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文重点句子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壹2013-4-17九年级(上)古文重要句子翻译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吗?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
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

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0篇)导语:文言文是古代人所特有的文学表达形式,文言文与今天的白话文有着较多的差别,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会较为吃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一、《醉翁亭记》1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於负者歌於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1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的优美。
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太守和宾客们在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须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论语》十二章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适,行事勤勉、言语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得分点:敏、就、挣,状语后置,句意通顺)2.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在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啊。
(得分点:朝、道、夕,句意通顺)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有德行、有才华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和才华的人,便应该在心里反省自己(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得分点:贤、齐、内、省,宾语前置,句意通顺)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是君子。
(得分点:质、文、史、彬彬、然后,句意通顺)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重大吗?一直到死才停止,这不是很遥远吗?(得分点:弘、毅、已,宾语前置,句意通顺)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好比堆土积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
好比填平洼地,虽然(教参翻译成虽然,有版本翻译成即使)才倒了一筐土,继续下去,是我自己在往前努力。
(得分点:为山、篑、平地,句意通顺)7.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德。
一旦做到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就会称赞仁德了。
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得分点:克、复、一日、归,句意通顺)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句子翻译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8、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
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11、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12、且尔言过矣。
1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8、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1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2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9、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30、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鸿门宴》31、沛公曰:“孰与君少长?”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4、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35、若属皆且为所虏。
3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8、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9、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40、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4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段太尉逸事状》42、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43、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44、段公,仁信大人也。
45、敢以状私于执事。
46、《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

初中重点文言文原文翻译及注释诫子书诸葛亮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本文选自《诸葛亮集》。
【译文】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注释(1)夫(fu):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2)行:操守、品德。
(3)澹(da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名利。
(4)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5)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6)广才:增长才干。
(7)淫(yin)慢:过度的享乐,慢:懈怠,懒惰。
淫,过度()励精:奋勉,振奋。
(8)险躁:冒险急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9)治性:治通治,陶治性情。
(10)驰:消失、逝去。
(11)日:时间。
(12)遂:于是,就。
(13)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有“用世”的意思。
(14)穷庐:破房子。
(15)将复何及:怎么还来得及。
(16)才须学也:才:才干8意与岁去:意:意志(17)俭以养德:以简朴节约财务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格(20)枯落:枯叶一样飘零(18)夫:大丈夫孙权劝学司马光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中考文言文重点篇目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

中考文言文必背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曹刿论战》★★★★ 1、十年春,齐师.(军队)伐.(攻打)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
2、肉食者...(位高禄厚的人)谋之,又何间.(参与)焉?——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3、肉食者鄙.(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4、何以.(凭,用)战?——您凭借什么作战?5、衣食所安.(养生),弗.(不)敢专.(独占)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6、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民弗从也。
——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7、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帛,弗敢加.(以少报多)也,必以信.(语言真实)。
——祭祀用的祭品,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如实禀告神。
8、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赐福,保佑)也。
——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9、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弄清楚),必以情.(实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弄清楚,(但是)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10、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之属.(类)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12、公将鼓.(击鼓)之。
——庄公想要击鼓进军。
13、齐师败绩..(溃败)。
公将驰.(驱车追赶)之.(齐军)。
——齐军溃败。
鲁庄公正要驱车追赶齐军。
14、遂.(于是)逐.(追击)齐师。
——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
15、既.(已经)克.(战胜),公问其故.(原因)。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16、夫战,勇气也。
——作战,是靠勇气的。
17、一鼓作.(振作)气.(士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士气正旺盛),故克之。
语文文言文翻译重点句子

原文:“楚王问于屈原曰:‘子尝与寡人论国事,寡人何如?’屈原对曰:‘大王之国,江山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之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故国势日衰。
’‘大王,夫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以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
今大王之地,虽广而不仁,虽富而不义,是以国势日削,民不聊生。
大王宜深思之!’”翻译:楚怀王问屈原说:“你曾和我讨论国家大事,你觉得我国如何?”屈原回答说:“大王的国家,山川壮丽,土地肥沃,人民勤劳,贤能之士众多。
然而,大王的德行浅薄,政令没有常道,赏罚不分明,所以国家势力日益衰弱。
大王啊,凭借着广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富饶的疆域,如果不施行仁义,国家就会陷入危险;而如果土地狭小,人口稀少,但能施行仁义,国家就会强大。
如今大王的国家,虽然土地广阔,但不施行仁义,虽然富饶,但不讲究道义,因此国家势力日渐削弱,百姓生活困苦。
大王应该深思这个问题啊!”解读:这段对话体现了屈原对国家政治的深刻见解。
他首先肯定了楚国的地理优势和人力资源,但接着指出楚怀王的德行和治国理念存在问题,即“德薄”、“政令无常”、“赏罚不明”。
屈原认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不仅仅取决于土地和人口,更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施行仁义。
他以“地广人众,富饶之地,而仁义不施,则国危;地狭人寡,贫瘠之地,而仁义行,则国强”的道理,劝诫楚怀王要重视仁义,以挽救国家危局。
这段话在当今社会仍具有启示意义。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更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仁义精神。
屈原的劝诫,提醒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建设,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第一册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译: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2、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而安陵君却凭借着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4、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译: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5、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亦头抢地耳。
译: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6、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译: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7、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译: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了。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译: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
文言文经典句子及翻译

【导语】⾃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句⼦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河⼀⼨⾦。
译:祖国的每⼀⼨⼭河⽐⼀⼨黄⾦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的。
2、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
译:对任何⼀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些微⼩的。
却有益于别⼈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就不去做它。
3、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并且不要再犯第⼆次。
4、⾢⼈奇之,稍稍宾客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对他能作诗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亲去做客,有的⼈还⽤钱求仲永题诗。
5、三⼈⾏,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译:三个⼈在⼀起,其中必有某⼈在某⽅⾯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6、⼈⽣⾃古谁⽆死,留取丹⼼照汉青。
译:⾃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爱国的⾚胆忠⼼留在史册上吧! 7、中峨冠⽽多髯者为东坡。
译:中间戴着⾼⾼的帽⼦长着浓密胡⼦的⼈是苏东坡。
8、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9、良药苦于⼝⽽利于病,忠⾔逆于⽿⽽利于⾏。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却对⼈的⾏为有利。
10、见侮⽽不⽃,辱也。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出,是⼀种耻辱的表现。
篇⼆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不为贫贱⽽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下,满坐寂然,⽆敢哗者。
译:过了⼀会⼉,只听到围幕中抚尺⼀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个敢⼤声说话的。
3、⼩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译:从⼩就想着报效祖国,⽽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4、屠⼤窘,恐前后受其敌。
译: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受到两狼的攻击。
文言文句子翻译

⽂⾔⽂句⼦翻译⽂⾔⽂句⼦翻译导读:1、学不可以已。
——《荀⼦》翻译:学习是不可以停⽌的。
2、好学⽽不贰。
——《左传》翻译:爱好学习但不三⼼⼆意。
3、多⾏不义必⾃毙。
——《左传》翻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取灭亡。
4、⼩⼈之过也必⽂。
——《论语》翻译:⼩⼈对⾃⼰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翻译:学习知识时⽣怕追不上,追上了⼜害怕再失去。
6、报国之⼼,死⽽后已。
——[宋]苏轼翻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7、君⼦耻其⾔⽽过其⾏。
——《论语》翻译:君⼦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8、学⽽不化,⾮学也。
——杨万⾥翻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不能称为学习。
9、知耻近乎勇。
——《中庸》翻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10、知⽽好问,然后能才。
——《荀⼦》翻译:聪明的⼈还⼀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1、三思⽽后⾏。
——《论语》翻译:每做⼀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2、过⽽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翻译:有了过错⽽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3、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翻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并且不要再犯第⼆次。
14、君⼦欲讷于⾔⽽敏于⾏。
——《论语》翻译:君⼦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5、学⽽不厌,诲⼈不倦。
——《论语》翻译:努⼒学习却不感到满⾜,教导别⼈不感到厌倦。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翻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个⼈都负有很⼤的责任。
17、不以⼀眚掩⼤德。
——《左传》翻译:评价⼀个⼈时,不能因为⼀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18、⼈皆可以为尧舜。
——《孟⼦》翻译:只要肯努⼒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
19、吾⽣也有涯⽽,知也⽆涯。
——《庄⼦》翻译:我的⽣命是有限的,⽽⼈类的知识是⽆限的。
20、以五⼗步笑百步。
——《孟⼦》翻译:以为⾃⼰的错误⽐别⼈的⼩,缺点⽐别⼈少⽽沾沾⾃喜。
21、君⼦莫⼤乎与⼈为善。
——《孟⼦》翻译:君⼦最⼤的长处就是⽤⾼尚、仁义的⼼去对待别⼈。
必修上文言文新课标重点翻译句子《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

《劝学》翻译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木材笔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烘烤木材使它弯曲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烘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见识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奔走,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心思专一啊。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容身,这是因为它内心浮躁啊。
《师说》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出生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给他们理,解答他们的疑难问题的人。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不通晓断句的方法,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三峡》

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常常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60句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看见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危险。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5.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6.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7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8.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9.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0.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1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文:说说笑笑的都是渊博的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1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成堆的)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1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15.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我只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重点文言文句译及通假字归纳

10、无陇断焉!
( 陇通垄,高地 )
11、军士吏被甲
( 被通披,穿着 )
12、改容式车
( 式通轼,车前横木)
重点句子翻译:(背记)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亲属都背叛的君主。。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惧怕,他们安居家中,战争就停息,天下就太平。。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重点句子翻译:(背记)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 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
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 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损毁不了, 还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但是山却不增高,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
【文言文】《岳阳楼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

【文言文】《岳阳楼记》文言文原文重点句子及翻译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宽广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各种景象的变化多端,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4.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的,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
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8.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1、外连横而斗诸侯斗:让……争斗2、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3、生死而肉骨生:使……复生4、惊天动地惊:使……惊奇;动:使……感动5、可烧而走也走:使……逃走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中的"臣",就是名词作动词,臣服的意思。
(使天下之主臣服。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让……称王2、汗牛充栋汗:使……出汗3、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任命……为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书本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师说》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10、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1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1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1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真理本来比我早。
1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1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愚公移山》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愚公移山》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愚公移山》
1.甚矣,汝之不惠!
译:你太不聪明了。
2.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译:我和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凭借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译: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译:于是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编辑推荐:初中三年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劝学》 •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所以木头用墨绳量过就能变得笔直,金属 (做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磨)就能 变得锋利。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 过矣。 •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就会变得智慧聪明,在行为上没有过失了。
•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不如片刻间的学习 (收获多);我曾经踮起脚跟向远处眺望, 不如登上高处见到的范围广。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资质、禀性)不是和一般人 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 《指南录后序》 • ★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 我被任命(或“被授予”)右丞相兼枢密使,统 领各路军马。 • ★2、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元人邀请(我朝)主持国事的人见面,众人认为 我去一趟是可以解除(国家)祸患的。 • ★3、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 我不能顾惜自己的生命,估计(或“料想”)元 人也还可以用语言打动的。
• ★7、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 (我)困窘饥饿,没有依靠,(元军)悬赏捉拿 又很急,天高地远,呼喊无人回应(或“叫天不 应,叫地不应”)。 • 8、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我面临死亡,不知有多少次。 • 9、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 (我)经过元人舰船往来的地方有十余里,被敌 人巡逻的船只盘问,差点葬身鱼腹而死。
• 7、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秦军。等到李牧因 为谗言被杀害,(赵国的都城)邯郸才成为秦国的郡邑。 • 8、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 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 可以说是智谋穷尽、力量孤单。 • 9、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诚心 来礼待天下的奇才。
•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 • 假使秦国又能爱护六国的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 乃至万世都做君王,谁能够消灭(他们)呢? • 5、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秦朝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而后代的人哀叹他 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却不能引以为鉴,又会让 (更)后代的人来哀叹后代的人了。
• ★4、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 得还。 • 不幸的是,先是吕师孟在元人面前说(我的)坏话,后又 是贾余庆在元人面前献媚讨好,我被扣押不能回。 • 5、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 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 我估计自己不能脱身,就径直上前责骂元军统帅不守信用, 列举吕师孟叔侄叛国投敌的罪行,只想求得一死,不再考 虑个人安危。 • ★6、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 淮间。 • (我)改了姓名,隐蔽行踪,在荒草间行走,在露天里睡 觉,每天(都可能)与元人的骑兵在长淮一带相遭遇。
•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其声)能使深渊中的蛟龙舞动,使孤舟 上的寡妇哭泣。 • 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 其然也?” • 苏子觉得很伤感,整理衣服端正地坐着问 客人:“(声音)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 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 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何况我与您在江水里打鱼,在沙洲上砍柴,以鱼虾作伙伴, 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叶小船,端着酒杯相互劝慰。把我 们短暂如蜉蝣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因为我们渺小得就 像大海里的一粒米。感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永 恒。偕同神仙去遨游,和明月一起永世长存。明知这一切 想法不可能轻易实现,只好把自己的慨叹通过箫声寄托给 悲凉的秋风。
•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这五个人,是在周蓼洲被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励而死在这 件事上的人。 • 2、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 其所为。 • 于是清理出宦官魏忠贤被废弃的生祠的旧址来安葬他们, 并且在他们的墓前立碑,来表彰他们的所作所为。 • 3、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 五人被害,距离现在修墓来安葬他们(或“在这里”,这 段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或“而已”)。
• 4、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 用土地去侍奉秦国,如同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 不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也不免矣。 • 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却不援助五国。五国 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 •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等到太子丹用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 策略,才招致祸患。
• ★7、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 人欤? • 在魏忠贤乱政的时候,当官的却能不改变自己的志节的, 这么大的天下有几个人呢? • ★8、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 但是五人出生在民间,平时(或“一向”)没有接受读书 的教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也不回头。 • 9、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 击,不敢复有株治。 • 况且(或“再说”)当时假托的圣旨不断发出,受牵连的 东林党人被捕的事情遍及天下,最终因为我们苏州民众的 发泄愤怒的一次斗争,(阉党)不敢再牵连治罪。
• 《师说》 •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决 疑难问题的人。 •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乎? •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 还是比我小呢?
•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 所以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长还 是年轻,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 的地方。 •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 矣! • 跟从老师学习的风气不流传很久了,要人 们没有疑难问题很困难了。
• 7、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 • 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它并没有消逝; 月亮时圆时缺,其实它本身终究没有增加或减少。 •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假若从它的变化的方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事 万物)竟然连一瞬间(都没有停止变化)。 • 9、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 一毫而莫取。 • 再说在天地之间,万物各有自己的主宰,如果不 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取用。
•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 遗,吾未见其明也。 • 不知道句读,不理解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不 向老师请教,学习小的知识却丢掉大的问题,我看不出他 聪明。 • 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以地位低的人(为老师)就感到很耻辱,以地位高的人 (为老师)就认为是谄媚讨好。 •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所以弟子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明,懂得 道理有先有后,在学问和技能上各有专门的研究,如此而 已。
• ★16、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 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之谓予何! • 以前,假使让我抛尸在荒野中,我虽然正大光明 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的面前无法掩饰自己 的过错(或“但是无法掩饰自己对国君和父母的 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看我呢? • ★17、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 正丘首,复何憾哉! • (我)实在没想到能活着回到大宋朝,重新见到 皇帝皇后,如果自己早晚死在故国,又有什么遗 憾的啊!
• 《六国论》 • 1、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他们失去了强大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 • 2、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和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获 得很少的土地。 •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 愈急。 • 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却永远没有 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频繁,(秦国)侵略他们 就越迫切。
• • • •
★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丙寅年三月十五日。 ★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我们社里(那些)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榜样(或“表 率”)的人,为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来为他送行。 • ★6、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 由使也。 • 这时候凭着大中丞的身份担任苏州巡抚的人(或“凭着大 中丞的身份去苏州抚慰的人”)是魏忠贤的亲信毛一鹭, 周公被逮捕就是他指使的。
• 8、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学于余。 • (他)喜欢古文,六艺经传全都学习过, 能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束缚,向我请教学 习。 • 9、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我称赞他能够发扬古人从师求学的精神, 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 《赤壁赋》 •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不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牛两座星 宿间徘徊。 •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任凭小船自由飘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 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如同在宇宙中驾风遨 游,却不知道船要飘向哪里;多么缥缈恍惚啊, (我们)好像要飞离尘世,变成独立长空的神仙。
• ★13、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 我能活下来是庆幸的,但是我幸运地活下来是为了什么? • ★14、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戮;所求乎/为子,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罪。 • 要求忠臣的是,如果自己的国君被侮辱,臣子就是死了也 是有罪的;要求孝子的是,如果用父母赐予的身体去做危 险的事,就是死了也是有罪的。 • 15、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先 驱。 • 依赖上天的神灵和祖先的庇护,整治我的兵器,跟随国君 去打仗,让我做(冲锋陷阵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