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二、简介烛之武: 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 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东周﹒列国志》
思考:
在第三段,烛之武先说了什么?又说了什 么?最后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回 答时一定要结合文本。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 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 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 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欣赏前人对烛之武这段精彩言辞的评价:
评价一:
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 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 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 宜。
【清】过琪《古文评注全集》卷一
欣赏前人对烛之武这段精彩言辞的评价:
评价二:
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后段写亡郑即以亡 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 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
烛之武退秦师
复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红色的实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二)解释下列虚词。 1、以: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补充资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 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 存郑于将亡,不唯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 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 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 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 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 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 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一
• 对话过程: • ▲烛之武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 秦伯曰: • ▲烛之武曰: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
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 也。 • 秦伯曰: • ▲烛之武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 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 秦伯曰: • ▲烛之武曰: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秦伯曰:
• (3)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 (4)夫晋,何厌之有? • (5)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
4、其: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
(3)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也。
2、焉: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 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 取之?
• 3、之: •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 (2)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君亦无所害。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注解:1〔讵jù能若是乎?〕难道会这样吗?
2〔一怵xù于烛之武之利〕一旦被烛之武的利益诱惑。
3〔亦何有于郑乎?〕这跟郑国有什么关系呢?
源自文库
• 问题:
• 烛之武能够成功劝退秦师,除了烛之武的智慧和 秦伯以秦国利益为重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试 着从第一段中寻找答案。用原话回答。
小结: 烛之武成功说服秦伯的原因: (1)烛之武有着超人的智慧; (2)秦伯以秦国自身的利益为重; (3)秦郑并没有直接的矛盾。 (4)秦晋两军分别驻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