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脑出血(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据我国6个城市调查,其患病率为112/10万,年发 病率为60/10万~80/10万,大多发生于50~70岁之间, 男性多于女性,以冬、春季好发。起病急骤,主 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
本病与中医学的“中风”相似,归属于“仆 击”“偏枯”“薄厥”“大厥”“风痒”“类中” 等范畴。
内容
【病因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预防】
【病因病理】
一、西医病因病理
1.病因及发病机制
超过半数的脑出血是因高血压所致,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 是脑出血最常见病因。其他病因有脑动脉粥样硬化、动静脉畸 形、动脉瘤、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 少性紫瘢和血友病等)、抗凝或溶栓治疗、脑动脉炎、脑淀粉 样血管病变或肿瘤侵袭血管壁破裂出血等,尚有一些原因不明 的特发性出血。
虽然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有争 议。实际上脑出血并不是单一因素引起的,可能是多个综合因 素所致,单纯高血压不至于引起血管破裂,而应是在血管病变 的基础上血压升高所致。持续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 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急骤升高时破裂出血。这种微 动脉瘤已被微血管造影所证实,显微镜下也可见250um以下的 粟粒状动脉瘤。
脑出血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指原发性 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 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的病理机制复杂,病因多样, 绝大部分是高血压伴发的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然 升高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形成 大小不等的脑内血肿,有时穿破脑实质形成继发 性脑室内出血和(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治疗体会

Y ANG Z i h
( o i p o l' o i l u n d n p o i e Ma m n 5 0 , h a Ma m n epe s t a g o g rv c , o i 5 0 O C i ) g s p aG h n g 2 n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 实质 内出血 ,属 中医 中风 病之 范畴 , 颅压来达到降血压的目的。如果收缩压超过 180—200 mm。可谨
其患 病人 数约 占所 有脑卒 中病 人 的 10% 一20% .住 院死 亡率 往 慎使用较温和的降压药。
往高达 43% 一51% … 。为能减少该病病 死率 ,减轻 其致残率 ,目
着重要 的作用 。 目前 ,临床研究较多 的就是水蛭 素。二是神经 保 类 的功能 ,对组织缺血 和再 灌注损 伤有保护 作用H ;某 些活 血化
护剂 的应用 。 目前认为脑 出血 的损伤与灶 周水肿 及继 发缺血 性 瘀药具有加 速和促进血肿溶化与 吸收 以解 除脑受压 的作用 ,有利
改变密切相关 ,因此 ,各种 神经保 护剂在 脑出血 治疗 中的作用 也 于脑神经功能的恢复 J。然而脑出血急性期病 因病机复杂,多
得到更多的研究。目前临床对于脑出血,胞二磷胆碱已是很普及 非单纯一证,临床治疗应当详为辨证。一法为主,辅以他法,如痰
脑 。而 “治 血必先 以祛 瘀 为要”。因此 ,活血 化瘀治 疗 已为脑 出 鉴于以上脑 出血的病理 生理机制 ,我们 治疗脑 出血疾病 时 ,
血 治疗 之必 要。 目前 ,医学界大多数研究都倾 向于应用活血化瘀 应当中西 医结 合。对 于危重 患者 ,出血量大 、有手术适应证者 ,首 选立体定向抽 吸术 清除血肿 。在药物治疗上 ,西医用药主要从 以 药时机宜早不宜迟。临床研究提示早期使用活血化瘀药在恢复 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凝血酶抑制剂 的应用 。针对 目前脑出血病理 意识和促进脑内血肿吸收方面均有显著作用;丹参和多种活血化 生理机制的研 究,凝血酶在脑 出血后 的继 发性 水肿及缺血损伤过 瘀药物对凝血机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多种 中药及有效成分 程中起 到了重要作用 ,因而 ,凝血 酶抑制剂 将在 脑 出血 治疗 中有 均有直 接或 间接减少氧 自由基 、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抗氧化酶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绝 对禁 止抬 头 、 起 、 床活 动 , 坐 下 除了必要 的翻 身 , 尽 化 的饮食 为主 量 减少 头部 的活 动 . 以免 加重 出血 . 同时养成 床 上排 4 皮 肤 护 理 便 的习惯 。 强饮食 指导 . 加 原则上 以低盐 、 低脂 、 高维 对 昏迷患 者常 规使用 气垫 床 . 经常 翻身 . 时清 及
心理 治疗 法则 . 对患 者采取 诱导 方式 . 绍 中风 的病 词 、 介 由易 到难等 多种 方法 , 反复 强化 , 循序 渐进 l 3 J 。言 因、 病机 及 防 治常 识 , 除 患者 的思想 顾 虑 . 时 疏 语 不 清 者可 针 刺 哑 门 、 里 、 泉 等 穴 : 口眼歪 斜 解 及 通 廉 对 导患 者焦 虑 、 忧郁 、 恐惧 、 独等 不 良心理 . 励患 者 者 . 孤 鼓 可用 蓖 麻子 捣 烂 敷患 处 , 针 刺并 按 摩 大迎 、 或 地 树立 战胜 疾病 的信心 .调 动潜在 的力 量 .使 各项 治 仓 、 颊车 、 下关 、 合谷 、 内庭 等穴 。
理 工作 多年 .现将 高血压 性脑 出血 的 中西 医结 合护 溪 、 梁丘 等。临床上应 根据 患者具 体病情 , 辨别 虚实 、 理体会介 绍如下
1 情 志 护 理
寒热 、 表里 、 阳后 选 择不 同的补 泻 手 法进 行 操作 。 阴 对 皮肤感 染疮 疔 、 发生 溃疡 、 形成瘢 痕 或有肿 瘤 的部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X(0 7 1 - 0 5 0 6 2 3 7 2 0 )2 0 6 - 2
高 血压 性脑 出血是指 脑 实质 内血 管破 裂所 致 的
运 用 中医刮痧 疗 法 . 经取 穴 . 循 以手足 阳明经 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

能缺 损评 分 , 比较疗 效 。结 果 : 疗 组总 有效 率 为 9 .%, 治 1 6 明显 高于 对 照组 的 6 .% , 组 比较 , 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00 两 差 P 00 , < .5 治疗 组 血 肿 吸收 快 , 查脑 C 复 T无软 化 灶 , 明显 提 高 了生 存 率 , 切体 现 了早 期 使用 活 血 化瘀 中药 治疗 急 且 确 性 脑 出血 的重要 性 。结 论 : 临床 验证 中西 医结合 , 早期 使用 活 血化瘀 中药治 疗 急性脑 出血 , 疗效 确 切 , 明显 降低 了死
其中, 8 男 4例 , 3 女 6例 , 龄 2 ~ 8 , 均 6 . 。原 发 年 67 岁 平 1 5岁 病 : 血压 伴 动脉硬 化 8 高 2例 , 脉硬 化 3 动 2例 , 脑 膜下 出血 硬
6例 。 出血 部位 : 左基 底 节 区 3 4例 , 基 底节 区 2 右 8例 , 脑 丘
药物 与临床
20 2第7第 期 0年 月 1 4 1 卷
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脑 出血
刘风 华 , 阳 , 荣 荣根 满 。 ( . 十九 局集 团中心 医 院神经 内科 , 宁辽 阳 1 1 0 ; 1中铁 辽 10 0
2辽宁 医学 院基 础 学 院 2 0 . 0 5级 2 0班 , 宁锦 州 1 10 ; . 宁省 辽 阳脑血 管病 专 科 医院 , 宁辽 阳 1 10 ) 辽 2 0 1 3辽 辽 10 0
出血 2 4例 . 叶 出 血 l 顶 6例 , 叶 出 血 8例 , 额 内囊 及 脑 室 出 血
剂 。 伴 消化 道 出血 者 给 西 咪替 丁 或 雷 尼替 丁 ; 效 抗 生素 如 有
防治感 染 ; 用促 进 脑细 胞功 能 的药 物 , 意 1 压疮 护 理 , 应 注 3腔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 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 。治疗 1 4 d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经过 1 4 d治疗 ,
治疗组显效率 为 8 0 . 9 5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3 0 . 7 7 %) ( P < O . 叭) 。 治疗组 N I HS S评分为 ( 3 . 5 8 ±3 . 0 1 ) ,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7 . 6 2 ±3 . 6 o) ( P < O . O 1 ) ; 治疗组 F u g 1 . me y e r 评分为 ( 4 0 . 1 ±1 7 _ 3)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1 9 . 9 ±1 4 . 0 ) ( P < 0 . 0 1 ) ;治疗组 Ba r t h e l 评分为 ( 5 9 . 2 ±1 4 . 2 )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4 0 . 7 ±1 0 . 5 )( P < O . 0 1 ) 。结论 :对于 高血压性脑 出血 患者,采用疏血通结合西 医治疗疗效确 切,可 降低 因脑 出血 导致 患者 残疾。 【 关键词 】 脑 出血; 中西 医结合 疗法;疗效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e c t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 Me t h o d s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恶 化 2例 , 效 率 5 % 。2组 疗 效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显 3 x
7 9 P <0 0 ) . 4, .1 。
11 一般资料 .
20 0 9年 1月一 2 1 O 0年 1月 在 我 院 神 经 内科
3
讨
论
住 院 的 首 次 发 病 的脑 出 血 患 者 6 0例 , 断 符 合 19 诊 9 5年 第 四 届 全 国 脑 血 管 疾 病 学 术 会 议 通 过 的 《 类 脑 血 管 疾 诊 断 要 各 点》 , 脑 c … 经 T证 实 。 随机 分 为 2组 : 治疗 组 3 0例 , 1 男 6例 , 女1 4例 ; 龄 5 ~7 ( 0 7±9 1 岁 。 对 照 组 3 年 1 56. .) 0例 , 1 男 7 例, 1 女 3例 ; 龄 5 7 ( 1 3±1 . ) 。2组 性 别 、 龄 、 年 2~ 5 6 . 05 岁 年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d r o r a o t rt rd i a C i s n s r Me i n 0 2 A g 2 ( 2 o e Jun l f n ga d T a io l hn ea dWet n dc e2 1 u , 1 2 ) n Ie e tn e e i
水 肿 面 积 、 经功 能缺 损 评 分 。 结果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 肿 吸 收 及 脑 水 肿 消退 的 时 间 明显 提 前 ( 均 < . 5 , 神 血 P 0 0 )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 ( 00 ) P< . 5 。结 论 中 西 医结合 治 疗 脑 出血 , 肿 吸 收及 脑 水 肿 消退 时 间 明 显提 前 , 经 血 神
病 情 轻 重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 5 。 P 0 0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65例

3 8
3 2 治疗结果 ( . 见表 1 2 ,) 表 1 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内蒙古 中 医药
糖尿病属 中医“ 消渴” 范畴, 其病机主要 为素体 阴虚 , 饮食 不节 , 情志 失调 , 劳欲 过度 等 。而糖 尿病 肢 端坏 疽 则属 中 医 “ 消渴 、 疽” 脱 范畴 。其 病机 主要 是气 虚, 血瘀 , 凝。消 渴 日 痰 久, 阴两虚 , 气 脉络瘀阻 , 行不 畅. 血 肢端 失养, 加之 患者肢 体 外 伤, 血不养肢 , 气虚收敛无力, 则溃 1腐 溃而难愈。 : I 饮食 失节 , 胃受损 而虚 弱。脾 虚 不运, 脾 则痰 浊凝 聚, 痰
坏疽病程 日久, 患者多有情 志不绪, 气机 不利, 郁结阻滞 . 气 滞而血行 不畅, 痹阻 肢端脉 络, 加之 痰浊凝 聚, 致肢 端失 养
日久而腐溃 流脓。 糖尿病坏 疽之 主要 病机 为脾气 虚 损, 痰浊 凝 聚。 血瘀 气
曾在多家西医院就诊, 诊断为糖尿病t 端坏疽。 日 芰 建议高位切
例, 4 . %; 占 6 1 昏迷 2 5例, 3 、 %。脑 C 示 内囊 出血 5 占 84 T 8 例, 8 . %; 占 9 2 顶枕颞 叶出血 7例 , 1 . %。 占 08 2 治疗方法
山东省阳谷县中医院( 3o o)
。 年 。月 1 。 2日收稿
治疗组 : 入院后 常规应用 2 %甘露 醇、 0 降血压 、 补液等 综 合治疗 同时给予 中药 自拟方 : 黄 5 5 , 实 1 g 厚朴 大 ~1 g 枳 0.
5 讨 论
中 西 医 结 合 治 疗 脑 出 血 6 例 5
于盈 光 关 键词 : 出血 ; 脑 中西 医 结 合 疗 法 ; 效 观 察 疗 中 图 分 类 号 : 2 5 2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 0 7 (0 7 0 -0 3 -0 R5 . B 10 - 9 9 2 0 }2 0 8 2 李 文 刚 张 友 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常伴随着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和功能
障碍,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
疗方法,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本文将详细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指南,包括治疗原则、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一、脑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
脑出血的治疗目标主要包括保护神经功能、减轻颅内压、防止并发症、促进
康复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制定治疗原则:
1.综合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结合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程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中西医治疗方法。
2.早期干预:对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西医方面,通
过药物治疗控制颅内压、抗凝、降低血压等;中医方面,可采用针刺、中药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
3.强调个体化治疗:脑出血患者的病因、病情和体质各异,因此治疗应强调
个体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避免
盲目使用。
4.防治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常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脑血管痉挛、
感染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注意预防和积极处理这些并发症,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和风险。
5.强调康复:脑出血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应注重康
复阶段的干预,包括康复训练、中医理疗等,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与关键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西医的药物、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以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一些常用方法和关键技术:
1.药物治疗:西医药物可用于控制高血压、抗凝、抗凝血等,中医药物则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理气宽中等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
常用中药包括丹参、川芎、红花等,可单独使用或配伍应用。
2.针刺疗法:针刺疗法在中医治疗脑出血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缓解疼痛。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足三里等。
3.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如理疗、康复训练等在脑出血康复中有着重要作用。
物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促进神经细胞再生。
4.中西医结合康复:康复是脑出血治疗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康复包括康复训练、中医理疗、药物辅助等。
中医理疗如拔罐、艾灸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康复。
5.中药外治:中药外治是将中药制剂应用于患者的皮肤表面,通过吸收达到治疗效果。
中药外治在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等方面有一定疗效。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
以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1.降低颅内压:西医药物如甘露醇可以帮助降低颅内压,中医药物如川芎、丹参可以活血化瘀,减轻脑水肿,从而达到降低颅内压的效果。
2.促进康复:康复训练、物理疗法以及中医理疗可以帮助患者促进康复,恢复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
3.预防并发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预防脑出血后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感染等,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4.缓解疼痛:针刺疗法、中药外治等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头痛、肌肉疼痛等不
适症状。
5.提高生活质量: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降低残疾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
综合运用中西医疗法,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
症风险,为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需
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探索更为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脑出血患者提供
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