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的基本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贾的基本思想?

①陆贾发挥“行仁义,法先圣”的儒家政治主张,说明一切先圣明王都是以仁义治天下。

②在天人关系方面,他继承《易经》的观点,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天是生万物者,地是养万物者,人是成万物者。

③关于古今关系,陆贾认为:“古今同纲纪。”这万世不易的“纲纪”就是仁义。无论古今,以仁义为原则治国就会成功,违背仁义原则就会失败,这是儒家的一贯思想。

④不同于先秦儒家的特色是陆贾强调“无为”。他说:“夫道莫大于无为。”

贾谊的基本思想?

①贾谊从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来探讨长治久安之策,主张以“仁义”守天下。

②贾谊从“民本”的角度论证了“仁义”的必要性。

③贾谊讨论了礼治与法治的优劣,认为礼治优于法治。

④贾谊激烈批评了“无为”思想。他认为秦之所以灭亡,主要的是他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即没有推行礼制。秦亡的原因不仅在于苛政,而且在于“失礼”。所以要采取的治国方针就不是“无为”,而是“有为”——建立和推行礼制。

贾谊的思想有、融合儒法的特点。在仁义和功利的关系上,他既强调

仁义,又不反对功利,而把二者统一起来。他提出的一系列治安对策都贯穿着二者统一的观点。他的“民本”思想,既主张“爱民”,又主张把民看成是可畏的异己力量加以控制。他的礼治观念认为,礼既反映尊卑关系,又反映强弱关系。这种融合儒法特点也就是所谓的“霸王道杂之”。

2.如何理解《淮南子》是杂家之作?

《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杂家”是有道理的。尽管《淮南子》的道家或老子思想倾向十分明显,但由于参编者队伍构成复杂,各派各家都有,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把各家思想、个人所见,都写进去,这就造成了该书内容的庞杂。

第一,内容庞杂,包罗万象。

第二,书中学术思想的来源显得很庞杂,是多元的。

第三,行文序事显得错乱矛盾,风格多样,驳杂不一。

(二)董仲舒是如何利用封建神学目的论的体系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1.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的体系,大肆鼓吹神化了的“天”,适应了西汉中期封建统治者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需要。

2.董仲舒给统治者披上神的外衣,目的是借天上的神权来维护地上的皇权。

3.董仲舒所谓“天”的意志,实际上也就是地主阶级最高利益的代名词,所谓“天”的权威不可侵犯,也就是说,以帝王为首的地主阶级的利益高于一切,神圣不可侵犯。

4.董仲舒把自然界的矛盾社会化,从而掩盖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阶级关系。

5.董仲舒的“谴告”说,是从地主阶级整体的长远的利益着眼,使臣下有机会利用灾祥变异规劝君主,以保持封建地主统治的长治久安,这就把最高统治者与整个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联系起来了。

(一)董仲舒思想的基本内涵

1.“天人感应”思想

①恢复宗教化的神灵之天,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主旨。在董仲舒的神学体系中,最高的概念就是“天”,把它看成是创造万物的最高主宰。

②使阴阳五行理论化,这是“天人感应”的重要内容。

③为了论证神灵之天主宰人类社会,董仲舒还提出“人副天数”的原理,认为人是天的副本或缩影,人的形体和精神都来源于天,与天相类似。一方面,人在形体上与自然界与共同的数量关系;另一方面,人的精神现象也与天象变化类型相对应。

2.人性论与伦理观

①人受命于天,人性是从天得来的。

②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圣人之性”是先天至善的,不必教化;“斗筲之性”是先天至恶的,不可教化,所以两者都不是研究的对象。大多数人属于“中民之性”:既不是至善,也不是至恶,而是“有善至,而未能善。所以把“中民之性”作为研究对象。

③董仲舒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他提高了善的标准。④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中,“天”的本质决定人的本质,“天”的意志主宰人类社会,所以,董仲舒把伦理准则归于“天意”。

3.“深察名号”正名思想

董仲舒的正名论包含着某些伦逻辑思想,这是次要的;其本质是通过名号通晓天命的神学思想。

董仲舒主张“深察名号”,目的在论证封建宗法秩序的合理性。他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着重阐述了他对封建等级名分的看法。他认为,天子、诸侯、大夫、士、民各个等级秩序是不能混淆的,也不能颠倒,因为这些名号本身就体现着天意。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后来到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家里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了百家之言。

思想一)哲学上主张元气自然说

1.王充认为天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物体,不能有意识地创造万物和人类。

2.对鬼神观念的批判

①鬼神观念是神学和迷信的基石

②王充在“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自然观的基础上,批判了“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和谶纬迷信的唯心论,恢复了荀子的“天人相分”说,而且有所发展。

③王充把天还原为无目的、无所作为的物体。

王充指出,人是有欲望的:

天不同于人,没有任何欲望:

天是无生命的含气物体,产生万物,只是与天地合气时的偶然结果。(二)历史观上,赞成“仓禀实,民知礼节;衣食足,民知荣辱”的观点。

王充重视物质生活的重要,用温饱和饥寒来说明社会的治乱,比起单纯用道德观念来说明治乱显然要深刻些。

(三)认识论方面,做为唯物主义论者的王充,对董仲舒以来所宣扬的圣人能:

前知千岁,后知万事,有独见之名,独听之

聪,事来则明,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虚妄之词深恶痛绝,在与之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认识论体系。

1.王充认为“知”的内容是“天下之事,世间之物”,也就是说要广泛地认识事物,包括“道”和“事”两部分。

2.王充认为获知的途径是感知、思知和学知。

3.王充主张学用一致,特别主张效验,把客观事实和实际效用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把“用”作为认识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