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案例分析历年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六)
五、案例分析题
2.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土地》一文时,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
教师:“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的地方,收起缰绳,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
”话音刚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野马怎么会有缰绳呢?”教师毫无准备,不耐烦地说:“你总钻牛角尖,学习成绩会好吗?”学生脸涨得通红,自尊心受到打击,欲言又止。
(1)该教师的言行是否正确?(4 分)
(2)若你是这位青年教师,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策略?(8 分)(郑州惠济)
【答案要点】
(1)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从课程、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师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没有用新的学生观看待学生,也没有坚持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尊重、赞赏的新的教学行为,伤害了学生的自尊;②教师仍然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的唯一权威,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教师把传授教材内容当作教学的唯一取向,忽视对学生反思、批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④该教师缺乏一定的教育机智;⑤没有充分发挥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2)若我是这位青年教师,我会:①要把自己视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经常思考和提问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问题。
另外,新课程理念中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②要用新的学生观看待学生,把学生真正视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在重视传授教材内容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④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师应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
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
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
力。
例如可以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学语言的特点、比喻的特点等。
⑤要充分发挥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
2012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十)
六、案例分析题
2.几个孩子恶作剧,一个孩子手里握着一只小鸟,问老师:“您说我手里的小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如果老师答“死的”,孩子就会手下留情;如果老师答“活的”,孩子便会弄死小鸟。
老师微笑着答道:“孩子,答案就在你手中。
”
你从这位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驻马店)
【答案要点】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案例中老师的回答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及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学生恶作剧的提问,老师给出的答案体现了这一点。
(2)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案例中的师生对话体现了民主平等、尊重。
民主平等是教学生活的人文性的直接要求和现代人格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案例中的老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恶作剧的问题而给予训斥,这一点足以体现了该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及其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上所作的努力。
2011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十二)
42.小明上小学时因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被老师批评和处罚,上初中后他仍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发现后不仅没有批评他,还在班级成立了一个动物兴趣小组,让他当小组长,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明了决心。
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究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
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坏习惯,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请运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对班主任老师的做法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要点】
(1)教师职业作为专门性的职业,不仅仅需要学科专业素养,更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者持有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师生观,才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2)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具有等级性。
它必然导致学生形成被动和消极的态度,使师生关系紧张,学生的人格得不到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自主思想得不到重视。
本案例中小明的小学班主任没能理解小明的行为而一味地进行批评和惩罚,使得小明的行为得不到强化,从而影响了小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3)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师要由原来的知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所以,现代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
本案例中小明初中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所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迁移到各门功课中,发现学习的重要性,使得学习有了很大提高。
(4)不同的教师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
所以,现代教师要懂得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和潜能的挖掘。
2011 年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十三)
46.案例一某校教师严某布置了家庭作业,其中12 名学生没有完成。
严某让他们罚站,其中一个学生站立半个小时之后摔倒并把门牙磕掉,家长把学校告上法庭,要求学校承担一切医疗费用并赔偿损失。
案例二郑州二七区实验小学开展教师学习探讨教育惩戒和体罚的活动。
谈谈你对教育惩戒和体罚的认识。
【答案要点】
(1)教育惩戒和体罚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2)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的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
罚还是有必要的。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
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的行为的关系,使学生从心理上能接受,口服心服。
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2011 年河南省安阳市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十七)
六、案例分析题
50.小学某班,有一伙小捣蛋,爱玩足球。
为了玩球和看球赛,常影响学习,有
时还迟到、旷课,甚至为了抢球和争夺场地,与别班同学发生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组织这些小捣蛋成立了一个球队,选了队长,并制定了队规。
此后,每天组织练球。
这群小捣蛋也在活动中练出了遵守纪律、团结同学的意志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请用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案例。
【答案要点】
(1)材料中的班主任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了一个球队,这一做法体现了疏导
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2)所谓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
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3)身为教育者,在处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时,不能一味地管制,而是要像材
料中的班主任那样,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011 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十九)
五、案例分析题
65.小王是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在学校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小王为了引导
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特意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学。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小王任教班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效果,小王感到非常困惑和迷茫。
请分析小王任教班级的学生的自学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的原因,并谈谈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答案要点】
(1)原因:①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其中,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材料中小王老师只是特意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学,这并不是自主学习的要求。
②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之一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对教师提出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的要求。
而小王老师忽略了他本身在教学这一活动中的身份,陷入了“儿童中心”。
教学过程的规律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
(2)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学生,让他们盲目地学习,教师要加强对其
学习的指导,具体的改进方法和措施包括:①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划分为几个层次,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根据教学进程和学生的反馈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
②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策略。
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他们所使用的认知策略,指导他们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调节和修正自己的学习方法。
③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自主
学习活动中的责任是引导、激励和唤醒。
“引导”不同于“放任自流”,而在于提供价值导航,彰显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
④提供适当的练习机会。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控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还要对学生怎样做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迁移。
⑤采取多种指导方式。
要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个别指导,是每一位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
2011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二十)
六、案例分析题
1.20 世纪,美国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大约有四千只鹿在林间出没,狼是鹿的大敌,美国总统为保护鹿把狼消灭了,结果鹿大量死亡,最后又把狼放进森林。
试分析“以狼捉鹿”和“磨难教育”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南阳)
【答案要点】
(1)遵循教育民主的原则。
美国政府把狼消灭掉的行为,就违背了教育民主的
原则,“狼”和“鹿”就像学生一样,他们是平等的、独立的和独特的,教育应当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性,使他们共同接受高质量的、大众化的平等教育,获得锻炼的机会。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美国政府应当训练鹿的竞争意识和奔跑能力,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躲避狼的捕杀。
教育者也应当教育学生,使学生意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要想生存下去,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经历磨难,战胜自己,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3)遵循赏识教育的原则。
当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遇到像狼这样的天敌时,教师要运用赏识教育的原则给予学生自信,使学生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克服困难,形成完整的性格,具备坚强的意志。
(4)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者要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
锻炼措施。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身上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因素都是不同的,教育者要根据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育。
(5)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就像美国政府把狼重新
“请”回来磨炼鹿的生存斗志一样,我们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磨炼学生,使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2010 年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二十三)
四、案例分析
38.某学校把某年级的差生全部分到了一个班级,学生都非常不满。
但该班的班主任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而对他们失去信心;相反,该班主任经常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段时间后,该班的成绩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试用所学理论,论述该学校和班主任的做法。
【答案要点】
(1)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该班主任的做法值得肯定。
首先,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它体现了教师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与职业劳动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
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而对学生失去信心,关心帮助学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真正做到了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
其次,从进行个别教育角度分析,后进生往往自尊心强,好胜,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
在班级管理中,该班主任能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以表扬、激励为主,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因此该班能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较快进步。
再次,从班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体现了全员激励原则,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最后,从班级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该班主任有效地运用了心理疏导法,经常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可以解开学生对分到“差班”
这一现实的不满,从而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学生的发展。
2010 年河南省洛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二十五)
四、案例分析题
57.一名初三学生经常违纪,父母在外面做生意,对其缺乏管教。
该班主任多次
联系家长,但是都找不到其家长。
在班主任的多次教育批评下,该生依然不知悔改,班里面的学生也大都不喜欢她,班主任为了不让她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多次劝其退学,她自己也无心学习。
在班主任的压力下和自身对学习的厌烦,她在2010 年5 月20 日辍学,并没有通知家长。
请问该班主任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班主任的做法不合理。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
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案例中教师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就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
(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中要求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案例中班主任在学生辍学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通知家长,是失职的表现。
(3)班主任要遵循关爱学生和教书育人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
对该生进行关怀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让学生融入班集体的正常教育教学中。
2010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二十八)
五、案例分析题
1.班里的小明上课爱捣乱,班主任老师对他意见非常大,经常点名批评他。
一次,正值班主任上课时,他又在下面与同学打架,老师把他揪到讲台上,结果他趁老师不注意时朝全班同学做鬼脸。
试分析该老师的做法,如果你是小明的班主任,你会怎么做?(周口)
【答案要点】
(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为,有机体做出的行为与随后出现的条件
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
强化能增强行为出现的频率。
①小明经常爱捣乱是因为他可以通过捣乱获得老师的关注。
虽然老师觉得是惩罚小明,但是小明通过老师的行为获得了关注,这种行为对于小明来说属于强化。
②如果我是小明的班主任,我会通过行为塑造法来矫正小明的调皮行为。
我会在小明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时,给予积极的关注,强化小明的积极行为,那么小明的积极行为就可能再次出现,忽视小明的调皮行为,这种行为得不到强化,会慢慢地自然地消失。
(2)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作出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
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一般来说,课堂行为有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
消极的课堂行为,是那些干扰课堂教学的行为。
①小明的行为属于消极的课堂行为。
②对于小明的消极的课堂行为,如果我是小明的班主任,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
但要注意明确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最终通过努力避免惩罚,而不是让学生“体验”惩罚。
在本案例中,小明的班主任的行为伤害了小明的自尊心,并且期望一步到位的消除课堂消极行为,这都是不可取的。
惩罚的方式不能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惩罚的程度要适当,惩罚务必和说理相结合,不可以为了惩罚而惩罚。
此外,不要期望一步到位的消除课堂消极行为。
要先将消极行为转化为中性行为,然后再讲他们的中性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
2010 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二十九)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1.某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把九年级学生分成了尖子班、中等班和差生班,记者在采访一位教师的对此看法的时候,这位老师说:“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班,可以让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
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安阳)
【答案要点】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材料中该学校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分班教学,并不等同于因材施教,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发展弊大于利。
(1)该学校的分班教学并不能等同于分层教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当然是遵循因材施教教育规律的做法。
但是,分层教学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分班教学”,也并非将学生按成绩划分为三六九等几个班级就是科学的。
(2)该校的做法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学校不得设重点班
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而不是像材料中的学校以所谓的“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
(3)如果该学校的分班教学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状况量
身制定学习目标,这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这种所谓的“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然后保证“重点学生”,同时“放弃”一部分学生,这是不提倡的,因为这背离了“教育公平、均衡化发展”的原则。
(4)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教师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做到循
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材料的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高低进行分班的做法,违背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要求。
(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
“因材施教”的“材”绝非“高分”学生,如果以“因材施教”为由将“低分”学生踢出,就是变相的“不均衡教育”,忽略了“低分”学生。
同时,这种分班教学让孩子年幼时就意识到等级上的区别,小小年纪就在心理上感受歧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分层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提高和发展的机会”。
2009 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三十)
三、案例分析题
42.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室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
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
学生一
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
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答案要点】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利用一次溜冰活动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①
从德育内容上看,教师进行的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他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人生道理:学习一定会面对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
②从德育的原则来看,该班主任遵循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该原则强调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③从德育方法来看,该班主任采用了实践锻炼法。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
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
(2)该教师的做法也体现了其具有的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
①从班级管理的原
则来看,该班主任的做法体现了全员激励原则,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实现个体目标和班级总目标。
②从班级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该班主任有效地运用了情绪感染法和心理疏导法中的宣泄疏导法,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溜冰,创设出积极战胜失败的教育情境,通过亲身的感受,激起丰富真切的情感体验,使全班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另外,让学生通过溜冰将过多的消极情绪宣泄出去,以维持其生理、心理的平衡,进而能积极地适应和应对挫折。
从而消除班级低沉的气氛,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
2009 年河南省郑州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编试卷(三十三)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 分)
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市教育局选派了30 名优秀教师赴加拿大进修学习,一位
教师进修回来后写道:“培训期间,老师让我们每位学员写一份90 分钟的教案设计。
为完成作业,我向房东十一岁的女儿借课本。
她说‘我没有课本’,我有些疑惑不解。
于是我又向她哥哥借,得到的也是同样的答案。
他们的菲律宾裔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