等。
它还可以丰富社会性交往体验和改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可以被用作一种情绪救济,减轻情绪,消除欲望和焦虑等。
总而言之,安慰剂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其理论在几个方面可以深入地发挥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帮助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从苦难中解放出来,获得心理的安全感和轻松愉悦的体验。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含义为“我愿意”,理解为“我将受到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心理-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理解为“我将受到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
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安慰剂效应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逐渐受到关注。
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于虚假治疗产生的生理和心理效应。
本文将从安慰剂的定义、机制、应用以及如何应对安慰剂效应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慰剂的定义和分类安慰剂(placebo)指的是没有治疗价值的虚假治疗物。
通常,安慰剂是以与实际治疗方式相似的外观、口感和使用方式制成的。
根据安慰剂的不同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生理安慰剂和心理安慰剂。
生理安慰剂是指对身体没有直接作用的治疗,如盐水注射剂和糖丸等。
心理安慰剂则是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关怀和安慰来产生的治疗效应。
二、安慰剂效应的机制安慰剂效应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期望可以影响其对安慰剂的反应。
例如,当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时,他们更容易发挥出自身的自愈能力,从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安慰剂效应还与神经生物学、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安慰剂治疗能够激活大脑中的内源性疼痛抑制系统,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从而减轻疼痛和提高心情。
此外,心理社会因素也能够影响安慰剂效应的产生。
例如,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和注重可以增强安慰剂的作用,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心感,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
三、临床研究中的安慰剂效应应用1. 安慰剂对药物疗效的评估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安慰剂控制组被广泛应用。
通过与实际治疗组进行比较,可以评估药物的真实疗效。
在双盲试验中,研究对象和研究人员都不知道患者分配到了治疗组还是安慰剂组,从而减少了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2. 安慰剂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安慰剂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许多研究发现,安慰剂治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
这与患者对治疗的期望以及安慰剂对疼痛抑制系统的影响密切相关。
3. 安慰剂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安慰剂在心理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安慰剂治疗可以改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基本概念心理学基本概念1.安慰剂效应:人们往往因为相信已经服用了有效药物而出现行为变化。
2.暗示的力量:安慰疗法与安慰剂的作用靠的是暗示的力量。
3.暗示是“把一种思想强加给另一个人的大脑的行为”。
4.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成为“巴纳姆效应”。
人难以脱离自己,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审视自己,只能参照周围人来认识自己,因此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也叫“巴纳姆效应”。
该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更相信他人给自己的评价;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
5.保守主义:一旦人们形成了对某一事件的概率判断,那么当呈现给他新信息的时候,他改变其原先判断的速度是比较慢的。
这种不愿意改变先前概率估计的惰性被称为“保守主义”。
6.比较情感(emotions of comparison)7.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损失规避的直接效应就是人们往往不愿意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即他们的“禀赋”,来换取在其他情况下自己喜欢的东西。
损失的心理效用大于等量收益。
因此,人们倾向于偏爱现状或事物本来的样子。
8.补偿性决策策略(compensatory decision strategies)是指用一个维度补偿另一维度的策略。
9.布里丹毛驴效应:在心理学中,把决策过程中那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10.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者作用的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别人厌倦、反感和不耐烦的心理现象。
11.出生次序与人格特质:12.从众(conformity):指人们采纳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意见的倾向。
13.代表性直觉:因为一个事件可以成为另一个事件的典型代表。
14.登门槛技巧(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一旦人们有一只脚跨入了门槛,就能够利用你的承诺感增加你随后的依从性。
安慰剂效应、自我暗示效应、外界暗示效应、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瓦拉赫效应)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 ebo E ffect,源自拉丁文plac 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巴奴姆效应心理学家巴奴姆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
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
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了数百份遥测评语。
有二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
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这样的评语怎么会不“灵验”,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不会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
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巴奴姆效应告诉我们,不管每个学生过去和现在的表现多么差,他们内心深处总会多少有点积极向上的念头。
所以,教师捕捉到后进生的优点,要多赞扬。
“赞扬”蕴含着老师的鼓励、教育与评价,也蕴含着老师的爱心与期望,本来后进生听到的批评就比一般的学生多,如果教师再一味地批评,指责,就会使他们丧失自尊,不求上进。
安慰剂效应详细介绍
经典实验案例介绍
毕阙博士的原始实 验
现代安慰剂研究案 例
毕阙博士于1955年首次提出安 慰剂效应,其实验通过对比真 实药物与无效安慰剂对病患的 治疗效果,发现即使是无效的 安慰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 善病患的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关注安慰剂效应,并设计了一 系列实验来验证其存在。例如 ,有研究发现,在慢性疼痛治 疗中,给予患者安慰剂能够显 著降低其疼痛感。
02 03
经典条件反射
在反复接受安慰剂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可能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即使 安慰剂本身并无实际疗效,但患者因之前的经验而对其产生了信任,这 种信任在心理上转化为一种疗效。
认知重构
安慰剂效应可能促使患者重新评估自己的病情,从一种更积极、乐观的 角度看待疾病。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有助于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 郁情绪。
神经生物学机制
神经递质与受体
研究表明,安慰剂效应可能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及其受体的活动 有关。这些神经递质在调节情绪、认知和疼痛感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大脑可塑性
大脑具有可塑性,即能够根据经验和学习进行调整和改变。安慰剂效应可能通过影响大脑 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反应。
跨学科安慰剂研究
除了医学领域,安慰剂效应还 逐渐扩展到心理学、神经科学 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些研究通 过结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进一步揭示了安慰剂效应的 内在机制。
实验设计与方法探讨
01 02 03
随机对照试验(RCT)
RCT是评估药物疗效的金标准,也是研究安慰剂效应的重 要手段。通过随机分配患者接受真实药物或安慰剂治疗,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偏倚,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安慰剂效应 的大小。
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心理科普小知识
心理科普小知识
10.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 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 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
11.近因效应 在有多个意义不同的刺激物依次出现的场合,印象形成的决定因素是后来新出现的刺激物。例 如介绍一个人,前面先讲他的优点,接着“但是”,讲了许多缺点,那么后面的话对印象形成产生 的效果就属于“近因效应”,即最新出现的刺激物促使印象形成的心理效果。
心理科普小知识
8.延迟满足效应 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甘愿放弃或者延缓即时满足,在等待中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这种抉择取向,我们称为“延迟满足”。 你愿意花费5年,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9.内卷化效应 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层面、没有发展增长、没有任何变化和改观、水平稳定、不断重复,对 即将到来的变化缺乏应变能力,这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行为,被称为“内卷化效应”。
心理科普小知识
19.21天效应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 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 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20.鸟笼效应 如果一个人买了一个空的鸟笼放在自己家的客厅里,过了一段时间,他一般会丢掉这个鸟 笼或者买一只鸟回来养。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也 就是说,人只要拥有了一件东西,就会继续添加与之相关的东西与之匹配。
心理科普小知识
14.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 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 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就是著名 的“木桶定律”,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 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
临床药理学理论指导: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药物治疗的效应并非完全由药物本身单一因素引起,一个病人服药后的效应实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药理学效应、非特异性药物效应、非特异性医疗效应和疾病的自然恢复4个因素。
非特异性药物作用和非特异性医疗效应是安慰剂的绝对效应,加上疾病的自然恢复。
则是安慰剂效应。
因此安慰剂效应是导致药物治疗发生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安慰剂效应主要由病人的心理因素引起,它来自病人对药物和医生的信赖,病人在经医生给予药物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精神和生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包括病人的主观感觉,而且包括许多客观指标。
当医生对疾病的解释及预后的推测给病人带来乐观的消息时,病人的紧张情绪可大大缓解,安慰剂作用会比较明显。
由于安慰剂效应的广泛存在,在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时,应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实际上在临床有不少药物或其他手段的治疗效果往往不是药物本身的作用,只是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PDF)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目录• 1 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2 安慰剂对照研究• 3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实验• 4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1]o 4.1 心理咨询中“安慰剂效应”的概念o 4.2 心理咨询中“ 安慰剂效应”的实质及适用o 4.3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健康需求o 4.4 “安慰剂效应”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技术 • 5 参考文献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 (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 (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 “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 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 (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安慰剂效应 - MBA智库百科
[编辑]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1]
安慰剂效应 - MBA智库百科安慰剂效应
出自 MBA智库百科(/)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目录
[隐藏]
1 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2 安慰剂对照研究
3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实验
白德巴定理摩斯科定理
布利丹效应美即好效应
波特定律马斯洛理论
布利斯定理曼狄诺定律
波特法则冒进现象
布朗定律毛毛虫效应
反木桶原理苏东坡效应
弗洛伊德口误森林效应
峰终定律
G圣人理论
声誉磁场
光环效应T
格雷欣法则同仁法则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编辑]安慰剂对照研究
毕阙博士的研究 (1955年)
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霍桑效应沃尔顿法则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目录[隐藏]∙ 1 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2 安慰剂对照研究∙ 3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实验∙ 4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1]o 4.1 心理咨询中“安慰剂效应”的概念o 4.2 心理咨询中“ 安慰剂效应”的实质及适用o 4.3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健康需求o 4.4 “安慰剂效应”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技术∙ 5 参考文献[编辑]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编辑]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1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含义为“我愿意”,理解为“我将受到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心理-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破解。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理解为“我将受到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效应定义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评价指标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
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
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
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
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反应人群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目录[隐藏]∙ 1 安慰剂效应的概述∙ 2 安慰剂对照研究∙ 3 关于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实验∙ 4 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安慰剂效应[1]o 4.1 心理咨询中“安慰剂效应”的概念o 4.2 心理咨询中“ 安慰剂效应”的实质及适用o 4.3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健康需求o 4.4 “安慰剂效应”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应用的技术∙ 5 参考文献[编辑]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编辑]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心理效应】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
这一现象最初是在医学研究中发现的。
在对病人进行某一种药物处理后,病人就报告病情有所好转,但这种药并不能医治病人的病,如告知某病人注射的是葡萄糖,病人反映精神好些了,其实注射的只是蒸馏水。
这是由于病人的自我暗示的心理作用产生的一种效应。
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学实验中作为一种被试变量出现往往会影响实验的真实结果。
控制安慰剂效应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控制组。
此外,还可采用“盲被试”,使被试不知道自己在做实验,就能避免被试因心理上的原因而使反应改变。
心理效应之——安慰剂效应
心理效应之——安慰剂效应吗啡是鸦片类毒品的重要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所以被长期用作止痛药物。
在一次医学实验中,科学家使用吗啡持续为一位患者控制疼痛,但是在实验的最后一天,他们偷偷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溶液,结果发现,生理盐水产生了和吗啡一样的功效,成功抑制了实验对象的疼痛。
在这个实验中,生理盐水充当了一种“安慰剂”,它并没有实际疗效,却产生了和吗啡一样的功效。
这就是所谓的“伪药效应”,又称“安慰剂效应”,它是美国麻醉学和医药学家毕阙博士提出的概念。
指的是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由于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缓解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其实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中,对“潜意识”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
他认为,潜意识是在我们的意识底下存在的一种潜藏的神秘力量,这是一种相对于意识的思想;而意识与潜意识具有相互作用,意识控制着潜意识,潜意识又对意识有重要影响。
可以说,潜意识具有无穷的力量,它隐藏在心灵深处。
能够创造奇迹。
1910年,法国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利用潜意识发明了一套简短有效的“柯尔疗法”。
他要求那些因为萎靡不振而导致出那各种各样身体状况的患者,每天早晚闭上眼睛坐在(或躺在)安乐椅上,让全身肌肉放松,然后小声地念出一句话:“每一天,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这段话必须早晚重复二十遍。
柯尔指出,在说出这这段话的时候,人们的潜意识会把它们记录下来。
这时,不要让任何具体的事情侵扰自己的思想一一不论是疾病还是生活中的麻烦,它们必须变成一个被动的受体。
只保留这个“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的愿望,从而让身体真的慢慢接近最好的状态。
柯尔的这种治疗方法,其实就是对“安慰剂效应”的一种现实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暗示所拥有的力量,有时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心理学中,“暗示”指的是人或环境以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收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安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今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编辑]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安慰剂效应
慰剂效应的概述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英文:Placebo Effect,源自拉丁文placebo解“我将安慰”)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这个现象无论是否真的存在,科学家至令仍未能完全理解。
[1]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Henry K. Beecher)提出[2],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试者期望效应。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拉丁文nocebo解“我将伤害”)可以使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
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control group),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
这个现象相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编辑]安慰剂对照研究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3]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由于发现了这个效应,政府管制机关规定新药必须通过临床的安慰剂对照(placebo-controlled)测试,方能获得认可。
测试结果不单要証明患者对药物有反应,而且测试结果要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群组作比较,証明该药物比安慰剂更为有效(“有效”是指以下2项或其中1项:1)该药物比安慰剂能影响更多病人,2)病人对该药物比安慰剂有更强反应)。
由于医生对有关疗程实用性的观感会影响其表现,亦可影响病人对疗程的观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效应”,指的是在不让病人知情的情况下服用完全没有对应药效的药物,但病人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安稳剂效应”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例如人们崇拜专家、名医,信赖所谓的好药、贵药、进口药等也是“安慰剂效应”在起作怪。
1 概念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
科学家在实验对象身上制造疼痛,然后使用吗啡控制这种疼痛。
一天这样做几次,连续进行几天,直到实验的最后一天,用生理盐水取代吗啡溶液。
像吗啡一样,生理盐水也有效地抑制了实验对象的疼痛。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亦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Nocebo effect):病人不相信治疗有效,可能会令病情恶化。
反安慰剂效应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抱有负面的态度,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
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上对康复的期望。
当患者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
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
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
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
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2.反应人群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
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毕阙博士的研究(1955年),有报告纪录到大约四分之一服用安慰剂的病人,例如声称可以医治背痛的安慰剂,表示有关痛症得到舒缓。
而触目的是,这些痛症的舒缓,不单是靠病人报称,而是可以利用客观的方法检测得到。
这个痛症改善的现象,并没有出现于非接受安慰剂的病人身上。
研究人员对在这一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还不是很清楚,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大脑能够影响到身体的生化活动。
他说:“对治疗效果的期待和实际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大脑和身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很好模式。
”现在,研究人员还需要识别安慰剂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能够发挥作用。
也许安慰剂对某些疾病不会产生作用;也许在不同的疾病之间存在某种共同机理。
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答案。
3.作用原理
对于安慰剂如何产生作用,有以下两个假设:受试者期望效应(Subject-expectancy effect)及条件反射。
(1)期望效应
受试者期望效应引导病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因此导致安慰剂效应的出现。
Asbjørn Hróbjartsson 及Peter C. Götzsche 于文章中质疑“大部份病人有礼貌地倾向为迎合实验人员而报告病情得到改善,即使他们并不感到改善。
”主观的偏见亦可能使病人潜意识相信病情因为得到关注及照料而改善。
(2)制约反应
古典制约是一种关联学习模式,使受训者学习到特定情况下作出特定的反应。
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于每次给予狗食物之前都发出铃声,经多次反复后,每当铃声一响,狗就会自动分泌唾液,原因是狗已经学习到将铃声及食物关联起来。
所以,安慰剂使病人产生与有效药物相似的生物反应,有可能是因为制约所造成。
服用安慰剂“药物”的人相信那是真实的药物,因而果然能体验到疼痛或其它症状的显著减轻,尽管安慰剂并没有什么生物化学作用。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非
常强有力的现象,能使至少1/3甚至更多的患者病症显著改善。
安慰剂药物和安慰剂医疗过程已证明对一大批病症有效,包括长期性病痛、高血压、心绞痛、抑郁、精神分裂症、甚至癌症、这是20世纪对神秘魔术、巫术、用水蛭放血、拜药王庙、仙丹等乱七八糟的疗法的实验继续。
安慰剂效应是我们心理预期任何能操控来自于身体的信号的明显例证。
安慰剂只有在患者相信其作用时才会十分有效。
如果心理医生说服患者相信这种治疗会使他们身体症状好转,或者提供安慰剂的方式能够增强其心理效果,安慰剂药物或医疗过程的效力会大大提高。
举例来说,注射安慰剂比服用安慰剂通常效果要好,这是因为注射药物比吞服药片能产生更大的心理影响。
研究发现,以药片的方式服用安慰剂时,其颜色、大小和形状都会影响其效果。
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相当复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了解。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大脑在紧张时释放的内啡肽等缓解疼痛的吗啡类化学物质所起的作用。
其他科学家则认为,这是某种形式的条件反射作用。
不论产生安慰剂效应是哪种机制,精神作用无疑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4.实质及适用
对象“安慰剂效应”本质上属于暗示效应,它是多种心理咨询方法的综合,主要包含催眠疗法、认知疗法、暗示疗法、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及意象对话技术、自我防御、行为疗法等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原理。
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帮助来访者的自立自强”,所以心理咨询的“安慰剂”不仅仅是使用药物,还包括引导来访者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
药物的安慰剂主要是通过来访者对药物的认识、感受以及服药行为本身引起心理———生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效果的。
环境建构和咨询人员从业能力需要以各种来访者的心理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从而通过“首印效应”和言语暗示给来访者带来有助于发展的心理影响。
“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咨询中适用对象包含两方面:一是容易受暗示的人群,这些个体的人格特点包括喜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喜欢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二是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疾病,如癔症、强迫症、一些恐怖症、焦虑证、疑病证和神经质。
如果两者同时具备,“安慰剂”就更容易产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