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课文配套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1.了解这那么通讯所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与重要意义, 感受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怎样获取、组织各种新闻事实的, 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

3.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根底知识, 了解其写法特点.

一、新课导入

观看:辽宁舰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陆视频〔内容见本课文件夹〕

展示:辽宁舰相关图片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了解通讯, 整体感知内容

1.学习本课之前, 先让学生了解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根底知识. 什么是通讯?主要种类有哪些?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讯, 是运用表达、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 是报纸、播送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它和消息一样, 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2.这篇文章的主标题是:一着惊海天. 通读课文, 完成下面的任务:

〔1〕本文是事件通讯, 所记事件是“着〞, 请以“着〞为线索划分文章层次;

〔2〕给“惊〞组词, 用这个词来表达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3〕说说“海天〞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1〕本文是事件通讯, 所记事件是“着〞, 请以“着〞为线索划分文章层次;

着舰前〔1-4〕——着舰过程〔5-19〕——着舰后〔20-26〕

〔2〕给“惊〞组词, 用这个词来表达你读完文章的感受;

惊喜、震惊、惊艳……

〔3〕说说“海天〞的意思是什么. 着舰区域的大海与天空, 引申为“世界〞. 目标导学二:研读文章, 思考讨论

读内容:

〔一〕着舰前

阅读1-4段, 思考:

1.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2.这四段作为一个整体, 对于整篇文章有何作用?

明确:

1.第1段:交代着舰的地点

第2段:交代着舰的时间、事件

1、2段都有环境描写, 找到相关句子, 说说其作用.

明确:描写海风之大、海浪之汹涌, 为下文舰载机着舰设置了整体环境, 突出此时着舰之险, 衬托了我国着舰技术的成熟.

第3段:航母舰载机上舰对中国海军的意义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服役第二天, 有人在位于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北洋水师水兵墓

前, 放了一张山东舰的照片. 〔PPT呈现照片〕

明确:第4段:强调舰载机着舰的难度与风险

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引发读者的关注和阅读兴趣, 为下文写舰载机着舰后人们的喜悦做铺垫.

2.这四段作为一个整体, 对于整篇文章有何作用?

明确:渲染了一种庄严、紧张而又有条不紊的气氛.

〔二〕着舰过程

1.阅读5-15段, 分析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其作用是通过语言描写, 清楚地交代了舰载机降落前的情形, 神态描写那么进一步强化了紧张的气氛.

除了人物描写, 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上感受到这种紧张的气氛?

明确:“刀尖上的舞蹈〞〔比喻〕

塔台内, 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 都在揪着人心. 〔细节描写〕

2.阅读18、19段, 品味下面两个句子.

〔1〕绕舰一转弯, 二转湾, 放下起落架, 放下尾钩, 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 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对准甲板跑道, 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2〕眨眼之间, 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 机腹前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缆索. 刹那间, 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 滑行数十米后, 稳稳地停了下来.

明确:〔1〕运用比喻, 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 写出了舰载机飞行的轻巧灵活, 表现了飞行员高超的飞行技术.

〔2〕“眨眼之间〞“刹那间〞强调了着舰时速度之快, 时间之短, “触〞“牢牢地〞“稳稳地〞写出了着舰的有条不紊与成功.

〔三〕着舰后

这一局部着重表现着舰成功后人们的喜悦与冲动, 仔细阅读, 说说作者是怎样展现这种情感的?

明确:主要运用人物描写表现人们的喜悦与冲动.

例如, 第20段:敏锐地抓住了舰载机被拦停后的“巨大‘V’字〞, 对其做了细节呈现. 用这个象征胜利的形象, 点出这次降落的意义, 并为下面描写舰上人们感情的爆发再次蓄势.

第22段:插入资料, 回溯中国科研工作者和军人顽强攻关、打破封锁的历程, 突出了舰载机着舰的不易, 强调了它在精神方面的价值, 进一步将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资料:1970年, 刘华清将军接到了一项重大任务:提出关于建造中国航空母舰的初步意见. 刘老将军仅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 就提交了有关开展航母的初步意见和论证方案. 1980年5月, 64岁的刘华清将军率团访问美国, 在11天的考察中, 美方安排的“压轴戏〞就是参观“CV-63小鹰〞号航空母舰. 当刘华清将军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看看航母舰载直升机时, 由于美军不让触碰航母上的设施, 要求中国代表团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观看, 刘华清将军也遵从礼仪之道, 站在远处谦虚得像一个懵懂的学生, 已经顾不得将军的风度, 努力踮起脚尖仔细打量.

三、课堂小结

明确:

〔1〕善于渲染气氛, 长于铺垫蓄势, 充分突出新闻事件本身的扣人心弦之处;

〔2〕通过引用相关资料, 给读者提供了“新闻背后〞的事实, 使文章更有深度和厚度.

记者是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写下这篇通讯的, 在遣词造句上多有流露. 再读课文, 勾画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 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赏析, 以下为参考词语

斩浪向前、艳红、迎风招展、一丝不苟、沉着地、娴熟、宽阔笔直、凌波海燕、

轻巧灵活、几近完美、牢牢地、稳稳地、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忘情地、风采、镌刻……

本文是一篇通讯, 通过报道我国首艘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歌颂了中国海军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拓展延伸

观看:山东舰起降歼-15 〔内容见本课文件夹〕

五、板书设计

一着惊海天

着舰前意义

着舰过程成功

着舰后冲动

可取之处

这篇通讯思路清晰,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课文结构和线索, 分析课文内容, 体会修辞和关键语句含义. 观看成功着舰视频, 增强学生的爱国情环.

缺乏之处

典型场面描写的写法比拟难掌握, 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获得体验, 通过必要的练习进行强化.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 假设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 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 而不知道《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奉献. 今天, 就让我们走近孔子, 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疏通文意, 理解内容, 感悟道理

〔一〕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不亦君子乎?〞〔《学而》〕

1.理解重点字词:

明确: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这里指孔子. 时习:按时温习. 时, 按时.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 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 同“悦〞, 愉快.

愠:生气, 恼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2.翻译:

明确:孔子说:“学习了, 然后按时温习, 不也很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也很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 我并不因此恼怒, 不也是君子吗? 〞

3.第一章讨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你能具体说一说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