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
转摘<<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与同仁共学1、高效课堂的概括: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2、高效课堂的四个核心词:教育、教师、学生、教室。
3、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4、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那么”。
5、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致力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6、高效课堂的特点:A、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B、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C、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D、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E、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F、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7、高效课堂的基本元素:课堂效益公式:1×?=效益。
8、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9、高效课堂的评价:10、高效课堂的课堂要求:11、预习、展示、反馈的具体要求12、小组的要求和评价:13、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4、高效课堂的管理:15、高效课堂的三条高压线.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16、高效课堂的“命门”:“开放”是前提,“关键”定成败,产品是课堂,模式出效益,流程生能力。
17、教师实现职业幸福的途径:18、高效课堂的文化追求:19、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20、揪住“七寸”找“途径”21、从“传统”到“高效”的教学比喻22、高效课堂模式先“继承”再“生成”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作者简介:李炳亭:笔名李不骑马,山东嘉祥县人。
现为《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
教育专著《杜郎口旋风》、《向阳的智慧》、《县中突破》;文学专著《童年不骑马》、《木子头的村庄》、《欲望济南》、《虎踞龙盘》;合著《热血师魂》。
近年来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应用,在国内15个省市选择30所代表性学校组建“中国名校共同体”。
高效课堂操作系统(李炳亭)
高效课堂操作系统李炳亭高效课堂如何操作高效课堂其实是一个“大课堂”概念,它既包括45分钟构成的“课中”,也包括这节课的“课前”和“课后”,而具体到一节45分钟的课,还可以分为三段,不妨叫做小课前、小课中、小课后吧。
高效课堂从来不是以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为代价。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学会重新分配时间精力,即在课中用减法,而课前、课后用加法,或者概括为“抓两头,放中间”。
课前做什么?编制导学案,课后做什么?修补导学案。
关于导学案,我要借此加以特别说明,导学案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学习能力的源头,因而导学案不是习题集。
这个提示很重要,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而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要呈现出“四化”,即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梯度渐进化,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
那些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高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恰恰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
课后呢,教师通过课上反馈,要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课代表或者小组长实施帮扶,然后教师根据课堂经历,对导学案予以修补完善即备好课后课。
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小组学习。
这个小组和传统的小组有较大区别。
高效课堂的小组其实很像是“小班化”,教师“利用”学生,恰恰是首先利用好小组长,小组长等同于一个小老师,是所在小组的学习领袖,小组内部有按照个体学力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当然这个划分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学生学习力的变化而变化。
严格说来,一个小组6——8人,小组和小组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进度,各自为战,但又充满了竞争、对抗和质疑。
高效课堂是否重视模式的构建,模式或许有其僵化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它同样可以承载课堂之规,正如行驶的汽车必须遵守交规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需要一个基本的“规则”约束,课堂一旦变成了“自由发挥”,则很容易导致一场混乱。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李炳亭在《高效课堂解读》一文中提到,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知识的超市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尊重,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并以丰富的课堂形式呈现出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谓之知识超市;生命的狂欢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尽情地展现,深刻地感悟,放逐心灵,成就梦想!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达到“生命的狂欢”。
学习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也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它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学生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思维力即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力即学生生成的知识结论、培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力即学生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如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
支撑高效课堂的三大系统是文化系统、评价系统,课堂教学系统。
文化系统包括校园文化,如办学理念、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班级文化、如教室文化、墙壁文化、小组文化等。
文化系统是实施高效课堂教育的保障。
评价系统即“以学评教”系统,简单来讲就是以学生的
“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课堂教学系统的核心是师生角色,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策动者,学生不是被灌输者,而是学习的主动者。
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是师生互相支撑,共同发展的课堂,它必须是一个建立在平等、尊重、合作基础上的课堂。
通过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真正的快乐,这才是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我的教育 应答 之二 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
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原文地址:(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作者:李炳亭高效课堂的"概念"我把我们的课堂称之为"高效课堂"。
我仍然要批评那些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人,有人甚至撰文批评高效课堂,我可以说他们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
"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超市"的教学概念是通过"黑板"来实现的。
"黑板"类似于超市里的"货架",它是用来展示和陈列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我们说"黑板"有三个意义。
第一,是"货架",用来陈列展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选择;第二,是"竞技台",比较思维过程和创新成果;第三,是"冶炼炉",思想碰撞、方法汇集,熊熊炉火,炼铁成钢。
因此我可以下一个绝对性的结论,高效课堂离不开"黑板超市",没有黑板不能成其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然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好比是给脚丫子配鞋子,一旦鞋子不合脚,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小脚大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表述清楚这个教学主张,我还可以举例医生和教师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于医生看病,他能否要求所有的"病人"去照方服药?当然不可以,因为病情不同,需要"对症下药"。
高效课堂操作的五个一
高效课堂操作的“五个一”李炳亭,《中国教师报》编辑部主任,著名教育记者,高效课堂首倡者,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实践者,高效课堂行动研究代表性人物,他是第一个解构“高效课堂”概念、理论、实践,并形成系统性研究论述的人。
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为了推广高效课堂模式,李炳亭找准了一个“核心”——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抓住两个“关键”——小组学习和导学案。
掌握三种“技巧”——独学、对学和群学的学习形式;课堂预习、展示和反馈三环节中的“抓两头促中间”。
李炳亭认为,好课的6个标准是:学生的课堂;独学、对学、群学;动静结合的课堂:三动即身、心、神俱动;展示的课堂:大展示与小展示;符合流程需要的课堂:自学、展示、反馈;师生相生的课堂:兵教兵、兵教官;快乐的课堂:N个45分钟=生命!只要是围绕“学习和学生”的课便是好课。
李炳亭强调,“高效课堂”操作要重视“五个一”:即编制一个学习方案:“导学案”;构建一个学习组织:小组、对子;提供一个自学方法:独学、对学、群学;设计一个课堂流程:预习、展示、反馈;明确一个学习任务:学会“不会的”。
一、编制一个学习方案:导学案导学案是课堂“施工”的图纸,也是学习的路线图。
导学案的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
导学案必须能够生成能力,前提是它首先要让知识之间具有必要的联系,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导学案的核心是“三学”,即学生、学情、学法。
把导学案弄成习题集、模拟题进行训练,练完讲、讲完练的做法是错误的。
导学案重在“导”,核心是“学”,而“案”是基于“三学”的设计。
导学案承载着学习体验和能力成长。
在导学案设计时,切忌硬性按照三维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导学案备什么?笔者认为,好的导学案要备:自由型练习(给予纠正性的反馈意见):单个练习、结对练习、小组练习;新学习内容的介绍(示范、讨论、解释说明等);学习成果展示(角色扮演、问答、哑剧等);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来评估学生的学习;学习目标(通过海报或黑板展示);回顾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读完李炳亭先生的
读完李炳亭先生的《高效课堂22条》,不禁掩卷沉思。
我认为要想创造真正的“高效课堂”,必须要努力成为符合“高效课堂”的优秀老师。
一个合格老师的标准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但要成为一个符合“高效课堂”的教师,我觉得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即高标准的“学高”,而且要做到高标准的“身正”.我觉得还要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
关于“高效课堂的两个基本点:A、关注学生弱势群体,从最后一名学生做起,人人成功才谓成功,唯有“水涨”才能“船高”;B、教材分析的“无边界原则”。
不讲“进度”,只要“目标”,人人学会才是目标。
用一种思路做十道题,不如一道题找出十种思路。
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形成上挂下联、左顾右盼。
”我第一遍读书时感觉是不能理解得。
因为这是班级教学最明显缺陷,统一的班级教学照顾不到每名学生的特殊性;师生之间的互动难以在班级教学中充分发展。
在读第二遍时我慢慢理解了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
通过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突破班级教学的瓶颈。
通过读这本书书,还有很多很多的感想,我将会把这些想法和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整合为一体,实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新课堂就是一个知识的超市,学生就是充当的一个购物者,在这里,作为老师我们不能限制学生买什么,那是他们的自由,而这也是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高效课堂明确的提出了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这一点传统教学中没有能够体现出来,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提的非常好,“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对于新课堂,高效的课堂,你必须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课堂是美丽的,课堂是快乐的,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喜欢,才有求知的激情和欲望,对于学生的高效课堂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另一方面高效课堂也给我们一些对于新课改比较担心课程进度的教师给了很好的回答,就是无边界原则,“不要进度,只要目标”。
回到基本的课堂概念上来,现在我回答好课的六个特点。
1、学生自主学习的课。
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概念(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概念李炳亭现在我可以这样下结论了:仅仅高效的未必是高效课堂,但高效课堂一定高效。
我甚至还可以这样说,“唯高效”的课堂不用怀疑,它属于应试教育的阴魂不散,如今又披着高效课堂外衣来霍乱教育。
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批判带引号的“高效课堂”的初衷。
其实鉴别高效课堂的真伪并不复杂。
第一,看黑板多少。
拉开课桌未必就是高效课堂,这句话没错,但没有黑板却难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真正理想。
黑板相当于超市的货架,没有货架的超市岂能称为超市?也无法指向人人、实现分层。
好教育必须为学和学生而设计,尊重差异,各取所需,因材施教,人人成功。
第二,看学生动的如何。
学生是个别在动,还是全体在动?是主动在动还是被驱使在动?动有三看,听声音、评动作、看表情。
好教育其实就写在脸上,盛在眼中,种在心里。
一节好课,要从三个维度来评价,课堂氛围、参与人次、学习效益。
第三,教师讲些什么不是不准讲,而要看讲是否服务于学,是灌输还是启发,是教导还是诱导,是告知结论还是梳理思路。
当然初期可以精讲,但建议尽量少讲,好教师一般能“不教而教”。
第四,是否使用模式模式未必适合每个学科,但没有模式的课堂往往会更加糟糕,模式是基本法度,有时候模式也是生产力,有模式至少可以让每节课“保底”。
第五,导学案是不是能“制导”导学案承载了“育人”与“会学”的诸多功能。
导学案不是习题集,是学生学法的“学步车”,是到达能力目标的导航仪,是驶向终点的方向盘。
第六,测评不是考试高效课堂立足实然目标,抓住应然目标,抵达必然目标。
实然目标寓于应然目标,既通过学会,然后会学,体会乐学,生成创学,实现新课改从“三位目标”到高效课堂“四维目标”的跨越。
测评既是考察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是寻找和查看学生能力的生长点,对学习情感和精神成长做出验收。
第七、课堂评价几个标准预习三要:围绕导学案预习、自主解决50%问题、标注出“不会的”问题。
展示三性:展示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高效课堂】李炳亭高效课堂讲座要点
【高效课堂】李炳亭高效课堂讲座要点李炳亭高效课堂讲座要点第一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国家强了,少年也该强。
我们要为中国教育负责任。
◎ 传统课堂肆意扭曲学生,压制学生。
◎ 不改革的人没有道德,不改革的教师没有师德。
◎ 我们要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信仰和“宗教”。
◎ 教育成在教师,败在校长。
校长要有树立功德。
◎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救救孩子!◎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发现”儿童,进而“发展”儿童。
◎ 要想“发展”儿童,必须从“发现”儿童开始。
第二讲《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是目的二、教学是教育的手段三、课堂是教育的工具四、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任务人◎ 教育是让“人”成为“人”。
◎ 决定水的形状的是杯子,决定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的是校长。
◎ 校长对教师的态度,决定了这所学校的教育高度,学校对学生的态度,决定了这所学校的文明程度。
◎ 建立三个中心:教师生活中心,学生管理中心,师生情感中心。
◎ 通过成立教师生活中心,让教师的生活变得全面、丰富、立体。
◎ 让教师有生活,就是在尊重教师。
◎ 校长的管理之道:相信教师,解放教师,利用教师,发展教师。
◎ 学校的一切权利必须归还给教师。
◎ 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只有体质上变坏的人。
◎ 在一个适合自己的领域,每个人都是天才。
◎ 换种眼光看问题,别挑剔,要欣赏。
不给儿童挑缺点。
◎ 师强生弱,母强子弱,最伟大的母亲都是后妈。
◎ 放手才是爱,溺爱就是害。
◎ 开展阳光体育超市活动,把锻炼变活。
第三讲《如何发动学生》◎ 发动学生有三大考验:认识学生,认识学习,认识学习规律。
◎ 第一考验:认识学生管理秘诀:知人善用恋爱秘诀:投其所好养猪秘诀:尊重猪情,以猪为本钓鱼秘诀:了解习性儿童的两大天性:好奇心,展示欲儿童最愿去的地方:水池,沙池,种植养殖园教育不是控制,是激励。
只有符合儿童认知的,才是有生命力的。
我们总是打着爱的幌子去占有,我们总是打着培养的幌子去扼杀,我们总是打着负责的幌子去剥夺。
郭秀梅听李炳亭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
听李炳亭高效课堂心得体会3月14日,著名课改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李炳亭先生,在教育局组织下,来到我校指导工作。
听了李炳亭先生的报告,感触很深: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
收获一、高效课堂要呈现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
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
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
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收获二、课堂要重视展示。
展示即“发表”。
发表即为了实现心灵的“获取”:评价、批评、接受或获取某种情感期望。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千万不可看轻展示。
另外,展示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
收获三、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这是一种思想,是一种理念。
这种思想不转变,这种理念不树立,一切都是白谈!还课堂给学生,放放心心地让学生挖掘教材,大胆地鼓励他们合作、探究让他们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
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
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合作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
听了李炳亭先生的报告,再一次丰富了我们的头脑,增强了我们下一步继续课堂教学的信心和力量。
高效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七个“技法”八大妙处“九步”程序李炳亭高效课堂的五个教学原则1、分层原则: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2、选择性原则:“超市”体现出的学习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3、整体教学原则:整合教材、知识迁移,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举一反三4、展示教学原则:展示解决了学习内驱力,展示是发表5、反馈调节原则:注重问题暴露,强调“当堂决策”高效课堂的六个基本观点1、现象诊断:教育的“课堂并发症”2、轻负高效:学校的“产品”是课堂3、评价系统:以学评教、学生主体4、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5、基础教育的基础是“能力和发展”6、开放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高效课堂具体操作的七个“技法”1、团队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2、学习“三式”:独学、对学、群学3、课堂“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4、教学“三环”:预习、展示、反馈5、导学案是路线图、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达标测评是立足“实然”6、教师主导:精讲、点拨,及时评价、师生互动师亦生7、模式之“神”:注重模式、不惟流程:大展示与小展示高效课堂的八大妙处1、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冲突2、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3、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4、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5、解决了师资不足、受制于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6、变厌学为乐学,厌教为乐教,改善了师生关系,让学校充满了魅力。
7、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8、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高效课堂推进“九步”程序“明确课堂主体(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试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学生归纳提升(师生生成)”→“教师评价反馈(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画知识树或者完成计时训练)。
高效课堂的内涵(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内涵李炳亭(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
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
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
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
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
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
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既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三)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
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
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
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
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四)内涵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
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高效课堂的文化与评价理念(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评价理念一、高效课堂评价系统叫“以学评教”系统评价不是为了甄别、排队、控制和打压,而是为了改进、完善、激励和提升。
高效课堂之所以相信学生能当做教师,是基于教育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课堂幸福指数、学习收获、成长轨迹等作为判断课堂价值的依据。
尤其是课堂幸福指数,它要考量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存在状态,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关注永续发展,从关注个别人的发展到满足团队的发展需求,从关注达标率到关注情绪、情感和精神,从要求承受到关注但当,从教导式管理模式到关注自主成长模式。
任何有意义的成长都必须基于自主,基于信任、尊重和发挥。
承认价值和发挥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价值感,高效课堂依托“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个灵魂建构评价体系。
当然相信学生是把学习交付学生的前提,敢于交付。
不仅交付“学权”,还要交付“评价”,即以学评教。
“好课”的标准。
高效课堂这样评价: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的课才是好课。
这当然是仅指实然目标,加上应然目标,这样说就较为完整,“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课才是好课”,能让学生学会并且会学、乐学、创学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
陶行知先生把世上的先生分为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结果把学生变成书架子、纸篓子。
第二种,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但学生仍是被动状态。
第三种是把教和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
他认为,第一种最糟糕,第二种不好,第三种最正确。
[精品]校长沙龙:李炳亭谈高效课堂
校长沙龙:李炳亭谈高效课堂校长沙龙:李炳亭谈高效课堂梁恕俭今天,北京、南京、天津、重庆、深圳等七地十余位校长应《现代课堂周刊》之约作客中国教师报,畅谈高效课堂。
我敲了两万字的会议记录,先将李炳亭主任关于高效课堂的言论整理如下:必须课改,别无选择中国教师报,实实在在的发行量32万份,居于教育传媒第一位,影响力与发行成正比,数得出的典型多是中国教师报推出来的,课改是中国教师报的特色,也是灵魂,六大周刊之一的《现代课堂周刊》正引领中国课堂作深入变革。
中国教育不再需要新的理念,需要的是实践操作。
中国名校共同体像袁隆平那样,把课改搬到了田间地头,并形成一股有力的旋风,让无数基础教育学校望尘莫及。
所谓的名校,一定是因改而名的学校,中国教育的希望不在传统名校身上,它们身上恰恰问题最多。
旧的名师,大多是表演大师,和学生的学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的共同体,却催生、引领和带动了一大批学校投身课改。
为何改?孩子不快乐,不幸福,推开教室的门,能看到学习的狂欢吗?孩子的生命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学生不快乐,这不就是最好的改革理由吗?教育现状是五败俱伤:局长不满意,校长不满意,老师不满意,学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
到了逼孩子跳楼的程度了,用死亡表示抗议,你校长还无动于衷吗?中国教育六个字:老师讲,学生记,这是美国的朱棣文说的,他还说,不要担心中国的崛起,中国没有未来。
教育兴则国家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都是校长,不要指望别人,我们就是匹夫,课堂改革就是我们的宗教。
中国教师报有一股力量,那是教育信仰。
每篇稿子都是心血的结晶,不选择传统的名校来做报道,做宣传,有良知在。
有个局长在全县的会议上这样讲,媒体都可以把教育当成宗教,咱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仰呢?把中国的教育引领到哪里去,为了不幸的孩子,从油锅里捞孩子,捞晚了就会焦,就会跳楼。
在校学生有抑郁倾向的占到三成多,有多少学生盼着教学楼倒塌啊!必须改,改就是放生,放生三千活孩子,这是多大的功德。
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
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原文地址:(我的教育"应答"之二)高效课堂的概念与原理作者:李炳亭高效课堂的"概念"我把我们的课堂称之为"高效课堂"。
我仍然要批评那些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人,有人甚至撰文批评高效课堂,我可以说他们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
"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超市"的教学概念是通过"黑板"来实现的。
"黑板"类似于超市里的"货架",它是用来展示和陈列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我们说"黑板"有三个意义。
第一,是"货架",用来陈列展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选择;第二,是"竞技台",比较思维过程和创新成果;第三,是"冶炼炉",思想碰撞、方法汇集,熊熊炉火,炼铁成钢。
因此我可以下一个绝对性的结论,高效课堂离不开"黑板超市",没有黑板不能成其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然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好比是给脚丫子配鞋子,一旦鞋子不合脚,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小脚大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表述清楚这个教学主张,我还可以举例医生和教师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于医生看病,他能否要求所有的"病人"去照方服药?当然不可以,因为病情不同,需要"对症下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炳亭: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我要批判那些带引号的“高效课堂”,因为它们正以扑朔迷离的各种幻象,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高效课堂的外衣,大兴应试教育的“妖风”。
李鬼太多了,自然就会坏了李逵的好名声,并且蛊惑迷乱着课改,引领着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从此远离真正的教育本质而舍本逐末,那么南辕北辙的教育越发变得不太正经,遭人厌恶。
我当然一直在为了课改而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不改就没有出路。
基于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诊断,我们认为教育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或者换个说法,教育患了“课堂并发症”,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和找准了支点,便能撬动整个地球说法差不多。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改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跳楼”。
而救救孩子也其实没有多么的高难度,只要去想办法“改变学习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发学生精神状态、发展状态的改变。
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我想跳楼的几率一定会降低。
如果这一代学生有希望,那么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不是说孩子就是未来吗?而那些加引号的课改,不以解脱和改变学生的“状态”为要旨,反而越发加剧着学生的厌学甚至厌世情绪,“变形”的应试教育正日益危害着我们的教育,如果任由它们存在而不去戳破甚至“打假”,那么教育就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仍然会有更多的孩子会继续从教学楼上跳下去!即使今天不跳楼,可后天呢,即便不自杀,可杀别人呢?因此,课改是在“放生”,这是一份有良知的、关于“人”的事业。
有人说我们是在重新解构中国教育,那么这种“重构”也是循着新课改理念进行的。
什么叫重构?如果教育回到一个“人”字上就被叫做“颠覆”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曾经的教育实在是离人太远!如果你觉得旧城改造不错,那也应该接受教育的“重构”才对。
高效课堂有“四维目标”“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
“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狂欢”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
课堂知识达标率即便是100%,但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这样的课堂依然打“零分”。
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快的情感旅程,唯此才能“让学生怕下课”,才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高效课堂必须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
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感,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
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严格说来,靠的正是智慧,假如课堂只能给予学生知识却最终形不成智慧,那课堂即便能够满足“三维目标”,我以为仍然是有缺陷的,而高效课堂恰能够补正这个漏洞。
因此,高效课堂绝对也不可能是时下有人从字面理解的“高效益”的课堂,这样的“高效课堂”是肤浅的、低层次的、功利的、应试的,真正高效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
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高效课堂的理念承载在高效课堂模式之中。
以杜郎口中学为例,课堂模式是10+35,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有人质疑说课堂教学岂能限制教师讲,这样的质疑应该说不是没有道理,但却没有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课堂仅仅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不限制“讲”岂能保障学生的“学”?这道理朴素到和“红灯停、绿灯行”没有差别。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因而高效课堂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其主要内涵正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仅有知识本位而离开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是低层次的甚至是应试的。
我们固然可以承认知识能够通过灌输获取,那能力呢,智慧呢,可以靠灌输得来吗?离开了“在经历中体验”这一过程,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则显示出必然的劣势,传统教学方式太过原始,由此而导致的传统课堂“配置”过低,我甚至怀疑传统课堂的“立意”是错误的,方向也是错的,它无法承载素质教育的需要,这样的课堂学习能力从何而来?得舍弃“马车”换乘“汽车”,尽管有些不情愿,试着“心一狠”吧,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
为了捍卫“学”的神圣,并且培养“学习能力”,我们依照新课改转变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转变评的方式这一理念,坚决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这是“事归原主”。
尤其是关于“教”和“教师”,我们以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教师定位在“二传手”上,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压力其实更多就来自于这样的定位,而发展教师“专业化”其实就是在培养“二传”技艺,问题是即便是“二传”的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了,那假如今天的课堂是否会因为教师的情绪不高、愿望不强而技艺发挥不好呢?高效课堂正是基于这样的怀疑,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锻炼学生的“一传”——让学生动起来,和知识直接对话。
这个对话的过程就是“学习”。
学习即经历,学习即失败、反馈、矫正,学习即创造、成长、收获,知识一旦离开了应用,课堂一旦拒绝生成和生长,教学一旦变成了灌输和填充,那让学生得来的则只能是“死知识”,而“活知识”必须生根、开花、结果,能够让学生一生“带得走”、“用得上”,因此我们从相当高度上认识学习能力,我们主张,唯有致力于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生成他们的终身发展能力。
高效课堂首先“立人”,因而它是一个“教育”概念。
它有三大系统作为基本的支撑。
高效课堂的三大支撑“高效课堂教育”有三大系统。
首先是文化系统,其次是评价系统,然后才是课堂教学系统。
一、文化系统全称为“高效课堂文化”系统。
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的深处是文化。
在我们看来,传统课堂背后也有文化作支撑,但这种文化是什么形态和性质的?我们把它叫做“不相信学生文化”,因为太多的“不相信”,才导致不放手、不放心、不信赖、不归还……才有公然的“替代和包办”,才有命令、指责、干预、统一、惩罚……说到“根”,是陈腐的专制在作祟!一个专制而冷酷的课堂岂能有学生的开放、创造、狂欢?难道他会乐在被奴役、沉迷于被压抑、陶醉于被囚禁?教育即解放!解放。
解放什么?简单说,解放时间和体力,解放智力,解放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发表的《学生生存》著名报告中谈到:教育能够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
解放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探索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让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知识的接受者”。
当下中国的教育学实在应该是“教育解放学”,解放的主体是学生,其次是教师。
因此课改又哪里是牺牲教师权益呢,相反,高效课堂一直在主张教师权益,维护教师的合法利益和捍卫教师的尊严,教师理应享受到尊崇、自由、快乐,享有发展的、自在的、幸福的生活。
如果一种教育是在牺牲教师“成全”学生作为代价,那这样的教育一定不是好教育。
如果不能认识到唯有教师的解放才能带来学生的解放,唯有幸福的教师才可培养出幸福的学生,那课改当然无法推进,教师又哪里是课改的阻碍者?唯有保全作为“人”之学生与教师的人格、兴趣、权利、理想、尊严,教育才会散发着“人性”,才让人迷恋和感动,教育不是牺牲、抢占和暴虐,不是奴役、命令和顺从,它必须服务于“人”的需要,从生存到成长发展。
从这重意义上说,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是“开放”,是开放与解放,是变一潭死水为一池春水,是充满生命的“泛活”。
但我们也应该读懂罗杰斯这样一句话,“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任何知识”,“高效教师”(算是不严谨的一个词汇吧)他(她)在课堂上实在不应该是教知识,教师带给学生的最大影响首先取决于教师是怎样一个人,他(她)具有怎样的人格、性格,他面对的是“人”而不光是书本,他(她)是在心灵上书写,而不是单单是在黑板上,他(她)是和他(她)的几十个学生一起,在相互激活着自己的生命,在创造一个“未来的世界”——阳光、开放、向上,我们把这样的六个字列入“高效课堂文化”真言,旨在提醒那些做真教育的学校,去审视和创设学校文化,看一看我们的教室、走廊、餐厅、宿舍、校园,有没有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能不能有利于师生的解放,记住邓小平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个教导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以这个“软件”去给文化“杀毒”,用这样的文化去影响、浸染、滋润、陶冶、激活每一颗生命。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他还是班级、校园的主体。
如果文化舍本逐末,不去致力于研究如何发挥和张扬学生主体,那文化就是没落而无生机的。
但遗憾的是,时下许多学校的文化恰恰是这样的,我们有那么多漂亮的楼房、草坪、树木、假山、塑胶跑道、图书馆,可体现出来的不是儿童的意志,而是校长的需要,这样设计出来的文化,没能起到“化”的作用,即便在化,“化”的当然也不是学生,这就是“专制”下文化极其尴尬的呈现方式——脱离了儿童,一旦文化和儿童格格不入,花再多的钱,也无法起来积极作用,而只能是钳制、约束、囚禁儿童,没了创新和创造,便让他们再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哪些东西在这样钳制、约束、囚禁儿童?你千万别狡辩,说出一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话来,我们只问一句,你是想把学校办成“集中营”还是“政治学院”?是在“育人”还是在培养“棍徒”、走卒?是在倡议“民主”还是在膜拜“专制”?是在培养创造还是在扼杀创新?看不透这些,却一味跟着别人瞎嚷嚷,人家背论语你也跟着背论语,人家弟子规你也弟子规,“规”吧,日本人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把学校发展定位在“培养面向未来的竞争力”了,等有一天日本人再杀上门来,他们的屠刀会因为你会背弟子规,你是个谦谦君子,你非礼勿听而饶你不死吗?我们不是不需要培养谦谦君子,但我们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培养能保卫家园的虎狼之师,让每个中国的孩子“如狼似虎”,像英雄一般站出来抗击,而不是培养摇尾乞怜的汉奸,我不信他们还敢凌辱我们的国土、欺辱我们的姐妹。
鲁迅说,培养“战士”,托马斯说,教育是在为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人才,你千万别“倒退”,为“封建社会”培养鹰犬和唯唯诺诺、只会说一句“嗻”的奴才,不信,在这样下去教育就回到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了,但今天的有些学校正在积极赶往回原始社会的路上。
因此,把学校的自治权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去创设匹配和适合他们的文化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