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合集下载

小儿骶管阻滞

小儿骶管阻滞
小儿骶管阻滞
• 介绍 • 基础知识 • 适应症与禁忌症 • 操作方法 • 并发症与处理 • 临床应用与效果 • 未来展望
01
介绍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小儿骶管阻滞是一种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技术,通过将麻醉药物注射 到骶管裂孔,使下半身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以便进行手术操作。
背景
小儿骶管阻滞技术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中,如腹股沟疝修补、尿道下裂修 复等,能够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
诊断性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使用骶 管阻滞来辅助进行某些诊断性检查, 例如神经传导测试等。
禁忌症
局部感染
骶管部位存在感染或脓肿,是 进行骶管阻滞的禁忌症,因为
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
脊柱畸形
存在脊柱畸形、脊柱损伤或脊 柱手术史的小儿,进行骶管阻 滞时应特别谨慎。
凝血障碍
如果小儿存在凝血障碍或正在接 受抗凝治疗,应避免进行骶管阻 滞,以免引起出血或血肿。
监测与观察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 患儿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确保麻醉效果和患儿安全。
术后护理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 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疼痛管理
根据患儿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 痛药物,缓解术后疼痛。
活动与饮食指导
指导患儿家长在术后适当限制患儿活 动,避免剧烈运动,并根据恢复情况 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并发症处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如头痛、 恶心、呕吐等,确保患儿安全康复。
05
并发症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
01

02
03
04
头痛
由于麻醉药物的刺激,部分小 儿在骶管阻滞后可能会出现头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ppt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ppt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2020/11/13
1
概述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 麻醉方法,骶管阻滞效果可靠且容易操作。 只要使用合适的器具和操作方法,这种技 术被认为是很安全的。
2020/11/13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运动神经持续阻滞
寒颤 体温 意识丧失 颅内压突然增高 神经损伤 1:20000,现在已经显著降低 呕吐 30%
2020/11/13
17
改良的骶管阻滞
1—7岁小儿骶骨没有骨性融合
各椎体间由韧带或致密的结缔组织结合
硬膜囊截止于第2骶椎
改良的小儿骶管阻滞:选择骶2-3或骶3-4垂 直进针,有落空感或针尖触及骶管腹侧面, 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效果确切。
松差
0.3% 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影响轻微, 更有利于术后运动的早期恢复
2020/11/13
24
术后镇痛
0.2~0.3%罗哌卡因 0.7~1ml/kg,镇痛时间 5~6小时
0.125 %布比卡因1mg/kg 术后镇痛4~6小 时
0.125%布比卡因1mg/kg+可乐定1~2ug/kg 术后镇痛8~12小时
2020/11/13
18
麻醉剂的选择
0.5%~2%利多卡因
0.25~0.5%布比卡因 不应用再高的浓度
2020/11/13
19
建议剂量
2020/11/13
20
参考方案
利多卡因 1岁以下 1~3岁 3~6
6~9 9岁以上 布比卡因
8mg/kg 1% 1.25% 6 1.33% 5 1.42% 4 1.5% 3 2mg/kg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ppt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ppt课件

神经损伤
避免针头损伤神经,密切观察 患者神经功能,及时处理并给 予恢复治疗。
药物过敏
注意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易 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2 儿科手术
对于不适合全身麻醉的小儿手术,骶管阻滞麻醉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3 产科手术
对于需要剖宫产的产妇,骶管阻滞麻醉可以提供有效的镇痛效果。
骶管阻滞麻醉的禁忌症
1 感染
骶管区域感染时禁忌骶管 阻滞麻醉。
2 凝血功能异常
出血性疾病或正在使用抗 凝剂的患者禁忌骶管阻滞 麻醉。
3 不合作的患者
无法配合操作要求的患者 不适合使用骶管阻滞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的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
手术期间要密切监测患者的 生命体征、镇痛效果和不良 反应。
注射技巧
进行骶管阻滞麻醉时,需要 娴熟的注射技巧和良好的操 作经验。
预防并发症
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感染、 神经损伤和药物过敏等。
骶管阻滞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感染
使用无菌操作及消毒措施,及 时处理感染并给予抗生素治疗。
骶管阻滞麻醉的操作步骤
1
定位
确定骶管区域的解剖标志,引导针进入
皮肤消毒
2
正确位置。
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骶区皮肤,减少感
刺逐层麻醉局部组织,使患者不
麻药注射
4
感到疼痛。
将麻药缓慢注射到骶管区域,逐渐使患 者下半身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评价
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评价包括麻醉范围、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ppt课 件
欢迎收看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该麻醉 方法的定义、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效果评价、注意事项以及并发症 与处理。

《小儿骶管阻滞》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课件

手术时间较长、难度较大的手 术
需要进行术中监测的手术
临床应用效果
镇痛效果好
骶管阻滞能够有效地减轻小儿 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疼痛,提
高患儿的舒适度。
镇静效果好
骶管阻滞能够使患儿保持安静 ,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手术 的顺利进行。
对呼吸、循环影响小
骶管阻滞对小儿的呼吸、循环 系统影响较小,能够保证患儿 的安全。
尿潴留
骶管阻滞影响膀胱括约肌的收 缩功能,导致尿液无法排出。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严格控制麻醉药的用量和浓度
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患儿的体重和年龄,选择合适的麻醉 药用量和浓度,避免过量或浓度过高。
在骶管阻滞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 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发 现异常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
特点
骶管阻滞具有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 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等优点,适用 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
适用范围
01
02
03
下腹部手术
如疝气修补、阑尾切除等 。
肛门部手术
如肛门闭锁、直肠息肉等 。
会阴部手术
如尿道下裂修复、睾丸下 降固定等。
禁忌症
局部感染
骶管内局部感染是骶管阻滞的绝对禁忌症,因为感染可能扩散到椎管 内,引起严重后果。
04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 与患儿家属的良好沟通 ,及时告知相关情况。
03 骶管阻滞的并发症及处理
CHAPTER
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01
02
03
04
局部麻醉药中毒
由于骶管内血管丰富,麻醉药 过量或误入血管所致。
呼吸抑制
由于麻醉药对呼吸中枢的抑制 作用,导致呼吸频率减慢或暂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ppt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ppt

-
16
麻醉剂的选择
0.5%~2%利多卡因
0.25~0.5%布比卡因 不应用再高的浓度
-
17
建议剂量
-
18
参考方案
利多卡因 1岁以下 1~3岁
3~6 6~9 9岁以上 布比卡因
8mg/kg 1% 1.25% 6 1.33% 5 1.42% 4 1.5% 3 2mg/kg
-
19
常用局麻药
体位—侧卧,患侧在下,髋、和膝屈曲90 度
-
10
穿刺针位置错误
误入软组织 穿破硬膜 穿破静脉 其他的穿刺针位置错误:骨髓、盆腔
-
11
低血压
小儿交感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
小儿下肢的血容量所占比例小
低血压发生少,如果发生了,也不需特殊 处理。
-
12
全身毒性反应
静脉内注射局麻药
意外的蛛网膜下隙阻滞
-
20
参考资料
<3岁:1%利多卡因 0.75ml/kg >3岁:1%~1.5%利多卡因+0.25%~0.5%布
比卡因 容量:0.75~1ml/kg。
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 容量:1ml/kg
-
21
参考资料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比 0.2% 、0.25%罗哌卡因----辅助用药量大肌
运动神经持续阻滞 寒颤 体温 意识丧失 颅内压突然增高 神经损伤 1:20000,现在已经显著降低 呕吐 30%
-
15
改良的骶管阻滞
1—7岁小儿骶骨没有骨性融合
各椎体间由韧带或致密的结缔组织结合
硬膜囊截止于第2骶椎
改良的小儿骶管阻滞:选择骶2-3或骶3-4垂 直进针,有落空感或针尖触及骶管腹侧面, 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效果确切。

小儿骶管阻滞PPT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PPT课件
饱胃的急诊小儿;不同意全麻;全麻为禁忌或意 识状态不允许
禁忌症
严重的全身性病理变化---出血功能紊乱、 败血症、神经系统疾病、不适当的低血容 量 局部的异常---脓肿、覆盖骶裂孔的皮肤发 育不良 局麻药高敏反应 特殊禁忌---骶骨较严重的畸形、脊膜膨出、 脑膜炎、脑积水、惊厥史
麻醉剂的选择
0.5%~2%利多卡因
0.25~0.5%布比卡因 不应用再高的浓度
建议剂量
建议剂量 麻醉水平
0.5ml/kg 0.75ml/kg
骶腰 腹股沟
1ml/kg 1.25ml/kg
腰胸 中胸
常用局麻药
局麻药 常用浓度 最大剂量 起效 (%) (mg/kg) (min)
10 10 25
骶尾硬膜外特殊性
出生时硬膜囊位于S3~S4,2岁达S2水平
婴儿 硬膜外间隙—半固体脂肪、少量连接 纤维;6、7岁脂肪逐步变得致密且富含纤 维组织(局麻药、炎症)
富含大量的静脉丛,没有静脉瓣
解剖标志
解剖标志
第4骶椎下缘
适应症
大多数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特别推荐用于:睾丸扭转、脐突出、不能复位的 疝、嵌顿包茎、骨盆和下肢损伤的急诊手术。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涪陵中心医院麻醉科 陈 兰
概述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 麻醉方法,骶管阻滞效果可靠且容易操作。 只要使用合适的器具和操作方法,这种技 术被认为是很安全的。
解剖特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在一起的三角形骨(17岁小儿骶骨没有骨性融合
骶管是脊椎管的延续,管内有马尾(腰、 骶、尾丛的神经根)
阻滞高度不够 药量不够,反复骶管阻滞
其他并发症
尿储溜 多在6小时以内,或加了吗啡 感染 手术后不安和焦虑 失去疼痛刺激的知觉和 运动神经持续阻滞 寒颤 体温 意识丧失 颅内压突然增高 神经损伤 1:20000,现在已经显著降低有20%的骶管呈解剖学变异,骶裂 孔畸形或闭锁者占10%,这使得骶管阻滞失 败率较高 1—7岁小儿骶骨没有骨性融合 各椎体间由韧带或致密的结缔组织结合 硬膜囊截止于第2骶椎 改良的小儿骶管阻滞:选择骶2-3或骶3-4垂 直进针,有落空感或针尖触及骶管腹侧面, 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效 果确切。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精品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精品课件

0.2~0.3%罗哌卡因 0.7~1ml/kg,镇痛时间 5~6小时
0.125 %布比卡因1mg/kg 术后镇痛4~6小 时
0.125%布比卡因1mg/kg+可乐定1~2ug/kg 术后镇痛8~12小时
1%利多卡因+1mg/kg曲马多 1ml/kg 术后 镇痛时间21.9 ± 5.9小时;国外报道10.7 ± 2.2小时
最新 PPT
19
常用局麻药
局麻药 常用浓度 最大剂量 起效
(%)
(mg/kg) (min)
利多卡因 0.5~2 10
10
持续时间 (h)
1~2
布比卡因 0.25~0.5 4
25
3~6
最新 PPT
20
参考资料
<3岁:1%利多卡因 0.75ml/kg >3岁:1%~1.5%利多卡因+0.25%~0.5%布
最新 PPT
3
骶尾硬膜外特殊性
出生时硬膜囊位于S3~S4,2岁达S2水平
婴儿 硬膜外间隙—半固体脂肪、少量连接 纤维;6、7岁脂肪逐步变得致密且富含纤 维组织(局麻药、炎症)
富含大量的静脉丛,没有静脉瓣
最新 PPT
4
解剖标志
最新 PPT
5
解剖标志
第4骶椎下缘
最新 PPT
6
最新 PPT
7
适应症
最新 PPT
11
低血压
小儿交感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
小儿下肢的血容量所占比例小
低血压发生少,如果发生了,也不需特殊 处理。
最新 PPT
12
全身毒性反应
静脉内注射局麻药
意外的蛛网膜下隙阻滞
全身性骶麻:表现是孩子对任何伤害性刺 激都没有反应。机制不清楚

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应用

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的应用

和术 后护 理的 教导 的重 要性 。
术毕 用 亲水 角 膜接 触镜 覆 盖 患 眼, 用 眼 睑的 利
压力起 到压平 的 作用 , 轻 患 眼 因上 皮 缺 损 的刺 激 减
养成术后 显微镜 下 检 查 角 膜瓣 的习 惯 , 如有 异 常及
时处理 , 覆盖 眼罩动 作轻柔 , 术者 因素方 面降低该 从 并发症 的发 生 ; ③对 于角膜 瓣 偏薄或水 肿 时, 可配 戴 亲水 角膜接触 镜 , 以避免 角膜瓣 皱褶 的发 生 ; ④高度 近视 角膜基 质切削后 角膜 平坦 , 角膜瓣 复位 , 用棉 签 吸干瓣 下水分后 需 干 燥相 对 较 长 的 时 间, 旦 发 现 一
[ 关键 词 ] 管阻滞 ; 身麻 醉 ; 骶 全 小儿泌尿 外科 手术
[ 中图 分 类号 】R 1 ., 2 . [ 献 标 识 码 】B [ 文编 号 ]1 0 —9 1 2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0 2—2 6 4 4R36 9 文 论 0 40 5 (0 0 0 —7 80
小儿泌尿 外科手 术年 龄小 、 间短, 时 由于 其特殊
2 0 , 9 3 : 2 —2 4 083()21 2 .
术 后 的视 力达到 或接近 术前 的矫正 视力 。从本 组患 者 的致病 原 因来看 , 本组 病 例 7 . %的 患者 为外 伤 89 所 致 , 防 L I 术后 角膜 瓣移位 的主要 措施就 是 预 ASK 防止外伤 , 做好运 动 时的相应 保护措 施 ; 术后短 期 内 发 生者均为 揉眼 所致 , 明术 前 对 患者 的正 确用 眼 说
内蒙 古 医学 杂 志 Inr noi Me 2 1 ne Mo gl dJ 0 0年 第 4 第 6期 a 2卷

骶管阻滞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低位外科手术

骶管阻滞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低位外科手术

骶管阻滞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用于小儿低位外科手术观察丙泊酚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辅助镇静作用。

方法择期行低位外科手术的患儿32例,于氯胺酮基础麻醉下侧卧位行骶管穿刺注入局麻药,平卧后静注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并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直至手术结束前5~10min。

结果术中患儿麻醉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毕10~18min完全清醒。

结论0.8%~1%利多卡因和0.2~0.25%罗哌卡因混合液骶管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麻醉效果确切,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小,苏醒迅速是较好的小儿低位手术麻醉方式。

[关键词] 骶管阻滞;小儿;丙泊酚骶管神经阻滞在小儿低位外科短时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大部分小儿对穿刺不合作,对手术的恐惧感也需要用镇静药消除。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采用利多卡因与罗哌卡因混合液骶管麻醉辅以丙泊酚镇静在小儿低位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7-12/2009-07,在外科择期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睾丸下降固定或精索鞘膜翻转术的患儿32例,男28例,女4例。

年龄2~5岁,体重10~20kg。

ASAⅠ或Ⅱ级。

无骶管穿刺禁忌症,无严重的心肺疾患。

1.2麻醉方法术前禁食6~8h,禁饮3~4h,术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

患儿入手术室后以氯胺酮4~5mg/kg肌肉注射并连续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入睡后常规面罩给氧,1~3L/min同时开放静脉通道, 取侧卧位,常规铺无菌巾,用7号注射针行骶管穿刺,有落空感后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将0.2~0.25%的罗哌卡因和0.8~1%利多卡因混合液以0.8~1ml/kg缓慢注入。

注毕转平卧位静脉注射力月西0.05mg/kg,丙泊酚1.5~2mg/kg,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10~15min骶管阻滞麻醉起效后开始手术。

术中出现肢体动则追加丙泊酚1mg/kg。

手术结束前5~10min停止泵注丙泊酚。

小儿吸入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小儿吸入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小儿吸入全身麻醉骶管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目的:总结小儿吸入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

方法:对我院56例下腹部手术患儿行吸入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同时护理配合。

结果:本组患儿手术吸入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术中麻醉安全,均顺利完成手术,3例患儿吸入七氟醚诱导过程中出现轻度喉痉挛,经加深麻醉吸入浓度,吸氧后好转,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加强小儿吸入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是手术麻醉成功的保证。

标签:小儿麻醉;骶管阻滞麻醉;护理配合小儿吸入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主要应用于小儿下腹部、会阴部、下肢手术。

由于麻醉用药及手术创伤,使手术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尤其是实施小儿麻醉时,风险更大。

因此,手术室护士做好麻醉的护理配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56例小儿吸入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我科开展小儿手术行吸入全身麻醉复合骶管阻滞麻醉56例,年龄1岁~10岁;其中男54例,女2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35例,睾丸鞘膜积液鞘状突高位结扎术14例,隐匿性阴茎阴茎整形术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2例,包皮环切除术3例;手术时间30 min~90 min。

1.2方法小儿进入手术室后选择保留自主呼吸吸入七氟醚,吸入诱导镇静后开放静脉,行喉罩放置。

在常规吸入浓度(1.5%-2%)监护下行骶管阻滞麻醉,然后摆放手术体位,术中严密监护。

手术完成后将小儿安置到麻醉苏醒室专人監护,病人完全清醒后在麻醉师、手术室护士陪同下送回病房。

1.3结果本组患儿手术行吸入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术中麻醉安全,均顺利完成手术;5例患儿术中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经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后好转,术后未出现并发症。

2 麻醉护理配合2.1麻醉前护理2.1.1术前访视术前1 d巡回护士与麻醉师一起访视手术患儿。

详细了解患儿的年龄、病情、手术名称及过去史、体质量。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课件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课件
患儿年龄
年龄越小,骶管内脂肪越少,麻醉药物的扩散速度越快,但同时 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也更快。
体重
体重较轻的患儿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需减少药物剂量。
药物种类和剂量
不同药物和剂量对麻醉效果的影响不同,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持续时间
药物种类
不同药物的代谢速度不同,直接影响麻醉效果的持续时间。
REPORT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介绍 • 骶管阻滞麻醉的过程 • 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 • 骶管阻滞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 • 骶管阻滞麻醉的未来发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介绍
什么是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手术范围拓展
随着骶管阻滞麻醉技术的改进和药物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 将进一步拓展。
联合其他麻醉方式
骶管阻滞麻醉可以与其他麻醉方式联合应用,以实现更好的麻醉效 果和手术效果。
术后镇痛
骶管阻滞麻醉在术后镇痛方面具有优势,未来可进一步研究其在术后 镇痛中的应用。
监测生命体征
麻醉后应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以
及意识状态和疼痛情况。
疼痛管理
根据患儿疼痛情况,可适当使用 镇痛药或镇静药,以缓解术后疼
痛。
饮食和活动指导
麻醉后应根据患儿恢复情况,逐 渐恢复饮食和活动,一般建议先 少量进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同时避免剧烈活动。
REPORT
CATALOG
患儿年龄和体重

小儿骶管脊神经阻滞有何特点如何实施

小儿骶管脊神经阻滞有何特点如何实施

小儿骶管脊神经阻滞有何特点如何实施【术语与解答】①小儿骶管硬脊膜外隙脊神经阻滞(简称骶管脊神经阻滞)较腰椎以上硬脊膜外隙脊神经干阻滞相对安全,之所以能解决中、下腹部相关手术,是因为新生儿、婴幼儿脊柱短、椎管容量少、脊柱生理性弯曲尚未形成,注入骶管内的局麻药液较容易扩散。

此外,此年龄段硬脊膜薄且脊神经纤维细,局麻药容易与较集中的脊神经充分接触而阻滞完善,故采取基础全麻复合骶管脊神经阻滞用于新生儿、婴幼儿相关中腹部以下手术则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②小儿骶裂孔解剖较成人清楚,容易辨认,穿刺成功率高,故骶管脊神经阻滞在小儿为最常用区域麻醉,如一旦明确了穿刺定位标记,则是一种容易掌握和操作的麻醉技术,该麻醉方法通常与较浅的基础全麻相复合,可取代单纯依靠全身麻醉用于腹部和会阴部以及下肢手术,术毕还具有一定的术后镇痛作用;③骶管脊神经阻滞具有许多优点,尤其较硬脊膜外隙脊神经干阻滞与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阻滞操作简便、应用安全,故是新生儿、婴儿及幼儿腹部以下部位麻醉应用最为广泛的操作技术之一;④在低龄小儿,尤其新生儿、婴儿年龄段采用骶管脊神经阻滞极少引起血流动力学影响,且麻醉效果满意,因此,新生儿、婴儿以及幼儿年龄段腹部以下手术均可采取此麻醉技术;⑤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很难合作,故小儿骶管脊神经阻滞均需结合浅程度的全身麻醉而实施,以保障麻醉术中无体动,且有利于呼吸功能管理。

【麻醉与实践】小儿骶管脊神经阻滞务必熟悉和掌握以下几方面:1. 骶管解剖结构①小儿硬脊膜囊末端距骶管腔较近,同样皮肤距离骶管腔也较近,故新生儿骶裂孔与蛛网膜下腔间距则缩短,因此年龄越小,骶管穿刺误入蛛网膜下腔的风险也越大;②小儿骶管腔容积较小,骶管脊神经阻滞应用局麻药,可向腰段乃至低位胸段硬脊膜外隙扩散、渗透,这就是婴儿以下年龄段部位麻醉应用最为广泛的操作技术之一的原因。

2.适应证主要用于小儿腹部、会阴部和下肢手术。

单次注射骶管阻滞也常用于低龄新生儿,可防止因全身麻醉或应用麻醉性镇痛药而导致的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
陈兰
精选课件
1
概述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是小儿外科手术常用的 麻醉方法,骶管阻滞效果可靠且容易操作。 只要使用合适的器具和操作方法,这种技 术被认为是很安全的。
精选课件
2
解剖特点
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在一起的三角形骨(17岁小儿骶骨没有骨性融合
骶管是脊椎管的延续,管内有马尾(腰、 骶、尾丛的神经根)
特殊禁忌---骶骨较严重的畸形、脊膜膨出、 脑膜炎、脑积水、惊厥史
精选课件
9
技术
技术要点 从骶尾筋膜穿刺入硬膜外间隙, 大大低于脊髓和硬膜囊的水平
体位—侧卧,患侧在下,髋、和膝屈曲90 度
精选课件
10
穿刺针位置错误
误入软组织 穿破硬膜 穿破静脉 其他的穿刺针位置错误:骨髓、盆腔
精选课件
未阻滞节段 通常发生在L5、S1、S2皮节(粗大) 阻滞高度不够 药量不够,反复骶管阻滞
精选课件
14
其他并发症
尿出溜 多在6小时以内,或加了吗啡 感染 手术后不安和焦虑 失去疼痛刺激的知觉和
运动神经持续阻滞 寒颤 体温 意识丧失 颅内压突然增高 神经损伤 1:20000,现在已经显著降低 呕吐 30%
精选课件
15
改良的骶管阻滞
1—7岁小儿骶骨没有骨性融合
各椎体间由韧带或致密的结缔组织结合
硬膜囊截止于第2骶椎
改良的小儿骶管阻滞:选择骶2-3或骶3-4垂 直进针,有落空感或针尖触及骶管腹侧面, 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即可注入局麻药, 效果确切。
精选课件
16
麻醉剂的选择
0.5%~2%利多卡因
0.25~0.5%布比卡因 不应用再高的浓度
精选课件
17
建议剂量
精选课件
18
参考方案
利多卡因 1岁以下 1~3岁
3~6 6~9 9岁以上 布比卡因
8mg/kg 1% 1.25% 6 1.33% 5 1.42% 4 1.5% 3 2mg/kg
精选课件
19
常用局麻药
精选课件
20
参考资料
精选课件
3
骶尾硬膜外特殊性
出生时硬膜囊位于S3~S4,2岁达S2水平
婴儿 硬膜外间隙—半固体脂肪、少量连接 纤维;6、7岁脂肪逐步变得致密且富含纤 维组织(局麻药、炎症)
富含大量的静脉丛,没有静脉瓣
精选课件
4
解剖标志
精选课件
5
解剖标志
第4骶椎下缘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适应症
大多数下腹部和下肢手术
精选课件
22
术后镇痛
0.2~0.3%罗哌卡因 0.7~1ml/kg,镇痛时间 5~6小时
0.125 %布比卡因1mg/kg 术后镇痛4~6小 时
0.125%布比卡因1mg/kg+可乐定1~2ug/kg 术后镇痛8~12小时
1%利多卡因+1mg/kg曲马多 1ml/kg 术后 镇痛时间21.9 ± 5.9小时;国外报道10.7 ± 2.2小时
<3岁:1%利多卡因 0.75ml/kg >3岁:1%~1.5%利多卡因+0.25%~0.5%布
比卡因 容量:0.75~1ml/kg。
0.2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 容量:1ml/kg
精选课件
21
参考资料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对比 0.2% 、0.25%罗哌卡因----辅助用药量大肌
松差
0.3% 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影响轻微, 更有利于术后运动的早期恢复
11
低血压
小儿交感神经系统未发育成熟
小儿下肢的血容量所占比例小
低血压发生少,如果发生了,也不需特殊 处理。
精选课件
12
全身毒性反应
静脉内注射局麻药
意外的蛛网膜下隙阻滞
全身性骶麻:表现是孩子对任何伤害性刺 激都没有反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制不清楚
精选课件
13
阻滞不完善或失败
完全性阻滞失败
单侧阻滞---在上面一侧的麻醉平面比对侧高1-2个 皮节(50%)或4个皮节
特别推荐用于:睾丸扭转、脐突出、不能复位的 疝、嵌顿包茎、骨盆和下肢损伤的急诊手术。
饱胃的急诊小儿;不同意全麻;全麻为禁忌或意 识状态不允许
精选课件
8
禁忌症
严重的全身性病理变化---出血功能紊乱、 败血症、神经系统疾病、不适当的低血容 量
局部的异常---脓肿、覆盖骶裂孔的皮肤发 育不良
局麻药高敏反应
精选课件
23
精选课件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