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高校支持延伸 精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02•【字号】鲁政字〔2021〕156号•【施行日期】2021.09.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2日山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加快推进我省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残疾人为中心、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以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主线,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向着现代化迈进,不断满足残疾人美好生活需要。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推动、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弱有所扶的原则立场,着力完善残疾人帮扶制度,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着力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坚持依法依规,推动残疾人基本权益全面落实,提高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坚持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基层残联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残疾人事业,推动融入黄河流域残疾人事业大局。
2024年上半年残疾人工作总结(2篇)
2024年上半年残疾人工作总结____年上半年残疾人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残疾人工作的负责人,今天我给大家汇报____年上半年残疾人工作情况。
一、工作概况____年上半年,我单位全力推进残疾人工作,紧密围绕残疾人服务、就业、教育等方面展开各项工作,努力为全体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
二、残疾人服务工作1. 建立服务网络:我们完善了残疾人服务网络,确保残疾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服务。
通过与社区、福利机构、医疗机构的合作,搭建起残疾人服务平台,提供康复咨询、心理支持、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
2. 健康管理:我们组织残疾人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康复治疗。
定期组织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加强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残疾人的健康意识。
3. 社会融合:我们积极参与社会融合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体育、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能够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1. 就业培训:我们加强残疾人就业培训,根据不同残疾人的特点和能力,开设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就业。
2. 就业支持:我们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同时,我们还为就业残疾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 创业扶持:我们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和政策支持。
为残疾人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同时还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创业。
四、残疾人教育工作1. 义务教育:我们督促各学校完善残疾人教育设施,推动残疾人参与普通教育。
为残疾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帮助他们融入普通教育环境。
2. 职业教育:我们加大职业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各类职业培训课程,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我们还鼓励残疾人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专业设置情况[摘要]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还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之处。
对于其专业设置方面来说,招收残疾人的高校(学院)大多是实操性专业为主,专业设置存在着专业设置单一、融合度低等问题。
以听障和视障两类残疾人为代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分析我国残疾人发展概况和残疾人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应拓宽专业、运用校企联合等途径提升残疾人专业融合性,进一步推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听障学生;视障学生;专业设置残疾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其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人人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残疾人的受教育权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普的同时,残疾人高等教育也在持续发展,特别是残疾人高等教育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硕果累累,但同时也存在着专业设置单一、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单考单招政策弊端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专业设置问题直接涉及到残疾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以后能否很好的独立,并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尤为重要。
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概况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教育类别或层次上看,主要有全日制普通博士学位研究生、全日制普通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全日制普通第二学士学位、全日制普通本科、全日制普通专科(含高职)五大类。
除此外高等教育还包括成人本专科和网络本专科,本文所讨论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是主要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和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两个层次。
(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概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开始发展。
1985年滨州医学院创办的临床医学系(即医学二系),是我国第一个招收残疾人学生的学院,标志着我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1987年北京大学招收了21名肢体残疾学生;同年长春大学面向全国的听障、视障学生实行单考单招政策,随后天津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面向全国招收听障、视障学生。
特殊教育 两头延伸 的指导意见
特殊教育两头延伸的指导意见
特殊教育“两头延伸”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特殊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特殊教育布局结构,并推进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改革,支持各地建设优秀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加强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和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专业支持和关爱包容环境。
同时,深入探索融合教育的有效模式,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要重视特殊教育的两端延伸。
在学前教育阶段,应加大投入和课程开发力度,完善特教职业办学体系,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
在职业教育阶段,应完善以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和课程开发力度,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同时,加强特殊教育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特殊教育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特殊教育“两头延伸”的指导意见旨在全面推进特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特殊教育的整体水平,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进步。
新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新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残疾人的教育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
在高等教育领域,残疾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新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教育资源不足在高等教育方面,残疾人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大多数高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课程设置都未能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比如没有无障碍电梯、没有盲文资料等,导致残疾人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障碍。
2. 教育权利受限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情况,他们的教育权利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比如在升学考试、学生评比等方面,残疾人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丧失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3. 就业压力大残疾人在完成高等教育后往往面临着就业压力。
由于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误解,许多企业对残疾人持保留态度,这使得残疾人在就业方面遇到了严峻的困难。
二、解决对策1. 完善教育资源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
高校应该完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针对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应该调整相关课程、制定特殊考试安排等,以确保残疾人能够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
2. 保障教育权利保障残疾人的教育权利,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该明确规定残疾人的教育权利,并采取措施加强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
3. 减轻就业压力为了减轻残疾人的就业压力,社会应该树立尊重和包容的理念,鼓励企业纳入更多残疾人员工,并向残疾人提供培训和职业技能的支持,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 提倡公众关爱应该加强对残疾人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理解。
只有当整个社会都对残疾人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支持,残疾人在高等教育和就业方面才能真正得到平等对待。
新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和解决。
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相关机构能够共同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高等教育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11.30•【字号】长政办发〔2023〕33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教育正文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1月30日长沙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60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49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任务(一)优质学位全力供给。
各区县(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
(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特殊教育课程教材体系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更加多样,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探索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三)融合教育全面深化。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
遵循“多元、适宜、优质”的安置与教育原则,建立完整的基础保障与提质系统,创建长沙融合教育模式。
(四)师资建设不断加强。
专业支持体系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培养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保障机制不断健全。
减免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幼儿保教费,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实行义务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的12年免费教育,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优先获得资助,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分析一、概述残疾人教育是对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有残疾的人实施的教育。
它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20世纪90年代,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教育法规都对残疾人教育做了明确规定,并将残疾人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规划。
残疾人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残疾人教育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充分发挥普通教育机构在实施残疾人教育中的作用,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适当兴建一些特殊教育机构;二是要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特殊教育方式对其实施教育。
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残疾学生入学率不断提升专任教师水平大幅提高,经费投入、资源建设和安置方式,以及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等举措惠及每个残疾学生及其家庭,产生了积极影响。
当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教育模式,并积极推动其向融合教育转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助力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走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各项事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这是从旧中国社会教济向新中国融合教育跃迁的70年,更书写了千百年来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的重要篇章。
二、发展现状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应地,残疾人问题也由生存困难转向发展困难。
教育作为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升残疾人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其适应并融人社会。
以普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残疾人教育支持保障条件。
配合教育部实现2020年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的目标。
会同教育部修订《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作为语言文字规范发布实施。
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分析
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分析
张陆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卷),期】2016(000)002
【摘要】对于一些行动不便或者居住偏远的残疾人群体来说,让每一个人都像普通人一样去往各地学校接受高等教育,这样的实现可能性是有限的,因此开创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是相当必要的.为了缓解残疾人由于身体或者心里原因而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所承担的压力,较好的途径是借助多媒体进行远程教学,给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的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就是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中有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模式.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模式主要向学生提供管理性和情感方面的服务,从而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张陆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8
【相关文献】
1.远程教育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现状调查——以X远程教育机构为例 [J], 杨晓英
2.我国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J], 孙国容;花永春;轩永昌;付一峰
3.浅谈如何提高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的有效性 [J], 邵天颖;时芝平;陈会娜
4.远程高等教育残疾学习者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r——以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内蒙古学院为例 [J], 许正刚
5.基层电大非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模式的构建 [J], 沈美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3)6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持续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和体系,优化特殊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深入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以下简称特需儿童或特需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以更加普及普惠、适宜融合的特殊教育造福群众,为把加快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市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目标持续提升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水平,加快建立与现代化教育强市相匹配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到2025年,全市特殊教育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充分满足,学段有机衔接,普职特有效融通,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全面融合。
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和改革活力领先全省并位居全国前列,一批具有实践成效、示范价值、特色的创新成果影响彰显。
普及水平持续提高。
学前教育阶段特需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特需学生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特需学生受教育率达到80%以上。
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更加规范适宜,教师队伍素质持续提高,新技术应用全面深化,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家校社共育机制不断完善。
保障机制持续完善。
继续对特需儿童实施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落实特教特办更细更实,学位资源供给与布局优化优先保障,人员配备与政策待遇适度倾斜,财政经费投入水平只增不减,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救助存在以下问题:
1. 救助覆盖面较窄。
目前我国针对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主要面向贫困生群体,而其他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孤儿等,缺乏对应的救助政策和措施。
2. 救助标准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给予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以奖学金为主,而奖助标准与生活费水平脱节,难以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
3. 救助程序不够规范。
目前我国各高校救助政策存在差异,且救助程序不够规范,存在助贷、助学金流通与管理不清等问题。
为了完善高等教育社会救助政策和措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扩大救助覆盖面。
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于其他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孤儿等也应制定专项救助计划。
2. 提高救助标准。
适度提高高校的助学金标准,以及定向资助、生活保障等措施,保障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3. 规范救助程序。
加强助学金和贷款的发放管理,建立和健全受助学生信息管理和救助效果管理制度,以确保救助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疏导、职业规划和帮扶指导等全面关怀,为贫困学生在缩小学习差距的同时也缩小贫富差距,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增强学生的人生规划和成长意识。
最新-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 精品
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福建省龙岩市于1991年1月创办了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到1996年9月发展为7个县市、区都创办了独立建制的特殊教育学校。
二十几年来,全市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完善设施设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1政府重视,经费保障。
龙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特殊教育,先后出台了《龙岩市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龙岩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特别在经费方面给予倾斜保障。
市政府每年从各级统筹的残疾人事业基金中划出不低于5的经费用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并做到每年有所增长。
从2010年起,全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全部都实现了全免费就学。
2完善体系,两头延伸。
龙岩市以对县督导为抓手,推动双高普九和建设教育强县工作的实施,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同时得到全面加强和改善,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巩固工作得到了全面提高,入学率每年都达95以上。
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教育工作的同时,龙岩市高度重视抓好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工作。
3深化课改,提高质量。
龙岩市每年都组织开展一届规模较大的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放日活动。
每届活动都突出一个主题,并做到八个一一场专题经验汇报;一个反映全县特殊教育工作的光盘;一组示范课;一场师生素质展示;一个教学成果展示室;一个校长论坛;一套材料汇编;一本特殊教育论文集。
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市县两级教研员经常下校进行示范课指导、材料把关,市教育局责任科室人员多次下县开会研究,布置工作,加强指导,分管领导亲临大会并讲话。
每届活动都能紧扣主题,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向与会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互动学习平台,并能很好地推进承办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社会反响大。
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主要类型
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主要类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也不断增加。
这些“特殊群体”指的是在普通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特殊身份的群体。
他们可能患有某种疾病或有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也可能拥有非常特殊的身份,例如外国留学生、少数民族、残障人群等。
他们的存在为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促进了高校教育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一、残疾人群体在校大学生中,残疾人群体是较大的特殊群体之一。
他们可能由于视觉、听觉、言语、肢体等各种原因,需要特殊的帮助和关怀。
目前,许多高校都设有专门的残障服务机构和辅助工具设施,例如无障碍教室、辅助听力设备、盲人电脑等,以满足残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同时,高校也鼓励残疾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自信、独立和自主的品质。
二、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我国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农村学生群体也是高校特殊群体之一。
他们通常来自经济不发达地区,家庭背景较为贫寒,面临着诸如学费、住宿、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此外,他们往往对城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感到不适应,需要长时间适应和适应。
高校通常通过各种途径提供资助和支持,例如资助计划、补贴生活费、提供就业机会等,以帮助农村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少数民族群体在我国,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汉族有很大的差异。
在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通常面临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高校建立了少数民族学生服务中心,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各种支持。
此外,高校也会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组织,并给予充分关注和理解。
四、外国留学生群体外国留学生群体是较小但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和语言背景与我国学生完全不同。
高校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各种教育和生活服务,例如中文课程、文化交流活动、留学生公寓等。
此外,高校还设立了国际教育学院和留学生事务部门,为留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
总之,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类型十分多样化,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关注和支持。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长期以来,残疾人的社会福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残疾人社会福利现状,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工作,为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
残疾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身体残疾或智力障碍,造成了个人生存和发展中的严重困难。
与一般社会成员相比,他们有着特殊的社会需求和生活方式,但他们在人格权利、政治权利、生存发展权利上与其他社会成员是平等的,这是现代文明社会通行的法律和道德准则。
残疾人社会福利不仅是各国福利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指标。
一、残疾人及其社会福利的界定对于残疾人,国内和国外法律、法规都有明确的界定。
我国认为残疾人是指因病伤造成身体缺损或生理功能障碍,在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影响日常生活的人。
残疾人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
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的现状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残疾人福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的内容逐渐丰富,形势日趋多样,但随着社会文明的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其需求层次由单一的渴求温饱向多层次的发展需求转变。
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落后的残疾人观念依然存在表现为社会环境状况欠佳,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上对残疾人偏见、歧视仍普遍存在,一些部门执权者、工作人员及个别残疾人工作者不重视不关心残疾人事业、残联工作,使得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更滞后于整个社会。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我省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60号)、《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22〕9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适宜融合为目标,促进残疾儿童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特教特办;精准施策、分类推进;促进公平、实现共享;尊重差异、多元融合原则,到2025年,初步建立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
普及程度显著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青少年入学机会明显增加。
基本建立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水平和待遇保障进一步得到提高。
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重点任务(一)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加大力度重点提高我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农村地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加快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提高残疾人接受学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比例。
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完成国家规定的市县级残疾人中等职教部(班)、省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和盲、聋高中(部)的任务。
(二)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根据国家要求建立特殊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科学评估特殊教育对象和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对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教材使用的研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拓展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融合教育,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
(三)进一步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
新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新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的权益逐渐得到重视和保障。
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却依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在新的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更加凸显出来,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社会观念落后,对残疾人存在偏见。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观念中,残疾人往往被边缘化,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这种观念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2.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保障不够充分。
3. 教育机构设施不完善。
许多高校在设施和设备方面并不完全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导致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较多的困难。
4. 缺乏适应残疾人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残疾人的教学需求了解不足,缺乏对残疾人进行个性化教学的能力和经验。
二、解决对策1.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改变社会观念,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2. 加大法律法规的完善力度。
在立法和政策制定方面,应该更加注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保障,强化法律的可执行性,确保残疾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 提升高校设施建设水平。
高校应该加大对残疾人教育设施和设备的投入,重新规划和设计校园建筑,确保残疾人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高等教育。
4. 提供专门的教学培训和支持。
教师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5. 推广辅助技术和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工具,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和支持,推动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6. 加强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
除了学习,残疾人还需要就业和职业培训的支持,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新的背景下,残疾人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单考单招”: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单考单招”: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作者:徐子淇贾兆娜来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年第03期[摘要]稳步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
当下,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正囿于院校布局、经费保障和培养模式等尚未成型的教育资源格局,以及招生规模和招生流程等有待完善的招生机制。
因此,在宏观层面,应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残疾人高等教育格局;在中观层面,加快实现高等教育普遍规律与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殊规律的协调统一;在微观层面,积极引导残疾学生群体树立正向的升学观。
[关键词]单考单招;高等教育;残疾人[中图分类号]G 7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310(2020)03-0070-07“单考单招”是国内部分高等教育院校面向高中或同等学力的应届(往届)残疾毕业生所执行的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和单独招生的教育招生制度,亦是我国残疾学生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1]。
当下,仍有部分残疾学生须通过“单考单招”进入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继续深造。
是否能接受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残疾青年的职业选择、工作保障以及生活满意度[2]。
因此,作为社会进步与教育事业提升标志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其上升的发展趋势是必然的。
1 必然——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1.1 主旋律——党和政府重视特殊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关心特殊教育”。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将特殊教育作为改革发展任务正式列入国家教育规划之中,《纲要》中明确强调:“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
”[3]随着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十九大指出“办好特殊教育”,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经“关心”(慈善视野)、“支持”(客体视野)到“办好”(主体视野)的立场过渡与视野转变。
稳步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是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当下《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中的重点任务之一。
关于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进行融合教育的建议
摘要: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整体面临区域、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随班就读落实难、送教上门操作难、特殊学生出路难等“三难”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包括加强宣导融合理念、创新送教服务模式、建立特教指导中心以及统筹残疾人职业教育,以期促进融合教育工作深入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对策建议近年来,国家对特殊教育日趋重视,自国家教育规划将特殊教育纳入八大教育发展任务之一以来,又密集出台第一期、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新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进。
但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整体还面临区域、城乡、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存在随班就读落实难、送教上门操作难、特殊学生出路难等“三难”问题,成为影响教育改革和社会公平的一大短板,亟待加强完善。
一、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1.随班就读落实难。
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要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就近安排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目前,残疾儿童少年就近随班就读已经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
但有数据显示,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实质上并未获得真正优质教育,往往成为随班混读。
参与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主要为盲生、聋生和轻中度智障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自身都存在某些方面的障碍和缺陷,而传统教育中对特殊学生的边缘化和“有色眼镜”、应试教育唯成绩论、普通班级班额过大人数较多、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课程、普通学校特教师资力量薄弱、家长科学系统引导不够、缺乏有效监督和质量评估、心理医生医教结合专项培训不足等因素,导致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未能享受到优质均衡教育。
2.送教上门操作难。
对于残障程度较为严重或行动不便的适龄特殊儿童少年,往往选择特殊学校或家庭看护,而在没有开设特殊学校的地区,送教上门作为随班就读的有益补充,便成为一种常见策略。
潍坊市教育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潍坊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潍坊市教育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潍坊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22.12.23•【字号】潍教字〔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潍坊市教育局等8部门关于印发《潍坊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潍教字〔2022〕10号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教体局(教育分局),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党(工)委编办,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发改局(经发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局(办)、残联:为推动我市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等7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潍坊市教育局等8部门制定了《潍坊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潍坊市教育局中共潍坊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潍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潍坊市民政局潍坊市财政局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潍坊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2022年12月23日潍坊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特殊教育水平,全面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60号)和《山东省教育厅等8部门关于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鲁教基字〔2022〕1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特殊教育规律,以实现残疾儿童青少年多元发展为目标,按照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支撑能力的工作思路,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强化市县一体推进,完善资源保障机制,健全适宜融合的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促进残疾儿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最大限度发展,努力使残疾儿童青少年成长为国家有用之才。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
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17.07.17•【文号】教基〔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7.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的通知教基〔20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2017年7月17日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办好特殊教育的要求,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水平,特制定本计划。
一、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认真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普及水平明显提高;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但是,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是巩固一期成果、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是增进残疾人家庭福祉、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实施二期提升计划的重要意义,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高校支持延伸
摘要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高校支持延伸对于残障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学习生活、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显著意义。
可从重视学前教育的准备支持、完善中等—高等教育的过渡支持、补充高校毕业—就业的后续支持、健全制度与政策及财政保障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高校支持延伸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残障人士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活质量为取向的支持性教育,残障大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相应发展,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生活质量。
由于在生理或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残障大学生要想与健全同龄大学生一样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必要发展,就不仅需要残障大学生所在高校提供完善的支持,即高校支持,还需要向高校外延伸。
高校支持包括招生支持、就业支持、学业支持即合理专业设置、人性化课程安排、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特殊需要资源学习中心、相关的辅助设备及技术支持等、环境支持即无障碍的物理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健全的综合管理支持及完备的事务支持等。
高校外的延伸,即进入高校教育前的基础教育准备支持、中等教育的衔接支持和高校毕业后就业支持及生活安置支持等。
一、残疾人高等教育高校支持延伸的必要性我国的高等特殊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服务工作还不够成熟,难以更好地为将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残障学生提供有效支持。
这就导致他们在高等教育阶段很难具体地向教育者解释自己个性化的特殊需求,严重影响其接受高等教育的质量。
在少数有幸进入到高等教育系统的残疾群体中,总有部分学生因为得不到适当的支持性服务而很难完成学业。
因此,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学校支持不能由招收残障大学生的高校孤立地进行,必须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状况和学校实际情况,努力完善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服务支持体系,以招收残障大学生的高校支持为基点,向两端延伸,即向前延伸到中等教育甚至基础教育的早期阶段,向后延伸到高等教育毕业后的就业、生活安置。
二、残疾人高等教育高校支持延伸的具体实施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是一个相互贯通的教育体系,对于特殊教育对象的支持也应该贯穿于早期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之中。
因此,对残障大学生的支持不能只在高校内进行,必须将支持向高校外延伸,建立和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方位的支持体系,确保各类残障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获得更健康的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一重视残障儿童学前教育的准备支持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0~6岁的残障儿童进行康复、代偿训练和智能开发。
这种训练一方面使他们的自理、认知、学习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都能尽早得到培养和锻炼;另一方面,也为其适应将来的学习环境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当前,我国学前特殊教育一直没有得到足够关注,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专门针对残障儿童的学前托幼机构也极其少见。
由于特殊教育师资匮乏等诸多原因,大部分残障孩子的学前教育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
专业的康复教育训练缺位,使他们错失了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期,并直接导致其义务教育阶段适应性差,辍学率偏高,最终影响他们进一步接受教育。
特殊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教育和社会保障系统,在服务内容上需要教育、救助、福利及康复四位一体联动,在管理体制上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因而特别需要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以便尽快将残障儿童的学前教育尽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完善中等—高等教育的过渡支持中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衔接的过渡支持是否到位对残障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融入大学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并直接影响高等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进而影响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前期支持准备缺位是阻碍残疾人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调查发现,特校高中教育与高等特殊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上严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