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言句子翻译【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文言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译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f96ca9af45b307e971971c.png)
霍丘①知县阳湖左君,治霍丘既一载,其冬有年。
父老数十人,来自下乡,盛米于筐,有稻有稉,豚蹄鸭鸡,伛偻提携,造于县门。
君呼之入,曰:“父老良苦,曷为来哉”顿首曰:“边界之乡,尤扰益偷。
自耶②之至,吾民无事,得耕种吾田。
吾田幸熟,有此新谷,皆耶之赐,以为耶尝。
”君曰:“天降吾民丰年,乐与父老食之;且彼家畜,胡以来”则又顿首曰:“往耶未来,吾民之猪鸡鹅鸭,率用供吏,余者盗又取之。
今视吾圈栅,数吾所育,终岁不一失,是耶为吾民畜也,是耶物非民物也。
”君笑而受之,劳以酒食。
皆欢舞而去,曰:“本以奉耶,反为耶费焉。
”士民相与谋曰:“吾耶无所取于民,而禄不足以自给,其谓百姓何请分乡为四,各以月入米若薪。
”众曰:“善。
”则请于君,君笑曰:“百姓所以厚我,以我不妄取也,我资米若薪于百姓,后之人必尔③乎索之,是我之妄取无穷期也。
”不可。
亳州之民,有诉于府者曰:“亳旧寡盗,今而多,其来自霍丘。
霍丘左耶不容盗,以祸亳,愿左耶兼治之。
【注释】①霍丘:县名。
后面的阳湖、亳州均为地名。
②耶:通“爷”。
③尔:如此,这样。
【参考译文】霍丘的知县阳湖人左君,治理霍丘已满一年,那一年冬天收成不错.父老乡亲几十人,从下面的乡里来到府衙,筐里装满了大米,还有猪蹄鸡鸭,老老少少,来到县衙门.左君叫他们进来,说:“父老乡亲实在辛苦了,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呢”父老叩头说:“我们所生活的边界地区,多侵扰、盗窃之事.从您来到这里,我们百姓没有不快之事,能够耕种自己的田地.我们的田地幸亏您而能丰收,有这新米,都是您赐予的,我们带来给您尝尝.”左君曰:“上天赐予百姓丰年,乐意给予百姓东西让大家吃;再说那些家畜,凭什么而来呢”父老就又叩头说:“往年您没有来的时候,我们的猪鸡鹅鸭,都用来提供给官吏了,剩下的又被偷走.如今看看我们饲养牲口的圈栏,点点我们所豢养的牲口,一年到头没有丢失一只牲口,这是您为我们蓄养的牲口啊,这些都是您的东西不是我们的东西.”左君微笑着而接受了这些东西,用酒食犒劳了送东西来的父老乡亲.大家都欢欣鼓舞地离开,说道:“本来想把这些东西奉送给县令,反而让县令破费了。
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八上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400ecaed630b1c58eeb597.png)
《三峡》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船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的清波,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译文: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译文:不再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译文: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门外。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积水一般澄澈透明,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与朱元思书》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泠泠地发出声响;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名利之心;那些忙于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看到日光。
《富贵不能淫》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译文:这怎么能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97c1404028915f814dc235.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谪,贬官。
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2、【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到。
3、【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4、【具】同“俱”,全、皆。
5、【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制,规模。
6、【属】同“嘱”,嘱咐。
7、【胜状】胜景,美景。
胜,美好。
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9、【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际涯,边际。
10、【朝晖夕阴】早晚阴睛多变。
晖,日光。
11、【大观】壮丽景象。
12、【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13、【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4、【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极,至、到达。
15、【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迁,贬谪、降职。
16、【骚人】泛指文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得无,表推测。
18、【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起下文。
19、【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20、【霏霏】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21、【开】指天气放睛。
22、【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
曜,光芒。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在阴云中。
25、【樯倾楫摧】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倾,倒下。
摧,折断。
26、【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冥冥,昏暗。
27、【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国,指国都。
28、【景】日光。
29、【波澜不惊】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30、【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广阔。
31、【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停息。
32、【锦鳞】美丽的鱼。
鳞,代指鱼。
33、【岸芷汀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0e73c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f.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习题及答案第10课《岳阳楼记》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第二年,政治稳定,人民和乐,许多废弃的事业重新兴起。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XXX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他们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上面刻上了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XXX)委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录这件事。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我看到了巴陵郡的美丽景色,在洞庭湖上。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洞庭湖连接着遥远的山脉,吞噬着长江,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在一天之内,早晚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虽然如此,但XXX巫峡,XXX,被降职调离的官员和来往的诗人,经常在这里聚会。
他们看到自然景物时,所产生的感情,难道不是不同于常人吗?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翻译:如果遇上连绵不断的阴雨,有时整个月都没有晴天,寒风呼啸,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岳阳楼,就会怀念家乡,担心被人诽谤和批评,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
10、至XXX和XXX,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XXX游泳,XXX,郁郁青青。
翻译:春天阳光明媚,湖面平静,上下天空一片碧绿,广阔无际;XXX飞翔,鱼儿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11、而或长烟一空,XXX,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翻译:有时烟雾散尽,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水波闪耀着金光;没有风的时候,月影静静地沉入水中,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无穷尽!12、登上岳阳楼,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感到喜气洋洋的愉悦。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168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c.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翻译题带答案七下全册文言文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目录:一、第4课《孙权劝学》二、第8课《木兰诗》三、XXX《卖油翁》四、第16课《陋室铭》五、第16课《爱莲说》六、第24课《河中石兽》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XXX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旧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晓得事情。
2、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成不学!翻译:你目前掌权管事了,不克不及不进修!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XXX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谢绝。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4.但当浏览,见旧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大略地阅读,了解历史而已。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XXX!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XXX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XXX之晚乎!翻译:读书人分隔几天,就要用新的目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二)第8课《木兰诗》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解释默写:1、【唧唧】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心裁声】织布机收回的声音。
4、【唯】只。
5、【何所思】想什么。
6、【忆】思念。
7、【军帖】军中的文告。
初中语文阅读文言文70篇翻译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文言文70篇翻译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1cc46569dc5022abea00be.png)
)1-10(篇翻译及答案【一】70初中阅读.★酒以成礼1 【原文】毓拜而后饮,且托寐以观之。
其父时觉,因共偷服药酒。
值父昼寝,兄弟小时,)ù(y钟毓“酒以成礼,毓曰:既而问毓何以拜,会饮而不拜。
“偷会曰:又问会何以不拜,”不敢不拜。
”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句意为当时他,而是指“醒”,不是指“发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 释“觉” ,“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 指睡后醒来。
又,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 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钟毓兄弟小时候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钟会喝酒不行礼。
钟毓行礼后喝酒,“偷本”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行礼,钟毓说:”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解释1③时:当时。
②因:趁机。
①寝:睡觉。
④何以:为什么.翻译:2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3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常羊学射2【原文】“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 ,使⑤虞人⑥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 ,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打猎。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26c70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3.png)
初三语文文言文翻译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0分)宗泽,字汝霖,婺州①义乌人。
泽自幼豪爽有大志。
靖康②元年,命知磁州③。
时太原失守,官两河者率④托故不行。
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
”即日单骑就道,从羸卒⑤十余人。
泽至,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⑥,十三战皆捷。
泽兵进至卫南⑦,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⑧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⑨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
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
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⑩。
【注释】①婺()ù)州:今浙江金华。
②靖康:宋钦宗年号。
③磁州:今河北磁县。
④率:都。
⑤羸(léi)卒:瘦弱的士兵。
⑥开德:令河南濮阳,即演渊。
⑦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⑧生兵:指生力军。
⑨潜善:人名,即黄潜善。
⑩薨(hōng):死亡。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泽自幼豪爽有大志A.泽/自幼豪爽有大志B.泽自/幼豪爽有大志C.泽自幼/豪爽有大志D.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答案】.A【解析】:断句方法:a、根据内容意义 b、标志性语词如:夫、曰等c、结构上。
是动宾式或主谓式等。
结合语句分析可得。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即日单骑就道()(2)度将孤兵寡()【答案】(1)一人一马;(2)推测、估计、考虑。
【解析】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注意古今异义骑:一人一马;度:估计、考虑。
平时加强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3】说说“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的意思。
(2分)【答案】今天,进和退同样是死,不能不从死中求生【解析】翻译语句,注意重要的词语的意义,也是得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有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b28b5e51e79b896902268e.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全解(原文+翻译+阅读理解)岳阳楼记范仲淹原文展示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哮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巴陵做知州。
到了第二年,巴陵郡政事通达百姓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全都复兴了,于是再度修整岳阳楼,扩大其原有规模,在上面刻录唐朝贤人以及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就在洞庭湖的风光上。
它包含远处的山峦,吞吐壮阔的长江,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晚明暗变幻,景色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非常详尽了。
这样,那么(从这里)向北可以通到巫峡,向南到达潇湘,被贬职的官员和多愁善感的文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游览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还是有所不同吧?那雨水连绵纷纷而下,接连数月不放晴,寒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潮冲击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藏起光辉,高大的山形也隐没在阴云中,商人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猛虎长啸啼猿悲诉。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dfd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9.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文言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①见往事:了解历史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看见治: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治理②当涂掌事:掌管事务三、重点句子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一个博士吗,我难道要你去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一个博士吗!(反问语气)2、然不凝滞于时,而能以穷年之志,繁祥之行,去取尘垢之说,___之气,君子所宜也。
不要被当时的环境所限制,要有长远的志向,积极行动,去除尘垢,展现豪迈之气,这是君子应该做的。
(长句分析)3、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他以为学问可以让自己受益匪浅,于是开始了研究。
(并列句)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兄你怎么才看见这件事呢?(反问语气)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论语·卫灵公》___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___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子曰‘由之问’,得其所问矣;___有问,子曰‘闻斯行之’,未之确也。
”翻译:___问:“听说了这件事吗?”___说:“有父母兄长在,怎么会听说这件事呢?”___有问:“听说了这件事吗?”___说:“听说了这件事。
”___说:“___问,___说‘___问’,回答了他的问题;___有问,___说‘听说了这件事’,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分析句子结构和语言现象)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
与蒙论议,大惊:十分惊讶。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年长的兄长知道得太晚了。
蒙辞以军中多务:___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
___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研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___。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___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___之晚乎。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答案带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答案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35f77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a.png)
要点16 文言文阅读之句子翻译例1:【2022·陕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①雨麦:下麦雨。
②有年:丰年。
③忭(biàn):喜乐,欢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始治.官舍( )(4)引流.种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或异二者之.为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予至扶风之.明年D.以为休息之.所★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微斯人,吾谁与归?(2)亭以雨名,志喜也。
4.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答案】1.这在……之前修建水,水流2.B3.(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记载这件喜事。
4.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与民同乐”。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理解。
(1)句意为:这(他)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
是,这。
(2)句意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
先,在……之前。
(3)句意为:开始修建官邸。
治,修建。
(4)句意为:引来流水,种上树木。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50篇经典文言文学习(附翻译答案精美排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50篇经典文言文学习(附翻译答案精美排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7df431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68.png)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50篇经典文言文学习(附翻译答案精美排版) 1、顾荣施炙谷荣在洛阳。
他尝了尝邀请函的味道,觉得自己在烧人。
② 他想烧人。
他不做了,因为他不做了。
坐在一起嘲笑它。
荣说:?有没有人整天拿着它却不知道它的味道??在无序过河后,通常会有一个人左右来帮助应对危机。
问为什么,是被烧伤的人。
【注释】①顾荣:字彦先,今属江苏人。
②行炙人:端送烤肉的侍者。
炙,烤肉。
③同坐:同席的人。
[2022年广东湛江]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应人请(曾经)b.因辍己施焉(给予)..c.同坐嗤之(讥笑)d.常有一人左右相助(身边的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3.你从谷荣那里得到了什么启示?翻译:古荣在洛阳时,被邀请参加宴会。
在宴会上,谷荣发现送烤肉的人表示他想尝尝烤肉,所以他给了他一份烤肉。
桌上的人都嘲笑他,他说:?谁整天带着烤肉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后来,谷荣在战争中避难。
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常常有一个人来帮助自己。
顾荣问那人为什么这么做。
原来,这名男子就是接受烧烤的服务员。
答案:1.d(?左右?意为?帮助?)2.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烧烤的味道,他怎么能整天带着烧烤?3.善有善报。
(或:帮助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一2、老马之智关中和Xi Peng① 从桓公那里砍下孤独的竹子②, 春天和冬天,困惑和迷失②.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是可以利用的。
?他放开那匹老马,跟着它走,所以他找到了路。
山上没有水。
Xi Peng说:?蚂蚁冬天生活在山的阳光下,夏天生活在山的阴凉处。
蚁土③ 是一英寸长④ 有水吗。
?他挖土取水。
[注]:① 关中和Xi Peng:他们是齐桓公的大臣,帮助杜可欢实现了霸权。
② 古朱:诸侯国。
③ 蚂蚁土:蚂蚁挖窝时从地面运出的土壤形成的土堆。
④ 仁:古代的计量单位。
在古代,七八英尺被称为一人。
【2021湖南湘潭】1.解释在课文中添加一些单词的含义。
初中语文卷子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卷子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47ad8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4.png)
一、翻译下列句子。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2. 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答案: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会得到好处。
自满会招来损失,谦虚会得到好处。
3. 谁见病而舍之,独出余立者,其父或子也。
答案:谁看见有病的人就舍弃他,独自站立的人,可能是他的父亲或者儿子。
4. 世间万物,皆由心生。
心善,则万物皆善;心恶,则万物皆恶。
答案: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心产生的。
心善良,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是善良的;心邪恶,那么所有的事物都是邪恶的。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自古以来,人生又有谁能不经历死亡?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才能照亮历史。
二、翻译下列短文。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知识是否努力?”三、翻译下列段落。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答案:孟子说:“得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帮助少到极点,连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击亲戚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一作战必胜。
”四、翻译下列文言文。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有子说:“那些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会去触犯上级;不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是从来没有的。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05 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05 文言句子翻译(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6e914027284b73f2425080.png)
专题05:文言句子翻译“文言句子翻译”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要想翻译好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一般考点会瞄准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来设置。
考点链接例5 (2019安徽中考)【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解题点拨】本题考察文言句子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人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1)句中的重点词:此:这些;悉:都;之:的。
第(2)句中的重点词:亲:亲近;爱:爱戴;疏斥:疏远排斥小人。
【答案】(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方法指导】1.文言翻译的能力要求:在上述原则中,“信”和“达”是最基本的原则,“雅”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发展提高的,考试中对考生的考查,主要就是对“信”和“达”的考查,离开了“信”和“达”的原则,片面追求“雅”无实际意义。
2.翻译手段: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
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9a38b01f69e314232948d.png)
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1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字词解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
⑤募:招募。
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1、解释:(1)既:.;(2)徙:;(3)予:;(4)辄:;(5)以:2、翻译:(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2)民怪之,莫敢徙: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田登为郡守【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 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字词解释】①笞(ch i):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于:介词,在。
【阅读训练】1、解释:(1)作:;(2 )笞:;(3 )于:;(4)云:;(5)本此:2、翻译:(1)怒人触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3、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字词解释】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阅读训练】1、解释:(1)尝:;(2)书:;(3)反:;(4)伫立:;(5)去:2、翻译:(1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2)及疲,乃布裘坐观: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8a499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c.png)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九上)《岳阳楼记》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得分点:“大观”“备”各1分。
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翻译:(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
得分点:“去国”“忧谗畏讥”各1分。
3.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则喜洋洋者矣。
翻译: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是喜气洋洋的欢乐啊。
得分点:“宠”“把”各1分。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翻译: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得分点:“求”“或”各1分。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他们)不因为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则为百姓忧虑,被贬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得分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各1分。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虽然如此,那么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文得分点:“然则”“极”“迁客骚人”“得无”各1分。
《醉翁亭记》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有一个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
得分点:“翼然”“临”各1分。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罢了。
得分点:“得之心”“寓之酒”各1分。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翻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得分点:“霏”“开”“归”“暝”各1分。
10.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狼牙山啊。
得分点:“蔚然”“深秀”各1分。
1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2023中考语文古文翻译真题及答案
![2023中考语文古文翻译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795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1.png)
2023中考语文古文翻译真题及答案【注意:本文仅为示范,非真实2023中考语文古文翻译真题及答案】古文翻译真题及答案篇一:《论语·述而》【原文】述而第十九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述而》第十九章孔子说:“只是传述别人的言论而不创作自己的观点,能够虔诚地遵守古代的道德修养,就像温文尔雅、贤良淑德的女子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解析:在这一章中,孔子强调了一位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和修养。
他认为君子应该谦虚谨慎地传述他人的言论,不追求个人的创作发明。
同时,君子要以信仰古代道德为基础,追求古人的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
他用“窈窕淑女”来形容君子,这里的“窈窕”意指贞淑、端庄,而“淑女”则寓意善良美德。
他表示,只有具备这样的修养和境界,才能被称为真正的君子。
篇二:《庄子·天下篇》【原文】天下有始,以生为天下之始。
有生以生,无生以生。
生乎其生,死乎其生。
终生之生,终死之生。
生之徂死,死之徂生。
人之所恶一者,生死之谓也。
子曰:“天下有始,以生为天下之始。
”夫子之道,生也,好之者也;终也,亦好之者也。
死也息,藏也息。
生而不畜,亦不可畜也。
修而不可见,随而不可问,观其始而知其终,此谓天下不可得而丸其管也。
【译文】《天下篇》在天下有始之前,生命就是天下的根本所在。
有生命的生命便能延续新生命,无生命的生命也能产生新生命。
生命从一开始就在生与死之间循环往复。
生命的终结,也是新生命的开端。
生与死是人们所痛恨的东西。
孔子说:“天下有始,以生为天下的根本。
”孔子的道理,生命是美好的,喜欢生命的人们就是理解这一点;过程的结束也同样值得喜欢。
死亡就像安息、藏匿。
生命只能产生而不可以被束缚,也不可以被规则所约束。
生命的修养无法被人们所察觉,也无法被问询。
观察生命的开始,才能了解它的结局。
这就是说,天下的道理无法用简单的话语来解释。
解析:在《天下篇》中,庄子谈论了生命的起始与终结,并着重强调了生命的无常性。
中考文言文专题-4.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专题-4.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94a6c4252ea551810a687a5.png)
中考文言文专题04:文言句子翻译“文言句子翻译”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要想翻译好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一般考点会瞄准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来设置。
考点链接例5 (2019安徽中考)【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解题点拨】本题考察文言句子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人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第(1)句中的重点词:此:这些;悉:都;之:的。
第(2)句中的重点词:亲:亲近;爱:爱戴;疏斥:疏远排斥小人。
【答案】(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方法指导】1.文言翻译的能力要求:在上述原则中,“信”和“达”是最基本的原则,“雅”是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发展提高的,考试中对考生的考查,主要就是对“信”和“达”的考查,离开了“信”和“达”的原则,片面追求“雅”无实际意义。
2.翻译手段: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
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句子翻译【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1. (2015,湖北宜昌)纵山居闲情
山静日长
◆ [ 宋 ] 罗大经
唐子西诗云:“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 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① ,松影参差,禽声上下。
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
苦茗啜之。
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
数篇。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② 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坐弄流泉,漱齿濯
足。
既归竹窗下,则山妻③ 稚子,作笋蕨④ ,供麦饭,欣然一饱。
弄笔窗前,随大
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
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 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
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
与剧谈⑥ 一晌。
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
牛背
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
味子西此句,可谓妙绝。
然此句妙矣,识其妙者盖少。
彼牵黄臂苍,驰猎⑦ 于声利之
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乌⑧ 知此句之妙 ! 人能真知此妙,则东坡所谓“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所得不亦多乎 !
【注释】:①剥啄:象声词,形容轻轻敲门的声音。
②麛,音mí,小鹿。
③山妻:隐士之妻。
对自己妻子的谦词。
④笋蕨:竹笋和蕨菜。
⑤《玉露》:指作者所作笔记《鹤林玉露》。
⑥剧谈:畅谈。
⑦驰猎: 奔驰追逐。
⑧乌: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何。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
2. (2015,湖北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
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
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
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与恶人居,如入鲍⑥鱼之肆⑦,久而自臭也。
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
君子必慎交游焉。
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
”颜、闵之徒⑧,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
《颜氏家训·慕贤》)
【注释】①播越:离散。
②款狎:指相互问关系亲密。
③渍:染。
④操履:操守德行。
艺能:本领,技能。
⑤较:通“皎”,明显。
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
肆:店铺。
⑧之徒:那样的人。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3. (2015,辽宁沈阳)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真是就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来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印度之人,随地称国,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
五印度① 之境,周九万余里。
三垂大海,北背雪山。
北广南狭,形如半月。
画野区分,七十余国。
时特暑热,地多泉湿。
北乃山阜隐轸② ,丘陵舄卤③ ;东则川野沃润畴④ 陇膏腴南方草木荣茂。
西方土地硗确⑤ …。
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选自《大唐西域记》,有删节)
【注释】①五印度.指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
②山阜(fù)隐轸【zhěn] 很多高山。
③丘陵舄(xì)卤丘陵地带是盐碱地。
舄卤,盐碱地。
④畴∶已耕作的田地。
⑤硗(qiāo)确:指土地十分贫瘠,多形容沙石之地不适宜耕种。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北广南挟,形如半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5,山东菏泽)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
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 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
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
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
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
人身上一旦形成。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5. (2015,福建莆田)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
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
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
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④寝:停止。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6. (2015,浙江金华)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
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
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
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
不辍。
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
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① 并加礼辟② ,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
吴郡顾欢擿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
者宗之。
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萇③ 隐处也。
二年,伯珍移居之。
门前
生梓树,一年便合抱。
家甚贫窭④ 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
建武四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