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涵洞设计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书
涵洞设计说明书涵洞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B001-2003。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6、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7、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8、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9、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10、交通部部颁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11、交通部部颁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1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二、技术标准1、设计荷载:公路-II级。
2、设计洪水频率:1/50。
3、交角:0°、30°,交角指水流方向与路线法线方向的夹角。
4、跨径:1.0、1.5、4.0米。
5、基础埋置深度:K0+000~K66+000埋深 2.3米;K66+000~K92+000埋深3.0米;K92+000~终点埋深2.6米;6、路基宽度:12.00米。
7、涵台基础:采用分离式基础。
三、设计说明:A、钢筋混凝土明板涵:1、主要材料:(1)、混凝土:台身、台帽、基础均采用C30混凝土, 盖板、铰缝均采用C30混凝土,涵面铺装采用C40混凝土;(2)、砌体:八字墙、河床铺砌、隔水墙、边坡铺砌均采用M7.5浆砌片石。
(3)、石料:石料强度不得低于MU30。
涵洞设计说明c.doc
桥 梁 涵 洞一、桥涵设计依据、标准及采用情况1.桥涵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1)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JTG C30——2002)。
3)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 交通部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5) 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6) 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7) 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程》(JTJ004——89)。
8) 省交通厅颁《安徽省改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2-12-20发布,2003-01-01实施。
2.设计荷载:公路—Ⅰ级;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根据《XX 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确定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
4.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100。
5.涵洞宽度:涵洞与路基同宽.6.主要结构形式为:钢筋砼盖板涵和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二、沿线桥梁、涵洞分布情况全线无桥梁,共设置涵洞四处,K0+140为1-4X4m 盖板涵, K0+286处为φ1.0m 的圆管涵,K1+006处为1-4X3m 的盖板涵,K1+143处为1-4X4m 的盖板涵。
三、涵洞1. 主要材料:材料规格以设计图纸中标明为准,一般材料规格如下:盖板涵:盖板采用C30砼,钢筋为R235钢筋和HRB335钢筋,台身采用M10浆砌片石,基础及洞口构造采用M7.5浆砌片石。
圆管涵:管身混凝土为C25;螺旋形主钢筋为R235,直径为6.5mm ,纵向钢筋为R235,直径为8mm ;管基为C10砼和砂砾垫层;帽石为C20混凝土;端墙、端墙基础、洞口铺砌、隔水墙、锥坡为M7.5浆砌片石;M7.5砂浆勾缝。
2.施工要点:盖板涵:(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每块板宽采用99cm 、74cm ,涵洞的中间部分均采用每块宽为99cm 的正交板,涵洞两端采用预制盖板74cm 进行调整涵长,板的块数取整数。
圆管涵设计说明范文
圆管涵设计说明范文圆管涵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桥梁结构,用于解决河道、溪涧、道路等水流交汇处的涵洞需求。
圆管涵有着简单、经济、施工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领域。
本文将对圆管涵的设计进行说明,包括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参数、结构设计等方面。
一、设计基本原理圆管涵的设计基本原理是在交汇处设置一段圆形截面的管道,通过控制管道的直径和长度,使水流通过管道,达到解决水流交汇处的涵洞需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水流量、水流速度、土质条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确保圆管涵能够承受预期的水流冲击和地下水位压力,并且不会对周围环境和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二、设计参数在进行圆管涵设计时,需要确定以下参数:1.内径:圆管涵的内径主要根据预计的水流量和水流速度来确定,通常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出。
2.厚度:圆管涵的厚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和地下水位压力等因素来确定,并确保其能够承受预期的水流冲击力。
3.长度:圆管涵的长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通常需要考虑水流过涵洞时的水力压力等因素,并确保涵洞内的水流速度和水压都处于合理范围内。
三、结构设计圆管涵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涵洞底部设置、连接方式、加固措施等方面:1.涵洞底部设置:涵洞底部应进行适当处理以确保水流顺畅通过,并避免堆积淤塞。
常用的处理方式包括设置挡板、提升涵洞底部、改善涵洞底部坡度等。
2.连接方式:对于较长的圆管涵,需要设置适当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涵洞整体的连续性。
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搭接连接、螺栓连接等。
3.加固措施:对于需要加固的圆管涵,可以采取增加加固环、钢筋混凝土增强等措施,提高涵洞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四、验算与施工在完成圆管涵的设计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验算,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常用的验算包括水流冲击力验算、土压力计算、地下水位压力计算等。
根据验算结果,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并编制涵洞施工图纸。
在施工中,需要注意涵洞的基坑开挖、管道安装、边坡稳定等方面的施工要求,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验收。
涵洞设计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4.1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2007)。
4.2 技术指标1)净跨径: 1.0m2)斜度:0°(涵洞轴线与路线法线之夹角)3)荷载等级:公路-Ⅰ级4)涵洞类型:圆管涵5)地基容许承载力:250KPa6)本设计段共1道圆管涵4.3 主要材料1)圆管涵:C30钢筋混凝土2)帽石:C25混凝土3)管涵基础:C15混凝土3)基础垫层:砂砾石4.4 设计要点1)圆管涵管节配筋按纯弯板断面分析。
2)活载计算理论:按刚性管节计算,即不考虑管节的变形,也不考虑涵洞顶土柱和周围填土间的摩擦力。
3)在涵底地基容许承载力较低而不满足相应图纸中容许承载力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以符合设计要求。
4)涵洞过水流量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
5)涵顶填土高度控制范围:0~4m。
4.5 施工要点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
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1.0m和0.5m(调整涵长用)。
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
脱模时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
2)管节接头采用热沥青浸炼的麻絮填塞,管内和管外各填一半,不得从管外一次填满,最后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围裹两道。
3)管涵基础、垫层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4)沿涵长每隔4~6米设一道沉降缝。
另外在涵洞基础襟边以上,沿接缝、沉降缝周围设置20厘米,顶宽25厘米的粘土保护层。
涵洞设计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1、技术标准及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6、《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7、《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设计安全等级:三级。
3、主要材料3.1 圆管涵管节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HRB400钢筋,管基、帽石、一字墙均采用C25混凝土;跌水、八字墙、洞口铺砌、排水沟及其他洞口均采用C20片石砼。
3.2 盖板涵4、设计要点根据实地调查的有关资料及地方要求,结合路线以及桥梁、排水通道的设置情况,综合考虑布设涵洞。
根据流量、孔径计算及野外勘测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涵洞孔径。
根据地质地形条件、材料供应情况及当地群众要求等特点确定涵洞型式。
结合原有老涵孔径、结构形式等接长利用涵洞。
本项目共设置涵洞37道/135.5m ,详见下表: 4.1 圆管涵(1)管身荷载:管身所受恒载包括管身自重、管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
管身所承受的活载即车辆荷载通过填土按30°扩散角分布于管顶假定的水平面上,当分布宽度小于计算孔径时,按局部均布荷载计算;基底竖向反力假定通过基础均匀分布;圆管的侧压力强度按管顶水平面以上土柱引起的水平荷载计算;填土容重为18KN/m 2,内摩擦角为35°。
(2)根据管顶及管侧内力计算结果,按单筋截面砼配置管壁内、外两层受力钢筋。
4.2 盖板涵(1)装配式钢筋砼预制盖板按两端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盖板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某一级公路涵洞设计说明
桥涵设计说明十二、涵洞工程1、设计标准(1)设计结构工作年限:50年;(2)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公路—Ⅰ级;(4)设计洪水频率:1/100;(5)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2、现状涵洞概况本路段位于仙公山西侧,现状共分布有四座涵洞。
其中石拱涵一座,圆管涵一座,盖板涵两座。
由于受改造后平面及纵断面影响,本段现状管涵及盖板涵均无法继续使用,均需拆除。
K0+278拱涵检测评价为五类涵洞,需拆除重建。
本段四座涵洞作用均为排水,典型现状涵洞图片如下图所示:K0+278 石拱涵K0+530 圆管涵K0+700 盖板涵K1+020 盖板涵现状涵洞一览表中心桩号孔数-孔径-台高(孔-m)类型交角(度) 备注K0+278.00 4.0×4.0 拱涵90 检测五类涵洞,拆除K0+530.00 1-φ1.0 钢筋砼圆管涵90 道路挖方,涵洞被挖除K0+700.00 1-1.3×1.5 钢筋砼盖板涵90 道路挖方,涵洞被挖除K1+020.00 1-2.0×2.1 钢筋砼盖板涵90 道路挖方,涵洞被挖除3、涵洞布设概况根据沿线现状排水,并结合道路平面及纵断面,本段共设置四座排水涵洞。
涵洞中心位置及孔径如下:涵洞设置一览表中心桩号孔数-孔径-台高(孔-m)类型交角(度) 备注K0+268.00 1-3.0×3.0 箱涵60 拱涵拆除还建K0+530.00 1-2.0×2.0 钢筋砼盖板涵90 圆管涵挖除还建K0+700.00 1-2.0×2.0 钢筋砼盖板涵90 盖板涵挖除还建K1+020.00 1-2.0×2.0 钢筋砼盖板涵90 盖板涵挖除还建4、涵洞布设概况(1)结构设计荷载等级取公路-Ⅰ级,重要性系数取1.0。
环境类别为Ⅰ类环境,最外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2cm。
(2)涵洞水位计算本项目排洪涵洞水文计算方法:流域面积在≤30km2采用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径流简化公式为:()βγδφ5423FZhQ-=结合形态调查法等水文计算的有关规定推求设计流量,设计流速,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河流、水系、沟渠、地形地貌、上下游桥涵设置、规划、近远期等情况,确定涵洞的孔径、孔数,以满足排洪、灌溉的要求。
涵洞计算设计说明
涵洞计算设计说明一、圆管涵工程量的计算此例管涵为K0+120处的正交员管涵其孔径为1.25米,进出口形式采用八字墙形式,洞底中心标高为89.4米,路线设计标高为91.9米,路面边缘标高为91.855米,其计算图见后。
m=1.5n=5H=1.97mh=0.85mi=0.03a=1.62c=0.46涵长的计算;Li=[B:+m(H:-a)+c]/(1+im)=[6+1.5x(2.455-1.62)+0.46]/(1+0.03x1.5)=7.38mL=2L:=14.76m取L-15m1.翼墙墙身V=0.5cm(H'-h)+m(H-h)/6n=0.5x0.46x1.5x(1.97-0.85)+1.5x(1.97-0.85)/6x5)=1.44㎡两墙身=2x1.44=2.88m2.翼墙基础V==m(cte:+e:)(H-h)d+[m:/(2n:)](H-h)d+(cte:te.+h/n;)ed e:=12,ez=11,d=0.4,e=0.1V==1.5x(0.46+0.12+0.11)(1.97-0.85)*0.4+[1.5/(2*5)]x (1.97-0.85)x0.4+(0.46+0.12+0.11+0.85/5)x0.1*0.4V_=0.687m2V==2x0.687=1.374m3.进出口铺底V=2x(1.49+1.49+0.98x2)x(1.68+0.1)x0.5x0.25-1.95m4.截水墙V=2x{[1.49+2x0.98+1.49+2x(168+0.1-0.3)tg30]x0.3x0.5} x(0.6-0.25)=0.7m5.端墙墙身V=2x{0.4x(1.25+0.12+0.6)x(2x0.46+2x0.12+1.25)x0.745x0.4}=1.2m6.端墙基础V=2x[0.6x0.4x(2x0.46+2x0.12+1.25)]=1.2m7.15号混泥土帽石V=2x[(0.25x0.4-0.5x0.05x0.05)x(2.41+0.05x2)]=0.5m8.砂砾垫层V=0.3x2.75(7.33x2-2x0.4)=11.5m9.15号混泥土护管V=2.75x0.745x(7.33x2-2x0.4)-0.5x0.745x(7.33x2-0.4x2)=16.3m10.人工开挖土方V=30.5㎡二、盖板涵工程量的计算K1+030处涵洞为4x3的正交盖板涵,其洞口的进出口形式为采用八字墙形式,其洞底标高为89.0米,路面设计高为94.3米,其计算图式见后。
一般涵洞工程设计说明资料
一般涵洞工程设计说明资料设计说明1、前言该涵洞工程位于**工业园区区域内,布置于场地地表低洼处并沿自然沟溪由南向北延伸于场地的中下部横穿工业园区区域;涵洞的设置主要用于有效输导区域外来集水和区域内地表汇水的自然排放,涵洞总长约493米,涵洞类型为钢筋混凝土箱涵,涵顶覆土平均高度约为11米,洞身断面尺寸分别为:3.5×3.0米、3.5×3.5米等2种。
是**工业园区土地整治和园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了加快和完善**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故受泸州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由我司对**工业园区四期钢筋混凝土箱涵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2、工程设计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2.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2.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2.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3、工程场地概况3.1.气象特征**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端的长江上游,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据泸州市气象局统计资料,本区内无霜期全年约35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7.5~18.1°C,最高气温39.6~41.9°C;最冷在1月,平均7~7.8°C,极端最低气温-3~1.1°C。
年降雨量1169.4~1188.4mm,历年日最大降雨量315.80mm,集中在4-10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其中5~9月份特别丰富,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
区内多西北、西南风,平均风速1.2m/s,最大风速15m/s。
3.2.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 勘察区地貌以浅丘剥蚀地貌为主,主要由两条沟谷和一个山脊组成,场地地表分水岭明显,地表水贫乏,无明显地表径流,场地内的主要地表水流是人工修筑的国道G76的排水沟汇集的地表水排向勘察区场地内。
涵洞设计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本段路涵洞设计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涵洞设计说明,第二部分为涵洞通用图,第三部分为涵洞布置图。
一、技术指标1.设计洪水频率:1/100;2.荷载标准:汽车—20级,挂—100;3.抗震标准:按8度地震烈度区设防。
二、设计标准与规范1.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3.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4.交通部部颁《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5.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6.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三、主要材料盖板及帽石用25号混凝土,砌筑石料强度不低于30号,圬工砌体采用7.5号砂浆砌筑,10号砂浆勾缝抹面。
盖板钢筋采用Ⅰ级和Ⅱ级钢筋。
四、设计要点1.本段涵洞的型式为石台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涵洞的基础都在地面线以下,基础开挖后应快速作封闭处理,避免基坑长期曝晒、雨淋。
本段涵洞涵身以外工程,如引水沟、排水沟等均考虑了占地数量,并计列于工程数量中。
2.为了便于板的预制,对正交涵的涵长进行了取整处理,其块件的零数和增宽时,可按所需长度和宽度进行预制。
对于斜涵,在进出口各设一块梯形边板,板的构造设计分别见每道涵洞布置图。
中板为通用图提供的99厘米板,边板的配筋见各涵相应设计图。
3.本段涵大多为水田中的灌溉涵及排洪涵,涵底均配合原水系设计,特别是进出口都为挡墙带沟的涵洞,控制好两侧水沟的标高,保持水田的原有水系。
4.所有的涵洞均在涵身范围内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的具体设置根据涵洞的类型及地基情况而确定。
本段路沿线路基两侧都设了防护工程,涵洞的洞头处理要同防护工程相配合,对于用一字、挡墙作洞头的涵洞,在涵台台背与一字、挡墙相接处一定要设沉降缝,使涵洞与一字、挡墙的沉降各自分开。
5.涵洞位置的选择多数已设在原有沟壑中,且引水沟、排水沟等工程,施工时应根据实地情况确定支砌位置,对于与路基改移水沟相衔接的涵洞,应根据实地情况配合路基改移水沟设置。
涵洞设计说明
荻港新型建材工业园盛家路工程重庆中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1四、涵洞设计说明一.桥涵设计依据、标准及采用情况1.桥涵设计依据及主要技术标准(1)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程》JTG C30-2002。
(3)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5)部颁《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
(6)《小桥涵设计通用手册》 2.设计标准:(1) 计算行车速度: 20 km/h ; (2) 设计洪水频率:1/25;3.涵洞与路基同宽,主要结构形式为钢筋砼圆管涵。
二.涵洞设置情况根据业主方要求,位于本项目K0+330处设置过路涵,为了近期保留现有河道水系而设。
本次设计考虑现有水系的流量,道路设计高度等因数,经汇水面积和暴雨量的验算,涵洞设计为双孔一米的圆管涵。
三.涵洞圆管涵: 1.主要材料:材料规格以设计图纸中标明为准,一般材料规格如下:(1) 管涵:管节C30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400级圆钢筋;管基为C15混凝土及砂砾垫层;洞口翼墙、端墙及基础为M7.5浆砌片石;洞口铺砌及隔水墙为M7.5浆砌片石;帽石翼墙顶面采用M7.5水泥砂浆抹面厚2cm 。
2.施工要点:1. 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可向水泥制管厂定制,管节长度分别为1.0米和0.5米(调整涵长用)的正管节。
2. 管基基底应力按150Kpa 设计,如开挖后发现实际地基土质较差,应采取换土措施,换土深度0.8米~2.0米。
3. 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
4. 管基混凝土可分为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此时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要放管节坐浆混凝土2-3cm ,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涵洞设计说明.doc
洞口设计说明一、设计要点:1、洞口建筑通用图包括:八字翼墙、锥坡、一字墙护坡、跌水井、窨井、急流坡六种洞口型式。
如遇有其他型式,可参考各涵洞设计图有关尺寸,按实际情况另行设计。
其中:八字翼墙,锥坡附有工程数量表,工程表中不包括外接一字墙、田路分隔墙、边沟铺砌及山坡急流槽数量。
2、跌水井一般适用于山坡有水型,窨井一般适用于山坡无水型,八字墙、锥坡一般适用于通道及填方路段涵洞,同时配合边沟。
二、主要材料八字翼墙、一字端墙洞口三、施工要点:1、涵洞进出水口均应与洞身分开浇筑,连结缝内填充沥青麻絮或其他不透水材料。
2、上部构造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铰结板时,八字翼墙之根部顶须削峰成平台,以利于预制盖板上的帽石相配合,削除部分的体积甚小,计算工程量可不扣除。
工程数量中帽石未计入。
3、暗涵洞口帽石,可按涵洞孔径预制安装或砌(浇)筑。
4、洞口八字墙及一字墙的地基承载应力【σ】≥100Kpa。
5、其他未尽事宜按施工规范办理。
盖板明涵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1—85)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2-85)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B,范》(JTJ022-85)二、技术指标1、1.0,2.0,2,5,3.0,4.0米2、交角:0°,10,20°、30°,40°,45°3、载重:汽超-20,挂-1204、地基承载力:[o]≥200Kpa三、主要材料1、预制盖板:30#砼2、铰接缝:30#砼3、现浇铺装层:30#钢筋网防水砼4、支撑梁:25#砼5、台帽、台身:25#砼6、基础:15#砼7、铺砌:过水涵底采用40cm7.5#双层浆砌片石通道涵底采用18cm厚20#砼+22cm厚天然砂砾(或碎石)8、锥坡:7.5#浆砌片石,10#砂浆勾缝9、钢筋:I(φ),II(Φ)级钢筋四、设计要点1、行车道板件活载横向分布系数,按铰接板计算2、行车道板有效厚度,除预制板外,尚计入板顶砼铺装8cm,余均作为磨耗层3、涵台系利用上部构造及下部构造支撑梁作为支撑形成四铰刚构体系,借助于涵台后之被动土压,使其稳定4、本图基础埋深最小深度在涵底铺砌面下1米,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酌量增加5、涵台与洞口分开建筑,涵台计算宽度为垂直路基方向的涵台全宽,涵台底面的地基承载力采用平均应力计算五,施工要求1、预制盖板时,须待砼强度达到70%设计值后,方容许脱模堆放和运输;堆放时必须在栓钉附近设置垫块,区分盖板顶面、底面,不得上下倒置2、预制盖板安装后,采用30#小石子砼填塞块件端的缝隙,板接缝处的钢筋网按图弯折,搭接,并以铁丝绑扎,将板面冲洗干净后,用30#小石子砼浇注接缝,注意捣固密实,铺装须在填接缝砼终凝前完成3、盖板两端预留栓钉孔,与涵台锚固4、为保证轻型桥台的稳定,除构造物牢固埋入土中外,尚需保证铰接处有可靠的支撑栓钉,盖板与涵台的胸墙间及板间连接缝间均用30#小石子砼或12.5#水泥砂浆填塞5、预制盖板及涵台上的预留栓钉孔均应位置相应,以便安装6、涵台台帽铺筑三角垫层,使涵台支撑盖板面成1.5%-2.0%的横向排水坡度,上垫1cm油毛毡7、沉降缝在路基中线设置一道,然后向两侧每隔4-6米设置一道,缝宽2cm,用沥青麻絮填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深约15cm8、涵台后填土,必须在填塞栓钉孔及盖板连接缝的砼或砂浆强度达到70%进行,填筑台后填土时,应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两侧涵台面对称分层填土及夯实,应选择含水量最佳及透水性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砾石等,并保证内摩擦角不小于35°,台后排水设施按具体情况布设,但不宜在涵台中部作泄水孔9、支撑梁应设置在涵底铺砌层里面,正交涵台沿路中心线为轴对称布置,斜交涵洞在两涵台交又部分均匀对称布置,并在两端设置斜撑梁;支撑粱需垂直于涵台侧面,其端头应与涵台侧面紧密相接10、位于平曲线,缓和曲线上的涵洞,当需要时,可用调节台帽或台身高度,以及台帽面坡的方法与超高横坡相顺应盖板涵设计说明一、类型:本图按涵顶填土高度设计为两种形式1.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而一般适用涵顶填土厚度0.5~4.5米。
金火路涵洞设计说明
金火路涵洞设计说明1设计标准与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 3365-02-2020《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2涵洞本项目外业踏勘,对沿线所有涵洞进行了必要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本项目设计全部采用新建涵洞。
涵洞方案为钢筋混凝土管涵。
本次设计涵洞共1座,根据排水需要拟用孔径有2-D150管涵。
本篇为金火路K0+112.5管涵。
2.1技术指标(1)跨径:2-D150标准孔径圆管涵(2)荷载等级:公路-Ⅱ级(3)基础型式:整体式(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5)设计洪水频率:1/102.2 涵洞流量计算(1)雨水量计算按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流域汇水面积计算,根据地块和道路设计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暴雨重现期P和径流系数ψ。
雨水流量公式:Q=ψqF(L/s)•暴雨强度(q)采用(渝建[2017]443号)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561.0)713.9()lg945.01(1111++=tPq(L/s·ha)同时采用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城镇排水》中重庆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校核:77.0076.0)8.12()775.01(2822PtLogPq++=(L/S·hm2)暴雨重现期:道路排水系统P=3年。
设计降雨历时:t=t1+t2 (min)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1=5 (min)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t2 10 (min)。
综合径流系数:ψ=0.45。
n:管材粗糙系数0.013。
管道水力计算表2.3主要材料(1)钢材普通钢筋:主要钢筋采用热轧HRB400钢筋,其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 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 1499.2-2018)。
22标涵洞说明书
说明一、设计依据(一)、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施工图设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发〔1999〕363号”文件“关于金华至丽水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执行。
(二)、设计规范设计部分采用的技术规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024-85);二、涵洞设计说明本标段共设置圆管涵洞5道,倒虹吸圆管涵1道, 石拱涵3道,暗盖板涵3道, 明盖板涵1道,根据已有道路情况,在所设置的通道内设置部分排灌涵洞。
1. 结构型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倒虹吸圆管涵及石拱涵。
..2.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径为1.5m,倒虹吸圆管涵的管径为1.2m,盖板涵的跨径有2.0m..2.5m、3.0m及4.0m,拱涵的跨径有2.0m,3.0m,4.0m。
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节长度主要有1.0m和0.5m两种, 前者为基本管节, 后者为调整4.管节, 倒虹吸圆管涵的基本管节长度为5.0m。
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基础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小于100Kpa,盖板涵及拱涵地基容许承载力祥见相应布置图。
主要材料: 管节混凝土采用25号, 中节基底采用砂砾石, 端节基底采用浆砌片石;螺旋形主钢筋采用Ⅰ级钢筋。
倒虹吸圆管涵管节混凝土采用50号, 管枕及管节基座采用20号混凝土, 螺旋主筋采用Φ5的高强丝。
钢筋混凝土暗盖板涵盖板采用40号混凝土, 台身混凝土采用20号, 基础及涵洞铺砌采用15号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明盖板涵盖板采用40号混凝土, 涵台、基础、支撑梁采用20号混凝土。
涵洞施工设计说明
放水涵洞设计总说明一、概述本图放水涵洞轴线位于大坝桩号0+565处,设计流量1.5m³/s。
进水口采用开敞式C30钢筋混凝土矩形槽结构,长度8m。
洞身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断面尺寸为1.5×2.0m,壁厚0.50m。
底板高程为174.80m,洞身长度为60.52m,分为8节。
其中竖井段长8.5m,竖井塔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轮廓尺寸为7.5×3.1m,壁厚度为0.8m。
竖井底板顺水流方向长8.5m,宽5.1m,厚0.8m,底板顶高程为174.80m。
分缝采用高压闭孔泡沫板,缝内设桥型紫铜止水及表面压板橡皮止水。
竖井与进出水口之间通过钢筋混凝土箱涵连接。
竖井内安装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高程183.70m处设检修层和启闭机房。
放水洞下游出口段设平坡段、陡坡段和消力池,长度分别为4m,4m和5m,出口段总长23.0m(包括与渠道连接段),其中平坡段与陡坡段采用1:4的陡坡与消力池连,接消力池深度0.5m,将放水洞与下游灌溉渠道连接。
放水洞工作闸门和检修闸门采用1.5×2.0m潜孔式平面钢闸门,均为后止水。
配用LQ-300KN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2台,互为备用。
二、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一)《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四)《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五)《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13)(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189-2013)(七)《新泰市田村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泰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2015年3月三、主要材料(一)混凝土1、水泥:由于该工程的砼主要用于涵闸并有抗冻要求,所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应采用高品质的强度等级为52.5、42.5的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
涵洞设计总说明
涵洞设计总说明六、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1、钢筋直径不于12㎜这R235钢筋,钢筋直径大于12㎜(包括12㎜)为HRB335钢筋。
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明涵)板块间设企口缝,用C30混凝土填塞。
搭板上铺装采用8㎝厚钢筋混凝土;盖板上铺装采用8㎝C40S8防水混凝土,内设10X10㎝的Φ10㎜钢筋网格,车辆荷载横向分布按铰接板计算。
考虑3㎝厚的涵面混凝土铺装层参与预制板共同作用。
因此要求涵面铺装层与预制板紧密结合。
3、涵台按上端与盖板铰支、下端与基础固结计算。
4、为使涵台与盖板连接起到支撑作用。
采用栓钉连接的方式,此时台帽应预埋与盖板锚栓孔位置相对应的锚栓钢筋。
5、为了对涵洞下端起支撑作用,涵底必须铺砌。
6、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0Mpa;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进行换填处理。
换填砂卵石应分层夯实,要求压实紧密。
7、盖板预制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才允许脱底模、堆放和运输。
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盖板端部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面倒置。
8、台背的填土必须在盖板安装就位后方可进行,并应在两个台背同时对称分层夯填。
台背应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质土壤填筑,保证内摩擦角不小于35°。
9、涵洞应按要求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缝宽2㎝,缝内填沥青麻絮。
10、台帽或涵台顶面,应铺设不小于两层的油毛毡垫层作为支撑。
11、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明涵)因台背填土歼余沉降产生跳车现象,两侧台背均设置3㎝长的现浇混凝土搭板,搭板一端支承于预埋连接钢筋的台帽上,并与涵面铺装间设置一道缝,缝内填充沥青麻絮(或胶泥),另一端搁置在基层上。
12、明涵在盖板与搭板间设置2㎝CD—40伸缩缝,仅设于一侧。
13、帽石制作时,需设置栏杆预埋钢筋。
14、由于涵洞较长,为方便日后对涵洞进行疏导,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有涵洞检查井。
15、若涵洞检查井与管线位置有冲突,管线位置做局部调整。
16、其它注意事项及要求均按交通部有关的公路桥涵技术规范以及城市桥梁施工要求进行。
S4-1涵洞设计说明
第四册涵洞说明一、设计原则1.1桥涵设置原则①涵洞位置服从路线布设的要求。
②涵洞的布设,采用逢沟设涵的原则。
二、技术标准采用情况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503.标准断面宽:0.75m(土路肩)+0.75m(硬路肩)+3.5m(行车道)+3.5m(行车道)+0.75m(硬路肩)+0.75m(土路肩)=10.5m地震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三、沿线桥梁涵洞分布情况涵洞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及圆管涵,其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跨径一般为2.0-4.0m,圆管涵孔径为0.75-1.00m,对地质要求不高,沿线除种植土、松散的填筑土、淤泥质土、软塑状亚粘土需换填处理外,其余地质情况均满足要求。
原老路涵洞多为砖砌涵或石盖板涵,本次设计考虑造价因素均采用涵洞接长处理,涵洞的尺寸以不小于原有尺寸为原则。
涵洞设置位置与孔径选择充分考虑了跨越河流、沟壑、现有道路和农田排灌设施,尽量不压缩现有河道、沟渠、道路宽度,不降低排洪、排灌、通行能力,还适当考虑到近期发展和远期规划的要求,预留发展空间。
涵洞设置均通过水文资料分析,并进行现场核对,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并适当考虑沟渠合并,以减少桥涵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本项目新建涵洞734.1m/52道(含老涵拼接),其中圆管涵466.4m/36道,盖板涵267.7m/16道。
四、沿线水系水文概况、特征,农田水利设施与涵洞位置及孔径选择的关系本项目沿线农田水利设施较多,既有灌溉用水渠、水沟,均在原位设置涵洞,涵洞孔径不小于既有沟渠,以满足农田生产用水要求。
五、涵洞概况5.1 涵洞位置的确定涵洞布设以原有河沟为依据,尽量保持原有河沟自然状态,不打乱现有系统为原则。
本项目区域人口较多,居住较集中,小桥涵设置尽量考虑到路线两侧居民的通行要求,做到一涵多用,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5.2 涵洞孔径涵洞孔径首先满足设计洪水频率的流量要求;跨越沟渠的桥涵,尽量做到不压缩其过水断面。
涵洞说明
涵洞说明一、设计方法本路涵洞填土高度大于0.5米的按交通部颁布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JT/GQB 003-2003)》规范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
对于相同类型相同跨径的涵洞,作一套标准图,工程数量,已分别作了计算。
具体各结构部位主要材料按以下要求进行:盖板涵:盖板采用C30混凝土预制,非整块板可用相同配筋现浇或预制;台帽采用C25混凝土;暗涵台基采用M7.5浆砌片石;暗涵台身采用C25混凝土;涵底铺砌采用M5.0浆砌片石;侧墙、一字墙采用M7.5浆砌片石;帽石采用C25混凝土;支撑梁采用C25混凝土,涵顶矮墙和错台梯步采用C15混凝土,截水墙采用M7.5浆砌块石;沟槽池、边沟跌井采用M7.5浆砌片石,洞口采用M7.5浆砌片石;片石标号应大于30号。
盖板涵的盖板配筋按设计跨径、交角、板厚分别在“暗涵盖板构造图”中查取。
全线分离式基础暗涵跨径大于2米的均设有支撑梁。
工程数量表中已计入Ф12和Ф8钢筋数量,请在施工时注意参照相应的标准图二、采用类型本合同段共有27道涵洞,(重)新建5道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接长1道,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原涵利用包括4道拱涵和17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
三、施工注意事项:a)全线新建涵洞,部分涵洞因进出水困难的,为保证流水畅通,进、出口可做适当开挖,发生的工程量按实际计。
b)涵洞施工时,应考虑边沟水或其它沟渠水的引入,并应注意接顺,如:加长排水沟接顺原沟等,所发生的工程数量由现场监理据实确定。
c)全线涵洞,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5MPa或0.3MPa,否则应进行换填或其它加固措施。
d)在进出口有挡墙的地段,注意与挡墙配合施工,挡墙应向后错开,若是挖方地段,应注意放坡与路垫边坡一致。
为满足涵洞设计要求,可将挡墙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移动位置或错台处理,出口跌水高度可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
e)若涵洞图上的路基设计高与路基设计表中不符,请注意核对后据实处理,可对一字墙高度等作微小调整,但不宜调整涵底标高。
4涵洞设计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书
1、设计采用的规范和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2-2012)(5)《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J/T D65-04-2007)2、设计技术标准
1、计算行车速度: 20km/h。
2、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 级。
3、主要材料
圆管涵:圆管涵均采用外购的方式,本次主线新建1-1.0米圆管涵5座30米;1-0.75米的圆管涵18座,共计108米,共计138米。
4、涵洞设计
(1)涵洞布置情况
本项目共新建1-1.0米圆管涵5道,新建1-0.75米的圆管涵18道,均采用外购圆管涵埋置使用,涵洞的布置以不改变原有水利灌溉系统为前提,排灌通畅为原则,并根据实地调查的有关资料及地方要求,结合桥梁的设置情况,综合考虑布设涵洞。
涵洞型式依据地形地质条件、材料供应情况等条件选用。
5、施工要点
为确保工程质量,有关施工工艺和质量检验标准应遵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的
有关规定。
对各主要工艺应制定详细的施工细则,并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1、施工时应严格按图纸要求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2、各主要材料的订购采购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使用前应根据有关质
量标准严格检测并遵照有关规范施工、检测。
3、凡需焊接的钢筋,均应满足受力构件焊接要求。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篇涵洞设计说明
一、设计原则
本工程涵洞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涵洞工程结构上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施工条件成熟及经济、美观的结构形式。
2、涵洞类型的选择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投资和便于施工养护的原则,并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3、技术上力求创新,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4、应充分考虑远期发展与涵洞的适应情况及对涵洞的影响。
二、设计依据
2.1、设计遵循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JTG/T D65-04-2007
(7)《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2.2、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四级
(2)设计速度:20Km/h
(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4)设计洪水频率:1/25。
(5)环境条件:Ⅰ类环境。
(6)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三、涵洞设计
全根据现场调查并结合路线设计的排水需要,全线共设置涵洞18道,均为钢筋砼圆管涵。
1、技术指标
(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
(2)车辆荷载:公路-Ⅱ级。
2、主要材料
3、设计要点
(1)计算假定,由于本通用图圆管涵采用有基础形式,基础形式固定支承,中心角180°。
(2)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
(3)管节基础:
①C20砼基础厚度一般取值25cm,若地基为松散的饱和粉砂、细砂土,流塑~软塑粘土、亚粘土、一般密实的人工填土等,基础厚度可取50cm。
②基础垫层采用C15砼,端部厚50cm,中部厚25cm。
4、施工要求
(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悬辊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
管节分段长度为:0.99m的正管, 正管节可根据需要组合成整米为基数以适应各种涵洞长度。
(2)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
脱模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
(3)施工设计和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
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接近完成时浇筑。
(4)软基上的涵洞沉降较大,施工时应按涵身中部预测最大沉降值按抛物线设置予拱度。
(5).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填卵石土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6%。
(6)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应严禁重型车辆通过。
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方法分层夯实;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0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
(7)涵洞全长范围内,每4-6米应设置一道沉降缝。
(8)洞口尺寸的设计系数按路基边坡1:1.5计算,若路基边坡与此不同,应进行调整。
5、其他事宜
(1)涵洞下部构造施工时,基础必须严格置于设计标高上,并应满足承载力要求,否则须加以处理。
(2)涵洞洞身两侧路堤与涵洞连接过渡段路基填土应对称均衡分层夯实,压实度不应小于96%,路基填料采用渗水性良好的砂砾类土。
(3)当采用机械填土时,须待涵洞圬工达到容许强度后,洞身两侧应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对称夯填,待填方高出涵顶不少于1.0米时,再用机械填筑。
(4)施工时,若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应按照实地情况并结合有关规程、规范酌情处理。
(5)涵洞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标准,均应按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050-2011)执行,交工验收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FG80/1-2004)的规定办理。
(6)涵洞施工前,一定要首先放大样,校验各结构尺寸和钢筋位置的正确性,注意与挡土墙等构造物的衔接。
如有矛盾,及时告知监理和设计代表予以处理。
(7)本说明及图纸中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050-2011)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