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
教学设计表模板范例
教学设计表模板范例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本教案适用于XX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具备基本的XX知识和XX技能,能够理解并参与到本课程的深入学习中。
三、授课时间本课程授课时间为XX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各环节的时间分配。
四、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XX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学会XX技能,形成对XX领域的初步认识。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XX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运用XX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XX价值观的认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XX知识、XX技能的掌握,以及XX方法的学习。
通过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XX知识点的理解,以及XX技能的运用。
教师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过程(具体教学过程请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八、教学方法和手段(列举并说明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九、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作业,说明评价方式)十、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列举并简要说明本节课所需的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十一、结论(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十二、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
- 使用多媒体展示或实物展示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堂教学设计表 (3)
课堂教学设计表1. 课程信息•课程名称: [填写课程名称]•课程编码: [填写课程编码]•授课教师: [填写授课教师姓名]•授课学期: [填写授课学期]•授课班级: [填写授课班级]2. 教学目标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填写教学目标1]•[填写教学目标2]•[填写教学目标3]3. 教学内容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包括以下部分:3.1 [填写教学内容1]在教学内容1中,将重点讲解和学习[填写具体内容]。
通过[填写具体教学方法]的组织,帮助学生[填写学习目标]。
3.2 [填写教学内容2]在教学内容2中,将重点讲解和学习[填写具体内容]。
通过[填写具体教学方法]的组织,帮助学生[填写学习目标]。
3.3 [填写教学内容3]在教学内容3中,将重点讲解和学习[填写具体内容]。
通过[填写具体教学方法]的组织,帮助学生[填写学习目标]。
4. 教学活动安排4.1 活动1: [填写活动1名称]•时间: [填写活动1时间]•内容: [填写活动1内容]•教学方法: [填写活动1教学方法]•所需物品: [填写活动1所需物品] 4.2 活动2: [填写活动2名称]•时间: [填写活动2时间]•目标: [填写活动2目标]•内容: [填写活动2内容]•教学方法: [填写活动2教学方法]•所需物品: [填写活动2所需物品] 4.3 活动3: [填写活动3名称]•时间: [填写活动3时间]•目标: [填写活动3目标]•教学方法: [填写活动3教学方法]•所需物品: [填写活动3所需物品]5. 教学评估本次课堂教学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填写评估方式1]•[填写评估方式2]•[填写评估方式3]评估标准:•[填写评估标准1]•[填写评估标准2]•[填写评估标准3]6. 教学资源本次课堂教学所需的资源包括:•[填写教学资源1]•[填写教学资源2]•[填写教学资源3]7. 参考资料在本次课堂教学中,将参考以下资料:•[填写参考资料1]•[填写参考资料2]•[填写参考资料3]以上是《课堂教学设计表》的内容。
《师说》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师说》语文版教材必修四第14课2017.10.12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高一(8)班章节名称 4.2 师说学时 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高中10-12年级学段(四)阅读与鉴赏2 3、6、7本节(课)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言知识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集体朗读,解读当时的学风和教师的含义,抛弃耻学之风,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剖析教师的内涵,理解学习的真谛。
学生特征1.高一学生经过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2.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本节课以“唐代的学风”切入,重点讨论当时的学风,探讨“师”的内涵,以及现在“师”的概念,让学生学会学透,学会利用身边的各种各样的“师”,以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4.2—14.2—24.2—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言知识的能力集体朗读,解读当时的学风和教师的含义,抛弃耻学之风,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剖析教师的内涵,理解学习的真谛。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探讨唐代的学风,探究“师”的内涵。
引导点拨学生找出交代唐代学风的段落,分析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共同探讨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对比论证的,对比得出了怎样的结果,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辅以多媒体展示文本内容。
教学难点探究“师”的内涵。
引导学生从唐代“耻学于师”的学风入手,应树立“谦虚好学”的风气。
从而探究“师”的内涵,教师适当点拨启发;同时,辅以多媒体,进一步加深对“师”的内涵的理解。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4.2—14.2—24.2—3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件课件4(文字)课件5(文字)课件6、7(文字)课件8(文字)课件9~10(文字、视频)课件11(文字)课件12~16(文字、视频)导入课题明确目标诵读文本研读文本深入剖析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深入文本梳理结构思考延伸拓展延伸作业内容B IA HB IG IB E IJEGG IEGEAHHBB激发兴趣进入课题了解目标有的放矢整体感知分析文本研读文本深入剖析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梳理结构拓展探究升华自我1分1分4分5分4分4分3分15分自制自制下载自制自制自制自制自制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课堂教学设计
现代社会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情感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通过感悟,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拓展延伸
获奖的小组可以得到一个石英钟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更多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
通过对设计方案的肯定,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创新意识。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美术学习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的多样性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
突破重点策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如何让普通的时钟经过装饰变得富有“表情”,根据学生的想法再出示图片,总结装饰设计方法。
理论依据: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生活经验,对于装饰设计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他们的想象设计和图片直观展示,能明确时钟装饰的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能合理材料进行钟表装饰设计、创意制作
化解难点的策略:通过优秀作品的展示,讨论体会,启发学生的设计灵感。
理论依据:感知觉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前提。通过图片欣赏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启发设计灵感。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卡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美工刀、剪刀、胶带等。
3、课前准备:班级分才成12小组每组4个学生
2、认识“表情”
A、出示图片,明确“表情”含义
B、认识钟表历史和多样功能
问题:除了钟表,你还知道那些计时工具也为时间加上了“表情”?
问题:你觉得现代钟表在功能上有什么变化?
教学设计表格(模板)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月日总序第个教学设计课题:
预设目标: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模板)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
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师通过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步骤。
(2)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七、作业设计(1)1/2 + 1/3(2)3/4 1/6答案:(1)1/2 + 1/3 = 5/6(2)3/4 1/6 = 7/122. 应用题: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下多少蛋糕?答案:1/4块蛋糕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数学》第五册第四章《分数的应用》详细内容:本章主要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表
2024/1/30
28
学校管理层面对课程设计表的评审意见
教学目标明确性
教学内容适切性
学校管理层应评价课程设计表中的教学目 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认知水平。
学校管理层应评价课程设计表中的教学内 容是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相联 系,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024/1/30
确保教材和教具的数量和质量 满足教学需求,保证每个幼儿 都能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对教材和教具进行分类和整理 ,方便幼儿取用和整理。
16
多媒体资源准备
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兴趣,准备相关 的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动画 等。
对多媒体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选择 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资源 。
感性认识。
故事讲述
通过生动的故事,将新知识融入 其中,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
学到知识。
音乐渲染
运用音乐元素,如歌曲、音乐游 戏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
知识。
2024/1/30
22
学生活动组织及指导
小组合作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 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沟 通能力。
2024/1/30
和情境。
2024/1/30
18
人员配备及分工
根据教学需求和幼儿人数,合理 安排教师和助教的人数和分工。
2024/1/30
确保教师和助教具备相应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经验,能够提供优质
的教学服务。
明确教师和助教的职责和任务,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确
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19
2024/1/30
教学设计模板(表格式)
1.测试形式与工具(打√)
(1)堂上提问√
(2)书面练习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
(6)其它√
2.测试内容
1、通过转盘游戏,让学生自主在网上测试对四季的掌握情况。
2、同桌交流讨论四季的特点,教师堂上提问。
3、运用绘画工具,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季节。
知识点
教学目标
描述语句
3、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多媒体网络资源、工具及课件的运用
知识点
教学目标
资源、工具及课件的内容、形式、来源
使用时间
资源、工具及课件的作用
使用方式或教学策略
注:
五、形成性练习题和开放性思考题的设计
知识点
教学目标
测试题
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流程图:
流程图图例:
对流程图简要的说明:
表பைடு நூலகம்式
教学设计方案还可以采用工作表格的形式来编写,下面是一个格式参考。
设计者:执教者:课件制作者:
时间:年月日所教学校、班级:
一、教学内容简介: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初始技能
2、一般特征
3、学习风格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
1、知识点的划分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题名称
知识点
教学目标
1
2
3
2、教学目标的具体描述
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阳原县第三实验小学课堂教学设计表题习作•奇妙的想象席荣执教者席荣授课时间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9周星期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情境和情感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本节课为习作策略单元的一部分,即为最后的习作交流练写课(共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本单元的“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和“习作例文”环节均在之前的课堂中让学生们学习完毕教材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不必面面俱到)l、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为习作策略单元。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
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我变成了一棵树》都是以儿童视角去想象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在文章中感受想象的奇妙,引导和鼓励学生想象要大胆,要敢想。
初试身手栏目是在学习课文之后,让学生尝试去创作手指画,接龙讲故事,既满足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想象的大胆、奇特后的表达需求,又为教师了解写作学情提供了重要资源。
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旨在提供学生习作的范例,让学生有所启发:通过对题目提问的方式,想出后面的习作该写什么内容;在练习想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反着去想也是一种想象的方式,供学生借鉴。
最后的“习作”是形成单元的学习成果,展示孩子们的想象,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特别是本单元的“交流平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归纳梳理了想象要大胆、奇特,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导学案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结构:一、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是否否二、朗读比较,感受心情。
谜面:弟弟长,哥哥短,两个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谜底:时钟猜字谜在情境中走进文本。
开始激发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创设和再现情境,以童真和童趣引领学生融入文本,是本环节的关键。
认读“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钟”。
用“拆合法”记一记,认识钅+中=钟;换一换,换掉“钅”变成“钟、冲、肿”。
出示图片,连一连从文中我们读出,这天早上元元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思考问题回答。
三、移情表达,游戏体验。
出示课文 读一读元元自言自语和焦急样。
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倒带游戏 生填空,进而感受一分钟的宝贵。
你们见过录像倒带时的情景吧。
汽车向后开,人倒退着走。
假如元元的经历拍成录像也来倒带,一切可以从新再来。
朗读课文,生活中有后悔药吗?想一想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要是——就——”说话。
联系生活经验。
出示课文 有感情朗读元元后悔的话。
多种形式朗读,读中感悟。
一分钟小游戏:1、一分钟读课文能读多少字?2、一分钟唱跳课间操《上学歌》联系生活经验。
否是四、观察发现,写好生字。
是否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倒带游戏,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讨论:一分钟到底长还是短?带拼音、去拼音抽读生字卡片。
学习生字“元、已、坐”生字卡片 进行生字词的巩固。
指导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文字 学习写生字词。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让学生自己先观察说注意事项。
结束。
课堂教学设计表(卫荣风
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家乡在哪里》设计者weirongfeng 单位(学校)瓦店乡瓦店集中心小学授班级三)课堂教学设计表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章节名称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
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幺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
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按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
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
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
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生特征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的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课堂教学设计表1
课堂教学设计表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和实际情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知识的讲解和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关键概念。
2、教学难点难点知识的突破,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重要的知识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特定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4、小组合作法安排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以一个有趣的故事、现象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多媒体资源,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3、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设计问答环节,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案例分析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
6、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的教材。
2、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动形象的 PPT 课件,辅助教学。
3、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合作能力等。
2、作业评价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测试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摩擦力》教学设计表
《摩擦力》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三、学习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经过前一段的物理学习学生们基本上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大门,但是对于建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分析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在设计课程是使用了微课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知识,课堂上利用新媒体对重难点一一突破。
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①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②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学难点:滑动摩擦力大小公式的验证试验设计五、教学设计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包括实验装置,实验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分析。
(3)确定方案。
方案一:用弹簧秤拉着木块滑动,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摩擦力方案二:木块在木板上运动,通过钩码拉动,钩码大小就是摩擦力方案三:木块在木板上静止,拉动木板,只要木块静止,木块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利用电子白板的视频播放功能展示大家活动的情况,学生自己实验,并且进行数据处理(4)数据处理以压力为x轴摩擦力为y轴画出图像。
比较两个图像和数据,经过讨论得到以下结论: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决定。
斜率越大μ越大。
Ⅱ、Nfμ=利用excal2007处理学生实验的数据,验证实验目的课堂小结学生学以致用重复课前的实验,动手真正体验摩擦力的应用用筷子夹球。
推选几位同学上台完成活动,同时下面的学生帮忙出主意让学生学以致用,自己亲自体验“从理论到生活”。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人教版)高二必修5 Unit2 The United Kingdom 第一课时Warming up & Reading学科英语授课班级高二(一)班授课时数1设计者严孟忠所属学校福清江阴中学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5)》(人教版)高二Unit2 The United Kingdom 第一课时Warming up & Reading。
本单元的话题是“英国”,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英国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国家的构成及名胜古迹,Reading (Puzzles in Geography)从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等多角度说明了联合王国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使学生对英国有一个比较详实的认识,拓宽了知识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和领悟英国语言和英国文化习俗, 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学习模块。
本课时是本单元第一课时,为阅读课,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节课。
课程标准:新课标对高二(七级)读的目标描述如下:1、能从文章中获取主要信息并能摘录要点;2、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图;3、能提取、筛选和重新组织简单文章中的信息;4、能利用上下文的线索帮助理解;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阅读本课文章,了解英国的主要人文景观、历史、地理、文化。
培养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提高预测、分析、概括、信息重组等阅读能力。
过程和方法:1.能够通过认识英国国旗,引发对英国地理、历史的思考。
2.运用预测、略读、查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对文章逐层推进,在完成任务中锻炼捕捉细节、获取、分析、重组信息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3.能够通过语境探究生词意义并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这种有意义的语言使用中无意识和自然地习得词汇。
4.通过复述课文内容,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转换,并能有逻辑性地表述出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英国文化的兴趣,拓宽视野,了解英语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时长教学内容:- 列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学生背景与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 整理相关教学资源和辅助工具教学方法与策略:- 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践等- 考虑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个体化教学、合作学习、问题解决等- 设计评估手段与活动,以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 检查教学设备和材料是否准备齐全- 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前置知识- 确定教学时间和地点2. 导入环节:- 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布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思考3. 提供新知:- 结合课程要求,呈现相关知识和概念- 使用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操作进行说明-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意见4. 练习与巩固:- 安排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新知和技能- 设计个体或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造力-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梳理与总结:- 与学生一起复习课程内容,梳理重点与难点- 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全面的理解- 总结本课的学习成果,展示学生的进步6. 评价与反馈:- 运用多种评估手段,如测验、作业、口头回答等-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进一步提升-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7. 课后延伸:-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面对面或线上答疑,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学评估:-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分析评估结果,评价教学效果并进行反思- 从评估中获取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备注:- 教学表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教学表可作为备课和教学过程中的参考依据以上是一个针对课堂教学设计表的简要参考,具体的教学表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课程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填写。
这样的教学表可以帮助教师规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的系统性和高效性。
课堂教学设计表
揭示课题:找规律
学生观看图 片,谈发现
课 件
出示情境 图
情境引入,感知物 体的有序排列
学生找一找规律 全班交流,说一说规律 学生独立解决“盆花” 题,全班交流解题策略
课 件
情境图
自主探究,优化解 题策略
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彩灯” 题,全班交流,优化方法
学生独立解答“彩旗”题 ,全班交 流讨论:余数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课 件
1、 练一练 2、 提升练习
多层练习,提升对计算策 略的理解,体会数学的应 用价值
学生逐题解决 汇报交流
1、 欣赏生活中的周
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课 件
期现象 2、 全课总结评价
总结反思,应用规律
全班交流总结评价 布置作业,结束全课
6
教学内容和 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 应 用
学生的 活 动
教师进行 逻辑判断
教学 作用
A
使用 方式
F
所 得 结 论
感知规律 解题策略:画图、例 举、计算 用除法计算合适
占用 媒体 时间 来源
3分 3分 自制
感受
理解
课件
F
D
自制
掌握
课件F.Biblioteka G4分自制
学会
课件
J
E
找出规律,用规律某 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 15 分 么物体或图形。 周期现象在生活中常 见,总结全课 巩固所学知识 2分
4
课件逐题出示练一 1、学生逐题解决,先独立 课件 多层练 1、 汇报交流, 拓展思考, “ “ 习, 提升 练: 智慧馆” 手 完成, “ 对计算 工坊” 美术室” 提高对计算策略的理解。 课件逐题出示提升 2、学生通过解答形式丰富 策略的 2、 练习,提高学生的解 的题目,积极运用刚才建立 理解, 体 会数学 决问题的能力,学生 的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激发 的应用 体 会 数 学 的 应 用 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应用 意识。 价值 值。 1、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 1、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周期 课件 规律现象。 现象。 总结反 2、全课总结评价 2、全班交流总结评价 思, 应用 3、布置作业(以作业 3、完成课后作业 规律 纸的形式让学生在课 后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与技能:掌握气团、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形成、性质,熟悉其分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天气图,解释天气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
学习者特征分析
智力因素方面:
学生具备高中地理基础知识,对日常天气预报有最基本的认知能力。
非智力因素方面:
在锋区附近,因为锋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所以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增加的现象,称锋面逆温。如果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温差较小,锋区的温度垂直分布会表现出等温或微弱递减。探空曲线表明了三种不同的锋面逆温。逆温层的底部相当于锋面下界面,逆温层的上部相当于锋面的上界面。
3)气压场
锋面两侧是密度不同的冷、暖气团,因而锋两侧的气压倾向是不连续的,当等压线横穿锋面时便产生折角,折角尖端指向高压一方,锋落在低压槽中。
3、气压场:折角指向低压
分类:冷锋
暖锋
静止锋
锢囚锋
一、气团
概念:均匀、一致热量
水分二、锋
形成条件1大范围均匀的下垫面
2反气旋
分类:热力分类暖气团
冷气团
变性:冷暖暖冷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
对下表中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和教学管理策略的选择(划勾)并作出简单地阐述。
从气团水分变性来看,干气团容易变湿,湿气团不容易变干。因为干气团只要通过海洋或潮湿下垫面的蒸发作用就可增加水汽而变湿,而湿气团则要通过大气中水汽凝结和降水过程才能把水分除去而变干,显然变干过程要比变湿过程缓慢。
5、我国境内的主要气团
冬季:西伯利亚气团(绝大部分地区)、热带太平洋气团(东南沿海)、南海气团(云南)
锋面坡度的形成和维持是地球偏转力作用的结果。
2)温度场
锋区的水平温度梯度比锋两侧的单一气团内的温度梯度大得多。锋附近区域内相距100km,气温差可达几度,有时达10℃左右,是气团内水平温度梯度的5—10倍,这是锋的又一重要特征。
锋区温度场在天气图上表现为等温线非常密集,而且同锋面近于平行。
由于锋面在空间呈倾斜状态,使得各等压面上的等温线密集区位置随高度升高不断向冷区一侧偏移。因而,高空锋区位于地面锋的冷空气一侧,锋伸展得高度愈高,锋区偏离地面锋线愈远。
缓行的高压(反气旋)系统(高纬地区的准静止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等),在其控制下不仅能使空气有充足时间同下垫面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以获得下垫面属性,而且高压中的低空辐散流场利于空气温度、湿度的水平梯度减小,趋于均匀化,成为有利于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
3、分类:地理与热力分类
冷、暖气团
4、性质:冷暖与干湿气团的变性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
气候气象学
章节名称
天气系统
授课年级
大二上学期
授课时数
1节
所属学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
所属专业
水资源
设计者
田雅楠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内容概述: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各类天气系统的概念,并能够对不同天气系统以及相应的天气现象进行识别和分析。
夏季: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 (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二、锋
1、概念:锋是冷、暖气团交绥的地带
结合下图介绍锋区和锋线
2、锋的特征
1)锋的坡度
锋在空间呈倾斜状态是锋的一个重要特征。锋面倾斜的程度,称锋面坡度。
1、概念:大范围的空气团,在其内部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垂直分布基本一致,在其控制的区域内,天气气候特征也大致相同
2、形成条件:1)大范围性质均匀的下垫面
在冰雪覆盖的地区往往形成冷而干的气团。在水汽充沛的热带海洋上,常常形成暖而湿的气团。在沙漠或干燥大陆上形成干而热的气团;
2)适合的环流条件(反气旋)
课型
√新知识讲授课实验(实践)课
学习内容呈现方式
基于主题的基于案例的
√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
学习(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探究发现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自主体验模式
学习活动方式
√集体化学习个别化学习
√合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
教学环境
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பைடு நூலகம்
导入新课:近期天气图,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气团
学生对于该课程与本专业的联系理解不够深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天气系统构成及分类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学生识别天气图(练习)
教学难点
气团变性、锋的气压场与风场变化
教师讲解→学生操作→学生自己解释
板书设计
第七章第一节天气系统
二、锋
概念:交绥
锋面、锋线
特征:1、锋面坡度
2、温度场:逆温
4)风场
锋附近的风场是同气压场相适应的。
地面锋既然处于低压槽内,依据梯度风原理,锋线附近的风场应具有气旋性切变,尤其近地面层大气,由于摩擦作用,风向和风速的气旋性切变都很明显。如图当冷锋呈东北-西南走向时,锋前多为西南风,锋后多为西北风,表现出风向的气旋式切变。
3、分类
冷锋、暖锋、准静止锋和锢囚锋
一般来说,冷气团移向暖区时容易变暖,而暖气团移向冷区时则不易变冷,这是因为冷气团底层受热后,层结不稳定度增加,湍流、对流容易发展,能较快地把底层热量、水汽输送到大气上层,改变着气团物理属性;相反,暖气团移向冷区时,气团底层不断变冷,层结稳定度增加,限制了冷却效应的垂直发展,致使气团变冷主要通过辐射过程缓慢进行,因而变性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