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医结合治疗,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并配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属于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在全部脑出血疾病中占有很高的比例[1]。
该病也是我国常见的的多发病,患者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该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一旦发病就存在病情紧急、发展快、病情严重等特点,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
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和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存在的最主要病因。
近年来,中医在本病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患者。
观察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8.3±2.4)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2例,颞叶5例,枕叶4例,放射冠区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2.4±3.1)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区29例,颞叶6例,枕叶7例,放射冠区4例。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表 1 两组 一 般 资 料 比较 ( ± )
1 2 治 疗 方 法 .
2种 , 6~ 每 8小时 交替静滴 或 静推 以脱 水 降颅 压 。另 给予吸 氧 、 吸痰 、 抗感染 、 控制血 压 、 维持 水 电解 质平衡
脑 出血是一种 常见 病 、 多发 病 , 致 残 率 、 亡 率 其 死 均高 , 重影 响人 类健康 和患者 的生存质量 , 严 但至今 为
止 尚无确 实 有 效 的 治疗 方 法 。而 中药 近 年越 来 越 多地介入脑 出血 治疗 , 并取 得 良好 效 果 。我 院神 经 内 科 于 20-2 1 0 0 0 0年应用 中西药结合 治疗脑 出血 , 取得
《 病源候论 ・ 诸 跌仆 闪挫源 候》 出 : 血之 在 身 , 指 “
随 气 而 行 , 有 停 积 , 因 堕 落 损 伤 , 血 行 失 度 , 伤 常 若 即 随 损 之 处 即 停 积 。 肢 体 损 于 外 , 血 伤 于 内 , 为 有 形 ” 气 血 之物 , 于肌 肉之 间 多见 肿 胀 , 于 肌肤 之 间则 见 瘀 溢 溢 斑 , 血 阻 滞 , 通 则 痛 , 有 定 处 。早 期 伤 后 患 肢 出 瘀 不 痛
满 意效果 , 报 道如下 。 现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病 例 均 选 自 2 0 . 0 3年 ~2 1 0 0在 我 院 神经 内科 住 院 的高血 压性 脑 出血 患者 , 1 0例 。按 共 6 就 诊顺序 随机分 为两组 , 治疗组及 对照组 均 8 0例 。两 组 间资料对 比见 表 1 。两组年 龄 、 院时 出血量 、 经 入 神 功 能积分及 伴发疾 病 积分 等 经统 计学 处 理 , 显 著性 无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 西医治疗 ,治疗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 。治疗 1 4 d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经过 1 4 d治疗 ,
治疗组显效率 为 8 0 . 9 5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3 0 . 7 7 %) ( P < O . 叭) 。 治疗组 N I HS S评分为 ( 3 . 5 8 ±3 . 0 1 ) ,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7 . 6 2 ±3 . 6 o) ( P < O . O 1 ) ; 治疗组 F u g 1 . me y e r 评分为 ( 4 0 . 1 ±1 7 _ 3)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1 9 . 9 ±1 4 . 0 ) ( P < 0 . 0 1 ) ;治疗组 Ba r t h e l 评分为 ( 5 9 . 2 ±1 4 . 2 )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4 0 . 7 ±1 0 . 5 )( P < O . 0 1 ) 。结论 :对于 高血压性脑 出血 患者,采用疏血通结合西 医治疗疗效确 切,可 降低 因脑 出血 导致 患者 残疾。 【 关键词 】 脑 出血; 中西 医结合 疗法;疗效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e c t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t h e r a p y i n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 Me t h o d s :
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观察
未来研究和展望
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治 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佳时机和 方式
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患者进行精细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远期预后进行深入研究,为患者提 供更加全面的治疗选择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各器官和组织 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脑出 血是机体内部气血阴阳失调的表 现,需从整体角度调节机体状态
。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病情的证候类型,制定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活血化瘀
、平肝熄风等。
治未病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身 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再次
发生。
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实践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 生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等方面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和讨论
01
02
03
04
05
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 90%,西医组总有效率为 70%,中西医结合组明显 高于西医组。
并发症发生率
中西医结合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10%,西医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30%,中西医结 合组明显低于西医组。
研究结论和意义
结论
本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意义
本研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提供了临床依据,有助于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 血的应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展望
参考文献3
陈某某, 王某某. (20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基底 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 合急救杂志, (4), 234-23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
| | 鼍l 篓 鼍 甏 毽 甏 强 毽 t 等 j 羹 ≮ ; 羲 | 甏
|毒 | 易 孽 筒| 簟 I 报.
罄
疗急性脑出血 :例临床 观察 ; ;
中
西 医
(. 阳 县人民 医院 , 通 腑 活 血 汤 0) . 疗 法 医 院 , 1 词 急性 脑 出血 江苏射 阳 射 ( ; 合 江苏 射 阳 关键 中西 医结 射 阳县中
具 有可 比性
2 治 疗 方 法
互 结 , 窜 经 络 , 闭心 窍 , 腑 传 导 失 职 , 成 腑 横 蒙 肠 酿 实 所致 根本 在 于 “ 经 之 血 , 于脑 府 ” 离 经 之 其 离 瘀
21 对 照 组 予 以西 医 常规 对 症 血 , . 即是 瘀 血 , 血 不 去 , 新 血 不 生 , 脉 痹 阻 , 瘀 则 经
处理 , 控制 并 发症 . 疗 以脱 水 、 治 降 《 证 论 》 “ 血 证 . 以 祛 瘀 为 要 ” “ 风 先 治 血 云 凡 总 ,治 压 、 血 为 主 , 合 抗 生 素 、 液 、 血 . 行 风 自灭 ” 既 然脑 出血 的发 生 与瘀 血 关 系 甚 止 结 补 血 . 故 合 理 吸 氧 、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压 密 . 治 疗 上 自然 应 选 用 活 血 化 瘀 药 急 性 期 虽 有 保 降 可 选 用 卡 托 普 利 、 群 地 平 ; 水 本 虚 之 证 , 以风 阳 、 热 、 实 、 血 等 “ 实 ” 尼 脱 但 痰 腑 瘀 标 之 以 2 %甘 露 醇 与 5 %葡 萄 糖 加 速 候 为 主 . 因风 火 痰 浊 蒙 闭 心 窍 . 塞 清 阳之 府 , 0 0 又 壅 故 尿 交 替 .适 当运 用 肾 上腺 皮 质 激 “ 上盛 ” 状 也 较 明 显 . “ 则 治 标 ” 症 据 急 之说 . 临 证 故 素, 脱水 同时注 意补 液 。 持水 、 维 电 以豁 痰 祛 瘀 、 腑 开 窍 为立 法 基 础 , 中大 黄 、 硝 通 方 芒 解质 及 酸 碱平 衡 : 血 可选 用止 血 芳 酸或 6 氨基 己 止 一 通腑泻下 , 泄热 降 浊 ; 金 、 郁 菖蒲 、 蒌 、 龙 化 痰 解 瓜 地 酸: 伴高 热 者予 以物 理 降温 . 予制 酸剂 法 莫替 丁 或 郁 , 窍 醒 神 ; 芎 、 参 配 以三 七 行 气 活 血 和 络 , 并 开 川 丹 奥美 拉 唑静 滴 以防应 激 性消 化性 溃 疡 .躁 动者 酌 用 化瘀 止 血 : 以 陈皮 、 佐 甘草 理 气 和 中 。 药 合 用 使 痰 诸 镇静 剂 般 治疗 4 4 d 平均 2 . 一 ~6 , 65 d 热 除 、 血化 、 瘀 肠腑 通 , 心清 神 明 。 临床 观 察 , 则 据 本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51例观察
熄风 , 活血通 络 , 清解毒 邪 。方 中天麻 、 钩藤 、 夏枯草平 肝熄 风 ; 羊角清 解 毒邪 ; 菖 蒲 宣 窍行 气通 络 ; 竺 羚 节 天
黄 、 瓜蒌 、 全 大黄 豁痰 通 腑 ; 地 、 牛膝 育 阴潜 阳; 生 川 三 七、 益母 草 、 芎 活血 通 络 。通 腑 法使 邪 有 出路 , 川 可排 出肠 内容物 , 除肠源性 内毒 素 , 清 减低 腹压 , 稳定血压 ,
・
74 ・ l
光 明 中 医 20 0 9年 4月 第 2 4卷 第 4期
C G C A r 0 9 V l 4 4 JM M p l 0 .o 2 . i2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急性 脑 出血 5 例 观察 1
雷清怡 内蒙古 中蒙 医院( 和浩特 0 02 ) 呼 100
降低 颅 内压 , 改善 脑水 肿 。经 临床对 比观察 ,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组在 消除 颅 内血 肿 , 减轻 神 经 功 能缺 损方 面 有
明显 优势 , 两组 间统计 存在极 显著 差异 。中西互 补 , 相
用天 麻 1g 钩 藤 3g 夏 枯 草 3 g 羚 羊 角 粉 3 冲 5, 0, 0, g(
其中, 型 2 轻 2例 , 中型 1 9例 , 型 1 重 0例 , 均 年龄 6 平 0
岁。
2 治 疗 方 法
足 , 阳鸱 张 , 肝 阳化 风 动 , 各 种 因素 的激 发 作 用 下 , 在 风 、 、 、 、 、 等交 错 为患 , 血上 逆 , 火 痰 气 瘀 毒 气 上蒙 元神
统计学处理 : 数据 ±s 表示 , 计算资料采用 t 检验。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杨 勇, 方六 . 四届 国际 BP 咨询 委员会 推 荐意 见【J 华泌 尿外科 杂 2 顾 第 H J中 .
认 就是 必须 具备 二 个重 要条 件 :一 是 男性 高龄 ;二 是 功 能性 睾 丸存在 。前列 腺是 由间质 和上 皮混 合 组成 的
器官,人体前列腺的生长和功能活动都处于一个多激 素 的环 境 ,受多 种 因素 的调 配 ,而其 中最重 要 的激 素 为雄 激素 。正常前 列腺和 B H 的发生和 发展均 需雄激 P 素参 与 ,但雄 激 素在 上述 过程 中并非 直接 作用 。前列 腺 生长动 态平 衡 由雄激 素 通过 间质 一上皮 相 互作 用 间 接调 节 , 即通 过 问质 的生 长 因子作 用 于上 皮 细胞 的受 体刺 激上 皮细 胞增 殖 ,调 节前 列腺 的生长 。雌 雄激 素 在前 列腺 生长 调节 中的作 用一 直受 到重 视 ,现 认 为雌 激素/ 素 ( ) 雄激 E 在前 列腺增 生发病 中起 了一 定的作 用 ,认为雄 激 素是 前列 腺胚 胎 发育 所必 需 的 ,并也 是 胚胎 再唤醒 所必 需的 因素 。问质 细胞具 有雄激 素受 体 , 而 将 前列腺 上 皮与 间质 分离 后 ,上 皮细 胞失 去 相互 作 用 。通 过对 睾 丸雌 性化 综合 征 的前 列腺 上皮 细胞 与野 生 型前 列腺 间质 及 问质 的细 胞重 组试 验证 明 ,问质细 胞 的雄 激素 受体 直接 与 组织 形态 及组 织 形成 、增 生和 分化 相关 ,而 且上皮 的雄激 素受体 与其分 泌功 能相关 。 B H是 男性 泌尿 系统 的 常见病 ,目前 临床 一般 采 P 用手 术和 药物 治疗 。手 术 治疗 效果 较好 ,但 患 者接 受 能力 差 ,西药 又有 较大 副 作用 。因此 ,寻 找 良好 的 中 药或 中成 药意 义 重大 。在 中医上 称 为“ 精癃 ” ,根 据 其 临床 表现 归属 “ 闭” 小便 不利 ” 癃 ,“ 等病 机 范 畴 ,病 位 于膀 胱 ,但 与肺 、脾 、 肾、肝 的功 能失 调有 关 。 肾虚 气 化 不利和 瘀血 内阻是 B H发 生 的两个 重 要 因素 , P 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30例疗效观察参考模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30例疗效观察【关键词】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2001-01—2003-10,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2~75岁,平均60岁;病程1~4日;基底节区出血23例,脑叶出血5例,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20 mL 17例,20~30 mL 10例,>30 mL 3例。
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40~73岁,平均59岁;病程1~3日;基底节区出血20例,脑叶出血6例,小脑出血3例,脑桥出血1例;出血量<20 mL 9例,20~30 mL 19例,>30 mL 2例。
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2组均按常规处理,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稳定血压、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及治疗并发症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
①急性期(发病后1周内)采用宁血法。
治以清热凉血、化痰熄风为主。
基本方:生地黄20 g,白芍药20 g,牡丹皮15 g,川牛膝15 g,黄芩15 g,栀子15 g,胆南星15 g,天麻15 g。
肝阳暴亢加钩藤15 g、石决明20 g;风痰偏盛加制半夏15 g、茯苓20 g;痰热腑实加全瓜蒌15 g、大黄15 g、芒硝20 g。
②恢复期(发病1周以上)采用活血法。
治以活血通络、祛瘀消肿为主。
药用:桃仁15 g,川芎15 g,丹参15 g,赤芍药15g,葛根15 g,三七粉(冲)5 g。
每日1剂,煎汁250 mL,分2~3次口服或鼻饲(三七粉冲服)。
2组均20日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以达 到治 病 的最佳 效果 。 本 方法 安 全 简便 有效 极 易实 施 , 无 不 良
观察 组 在对 照组 的基础 上 加 用小 儿止 泻 带 以肚 兜 的形 式 戴 反应效 优 于西 医治 疗 , 值得 临 床推 广应 用 。
在神 阙穴 处并 』 习 小热 水袋 加 热 2 O 分钟 , 每 天 4次 。4 , J L 止 泻 带 参考 文献 的 药 物组 成 : 党参 2 0 g 、 白术 2 0 g 、 苍术 2 0 g 、 木香 1 5 g 、 陈皮 2 0 g 、 【 1 ] 张炜, 海洋. 猪 苓 汤 治疗 小 儿轮 状 病 毒性 肠 炎 8 2例 f J J . 中 医儿 苏梗 1 5 g 、 藿香 2 0 g 、 小茼香 1 5 g 等 。将 其混 合粉 碎装 无 纺 布袋 再 科 杂 志 , 2 0 0 8 , 4 ( 5 ) : 2 9 — 3 1 .
服补 液 盐 ( O R S ) 少量 频 服 于 8 — 1 2小时 将 累积 损失 量 补足 。中度 神 厥穴 ( 脐窝正中) 。 神 阙穴 为任 脉 上 的 阳穴 , 命 门为督 脉 上 的 阳 以上 脱 水或 吐 泻 重或 腹胀 的患 儿 需静 脉 补 液 。根据 损 失量 掌 握 穴 , 二穴 前 后 相连 , 阴 阳和 合 , 是 人 体 生命 能 源 的所 在 地其 功用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5 . 7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1 5 一 o o 8 0 一 O l
2 结 果
6个月 至 . ! 岁 婴幼 儿腹泻 的 发病率 最高 。 病 属中 医的“ 泄 泻” 装 进做 好 的纯 棉肚 兜外 用 。 范畴 , 多 由外感 淫 、 内伤 乳食 、 脾 胃虚 弱导 致运 化失 常所致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恶 化 2例 , 效 率 5 % 。2组 疗 效 比 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 显 3 x
7 9 P <0 0 ) . 4, .1 。
11 一般资料 .
20 0 9年 1月一 2 1 O 0年 1月 在 我 院 神 经 内科
3
讨
论
住 院 的 首 次 发 病 的脑 出 血 患 者 6 0例 , 断 符 合 19 诊 9 5年 第 四 届 全 国 脑 血 管 疾 病 学 术 会 议 通 过 的 《 类 脑 血 管 疾 诊 断 要 各 点》 , 脑 c … 经 T证 实 。 随机 分 为 2组 : 治疗 组 3 0例 , 1 男 6例 , 女1 4例 ; 龄 5 ~7 ( 0 7±9 1 岁 。 对 照 组 3 年 1 56. .) 0例 , 1 男 7 例, 1 女 3例 ; 龄 5 7 ( 1 3±1 . ) 。2组 性 别 、 龄 、 年 2~ 5 6 . 05 岁 年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 d r o r a o t rt rd i a C i s n s r Me i n 0 2 A g 2 ( 2 o e Jun l f n ga d T a io l hn ea dWet n dc e2 1 u , 1 2 ) n Ie e tn e e i
水 肿 面 积 、 经功 能缺 损 评 分 。 结果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 肿 吸 收 及 脑 水 肿 消退 的 时 间 明显 提 前 ( 均 < . 5 , 神 血 P 0 0 )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 ( 00 ) P< . 5 。结 论 中 西 医结合 治 疗 脑 出血 , 肿 吸 收及 脑 水 肿 消退 时 间 明 显提 前 , 经 血 神
病 情 轻 重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 . 5 。 P 0 0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康复的临床观察
尽 最 大 可 能 降低 后遗 症 出现 的情 况 , 初 期 使 用 黄芪 , 黄芪 中 的黄 嘌
1 . 2方法 : 对照 组采 用常规 的西医治疗 方式 , 包含各种 血压控 制 、 脑 水 呤 氧化 酶 活 性 具 备 一 定 的 抑 制 功 效 , 同时 有效 的减 少患 者 的 自
1 资料 与方 法 出血 非 常 行 之 有 效 的方 法 就 是 中西 医 结 合治 疗 方 式 , 只有 这 样 , 才
能 更 好 的保 证 生 活 品质 的提 高 , 降低 出现 后 遗症 的几 率 , 防止 出现
脑 神 经 功 能 得 到恢 复 , 同 时在 短 时 间 之 内 慢慢 恢 复 了急 1 . 1一般 资 料 : 选取 2 0 1 5年 1月 一 2 0 1 6年 1 月 本 院 收治 的 急性 脑 出 并 发 症 状 , 血患 者 1 2 0例 , 按c T确诊 , 符 合 医 学上 对 于 “ 急性 脑 出 血 ” 的诊 断 标 性 脑 出血 功 能 , 四肢 行 动 能 力逐 渐 恢 复 , 实 现 了脑 部 血液 循 环 正 常 准, 随 即分成 观察 组和对 照组 , 各6 o例。观察 组男 4 3例 , 女1 7例 , 年 运 转 。
患者 , 随机 分为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6 O 例 。对照 组给予 西药进行 治疗 。观察 组给 予 中西 医结 合方 式进行 治疗 。对 比分析 两组 患者的 治疗 效
果 。结 果 : 对照 组总有 效率 6 6 . 6 7 % 低 于观察组 9 0 . 0 0 %, 比较 差异具 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结论 : 急性 脑 出血 患者使 用 中西 医治 疗的方 式 非 常有 效 , 能够 减轻 患者的 病症 , 对 患者康 复有很 大的影 响 , 值得 临床使 用推 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90例临床观察
综观全方 , 诸药清热 解毒 , 祛痰化瘀 , 软坚散结 , 是 确
破积 愈疾 , 急 脱 死之 良方 。 解
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 采用西药合 中药凉血散瘀汤治疗。 观察 治疗前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 积分、 意识障
碍改变、 压变化 、T 血 c 及临床 疗效 。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总显效率 5.%有效率 9.%结论 : 11, 00。 凉血 散瘀 汤具有减轻意识障碍 、 促进神 经功能恢复 、 维持血压稳定 、 进脑 出 的吸 收、 促 血 减轻脑水肿等作用 。 关键词 脑 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凉血散瘀汤; 水电解质平衡; 甘露 醇
发病 积分 (, 1 I2 ) ; 2 7  ̄ .9 分 既往史积 分 (.5 0 4 ) 。2 I5  ̄ . 1 分 组性别、 年龄等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O 0 ) P .5。 按神 经功能缺损程 度评分标 准分为 轻型 0 l 分、 ~ 5 中
医学会 内科学会 修订的 《 中风病诊 断疗效 评定标准》 的中 医辨证分型标准[] 3。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按 1 8 9 6年全 国第 二次脑血管会议通 过的脑 卒中患者 临床 神经 功能缺损程
维普资讯
一|荫 ‘ 售 盖
竺苎 查 塑
兰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急 性 脑 出 血 9 例 临 床 观 察 0
刘德群 , 戚墙根 , 罗鸿华 10
摘 要
目 探讨 自 的: 拟方凉血散瘀 汤治疗脑 出血 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l1 患者 随机分成 2 , 将 5例 组 对
鼠 Lw s 癌 、 腺 癌 、 ei肺 乳 肉瘤 有 一 定 的抑 制 作用 。 龙 葵
止血 , 软坚 散结作用 , 常用 多种 恶性癌症 。薏 苡仁 益 胃健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29例临床观察及心理护理
关键词 : 出血 ; 脑 降颅压 ; 临床观察 ; 护理
中 图分 类 号 :54 1 R 4 .
1g 以上 药浓 煎 , 汁 10 L 口服 或鼻饲 , 5, 取 5m , 日3次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料 .
疗程 : 观察 2 为一疗程 。 O天
本 组病例均 为 2 0 0 4年 1月 一 0 8年 1月 甘肃 20
3 治疗 结 果
3 1 疗效 评定标 准 .
省天水 市第二人 民 医院 收治 的急 诊及 住 院 病人 , 其 中男 1 , 1 ; 8例 女 1例 年龄 5 8 岁 , 6— 1 平均 年龄 6 . 37 岁; 有高血 压者 2 5例 , 糖尿 病 6例 , 心病 4例 。经 冠 颅脑 C T检查 , 出血 部 位 : 基底 节部 l 3例 , 叶 部 6 脑 例, 丘及部 3例 , 尾状 核部 2例 , 它部 位 5例 。 其
弦数 5例 , 3例 。 弦
1 3 诊断标 准 .
, 难 以 观 故
达到基本痊愈的标准。总有效 率9 .% 。 66
根据 18 中华 医学 会第 二 次 全 国脑 血管 学 96年
术会议第三次修订《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 本组 ,
静脉滴 注 或 推 注 , 6 ~8小 时 一 次 , 尿 4 每 速 O~ 6m , 0 g严重 时 地 塞 米松 1mg 三 种 药 物 交 替 运 用 。 0 ,
中 医治疗 采用清 营 凉血 止 血 , 腑泄 热 为 法 处方 如 通
版、 4版均认 为: 凡血液不循常道 , 第 “ 或溢于 口鼻 诸窍 , 或下 泄 于 前 后 二 阴 , 渗 出 于肌 肤 形 成 的疾 或 患 , 称 为血 证 ” 统 。按 照 这 个 定 义 , 于 脑 的 出血 , 溢 应称 为 血 证 。关 于 脑 出 血 的 描 述 , 早 见 于 《 最 内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32例临床观察
组3 , 0例 两组均根据病情用脱水、 脑保护、 调整血压与血糖 , 维持水 电解质平衡 等综合 疗法, 部分病例行 血肿碎吸或脑 室外引
流术 , 治疗组在此基 础上加服 化 痰通腑 中药。结果 : 治疗组 治愈 9例 , 效 1 显 7例 , 有效 3例, 无效 或 恶化 3例 , 总有 效 率 9 . 3 (5 I 7 .0 ~ 80 % ) 对照组治愈 5例 , 0 6 % 9 %C = 5 0 % 9 .5 ; 显效 1 , 0例 有效 8例 , 无效或 恶化 7例 , 总有效 率 7 .7 (5 C 66% 9% I
・
2 0・
山 西 中 医 20 09年 2月第 2 5卷第 2期
S A X FT M F b 0 9V 1 5N . H N I O C e.20 o 2 o2 J .
・
中西 医结合 园地 ・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脑 出血 3 2例 临床 观 察
王 凤 香
摘要 : 目的 : 察 中 西 医结 合 治 疗 脑 出血 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 择 6 观 选 2例 脑 出 血 急 性 期 患 者 ,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3 随 2例 , 照 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30例临床观察
分 以上 , 且病 残程 度 1 —3级 。 进步 : 经功 能缺 损评 分 神
减少 8~ 0分 。 变 化 : 2 无 神经 功能 缺损 评分减 少或 增加 组 患者 一般 资料 差异 无显 著 性 ( P> 0 0 ) 具 有可 比 不 足 8 。 化 : .5 , 分 恶 神经 功 能缺损 评 分增加 9分 以上 或死
维普资讯
中国 中医急症 2 0 0 8年 7月第 1 7卷 第 7期 J T M.u.0 8 V 11 , o 7 E C J]20 , o. 7 N .
・
8 9l ・
・
临 床 研 究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脑 出血急性期 3 0例 临床观察
仝 瑞 龙.
闭 。 ( ) 除标准 : T证 实 为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的患 者 , 2排 C
径 ; ,血 肿层 面数 计算 。实 际血 肿周 围水 肿 体积 等于 c 血肿 周 围水 肿容 积减 去 同一 时 间血肿 体积 ) () 肿 。 2血
周 围水 肿容 积 : 公 式 a e r 6 a 按 b ×" (.血肿 最 大层 面水 r /
1 5 疗 效标 准 . 参 照 《 出血诊 断要 点 和评分 标准 》 脑 相关 标准 …; 神经 功能 缺损 程度 评分 标准 、 残程 度评 病
期 妇女 , 以及 对本 药 过敏 者 ; 合并 有肝 、 、 血 系统 和 肾 造
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脑出 血 急性 期 中医辨 证 为痰 湿蒙 神 、 虚 血瘀 、 气 衰败 等 气 元
2 结 果
2 1 两 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治疗组 3 0例 , 基本 治愈 1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1 g胆 南 星 1 g 石 菖 蒲 1g 以上 诸 型 0, 5, 2。 每 日 1剂 , 3次 口服 , 分 随症 加 减 。2周
后复查头颅 C T计 算 血 肿 吸 收 率 。
清热 涤痰 、 化痰通腑 、 活血通络 、 醒神开窍 等法 , 对促进血肿 吸收、 改善神经功能 、 降 低致残率 、 高生 活质量 , 有显 著 的效 提 具 果 , 得临床推广应用 。 值
讨 论
摘 要 目的 : 察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高 血 观 压 性 脑 出血 的 疗 效 。 方 法 : 1 8例 高 血 将 0
压性 脑 出血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 对 照 组 5 7例 采 用 降 颅 压 、 轻 脑 水 肿 、 控 血 压 减 调 及 对 症 等 西 医 治 疗 , 疗 组 5 例 西 医 治 治 1 疗 的 同 时 加 上 中 医治 疗 。结 果 : 疗 组 总 治
冠折裂 。 后牙 区修 复体 对颜 色要 求小高 , 本 且 组 大 多 为 老 年 人 , 有 人 对 颜 色 引 起 不 没 满。 本研究 中采用无 饰 瓷二 氧化 锆嵌 体
冠修复严重缺损 的磨牙 , 避免或者减少 了 直接充填或者 间接修 复的附作用 , 是一 种 比较理想 的治疗方 法。 参考文献
学 ,0 9 44 2— 9 . 2 0 , :9 4 5
中 国社 区医 师 ・ 医学 专业 2 1 0 0年第 1 8期 ( 2 第1 卷总 第2 3 ) 3 4期 13
参 考 文献
1 中华医学 会神 经学 会. 类脑 血管疾 病 诊 得 断要 点.中华 神 经 科 杂 志, 9 6 2 5) 19 , 9( :
3 9. 7
疗效判断标 准 : 照 《 卒 中患者 临 参 脑 床神经 功能 缺 损程 度 评 分标 准 》 。① J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75例疗效观察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75例疗效观察治疗脑出血,我院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服中药,急性期采用宁血法,恢复期采用活血法,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血肿吸收情况明显。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颅内血肿的吸收,提高临床疗效,康复预后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探索。
脑出血;宁血法;活血法得了脑出血患者一定要尽早的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进一步出血挽救生命,促进机体恢复。
内科保守治疗适于出血量少无生命危险及严重神经功缺失者。
脑梗塞中属“中风”范畴,对其病因病机,现代大部分学者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不外乎“风、火、痰、瘀、虚、毒”六大主因,诊断标准亦趋于统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的诊断标准分为风痰火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痰湿蒙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等七个证型。
中药根据本病病机特点,多采用活血化瘀、息风化痰、通腑泻火等辨证治法1。
因此,分期、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灵活加减,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脑梗塞中的关键。
我院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方法治疗脑出血,取得了成功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2年3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5例病历资料,男48例,女27例,年龄42—77岁,患者通常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
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1.2.1 常规处理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稳定血压、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及治疗并发症治疗;中药治疗:急性期采用宁血法,治以清热凉血、化痰熄风为主。
中药局提供汤剂:石决明20g,生地黄20g,牡丹皮15g,白芍药20g,栀子15g,川牛膝15g,黄芩15g,胆南星15g,天麻15g。
肝阳暴亢加茯苓20g、钩藤15g、风痰偏盛加制半夏15g;痰热腑实加芒硝20g、全瓜蒌15g、大黄15g。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6 脑 室 冲洗 , 日 1 , 至 脑脊 液 清 晰 及脑 脊 ~8ml 每 次 直 液 常规化 验 正常 5d为 止 。
血, 而各 种原 因所 致脑 内 出血 破人 脑 室 系 统 即 为 继 发 性脑 室 出 血[ 。脑 室 出 血 是 一 种 病 情 极 为 凶 险 及 预 1 ]
注 射液 2  ̄4 加 入 5 葡 萄糖 注 射 液 2 0ml静 0 0ml 5 ,
脉 滴注 , 日 1次 , O 1 每 1 ~ 4d为 1 疗程 。 个
或血 性 脑 脊 液 喷 出 , 除 导 针 , 流管 接 无 菌 脑 室 外 拔 引
引流 器 , 引流 器 置 于高 于 头 部 1 . ~ 1 . m 处 。尿 0 0 5 0c
激酶 2 ~4万 U 加 入 生理 盐水 3 进 行 脑脊 液 置 ~5ml
1 2 1 西 医治 疗 患 者人 院后 , 立 即采 用 经 额 角 .. 均 脑 室 穿刺 置 管 持 续 外 引 流 术 。一 般 取 右 侧 额 角 穿 刺 置管 引 流 , 要 时行 双 侧 额 角 引 流[ 。右 额 角 穿 刺 引 必 3 ] 流 , 右额 发 迹 内 1 0e 矢 状 线右 旁 2 5c 为 穿刺 选 . m、 . m
2 1 临床 疗效 .
者6 5例 , 用侧 脑 室 外 引 流 与 中 药 活 血 化瘀 综 合 治 采 疗, 临床 效果 满 意 , 总结 报告 如下 。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 资 料 .
本组 6 5例 患者 中 , 愈 4 痊 8例 , 物 生存 3例 , 植 死 亡1 4例 , 死 率 2 _ 4 。其 中 死 亡 患 者 中 , 发性 病 15 % 原 脑 室 出血 2例 , 伤性 脑 内出血 破入 脑 室 3例 , 外 高血 压 脑 出血破 入 脑 室 9例 。痊 愈 4 8例 患 者 经 随访 , 2例 3 生 活完 全 自理 ,6例 生 活部 分 自理 , 留 一 侧 肢 体 不 1 遗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生命危险和严重的残疾。
传统的医学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
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进行临床观察。
首先,药物治疗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西药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降压药、溶栓药等。
利尿剂能够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降低颅内压力,缓解脑部的水肿情况;降压药能够降低血压,减少出血的风险;溶栓药可以溶解血液中的血栓,改善供血情况。
中药方面,常用的药物有川芎、三七、越光米等,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抑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脑血管的再通。
其次,针灸理疗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针灸理疗主要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脑血流的循环,改善神经功能。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穴、神车穴、阳白穴等。
临床观察发现,针灸理疗能够有效缓解脑部的水肿和炎症反应,降低颅内压力,改善脑血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最后,康复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
物理治疗主要通过运动训练、功能锻炼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肢体活动和功能的恢复;语言治疗主要通过言语康复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手段,改善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职业治疗主要通过培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尽快返回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在临床观察中,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针灸理疗能够促进脑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则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康复过程。
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是一种综合性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伴腰膝酸痛头晕明显者加枸杞、 山茱萸肉、 龟板 ; 伴面 赤头痛 口苦 咽干 者加钩 藤 、 菊花 、 胆草 、 野 龙 生地黄 ; 伴 躁动 不安 、 头痛 如裂者 加羚 羊角 、 僵蚕 、 生石 决 ; 抽搐 伴 者加 全蝎 、 蜈蚣 ; 伴语 言障 碍者加 郁金 、 石菖 蒲 。 日 1 每 剂 , 煎 取汁分 2次 口服或 鼻饲 。均 治疗 3周 。 水 13 观 察方 法 所有 病例 治疗 前 后均 作神 经功 能缺 . 损程 度评 分 , 并进行 血液 流变学 指标 检测1 I 0 1型全 自动 血液 流 变 学 检验分 析仪 ) ,治疗 前后 作脑 C T检查 。颅 内血肿 容
高血 压脑 出血 , 获得较好 的疗 效 。现报告 如下 。
1 资料与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选 择符 合文献 [ ]诊 断标 准病例 共 . 1
10例 , 7 均为 宁城县 中蒙 医院神经 科 20 以来收 治 03年 的住 院患者 , 经 C 均 T检 查证实 为脑 出血 , 入院时 间均
菊花 、 蛭 、 水 葛根 、 川芎 、 地龙 、 桃仁 、 三七 、 胆南 星 、 鳖 土 虫、 蒌 、 瓜 红花等 。伴胸 闷 、 b n 恶,3 制半 夏 、 陈皮 、 苓 ; 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的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的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标签: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以深部穿通支小动脉出血最为多见,在内科病死率、致残率仍很高[1]。
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微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成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在中医属于“中风”的范畴。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我院开展了脑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相比较,本次选用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年脑出血患者120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20例,均为2008年2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岁。
其中合并糖尿病25例,高血压病84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
螺旋CT检查脑出血位于基底节区89例,丘脑区13例,脑叶区18例。
出血量30ml 15例。
发病后患者意识状态清醒40例,嗜睡45例,浅昏迷20例,深昏迷15例,病情程度分型,属于轻型者45例,中型50例,重型20例,中医辨证所有病例均有“痰热腑实”表现。
排除脑干、小脑、桥脑、脑室出血者。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2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以吸氧、脱水、降颅内压、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细胞等治疗为主,管理好血压、血糖,同时根据病人情况结合营养支持、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等治疗。
患者病情稳定后予行康复治疗。
脱水以20%甘露醇与速尿交替,病情严重者予人血白蛋白。
脱水同时注意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观察有无肾损害。
治疗周期一般为16~46d。
平均26.5d。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以自拟通腑活血汤。
药物组成: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另冲).郁金12g,菖蒲15g,广陈皮10g,全瓜蒌20g(打),干地龙10g,三七粉5g(另冲),川芎10g,丹参15g,生甘草5g。
随证加味:抽搐者加全竭5g、蜈蚣3g;呕血者加丹皮15g、仙鹤草30g;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10g,竹茹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昏迷者可予鼻饲。
治疗周期一般为12-32d,平均18.5d。
1. 3 疗效判定标准:神志完全转清,肌力恢复正常,血肿完全吸收为治愈;
神志清楚,语言较流利,肌力提高II级以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血肿大部分吸收为显效;神志有改善,肌力提高I级以上,伴随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肿部分吸收为有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死亡或神志、语言、肢体功能障碍加重者为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内及两组间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处理。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120例患者中,有8例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大多数患者血肿吸收,头晕头痛、三偏症状消失。
观察组治愈18例,对照组治愈8例。
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患者一般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常依据出血量的多少及出血的部位来判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脑出血率很高。
早期急性阶段以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失语偏瘫等为主症,属于中医学“中风”(中脏腑)范畴,与风、火、痰、瘀、气、虚等有关,且以“闭证”多见,原因在于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化风动、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加之年老体衰,诸脏虚损,痰瘀互结,横窜经络,蒙闭心窍,肠腑传导失职,酿成腑实所致[2,3]。
通过西医的降低颅内压及血压的有效管理可基本控制病情,危重者用手术治疗可迅速减轻神经系统的压迫症状。
再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的醒脑开窍,祛痰熄风等可改善患者神昏状态及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
在本例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出血最常见,其根本原因在于“离经之血,瘀于脑府”,离经之血,即是瘀血,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经脉痹阻,《血证论》云“凡血证,总以祛瘀为要”,“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既然脑出血的发生与瘀血关系甚密,故治疗上自然应选用活血化瘀药。
急性期虽有本虚之证,但以风阳、痰热、腑实、瘀血等“标实”之候为主,又因风火痰浊蒙闭心窍,壅塞清阳之府,故“上盛”症状也较明显.据“急则治标”之说,故临证以豁痰祛瘀、通腑开窍为立法基础,方中大黄、芒硝通腑泻下。
泄热降浊;郁金、菖蒲、瓜蒌、地龙化痰解郁,开窍醒神;川芎、丹参配以三七行气活血和络。
化瘀止血;佐以陈皮、甘草理气和中。
诸药合用使痰热除、瘀血化、肠腑通,则心清神明。
据临床观察.本病早期多见大便不通.甚有七八日不排便者.故通腑泄浊尤为重要。
临床观察表明,采用通腑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脑出血,能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4,5,6]。
综上所述,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69-279.
[2] 吴一飘,戴炳来,洪东河.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180例[期刊
论文]-世界中医药2010,5(1):124-126.
[3] 周军怀.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20例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3):232-235.
[4] 方显明.韩寿宁.简明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08-01:460-468.
[5]刘之荣.脑出血患者的临床与死亡原因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3,157.
[6]吴延林.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