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1】篇〗这节课我只学习了线段的两种比较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因为本节内容较少,考点不多,所以传统教学中一般忽视,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一提知识点就过去了,但我认为,本节是几何的开始课,是以后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课,“学生几何学习的的好坏,有没有学习兴趣,用什么方法学好这门课,在这节课中都必须起一个好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本着这个思想,我打破传统教法,这节课我的整体思路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1)给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这在两种方法对比中已经体现,度量法是从数的方面理解线段的长短,而叠合法则是从形的方面理解线段的长短。
(2)我给学生展示了类比法,学习方法,如:在讲叠合法时,因为它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让两个学生比身高,比较两根线的长度等,先让学生找到它们比较的关键点(其中一端必须对齐),再引入比较线段的长度的比较,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的导入,我采用了猜谜语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课堂,积极参与课堂。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的活动,让生动手画,不断启迪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自己总结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
做的不好的地方是:(1)、叠合法用的时间有点长,在它的应用部分,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时,时间有点紧,没有让学生充分展示,给学生在课后知识的巩固方面增加了负担。
(2)、学生的表现不如平时积极活跃,这是我没有预设到的,所以整节课都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表扬的话,激励的话与课堂无关太多。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2】篇〗本节课的《小数大小比较》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这节课的内容与前面所学的整数大小的比较有内在联系。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预习的基础上,对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尝试,激发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直观的图形为依托,从学生熟悉的半个苹果、半个蛋糕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二分之一,进而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一、成功之处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始,我以分苹果、分蛋糕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 直观演示,突破难点在教学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认识时,我通过直观的图形演示,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如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让学生观察其中的一份,引导学生说出这一份是这个圆形纸片的二分之一。
通过直观的演示,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突破了教学难点。
3. 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多次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如让学生用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找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小组合作,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探究几分之一的含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不足之处1. 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在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
有时学生回答问题后,我没有及时给予评价,或者评价不够准确,不能很好地激励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
如在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时,我只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没有引导学生从分数的意义出发,深入理解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分数大小比较教学反思(集合17篇)
分数大小比较教学反思(集合17篇)分数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1篇数学要应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的开始以李颖和郭新颖比谁吃月饼多一些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需要。
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改造,创造性的试用教材。
在情境中始终以学生为主题,学生提出大胆的建议,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分数的欲望,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在比较分数大小时,教师因材施教,始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方法,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能用不同方法比较分数大小,从而让学生经历不同层面的认知体验,满足不同个性学生学习需求的目的,虽然进行了情境教学,但是拓展的不够,与生活实际联系的不多。
分数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2篇在学生学习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这时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用描述性语言说出事物可能性大小,而是会用分数描述可能性的大小,体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和客观性。
1、能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先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游戏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对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2”。
2、教学过程中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利用摸球的游戏这一情境让学生有目的深入研究、逐步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使枯燥的知识趣味性,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之中。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就要为其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去研究。
3、借助摸牌游戏情境,让学生收集数据,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并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学习过可能性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所增强。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案,教学反思,说课
篇一: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志华小学主题研讨课说课稿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第 1 课时说课内容:一、说教材: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1节,学生已经在第六册教材中学习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几等份中的几份,“以分数单位为计数单位,利用分数单位的累积来建立真分数的意义与序列”。
认识“几分之一”(分数单位)并以“几分之一”为计数单位,通过“几个几分之一”来认识“几分之几”。
二、说教学目标:(一)1.通过涂一涂、画一画等操作,直观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比,进行简单的说理,能说出推理的思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在此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数学的逻辑性“数学是讲道理的”,初步形成对数学的正确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教学的难点是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新课之前我复习了分数的概念,各部分名称,以及“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的训练,为新课作了一个铺垫。
然后出示一个蜗牛吃野果的情景,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学新授:新授内容由探究一、探究二两部分组成。
探究一是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
通过涂一涂,比一比,想一想,得到同分母大小比较关键是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探究二是同分子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比较,通过圆形模型得出整体平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的结论。
再参通过苹果图的离散模型得到结论:分子为1的分数,分母越大的分数就越小。
第二步是通过比较22和哪个大?分别用画图法和推算法得到:比较分子相同的分数35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三)课内练习:为了巩固所学我设计了三个练习:第一个填空,让学生巩固“几分之几就是几个几分之一”,为分数的比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比较分数的大小,检验学生本课学习的效果。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1】篇〗在小班时,上了一节有关于《比较大小》的数学活动,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设计之初与提供材料时,注重于幼儿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材料,进一步感知、理解物体的大小并且能进行三种物体大小的排序。
目标定位为利用目测、重叠对比的方法来比较3组物品的大小,并进行排序。
在活动一开始,利用一个故事导入主题,一位小姑娘在森林里迷了路,误入小熊的家,发现小熊家的三张床,小熊请姑娘找出最适合三只小熊睡觉的床,问题提出,小朋友都非常积极,很快的发现了三只熊的大小不一样,应该睡大小不同的床,追问孩子:你是怎么发现的?教师总结:目测比较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使幼儿的自由操作,教师给每个组提供的材料不同:水果类、积木类、服装类、玩具类,让幼儿来试一试,你都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来比较物品的大小。
在幼儿操作中发现,在提供的水果类的比较中,幼儿很快就比出了物品的大小并毫无失误的排出了顺序。
这对于孩子来说,有些过于简单,在积木组的比较中,小位小朋友在比较球类的大小时,就说到了用小手握的方法去感知球的大小。
通过手被撑开的程度,来判断大小。
在服装类的比较大小中,教师提供的是平面物品,在准备材料时,将两个物品之间缩小了差距,幼儿进行比较时,能够有意识的进行重叠的对比。
下面一个环节,请幼儿上台讲一讲自己比较的方法,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方法说出来,然后进行总结,出示图例。
最后一个环节,我出示了一些动物大小的,例如:大象与兔子,海豚与金鱼等同种类的动物作比较。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对于这节课,我觉得在个孩子提供的可对比的种类上可以再丰富一些,开拓孩子的思维。
在对于孩子的提问上,应该多追问:你重叠之后,你是怎么发现它们大小不一样的?在这节课上,应该也让孩子了解,大小的相对性,有比较才有大小之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内容:课本第96、97页的第4-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师:你能举例说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二、新课。
1、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先让学生说出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再说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
让学生先写出答案,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2、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
第(1)题可以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数一数这个转盘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再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2,涂红色的份数应该占10份的几分之几?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5。
又应把几份涂成绿色?3、出示练习十八第5题。
应引导学生从分数的含义出发,找到符合题义的放法。
4、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列举出“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明确方法后,再让学生把题中的表格填写完。
5、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并说说怎样想的。
三、应用拓展。
1、按要求进行设计。
(1)有两个正方形转盘,任意转动指针,要使A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1/4,使B盘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为3/8。
请你设计各转盘颜色区域,把你的设计画出来,并涂上颜色。
(2)在下面的口袋中放入若干个白球和黑球,任意摸40次,摸出白球的可能是16次(每次摸出球后仍放回)。
按照这样的可能性大小,请你在袋中画出两种球的个数。
(“○”为白球,“●”为黑球)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两题的答案都一唯一)。
2、:可能性和生活联系很密切,课后请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找找生活中哪些事件和可能性有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第【1】篇〗本节课通过比较两支铅笔的长短这一生活中的实例揭示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例1同学们学会了用圆规、直尺画线段,并初步体验了用作图语言叙述画法;例2是本节课的重点用叠合法尺规作图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最后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体会两点间线段最短。
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操作性强,并培养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师生配合融洽,课堂气氛和谐;并能够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资源,对学生正确及错误都能够做出有效评价。
当然也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提高:1.时间控制的不太合理,主要由于例1后的练习,事先没有预想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应变能力而加大难度,导致大部分学生出现问题:线段基本能够画出,但字母不知道标什么,还是照搬例1中的字母。
因此我选取以为典型错误投影出来,让学生集体纠错,加深大家的印象,在此比预期的多花了5分钟的时间。
通过这件事我充分意识到课前预设的重要性,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以及吸收能力,可适当降低难度,依然用例1中的字母就可以了。
2.小组讨论前可先把座位合并在一起,以利于学生讨论方便。
3.对于思考题部分学生不太理解表格的意思,可在问题后加注提示,让学生更易接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第【2】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能根据图形写出表示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时,给出两组同分母的分数,在涂一涂、比一比活动中,感悟比较的方法。
第一组,已经涂出了结果,降低了难度,有助于学生直观比较。
第二组需要学生根据分数涂色,再比较大小,特别是在圆中涂出,既让学生初步体会当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同时,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也就是1,加深对几分之几的认识又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准备。
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
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精选5篇〕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第39到40页的内容,关于几分之一的认识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个飞跃,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找准数学切入口,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分数起于分,引起我为学生设计了接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如何合理的分配准备好的东西,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感悟到“平均分”是分数的根本特征,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到,由于总数的变化,而使分到的个数由整数2个到1个,再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一过程,从而自然的引出“分数”这一概念。
第二,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势,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
学生对二分之一的理解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用各种形状的纸片怎样折出1/2这一理论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发现感受到,对于同一图形由于折出的每一局部都是这同一张纸片的一半,所以他们的大小是一样的。
对于不同图形,由于整体的大小不同,所以他们的1/2的大小是不同的。
但每一个整体的一半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老表示。
学生通过不同层面的操作活动来进展数学的考虑和比拟,从而获得数学知识。
第三,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资助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以此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到达开展个性的目的。
为了打破平均分这一教学难点,我主要让学生结合操作,并且指导先判断是否平分,然后用数学的语言来表示出几分之一,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其他伙伴们的肯定,因此而感到快乐。
从而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
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2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开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这节课分为五个局部:第一局部是创设情境,产生冲突。
首先老师从旅游准备食物出发,出示图片,让学生把这些食物公平的分给两个小朋友,学生自然想到要平均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学生很容易分好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半个,老师提问:半个能有什么数表示呢?学生就产生疑问了,这时就说明半个可以用分数二分之一表示,揭题:认识分数(几分之一)。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案教学反思说课
(2)引导学生验证。
那么到底哪个分数大呢?请你们利用学过的知识 或身边的学具动手
折一折,证明 1 大还是 1 大,可以同桌合作。
4
6
(3)学生汇报:演示 1 和 1 比较重叠过程、闪现,学生直观感受。 46
从而得出 1 ﹥ 1 。 46
2. 1 和 1 谁大? 86
学生拿出正方形纸折一折,比较一下 1 和 1 和大小,然后交流,汇报。 86
358
3
2. 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1 ○1 25
1○1 38
1 ○1 10 7
1○1 94
综合:
最佳解决方案:
拓展提升: 4.探讨: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 追问;这里可以填 4、5、6、„能填完吗?如果填比它大的数,可以填几?
教学反思:
重点、难点: 能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准备圆片、长方形纸、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最佳解决方案
一、复习旧知
1.口答: ①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 10 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②一个西瓜平均分给三个人吃,应分成( )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 几分之几? ③一个苹果,正好被小明吃掉了一半,这一半就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 几?剩下的一半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
西瓜,只能得到 1 ,太少了、太少了。不行,不行,不说 1 ,至少也要 1 才划
4
8
6
算。”听了八戒的话,孙悟空笑得前仰后合。“你这个八戒啊,聪明反被聪明误
啊!”同学们,你觉得孙悟空的话有道理吗? 学生畅所欲言,引入新课。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板书: 1 和 1 46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分数的大小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在比较过程中,引出“通分”的概念。
教材提供了3种思路:第一种是数形结合,根据分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来比较分数的大小;第二种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来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引出通分的概念,即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第三种是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本节课主要学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并能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母相同的分数和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及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
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引导学生来学习这一内容。
学会多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并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探索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会正确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有关现象。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通分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通分的方法。
4.进一步渗透等量变换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教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含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分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材分析从选择的素材看,准备部分是十分简单的随机事件,事件的可能性是1/2;例2的情境复杂一些,要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小学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1、小学数学《几分之一》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认识几分之一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因此在教学中集中力量教学1/2,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
在教学的.开始先让学生分一分4个苹果和2个梨子,学生很顺利地分完了,然后提问只有1个苹果要怎么分才能让他们满意?学生就回答每个小朋友分得一半。
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样分会满意?由此强调分数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均分。
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半个。
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需要创造新的数来表示出这“半个”,由此引出部分学生可能口头上知道的“二分之一”。
如何来写这个“二分之一”?我又再一次把问题抛给了学生。
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我和学生一起自然地揭开了分数的面纱。
教学反思2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几分之一比较大小的方法。
在此次教学中,主要通过直观展示“是什么”帮助同学们理解“为什么这样比”实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要使学生学的扎实牢固,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深刻的学习体会,才能稳扎稳打。
2、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反思“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是系统研究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一份,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物体的实际问题奠定知识、思维和思想方法基础。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
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中的例题和“想一想”,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感悟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和2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4和1/2来表示,从而发展对分数的认识。
经过施教,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创设情景,让数学与生活相联系。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1】篇〗课后反思: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在学生在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通过对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反而越小的道理”的规律。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同一事物平均分的份数多,一份反而越小”的道理。
此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因而采用直观演示法和讨论总结法。
在教学中,我借助教具,学具创造实物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逐步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我是采取如下教学环节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第一环节由比较10○9○8大小改写比较110 ○19 ○18 预设疑问。
第二环节学生利用学具比较两组分数大小,采取教师先引导操作,学生在自主折叠,涂色、比较,汇报中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比较的,强调分数要“平均分”,结合操作深入理解每一个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第三环节由学生自主操作同一学具体会平均分的份数与一份大小的关系,得出结论“同一事物,平均分的份数越多、一份越少。
”的结论。
第四环节通过练习验证结论,巩固方法。
通过这一系列动手活动,使学生由具体事物到得出抽象道理,归纳出比较方法。
整节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注重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练习设计由浅入深,进行梯度训练。
通过游戏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游戏中使学生更好地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中深感自己一些教学环节提前准备不充分,对教学突发事件处理应变能力不足,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欠缺。
课后自我反思,虚心听取各位听课老师和宋科长的点评,以下方面需改进:1、教学的导入如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本节课我的教学导入后应让学生借比较110 ○19 ○18的大小谈谈自己的观点,以此确立本节课教学深度和广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反思第【1】篇〗学生在认识分数以前接触到的都是整数,“认识分数”是学生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需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部分学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对分数有一些一知半解,但对分数意义的本质并没有深刻的了解,这也就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了几个方面。
一、激情导趣,诱发学习欲望本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
需要牢牢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切入点,“认识几分之一”必须在“平均分”的概念上建立。
因此我设计了分大饼故事情境引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然的切入了这节课的主题——分数。
教学一开始,我给学生给分大饼,怎样分得公平?引出平均分,学生很顺得地分完了,然后提问只有1个大饼要怎么分给两个同学?学生就回答每个人分得一半。
于是我再问为什么这样分会满意?由此强调分数产生的一个重要基础——平均分。
一个大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半个。
让学生意识到原来学过的数不够用了,需要创造新的数来表示出这“半个”,由此引出二分之一。
我就这样一步步,一层层地和学生一起慢慢地却又很自然地揭开了分数的面纱。
二、动手操作,探索方法本节课我把二分之一的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
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
首先通过电脑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在初步感知二分之一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折一张纸的二分之一,通过对比不同纸张折法的二分之一,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二分之一的理解。
教材对于分数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先认识二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一,我在教材有限的资源上给予了一定地扩充和加深。
当学生充分认识二分之一后,我让学生自己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去创造喜欢的几分之一,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通过学生动手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由直观到抽象,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意义理解上的难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教学反思第【1】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普通人要反思,作为具有职业特殊性的教师,更需要反思。
只有反思,才能促进教师成长。
对此,我深有体会。
在这学期教学“角的有关知识”时,我是这样做的:1、认识角。
指角,摸角,找角,想角(闭眼,根据教师的讲述想角),变角(一段绳放桌子上,让学生拉成一个角)。
2、做角。
利用桌上的各种材料做成角,指出顶点、边,同桌交流。
3、体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师变化角两条边的长短,让学生观察,引导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4、角的大小比较,分别出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和大小接近的角。
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从指角、摸角、找角、想角、变角的活动中认识了角,都能较好的说出角的特点: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认为通过活动来认识角的教学是可行的。
但是,做“数一个扇形有几个角”的练习时,大部分学生出错。
我想原因在于上课时只让学生摸了一个角,学生对角的特点还没完全掌握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另外,由于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学生对“角的大小比较”掌握不够理想。
我想是因为学生们动手操作不够多,思维没有得到拓展。
我决定下一节课给出一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几点是需要改进的:1、“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这个教学点,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此内容属于提高要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此不必教学。
2、让学生指角时,我的引导不够。
当发现很多学生指角时只是指着角的顶点时,要引导学生认识“角是顶点与两条边所夹的部分”。
3、教学角的大小比较时,学生得出了观察法、重叠比较法、连线法(连接角的两边,形成一个三角形,看第三条边的长短,第三条边长的角就大)三种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时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8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关注本店铺,下次再找不迷路1、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内容】教材第91页例3。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掌握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比较。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巩固几分之一的意义,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难点:掌握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的意义教师:拿出一条线,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多少?平均分成3份、4份、8份,每份又是它的多少呢?(每说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教师就折一折,教师边折,学生边说份数。
)教师:像这些分数哪个大,哪个小呢?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分数的大小比较(1)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学习例3中的左图(用正方形代替)。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2张正方形纸片,重合在一起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这2张正方形纸片的大小完全一样,现在请你在一张纸上折出它的,并涂色表示。
在另一张纸上折出它的,并涂色表示。
学生独立操作,全班交流。
教师投影:(2)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教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正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你发现了什么?(3)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4)教师小结。
教师:同样大的正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所以大于。
板书:>。
2.教学例3中的右图。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知道了>,那么和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看看你能发现什么?(1)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投影反馈:教师小结:同样大的长方形纸片的涂色部分比的涂色部分大,所以大于 板书:>。
3.实践巩固。
(1)请大家用老师给你的圆片创作一个你喜欢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并将其中的一份涂色,标明这一份表示整个圆的几分之一。
分数大小比较反思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反思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后进行教学的。
这一课时看起来非常的简单,无非让学生背诵这句话:分子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有了这句话,那么在简单分数的比较时你就能应付自如了,但是如何让学生自己来观察、研究、探索出这句话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宗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猜想,验证,实践,通过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观察教学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只有让学生生活在观察中,从小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样我们的孩子都将会有一双锐利的善于观察和捕捉的眼睛。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别人哺育式地灌输的,而是要靠自己在观察实践中“悟”出来的。
刚开始观察时,学生免不了要胡想、胡说、胡干,但在观察活动中会慢慢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所以我们的教师有必要重视起观察能力的培养。
我认为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坚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无论从探究方法的运用上,还是对问题和练习的设计上,都力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比如在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比较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利用手中的学具(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通过折一折,验证自己猜测的结论。
也可以在生活中举例子(分月饼),图形表示,线段表示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出最后的规律。
2、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由于本节课运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方法进行教学,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
3、情境设计贯穿整节课。
本节课的导入以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引入。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徒弟在取经路上因为吃西瓜多少,挑经书的轻重提出疑问“到底谁吃的多,谁的少?”要知道这些必须要比较这两组分数的大小,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比较几分之一分数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分之一大小的比较。整体上讲是成功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在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
一、课的设计较好。新授部分,出示 和 ,先让学生猜测到底哪个分数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 大,我把学生的猜测板书在黑板上,然后打上“?”。接着让学生用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表示出 和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验证出猜测是错的。然后利用多媒体进一步直观比较,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之后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表示出一个几分之一,选出几个贴在黑板上,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积极性。多次操作,学生逐渐内化了知识,在操作中提升了对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认识,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这比死板的告诉学生如何比较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学生的学习在活动中变成了自觉的、主动的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就是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数学”、“听数学”,更要“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将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概念。只有注重学生在数学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才能让他们获得鲜活的知识。
二、小进行,希望先进能带动后进。完成后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但没有取得实效。一是怕时间不够,没有给予学生过多的时间;二是因为公开课,孩子们比较拘束,没能讨论起来。使得小组合作变成了形式。
三、讲得过多,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验证部分怕时间不够,只询问了一位同学就急于得出结论。没有多指名几位同学回答,看看其他同学的答案是不是一样的,也许其中就有错误的答案。没能找出错误答案,拿出来分析讨论,让学生突破难点。
最后一个活动,让学生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表示出几分之一并贴在黑板上进行排序。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学生上台排序,而是由我自己完成的。这个部分没有处理好,应该让学生上台将图形进行排序,并用分数表示出来。没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四、重点概念没有板书。“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反而小。”这句结论只出现在课件上,没有板书,这是一个较大的失误。可能因为是公开课,当时有点紧张,只要求学生齐读了三遍,没有及时板书,发现时也没有补救。说明课堂教学还不够成熟,在今后的教学中备课还要更细致,要预演,才能将课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