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技术及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越式跳高技术及训练
一、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
(一)助跑的技术特点
1、背越式跳高助跑的主要特点是弧线助跑
2、弧线助跑的优点
弧线助跑与直线助跑相比较有不足之处。如弧度不易固定、步点不易准确、助跑不易丈量和起跳时容易造成过早转体倒肩等。但是
弧线助跑的积极因素,特别对于背越式起跳、过杆等动作结构,却
是非常必要的。助跑线一般为“J”形,其优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降低身体重心。背越式跳高最后3-4步弧线跑,因身体承受离心力作用,致使身体向弧心倾斜,半径越短跑速越快,人体内
倾越大,这就自然降低了身体重心。研究资料证实:身体内倾30度
可降低重心13厘米。重心降低,自然加长了起跳时的工作距离。
其二、由于背越过杆的要求,起跳后身体要转成背向横杆的姿势,采用弧线助跑在不影响跑速的情况下,至起跳时身体已成侧对横杆了,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
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这为起跳作好了准备,
有利于起跳时的身体绕纵轴旋转。
其三、弧线助跑在起跳时有一个身体由内倾转向垂直的运动,弧线曲率由小变大,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有关资料表明:其所产生的
向加速度可以加大支撑点的压力,增加起跳效果;所产生的切向加速
度(即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的运动。这是身体起跳后由垂
直转为水平的主要动力。
其四、弧线助跑由于身体内倾,可以避免起跳时过早倒向横杆。
3、弧线助跑的节奏与速度
快速助跑是以青少年能获得可控制最高速度为标准的,而且良好速度是建立在合理助跑节奏的基础上。节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助跑
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助跑节奏是青少年发挥最
快水平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
不能一味单纯追求速度、而失去节奏、失去平衡,快速助跑如果不
能与起跳完美有机地结合,也就失去了快速助跑地意义了。
第一:良好的助跑节奏要求青少年由慢到快逐渐加速,起跳前最后三步助跑速度达到最高。往往有些青少年在进入弧线前就已经达
到最高速度,其结果会导致运动员进入弧线后动作幅度小,步频减慢,速度降低。反之如果运动员在进入弧线时没达到必要的速度,
而在助跑后段急剧加速,就会造成动作紧张,步幅缩短,这两种极
端化地助跑方式都是错误的。一般说助跑前段(直段部分)轻松自然,富有弹性,步幅稳定,大且有力,能产生较大的预速度。助跑后段,速度是在稳定中逐步提高,此时要保持步长不变,主要通过加快步频,使最后一步节奏达到最快,并有进攻的意识准确地踏上踏跳点。最后三步的步长要求中、大、小,同时必须是在弧线的连接助跑中
完成,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节奏与速度二者是辨证统一的,要在节奏的基础上求速度。良好的助跑节奏需要运动员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要反复实践
练习,依赖于肌肉运动知觉去强化、定型、发展,形成独具个人风
格的快速助跑节奏。
(二)起跳的技术动作
关于起跳时的起跳角度,一般应为45度左右。如起跳角度过小
就会给摆动腿向上摆动造成困难,同时会迫使头部向后倒,产生提
前“倒体”的错误现象。同样,起跳点、起跳距离、起跳腿和摆动
腿摆动的动作,都会影响腾起高度。
1、起跳点:起跳点应选择在跳高立柱正前偏内一个脚掌处,其
优点是运动员容易踏上起跳点,可以充分利用横杆的宽度,在横杆
中部这一最低位置上过杆。
2、起跳距离:起跳点应随运动水平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水平越高,起跳点距离越远,一般应在85CM以上,即二个半脚掌长,甚至为一臂距离。这样的起跳距离才能保证身体垂直起跳,使身体在空中有充足的空间完成技术动作。
3、起跳动作:运动员在助跑倒数第二或第三步时就应开始降低重心,即加大身体内倾,而不能到最后一步才突然压低重心。起跳时,起跳腿应稍作弯曲,这样一方面可以缓冲起跳腿落地时对地面的冲击力,避免踝关节受伤;另一方面起跳腿先弯后伸,可能产生更大的蹬地力量,从而获得更大的腾起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