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复习版完整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充血
•概念
•机体得某器官或组织血管扩张、含血量增多得现象,称为充血(hyperemia)。
•动脉性充血
•器官或组织小动脉扩张、输入血量增多得现象,称为动脉性充血,又称主动性充血,简称充血(图1-1)。
•三)病理变化
•眼观
•组织微肿、颜色鲜红、局部温度升高、代谢旺盛、机能增强。
•2、镜检
•细小动脉、毛细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图1-2)。由于充血多见于炎症,故还可见中性白细胞渗出、出血、炎性水肿及实质细胞变性、坏死等炎症病变。
•四)结局与对机体得影响
•充血多就是暂时性反应,病因消除后局部血量即可恢复正常。如病因持续作用,充血时间过久,血管壁紧张性会下降,血流变缓,充血可能转变为淤血。
•充血就是机体得防御、适应性反应之一。充血组织机能、代谢与抗御能力都得到增强,同时,充血可将病理性产物迅速排除,对消除病因与恢复组织机能都有积极作用。
•但充血如发生在脑部(如中暑),即使时间较短也会导致严重后果。有病变得血管充血可能导致破裂性出血
•静脉性充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与毛细血管内,导致局部组织中静脉血含量增多得现象,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被动性充血,简称淤血(图1-1)。
•(二)、病理变化
•1、眼观
•(1)淤血局部组织肿胀(含血量增多、淤血性水肿);
•(2)淤血局部暗红或兰紫色(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3)局部温度降低(血流缓慢、局部缺氧→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
•(4)淤血性出血(缺氧→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红细胞渗出→淤血性出血)。
•2、镜检
•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充盈大量血液。
•(三)对机体得影响
•急性淤血:病因消除后,一般可恢复。
•慢性淤血:淤血部位水肿,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此外,淤血→缺氧→结缔组织增生→淤血性硬化。
Ⅰ、肝淤血
•Ⅱ、肺淤血
•第二节缺血
•局部器官、组织得血液供应不足或完全断绝,称为缺血(ischemia)。
•三、对机体得影响
•(一)、缺血器官、组织代谢与机能降低,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二)、影响得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得程度;
•2、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得速度(侧枝循环能否迅速建立);
•3、受累组织对缺氧得耐受性:
神经细胞最敏感,心、肝等细胞次之,皮肤、结缔组织有较强耐受力。
•第三节出血
•血液逸出心脏、血管之外,称为出血(hemorrhage)。
•四、对机体得影响
•(一)、短时间内大出血:失血量超过血液总量1/3~1/2时,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出血量更多→死亡。
•(二)、重要部位得出血,后果严重:心包积血可致心力衰竭,脑内出血(脑溢血)可引起相应部位机能障碍或突然死亡。
•(三)、较多出血或长期持续得小出血→贫血。
•第四节血栓形成
•在活体得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份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得过程,称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得固体质块称为血栓(thrombus)。
四、血栓形成得意义与影响
•(一)、有利作用
•止血
•(二)、不利影响
•1、堵塞血管,阻断血流,导致缺血;
•2、在心瓣膜形成血栓——心瓣膜病;
•3、形成栓塞;
•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第五节栓塞
•血流中出现不溶于血液得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得血管而不能通过,导致血管阻塞得过程,称为栓塞(embolism)。引起栓塞得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第六节梗死
•由于动脉血流断绝所致器官或组织得坏死,称为梗死(infarct)。
•二、病理变化
•梗死灶得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得坏死。
•第二章水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水代谢紊乱
•一、水肿
•等渗性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蓄积过多,称为水肿(edema)。
•五)水肿对机体得影响
•(1)炎性水肿对机体有利(见炎症章);
•(2)多数水肿对机体有不利影响
•二、水中毒
•各种原因引起得低渗性体液在细胞内、外蓄积过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脑水肿,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称为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三、脱水
•由于水分摄入不足或丧失过多,造成水得负平衡,称为脱水(dehydration)。•(一)高渗性脱水
•此时,失水大于失钠,故又称缺水性脱水。特点就是血浆渗透压增高,血液浓稠,
血细胞因脱水而皱缩,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
•(二)、低渗性脱水
•失钠多于失水。其特点为血浆渗透压降低,血容量及组织间液均减少,血液浓稠,细胞内水肿,无渴感。尿量增多,比重降低。
•三)、等渗性脱水
•水、钠按比例丧失,或虽不按比例丧失,但经机体调节后血浆渗透压基本不变。•一、酸碱平衡紊乱得概念
•尽管机体对体液pH值得变化具有强大得缓冲能力与有效得调节功能,但在许多病理条件下体液酸碱度得相对稳定性会遭到破坏,这种情况称为酸碱平衡紊乱。•三、酸碱平衡紊乱得类型
•血浆NaHCO3/ H2CO3小于20/1,pH值低于正常值,称为酸中毒;反之,血浆NaHCO3/ H2CO3大于20/1,pH值高于正常值,称为碱中毒。
•一般说来,血液中H2CO3含量受呼吸影响,HCO3—含量受代谢影响。因此,如果血液pH变化就是由血中[H2CO3]增减引起,称为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由[HCO3—]变动引起,则称为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
•血液中[HCO3—]或[H2CO3]得绝对值发生改变,但通过血液得缓冲与肺、肾得调节,只要[HCO3—]/[H2CO3]这一比值维持在20:1,血浆pH值即可保持不变,这种情况称为代偿性酸(碱)中毒。如果酸、碱中毒超过机体得调节能力,[HCO3—]/[H2CO3]不能保持20:1得正常比例关系,以致血液pH值超出正常范围,则称为失代偿性酸(碱)中毒。
•一)酸中毒
•1、代谢性酸中毒
•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或碳酸氢盐丧失过多而引起血浆中碱质[NaHCO3]原发性减少,致使H2CO3相对增多得病理过程称为代谢性酸中毒。
•2、呼吸性酸中毒
•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肺得通气与换气功能不足,致使体内生成得CO2不能充分排出,从而引起血中H2CO3原发性增多得高碳酸血症状态,称为呼吸性酸中毒。•(二)碱中毒
•2、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肺得过度通气,CO2排出过多,血液中H2CO3减少所致得低碳酸血症,称为呼吸性碱中毒。
\第三章缺氧
第一节概述
•由于组织得氧供应不足,或组织对氧得利用发生障碍,机体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得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第二节缺氧得原因、类型与主要特点
•一、外呼吸性缺氧
•肺泡气氧分压降低或呼吸功能障碍,致使血液从肺摄取得氧减少,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称外呼吸性缺氧。
•二、血液性缺氧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发生变性,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而引起得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
•三、循环性缺氧
•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供给组织得血流量减少所引起得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