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区解剖(局部解剖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脊柱区局部解剖PPT课件
– 椎孔vertebral foramen
–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
.
19
• 7个突起:
–棘突spinous process1 个
–横突transverse process1对
–上关节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
–下关节突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
• 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 1、椎体vertebral body:
– 位于前部,短柱状,表面密质较 薄,主要由松质构成。负重主要 部分,易发生压缩骨折。
• 2、椎弓vertebral arch:
– 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 椎弓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 前面观:
– 后面观:
– 侧面观:4个生理弯曲:
• 颈曲cervical curve:凸 向前,为后天。
• 胸曲thoracic curve:凸 向后,为先天。
• 腰曲lumbar curvature: 凸向前,为后天。
• 骶曲sacral curvature: 凸向后,为先天。
– 运动:屈、伸、侧屈、旋 转和环转。颈腰部运动灵 活,损伤较多见。
.
49
.
50
.
51
• 椎管内容物:
– 脊髓被膜:
• 硬脊膜:硬膜外隙(腔)硬膜下隙(腔) • 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腔) • 软脊膜:
– 脊髓 – 椎静脉丛
.
52
.
53
.
54
• 椎间孔与脊神经
– 枕骨与寰椎间,寰枕关节后面与寰枕后膜前缘间形成 一孔,穿行C1和椎动脉。
– 椎间孔intervertebral foramina
.
19
• 7个突起:
–棘突spinous process1 个
–横突transverse process1对
–上关节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
–下关节突inferior articular process1对。
• 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 1、椎体vertebral body:
– 位于前部,短柱状,表面密质较 薄,主要由松质构成。负重主要 部分,易发生压缩骨折。
• 2、椎弓vertebral arch:
– 椎弓根pedicle of vertebral arch
– 椎弓板lamina of vertebral arch
– 前面观:
– 后面观:
– 侧面观:4个生理弯曲:
• 颈曲cervical curve:凸 向前,为后天。
• 胸曲thoracic curve:凸 向后,为先天。
• 腰曲lumbar curvature: 凸向前,为后天。
• 骶曲sacral curvature: 凸向后,为先天。
– 运动:屈、伸、侧屈、旋 转和环转。颈腰部运动灵 活,损伤较多见。
.
49
.
50
.
51
• 椎管内容物:
– 脊髓被膜:
• 硬脊膜:硬膜外隙(腔)硬膜下隙(腔) • 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腔) • 软脊膜:
– 脊髓 – 椎静脉丛
.
52
.
53
.
54
• 椎间孔与脊神经
– 枕骨与寰椎间,寰枕关节后面与寰枕后膜前缘间形成 一孔,穿行C1和椎动脉。
脊柱的局部解剖 ppt课件
第二腰椎
ppt课件
返回概述
16
肌肉的层次(一)
由浅至深大致分为四层:
• 第一层有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 第二层有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 第三层有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 第四层有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
ppt课件
17
肌肉的层次(二)
肌肉围成的三角
•椎板锯断
•硬膜外腔:脂肪、疏松结缔 组织和椎内静脉丛
•硬脊膜 ,第二骶椎
•剖开硬脊膜(spinal dura , mater) 观察蛛网膜(arachnoid mater) ,潜
在的硬膜下腔
•切开蛛网膜,观察软脊膜 (spinal pia mater) ,蛛网膜下腔
,终池 (subarachnoid cavity)
脊柱的局部解剖
ppt课件
1
境界与分区
境界 分区 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 肌性标志
脊柱区的层次结构特点
皮肤 浅筋膜
皮神经 浅血管 深筋膜 肌层 血管神经 脊柱 椎管及其内容物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3、脊神经的后支(dorsal rami of
spinal nerve)
• 内侧支 • 外侧支 • 臀上皮神经
4、肋间动脉和腰动脉时后 支 (dorsa branches of the lumbar artery)
5、腰区 沿腹外侧作一纵切
口,此处脂肪性的浅筋膜与
致密的深筋膜可以明显分开
脊柱区解剖图(课堂PPT)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副神经
肩胛背神经
胸背神经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 突出(L4、5)、黄韧带肥 厚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 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 症状。(截瘫)
颈椎间孔
毗邻 前内侧:椎体钩、椎间盘 和椎体 后部:关节突关节
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 (UTAC),有脊神经和椎动脉等在此通过。复 合体的任何组成结构的病变均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1. 被膜
齿状韧带
硬脊膜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三)脊神经根
1.行程及分段: 脊髓 及软膜 蛛网膜及其囊
硬膜及其囊 (脊神经节)
蛛网膜下隙段
2.与椎间孔和椎间盘的关系
硬膜外段
神经根在椎间孔内的通道称椎间管,以硬脊膜囊于椎间 孔紧密相连,最易受压。
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椎体边缘增生、关节突的增 生是脊神经受压的常见原因。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2.听诊三角或肩胛旁三角 内上界:斜方肌的外下缘 境 外侧界:肩胛骨脊柱缘 界 下界:背阔肌上缘 底:脂肪组织、筋膜和第6肋间隙 意义: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3.腰上三角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境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界 上界:第12肋
副神经
肩胛背神经
胸背神经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五、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1.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意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 突出(L4、5)、黄韧带肥 厚可使椎管腔变形或变狭 窄,压迫其内容物而引起 症状。(截瘫)
颈椎间孔
毗邻 前内侧:椎体钩、椎间盘 和椎体 后部:关节突关节
颈椎的椎体钩、横突和关节突构成一复合体 (UTAC),有脊神经和椎动脉等在此通过。复 合体的任何组成结构的病变均可压迫神经和血管。
陕西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课件——脊柱
(二)脊髓被膜和脊膜腔
1. 被膜
齿状韧带
硬脊膜
脊柱的解剖概要PPT课件
➢ 第三~第六颈椎为典型椎体,有一个较小、横行的、椭圆 形椎体,其前下缘轻微延长,在前后方向呈叠瓦样排列。
➢ 第二至七颈椎之间的关节突关节与正中矢状面呈右倾角。 颈椎的椎间孔指向前方,与正中矢状面呈45°。同时,其 在水平面下15°。
-
6
颈椎 解剖
-
7
胸椎解剖特点
➢ 典型胸椎(第3~9胸椎)椎体近似呈三角形。椎体后方较 前方凹陷。
➢ 第五腰椎椎体呈楔形且L5/S1椎间盘呈楔形。
➢ 腰椎关节突关节在冠状面向后倾斜,与正中矢状面平均成 角30°~60°。从头端到尾端,该角度角度逐渐增加,L1/L2 为15°,L2/L3为30°,L3/L4至L5/S1为45°。
➢ 椎间孔角度与身体正中矢状面相一致,但第5椎间孔轻微 向前。
-
9
骶骨和尾骨
髓核可向后侧中央 突出或侧方突出
后方突出的髓核 累及脊髓
-
4
颈椎解剖特点
• 颈椎有特殊的结构,如横突孔、棘突分叉并呈叠瓦样排列 (图6-1),第一、第二及第七颈椎是不典型的椎骨。
寰椎与典型的 椎骨完全不同
前方没有椎体而只是一个 较厚的前弓,带有一个小 的前结节。
➢寰椎前、后弓 形成一个环。
后方没有典型的椎板和棘 突,而是一个后弓,其通 常包含一个小的后结节。
➢在脊柱的各个平面,可以屈、伸和侧屈。
➢在胸椎,椎间关节的关节面在髓核环中央的弧上, 因此在轴向上可以旋转。
➢腰椎的椎间关节在此方位上的旋转受到限制,不能 有效的旋转。
-
3
纤维环的解剖特点
持续压力
纤维环具有弹性
创 伤 或 退 变
髓核可疝入椎体前或中部 (不常见)
纤维环撕裂
两侧下肢症状伴或不伴膀胱 症状
➢ 第二至七颈椎之间的关节突关节与正中矢状面呈右倾角。 颈椎的椎间孔指向前方,与正中矢状面呈45°。同时,其 在水平面下15°。
-
6
颈椎 解剖
-
7
胸椎解剖特点
➢ 典型胸椎(第3~9胸椎)椎体近似呈三角形。椎体后方较 前方凹陷。
➢ 第五腰椎椎体呈楔形且L5/S1椎间盘呈楔形。
➢ 腰椎关节突关节在冠状面向后倾斜,与正中矢状面平均成 角30°~60°。从头端到尾端,该角度角度逐渐增加,L1/L2 为15°,L2/L3为30°,L3/L4至L5/S1为45°。
➢ 椎间孔角度与身体正中矢状面相一致,但第5椎间孔轻微 向前。
-
9
骶骨和尾骨
髓核可向后侧中央 突出或侧方突出
后方突出的髓核 累及脊髓
-
4
颈椎解剖特点
• 颈椎有特殊的结构,如横突孔、棘突分叉并呈叠瓦样排列 (图6-1),第一、第二及第七颈椎是不典型的椎骨。
寰椎与典型的 椎骨完全不同
前方没有椎体而只是一个 较厚的前弓,带有一个小 的前结节。
➢寰椎前、后弓 形成一个环。
后方没有典型的椎板和棘 突,而是一个后弓,其通 常包含一个小的后结节。
➢在脊柱的各个平面,可以屈、伸和侧屈。
➢在胸椎,椎间关节的关节面在髓核环中央的弧上, 因此在轴向上可以旋转。
➢腰椎的椎间关节在此方位上的旋转受到限制,不能 有效的旋转。
-
3
纤维环的解剖特点
持续压力
纤维环具有弹性
创 伤 或 退 变
髓核可疝入椎体前或中部 (不常见)
纤维环撕裂
两侧下肢症状伴或不伴膀胱 症状
局部解剖学 脊柱区 医学PPT课件
※上部紧张于第12肋与第1腰椎横突之间的
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在剧前烈层活:动位中于,腰可方被肌扭前伤面,—是—腰腰腿方痛肌的筋原膜因之一。
三、肌层: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 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
范围会扩大。
3.腰上三角
⑴位置:
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下方。
⑵境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腱膜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第六章 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1.境界:也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
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上: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
→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
2.分区: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第二第层一:层下第夹:后三肌斜锯层、方肌:肩肌和竖胛、腹脊提背内肌肌阔斜和、肌肌腹菱和后横形腹部肌肌外后、斜部上肌后后锯部肌、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1.枕下三角
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在剧前烈层活:动位中于,腰可方被肌扭前伤面,—是—腰腰腿方痛肌的筋原膜因之一。
三、肌层:由浅入深大致分为四层。
第一层:斜方肌、背阔肌 和腹外斜肌后部
第二层: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后锯肌、 下后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第三层: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
范围会扩大。
3.腰上三角
⑴位置:
位于背阔肌深面,
第12肋下方。
⑵境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底:腹横肌腱膜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有时,由于下后锯肌在第12肋的附着处与腹 内斜肌后缘接近,则下后锯肌也参与构成一 个边,共同围成一个四边形的间隙。
第六章 脊柱区
vertebral reg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1.境界:也称背区,是指脊柱及其后方和两侧的
软组织所共同配布的区域。 上:枕外隆凸和上项线。 下:尾骨尖
两侧:斜方肌前缘→三角肌后缘上份→腋后襞
→腋后线→髂嵴后份→髂后上棘→尾骨尖
2.分区:
———枕外隆凸、上项线 项区 ——— 第7颈椎棘突、肩峰连线 胸背区 ———第12胸椎棘突、第12肋下
第二第层一:层下第夹:后三肌斜锯层、方肌:肩肌和竖胛、腹脊提背内肌肌阔斜和、肌肌腹菱和后横形腹部肌肌外后、斜部上肌后后锯部肌、
第四层: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
肌间三角
枕下三角、听诊三角 腰上三角、腰下三角
1.枕下三角
局部解剖学脊柱区ppt课件
为肩胛骨背面高耸的骨嵴 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
平对T3棘突 外侧端为肩峰,为肩部的
最高点
CHENHUA
-
10
7.肩胛骨下角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肩胛骨下角连线平对T7棘突 上肢下垂时容易触及
CHENHUA
-
11
8.第12肋
在竖脊肌外侧可触及 有时很短,易将第11肋棘与L5棘突和
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 形区
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 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 形
菱形区上下角连线的深部 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 嵴为骶外侧嵴(经骶后孔 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CHENHUA
-
9
6.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26
背肌简表(1)
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斜方肌 背阔肌
上项线、枕外隆 突、项韧带、全 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内收肩胛骨
下6个胸椎棘突、 全部腰椎棘突骶 肱骨小结节嵴 正中嵴、髂嵴
上臂后伸、内收 及旋内
副神经
肩胛提肌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上提肩胛骨
胸背神经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下2个颈椎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上提内收肩胛骨
②第3枕神经 third occiptal
nerve
C3N后支→,穿斜方肌浅出
, →项区以上皮肤
CHENHUA
-
18
⑵胸背区与腰区
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 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
走行 下部分支斜向外下 分布至胸背区和腰背区皮肤 第12胸神经后支分支可分布到
臀区
CHENHUA
平对T3棘突 外侧端为肩峰,为肩部的
最高点
CHENHUA
-
10
7.肩胛骨下角 inferior angle of
scapula
肩胛骨下角连线平对T7棘突 上肢下垂时容易触及
CHENHUA
-
11
8.第12肋
在竖脊肌外侧可触及 有时很短,易将第11肋棘与L5棘突和
尾骨尖的连线,构成一菱 形区
当腰椎或骶、尾椎骨折或 骨盆畸形时,菱形区会变 形
菱形区上下角连线的深部 为骶正中嵴,其外侧的隆 嵴为骶外侧嵴(经骶后孔 骶神经阻滞麻醉的标志)
CHENHUA
-
9
6.肩胛冈(spine of scapula)
26
背肌简表(1)
名称
起点
止点
作用
神经支配
斜方肌 背阔肌
上项线、枕外隆 突、项韧带、全 部胸椎棘突
锁骨外1/3、 肩峰、肩胛冈
内收肩胛骨
下6个胸椎棘突、 全部腰椎棘突骶 肱骨小结节嵴 正中嵴、髂嵴
上臂后伸、内收 及旋内
副神经
肩胛提肌 上4个颈椎横突 肩胛骨上角
上提肩胛骨
胸背神经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下2个颈椎棘突 肩胛骨内侧缘 上提内收肩胛骨
②第3枕神经 third occiptal
nerve
C3N后支→,穿斜方肌浅出
, →项区以上皮肤
CHENHUA
-
18
⑵胸背区与腰区
各支在棘突两侧浅出 上部分支几乎呈水平位向外侧
走行 下部分支斜向外下 分布至胸背区和腰背区皮肤 第12胸神经后支分支可分布到
臀区
CHENHUA
局部解剖学课件之-脊柱区
04
CATALOGUE
脊柱区的神经结构
脊柱区的神经组成和功能
脊柱区的神经主要由脊神经组成,每 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分为前支和后 支,分别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肌肉和皮 肤。
脊柱区的神经还包含了一些重要的神 经节和神经束,如交感神经节和脊神 经节,它们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和 调节躯体运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脊柱区疾病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X线检查
通过X线平片和CT检查,观察 脊柱形态、结构及骨组织病变
,如骨折、骨质增生等。
MRI检查
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脊 柱软组织的病变,如椎间盘突
出、脊髓受压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
通过神经传导和肌电图检查, 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辅助诊断
神经根和脊髓病变。
实验室检查
THANKS
感谢观看
曲和骶曲。
脊柱的横切面呈圆形,表面有椎脊柱的生理弯曲有助于缓冲外 力对身体的冲击,保护脊髓和 内脏器官。
颈椎生理弯曲向前凸,维持头 部平衡,腰椎生理弯曲向后凸 ,维持身体平衡。
脊柱的生理弯曲还有助于维持 身体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和稳 定性。
脊柱的生长发育和退行性改变
肋间后动脉
为脊柱区提供营养,并与胸廓内 动脉相吻合。
髂内动脉
为骨盆和下肢提供血液。
骶正中动脉
为骶骨提供血液。
腰动脉
为腰部肌肉和脊髓提供血液。
脊柱区的淋巴管组成和功能
脊柱前、外侧的淋巴管
收集脊柱区浅层组织的淋巴液,回流至腹股 沟淋巴结。
骶骨的淋巴管
收集骶骨区域的淋巴液,回流至腹股沟淋巴 结。
脊柱后侧的淋巴管
脊柱区的神经根和脊髓
脊柱区的神经根是指从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束,它们在脊髓 的各个节段汇聚成神经根,穿过椎间孔,支配相应的躯干和 四肢肌肉。
脊柱解剖 ppt课件
索深部,分布范围主要为C1-4节。
2.脊髓后动脉:营养脊髓后角的后部和后索。 3.根动脉:节段性动脉的脊支,来自椎A、颈升A、肋间后A、 肋下A、腰A、骶外侧A。 (1)前根A:沿脊神经前根至脊髓,与脊髓前A分支吻合,
并分升、降支连接相邻前根A,分布于颈节以
下脊髓腹侧2/3区域。
下页 图片
ppt课件 49
下页
ppt课件 5
浅 层 结 构
(二)胸背区、腰区: 皮神经来自胸、腰神经后支的分支,于棘突两侧浅出,分布 至胸背区、腰区的皮肤。 T12后支分支—臀部; L1-3后支外侧支—臀上皮神经—竖脊肌外侧缘穿出胸腰筋膜, 下越髂嵴—臀区上部皮肤。 (三)骶尾区:
S1-3后支分支—臀中皮神经。
总目录 图 片
骶段:骶管(骶椎椎孔融合而成)。
下页
ppt课件
28
椎 管(vertebral canal)
(二)椎管腔的形态:各段椎管的形态不完全相同。 颈段上部:圆形,向下为三角形(矢径短、横径长)。 胸段:椭圆形。 腰段上、中部由椭圆演变为三角形,腰段下部外侧部出现侧隐 窝,其椎管呈三叶形。 有脊神经根走行于侧隐窝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退变、椎 体后缘骨质增生,引起侧隐窝狭窄,压迫腰脊神经,导致腰腿 痛。 椎管T4-6水平最狭小,C7、L4水平相对较小。
图片
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上1/3交界处斜向外下至斜方肌。
总目录
ppt课件 21
枕动脉
返回
ppt课件
22
椎动脉 肩胛背动脉
ppt课件
返回
23
ppt课件
返回
24
胸背神经
ppt课件
返回
25
ppt课件
返回 26
脊柱区解剖(局部解剖学) ppt课件
椎间盘 硬脊膜囊 竖脊肌
硬膜外脂肪 椎弓板
前纵韧带
硬膜外脂肪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
其内的脊神经根呈
软组织密度,周围 椎体
有低密度的脂肪组 脊神经根
织环绕
关节突关节
脊髓 椎间孔
4.椎间盘
呈软组织密度影,CT 值为70±5HU,不能区 分髓核和纤维环
椎间盘 纤维环
5.脊椎韧带
前、后纵韧带均较薄, CT上不能单独显示。 ✓ 黄韧带较厚(正常时 ≤3 mm),位于椎板和关 节突的内侧面,密度高于 硬脊膜囊和硬膜外脂肪, 显示较清晰 ✓ 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也 呈细条状软组织密度影。
竖脊肌 腹横肌
腰大肌
●起点: 腰椎侧面和横突
●止点: 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angle)
边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环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内容 枕下神经、椎动脉经过
头后大直肌
后正中穿刺法入路层次: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
旁正中穿刺(腰椎区)正中线旁1.5~2.0cm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肌腱摸 ——竖脊肌——椎板间隙——黄韧带—— 硬膜外隙——如继续进针——硬脊膜—— 硬膜下隙——蛛网膜蛛——蛛网膜下隙(蛛 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
第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脊柱局部解剖》PPT课件
二、深筋膜
(一)项筋
膜:是项区深筋膜的深层,位于斜方 肌深面,包裹夹肌和半棘肌,内 附向韧带,上附上项线,下移行 为胸腰筋膜后层
(二)胸腰筋膜:在区胸增背厚区分较为薄前弱、,中在、腰后
①后层覆于竖脊肌后面,与三背层阔。肌和下后
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 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缘 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 ②中层位于竖脊肌与腰方肌之间,内测附 于腰椎横突尖与横突间韧带,外侧在腰方 肌外侧缘与前层愈合,形成腰方肌鞘,并 作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上附于第12肋下 缘,向下附于髂嵴。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 1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腰肋韧带,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12肋的活动 度,便于显露肾。 ③前层又称腰方肌筋膜,位于腰方肌前面, 内附于腰椎横突尖,向下附于髂腰韧带和 髂嵴后份,上部增厚形成内外侧弓状韧带。
★由于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运动 中腰部胸腰筋膜易被扭伤,是腰腿 痛常见原因之一。
三、肌层
由背肌和部分腹肌组成较厚。 由浅入深分为四层:
⑴斜方肌、背阔肌和腹外斜肌后部; ⑵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上、下后 锯肌和腹内斜肌后部; ⑶竖脊肌和腹横肌后部; ⑷枕下肌、横突棘肌和横突间肌等。
①斜方肌:临床上可供作肌瓣或肌皮瓣移植。
的后外方。二者位均于斜方肌的深面,两肌 上部深面为枕下三角。
枕下三角位于枕下、项区上部的深面。
①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 ②外上界为头上斜肌 ③外下界为头下斜肌 ④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⑤浅面借致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 肌相贴, 枕大神经(颈2)行于其间,在椎动脉 和寰椎后弓间穿出,支配枕下肌。 三角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椎 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行于寰 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继穿寰枕 后膜入椎管,再经枕骨大孔入颅。
《脊柱区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脊柱的功能
保护、支持和运动
颈 曲
胸 曲
腰 曲
骶 曲
33 34
椎骨数目:
颈椎(7块) 总
胸椎(12块) 数
幼 儿
腰椎(5块)
-
骶椎(5块)
尾椎(4-5块) 块
颈椎(7块)
成 人
胸椎(12块) 腰椎(5块) 总数26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椎骨的一 般形态
椎体(前面) 椎弓(后面) 七个突起(椎弓上)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是连于棘突尖的中长 纤维束。其纤维方向 为前上斜向后下。在 第7颈椎以上的部分 称为项韧带,在第7 颈椎以下是连结胸、 腰、骶椎各棘突尖的 纵行韧带为棘上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棘间韧带
棘 上 韧 带
项韧带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突和枕外嵴,其浅层纤维连 于枕外隆凸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深层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全部颈椎 棘突。项韧带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附着于其侧面,主要限制 颈部过度前屈。
后纵韧带
黄韧带(弓间韧带)
是连接相邻椎弓后部的弹性 结缔组织膜,由弹性纤维构 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参与 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厚 0.2-0.3cm,但其厚度和宽度 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 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 腰段最厚,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以 腰段为多见,常导致腰椎管 狭窄,压迫马尾,引起腰腿 疼。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 位于寰椎后 弓与枕骨大 孔后缘之间 ,位于枕下 三角深面, 其外侧部有 椎动脉和第 一颈神经穿 过,成人皮 肤至寰枕后 膜约4~ 5cm。
寰枕后膜
寰椎横韧带
位于齿突后方,较 坚韧,有限制齿突 向后方移动的作用。
保护、支持和运动
颈 曲
胸 曲
腰 曲
骶 曲
33 34
椎骨数目:
颈椎(7块) 总
胸椎(12块) 数
幼 儿
腰椎(5块)
-
骶椎(5块)
尾椎(4-5块) 块
颈椎(7块)
成 人
胸椎(12块) 腰椎(5块) 总数26块
骶骨(1块)
尾骨(1块)
椎骨的一 般形态
椎体(前面) 椎弓(后面) 七个突起(椎弓上)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是连于棘突尖的中长 纤维束。其纤维方向 为前上斜向后下。在 第7颈椎以上的部分 称为项韧带,在第7 颈椎以下是连结胸、 腰、骶椎各棘突尖的 纵行韧带为棘上韧带。
作用:限制脊柱过度 前屈
棘间韧带
棘 上 韧 带
项韧带
项韧带起于所有颈椎的棘突,止于枕外隆突和枕外嵴,其浅层纤维连 于枕外隆凸与第七颈椎棘突之间,深层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全部颈椎 棘突。项韧带两侧有头夹肌、颈夹肌等多块肌附着于其侧面,主要限制 颈部过度前屈。
后纵韧带
黄韧带(弓间韧带)
是连接相邻椎弓后部的弹性 结缔组织膜,由弹性纤维构 成,坚韧而富有弹性。参与 围成椎管的后外侧壁。厚 0.2-0.3cm,但其厚度和宽度 在脊柱的不同部位有所差异, 颈段薄而宽,胸段窄而稍厚, 腰段最厚,随着年龄的增长, 黄韧带可出现增生肥厚,以 腰段为多见,常导致腰椎管 狭窄,压迫马尾,引起腰腿 疼。
寰枕前膜
寰枕后膜
• 位于寰椎后 弓与枕骨大 孔后缘之间 ,位于枕下 三角深面, 其外侧部有 椎动脉和第 一颈神经穿 过,成人皮 肤至寰枕后 膜约4~ 5cm。
寰枕后膜
寰椎横韧带
位于齿突后方,较 坚韧,有限制齿突 向后方移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gional Anatomy
脊 柱 区
Vertebral region
讲授提纲
一、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二、脊柱区软组织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的构造 (二)椎管内容物
一、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项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二)表面解剖
头后大直肌
头上斜肌 枕下神经 椎动脉 寰椎后弓 头下斜肌
头半棘肌 头夹肌
• 椎动脉——行程/分段
V1 段——横突孔段; V2 段——横段(枢椎横突孔), V3 段——寰椎段 V4 段——枕骨大孔段 V5 段——颅内段
腰上三角(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边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意义 1.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 2. 腰疝
椎旁软组织
脊柱后部 椎管及内容物 脊柱
脊柱前部
二、脊柱区软组织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1. 2. 3. 4. 皮肤 浅筋膜 皮神经 浅血管
(二)深层结构 1. 肌层
第1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2层:半棘肌、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腹内斜肌后部等 第3层:竖脊肌、腹横肌后部 第4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硬膜外脂肪
椎静脉丛
椎外静脉丛:椎外前静脉丛和椎外后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 椎间静脉 椎间静脉 椎体静脉
椎体静脉 椎外后静脉丛
椎外前静脉丛
椎内前静脉丛椎内后静脉丛
窦椎神经(即脊神经的脊膜支)
脊神经根与脊髓被膜关系
2.深筋膜
◆项区:分2层
浅层覆盖斜方肌;
深层在斜方肌深面,称项筋膜 ◆胸背区、腰区:分2层 浅层覆盖斜方肌、背阔肌; 深层在肌深面,称为胸腰筋膜 ◆骶尾区 深筋膜覆盖骶骨背面与骨膜愈着
■胸腰筋膜
胸背区: 薄弱覆盖竖脊肌表面 ●内侧———T棘突/棘上韧带 ●外侧———肋角
腰区: 增厚,分为浅、中、深三层。
棘突:内大量骨 松质,外为一层 薄的骨密质
2、椎骨间连接
椎弓间连结 椎体间连结
棘上韧带 黄韧带
椎弓根
棘间韧带 椎间盘
后纵韧带
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rpey纤维环构成
前纵韧带 髓核 纤维环
后纵韧带
3.脊柱临床解剖分区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前 2/3 中柱—椎体和椎间盘的后 1/3,后纵韧带 后柱—椎根、椎板、小关节及后方韧带复 合体
侧隐窝
位臵 境界 前壁:椎体后外缘 后壁:黄韧带与上关节突前面 外侧壁:椎弓根
L 1-2
L 3-4
L5
临床要点:
1.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
2. 椎间盘突出
3. 常见脊柱骨折
(二)椎管内容物
1.脊髓 位于硬脊膜囊内,为前 后稍扁的圆柱形,其各 段大小和外形不同
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上段颈髓(C1~4)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下段颈髓(C5~8)和上段胸髓(T1~4)较同序
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第
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2.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蛛网膜 spinal arachnoid mater 软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竖脊肌 腹内斜肌 第12肋
腹膜外肾脏手术时的解剖层次结构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 肌或腹外斜肌→下后锯肌或腹 内斜肌→腹横肌腱膜→ 腰方肌 →腹横筋膜、肋下神 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 经→腹膜后组织→肾后筋膜→ 肾脂肪囊。
切开背阔肌与腹外斜肌时,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骼腹 股沟神经 。 切开腰肋韧带和腹内斜肌时,注意保护肋下神经。
腰大肌 腰方肌
竖脊肌
腰肋韧带
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 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 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三、椎管的构成及内容物
(一)椎管的构成 1、椎骨及其特点
峡部
椎弓峡部pars interarticularis 为椎弓根与椎弓板移行部,由 于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故又称为关节突间部
中后柱损伤可累及神经系统
前柱 中柱 后柱
4.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后面; 后壁:椎板、黄韧带并靠邻关节突间关节; 两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5. 椎管腔的形态
颈段 呈三角形 胸段 呈圆形,以第4~6胸椎处最为狭窄。 腰段 形态不一 ○第1、2腰椎处 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第3、4腰椎处 多呈三角形 ○第5腰椎处 多呈三叶形
硬脊膜
前根 后根 软脊膜 蛛网膜
3.脊膜腔隙及内容物
• 脊髓被膜(外→内):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 被膜间隙(外→内):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网膜下隙
软脊膜 硬脊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硬膜下隙 硬膜外隙
(1)硬膜外隙
位臵 分区
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
椎静脉丛
前间隙 侧间隙 后间隙
内容 脂肪 椎静脉丛 窦椎神经 脊神经根 脊髓血管
斜方肌 半棘肌 肩胛提肌 菱形肌 背 阔 肌 横突间肌 横突棘肌 竖脊肌
腹横肌
腰大肌
●起点: 腰椎侧面和横突 ●止点: 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angle)
边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环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内容 枕下神经、椎动脉经过
1、棘突 2、肩胛冈 3、肩胛下角 4、第十二肋 5、竖脊肌 6、髂嵴 髂后上棘 7、骶管裂孔 骶角 8、尾骨 计数椎骨的体表标志
T3 T7
L4 S2
(三)脊柱区的结构配布特点
脊
柱 位于中轴部位,是脊柱区的主体部分,可分为脊柱 前部、脊柱后部和两者间的椎管及其内容物等。
椎旁软组织 附于脊柱的棘突和横突,主要为脊柱周围肌。
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 定义:由C3-C7上位椎骨的下外侧部(唇缘)与下位椎骨
上外侧的骨性隆凸(钩椎)构成。
毗邻: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
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 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椎骨的构造
椎弓根、关节突和横 突主要是骨密质
椎体:内大量骨松质, 外为一层薄的骨密质
脊 柱 区
Vertebral region
讲授提纲
一、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二)表面解剖
二、脊柱区软组织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二)深层结构
三、椎管及其内容物
(一) 椎管的构造 (二)椎管内容物
一、概述
(一)境界与分区
项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二)表面解剖
头后大直肌
头上斜肌 枕下神经 椎动脉 寰椎后弓 头下斜肌
头半棘肌 头夹肌
• 椎动脉——行程/分段
V1 段——横突孔段; V2 段——横段(枢椎横突孔), V3 段——寰椎段 V4 段——枕骨大孔段 V5 段——颅内段
腰上三角(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边界 内侧界:竖脊肌外侧缘 外下界:腹内斜肌后缘 上界:第12肋 意义 1. 肾手术腹膜外入路 2. 腰疝
椎旁软组织
脊柱后部 椎管及内容物 脊柱
脊柱前部
二、脊柱区软组织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
1. 2. 3. 4. 皮肤 浅筋膜 皮神经 浅血管
(二)深层结构 1. 肌层
第1层:斜方肌、背阔肌、腹外斜肌后部 第2层:半棘肌、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腹内斜肌后部等 第3层:竖脊肌、腹横肌后部 第4层:枕下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
硬膜外脂肪
椎静脉丛
椎外静脉丛:椎外前静脉丛和椎外后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椎内前静脉丛和椎内后静脉丛 椎间静脉 椎间静脉 椎体静脉
椎体静脉 椎外后静脉丛
椎外前静脉丛
椎内前静脉丛椎内后静脉丛
窦椎神经(即脊神经的脊膜支)
脊神经根与脊髓被膜关系
2.深筋膜
◆项区:分2层
浅层覆盖斜方肌;
深层在斜方肌深面,称项筋膜 ◆胸背区、腰区:分2层 浅层覆盖斜方肌、背阔肌; 深层在肌深面,称为胸腰筋膜 ◆骶尾区 深筋膜覆盖骶骨背面与骨膜愈着
■胸腰筋膜
胸背区: 薄弱覆盖竖脊肌表面 ●内侧———T棘突/棘上韧带 ●外侧———肋角
腰区: 增厚,分为浅、中、深三层。
棘突:内大量骨 松质,外为一层 薄的骨密质
2、椎骨间连接
椎弓间连结 椎体间连结
棘上韧带 黄韧带
椎弓根
棘间韧带 椎间盘
后纵韧带
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rpey纤维环构成
前纵韧带 髓核 纤维环
后纵韧带
3.脊柱临床解剖分区
前柱—前纵韧带,椎体和椎间盘的前 2/3 中柱—椎体和椎间盘的后 1/3,后纵韧带 后柱—椎根、椎板、小关节及后方韧带复 合体
侧隐窝
位臵 境界 前壁:椎体后外缘 后壁:黄韧带与上关节突前面 外侧壁:椎弓根
L 1-2
L 3-4
L5
临床要点:
1.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
2. 椎间盘突出
3. 常见脊柱骨折
(二)椎管内容物
1.脊髓 位于硬脊膜囊内,为前 后稍扁的圆柱形,其各 段大小和外形不同
脊髓节段与椎骨对应关系
上段颈髓(C1~4)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下段颈髓(C5~8)和上段胸髓(T1~4)较同序
数椎骨高一个椎体 中段胸髓(T5~8)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下段胸髓(T9~12)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腰髓(L1~5)平对第10、11胸椎
骶、尾髓(S1~5、Co)平对第12胸椎和第
1腰椎。
椎管及其内容物
2.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蛛网膜 spinal arachnoid mater 软脊膜 spinal dura mater
竖脊肌 腹内斜肌 第12肋
腹膜外肾脏手术时的解剖层次结构
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背阔 肌或腹外斜肌→下后锯肌或腹 内斜肌→腹横肌腱膜→ 腰方肌 →腹横筋膜、肋下神 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 经→腹膜后组织→肾后筋膜→ 肾脂肪囊。
切开背阔肌与腹外斜肌时,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和骼腹 股沟神经 。 切开腰肋韧带和腹内斜肌时,注意保护肋下神经。
腰大肌 腰方肌
竖脊肌
腰肋韧带
胸腰筋膜中层上部张于第12肋与第1 腰椎横突之间的部分增厚形成。 肾手术时,切断此韧带可加大第 12肋的活动度,便于显露肾。
三、椎管的构成及内容物
(一)椎管的构成 1、椎骨及其特点
峡部
椎弓峡部pars interarticularis 为椎弓根与椎弓板移行部,由 于位于上、下关节突之间,故又称为关节突间部
中后柱损伤可累及神经系统
前柱 中柱 后柱
4. 椎管壁的构成
前壁:椎体、椎间盘、后纵韧带后面; 后壁:椎板、黄韧带并靠邻关节突间关节; 两侧壁:椎弓根和椎间孔。
5. 椎管腔的形态
颈段 呈三角形 胸段 呈圆形,以第4~6胸椎处最为狭窄。 腰段 形态不一 ○第1、2腰椎处 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第3、4腰椎处 多呈三角形 ○第5腰椎处 多呈三叶形
硬脊膜
前根 后根 软脊膜 蛛网膜
3.脊膜腔隙及内容物
• 脊髓被膜(外→内):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 被膜间隙(外→内):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网膜下隙
软脊膜 硬脊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硬膜下隙 硬膜外隙
(1)硬膜外隙
位臵 分区
位于椎管骨膜与硬脊膜之间的窄隙
椎静脉丛
前间隙 侧间隙 后间隙
内容 脂肪 椎静脉丛 窦椎神经 脊神经根 脊髓血管
斜方肌 半棘肌 肩胛提肌 菱形肌 背 阔 肌 横突间肌 横突棘肌 竖脊肌
腹横肌
腰大肌
●起点: 腰椎侧面和横突 ●止点: 股骨小转子
腰方肌
●起点: 髂嵴 ●止点: 第12肋
枕下三角(suboccipital trangle)
边界
内上界:头后大直肌 外上界:头上斜肌 外下界:头下斜肌 底:环枕后膜和寰椎后弓 浅面:夹肌和半棘肌 内容 枕下神经、椎动脉经过
1、棘突 2、肩胛冈 3、肩胛下角 4、第十二肋 5、竖脊肌 6、髂嵴 髂后上棘 7、骶管裂孔 骶角 8、尾骨 计数椎骨的体表标志
T3 T7
L4 S2
(三)脊柱区的结构配布特点
脊
柱 位于中轴部位,是脊柱区的主体部分,可分为脊柱 前部、脊柱后部和两者间的椎管及其内容物等。
椎旁软组织 附于脊柱的棘突和横突,主要为脊柱周围肌。
Luschka关节(钩椎关节) 定义:由C3-C7上位椎骨的下外侧部(唇缘)与下位椎骨
上外侧的骨性隆凸(钩椎)构成。
毗邻:后方为脊髓、脊膜支和椎体的血管。
后外侧部构成椎间孔的前壁,邻接颈神经根。 外侧有椎动静脉和交感神经丛。
椎骨的构造
椎弓根、关节突和横 突主要是骨密质
椎体:内大量骨松质, 外为一层薄的骨密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