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找次品(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应龙--找次品(推荐)
第一篇:华应龙--找次品(推荐)
找次品
【课前慎思】
“找次品问题”是经典的数学智力问题,细分为许多类型,有的类型解决起来相当复杂。《找次品》一般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是选择了比较简单的一类作为例题,即“若干个外表完全相同的零件,已知其中一个是次品,次品比正品重一些(或者轻一些)。使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几次就一定能找出这个次品?”这样的课不好上,常常是草草收兵。
一、存在问题是什么?
第一,目标太多。这节课综合了操作、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活动,再加上其内在规律的隐蔽性,一堂课下来,学生们一头雾水,教师也被绕得头昏脑涨。最惨的是一节课就想让学生体会优化策略、记录推理过程,懂得化归思想,进而形成统计表格、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第二,心太急。这节课可以讲的内容很多,小学生该学些什么?优化的策略,将待测物品分成三份去称,是最主要的吗?应该直奔这一主题而去吗?太直接,太功利,一定会缺失了情趣,少了沿途的风景。
第三,不甚明了。有的讲课老师对“找次品问题”的思想方法说不清道不明,只知道“分3份”,进一步的知道“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有的老师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以其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二、这节课有难度,难度在哪?
难在理解题意?如果开始不出示“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还难吗?“至少”和“最少”是有区别的,“至少”包含了“最少”,比“最少”多的也行。但在这类题目中,用“最少”行吗?是否不伤害这道题的价值?
难在图示表达?图示表达怕不是这一教学内容主要要去关照的,
是否“随风潜入夜”就好?图示方法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图示比较好?是9(3,3,3)→(1,1,1),还是2015年启用的新版教材上的?
难在逻辑推理?学生要经历一系列严谨而缜密的推理过程,需要长时间去思考一个问题,这可能是学生未曾经历的。因为原来解决问题,一般只需要一步、两步,现在有七步、八步之多。“花开两朵,先表一枝”的分类讨论,也是学生初次邂逅。
三、需要推敲的是什么?
我思考操作的价值——
这节课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吗?需要实物天平吗?需要模拟天平吗?新版教材上的活动有价值吗?
这节课是用天平“称次品”还是用天平原理“找次品”?天平在这节课中,是不是以一种抽象的数学化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更好?因为一旦拿一架实物的“天平”进行试验,就不会出现“如果平衡......那么”“如果不平衡......那么”的情况,而只会出现其中的一种。
磁珠、数字卡片、扑克牌都是很好的学具,有这些“道具”拿在手上,学生更容易“入戏”,那么还有没有可能存在更好的学具?
我思考待测物品的数量——
要积累“找次品”的活动经验,一定是多次“找次品”,那么待测物品的数量该以怎样的次序出现?大家研究中,待测物品的数是2,3,5,8,9....为什么没有4,6,7?
一位老师开课提出在“2187瓶中有1瓶是次品”的问题,让学生猜测,然后3瓶、5瓶、9瓶、27瓶地研究,最后解决从2187瓶中找1瓶次品,只要7次,进而感慨“数学思考的魅力”,确实漂亮!但是,先繁后简再繁的教学结构是否让本已不堪重负的《找次品》雪上加霜?
“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否不要翻来覆去,而是抓住一个简单的,好好回味、咀嚼,品悟出其中的奥妙,这样更利于“并不玲珑”的学生接受?因为把“找次品”编入了普通教材,就不再是“数学精英们”的游戏了,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小燕子。让孩子们都能喜欢,是值得追求的。
不少课都是从3瓶中有一个次品开始研究的,那么我要问为什么不研究2瓶中有一个次品?没有价值吗?只怕是没有联系起来思考。
不少课是“3—5—9—8”的次序,自有存在的道理,但总觉得不美,给人凌乱的感觉。是否“3—5—8—9”,更有序,更舒服?为什么要躲“8”呢?天平有左右两个托盘,分成2份找次品是不是最自然、最朴素的思考?2015年启用的新版教材例2就是“8个零件中有1个是次品”,编者是怎么思考的呢?可惜的是我现在还看不到新版教材配套的教参。
我思考教学目标——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用心观摩了10多节《找次品》的现场课,竭泽而渔地搜索60多篇有关《找次品》的文章之后,我制订的《找次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
会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
会“如果...那么”数学地思维。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二篇:华应龙教案找次品教案实录
华应龙教案找次品教案实录
一、谈话引入
1.实话实说——请吃糖
【为了活跃气氛,拉近与学生的感情,更主要地为了引入“次品”的概念,课前与学生这样谈话】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能用几句简短的话描述一下老师的特点吗?生1:老师中等身材,头发很平。
生2:老师脸很方,眼睛很小。……
(老师用鼓励的目光激励学生发言,随便学生怎么说,说的越奇怪越好。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大肆表扬同时表示感谢,以激起其他学生想说话的欲望。待三四个学生发言后,老师话锋一转,提出第二个问题。)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这么短的时间就发现了老师这么多的特点。既然如此聪明,请允许我请教第二个问题,你们必须实话实说,
说实话的本老师奖励吃糖。
(拿出一瓶真的木糖醇,此时学生都好奇地等着老师会出什么问题或者看着老师手里的木糖醇,老师故意矜持一会才说出问题。)老师的问题是:你觉得我和你们原来的数学老师相比,谁更像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听课老师有的发出了笑声,学生们也都面面相觑,微笑着不知如何作答)生1:老师您更优秀。
师:(笑着说)瞎说!你还没听过老师上课呢。生2:(笑着说)两个都像。
师:(笑着说)不许都选,只能选一个。生2:(有点无奈的)那就选我们原来的老师吧。
师:说得对!咱们今天表现的如此优秀,一定是原来老师的功劳。请吃糖!
(从木糖醇瓶中倒出一粒放入该学生手中,继续面向其他同学)谁还想吃糖,请实话数说。生3:是我们原来的老师,因为他辛辛苦苦教了我们好几年。
师:(紧紧握着该学生的手)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说得对,请吃糖!
(从木糖醇瓶中再倒出一粒放入该学生手中)【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有说原老师的,有说现在的老师的,也会有两边讨好的。老师对两个都选的同学一定要逼其选其一,同时给选自己原来老师的两个学生每人一粒糖吃。】
师:(笑着说)同学们不用说了,老师已经知道结果了,应该是你们原来的老师更优秀。(话锋一转)当某个人或某项事物不足够好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拖长音,表示疑问)生:次品
师:对,次品。(随机板书)
师:(很认真地说)在今天在座的这么多优秀教师中找出我这样的次品老师是很容易的,可有些时候,找次品就不那么容易了。刚才谁吃我糖了,请给我站起来!(假装生气)【吃糖的学生刚才还美滋滋的呢,现在被迫站起来。】
师:(继续假装生气)谁让你们吃糖的?(学生苦笑)瞧瞧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