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完整版)
TS16949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 目的明确设施、设备及工作环境之管理办法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产品有影响之设施、设备及工作环境的管理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并且监督作业人员执行。
3.2 PE组:3.2.1 负责对本公司所有设备及用电系统的维修和配置;3.2.2 负责模具、夹具等专用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修;3.2.3 负责外援维修的申请、跟踪与确认。
3.2.4 负责编制《生产设备操作说明书》,并监视生产设备使用、维护和保养状况。
3.3 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零部件采购和外援修理的联系,负责采购进度的跟踪。
3.4 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设施的维护,保养及维修。
4定义无5 程序5.1 设施之识别及提供5.1.1 据对产品质量及生产进度之影响程度确定哪些设施属于此范围。
5.1.2 据5.1.1之原则,本公司之设施分以下几种:5.1.2.1 生产性设施a. 生产之各种主、辅设备;b. 生产之各种工具、夹具、模治具等;c. 品管使用之各种仪器、测试架依《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进行,不在此范畴。
5.1.2.2 非生产性设施a. 出货使用之各种车辆;b. 搬运物品使用之各种车辆;c. 公司总机系统;d. 公司使用之软件系统等等。
5.1.3生产车间有新设备的需求时,由生产车间主管提出书面申请,交副总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外购或本公司生产;重要生产设备、自制设备PE组要在申请单后附预算估价、可行性分析、零部件清单及进度要求。
5.1.4采购部在接到“请购单”后,依《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
必要时,采购人员可先索取供应商的设备说明书,与设备使用部门共同研究设备的符合性。
5.1.5对于新购置的设备,由PE组与生产部门一起进行验收,进行试运行试验,并编写“弹簧成型机验收记录表”或“新设备验收记录表”以验收付款,并且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编写成设备操作规范供现场使用,《使用说明书》及批示后的“试运行报告”、“新设备验收记录表”交PE组保管,并将批示后的“新设备验收记录表”拷贝一份于采购部,采购部将此表单与采购合同一起归档。
IATF16949-2016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设备设施及工作环境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目的:为指导设备设施保养及维修,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凡本公司的设备(不包含检测设备)设施均适用本程序;3.权责:3.1采购课:负责对设备采购选材的控制管理;3.2生产课设备负责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进行督导制作管理设备资料,负责各类周、月、年度维护和保养计划的编制,并组织设备维修人员执行计划和各类维修,控制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费用;3.4生产车间班组长:负责生产设备外观清洁保养的监督执行,对设备按照[设备保养计划]或[设备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点检、保养及维护,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设备每日点检记录>,需维修设备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4.定义:4.1维护保养(含一、二级保养):A.一级保养:对设备规定部位进行清洗,紧固螺栓,除尘等;B.二级保养:对设备进行部分拆解检查,更换或修复磨损件;加注或更换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检查电气部分,确保接线螺丝紧固,线路完好,各部件功能完好;进行精度调整;4.2三级保养:对设备主体拆解,进行全面检查、大修;4.3设备分类:A.关键设备:生产过程中承担关键工序的设备,设备故障将导致生产停止;B.重要设备:生产过程中承担主要工序的设备,设备故障将导致产量减少;C.一般设备:生产辅助类设备,故障停机后可以随时更换或维修简单快速,不会对生产造成影响;5.作业内容:5.1设备编写《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针对我厂结构功能简单的设备,可不提供相应之指导书;5.2设备编号:5.2.1所有非检测设备统一编号造册,填写在〈设备一览表〉〈设备管理履历表〉内;5.2.2编码原则:具体编号规则详见《设备编码规则》5.3维修(护)保养:5.3.1依照〈设备保养计划书〉在设备的保养周期内做好保养工作;日常使用过程中,操作员应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擦拭、清洁;清洁保养时所使用的材料如清洁剂和润滑剂必须是环保产品;5.3.2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记录,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设备每日点检记录>;5.3.3结构功能简单的设备,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只做日常的维护,不列入定期保养计划内;5.3.4使用单位对设备的特殊部位定期润滑,定期换油,机件易松动部位查检或调整,设备的电路、气路、油路、或其它整机性功能加以检查或维修、保养;5.3.5如果同一生产设备既用于环保产品的生产,也用于非环保产品的生产,则在更换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洗清理,确保不因设备污染而引起产品污染;5.4三级保养之维修在本公司能力范围内不能维修的,必须委外维修厂商处理之;5.5设备异常的维修:生产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时,由各小组负责人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并提交设备主管;5.5.1由生产课设备人员或外部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或零件更换及功能改善;5.5.2实施各级保养时,或在生产中发现异常,则自行修复;如无法修复时,立即向上级主管汇报,请求协助委外修复;5.5.3设备故障修复后,需由生产课设备人员进行检测确认,确认合格后方可正常生产;5.5.4设备经检测后,如果不合格则退回上一作业重新处理;如检测通过,则由设备维修人员将维修结果记录在工〈设备维修记录表〉中;5.6设备的报废:5.6.1设备严重损坏,已不能修复或没有修复价值的,由使用单位进行报废并填写〈设备/工装报废申请单〉;5.6.2报废时,由使用单位依〈报废申请单〉提出报废申请,由组主管审批,上级主管核准;5.7设备的购买:5.7.1当有新增设备需求时,由需求组主管审批,上级主管核准;5.7.2采购课在采购设备时,必须考虑设备是否可能引起产品的有害物质特性的改变,确保不因设备引起产品特性改变;所以,采购设备必须要求设备供应商签定《售后服务保证书》5.7.3设备人员在设备进厂的开箱、安装和测试,安装测试合格后,设备人员并会同供应商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移交清单〉;若不合格,是设备本身的问题要退回供认应商,换回新的设备后再次进行测试确认;若同时对设备引入有害物质的可能性进行验证,必要时进行产品试制,通过对产品有害物质的检验来证明设备的符合性;5.8模治具/夹具的控制:5.8.1模治具/夹具的制造:5.8.1.1开发部根据产品生产需要,提出所需模治具/夹具,经总经理同意后提出加工方案。
ISO14001-2015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ISO14001:2015)
1. 目的:
对工厂的工作环境,安全进行管理,以确保生产安全和工作区域的环境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宜用范围:
工厂所有的工作区域内的环境管理均属之.
3. 定义:无
4. 权责:
4.1工作环境的确认:行政部
4.2工作环境的管理:行政部
5.作业内容:
5.1工作环境的确定:行政部应对工厂的所有工作区域进行确认,凡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工作区域必须进行管理,并且对所有工作区域的环境清洁工作进行分工.
5.2工作环境的管理:根据产品的特点确定工厂环境管理的重点为环境卫生、消防安全、温湿度、噪音.
5.3各部门应做好自身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部门负责人应教导员工养成良好习惯,使工厂环境保持在良好状态下,生产部依据《车间卫生管理规定》实施作业.
5.4行政部应划分责任区域进行环境卫生管理,针对宿舍的环境卫生行政部依
据《宿舍卫生管理规定》进行.
5.5工作环境的检查:行政部每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工厂进行一次5S检查,检查结果记录于“每周卫生检查表”,若连续三周均发现责任部门存在同样的问题,行政部则填写“整改通知书”,交管理代表确认后发责任部门整改.
5.6 消防安全的检查:行政部应配合消防演习的有关管理规定的整体计划进行消防安全的实际演习(每年至少一次),并针对演习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
5.7若工厂因生产需要而变更工作场所或防火组织发生变更时,行政部应依据上述规定进行确认.
6. 相关文件
6.1车间卫生管理规定
6.2宿舍卫生管理规定
7.使用表单:
7.1每周卫生检查表
7.2整改通知书
每周卫生检查表
日期:年月日。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13485-2016)
——
——
——
1次/月
换气次数,次/h
——
≥20
≥15
≥12
1次/月
静压差,Pa
不同级别洁净室(区)及洁净室(区)
与非洁净室(区)之间≥5
1次/月
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10
尘埃数
个/m3
≥0.5 um
≤3500
≤350 000
≤3500 000
≤10 600 000
GB/T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2-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3-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T 16294-2010
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SMP-HC-002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SMP-HC-006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SMP-HC-027
4在产品实现中洁净区的环境要求与监测
4.1洁净区的洁净室(区)环境要求及监测要求如下表
监测项目
技术指标
监测方法
监测频次
100级
10 000级
100000级
300000级
温度,℃
(无特殊要求时)18-28
GB 50591-2010
1次/班
相对湿度,%
45—65
1次/班
风速,m/s
水平层流
≥0.4
垂直层汽
3.2应当明确人员服装要求,制定工作服的管理规定。工作服及其质量应当与生产操作的要求及操作区的洁净度级别相适应,其式样和穿着方式应当能够满足保护产品和人员的要求。洁净工作服不得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应当能够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文(三篇)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范文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是一个组织内部的核心资源,对于组织的运作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稳定和良好,需要有相应的控制程序来管理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范文,包括程序的目的、范围、责任、程序流程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
一、目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以提供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二、范围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适用于组织内部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包括但不限于办公楼、设备设施、通信网络、供电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
三、责任1. 组织领导层负责制定和审核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和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包括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环境卫生的管理、应急管理等。
3. 所有员工都有责任遵守和执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如正确使用设备设施、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卫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四、程序流程1.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评估a. 确定评估的频率和方法。
b. 进行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评估,包括设备设施的性能、环境卫生的状况、工作场所的安全等方面。
c. 分析评估结果,确定改进措施。
2. 设备设施维护和保养a. 制定设备设施维护和保养计划,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
b. 具体实施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c. 记录维护和保养的情况,包括维修记录、更换记录等。
3. 环境卫生管理a. 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工作区域的清洁、垃圾处理、消毒、通风等方面。
b.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的检查和清洁,确保工作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c. 记录环境卫生的情况,包括检查记录、清洁记录等。
4. 应急管理a. 制定应急管理计划,包括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设施与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1. 目的確定、提供、維護與本公司產品生產有關之設施以及提供與管理產品生產有關之工作環境,以滿足產品之需求。
2. 適用範圍與本公司產品生產有關之設施以及工作環境。
3.權責3.1 課長提出設施之需求3.2 總經理核准設施之需求;3.3 使用單位建立設施之使用說明;3.4 電工或各使用單位負責設施之保養與維護。
3.5 課長負責工作環境之維護。
4. 定義:4.1 與產品生產有關之設施依”設施一覽表”之內容。
5. 作業流程:無6.作業內容6.1設施需求6.1.1 各單位應建立生產產品有關之〝設施一覽表〞;複印一送交會計單位。
6.1.2 各單位如需增加新設施或變更原有設施時應填寫[請購單]呈報上級主管審查,經審查確認後,由採購人員填寫採購單,呈報總經理核後進行採購。
6.1.3 新設施安裝完畢應由使用單位驗收後填寫[機器設備驗收報告書]付送貨單通知管理部登錄設施一筧表,使用單位需及時填寫[設備履歷表]并存檔.每當設備進行修理時,需將每次修理的時間及更換的零件登記在[設備履歷表]中.[ 機器設備驗收報告書]與[設備履歷表]表的保存期限與設備生命周期一致.6.2 使用與維護:6.2.1 各使用單位如有必要時應建立適當之工作說明書以確保操作的正確性,防止設備之損壞。
6.2.2使用單位應建立設施之保養記錄表(附於設施操作說明書後,包括保養項目及易隕件更換週期),以適時保養設施,確保設施之正常使用。
6.2.3 設施如有故障而需維修時,如屬保修期內,應由採購單位通知廠商維修.6.2.4如已過保修期,使用單位技術員檢查後填寫”維修申請單〞經部門主管核准后呈報至總管理單位確認後,通知維修廠商進行維修,維修後應填寫維修記錄。
維修程序依「QPDB03固定資產管制程序」管理規定辦理.6.2.5 保養記錄表及維修記錄應予保存。
6.3 工作環境工作現場應依據『5S運動』實施作業環境管理(以教養為中心,激發人性之泉源,員工能自主、自發、積極地推動)如此零災害才能成功。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4.3生产各部组员工积极配合主管做好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工作。
4.4 行政部负责对工作环境的监督工作,同时对公司的消防安全负责。
五、程序内容:5.1 流程图(见附件流程)5.2 行政部是安全的核心组织,要定期组织对全公司员工进行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安全工作的内容是:5.2.1 开展劳动保护工作。
5.2.2 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
5.2.3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
5.2.4 设置不安全因素控制点。
5.2.5 进行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与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
5.3 文明生产5.3.1 生产过程安排合理,物品的堆放,存储,装运有条理,工序间流转记录准确,有严明的工作纪律、工艺规范。
5.3.2 技术、安全、质量、教育标准化,人、机、物布置合理,无多余杂物,设备安全运行,整洁完好,工作场地布局合理,工作环境自然条件良好,设备、仪器存放整洁。
5.4 各部门首先要调查现况,再设置目视管理(即看板管理)来缩短管理距离,增加管理透明度,实行自我管理,养成管理主体意识。
5.5 生产各部负责对工艺手段和加工方法进行分析,确定工艺路线和搬运路线,对不同状态物品挂相应标识牌,以引导确认之作用。
5.6 行政部制订《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见附录1),定期对各部进行“5S”运动、安全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并运用《“5S”检查评分表》(见附录2)对作业现场进行考评。
5.7工作环境设计与实施5.7.1各部对现有工作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5S”作业使生产现场标准化。
5.7.2 各部组按“5S”要求,将所有物品定位,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挂牌。
按区存放,按规划图定位,图物相符,通过科学的整理整顿使现场人、机、物三者结合状态达到最佳程度。
5.7.3 各部组按产品特性的要求对产品所涉及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卫生及通风情况等)进行有效管理。
5.8 组织验收考评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月按“5S检查评分表”、“工作环境因素评量表”对各部门进行评比。
5S工作环境管理程序(中英文)
5S工作环境管理程序5S WORK ENVIRONMENT MANAGEMENT PROCEDURE1.0 Purpose目的To endeavor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continuously, enhan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cost and waste, and assure quality.不断改善公司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保证品质。
2.0 Scope 范围Applicable to all departments, such as production shop floors, warehouses,offices and public areas within the factory (refers to the 5S inspection area plan).适用于本厂内所有部门,如生产部、货仓、办公区及日常生活区域。
(指5S检查区域平面图)3.0 Definition 定义3.1MIC --- Manufacturing Improvement Committee改善委员会3.2AIG --- Area Improvement Group 工场改善小组3.35S --- Seiri, Seiton, Seiso, Seiketsu, Shitsuke, captured from the initial of each words, and there are 5 words and so the term is formed.5S是指整理(Seiri), 整顿(Seiton), 清扫(Seiso), 清洁(Seiketsu), 素养(Shitsuke), 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5S”4.0 Reference Standard 参考标准N/A5.0 Responsibilities 职责5.15S推动委员会主席(Chairman of 5S Steering Committee):由公司高层管理指定,负责5S运作系统的制定、维护及监督;Chairman of 5S Steering Committee: it is delegated by top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and is responsible for establishing, sustaining and overseeing 5S implementation system.5.2MIC (Manufacturing Improvement Committee):由各部门最高管理者授权组成,并起制定、组织、监督、改善之作用;MIC: authorized by top management, is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organizing, monitoring and improving 5S implementation system5.3工场改善小组(Area Improvement Group):由各部门主管级以下人员组成,主要负责该部门或区域5S的执行、维护与改善;AIG: grouped by each department managers, takes a lead to conduct, sustain and improve the 5S execution on their respective responsible areas.5.45S秘书:5S例会和5S巡查工作之组织,协调各部门实施5S工作。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
某公司工作环境管理程序范本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某公司提供一个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范本,以确保公司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和舒适。
本程序范本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场所安全、健康和舒适的要求,以及员工参与和管理工作环境的措施。
2. 目标本工作环境管理程序的目标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消除或降低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危险和风险。
•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疾病和工作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生。
•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3. 工作场所安全3.1 安全规章制度•公司应建立适当的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场所的安全行为和注意事项。
•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
3.2 设备和设施安全•公司应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员工发现设备或设施存在问题应立即报告,确保及时修复和替换。
3.3 紧急事故处理•公司应建立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包括火灾、地震、自然灾害等各种紧急情况。
•所有员工必须了解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4. 健康保护措施4.1 环境污染控制•公司应确保工作环境没有空气、水或土壤污染等有害物质。
•定期检测和监控环境污染情况,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4.2 噪音和辐射控制•公司应采取措施减少工作场所的噪音和辐射,以保护员工的听力和健康。
•定期测量和监测噪音和辐射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改善措施。
4.3 人机工程学考虑•公司应关注员工的工作姿势、工作环境布局等,确保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设备和工具,减少员工的工作疲劳和伤害。
5. 员工参与和管理5.1 员工反馈渠道•公司应设立员工反馈渠道,鼓励员工提供对工作环境的反馈和建议。
•员工的反馈和建议应及时处理和回复,适当采纳并改进工作环境。
5.2 员工培训和参与•公司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包括工作环境管理、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
•鼓励员工参与工作环境管理,例如参与安全委员会、环境监测等工作。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1. 目的和范围为做好公司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护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健康和公司财产不受损失。
适用于公司消防安全、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等工作环境的管理。
2. 职责2.1 总经理对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负第一责任,安全文明检查小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法规和制度。
2.2 生产部负责确定和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工作环境,管理部协助生产部做好生产车间环境的管理工作。
2.3 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2.4 公司员工应自觉遵守公司的安全、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的各项规定。
3.工作程序3.1 安全、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的教育3.1.1 安全文明检查小组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讨论和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并对公司员工开展安全教育。
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1.2 管理部应开展安全、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的教育,制定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检查教育效果。
3.1.3 管理部负责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的教育。
生产部应协同管理部做好生产车间新员工的安全和文明生产的教育。
3.2 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3.2.1 禁烟区内不准抽烟。
在厂区内使用烟火必须经管理部负责人批准后方能动用烟火,待结束后检查无任何隐患遗留,才能离开现场。
3.2.2 办公场所应做到整洁、通风、采光好等。
公司员工应着装整洁、大方,在办公场所不能大声宣哗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3.2.3 操作工进入车间前必须穿工作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上班前应做好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工作。
3.2.4 半成品和成品的堆放、搬运必须做到井然有序,不得影响正常的生产运行。
3.2.5 厂区干净清洁,路面清洁平整。
库房清洁整齐,有良好的防潮、防火、防鼠等设施。
3.2.6 车间主任每天对生产车间文明生产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2.7 管理部、生产部每月对各部门的安全、文明办公和文明生产进行每周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落实责任部门,责任部门应对其进行整改。
(QPHL-RZ-03)工作环境与安全管理程序
6.5.3公司应通过交流与沟通促进所有受其运行影响的人员参与安全管理的实践活动。
6.6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确定
6.6.1公司应识别公司内整个范围所有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每个危险源特性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确定。
6.6.2公司应清晰地认识和总体评价公司内所有重大安全危险源以便更好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危险源,逐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身心健康。
9.2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9.2.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9.2.2没有闲置于各车间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桶、纸箱、容器、油桶、油污等;
9.2.3没有闲置或不能用的手拖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模具、夹具、物品等;
9.2.4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7.2.9安全帽:统一摆放整齐或各自放于柜内。
7.2.10地面、墙面:地面干净无灰尘、垃圾、纸屑、积水;墙面干净整洁,无蜘蛛网,无过时表格、挂历等杂物。
7.2.11公共场所:干净整洁,无尘、无污垢,物品定置摆放。
7.2.12文明礼仪方面:上班语言必须文明礼貌,衣着整洁干净,周一至周五必须统一穿工作服,佩戴工作证,周六可以着便装,但必须大方得体,佩戴工作证。
7.6.2打电话的第一句说“您好!我是长寿回龙的某某,请麻烦您帮我找一下某某先生/女士/小姐,好吗?”,也可称呼职位;打完电话后用“拜托!”“谢谢!”“再见!”等寒暄语结束后轻轻挂上电话。
八、检查:
8.1安委会检查标准:
8.1.1桌面干净整洁、桌下无垃圾、无杂送风口无污垢。
3.2“6S”: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13485-2016)
4.2.1 生产部按《基础设施控制程序》保证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4.2.2 质量部按4.2中的规定对洁净区的指标进行监测,各项检测结果必须在规定的测试记录表上记录。
4.2.3 生产部负责生产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4.2.4 生产部指定专人负责对净化空调系统的日常运行控制。
4.2.5 生产部定期对净化系统中的各级过滤器进行清洗、更换,对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填写《设施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设施周期保养点检记录表》。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程序
目的: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要的工作环境。产品形成过程中,为
确保洁净区的洁净度,对进入洁净区的物料、设备、所建立的工作环境
和工作环境中的人员等进行控制,尽量采用使污染降至最低限的生产技
术控制微生物或微粒的污染,确保洁净区环境符合规定要求。
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及生产环境的控制。
1.3.1.3 库房:地面平整清洁,墙面干净,区域划分合理,照明符合要求,要有通风防尘设备,并有防蝇、蚊、蟑螂、鼠和防异物混入等设备。
1.3.2 洁净区:
a)洁净区设置要求:地面、墙面、吊顶光滑,易清洁,不产尘,照明符合要求,环境应符合YY0033。
b)洁净区设备的要求:洁净区内的设备应选用结构简单、噪音低、运转不产尘,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得有颗粒物质脱落,便于清洁。
5.1.2 在洁净室(区)生产无菌医疗器械的工作人员人均面积应不少于4 m2。
5.2物料的污染控制:
5.2.1 进入洁净室的物品需要在洁净室外进行必要的清洁脱外包装处理,对于没有密封包装大件设备或其他物料应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经消毒间消毒后方可进入。
5.2.2 在进入洁净室的过程中,应设有专门的人流与物流路线,不可交叉。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0目的本程序文件的目的是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确定、提供,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1 范围本程序文件规定了工作环境的控制要求和方法。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的控制。
2 引用文件记录控制程序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3 术语和定义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注:条件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环境的因素(如温度、承认方式、人体功效和大气成分)。
4 职责4.1 技术部门负责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生产现场所需的工作环境条件(标准)。
4.2 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办公室和成品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 生产管理部门4.3.1负责生产过程中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3.2负责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控制;负责安全和工作环境的控制。
4.3.3负责原材料、外购成件和辅料等库房工作环境的控制。
4.4 承制单位负责按照工作环境控制要求组织实施。
5 控制要求和程序5.1 办公室的控制要求5.1.1 办公室物品实施定置管理,文件资料分类管理,标识清楚,易于查找。
5.1.2 办公室门窗、墙壁、天花板等设施完好整洁,室内明亮、空气清新,地面平整、干净,通道畅通。
5.2 生产现场的控制要求5.2.1 生产现场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以保证产品所需的环境要求。
5.2.2 热处理、打磨工作间、锻造生产现场等应配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保持通风良好。
5.2.3 凡有温度、湿度要求的作业场所、生产现场必须严格按要求控制,并每天在“温度、湿度记录表”中填写实测数据。
5.2.4 热处理、锻造等生产现场一般工作温度为常温;生产现场环境噪音应控制在85dB以内。
5.2.5 各种理化试验的环境应符合相关标准、理化试验技术条件及设备、仪器说明书的规定,如磁场、震动、高频、灰尘、腐蚀性气体、放射性、噪声、光线、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设备、仪器、仪表、材料和试验方法允许的范围内。
理化试验人员应对理化试验规定的理化环境定期进行测试并做好原始记录。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彩印包装箱)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工作条件所需的环境和物理因素,使产品符合要求,制定本程序。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过程中的工作环境要求。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公司工作环境的管理,定期抽查车间的工作环境情况。
3.2各部门和单位负责各自办公生产场所的工作环境符合要求。
3.3总经理应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4、程序
4.1工作条件
所有参加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能够适应其岗位工作的环境要求。
4.2工作环境
总经理应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配备适宜的设备设施,以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2.1办公场所:整洁,明亮,有序,备有茶水,风扇等。
4.2.2生产服务单位:
a)整洁、有序,对生产和服务的对象及活动的区域要有所标识;
b)每天保持地面卫生清洁;
c)工作台面保持干净,不许堆放杂物;
d)通风、排风、道路畅通。
4.2.3设备及物资的定置管理
a)作业场所相对固定的设备、工装等,按实际位置、长度、宽度划定使用范围。
b)对生产和服务所需的物资材料、半成品、成品划定堆放范围。
c)通道用框线图标出,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
4.3检查制度
日常巡检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生产部和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的单位工作环境进行一次检查,并填写《工作环境检查考核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责成有关人员纠正,检查考核结果通报分管副总经理。
5、参考资料(无)
6、记录
6.1《工作环境检查考核记录》QR-6.4-01。
三体系-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受控文件禁止影印、翻印。
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扩散﹡﹡﹡1.0 目的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员工身心健康。
2.0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有关的所有现场(场所)。
3.0 定义3.1 环境(environment):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工作环境:指对制造、产品和活动有影响的周围条件,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厂房维护、灯光照明、噪声、气味、通风、空调、电器装置的控制,以及与厂区维护有关的安全隐患等)。
3.3 整理:将工作场所中的物品区分为需要品与不需要品,对需要品加以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3.4 整顿:将整理后所留下的需要品或所腾出的空间作整体性的规划,使物品随时保持在立即可取的状态。
3.5 清扫:彻底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工作环境处理干净,并且时刻保持工作场所的环境处于干净状态。
3.6 清洁:维持清扫的成果,使所负责的工作区域维持干净、整洁的状态,设法消灭污染源。
3.7 素养: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成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4.0 权责4.1 各部门负责现场工作环境执行、维持、管理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4.2 5S小组负责现场工作环境及工作场所(办公室)的检查和监督。
5.0 程序5.1 工作环境规划/策划:为确保公司的工作环境对人员的能动性、满意程度和绩效/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提高公司生产、经营业绩,公司对工作环境进行策划和规划。
5.2 建筑基础设施验收要求:新建基础建筑、设施必须获得相应机关验收并获得证明,如竣工验收报告、房产证明、租赁合同、环保验收(环保设施)、消防验收等。
5.3 责任区域划分:各部门根据其实际的工作区域使用情况划分工作环境责任区域,明确负责人员,并赋予其职责和权限。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SA8000/ICTI/EICC/BSCI)1、目的为在工厂设施范围内执行当地关于健康、安全、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法规,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区域内的环境与设施。
3、定义无。
4、职责行政/人事部:负责工厂内工作环境的监视和控制。
5、作业内容5.1 工作环境、安全、健康和福利管理代表和协调人5.1.1公司委任行政厂长为主管健康、安全、福利和一般设施的管理代表,负责公司工作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福利全权总负责人;指派行政经理为协调人,协助管理代表日常工作。
5.1.2公司定期进行5S培训及设施、安全检查。
5.2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管理5.2.1在各工作区域设置温湿度计,每日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分两个时间段进行检查,并真实做好记录于《温度湿度记录表》内。
5.2.2每月《温度湿度记录表》于下月初交给人事部存档。
5.2.3如发现温度计或湿度计不准确时,应及时通知人事部修正或更换。
5.2.4工作区域温度标准:a)包装、检验、装配、喷印:16℃≤温度≤30℃;b)仓库:4℃≤温度≤29℃;c)办公室、啤机:16℃≤温度≤31℃;d)啤机:4℃≤温度≤31℃。
注意:气温在规定的下限以下时,通告员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气温在规定的上限以上时,须采取以下措施防暑降温:开风扇、地面洒水、煲凉茶/绿豆汤、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间作业,以防中暑。
5.2.5工作区域温度湿度在12%-50%属正常,高于50%时,应注意电器要防潮。
5.2.6适宜于作业的温度为10℃-30℃,车间在5℃以下或37℃以上暂停工作。
5.2.7气温在10℃以下时,气象台发布黄色警报后,通告员工作好防寒、保暖工作。
5.2.8气温在5℃以下时,气象台发布红色警报,如车间温度低于此温度,暂停工作。
5.2.9气温在35℃以上时,要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间作业,以防中暑。
5.2.10对湿度40%-66%为正常的气候,人生活得会感到舒服;相对湿度40%以下为干燥气候,要注意防火。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生产产品的工作现场进行整理、整顿,保持生产设施处于清洁、整齐、有序的状态,并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中影响产品符合性工作场所的环境控制。
3 职责和权限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所需求环境设施配置的确定和提供。
3.2综合管理部负责办公设施环境设施配置的确定和提供
3.3 生产部负责确定劳动保护用品,监督作业现场的清洁卫生,对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和安全进行管理。
3.4 物资管理部负责劳动保护用品的采购.
3.5设备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设施进行维护、维修。
3.6 生产车间负责执行各种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规定,对生产车间现场按要求进行管理。
4 工作流程
6 相关记录
7 定义
工作环境:指对制造和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周围的条件;这种条件可以是人的因素(如:心理的、社会的)、物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洁净度、粉尘等),物的因素一般包括:办公环境、厂房维护,灯光照明,噪声,取暖、通风、空调、电器装置的控制,以及与厂房维护有关的安全隐患。
8 相关文件
9 衡量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此文件未经批准﹐不准复印※※※※※※※※※※
1 目的
识别保持和管理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确保人员健康和安全所需要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防止污染。
2 范围
产品的生产加工环境、厂区环境以及仓库、办公室等环境。
3 职责
3.1生产中心负责对生产加工的工作环境识别、保持和管理。
3.2 各部门和生产车间负责本部门和车间所属的工作环境或辖区的清洁与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环境
相关部门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负责识别、保持和管理作业场所必须的工作环境,包括:
4.1.1公司为满足产品符合性要求,提供配置了所需适用的厂房、工作环境包括生产场地、作业环境、库房及相关设施。
配置了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4.1.2生产中心对车间设施实行定置管理,要考虑人体工效学的要求,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4.1.3试验室的温、湿度应符合试验规程或检定规程所规定的要求。
4.1.4公司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建立激励机制,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充分发挥员工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精神,为公司的发展而努力工作。
4.2 清洁工作
4.2.1公司环卫工人每天进行日常的清洁工作,随时清扫,保持厂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干净。
4.2.2生产车间以满足生产现场“清洁、有序、定置、畅通”为目标,管坯、荒管、在制品、成品等必须按产品标识或状态标识存放于指定区域。
4.2.3生产现场的废弃物要每天清除和整理,以保持现场通道畅通,环境整洁。
4.3现场管理和环境控制的检查、落实。
4.3.1 各生产车间现场管理负责人做好日常现场管理和环境控制状况的检查、督促。
4.3.2 生产中心对各生产车间进行不定期检查,如实记录检查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