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共2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2021/4/8
5
屈原的作品
• 今人比较一致的看法大体是:《离骚》、《天 问》、《九章》是屈原自作,《九歌》是屈原根 据楚国民间祭神歌曲加工润色而成。《招魂》一 篇,《史记》明确说它是屈原的作品。现代的楚 辞研究者多认为《远游》、《卜居》、《渔父》 三篇非屈原所作。
• 可以确定为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 《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 共23篇。
2021/4/8
6
“楚辞”名称源流
• 楚辞是战国后期楚国屈原等人开创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这个名称西汉时始出现, “楚辞”一名,最 早见于武帝时《史记·酷吏列传》:“(朱)买臣 以‘楚辞’与(严)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 用事。”专指先秦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 成帝时,刘向编集屈、宋等人的作品,又把西汉 贾谊等人的骚体辞章收纳,命名“《楚辞》”。至 东汉王逸加入自己的一篇作品,并为全书作注, 名为《楚辞章句》,流传至今。
• 《招魂》的艺术特色
• 《招魂》可能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有较高 的艺术成就,其主要特色有二:
•
一、结构精密。例如写“巫阳下招”,这样结构
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现方式,对
后来的汉赋的影响甚巨。
• 二、长于铺排描摹。例如它写四方的可怖,罗列 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想象夸 张,新奇怪异,描摹事物,穷形尽相。
2021/4/8
11
• 2.创作时间 : • 可能作于屈原流放江南之时,顷襄王初年。 • 3.精神价值: • 屈原峻洁的人格;美政思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追
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和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 《离骚》的思想内容。 • 一、“美政”理想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 屈原洞察诸侯争霸的形势,提出了他的“美政”理
楚辞(课堂) ppt课件
ppt课件
1
一、 楚辞的文体有哪些主要特点
首先,楚辞的文体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xí)、工祝的有 关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次,楚辞的文体与楚地的乐曲和民歌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楚辞的文体为新型诗体,与《诗经》相比在句式、 语调方面有明显的不同。
ppt课件
2
二、神话和巫术有何异同?
它们与楚辞的特点有何关系?
歌》、《薤xiè 露》、《阳春》、《白雪》等名目,我 们还可以从楚辞作品中看到。
从屈原的作品来看,不少作品最后都有“乱”。 所谓“乱”是音乐的专名,指乐曲终了时的结尾部分, 即尾声,有“所以发理词旨、总撮其要”的性质。屈 原的楚辞作品被汉代人称为“赋”,即朗诵诗的意思。 屈原的作品创作,虽受楚地的乐曲、乐章的影响,估 计已不入乐可歌,据有人推测,屈原作品中特地把音 乐上的用语“乱”标出来,或者是为了表示这一部分 是要长咏或要歌唱的。屈原的楚辞体创作正是袭乐曲 体制而有这些名称的。
《九歌》是诗人借用巫俗、巫歌创作出来的杰出作品, 《招魂》是直接仿效楚地巫觋招魂形式写成的,《离骚》不 仅吸取了许多神话人物和故事,而且直接与宗教巫事活动形 式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没有古楚的巫术和神话,楚辞的艺术 形式的某些重要特点就不复存在。
ppt课件
3
三、简述楚辞的产生与楚地乐曲和民歌的关系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音乐和民歌被称为“南音” 或“南风”,楚汉之际则称作“楚声”或“楚歌”, 体制宏伟繁复。战国时代,属于楚国地方特有的乐曲 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
ppt课件
16
第三章 宏伟壮丽的抒情诗《离骚》
一、关于《离骚》的题义主要有哪几种解释?《离骚》创作于 诗人的哪一时期?
《先秦文学之楚辞》课件
思想内涵:楚辞 中蕴含的丰富思 想内涵,对于现 代文化中的价值 观、道德观等具 有启示意义。
语言魅力:楚辞 的语言魅力,对 于现代汉语的丰 富和发展具有推 动作用。
楚辞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文化传承:楚辞作为先秦文学的代表,对于现代文学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启迪:楚辞中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考具有启示作用。
地域特色:具有 鲜明的地域特色, 反映了楚国的风 土人情和社会风 貌
楚辞的文化内涵
楚辞是楚国文学 的代表,具有鲜 明的地域特色和 民族风格。
楚辞以抒情为主, 情感真挚,语言 优美,具有强烈 的艺术感染力。
楚辞中的神话传 说、历史故事、 民间风俗等元素, 反映了楚国的社 会风貌和文化传 统。
楚辞中的人物形 象,如屈原、宋 玉等,具有鲜明 的个性和崇高的 品质,体现了楚 国人民的精神风 貌。
第五章
楚辞与其他文学 体裁的比较
楚辞与《诗经》的比较
起源:楚辞起源于楚国,《诗经》起源于周朝 内容:楚辞多为抒情诗,《诗经》多为叙事诗 形式:楚辞以四言为主,《诗经》以四言、五言、七言为主 风格:楚辞风格豪放,《诗经》风格典雅
楚辞与汉乐府的比较
形式:楚辞以诗歌为主,汉 乐府以音乐为主
起源:楚辞起源于楚国,汉 乐府起源于汉朝
影响:《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离骚》的思想内涵与艺术价值
思想内涵: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诚和对楚国政治的忧虑,以及对楚国人民的热爱和 关怀。
艺术价值:《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抒情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语言特色:《离骚》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2诗歌第一讲诗经与楚辞精品PPT课件
氓(卫风)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 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 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 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诗经之赋、比、兴
• 赋:铺陈其事。如《七月》 •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卫风·硕人》 • 兴: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 • 关于赋比兴之争论: • 用自然现象起兴,引出生活及感情变化,
兼以隐喻,更能激发联想,增强意蕴,产 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央。
氓(卫风)
•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 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 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滋涟 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 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氓(卫风)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坻。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 在水中址。
• 雨巷
•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第五讲楚辞
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 这种精神气质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 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想 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 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副副雄伟壮丽的 图景。再次,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 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 概括为香草美人,它是对《诗经》比兴手法 的继承和发展。
《天问》
《天问》是楚辞中一首奇特的诗歌。所谓“天问” 就是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 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 《天问》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这是罕见的。句 式简短,节奏明快,能有效的宣泄积蓄已旧的激情。 全诗基本以四言句为主,间以少量的五言、六言、 七言;四句为一组,每组一韵,也有几少数两句一 韵。全诗显得整齐而不呆板,参差错落,奇崛生动。
第三节 屈原的生平、思想和作品
一、屈原的生平、思想、作品: 1、屈原的生平 以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
为主要资料。(事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屈 原贾生列传》。参注释1。补注:三闾大夫, 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事物,负责宗庙祭祀和 贵族子弟的教育。)
2、屈原的思想和性格 屈原具有崇高的爱国 思想和浓烈的忠君倾向,他站在维护楚国的 立场上,主张联合抗秦,但遭到不公正待遇。 屈原洁身自爱,决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为实现崇高理黄河流域一 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民族兴起 之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迟在殷 周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西 周时,封楚王熊绎于江汉地区,表明周王朝 对南方的控制。春秋时,楚国迅速强大,兼 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中 原抗衡的大国,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
《九章》、《招魂》等二十三篇为屈原所作,《远 游》、《卜居》、《渔夫》伪托的可能性大。
楚辞讲义
第三讲:楚辞春秋以来,楚国在长期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楚国地方文化,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与此同时,楚国又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吸收了中原文化,也发展了它固有的文化。
这一南北合流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一种新文体——楚辞。
“楚辞”的奠基者和最优秀的代表作家屈原以其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在南方楚国文化的基础上,造就了辉煌灿烂的楚辞文学,反映了迥异于《诗经》的独特美学特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
“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述史:楚辞与骚体传统读人:屈原与文化人格品诗:“湘夫人”与言秋一、楚辞概述楚辞何谓:“楚辞”之名,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
读《春秋》。
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侍中,为太中大夫,用事。
汉武帝时,与“经”并列,乃一种专门的学问。
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屈原、宋玉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严忌等所作楚辞体以及自己的《九叹》,辑成一书,取名《楚辞》。
三重涵义:诗体:战国时楚地出现的一种新诗体(民间《九歌》)作品:屈原及其他作家用此文体所写作品(《离骚》)书名:由这些作品选辑而成的诗歌总集(《楚辞》)骚,骚体“ 楚辞”别名《楚辞》目录:离骚第一大招第十(屈原或景差)九歌第二惜誓第十一(贾谊)天问第三招隐士第十二(淮南小山)九章第四七谏第十三(东方朔)远游第五哀时命第十四(严忌)卜居第六九怀第十五(王褒)渔夫第七九叹第十六(刘向)九辩第八(宋玉)九思第十七(王逸)招魂第九形成原因首先,楚声、楚歌是楚辞的直接源头。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宋·黄伯思《翼骚序》楚辞体的产生,并非凭空而生,其直接渊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间祭歌。
春秋战国时期,南方已出现了被称为“南风”、“南音”的楚地民歌《九歌》,其与中原地区的北方民歌在情调和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楚辞》资料讲解_2023年学习资料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共11篇,从内容看,以-描写爱情为主,但也表达了对神灵的-颂赞和祭祀者的虔敬之情, 描述了-阵亡将士的勇烈悲壮。《九章》9篇,-是屈原一组抒情组歌的总称,较《离-骚》具有更多的纪实性。《天问 就-是对天发问,屈原列举出历史和自然-界一系列不可理解的现象,通过提出-的172个问题来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发 展变化的道理,他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招魂》是屈原招楚怀王-之魂 哀悼惋惜之情与屈原的宗国情-绪相-平字原,气国朝成国杆再人,厘凯
关于《离骚》-《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篇幅最长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全诗378句,2477字 “离骚”意为-感受忧愁或遭遇忧患。其写作年代,一-屈原-般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在《离骚》中, 原通过表述自己在政-治斗争中遭受迫害的愤慨和对现实黑暗-海華江工萬古歷民-的愤懑,以及追求美政理想的渴望与 -盼,充分展示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怀和上-下求索的精神。《离骚》的主题是爱国-和忠君,反复呼唤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从而为我们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
《楚辞》课件a8e4930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a_--_《楚辞 课件资料讲解
屈原与《楚辞》-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未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 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独立-写作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借“香草美人”喻示高尚节操的诗文-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 章》、《天问》等。
楚辞讲义——精选推荐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南方楚国文化特殊的美学特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一、楚民族的源头与发展: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
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
战国时期楚国在长江、汉水流域,一度领有“地方五千里”的广袤疆域,这里到处都分布着江湖山峦,物产丰茂。
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羋姓楚贵族和一些被羋姓贵族征服的濮、越、巴、蛮等南方部落集团。
1、楚文化的主源,应该到楚人的先民祝融部落集团那里去找。
<左传.昭公17年>:郑,祝融之墟也。
(河南新郑,位于中原腹地)祝融后裔八姓,都分布在中原地区。
夏代,祝融部落依附夏,处于夏与三苗冲突之间,是南北文化交流的媒介。
商灭夏,祝融部落被瓦解离散,处于商之南乡,在今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迤东的中原南部,并逐渐逃散或臣服。
商人称之为荆人。
商末周初,荆人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到丹水与淅水一带,以丹阳为中心,有酋长名鬻熊,鬻熊曾“子事文王”。
其孙熊绎在周成王时被封在楚蛮之地,都丹阳,才有了楚这个正是国号兼族号,(《史记·楚世家》)这应该理解为周王朝对楚人实际控制江汉地区的承认。
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
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
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
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
秦末,楚地的反秦起义,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
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
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汇,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
楚辞 课件
巫教盛行 国家制度也不及中原各国完善和成 熟。 财力物力丰饶,制造工艺精湛,艺 术创造瑰丽,远非中原各国所比。 (考古) 楚文化尤其是楚艺术的一般特点, 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 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 等,也都呈现于楚辞中。
人 物 龙 凤 帛 画
包 山 楚 简
虎座立凤
撞钟击磬图——曾侯乙墓
漆木 圆盒
江陵 楚墓
楚地乐器
曾侯乙编钟
石编罄
建鼓 虎座鸟架鼓
琴、瑟
卧鹿木鼓
葫芦笙
排箫
楚地艺术
二、楚国民歌和地方音乐是“楚辞”产生的直接源头。 《诗经》中的《汉广》(周南)、《江有汜》(召南) 《论语· 微子》中的《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 而!” 《孟子· 离娄上· 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刘向《新序· 节士篇· 徐人歌》“延陵季子兮不忘故, 脱千金 之剑兮带丘墓。 ” 刘向《说苑· 善说· 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 君兮君不知。”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 均。【“内美”:身世、生辰、名字】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 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 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 兮,来吾道夫先路!【两“恐”字,充分表达了诗人为祖国前途 而怀有强烈的生命迫促感。此段话也表达了为国效力的愿望】 •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后兮,及前王之踵 武。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 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 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 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 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中国古代文学史—楚辞讲义 ppt课件
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二,感情强烈。如《诗经·周南·汉
广》缠绵而热烈,《诗经》中颇为少见。又如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
中有“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句。这是楚译越人之歌,与《楚
辞》如出一辙。〕
ppt课件
3
二、屈原与《楚辞》
1.屈原〔名平,字原,一字灵均。〕
(1)身世〔屈原在《离骚》中自述生平说:“帝高阳之苗裔兮,
4
2.《楚辞》 (1)“楚辞”一语的含义〔“楚辞”一语最早见于《史
记·酷吏列传》。本二义:一、战国至汉代人为屈原所写之作;二、把屈
原自己的作品也包括在内。後世一般用第二义。〕:①诗体〔1.楚地特
色(宋·黄伯思《翼骚序》云:“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 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2.神奇瑰丽的浪漫色彩;3.抒情色
彩。〕;②作品〔屈原、宋玉之作以及两汉人之仿作。〕;③诗集。
(2)《楚辞》篇目及流传
①《楚辞》作者及篇目〔能够确认为屈原的作品有:
《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其它或
多或少存在争议。〕
②流传: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刘向《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
远。起草宪令而为上官大夫所陷害,被怀王疏远,作《离骚》。3.张仪
之事(商於之地;丹淅之战;失汉中;秦楚之战,魏攻而齐不救;秦楚议
和;怀王放张仪,屈原谏之;诸侯共击楚)。4.怀王入秦(秦昭王与楚
婚,骗怀王入秦。屈原谏止,公子子兰劝行。怀王入楚,死。)。5.放
逐(顷襄王即位,子兰之相,屈原遭放逐。
ppt课件
(2)沿革:颛顼→重黎(帝喾之臣,受封为祝融,平共工乱不
力,得罪被杀)→吴回(重黎弟,袭祝融号)→季连(芈姓,吴回孙,生活
《楚辞》ppt课件
22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23
六、《离骚》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 篇幅最长的长篇抒情诗,带有自传性。 全诗378句,2477字。“离骚” 意为感 受忧愁或遭遇忧患。其写作年代,一般 认为是屈原离开郢都前往汉北之时。在 《离骚》中,屈原通过表述自己在政治 斗争中遭受迫害的愤慨和对现实黑暗的 愤懑,以及追求美政理想的渴望与企盼, 充分展示了他热爱祖国的情怀和上下求 索的精神。《离骚》的主题是爱国和忠 君,反复呼唤明君贤臣共兴楚国,从而 为我们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坚贞高洁的光 辉形象。
一、 屈原生平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 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 期楚国丹阳(今湖北)人,楚武王熊通 之子屈瑕的后代。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 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改革 政治,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屈原虽 忠于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 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秦大 将白起带兵攻破了楚都,屈原政治理 想破灭,遂以死明志,最终投汨罗江 而死。
写景、心理刻画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 结构。
19
• 2、优美的人物形象。 • 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
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 妩媚靓丽的外在容貌与丰富的情感世界结合, 立体地多侧面的刻画了山鬼撩人心魄的美丽 形象。
• (山鬼飘然的神韵,装束的靓丽,意态的妩 媚 ,情感丰富、细腻 )
不及:赶不上
• 恐年岁之不吾与
– 恐:恐怕,担心。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章屈原与楚辞PPT课件
.
16
4、《离骚》思想内容 :
(一)表达诗人的“美政”理想和对黑暗政治、奸佞小人 的抨击。“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固 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 容以为度。”
(二)表达诗人关心祖国前途命运的爱国感情和忠君思想 。 “岂余心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三)表现诗人坚持正义、理想和节操,反对奸邪,宁死 不屈的斗争精神。 “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 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 心之可惩!”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
.
22
(5)释“离骚”为楚曲“劳商”,意与“牢骚”同。
.
12
2、《离骚》的写作年代:
关于《离骚》的写作年代, 研究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司马迁认为作于怀王“怒而 疏屈平”之后,此时屈原虽 遭谗被疏,尚未离开朝廷, 与作品的内容相符。
.
13
3、《离骚》的“忠怨”之情与爱国精神:
全诗在结构上可分两大部分: 开篇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部分, 主要写现实中的抒情主人公与周围 环境的冲突,后部分以虚幻的神话 世界来表现主人公对理想的追求与 内心的矛盾。
的现象,对天发问,探讨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道理。全
诗发问的大致次序是先问天地之形成,次问人事之兴衰,最
后归结到楚国的现实政治。
.
19
二、屈原的短篇抒情诗:《九章》
《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 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 《涉江》、《哀郢》、《抽 思》、《怀沙》、《思美人》、 《惜往日》、《橘颂》、《悲 回风》等9篇作品。“九章” 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
8
(1)前期:屈原因“博闻强志,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信任 与重用,“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 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他 任职期间,楚国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取得 成就。在内政方面,屈原可能继续推行 悼王时期吴起的变法改革,主张“举贤 授能”,外交上联齐以抗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