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经济学ppt课件图片(2024)

7
0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 结构
2024/1/29
8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理论
0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与性质:完全性、传递 性、非饱和性
2024/1/29
02
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性质 :连续性、单调性、凸 性
03
0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 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其经 济意义
9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分析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 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 等问题。
2024/1/2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 济学的完整体系。
2
01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2024/1/29
3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 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 、企业、市场、政府等经济主体
及其经济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 效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满 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求。
2024/1/29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 置的核心机制,它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4/1/29
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 自动流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和企 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配置。
价格机制还可以激励企业和个 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MR=MC,P≥AVC
01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 结构
2024/1/29
8
消费者偏好与效用理论
01
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 与性质:完全性、传递 性、非饱和性
2024/1/29
02
效用函数的构建与性质 :连续性、单调性、凸 性
03
04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消 费者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概念及其经 济意义
9
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行为分析
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如 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 等问题。
2024/1/29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经 济学的完整体系。
2
01
经济学基本概念与 原理
2024/1/29
3
经济学定义及研究对象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 资源以满足无限需求的社会科学
。
经济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家庭 、企业、市场、政府等经济主体
及其经济行为。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 效地利用和配置稀缺资源,以满 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
求。
2024/1/29
价格机制与资源配置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 置的核心机制,它通过价格的 变动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实 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024/1/29
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资源会 自动流向效益更高的领域和企 业,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和配置。
价格机制还可以激励企业和个 人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
MR=MC,P≥AVC
经济基础知识-PPT精选文档120页

特征4: 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P104)
(1)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独立的企业生产 经营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
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核心。)
个国家货币单位的价格。) (7)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就业人口之间的比率。 我国的失业率以城镇助词的失业人口为依据测算)
4、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经济政策体系:财政政策、货币政 策、产业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杠杆体系:价格、 税收、信贷、汇率等。)
(2)行政手段 (具权威性、垂直性、无偿性和强制 性等特点。)
资源配置的含义:经济活动是将三个基本要素——自然(土地、物质要素)、 劳动、资本放在一起,进行有效的结合。这种要素的结合,即资源的配置。
市场机制就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引导和调节 社会资源流动,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 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上世纪末,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国实现现代化 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 达到了小康。
按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我国目前东部 基本实现小康,中部有78%实现了小康,西部有56%实现了小康。
恩格尔系数: 60%以上(贫困);50%-60%(温饱);40%-50% (小康);20%-40%(富裕);20%以下(最富裕)
(3)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
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以按劳分
经济学基础.ppt

(二)非均衡情况
P
D A
P
S B
PE
E
P
D
S
E PE
A
B
P
O
QA QE QB
Q
(a) 供给过剩的情况
O
QA QE QB
Q
(b) 供给不足的情况
图2.9 非均衡情况
二、均衡的变动情况
(一)假定供给不变,需求随着市场变动,会出现两种情况
(1)需求增加:由于需求增加,使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2)需求减少: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 量减少。
(c)市场的需求曲线
图2.3 个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需求定理
(一)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 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购买另 一种商品数量的减少,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价格 下降了的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 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 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从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某种物 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 足程度。
表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冰激凌的消 费量 0 1 2 3 4 5
总效用
0 30 50 60 60 50
第二章 价格理论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和需求量
(一)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demand)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它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 (二)需求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它是指消费者按照某一特 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数量。
P
D A
P
S B
PE
E
P
D
S
E PE
A
B
P
O
QA QE QB
Q
(a) 供给过剩的情况
O
QA QE QB
Q
(b) 供给不足的情况
图2.9 非均衡情况
二、均衡的变动情况
(一)假定供给不变,需求随着市场变动,会出现两种情况
(1)需求增加:由于需求增加,使新的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增加。 (2)需求减少:其他因素不变,需求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 量减少。
(c)市场的需求曲线
图2.3 个人的需求曲线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三、需求定理
(一)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替代效应(Substitute Effect)是指用途可以互相替 换的商品,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购买另 一种商品数量的减少,而把这部分钱转用于价格 下降了的商品。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 下降(或提高)引起了消费者实际收入的提高(或下 降),从而导致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
三、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从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某种物 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 足程度。
表3.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冰激凌的消 费量 0 1 2 3 4 5
总效用
0 30 50 60 60 50
第二章 价格理论
需求理论 供给理论 均衡理论 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和需求量
(一)需求 经济学的需求(demand)指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它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对应的需求量 之间的关系。 (二)需求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它是指消费者按照某一特 定的价格愿意并且能够消费的数量。
2024版经济学基础全套完整版ppt课件完整版

国际收支平衡。
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 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
学的延伸和扩展。
2024/1/29
6
02
市场需求与供给
2024/1/29
7
需求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1/29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01
解释需求函数的概念,如何通过价格和数量描述需求关系,并
供给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供给的因素,如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 格和生产者预期等。
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区分市场供给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2024/1/29
9
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1 2
市场均衡的概念 解释市场均衡的定义,即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消 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和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相 等。
18
05
市场结构类型与竞争策略
2024/1/29
19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决策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很小。
2024/1/29
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没有差异。
20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决策分析
2024/1/29
01
资源的流动性很高,厂商可以自由 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2024/1/29
3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7
2024/1/29
24
垄断市场形成原因和弊端剖析
01
02
03
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可能对不同消费 者实行价格歧视,即对不 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都是经济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二者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 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
学的延伸和扩展。
2024/1/29
6
02
市场需求与供给
2024/1/29
7
需求理论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1/29
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
01
解释需求函数的概念,如何通过价格和数量描述需求关系,并
供给的影响因素
分析影响供给的因素,如价格、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商品价 格和生产者预期等。
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区分市场供给的变化和供给量的变化,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2024/1/29
9
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机制
1 2
市场均衡的概念 解释市场均衡的定义,即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消 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和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相 等。
18
05
市场结构类型与竞争策略
2024/1/29
19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决策分析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很小。
2024/1/29
产品是同质的,即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没有差异。
20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决策分析
2024/1/29
01
资源的流动性很高,厂商可以自由 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2024/1/29
3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37
2024/1/29
24
垄断市场形成原因和弊端剖析
01
02
03
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可能对不同消费 者实行价格歧视,即对不 同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 消费(consumption):即居民支出,一般占到GDP一半以上。 – 固定投资(fixed investment):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 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分为重 置投资(replacement investment)与净投资。 – 存货投资(inventory investment): 它不代表产品和劳务实 际支出,而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 量的存货积累。 –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 总和。 – 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 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
7
GDP统计方法—支出法
•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 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 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 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8
支出法
• 采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11
收入法
• 采用收入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 下项目:
– 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 费等三部分。 –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 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 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 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 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 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 业的营业利润。
•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的重 要性相对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的重要性相对 上升,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7
GDP统计方法—支出法
• 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称最 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 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 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8
支出法
• 采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11
收入法
• 采用收入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以 下项目:
– 劳动者报酬:包括货币工资、实物工资和社会保险 费等三部分。 – 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费(因为从事生产活动使用生 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向政府缴纳的各 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 固定资产折旧:为了弥补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 价值损耗而提取的价值。 – 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 业的营业利润。
•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的重 要性相对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的重要性相对 上升,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出指标。
经济学课件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精选优秀PPT

本章结构
生产可能性边界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的根本假设:理性人
普遍认为,作为一 门现代社会科学, 经济学诞生于1776 年,它以亚当.斯密 的?国民财富的性质 和原因的研究?的出 版为标志
•古希腊思想家色
诺芬〔约公元前 430-前354〕所著 的?经济论?中,赋 予其齐家之道即家 庭管理法那么的意 思。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有 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 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 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 济的总体运行。
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 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够得到的最大产量。代 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我们提出的问题:
界的 第
?生 四
产 组 合 超 出 可 能 性 边
如 何 使 大 炮 和 黄 油
性黄 第
边油 三
界 以 内 ?
的 生 产 组 合 会 在 可 能
为 什 么 有 时 大 炮 和
效率〔efficiency):为满足人类需要,而使社会资源最有效利用的状态。 对行为理性化假说的理解还应该注意两点: 普遍认为,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经济学诞生于1776年,它以亚当.
的各种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3 行为理性化假说包含两层意思:
选择的 对行为理性化假说的理解还应该注意两点:
不发生任何改变 4.
产量 极端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生产可能性边界 稀缺与效率:经济学的双重主题 经济学的根本假设:理性人
普遍认为,作为一 门现代社会科学, 经济学诞生于1776 年,它以亚当.斯密 的?国民财富的性质 和原因的研究?的出 版为标志
•古希腊思想家色
诺芬〔约公元前 430-前354〕所著 的?经济论?中,赋 予其齐家之道即家 庭管理法那么的意 思。
指令经济(command economy)是由政府作出有 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既带有市场成分也带 有指令成分的经济制度。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 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经 济的总体运行。
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 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够得到的最大产量。代 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我们提出的问题:
界的 第
?生 四
产 组 合 超 出 可 能 性 边
如 何 使 大 炮 和 黄 油
性黄 第
边油 三
界 以 内 ?
的 生 产 组 合 会 在 可 能
为 什 么 有 时 大 炮 和
效率〔efficiency):为满足人类需要,而使社会资源最有效利用的状态。 对行为理性化假说的理解还应该注意两点: 普遍认为,作为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经济学诞生于1776年,它以亚当.
的各种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究市场、企业、家庭等单个实体的行为
3 行为理性化假说包含两层意思:
选择的 对行为理性化假说的理解还应该注意两点:
不发生任何改变 4.
产量 极端情况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z-faire)经济,即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 82页)

• 有效性也可以称之为效率。 • 经济学的有效性有其特殊的含义:当我
们为使一些人的经济福利(economic welfare )增加而不得不使另一些人变得 更坏,就认为经济达到了有效性。
46
经济有效性的例子
• 倒卖门票合理吗?(参见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上册第129页)
第1章
简介
1.1
当代的市场经济
• 人类社会的迅速繁荣是近200年的事情。 •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更是近50年的事
情。 • 导致近代繁荣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 现代社会的人是否更幸福,那是另外一
回事情。
42
经济学关心问题的例子
• 研究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是如何确 定的,以及这些资源是如何配置的;
18
学习经济学需要的特点
• 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感觉; • 熟悉基本的经济学概念; • 掌握典型的经济学模型; • 注意“实际问题”与“分析方法”的内
在联系。
19
经济学方法示例
0.3
人们的行为准则是什么?
• 问题:人们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 观点1:人们是利己的,建立经济学的理
论应该建立在人皆利己的假设上。 • 观点2:人们是利他的,建立经济学的理
标榜为一门科学。
5
科学的方法
• 表现形式:提出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 通过演绎得出若干结论。
• 实际过程:观察现象,提出理论,进一 步观察现象以证实和否定理论。
6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 我们现在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他 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 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是学习几何的标准 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学之父。
们为使一些人的经济福利(economic welfare )增加而不得不使另一些人变得 更坏,就认为经济达到了有效性。
46
经济有效性的例子
• 倒卖门票合理吗?(参见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上册第129页)
第1章
简介
1.1
当代的市场经济
• 人类社会的迅速繁荣是近200年的事情。 •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更是近50年的事
情。 • 导致近代繁荣的是大工业的兴起。 • 现代社会的人是否更幸福,那是另外一
回事情。
42
经济学关心问题的例子
• 研究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是如何确 定的,以及这些资源是如何配置的;
18
学习经济学需要的特点
• 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感觉; • 熟悉基本的经济学概念; • 掌握典型的经济学模型; • 注意“实际问题”与“分析方法”的内
在联系。
19
经济学方法示例
0.3
人们的行为准则是什么?
• 问题:人们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 • 观点1:人们是利己的,建立经济学的理
论应该建立在人皆利己的假设上。 • 观点2:人们是利他的,建立经济学的理
标榜为一门科学。
5
科学的方法
• 表现形式:提出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 通过演绎得出若干结论。
• 实际过程:观察现象,提出理论,进一 步观察现象以证实和否定理论。
6
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 我们现在的几何学,是由古希腊数学家 欧几里德(公无前330—前275)创立的。他 在公元前300年编写的《几何原本》, 2000多年来都被看作是学习几何的标准 课本,所以称欧几里德为几何学之父。
《经济学常识》专题一教材分析课件 (共63张PPT)

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经济自由, 试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联系, 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成为马克思 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
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 古典政治经济学不能正确地认识资 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把它看 成最符合人性的永恒的经济制度。
二
教材变化
二 目
录
教材变化
Contents
共16处变动
三
大卫李嘉图17721823一一二二三三单元结构教材变化评价探索目录contents单元结构一一教材立意知识梳理内容结构010203单元结构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中学生发展教材立意内容结构知识梳理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二十世纪初期开始至七十年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古典政治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教材立意内容结构知识梳理理论贡献财富及其来源劳动价值论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亚当斯密政策主张自由放任与看不见的手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说理论贡献劳动价值论收入分配理论大卫李嘉图政策主张经济自由与政府职能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说继承发展教材立意内容结构知识梳理斯密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亚当斯密时代的呼唤财富及其来源劳劢价值理论阶级机构不收入分配理论自由放任不看丌见的手自由贸易不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时代的呼唤财富及其来源劳劢价值理论阶级机构不收入分配理论自由放任不看丌见的手自由贸易不绝对成本学说15圈地运劢殖民掠夺科技进步封建势力重商主义时代的呼唤亚当斯密时代的呼唤财富及其来源劳劢价值理论阶级机构不收入分配理论自由放任不看丌见的手自由贸易不绝对成本学说17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保证顺差的对外贸易金银货币提高劳劢生用效率一国生产商品的总量重商主义者什么是社会财富如何增加社会财富亚当斯密时代的呼唤财富及其来源劳劢价值理论阶级机构不收入分配理论自由放任不看丌见的手自由贸易不绝对成本学说特定物品的效用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由于占有某物货物的贩买力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认识到使用价值丌决定交换价值未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也丌可能有交换价值价值的决定因素二元有时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劢量决定有时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贩买到的劳劢量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劳动价值论)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是价值的
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 造价值。 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
(4)有人认为,中资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能够解 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 论对此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8分)
要性
.
《经济学常识》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二者关 系/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价值规律内容、表现、作用) 2.剩余价值论(重点资本周转P143 13) 3.经济危机理论(实质和根源)
专题三 西方国家
4.凯恩斯(内容、影响)
①不能照搬,结合国情,借鉴吸收
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延伸理解:资本循环条件和资本周转影响因素对企业启示:
(1)结合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2)优化资本构成,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本周转获得 更多价值追求。
.
2010年高考试卷 1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
• 6、市场发挥作用=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启示: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简政放权) • 又要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该管必管)
.
考点二:剩余价值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时间二分/创造价值两部 分/剩余价值的实质) 2、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相对)
延伸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给企业的启示: 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获得更 高价值追求。
5.新自由主义(主张、影响P43 12) ② 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两句话)
③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西方经济模式(美、日、德)
(公有制 、宏观调控、共同富裕) ④结合材料,具体作答,再挖掘
专题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框架 2.三环节 3.完善的必要性 4.任务
.
延伸理解
• 1、价值是且只能是人创造的。 • 2、必须提高技术——创造更多价值 • 3、劳动不分贵贱 • 都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 • 满足不同需求(具体劳动) • 4、 5、联系时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 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9分)
答案 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②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 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
答案: 凯恩斯。 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
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为此,凯 恩斯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
.
补充理解:教材P46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比 重递减。(人们不爱花钱) 启示:联系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①此观点错误。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短 期看,海外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 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海 外并购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
2013年高考试卷 14.(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
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运用 《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 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10分)
.
2014年高考试卷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
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 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 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 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 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 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 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 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家使用资本的预期利润率递 减(投资者信心不足) 启示: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
3、流动偏好:人们出于现期交易、避免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蒙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原因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人 们愿意保留灵活的现金于手中的心理) 启发:联系树立正确消费观部分
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 作用的表现。低碳商品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
.
2011年高考试卷 12.(3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
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 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8分) 【答案】 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劳动 剩余 经济 价值 价值 危机 论 理论 理论
专题三西方国家市 场经济兴起与主要 模式
凯恩 新自 西方 斯革 由主 模式 命义
专题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基本 三环 完善 主要 框架 节 的必 任务
唯一源泉,机器人是具体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工具,本身不能创 造价值。 上述观点否定了人类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是错误的。
.
(4)有人认为,中资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能够解 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 论对此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8分)
要性
.
《经济学常识》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二者关 系/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价值规律内容、表现、作用) 2.剩余价值论(重点资本周转P143 13) 3.经济危机理论(实质和根源)
专题三 西方国家
4.凯恩斯(内容、影响)
①不能照搬,结合国情,借鉴吸收
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延伸理解:资本循环条件和资本周转影响因素对企业启示:
(1)结合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2)优化资本构成,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本周转获得 更多价值追求。
.
2010年高考试卷 12.(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
• 6、市场发挥作用=价值规律发生作用 启示: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简政放权) • 又要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该管必管)
.
考点二:剩余价值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劳动时间二分/创造价值两部 分/剩余价值的实质) 2、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相对)
延伸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给企业的启示: 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劳动时间获得更 高价值追求。
5.新自由主义(主张、影响P43 12) ② 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两句话)
③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西方经济模式(美、日、德)
(公有制 、宏观调控、共同富裕) ④结合材料,具体作答,再挖掘
专题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框架 2.三环节 3.完善的必要性 4.任务
.
延伸理解
• 1、价值是且只能是人创造的。 • 2、必须提高技术——创造更多价值 • 3、劳动不分贵贱 • 都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 • 满足不同需求(具体劳动) • 4、 5、联系时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 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9分)
答案 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
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②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 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
答案: 凯恩斯。 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
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由于这些规律的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为此,凯 恩斯提出了赤字财政政策。
.
补充理解:教材P46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比 重递减。(人们不爱花钱) 启示:联系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①此观点错误。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短 期看,海外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 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 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海 外并购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
2013年高考试卷 14.(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中,汽车生产企业会以提供消
费信贷的方式刺激消费需求;而通过借贷刺激社会总需求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通用的经济调控手段之一。运用 《经济学常识》知识回答,最早提出以赤字财政扩大有效 需求的经济学家是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10分)
.
2014年高考试卷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某工业大省正在兴起一股“机器人换人”的浪潮。该省某
地区截至2013年7月已有15个“机器人换人”改造项目建成并投入 使用,使企业生产用工平均减少25%,人均产出提升30%,产品合 格率提升2.8个百分点。同年1-7月,该地区相应的技改投资达 104.42亿元,同比增加60.7%,占工业投资比重的88.6%。作为工 业大国,2012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 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面对诱人的前景,我国近年来已 建成30多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2)“机器人换人”后,有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 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反驳这种观点。(8分)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资本家使用资本的预期利润率递 减(投资者信心不足) 启示:联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分
3、流动偏好:人们出于现期交易、避免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蒙受损失以及想从中取利等原因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人 们愿意保留灵活的现金于手中的心理) 启发:联系树立正确消费观部分
③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挥 作用的表现。低碳商品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
.
2011年高考试卷 12.(3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
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 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8分) 【答案】 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
劳动 剩余 经济 价值 价值 危机 论 理论 理论
专题三西方国家市 场经济兴起与主要 模式
凯恩 新自 西方 斯革 由主 模式 命义
专题五: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基本 三环 完善 主要 框架 节 的必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