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修订稿

合集下载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卫生部•【公布日期】2011.05.25•【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卫生部疾控局2011年5月25日)为加快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程,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实施消除疟疾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疟疾诊断标准》、《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消除疟疾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地区,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职责,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水平的工作思路,确保消除疟疾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各地应根据当地疟疾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适时调整消除疟疾策略和相关技术措施。

二、传染源控制措施(一)病例诊断。

1.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曾有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史,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或有既往病史。

(2)临床表现①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重症病例可出现昏迷等症状。

② 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发冷、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有类似感冒症状或伴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有头痛、妄语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① 病原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简称镜检):血涂片查见疟原虫;② 免疫学检测(快速诊断试剂盒,简称RDT):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③ 基因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疟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阳性。

2.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2)临床诊断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且临床表现典型者。

(3)确诊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有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查(镜检、RDT或PCR)阳性。

利用抗疟疾药物治疗疟疾抗疟疾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抗疟疾药物治疗疟疾抗疟疾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利用抗疟疾药物治疗疟疾抗疟疾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抗疟疾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疟疾的药物。

正确使用抗疟疾药物对于有效治疗疟疾和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抗疟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抗疟疾药物的种类和作用机制目前常用的抗疟疾药物包括磷酸氯喹、氯喹、奎宁和青蒿素类药物等。

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抑制疟原虫的生物代谢、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和DNA等方式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疟疾的效果。

二、抗疟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1. 用药前需咨询医生:在使用任何抗疟疾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

2. 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服用:抗疟疾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病情等因素确定的,必须按照医生的嘱咐来准确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中断治疗。

3. 配合饮食和其他药物:有些抗疟疾药物需要在饭后或者与其他药物一并使用,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合理搭配。

4. 继续用药至疗程结束:即使症状缓解或消失,也不能随意停药,必须坚持使用完整个疗程,以确保疟原虫被有效清除。

三、抗疟疾药物的注意事项1. 注意药物过敏反应:使用抗疟疾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对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症状,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就医咨询。

2.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抗疟疾药物可能与一些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效减弱或者产生不良反应。

同时使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一些抗疟疾药物在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疟疾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权衡利弊。

4. 注意使用期限和贮存条件:抗疟疾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会受到贮存条件和使用期限的限制,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贮存和使用。

总结:抗疟疾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治疗和预防疟疾至关重要。

在使用抗疟疾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

第42章 抗疟药

第42章 抗疟药

【作用机理】
l (2)氨基酸供应缺乏:
l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主要依靠其蛋白分解酶,将 宿主的血红蛋白分解获得所需的氨基酸.氯喹 为碱性药物,进入疟原虫体内后则改变红细胞 内pH使pH增大,造成对疟原虫蛋白分解酶的 不利环境,血红蛋白分解减少,氨基酸供应缺乏, 疟原虫生长受抑,干扰摄食机制.
【作用与用途】
肝脓肿
棘阿米巴性 角膜溃疡
❖ 从溶组织阿米巴的生活史可知,包囊是传播的根 源,滋养体是引起急性发作和肠外阿米巴病的祸 根. 抗阿米巴病药分类: 1.肠内抗阿米巴病药: 卤化喹啉、抗菌素 2.肠外抗阿米巴病药: 氯喹 3.肠内、外抗阿米巴病药: 甲硝唑(灭滴灵)、吐根碱
CH2CH3
N
H2N
Cl
N
NH2
乙胺嘧啶是病因性预防的首选 药
【药动学】
❖ 口服吸收缓慢而完全,4~6 h血药浓度达高峰, 主要分布在肾、肺、肝和脾等组织。消除缓慢,
代谢产物主要经肾排泄,t1/2为3~5天。
杀灭速发型子孢子,作用持久病因性预 防
抑制蚊体内的孢子增殖阻断传播 抑制未成熟裂殖体 症状控制起效慢 对成熟裂殖体无效 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不良反应:皮疹、巨细胞性贫血、致畸 磺胺类和砜类: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Cl
N
NHCHCH2CH2CH2N CH3
CH2CH3 CH2CH3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3~5h血药浓度达高峰。
分布: 广泛分布于肝、脾、肾、肺等组织,脑和脊 髓相对较少。在红细胞内浓度比血浆浓度高 10~20倍,而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浓度又比 正常红细胞内高出约25倍。
代谢: 大部分药物经肝代谢。代谢产物去乙基氯奎 仍有抗疟作用
常用抗疟药

抗疟药使用规范

抗疟药使用规范
抗疟药使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治疗和预防疟疾时抗疟药的 选择依据和使用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对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使用原则
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和规范的原则 应根据疟原虫虫种及对抗疟药敏感性和患
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合理选择药物 应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保
抗疟药使用方案
– 三日疟的抗疟药使用方案 – 氯喹三日方案 – 氯喹总剂量1200mg,分3日口服 – 哌喹三日方案 – 哌喹总剂量1200mg,分3日口服 – 咯萘啶三日方案 – 咯萘啶总剂量1200mg,分3日口服 – 青蒿素类复方方案
同恶性疟
抗疟药使用方案
恶性疟的抗疟药使用方案 青蒿素类复方 (成人)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总剂量9片,分3日口服 青蒿素哌喹片
次口服哌喹450mg(总剂量1500mg)
抗疟药使用方案
孕妇疟疾的抗疟药使用方案 –孕妇患恶性疟 – 妊娠3个月以上的孕妇 同成人恶性疟治疗 –孕妇患重症疟疾 同成人重症(间日疟和卵型疟)
–伯氨喹总剂量180mg,分8日口服
预防服药
–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地区 – 哌喹每月1次,每次口服600mg;连续服药不超过4个月

变化,不利于控制病情,特别是儿童病人,
往往因高热导致频繁抽搐。因此应尽快控制体温,
采用有效的解热药物,如安乃近肌注等,病人频
繁抽搐者,采用氯丙嗪+异丙嗪肌注,同时采用物
理降温,尽可能使体温降至38℃(肛温)以下。
• 抽搐
是重型和极重型脑型疟的常见临
床表现。应及时处理,一方面采用镇静药
物,如安定10mg静脉注射,或氯丙嗪100mg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6-抗疟药使用规范

6-抗疟药使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治疗和预防疟疾时抗疟药的
选择依据和使用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级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对疟疾的治疗和预防。
使用原则
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和规范的原则
应根据疟原虫虫种及对抗疟药敏感性和患
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合理选择药物
应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保
证治疗和预防效果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青蒿素类复方 (儿童)
•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年龄 7-10岁 11-15岁 首剂 (片) 1 1.5 8h(片) 1 1.5 24h(片) 1 1.5 36h(片) 1 1.5
抗疟药使用方案
重症疟疾的抗疟药使用方案 青蒿素类药物注射剂(成人) • 青蒿琥酯注射剂(首选)
•首剂2.4mg/Kg(成人120mg)静脉推注;12h,24h各1次
(控制临床症状)
1.磷酸氯喹 ( chloroquine)
2.磷酸哌喹( piperaquine)
3.磷酸咯萘啶(pyronaridine)
4.青蒿素类抗疟药及其复方(ACT)
5.国外常用抗疟药
1.
磷酸氯喹(氯喹)
4-氨基喹啉类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
均有较强杀灭作用
曾为治疗疟疾首选药物,但在抗氯喹恶性疟出现后 已被其它抗疟药取代 目前仍是治疗间日疟的首选药物
•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加伯氨喹
• 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加伯氨喹 • 青蒿素哌喹片加伯氨喹
同恶性疟,并加伯氨喹总剂量180mg,分8日服
咯萘啶加伯氨喹八日方案(成人)
同恶性疟,并加伯氨喹总剂量180mg,分8日服
抗疟药使用方案
三日疟的抗疟药使用方案 氯喹三日方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疾控发[2007]60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疟疾防治工作,认真组织实施《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经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有关专家意见,我部组织制定了《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二○○七年三月二十七日疟疾防治技术方案(试行)根据《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确定的防治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以疟疾发病率为依据,并结合当地的主要传播媒介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为了规范全国疟疾防治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传染源控制措施(一)病例发现。

1. 发热病人血检。

凡具备显微镜诊断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均应开展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以下简称镜检);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或村卫生室,也可使用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疟原虫抗原检测(血检方法详见《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06),下同)。

各类地区发热病人血检应达到以下指标:(1)发病率在10/万以上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5%;(2)发病率在1/万-10/万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2%;(3)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乡镇:年发热病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1%;(4)近3年无当地感染病例的乡镇: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对来自其它疟区的发热病人开展血检。

2. 主动病例侦查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疟疾传播季节组织开展。

实施范围包括疟疾发病率大于20/万的行政村,以及在近3年无当地感染病例的乡镇发现当地感染病例的自然村。

采用入户调查等方式了解当地疟疾发病情况,对遇到的发热病人或者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进行登记,并采集制作血片,进行检查。

(二)疫情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及时发现并报告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一)间日疟治疗药物

首选磷酸氯喹片(简称氯喹)、磷酸伯氨
喹片(简称伯氨喹)。

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
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进行治疗。
(二)恶性疟治疗药物

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
(ACT),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
复方青蒿素片等。
青蒿素类抗疟药



由于青蒿素类抗疟药作用迅速,但代谢也 快,所以不能作为疟疾预防药物使用。 三种青蒿素类衍生物的单方制剂治疗抗药 性恶性疟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短期治 疗复燃率较高,治疗时需多次给药,7天疗 程比5天疗程的治愈率高。 目前,在治疗一般恶性疟病例时使用以青 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药物(ACT)
射60mg。 采用上述两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病情缓 解并且能够进食后,改用ACT口服剂型,再 进行一个疗程治疗。
(三)重症疟疾的治疗
(选用一种方案)

3.咯萘啶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总剂
量均为480mg。每日1次,每次160mg,连
续3日。需加大剂量时,总剂量不得超过
640mg。
(四)孕妇疟疾治疗。

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孕期3个月
以内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孕期3
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采用ACT治疗。孕妇
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
剂治疗。
(五)间日疟休止期根治

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
次22.5mg,连服8日。
(六)预防服药
(选用一种方案)

1.磷酸哌喹片:每月1次,每次服600mg,
磷酸氯喹(氯喹)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

第二章抗寄生虫病药本章包括的抗寄生虫病药为抗疟药、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抗利什曼原虫病药、抗血吸虫病药以及驱肠虫药。

(一)抗疟药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

因疟原虫的不同,疟疾一般可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及恶性疟。

抗疟药可选择性地作用于各种疟原虫及其不同的生长期而用于不同疟疾的预防和治疗。

本节包括氯喹(口服常用剂型、注射剂)、伯氨喹(口服常用剂型)和青蒿素类药物。

氯喹和伯氨喹用于治疗间日疟、三日疟;青蒿素类药物则以其复方制剂用于治疗恶性疟。

34.氯喹Ch1oroquine【药理学】主要作用于红内期裂殖体,对红外期无效,对配子体也无直接作用,故不能作病因预防,也不能阻断传播。

本品能有效地控制疟疾症状发作。

由于产生耐药性,常与其他抗疟药合用。

【适应证】用于治疗对氯喹敏感的恶性疟、间日疟及三日疟,控制疟疾症状。

也可用于治疗肠外阿米巴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结缔组织病、光敏感性疾病(如日晒红斑)等。

【禁忌证】孕妇禁用。

【不良反应】口服一般可能出现的反应有:头晕、头痛、眼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肤疹痒、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耳鸣、烦躁等。

用药量大,疗程长,可能会有较重的反应,常见对眼的毒性,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消失。

本品相当部分在组织内蓄积,久服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常为不可逆。

对听力的损害,妊娠妇女大量服用可造成儿童先天性耳聋,智力迟钝、脑积水、四肢缺陷等。

偶可引起窦房结的抑制,导致心律失常、休克,严重时可发生阿斯综合征,而导致死亡。

本品尚可导致药物性精神病、白细胞减少、紫癜、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乃至剥脱性皮炎、牛皮癣、毛发变白、脱毛、神经肌肉痛、轻度短暂头痛等。

溶血、再障、可逆性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等较为罕见。

【注意事项】(1)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重型多型红斑、血卟啉病、牛皮癣及精神病患者慎用。

(2)本品可引起胎儿脑积水、四肢畸形及耳聋,故孕妇禁用。

疟疾防治专业知识(最新修订)

疟疾防治专业知识(最新修订)
27
附: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2011修订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疟疾防治 工作的实际需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抗 疟药使用的有关政策,特修订我国《抗疟药 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28
1、抗疟药使用原则
抗疟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和规范的原则。根 据流行地区的疟原虫虫种及其对抗疟药物的敏感性和患者的 临床表现,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 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1)间日疟治疗药物。 首选磷酸氯喹片(简称氯喹)、磷酸伯氨喹片(简称伯氨 喹)。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 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进行治疗。
2011年9月,屠呦呦因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 拉斯克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or he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a novel therapy against Malaria”,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2年初抗疟有效单体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当时的代号为“结晶Ⅱ”,后改名 为“青蒿Ⅱ”,最后定名为青蒿素。由于计划时间进度紧张,为了尽早应用于临 床,1972年5月计划部分相关研究人员(包括屠呦呦)用自身进行人体试验并获 得通过,
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第四届疟疾化疗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屠呦呦就 《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一题作首位发言,
2
一、疟疾专业知识
1、基本概念 疟疾(malaria)是世界上危害最
严重热带传染病之一,是由疟原虫寄生人体组织而 引起的一种寄生原虫病。传播媒介是昆虫中的按蚊。 发病时主要典型特征:间歇性发冷(寒战)、发热、 肝脾肿大。

中药制剂受认可青蒿素成全球治疗疟疾首选药物

中药制剂受认可青蒿素成全球治疗疟疾首选药物
响最严重的地区; 全球23.7亿人,即世界人口的35%存在疟疾感染的
风险; 全球10亿人群生活在疟疾高风险地区,而非洲以
外地区感染率少于5%; 疟疾每年夺去的生命要超过被认为是世界头号传
染性疾病的艾滋病,它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9
(二)全球抗疟动态
1、世行“非洲疟疾控制”项目取得的新进展 (1)世行的“非洲疟疾控制”计划实施2年来取得
养鱼、投放生物制剂,控制孳生地幼虫。
(三)环境治理 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清理洼地积水、疏通沟渠,间歇灌溉等 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措施,减少按蚊幼虫孳 生。宣传、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 变室外露宿习惯。
34
人群防护措施
(一)防止蚊虫叮咬 在流行区提倡使用纱门、纱窗、蚊香等防蚊措
过去不赞成采用青蒿素的美国、英国等主要捐 助国家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都欢迎 这种新药。疟疾全球基金已经批准11个国家购买 青蒿素,并要求其他34个国家减少对两种旧药— —金鸡纳霜(Chloroquine)和周效磺胺 (sulfadoxine- pyrimethamine)的需求,转为使 用新药物。
32
媒介控制措施
(一)化学防制
1.实施范围 以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出现疟疾突发疫 情,且媒介按蚊密度异常升高时。
2.实施方法 室内滞留喷洒采用持效性菊酯类杀虫剂或滴滴涕
(DDT)。菊酯类杀虫剂在传播季节喷洒1—2次, 每次间隔3个月;滴滴涕每年喷洒1次,连续使用 不能超过3年。
33
(二)生物防制 在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采用稻田、沟渠等
(1)发病率在10/万以上的乡镇:年发热病 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5%;
(2)发病率在1/万-10/万的乡镇:年发热病 人血检人数不低于乡总人口数的2%;

疟疾防治技术

疟疾防治技术

恶性疟原虫的特点
• 环状体: (特点:体积最小)环纤细,多环(一 个红细胞内有2个环状体)、多核(一个环状体 上有2个细胞核) 和边缘型(环状体沿红细胞边 缘分布)。
• 配子体:雄配子体呈腊肠型,细胞质略红, 核疏松,位于虫体中央,疟色素分布在核周; 雌配子体呈新月型,细胞质蓝色,核致密, 核位置及疟色素分布特点同雄配子体 。
实验室检测
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和免疫学检测(略)
1、检出疟原虫是明确诊断的最直接证据 2、厚、薄血涂片的优缺点:
薄血膜虫体形态完整,结构清晰,容易辩认。 但虫数少,容易漏诊;厚血膜疟原虫较集中,易 于检查,但疟原虫形态不典型,鉴别困难。
三.疟疾防治
(一)流行病学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要点
1.疟疾流行的三环节 (1)传染源:末梢血中有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
(3)咯萘啶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总剂量均 为480mg。每日1次,每次160mg,连续3日。需 加大剂量时,总剂量不得超过640mg。
4、孕妇疟疾治疗。 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孕期3个月以
内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孕期3个月以上 的恶性疟患者采用ACT治疗。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 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 5、间日疟休止期根治。 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 22.5mg,连服8日。
3、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蒿甲醚注射剂:肌注每日1次,每次80mg, 连续7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 4—6小时可再肌注80mg。 (2)青蒿琥酯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 6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 给药后4—6小时,可再静脉注射60mg。 采用上述两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 够进食后,改用ACT口服剂型,再进行一个疗程治 疗。

最全抗疟药总结

最全抗疟药总结

具有吸收快,分布广,代谢和排泄迅速的特点,血 浆半衰期仅为2小时。但治疗后复燃率较高。
ACTs: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重症医学科
4 、青蒿素类衍生物
(1)蒿甲醚(artemether) 口服型 注射型:脂溶性,用于肌肉注射。 (2)青蒿琥酯(artesunate) 口服型 注射型:水溶性,用于静脉注射。 (3)双氢青蒿素(cotecxin) 口服型
2、用于三日疟的抗疟药:首选氯喹,氯喹无效时可改用哌喹、 咯萘啶或ACTs;
3、用于恶性疟的抗疟药:ACTs或咯萘啶;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 选用哌喹;
4、用于重型疟疾的抗疟药:青蒿素类注射液或咯萘啶注射液;
5、用于多种疟原虫混合感染的抗疟药:
5.1 恶性疟+间日疟或卵形疟:ACTs或咯萘啶+伯氨喹;
5.2 恶性疟+三日疟: ACTs或咯萘啶。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重症医学科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重症医学科
(二)杀灭肝内期和配子体的药物
伯氨喹(primaquine):
8-氨基喹啉类药物,对肝内期疟原虫有明显杀灭作 用,是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最有效的药物。
(1)杀虫机理: 损伤线粒体和消耗还原性辅酶Ⅱ而破坏红外期的糖
抗疟药 Antimalarial drugs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w
概述
疟疾是一种由按蚊叮咬而传播的原虫类 寄生虫传染病。
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内 的主要有4种,即恶性疟(每天或隔天发作一 次)、三日疟(每隔两天发作一次)、卵形疟 和间日疟(隔一天发作一次)。
厚德 精业 求实 创新

地方疟疾清除预防实施方案(二篇)

地方疟疾清除预防实施方案(二篇)

地方疟疾清除预防实施方案疟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

为切实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努力实现___年县消除疟疾工作目标,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___-___年)》、《年省消除疟疾行动方案》和《年市消除疟疾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区域之间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资源,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疟疾流行县分类根据《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___-___年)》中疟疾流行县的分类标准,因县在___年内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确定为省疟疾流行区中的三类县。

三、行动目标到___年,全县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到___年,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

到___年,继续巩固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四、任务指标县消除疟疾阶段工作任务指标见附件1。

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三热”病人年血检任务分配见附件2。

五、策略和措施全县范围内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加强监测及输入病例处置的措施,防止继发传播。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1、病例发现:及时发现疟疾病人。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三热”病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开展疟原虫血片镜检,疟疾传播季节(5-___月份)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人数的___%。

对不具备疟原虫镜检能力的单位开展快速诊断试条(RDT)辅助检测。

镜检阳性者、RDT检测阳性者、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须保留血片和血样备查。

由省疾控中心对所有疟疾病例进行实验室病原学确认和基因分析。

2、病例治疗:规范疟疾病人的治疗。

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均应当按照___部下发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对所有疟疾病人应当进行全程督导服药。

抗疟药

抗疟药
瘙痒等。
一般停药可迅速消失。
2.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多而重:
1)肝毒性:可致肝功异常。
2)眼毒性:角膜浸润、视网膜水肿、视力 。
3)耳毒性:听力 ,先天性耳聋。 4)心脏毒性:窦房结抑制、心律失常、阿斯综 合征。 5)致畸: 定期做眼科检查。孕妇禁用;肝、肾功不 良者慎用。
其它药物
药名
奎宁
主要特点
2.了解其它抗疟药及抗疟药的临床应用。
一、概述
(一)疟原虫生活史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传播给人而引起的 一种传染病。
病原体: 疟原虫 良性疟 间日疟 三日疟
恶性疟
疟原虫生活史
在蚊体内的有 性增殖阶段: 配子体 合子 子孢子
在人体内的无 性增殖阶段:
配子体
迟发性红外 期裂殖体 速发性红外 期裂殖体
红内期 裂殖体
[不良反应] 毒性小(人的二氢叶酸还原酶对之不敏感) 1.久用可致叶酸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粒细胞减少,宜用甲酰四氢叶酸钙对抗。 2.过量致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 发绀、惊厥、死亡。故须注意保管(微香带 甜),防止小孩误服。
三、抗疟药的应用原则
(一)联合用药: 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几乎没有哪个药能对 疟原虫生活史的各环节均产生作用。故欲达到 即控制症状,又能根治,又能阻止传播的目的, 就需要联合用药。 一般的联合用药方案为: 发作期:氯喹+伯氨喹(控制症状、防复发、控 制传播) 休止期:乙胺嘧啶+伯氨喹(防复发、控制传播) 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周效磺胺
(二)防治耐氯喹的恶性疟
1.预防: 乙胺嘧啶25mg+周效磺胺0.5 g 每周一次 顿服 连用3月 2.治疗: 1)乙胺嘧啶75mg+周效磺胺1.5g q.d.×2 2) 第一日 咯萘啶0.8g 第二日 咯萘啶0.4g+周效磺胺0.25g 第三日 咯萘啶0.4g+周效磺胺0.125g+乙胺嘧 啶12.5mg 第四、五日咯萘啶0.4g+周效磺胺0.125g+乙胺 嘧6.25m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修订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疟疾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抗疟药使用的有关政策,特修订我国《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一、抗疟药使用原则
抗疟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和规范的原则。

根据流行地区的疟原虫虫种及其对抗疟药物的敏感性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一)间日疟治疗药物。

首选磷酸氯喹片(简称氯喹)、磷酸伯氨喹片(简称伯氨喹)。

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进行治疗。

(二)恶性疟治疗药物。

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ACT),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等。

(三)重症疟疾治疗药物。

1.青蒿素类药物注射剂,包括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2.磷酸咯萘啶注射剂。

二、用药方案
(一)间日疟的治疗。

氯喹加伯氨喹: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mg。

第1日
600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mg;第2、3日各服1次,每次300mg。

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

从服用氯喹的第1日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

此疗法也可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的治疗。

(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口服总剂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各12片(青蒿琥酯每片50mg,阿莫地喹每片
150mg),每日顿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喹片各4片,连服3日。

2.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mg,磷酸哌喹320mg),首剂2片,首剂后6—8小时、24小时、32小时各服2片。

3.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口服总剂量8片(每片含萘酚喹50mg,青蒿素125mg),一次服用。

4.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4片(每片含青蒿素62.5mg,哌喹375mg),首剂2片,24小时后再服2片。

(三)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蒿甲醚注射剂:肌注每日1次,每次8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

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4—6小时可再肌注80mg。

2.青蒿琥酯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60mg,连续7日,首剂加倍。

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4—6小时,可再静脉注射60mg。

采用上述两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改用ACT口服剂型,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

3.咯萘啶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总剂量均为
480mg。

每日1次,每次160mg,连续3日。

需加大剂量时,总剂量不得超过640mg。

(四)孕妇疟疾治疗。

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

孕期3个月以内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孕期3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采用ACT治疗。

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

(五)间日疟休止期根治。

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22.5mg,连服8日。

(六)预防服药(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1.磷酸哌喹片:每月1次,每次服600mg,睡前服。

2.氯喹:每7—10天服1次,每次服300mg。

注:
①氯喹、磷酸哌喹、伯氨喹和咯萘啶的剂量均以基质计。

②方案中剂量均为成人剂量,儿童剂量按体重或年龄递减。

③阿莫地喹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萘酚喹可引起血尿, 服用时如出现副反应,应立即停药。

④使用青蒿琥酯注射剂做静脉注射时,需先将5%碳酸氢钠注射液1ml注入青蒿琥酯粉剂中,反复振摇2—3分钟,待溶解澄清后,再注入5ml等渗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混匀后缓慢静脉推注(不宜滴注)。

配制后的溶液如发生混浊,则不能使用。

⑤使用咯萘啶注射剂做静脉滴注时,需将160mg咯萘啶药液注入500ml的等渗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60滴/分。

⑥磷酸哌喹有肝脏积蓄作用,采用磷酸哌喹片进行预防服药时,连续服药时间不宜超过4个月(需要时,应停药2—3个月后再次进行预防服药)。

⑦孕妇、1岁以下婴儿、有溶血史者或其家属中有溶血史者应禁用伯氨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地区的人群,应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服用伯氨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