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女王”艾丽丝·门罗的苏格兰情结-8页精选文档
爱丽丝门罗
ABOUT HER LIFE
1978年,她的另一部小说集
《你以为你是谁》再给她捧来 了一座总督奖,在上世纪八九 十年代,她每隔4年都要出一 部短篇小说集,开始享有世界 级的名誉。
2013年,爱丽丝· 门罗成为诺贝 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 者。
截至到2013年10月,门罗创作了 13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 集的长篇小说。
细腻优雅、不施铅华的文字和简洁精致、宽广厚重的情节,常常给人
“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莫大震撼。
《Runaway》
《逃离》是由几部短篇小说而组成的, 主人公都是平凡的女人,
她们都来自城郊小镇, 在小说里同命运: 她们为自己的感情而烦 恼, 被爱情所困惑, 为激情而一时冲动。她们同样渴望爱情, 寻 觅真爱, 但同时又不知所措……
短篇女王 加拿大的契诃 夫
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爱丽丝· 门罗
ABOUT HER LIFE
1931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温
格姆镇,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 说,同时上大学,课余做女招 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 年仅20岁时,她便以大二女生 之身,嫁与詹姆斯· 门罗,为此 退学,此后连生四女,但二女 儿出生后不到一天,便不幸夭 折。 1968年她37岁,她发表第一部 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 一炮打红,并得了她的第一座 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时,她 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 1972年,门罗夫妇离婚。四年 后,艾丽丝再嫁杰拉德· 弗雷林, 他以她收到的第一封书迷来信 展开追求之旅,并同意新妻保 留前夫的姓氏。
曾于2009年荣获布克国际奖 是国内引进的门罗的第一本中文简体作品 集中体现了爱丽丝· 门罗的文学造诣 在当当网上获得接近满分的评分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 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 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卡拉,十八岁从 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婚姻;朱丽叶, 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 佩内洛普,从小与母亲相依为 命,某一天忽然消失 得再无踪影; 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在一念之 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一个下午…… 一次次逃离 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 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
不得不了解的关于爱丽丝·门罗的十件事
不得不了解的关于爱丽丝·门罗的十件事艾丽斯·门罗(Alice Munro,1931.07.10),加拿大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
1968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Dance of the Happy Shades),并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后来共创作了14部作品并多次获奖,同时作品被翻译成13种文字传遍全球,受到读者与媒体的高度评价。
2013年10月10日,艾丽斯·芒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由此艾丽斯·门罗也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第13位女性。
1. 爱丽丝·门罗的本名是爱丽丝·莱德劳。
2. 爱丽丝·门罗出生于1931年的7月10号,正好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厄姆镇,这个地方能够多次出现在她的小说里(小说里改名为Jubilee,或Hanratty)3. 爱丽丝·门罗的父亲,罗伯特·莱德劳,是詹姆斯·霍格的后裔,詹姆斯·霍格是发表《私人回忆录和正当罪人的自白》的作者。
4. 爱丽丝·门罗说到,她开始埋入书海中是在她做教师的母亲被诊断出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帕金森病的时候,那是她才十岁,是三个孩子里面最年长的。
5.爱丽丝·门罗在西安大略大学获得奖学金才得以学习新闻,在此期间她通过卖血、采摘烟草吸盘以及其他的一些工作来度日。
1950年,她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就发表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影子的维度》。
7. 爱丽丝·门罗和她的第一任丈夫,吉姆·门罗,一起开了一家书店,店名就是”门罗的书籍“,这家店现在仍旧在英国哥伦布维多利营业。
他们独特的销售理念就是只卖平装书,曾一度受到许多的传统书商的鄙视。
8.她的第二任丈夫,格里·菲利姆是一名地理学家,也是门罗以往在大学里的一个老朋友。
他们在三次有马丁尼酒的约爱丽丝·门罗会后就决定结婚了。
避世与担当:艾丽斯·门罗的后女性无意识叙事
Running away and Taking on: Alice Munro's Post Feminism and Unconscious Narrative 作者: 姜深洁[1] 方华文[2]
作者机构: [1]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23 [2]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215123
出版物刊名: 池州学院学报
页码: 7-1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2期
主题词: 艾丽斯·门罗 叙事策略 后女性主义 政治无意识
摘要: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创作多以平凡女性的日常生:舌为描写对象,强调对细节的
刻画,平淡中见真齐。
门罗在小说中对女性生活的关注与阐释。
展现出后女性主义区别于激进
女权主义的小人物式超越男权中心,以实际行动和担当代替消极反抗。
通过塑造各种平凡女性
的形象。
实现了女性作为他者话语的无意识存在,以及社会独立个体的身份认同。
后女性主义
小说的无意识叙事,将历史文本化,以集体寓言的形式重新阐释了“女性主义”。
Prue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
PrueAlice Munro (1931-)Prue used to live with Gordon. This was after Gordon left his wife and before he went back to her—a year and four months in all. Some time later, he and his wife were divorced. After that came a period of indecision, of living together off and on; then the wife went away to New Zealand, most likely for good.Prue did not go back to Vancouver Island, where Gordon had met her when she was working as a dining-room hostess in a resort hotel. She got a job in Toronto, working in a plant shop. She had many friends in Toronto by that time, most of them Gordon’s friends and his wife’s friends. They liked Prue and were ready to feel sorry for her, but she laughed them out of it. She is very likable. She has what eastern Canadians call an English accent, though she was born in Canada—in Duncan, on Vancouver Island. This accent helps her to say the most cynical things in a winning and light-hearted way. She presents her life in anecdote s, and thought it is the point of most of her anecdotes that hopes are dash ed, dreams ridiculed, things never turn out as expected, everything is altered in a bizarre way and there is no explanation ever, people always feel cheered up after listening to her; they say of her that it is a relief to meet somebody who doesn’t take herself too seriously, who is so unintense, and civilized, and never makes any real demands or complaints.The only thing she complains about readily is her name. Prue is a schoolgirl, she says, and Prudence is an old virgin; the parents who gave her that name must have been too shortsighted even to take account of puberty. What if she grown a great bosom, she says, or developed a sultry look? Or was the name itself a guarantee that she wouldn’t? In her late forties now, slight and fair, attending to customers with a dutiful vivacity, giving pleasure to dinner guests, she might not be far from what those parents had in mind: bright and thoughtful, a cheerful spectator. It is hard to grant her maturity, maternity, real troubles.Her grownup children, the products of an early Vancouver Island marriage she calls a cosmic disaster, come to see her, and instead of wanting money, like other people’s children, they bring presents, try to do her account s, arrange to have her house insulated. She is delighted with their presents, listens to their advice, and, like a flighty daughter, neglects to answer their letters.Her children hope she is not staying on in Toronto because of Gordon. Everybody hopes that. She would laugh at the idea. She gives parties and goes to parties; she goes out sometimes with other men. Her attitude toward sex is very comforting to those of her friends who get into terrible states of passion and jealousy, and feel cut loose from their mooring s. She seems to regard sex as a wholesome, slightly silly indulgence, like dancing and nice dinners—something that shouldn’t interfere with people’s being kind and cheerful to each other.Now that his wife is gone for good, Gordon comes to see Prue occasionally, and sometimes asks her out for dinner. They may not go to a restaurant; they may go to his house. Gordon is a good cook. When Prue or his wife lived with him he couldn’t cook at all, but as soon as he put his mind to it he became—he says truthfully—better than either of them.Recently he and Prue were having dinner at his house. He had made chicken Kiev, and crème brulee for dessert. Like most new, serious cooks, he talked about food.Gordon is rich, by Prue’s—and most people’s—standards. He is a neurologist. His house is new, built on a hillside north of the city, where there used to be picturesque, unprofitable farms. Now there are one-of-a-kind, architect-designed, very expensive houses on half-acre lots. Prue, describing Gordon’s house, will say, “Do you know there are four bathroom s? So that if four people want to have baths at the same time there’s no problem. It seems a bit much, but it’s very nice, really, and you’d never have to go through thehall.”Gordon’s house has a raised dining area—a sort of platform, surrounded by a conversation pit, a music pit, and a bank of heavy greenery under sloping glass. You can’t see the entrance area from the dining area, but there are no intervening walls, so that from one area you can hear something of what is going on in the other.During dinner the doorbell rang. Gordon excused himself and went down the steps. Prue heard a female voice. The person it belonged to was still outside, so she could not hear the words. She heard Gordon’s voice, pitched low, cautioning. The door didn’t close—it seemed the person had not been invited in—but the voices went on, mute d and angry. Suddenly there was a cry from Gordon, and he appeared halfway up the steps, waving his arms.“The crème brulee,” he said. “Could you?” He ran back down as Prue got up and went into the kitchen to save the dessert. When she returned he was climbing that stairs more slowly, looking both agitated and tired.“A friend,” he said gloomily. “Was it all right?”Prue realized he was speaking of the crème brulee, and she said yes, it was perfect, she had got it just in time. He thanked her but did not cheer up. It seemed it was not the dessert he was troubled over but whatever had happened at the door. To take his mind off it, Prue started asking him professional questions about the plants.“I don’t know a thing about them,” he said. “You know that.”“I thought you might have picked it up. Like the cooking.”“She takes care of them.”“Mrs. Carr?” said Prue, naming his housekeeper.“Who did you think?”Prue blushed. She hated to be thought suspicious.“The problem is that I think I would like to marry you,” said Gordon, with no noticeable lightening of his spirits. Gordon is a large man, with heavy features. He likes to wear thick clothing, bulky sweaters. His blue eyes are often bloodshot, and their express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helpless, baffled soul squirm ing around inside this doughty fortress.“What a problem,” said Prue lightly, though she knew Gordon well enough to know that it was.The doorbell rang again, rang twice, three times, before Gordon could get to it. This time there was a crash, as of something flung and landing hard. The door slammed and Gordon was immediately back in view. He staggered on the steps and held his hand to his head, meanwhile making a gesture with the other hand to signify that nothing serious had happened, Prue was to sit down.“Bloody overnight bag,” he said. “She threw it at me.”“Did it hit you?”“Glancing.”“It made a hard sound for an overnight bag. Were there rocks in it?”“Oh.”Prue watched him pour himself a drink. “I’d like some coffee, if I might,” she said. She went to the kitchen to put the water on, and Gordon followed her.“I think I’m in love with this person,” he said.“Who is she?”“You don’t know her. She’s quite young.”“Oh.”“But I do think I want to marry you, in a few years’ time.”“After you get over being in love?”“Yes.”“Well. I guess nobody knows what can happen in a few years’ time.”When Prue tells about this, she says, “I think he was afraid I was going to laugh. He doesn’t know why people laugh or throw their overnight bags at him, but he’s noticed they do. He’s such a proper person, really. The lovely dinner. Then she comes and throws her overnight bag. And it’s quite reasonable to think of marrying me in a few years’ time, when he gets over being in love. I think he first thought of telling me to sort of put my mind at rest.She doesn’t mention that the next morning she picked up one of Gordon’s cufflink s from his dresser. The cufflinks are made of amber and he thought them in Russia, on the holiday he and wife took when they got back together again. They look like squares of candy, golden, translucent, and this one warms quickly in her hand. She drops it into the pocket of her jacket. Taking one is not a real theft. It could be a reminder, an intimate prank, a piece of nonsense.She is alone in Gordon’s house; he had gone off early, as he always does. The housekeeper does not come till nine. Prue doesn’t have to be at the shop until ten; she could make herself breakfast, st ay and have coffee with the housekeeper, who is her friend from olden times. But once she has the cufflink in her pocket she doesn’t linger. The house seems too bleak a place to spend an extra moment in. It was Prue, actually, who helped choose the buildin g lot. But she’s not responsible for approving the plans—the wife was back by that time.When she gets home she puts the cufflink in an old tobacco tin. The children bought this tobacco tin in a junk shop years ago, and gave it to her for a present. She used to smoke, in those days, and the children were worried about her, so they gave her this tin full of toffee s, jelly bean s, and gumdrop s, with a note saying, “Please get fat instead.” That was for her birthday. Now the tin has in it several things besides the cufflink—all small things, not of great value but not worthless, either. A little enamel ed dish, a sterling-silver spoon for salt, a crystal fish. These are not sentimental keepsake s. She never looks at them, and often forgets what she has there. They are not booty, they don’t have ritualistic significance. She does not take something every time she goes to Gordon’s house, or every time she stays over, or to mark what she might call memorable visits. She doesn’t do it in a daze and she doesn’t seem to be under a compulsion. She just takes something, every now and then, and puts it away in the dark of the old tobacco tin, and more or less forgets about it.(1982)Page 1:cynical=believing the worst of human nature and motives; having a sneering disbelief in e.g. selflessness of others愤世嫉俗的;winning=very attractive, capturing interest迷人的;light-hearted=cheerful and happy;anecdote=a short, amusing account of an incident (especially a biographical one);dash=smash, destroy or break;intense: they appear to concentrate very hard on everything that they do, and they feel their emotions very strongly. 非常认真的;puberty=the stage in someone's life when their body starts to become physically mature青春期;sultry=attractive in a way that suggests hidden passion;sensual撩人的;淫荡的;slight=being of delicate or slender build纤细的;vivacious=(usually a woman) lively, exciting, and attractive;vivacity活泼,精神充沛;cosmos=universe;account(常复数)账目/单;flighty(常指女子)轻浮的,反复无常的,不负责任的;cut loose from = 1)砍断(船的)锚链或缆绳;2)使脱离约束或控制;将…解救出来;mooring = a place where a boat can be tied so that it cannot move away, or the object it is tied to停泊处;系船柱;wholesome=healthy, sound;silly=foolish, childish, or ridiculous; chicken Kiev 基辅鸡(涂以调味牛油然后干炸的去骨鸡胸脯);crème brulee奶油布丁;neurologist神经病学家;one-of-a-kind=unique;pit深坑;凹陷,低洼处;池;bank = pile, heapPage 2: mute=deaden (a sound or noise), especially by wrapping压/降低;agitated=very worried or upset; bulky=large and heavy; baffle=perplex, bewilder; squirm=wiggle蠕动,扭来扭去;doughty=brave, determined, and not easily defeated 强悍的;overnight bag=overnight case: A small piece of luggage used to carry items needed for an overnight stay旅行袋;glance擦/掠过(A glancing blow is one that hits something at an angle rather than from directly in front侧击)Page 3: cufflink袖扣;translucent=translucid半透明的;prank=a childish trick; nonsense=foolish act or opinion; junk shop旧货店;toffee太妃糖;jelly bean胶质软糖,软心豆粒糖;gumdrop水果软糖;enamel 瓷釉;(牙齿的)釉质;sterling纯银(制)的;keepsake=souvenir; booty=goods or money obtained illegally 赃物,掠夺物;ritual仪式;惯例;compulsion= a strong desire to do something, which you find difficult to control强迫(行为);强迫迫性冲动;(心理学)强迫症。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选》读后感读完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选,我深感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门罗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力量,她对人性的洞察和生活的理解都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故事中。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中有许多经典语句,它们不仅富有哲理,还为读者提供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见解。
以下是对这些经典语句的解读:“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 这句话将人生比喻为一盒充满未知的巧克力,强调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数。
它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我们需要珍惜并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未知的下一块巧克力。
“时间是最公平的,它给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
” 这句话突出了时间的公平性和有限性。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同时,它也让我们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可逆的,我们需要把握每一个当下,让每一刻都充满意义。
“爱情就像一场感冒,无论你如何抵抗,最终还是会感染。
” 这句话将爱情比喻为一场感冒,强调了爱情的不可预测性和必然性。
它让我们明白,爱情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它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闯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需要接受并珍惜这份感情,无论它带来的是痛苦还是快乐。
“家庭是每个人的避风港,也是他无法逃离的束缚。
” 这句话揭示了家庭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也是我们寻求安慰和支持的地方。
然而,家庭也可能成为我们的束缚,限制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我们需要找到平衡,既享受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又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开始。
” 这句话让我们重新审视死亡的意义。
死亡虽然带走了我们的肉体和生命,但它也让我们留下了自己的精神和影响。
通过回忆和传承,我们可以在人们心中继续存在,成为一种永恒的存在。
这些经典语句在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选中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
它们不仅反映了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还为读者提供了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视角。
艾丽丝·门罗作品伦理环境中的女性困境
Female Predicament in Ethical Environment in Alice
Munro's Works
作者: 李奕奇
作者机构: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出版物刊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2-115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艾丽丝·门罗 伦理环境 社会现实 女性困境 人生抉择
摘要:艾丽丝·门罗一生专注短篇小说,其创作立足于加拿大的小镇生活,关注女性的社会
生存状态及变化,描绘平常生活中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于细微处表现人物所处伦理环
境与个人追求的落差与冲突,另一方面在伦理环境的困境中,门罗笔下的女主人公虽历经彷徨,却不踟蹰;其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伦理困局中不畏选择、破茧而出的女性形象。
女
性选择本身,选择背后的伦理环境,以及选择之后境况成为其作品动人之处。
爱丽丝门罗现代文学的女王
爱丽丝门罗现代文学的女王爱丽丝·门罗:现代文学的女王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是当代文学界备受赞誉的女作家,她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并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女王。
门罗以深邃的洞察力和脆弱的人物形象刻画闻名,她的作品揭示了人类情感与人生的多面性。
本文将介绍爱丽丝·门罗的生平及其影响力,以及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和主题。
一、生平和影响力爱丽丝·门罗于1931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莎,她在一个较为保守的家庭中长大。
尽管门罗的母亲曾是一名教师,但她的家庭并没有给予她充分的受教育机会。
然而,门罗对阅读和写作的热爱从小就开始了,在孩提时代,她借阅图书馆的书籍阅读,并涉猎各种文学作品。
门罗的写作生涯始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她开始为一些小报和杂志撰写短篇小说。
逐渐地,她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并进一步提升了她的文学技巧。
在1968年发表的短篇集《舞蹈般的真实》中,门罗首次展现了她独特的写作才华。
该书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并使得门罗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门罗的作品主要以短篇小说为主,她擅长通过短小的篇幅勾勒出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纠葛。
她的风格简洁明快,但充满深度,让读者沉浸在故事的情节和角色之中。
门罗的作品主要探讨女性的经历和命运,以及家庭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这些作品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门罗的文学成就被广泛赞誉,她多次获得重要文学奖项,包括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布克国际奖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出版于全球各地,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
人们普遍认为,门罗的作品成就了现代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她被誉为现代文学的女王。
二、写作风格和主题爱丽丝·门罗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深得读者的喜爱。
她凭借精确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在短袖外衣下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门罗的语言简练而质朴,但在简洁的背后蕴含着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体验。
她的故事常常以非线性的结构展开,通过回溯和跨越时间的手法,展示出人物的生活历程和情感变化。
爱丽丝·门罗:短篇女王和她“公开的秘密”
爱丽丝·门罗:短篇女王和她“公开的秘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0日晚7点揭晓--82岁的加拿大女小说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摘得大奖。
门罗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其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出版,她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
现在,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她,又会有谁不服呢?美国女作家、普利策奖得主简·斯迈利(Jane Smiley)曾大赞门罗的作品“既精妙又准确,几近完美”。
这位加拿大短篇女王的确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她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文学,努力去写伟大的小说。
她写30页短篇所用的心力,如斯迈利女士所言,足可抵得上某些作家写出整本长篇。
她在文坛的地位,好比当代契诃娃--契诃夫的女传人。
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女士始终执著地写作短篇小说,锤炼技艺,并以此屡获大奖,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总督奖,两次吉勒奖,以及英联邦作家奖、欧亨利奖、笔会/马拉穆德奖和美国全国书评人奖、布克奖等。
在每年秋天的诺贝尔文学奖猜谜大赛中,她的大名必在候选人之列,而今天,诺贝尔文学奖终于颁给了这位82岁的伟大女作家。
在等烤炉间歇中写作门罗一生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
在短篇小说普遍地位低下的欧美文学界,诺贝尔文学奖颁给她或许会让一些人惊讶,但更多的人对门罗获奖的感受,却应该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值!”“每读爱丽丝·门罗的小说,便知生命中未曾想到之事。
”这是由作家、学者、编剧等组成的布克奖评委对她的评价。
“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门罗的评价。
门罗女士娘家姓莱德劳(Laidlaw),1931年生于安大略省温格姆镇,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说,同时上大学,课余做女招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
年仅20岁时,她便以大二女生之身,嫁与詹姆斯·门罗,为此退学,此后连生四女,但二女儿出生后不到一天,便不幸夭折。
爱丽丝·门罗(Alice-Munro)
在旅馆里打工的格雷斯遇到了应该说是完美的对象,工程 师莫里家境良好,秉性温柔。但是,忽然有一天莫里的哥 哥尼尔出现,她突然觉得那才是她想要的人,想要碰触、 想要拥抱,如篇名所示,想要享受真正的激情。她坐上尼 尔的车,虽说莫里一家认为他们是去医院处理格雷斯被贝 壳划伤的脚,但格雷斯知道她是要逃离莫里,开始一场探 险。结果,酗酒的尼尔也不是那个“Mr.Right”,在格雷斯 离开他以后,他开车一头撞上了桥墩,结束了生命。无论 他是自杀还是因醉酒出事,格雷斯想要逃往的地方,不过 是毁灭。任何想要逃离的人,对现有事物的厌倦超过了对 未来的渴望。
每隔四年就会出版一部短篇小说集,人们对她赞誉倍加,而她也不断地在 加拿大和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
艾丽丝·门罗的故事经常发表于各类刊物,比如,《纽约客》、《大西洋月 刊》、《格兰德大街》、《女士》以及《巴黎评论》等等。在为推广她 2006年出版的小说集《城堡岩石上的眺望》而做的一次访谈中,蒙若提到 以后也许不会再发表新的小说集。但后来她放弃了这种打算,又有新作品 问世。她的最新小说集的标题暂定为《太多欢乐》。
1972年,艾丽丝·门罗与詹姆斯·蒙若离 婚。爱丽丝回到安大略,成为西安大略 大学的住校作家。1976年,爱丽丝与地 理学者Gerald Fremlin结婚,夫妇二人搬 到安省克林顿镇外的一个农场,后来又 从农场搬到克林顿镇,从那以后一直住 在那里。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
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爱丽丝·门罗,这位加拿大文学的璀璨之星,以其独特的短篇小说创作在文学世界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门罗的短篇小说,犹如一幅幅细腻而真实的生活画卷,将读者缓缓引入一个个平凡却又充满力量的世界。
她擅长以女性的视角去观察、感知和讲述故事,那些故事中的女性角色,或坚韧、或脆弱、或迷茫、或坚定,都仿佛是我们身边熟悉的身影。
在门罗的作品中,故事的背景通常设定在加拿大的小镇。
那里的生活看似平静如水,却在平静之下隐藏着无数的波澜。
《逃离》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作品,女主人公卡拉想要逃离当下压抑的生活,却在中途又选择了回归。
这种对于生活的挣扎和抉择,反映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门罗并没有用宏大的叙事来展现这一切,而是通过日常的细节,如一顿饭、一次争吵、一个眼神,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起伏。
她的文字简洁而有力,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能够精准地击中人心。
就像《亲爱的生活》中,她对人物情感的把握细腻入微,让读者仿佛能够触摸到角色们内心的温度。
门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瞬间,将它们放大、呈现,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真相。
门罗的短篇小说结构精巧,常常采用非线性的叙事方式。
她在故事中巧妙地设置悬念,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疑问和好奇,一步步被吸引着深入其中。
比如在《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女主角从少女到成年的成长历程,使整个故事充满了层次感和张力。
而且,门罗对于时间的处理也别具一格。
她可以在短短几十页的篇幅中,跨越几十年的时光,让读者在短暂的阅读时间里,体验到人物一生的悲欢离合。
这种对于时间的驾驭能力,使得她的作品具有了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门罗的短篇小说不仅仅是故事的讲述,更是对人性、生活、爱情、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探讨。
她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无奈与希望,看到了人们在命运面前的抗争与妥协。
她的作品让我们明白,生活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挫折,但也有着无尽的温暖和可能。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选》读后感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选》汇集了加拿大著名作家爱丽丝·门罗的多部经典短篇小说。
门罗是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作家,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主角,聚焦于她们的生活、情感和内心世界,以及她们在面对人生转折时的选择和挣扎。
在这部短篇小说选中,每一篇作品都是一个完整且独立的故事,但它们又共同构建了门罗笔下的女性世界。
这些故事充满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生活的思考,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和思考。
门罗的笔触细腻而深刻,她善于捕捉女性生活中的细微情感变化,将其呈现在纸上。
她的文字像一把锐利的刀,能够精准地切入人性的深处,揭示出那些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和渴望。
在她的笔下,女性角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去追求、去探索、去挣扎的真实存在。
同时,门罗的故事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她通过女性的视角,观察和理解世界,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她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注,更是对整个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它让我感受到了门罗笔下女性的魅力和力量,也让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人性的剖析和人生的启示。
“短篇女王艾丽丝门罗的苏格兰情结
“短篇女王艾丽丝门罗的苏格兰情结艾丽丝·门罗简介艾丽丝·门罗,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当代重要的英语短篇小说家。
不论是在北美还是英国,她都曾获得过众多奖项,如: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吉勒奖、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等十三种文学类大奖,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洛恩·皮尔斯勋章与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文学荣誉勋章,她还是美国艺术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她的众多作品已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她的忠实读者可谓遍布全球,被赞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二战”后的加拿大英语文学不断发展,但巧合的是大多数的作家来自索埃斯特,这也成了加拿大文学界令人津津乐道的事。
艾丽丝·门罗成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当时,“加拿大——尤其是安大略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将升起一位举世瞩目的作家明星”这一奇特的想法是会被人耻笑的。
即便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加拿大也鲜有出版商,而那些主要的教材出版商则主要从英美进口所谓的文献。
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涌入对当时的加拿大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拿大作家借助外来文化、文学的推力而开创了加拿大文学的新局面,艾丽丝·门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20世纪60年代,艾丽丝·门罗在罗伯特·卫伍制作的CBC节目《人类学》开始了她的创作。
1968年,艾丽丝·门罗出版了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正是她的这本小说集令她首次赢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因内容连贯而曾被误当作长篇小说发行。
迄今为止,她已发表了十余部短篇小说集,每部小说集均包含有九或十篇小说。
她在国际文学界所享有的地位与她的写作方式密不可分。
长篇小说在文学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正是她这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为短篇小说赢得了一席之地,使短篇小说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与认可。
虽然许多一流的英、美、加作家曾尝试过短篇小说创作,但无一能企及艾丽丝·门罗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使短篇小说具有与长篇小说同等重要的地位!苏格兰宗教传统对门罗创作的影响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温格姆镇,艾丽丝·莱德劳是她出生时的姓名,意思是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来到人间的一个小生命。
爱丽丝门罗的历史故事
爱丽丝门罗的历史故事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是加拿大最著名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作家之一。
她以她精湛的短篇小说而闻名于世,并曾获得许多文学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将向您介绍爱丽丝·门罗的个人背景以及她在文学领域的巨大成就。
爱丽丝·门罗于1931年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温哥华湖附近的一个小镇上。
尽管她的家庭并不富有,但门罗从小就显示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
她喜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并在中学时代开始写作。
门罗在故乡的一所小学教了一年的英语,并在那里培养了她对故事和语言的热爱。
门罗的写作风格鲜明,以真实而细腻的描写闻名。
她的故事常常发生在安大略省的乡村小镇上,主要围绕着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展开。
她通过对细节的独特观察和透视,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成功地揭示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纷繁多样。
门罗的作品主题多样,涵盖了家庭、爱情、婚姻、成长、亲情等各种人类关系和情感。
她以扣人心弦的叙述手法吸引读者,并充满智慧地表达关于性别、权力和社会问题的见解。
门罗的作品有时以非线性的方式展开,运用回忆、闪回和时间跳跃等手法,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爱丽丝·门罗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并受到许多文学评论家和读者的赞赏。
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世界各地出版。
由于她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力,门罗的作品常常被认为是文学经典,对许多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丰富的创作生涯,爱丽丝·门罗还积极参与文学活动和社区服务。
她多次担任文学奖项的评委,并致力于推广加拿大文学的发展。
门罗还经营了一家小型独立出版公司,为其他作家提供了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
总结起来,爱丽丝·门罗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她通过她深入人心的故事、对人性的触动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她的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关系的复杂性,并对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有更深入的思考。
围城的逃离与回归——谈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
排, 逃 离围城 。本 文就 艾丽丝 ・门罗的短篇 小说《 逃 离》, 分析 门罗的主要 写作 特征 , 以及 分析 小说 的女 主人 公对 围城
的逃 离 与 回 归 。
[ 关键 词]艾丽丝 ・门罗; 逃 离; 围城 ; 回归; 小说 [ 中图分类号 ]r 7 l 1 , 0 7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4) 0 8 - 0 0 3 1 02 - [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5— 0 8
谈 艾 丽 丝 ・门罗 的短 篇小 说 《 逃离》
张 音
( 南 阳理工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河南 南阳 4 7 3 0 0 4)
[ 摘
要]对 于女性 而言 , 逃 离与回归围城 , 不过是命运 的安排 , 但是 , 艾丽丝 ・门罗的短篇 小说《 逃 离》 , 不仅 以细腻 的
文字描绘 出平凡女性的形 象, 更是 细致刻画 出她们平 淡真 实的生活 , 这些女性都有 着对 生活的相 同期 盼: 不为命运 所安
出单纯的英语文学世界 , 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女性生活 情节 的发展。这样 的描写 , 不仅体现出女性对 家庭生 的探 讨 。 【 《 逃 离》 情节相对简单 , 但 故 事 之 间也 是 双 活 的无 奈 、 叛 逆 以及 美 好 期 盼 , 同时 也 展 现 出女 性 对 线交 错叙 事 , 巧妙 避免 了传 统 叙 事 的平 稳 单 调 。 门罗 美好 生 活 的勇敢 追求 。
_ 3 门罗 在 《 逃 离 》中 , 大 胆运 用 “ 弗 《 逃 离》 的叙 事 具 有 一 般 小 说所 不 具 备 的艺 术 特 不 觉 中感 动读 者 。
色, 而从 中也可 以分 析 出对女 性 围城 的逃 离 与 回归 因 洛拉” 作为叙事符号 , 弗洛拉是一只小 山羊 , 作者多次
短篇阅读丨爱丽丝·门罗:我仅仅是个女孩儿
短篇阅读丨爱丽丝·门罗:我仅仅是个女孩儿文/爱丽丝·门罗加拿大女作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迄今为止已出版14部作品,包括13部短篇小说集和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多以女性为中心,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学院给出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
我爸爸是个狐农。
作为狐农,他会圈养一些银狐,等到秋天或初冬银狐长得一身好毛时,便宰掉它们,拿它们的皮去卖。
我的任务就是确保狐狸每天喝足两次水。
一次,一个饲料贩子到狐圈来跟爸爸聊天,我爸爸说:“你一定得见见我新雇的帮手。
”我高兴得满脸通红。
“我差点搞错了,”卖饲料的说,“我还以为她只是个小姑娘家呢。
”妈妈很少到屋外去,她和畜棚看起来格格不入。
有时,她会叫我做些在屋子里干的活儿,于是我会乖乖坐到桌子旁剥桃子皮或者切洋葱。
洋葱辣得我两眼刺痛,泪水汪汪。
在我看来,屋里的活儿简直没完没了,既无聊乏味,又让人压抑沮丧。
但是到外面给爸爸干活,却像是参加神圣的仪式一般重要。
我把装水罐的小车推到畜棚时,正好听到妈妈说:“等莱尔德再长大一点,你就能有一个真正的帮手了。
到时候我也能让她在屋里多帮帮我了。
”她谈起我时,语气冷冰冰的,似乎是带着一丝遗憾和惋惜,让我忐忑不安。
“我一转身她就跑了,就像在这个家里我从来没这个女孩儿似的。
”过去,我认为“女孩子”是一个象征着天真、纯洁的词,就像“孩子”这个词一样,意味着无忧无虑。
现在看来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女孩子”和我原先想的不同,过去我觉得我就是女孩子,现在我才发现,“女孩子”显然不是我现在这个样子的,却是我必须去成为的。
爸爸血渍斑斑的围裙提醒了我,他通常会拿枪把马射死喂给狐狸吃。
因为生活所需,我早就对动物的死亡习以为常了。
但我仍会觉得有一丝羞愧,对父亲和他的工作,我的心里增添了一丝戒备和疏远。
两周后,我得知他打算打死另一匹叫弗洛拉的马。
绝望主妇艾丽丝·门罗
绝望主妇艾丽丝·门罗作者:九月来源:《莫愁·智慧女性》 2014年第1期九月◆挣扎的成长期北京时间2013年10月10日晚7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瑞典学院的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宣读评选结果:“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将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加拿大作家艾丽丝。
门罗。
我们对她的评语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艾丽丝。
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的温厄姆小镇,她的作品大多是以安大略省西南小镇的生活为素材,多表现生死与成长等严肃主题。
曾被美国作家誉为“当代的契诃夫”。
门罗自少女时代就开始写小说。
她生长的温厄姆镇是个充斥着走私犯、妓女和流浪汉的贫民区,父亲罗伯特-埃里克莱德劳从学校辞职后成了银狐养殖者。
生意破产后,他在十英亩农场上养起了火鸡。
门罗的母亲当过老师,是清教徒式的保守女人,一直希望自己的女儿是淑女。
儿时的门罗,留着黑色长卷发,经常盛装参加主日学校的音乐会。
这个家庭一度在大萧条时期艰难维生,爱讲故事和读书的门罗被要求学习家庭妇女必备的技能——做饭和编织。
9岁那年,母亲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症,这意味着门罗几乎没有自己能支配的时间,每天都要做很多家务,而且一旦她离开家,母亲便没办法穿衣服、梳头。
门罗像那个年代的同龄孩子一样挨过打——父亲用的是一根腰带。
1950年,急于逃离家庭的门罗终于拿到了西安大略大学的奖学金,主修新闻。
“那时候大多数女孩都会为了家庭牺牲自己。
我根本不想这么做。
年轻的时候,我无法想象行动不便是怎么一回事,总觉得可以战胜它。
年纪大了,我才看到生命的局限。
我开始同情我母亲。
”在2009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里,门罗借着主人公对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冷静的分析。
读大学期间,门罗已开始写作,在学生杂志《对开》上发表了短篇处女作《一片影子的面积9。
但为了赚取生活费,她不得不在课余做女招待、烟叶采摘工和图书馆员。
除了写作和打工,“我没有机会做其他任何事,因为我没钱。
关于艾丽丝·门罗的励志人物故事
关于艾丽丝·门罗的励志人物故事苏格兰裔孩子生活在加拿大小镇相对于美国文学的繁荣,加拿大文学是19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
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加拿大在文化上受原先宗主国英国和法国的影响。
除了魁北克省为加拿大的法国文学中心之外,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区都流行英语文学,门罗正是加拿大英语文学的代表作家。
早期加拿大文学把苏格兰人塑造成“国民建设者”的形象,认为他们有着坚强和忍耐的民族*格。
门罗追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曾说:“小时候,我们从不会因为一件事情做得好而受到表扬,却总是因为做不好某件事而受到教育。
”门罗从小生活在小镇上,她亲眼目睹“苏格兰人无论有多贫困,最无法放弃的就是阅读本身”,苏格兰家庭都鼓励他们的孩子们阅读,那些贫穷的苏格兰家庭,都有阅读的好习惯。
门罗的父亲陪着她一起阅读的时候,最怕的是不速之客登门打扰。
门罗把她的苏格兰人特有的经历和感觉写进自己的家族史《洛克城堡风光》。
书中,她把家族的祖先追溯到苏格兰长老会成员和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霍格(1770——1835),之后她的家族几乎每一代都出过作家。
门罗的母亲:小镇上最特立独行的人生活在贫穷而偏远的加拿大温格姆镇,门罗的母亲跟小镇人格格不入,像一个不合时宜的城里人。
门罗说,城里人的特点是“想获得关注”或者“认为自己很聪明”;但对于一个小镇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坏的事”。
生活也因此惩罚了门罗的母亲,门罗说:“她的一生如此悲惨、如此不公平,她却依然很勇敢。
”后来,母亲得了帕金森综合征,年轻的门罗选择了逃出家庭,申请到大学的奖学金去求学。
作为长女,她本该放弃这个机会而留下来照顾母亲。
“当我离开家的时候,我母亲已经无法自己穿衣服、自己梳头发。
当人们年轻的时候,想象不到残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会觉得总会想到办法克服困难。
但当我年纪渐渐变大之后,我能想象到那种情形,也开始同情母亲。
西安大略大学提供的奖学金,让我有机会及借口逃离这个家庭,母亲对我的离去感到绝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篇女王”艾丽丝·门罗的苏格兰情结艾丽丝·门罗简介艾丽丝·门罗,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当代重要的英语短篇小说家。
不论是在北美还是英国,她都曾获得过众多奖项,如:加拿大总督文学奖、英联邦作家奖、吉勒奖、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莱南文学奖、欧·亨利奖等十三种文学类大奖,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洛恩·皮尔斯勋章与美国国家艺术俱乐部文学荣誉勋章,她还是美国艺术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她的众多作品已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她的忠实读者可谓遍布全球,被赞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
“二战”后的加拿大英语文学不断发展,但巧合的是大多数的作家来自索埃斯特,这也成了加拿大文学界令人津津乐道的事。
艾丽丝·门罗成长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当时,“加拿大——尤其是安大略西南部的一个小镇——将升起一位举世瞩目的作家明星”这一奇特的想法是会被人耻笑的。
即便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加拿大也鲜有出版商,而那些主要的教材出版商则主要从英美进口所谓的文献。
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的涌入对当时的加拿大文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加拿大作家借助外来文化、文学的推力而开创了加拿大文学的新局面,艾丽丝·门罗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20世纪60年代,艾丽丝·门罗在罗伯特·卫伍制作的CBC节目《人类学》开始了她的创作。
1968年,艾丽丝·门罗出版了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之舞》,正是她的这本小说集令她首次赢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
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少女们和妇人们的生活》因内容连贯而曾被误当作长篇小说发行。
迄今为止,她已发表了十余部短篇小说集,每部小说集均包含有九或十篇小说。
她在国际文学界所享有的地位与她的写作方式密不可分。
长篇小说在文学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正是她这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为短篇小说赢得了一席之地,使短篇小说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接受与认可。
虽然许多一流的英、美、加作家曾尝试过短篇小说创作,但无一能企及艾丽丝·门罗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使短篇小说具有与长篇小说同等重要的地位!苏格兰宗教传统对门罗创作的影响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温格姆镇,艾丽丝·莱德劳是她出生时的姓名,意思是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来到人间的一个小生命。
门罗九岁时,加拿大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后她就读于伦敦的西安大略大学,大二时因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门罗结婚而退学,并改用夫姓。
当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利在乐坛崭露头角时,门罗二十五岁——初为人母。
三十八岁时,正是妇女运动的狂热时期,也正是在该时期,门罗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问世。
1972年,门罗夫妇离异。
虽然在1976年她与杰拉德·弗雷林喜结连理,但她仍然保留了门罗这一姓氏。
在她五十岁之前所创作故事的时间主要设定在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甚至更早——对先祖时期的记忆。
加拿大1867年成立,是一个迄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家。
除了原住居民外,加拿大主要以英法以及一些欧洲移民为主,这造成了该国的宗教与该国的民族成份一样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宗教——天主教徒——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基督教徒(新教各派)则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门罗的部分祖先隶属苏格兰长老会,她的血统可以追溯到詹姆斯·霍格——一位乡村自学成才的苏格兰诗人、小说家,罗伯特·彭斯的朋友、18世纪末爱丁堡文学界的著名文人、《一位清白罪人的忏悔》的作者。
该家族还有一部分是英国国教教徒,他们认为最大的罪恶是用餐时用错叉子。
在传统的新教文化中,在诸如索艾斯特这样的小镇,不当的行为是不会轻易得到宽恕的,严厉的惩罚司空见惯,随处均可能遭到羞辱,却无人会对之逃避。
门罗也坦承洞悉自己民族的陋习。
门罗敏锐地感觉到了社会阶级的差异,在作品中也有过较为详细的描写。
如《皇室的鞭挞》中的汉拉提社会被横穿小镇的河流一分而二:河流的一边是医生律师等上流社会阶层的所在地,河流的另一边,即西汉拉提,则居住着工厂工人、铸造工人、造私酒者、妓女、小偷等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
而门罗在这部早期的作品中用了较大篇幅描写了女儿因父亲受到继母的唆使而遭受严厉惩罚的场面——门罗巧妙地用“皇室的鞭挞”来形容这顿毒打,这也是门罗作品中罕见的暴力书写。
门罗祖先信仰的不同在她的作品《爱的进程》中也有所体现:女主人公的母亲是英国国教徒,父亲却是英国国教徒,也是奥兰治党员(北爱尔兰阿尔斯特省拥护新地教之政治社团中之一员),还是保守党——门罗在文中对之不无调侃地说她就是这样成长的!其实这正是作者对自己家族乃到整个加拿大这个移民国家的另一种写照。
毫无疑问,艾丽丝·门罗是一位充满创新意识并且勇于不懈挑战自我的作家,她不断地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思考与调整。
英美文学对门罗的创作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她不仅从语言、叙事技巧、文体等文学的内部元素出发改造了加拿大小说的外观,进而改变着人们所固有的小说观念。
作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书写对世界、对人性的理解并进行融合。
与同时期的文学大师相比较,门罗并不追求奇异古怪的故事、生涩的话语方式和孤僻的创作态度。
门罗只用平实温和的语言将一个个流畅的故事与一个个鲜活的主人公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很容易感受到她一方面将人类、历史、现实与个人的痛苦融入笔端,另一方面又在个人理想与宗教信仰的两端,激发出种种战胜痛苦、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
对门罗而言,虽然基督教信仰是一种长期的存在。
但门罗的作品却偶尔会流露对这种信仰的消解,即在作品中,门罗屡屡表达了对上帝的信仰,但又常常提出质疑,这与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形态以及她自己的人生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如在《匆匆》中,门罗借朱丽叶之口勇敢道出了“根本就没有我们要上的那种天堂。
我们不信上帝”。
朱丽叶认为世上不存在神的恩典,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谎言中长大!或许这与近年来宗教在加拿大的世俗化、人们的宗教观念日益淡薄不无关系。
苏格兰文学传统对门罗创作的影响一、蓟、格子呢裙、威士忌——苏格兰民族的标志与美国一样,加拿大也是一个移民大国。
美国的文化特征是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但加拿大与之不同。
加拿大人引以为荣的是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他们对各民族文化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原则,这些在门罗的作品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门罗作品中主人公的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往往会被门罗打上苏格兰文化的烙印。
例如随处可见的蓟、苏格兰人戴的天鹅绒便帽与典型的苏格兰格子呢服装等是门罗许多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极具苏格兰民族特性的服饰。
从门罗的许多作品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苏格兰后裔从最初的拓荒时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民族聚集区。
有着苏格兰国服之称的苏格兰格子呢裙仍然是许多定居加拿大的苏格兰后裔在正式场合所穿的服装,而被誉为苏格兰国酒的威士忌也仍然是他们的所好。
与大多数民族不同的是,苏格兰男人也会穿裙子,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苏格兰格子呢裙。
这是苏格兰高地人的传统服装,也是苏格兰的标志之一。
格子呢裙上的不同图案与颜色都是不同部落或家族的标志,也体现着社会地位的差异。
不论在饮食方面,还是在服饰等生活习惯方面,作品中的苏格兰移民及后裔都很好地保持着苏格兰民族的习俗。
如果对苏格兰文化没有基本的知识,读者是很难理解作品的一些指涉意义的。
二、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苏格兰文学的精髓在历史上,苏格兰屡受异族的侵犯,坚强不屈的民族主义精神是苏格兰文学一贯的精髓,现实又不失想象力的细腻表现手法也成了苏格兰文学的传统。
作为拥有两种官方语言的移民国家,为了维护文化与政治等方面的独立性,加拿大文化中有一种反美传统。
虽然美国与加拿大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但是由于历史上美国曾经数次企图武装入侵加拿大,因此对美国的排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作一种对欧洲的归属感。
《遥远的城市,蒙塔那》讲述在当时的社会,尤其是在安大略,对人们而言汽车不过是一种代步工具而已,但放弃大且豪华的美国车而选择购买小巧的欧洲车却会被视为某种政治宣言。
《我年轻时的朋友》中的弗洛拉用带着苏格兰方言的英语朗读苏格兰的故事,可见苏格兰人仍然很好地保持着母语,正可谓乡音未改。
18世纪法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丹纳认为地理和气候等环境因素对于作家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1931年,门罗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个小镇,这与她众多作品的故事发生地的地理背景类似。
相比都市文学而言,门罗用文字抵御着社会的世俗化,她笔下更多描绘的是乡间邻里,她的写作风格使之成为时代的急先锋,并影响着当代加拿大文学的发展。
这些都依赖于门罗作品中语言的张力。
胡塞尔认为语言是一种引向内心深处的符号。
在门罗的许多小说中,语言突出表现为对人体感官的冲击性,营造出一种多方位的立体性效果。
如《机缘》中“流水与岩石、阴森森的古树、悬垂的苔藓。
偶尔会见到一缕炊烟从某座阴暗潮湿、显得破败不堪的小屋子里冒出来……”寥寥数语便让远离都市喧嚣的鲸鱼湾美景瞬间呈现在了读者眼前,“流水”一词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潺潺的水流声,“一缕炊烟”以及“破败不堪的小屋子”令人感觉到了生命的存在,而阵阵饭香也仿佛扑鼻而来。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些都令读者眼前的景象充满了生机。
门罗作品中的苏格兰民族归属感作为移民大国的一员,门罗在作品中屡屡不忘表明自己的苏格兰血统。
《我年轻时的朋友》中的主人公并非第一人称叙述者“我”,而是“我的母亲”,也就是说该作真正讲的应该是“我母亲年轻时的朋友”。
譬如故事中“我母亲年轻时的朋友罗伯特来自苏格兰,弗洛拉用苏格兰方言朗读苏格兰人的生活故事”,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内心的苏格兰本土情结。
为何故事讲的并非“我”年轻时的朋友,而是“母亲”年轻时的朋友?其实“母亲”一词是有深刻寓意的。
英语中的motherland是“祖国”的意思,其中含有mother(母亲)一词,蕴涵着“祖国,我的母亲”这一层意义。
故而,对母亲年轻时光的追忆可以理解为作者对故乡苏格兰的记忆!对故乡的记忆还典型地体现在了门罗《匆匆》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与记忆的痛苦相对照……是关于家在何方的观念上的变化。
不是指和埃里克在鲸鱼湾的家,而是更早的年代的家,在她整整一生之前那个时代的家。
因为你试着去保护,想尽可能好地、时间尽可能长地加以保护的,总是发生在家里的那些事。
《乞丐女仆》中的帕特里克来自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家境殷实,父母居住在靠近悉尼的温哥华岛(加拿大西南部岛屿)。
当帕特里克的母亲带着他的女友罗斯散步,告诉她那些玫瑰园与厨房院子的用石头砌的低矮围墙都是儿子帕特里克的杰作时,罗斯断定他一定具有苏格兰血统,因为她认为最好的泥瓦匠都是苏格兰人——这是苏格兰人引以自豪的!由此可见,作品中的主人公们虽然身在加拿大,但对故乡苏格兰的思念丝毫未减,以故乡为荣之情日渐升华!在门罗作品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苏格兰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作者身为苏格兰人后裔的自豪感!作品中一个小小的物品,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都寄托了门罗对远隔重洋故乡的守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