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生物化学考题_肝胆
A 球蛋白B 白蛋白C 纤维蛋白原D 凝血酶原E 脂蛋白 B 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 A 低密度脂蛋白(LDL) B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D 游离脂酸--清蛋白 E 乳糜微粒(CM) C 一级要求: 肝胆单选1. 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A 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B 食物蛋白质含量C 胆汁分泌量、体内脂溶性维生素贮量D 肠道 pH 值E 食物中的指溶性维生素含量 C2. 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以哪一种最多?3. 4. 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作用的实质是A 使胆红素与 Y 蛋白结合B 使胆红素与 Z 蛋白结合C 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 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 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 5. 肝内胆红素的代谢产物最多的是:A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B 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C 胆红素硫酸酯D 甘氨酸结合物E 甲基结合物A 6. 血浆胆红素以哪一种为主要的运输形式:A 胆红素-y 蛋白B 胆红素-球蛋白C 胆红素-白蛋白D 胆红素-z 蛋白E 游离胆红素C7. 粪胆素原重吸收入肝后的转归是: A 大部分以原型再排至胆道, 少量成为血液循环中的尿胆素原随尿排出B 全部以原型再排至胆道C 大部分转化成尿胆素原D 全部转化成尿胆素原E 全部入血液循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 A8. 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A 5mg%B 2mg%C 1mg%D 0.5mg%E 0.1mg%C 9. 下列哪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可提示肝脏严重病变:A 等于 1.5-2.5B 小于 2.5C 小于 1D 小于 0.5E 大于 2.5C 10. 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不应出现下述那一种情况A 尿胆红素阳性B 尿胆素原轻度增加或正常C 血清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加强D 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学习要点1. 了解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2. 掌握肝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类型、特点、意义及影响因素。
3. 了解胆汁酸代谢及其作用。
4. 熟悉胆色素的代谢过程,掌握两种类型胆红素。
5. 了解黄疸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测试题(一)填空题1. 肝脏有和双重血液供应,肝有丰富的,有利于物质交换。
肝有和两条输出通路,肝脏含有种类很多的,这是肝具有多种代谢功能的基础。
2. 肝脏通过、和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肝脏在脂类的、、、与等方面起作用。
3. 只能在肝脏合成的蛋白质有、和等,急性肝炎时血清明显上升。
肝脏通过循环合成来降低血氨。
4. 肝在维生素的、和等方面都有主要作用,肝脏是激素的重要器官。
5. 生物转化共有两相反应,其中第一相反应包括、和,第二相反应是。
其中反应为最主要的生物转化方式。
6. 胆红素在血液中与组合成为胆红素,它随尿排出。
7. 肝脏能迅速从血中摄取胆红素,原因是肝细胞内有两种载体蛋白和。
胆红素被运到滑面内质网上与结合成为胆红素,它由尿排出。
8.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作为脂肪的,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抑制结石的形成;对有调控作用。
9. 胆红素在血中主要与结合为胆红素,这是胆红素在血中的运输形式,其分子量变大,能随尿排出。
这种形式既了胆红素的溶解度,又了其毒性。
10. 黄疸有三种类型,分别为、和。
(二)选择题A1型题1. 下列哪种物质仅在肝脏合成()A. 胆固醇B. 糖原C. 血浆清蛋白D. 尿素E. 血脂2. 短期饥饿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A. 肌糖原的分解B. 蛋白质分解增加C. 糖异生作用D. 酮体的利用率升高E.肝糖原的分解3. 生物转化时下列哪种物质不能做为结合反应的供体()CO~SCoA C. UDPGA D. ALa(丙氨酸) E. SAMA. PAPSB. CH34. 溶血性黄疸患者的发病原因是()A. 肝实质性病变B. 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C. 肝功能下降D.肝内外胆道阻塞 E. 大量红细胞被破坏5. 胆汁酸对自身合成的调控是()A. 激活3α—羟化酶B. 抑制3α—羟化酶C. 激活7α—羟化酶D. 抑制7α—羟化酶E.抑制12α—羟化酶6. 属于次级胆汁酸的是()A.甘氨胆酸B.鹅脱氧胆酸C.牛磺胆酸D. 石胆酸E. 胆酸7. 有关胆汁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B. 胆色素代谢的产物C. 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D. 在肝脏由胆固醇转变生成E.负反馈调节胆固醇的生物合成8. 不参与肝脏生物转化反应的是()A. 结合反应B. 氧化反应C. 分解反应D. 水解反应E.还原反应9.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和解毒作用是()A. 完全相同的B. 完全不同的C. 相反的D. 相关的E.以上都对10. 所有的非营养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后()A. 毒性降低B. 水溶性降低C. 水溶性增强D. 脂溶性增强E.极性减弱11. 下列有关胆红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肝细胞内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 由肝内排出是复杂的耗能过程C.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的合成是在肝细胞溶酶体内进行的D. 它具有亲脂疏水的特性E. 在肝内的代谢包括摄取、结合、排泄三个过程。
生化笔记中关于肝胆生化的内容
生化笔记中关于肝胆生化的内容下面的内容是从WORD中copy过来的,格式有点乱,而且没有化学结构式,而笔记上是有的,本站可以提供原来的笔记的复印及WORD中重新排版后打印的两种形式供选择。
一、肝脏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1、定义:指肝脏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的化学变化,使其水溶性增强,极性增大,有利于从肾及胆汁排出的过程,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主要在肝脏进行,其他脏器也进行,但量少,如:肾上腺皮质。
2、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内源性生物转化物质:起作用后的H,N递质、NH3、肠道产生的有机胺(R-NH2)外源性生物转化物质:毒物、药物、食物添加剂(防腐剂、苯甲酸钠)、植物色素(番茄素)、葡萄皮:含白黎芦醇 a、提高机体免疫力;b、抗氧化作用3、肝脏生物转化的意义1)、解毒与致毒的两重性致毒效应:如山道年,本身无毒,但经肝脏生物氧化后有毒;致癌:3,4-苯并芘在肝生转化成3,4-苯并芘环醇->亲核反应,产生突变复合物2)、具有多样性肝脏生物转化的化学反应多种多样氧化、还原、水解同一种反应可在不同物质进行,一种物质也可以进行不同的反应4、生物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第一相反应:初始的,最容易进行的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最彻底、最后的反应)(一)氧化反应:体内的氧化很少直接加氧,主要是脱氢、脱电子,如果是直接加氧氧化,多为加单氧氧化(氧自由基氧化)按部位分:a、非微粒体氧化体系(胞浆线粒体氧化:主要是脱氢氧化)人的肝脏醇脱氢酶活性差别很大b、微粒体氧化(混合功能氧化酶、加单氧酶)加单氧酶系的第一个酶是:加单氧酶;第二个酶是NADPH2-P450还原酶线粒体氧化体系:递电子体:cytb-c-a-a3微粒体氧化体系:细胞色素P450要点:1)、加单氧酶系不是一个酶催化,是微粒体内的一个酶系,主要是:加单氧酶、NADP.2H、P450还原酶2)、加单氧酶系氧化时的原子通常是在含S和含N的原子上(特异性强)3)、微粒体的氧化体系递电子体系为细胞色素P450线粒体的氧化体系递电子体系是:cytb-c-a-a3线粒体氧化是一系体过程,微粒体为混合进行(二)还原反应:体内的还原反应基本上是加氢还原,主要有偶氮还原酶和硝基还原酶(三)水解反应:1)、阿斯匹林抗凝血作用:抑制ATP生成ADP(供血小板靠边)2)、阿斯匹林少量服用为宜3)、肠溶衣阿斯匹林吸收率低,4)、糖尿病伴高血压,收缩压增高的病人(易血管破裂出血不止)不适用阿斯匹林(四)、结合反应:肝脏具有结合反应所需物质(其他脏器没有)1、活性葡萄糖醛酸:肝泰乐、肝宁等保肝药多为葡萄糖醛酸衍生物UTP+GA-->UDP-GA血胆红素+UDP-GA--->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色素I)血胆红素+2UDP-GA--->双葡萄糖醛胆红素(色素II)2、PAPS: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a、雌酮+PAPS-->氧化物解毒b、"PAPS-VD"(乳法中的活性VD3),婴儿6个月内不需补VD、Ca++3、谷胱肝肽(GSH)4、甲基:力量薄弱二、胆汁酸代谢:脂肪组织吸收、胆囊术后腹泻、胆固醇结石(一)、胆汁酸的种类:胆汁内所有酸性物质的总称胆汁酸盐:主要是NA盐胆囊胆汁:90%的水、10%的有形成分两大类:1、初级胆汁酸(肝脏原始制造)初级游离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初级游离胆汁酸在肝细胞内进行初级生物转化,与肝脏内两种物质(甘氨酸、牛磺酸)结合初级结合胆汁酸(甘氨胆酸、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2、次级胆汁酸:(肠道合成)次级游离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次级结合胆汁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氨基酸液选择:1、选入的AA液体必须含鹅必需AA(且比例合适)2、选入的AA液体必须含支链AA(脯、亮、异亮)这三种支链氨基酸不损害肝脏,因其不经过肝脏,直接在肌肉内代谢;3、选入的AA液体不能含有很高的甘氨酸,甘氨酸多了相应给体内氨量多了人体消耗糖最多的器官是脑人体消耗酮体脂肪最多的是心脏肝脏仅仅消耗AA脱氨以后的骨架(功能最强、耗能最低)长链AA、共价键愈多、含能量就越多(共价键断裂、释放能量)甘AA无能量4、牛磺酸是带磺酸的AA;牛磺酸不是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AA之一;是人体肝脏用于解毒的AA;不是一种?氨基酸,是一种?氨基酸(二)胆汁酸的代谢及其调节1、所有的细胞都要从机体血液中摄取胆固醇组成CM2、性腺细胞从血中摄取胆固醇(LDL)合成男女性激素3、所有的皮质激素原料都是胆固醇,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4、人体从血液中摄取胆固醇在体内合成VD3,5、肝脏从血液中摄取胆固醇在肝脏内合成胆汁酸A、胆汁酸合成胆固醇---(7?羟化酶(限速酶))-->7?羟基胆固醇(重要的中间产物)--胆酸和鹅脱氧胆酸HDL把血中多余的胆固醇逆转运至肝脏B、调节a、7?羟胆固醇对7?羟化酶产生负反馈调节b、T3、T4促进7?羟化酶的活性,T3、T4特别是T3,使胆固醇源源不断地进入肝脏甲亢->血胆固醇下降;甲状腺功能降低(粘液性水肿)->血胆固醇升高c、VC抗坏血酸,极容易被氧化,氧化后的VC颜色变红,可诱发肾结石、膀胱结石氧化后的VC能使肾草酸盐形成结晶;VC在体内可促进羟化反应,在肝脏可促进胆固醇羟化;VC在肝脏内可促进胆固醇变为胆汁酸大剂量VC可对抗流感三、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指肝脏与肠道之间胆汁酸的循环,其生理意义是:1、在肝脏原始合成的初级胆汁酸,其对人体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肠道脂肪的吸收,因为胆汁酸是一种乳化剂,可促肠道中大分子脂肪颗粒乳化成脂滴2、60个分子的胆汁酸才溶解一个分子的胆固醇3、生理学意义在于:人体每天需要胆汁酸12-30g,才能保证肠道脂肪的吸收,但人体胆汁酸库仅有6-9克,故每天循环4-6次(肠肝循环的图示这里略去,可以去书上找)原发性肝癌:血石胆酸升高;转移性肝癌:石胆酸不升高(实际中无意义)四、胆红素的代谢与黄疸的关系:1、胆红素的生成:(图略)胆红素:人的是黄绿色;两栖类动物是胆蓝素;鸡是胆绿素胆汁内所有具有色素物质的总称叫胆色素。
生化检验专科第十三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1
本章内容概要: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肝疾病的生物化学改变 第三节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 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 熟悉: 肝脏的生物化学功能 了解:肝脏的基本结构构。
2
3
第一节 概述
中医对肝脏的理解
4
肝脏:将军之官
脏是指实心有结构的 器官,有心、肝、脾、 肺、肾为五脏
血氨
激素
25
2. 生物转化的物质
苦差事
内源性非营养物: 氨、胺、胆色素、激素
外源性非营养物: 药物、毒物、食品防腐剂、 色素
3. 生物转化的意义
① 对体内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灭活 ②对外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失活与活 化双重性)
激素的灭活 维生素的活化
26
2. 生物转化作用的变化
罢工(苦差事) 排泄问题
(1)血氨升高,血尿素降低。 (2)胺类物质代谢减慢。 (3)激素灭活功能降低。 (4)外源有毒物质积累→致癌/致畸。 (5)改变药物代谢方式和作用规律。
27
肝
脏
的
生
物
化
学
转
化
功
能
毒物或者代谢废物在体内累积
28
病例讨论
【病例摘要】
女性,61岁,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近一个月入院。 1月前无 明显诱因,出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伴有轻度腹痛,无明显发热,经对症 治疗后即缓解,反复发作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食欲、睡眠无 明显变化。6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 查体:发育 营养正常,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上腹部可 见手术瘢痕,腹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 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Murphy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本院B超: 肝内胆管扩张,直径0.4-0.6cm,肝总管直径0.8cm,胆总管内未见结石。
生物化学考题_肝胆
生物化学考题_肝胆一级要求:肝胆单选1.肠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率主要取决于:A 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比例B 食物蛋白质含量C 胆汁分泌量、体内脂溶性维生素贮量D 肠道pH 值E 食物中的指溶性xx含量C2.正常人肝脏合成的血浆蛋白质以哪一种最多?B xxA 球蛋白C 纤维蛋白原D 凝血酶原E 脂蛋白3.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A 低密度脂蛋白(LDL)B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D 游离脂酸--清蛋白E 乳糜微粒(CM)BC4.肝细胞对胆红素生物转化作用的实质是A 使胆红素与Y 蛋白结合B 使胆红素与Z 蛋白结合C 使胆红素的极性变小D 增强毛细胆管膜上载体转运系统有利于胆红素排泄E 主要破坏胆红素分子内的氢键并进行结合,极性增加,利于排泄5.肝内胆红素的代谢产物最多的是:A 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B 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C 胆红素硫酸酯D 甘氨酸结合物E 甲基结合物6.血浆胆红素以哪一种为主要的运输形式:A 胆红素-y蛋白B 胆红素-球蛋白C 胆红素-xxD 胆红素-z蛋白E 游离胆红素7.粪胆素原重吸收入肝后的转归是:EACA 大部分以原型再排至胆道,少量成为血液循环中的尿胆素原随尿排出B 全部以原型再排至胆道C 大部分转化成尿胆素原D 全部转化成尿胆素原E 全部入血液循环以原型从尿中排出A8.正常人血清胆红素总浓度不超过:A 5mg%C 1mg%E 0.1mg%B 2mg%D 0.5mg%C9.下列哪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可提示肝脏严重病变:A 等于1.5-2.5B 小于2.5C 小于1D 小于0.5E 大于2.510.肝细胞性黄疸病人不应出现下述那一种情况A 尿胆红素阳性B 尿胆素原轻度增加或正常C 血清范登堡试验直接反应阳性、间接反应加强D 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CE 血清结合胆红素减少11.复用苯巴比妥类药物可降低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的机理是:A 刺激肝细胞y 蛋白合成与诱导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合成B 药物增加了它的水溶性有利于游离胆红素从尿液中排出C 刺激Z 蛋白合成D 药物将游离胆红素分解E 药物与游离胆红素结合,抑制了它的肠肝循环12.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的生成需什么酶催化:A 葡萄糖醛酸基结合酶B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C 葡萄糖醛酸基生成酶D 葡萄糖醛酸基酯化酶E 葡萄糖醛酸基脱氢酶13.血浆中的未结合胆红素主要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而运输:A 脂蛋白B α2-巨球蛋白C 糖蛋白D 有机阴离子E 血浆xx14.下列胆汁酸哪一种为次级游离胆汁酸?A 牛磺胆酸B 甘氨胆酸C 脱氧胆酸E 甘氨鹅脱氧胆酸D 牛磺鹅脱氧胆酸CEABE15.血红素加氧酶分布于肝、脾、骨髓中网状内皮细胞的什么部位:A 线粒体内B 微粒体内C 溶酶体内D 质膜上E 胞液内16.肝细胞内胆红素主要以下列哪一种形式存在?A 胆红素-脂类B 胆红素-Y蛋白C 胆红素-Z蛋白D 游离胆红素E 与肝蛋白结合17.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仅在肝脏中进行?A 尿素B 糖原C 血浆蛋白D 脂肪酸E 胆固醇18.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去路是BBAA 转变成维生素D3B 转变成性激素C 转变成肾上腺皮质激素D 转变成胆汁酸E 在肠道胆固醇受细菌作用生成粪固醇排出D19.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的限速酶是A 1-α羟化酶B 26-α羟化酶C 7-α羟化酶D 还原酶E 异构酶C20.下列哪一种胆汁酸是初级胆汁酸?A 甘氨石胆酸B 甘氨胆酸C 牛磺脱氧胆酸D 牛磺石胆酸E 甘氨脱氧胆酸B21.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排泄出现?A 未结合胆红素B 结合胆红素C 肝前胆红素D 间接反应胆红素E 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B22.下列哪种情况尿中胆素原族排泄量会减少?A 肝功能轻度损伤B 肠道阻塞C 溶血D 碱中毒E 胆道阻塞E23.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 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B 粪胆素原增加C 尿胆素原增加D 尿中出现胆红素E 粪便颜色加深D24.阻塞性黄疸的特点是:A 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B 血清胆素原剧增C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D 粪胆素原大量生成E 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加,间接反应阳性A25.胆红素因为与下列那种物质结合而被称为结合胆红素:A 清蛋白B α1-球蛋白C Y 蛋白D Z 蛋白E 葡萄糖醛酸E26.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A γ-球蛋白B β-球蛋白C α2-球蛋白D α1-球蛋白E 清蛋白E27.下列对结合胆红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主要是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B 与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C 水溶性大D 随正常人尿液排出E 不易透过生物膜D28.下列化合物哪一种不是胆色素?A 血红素B 胆绿素C 胆红素D 胆素原族E 胆素族A29.下列关于胆红素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其乙烯基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 在生理pH 下其双葡萄糖醛酸酯有两个阴离子基团C 葡萄糖醛酸酯在肠中生成D 在β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E 血胆红素易于通过肾脏排出体外D30.合成尿素的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分布特点是:A 仅存在于肝细胞内B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C 肝细胞与肾脏组织内并存D 仅存在于肾脏组织E 主要存在于肾脏组织B31.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A 血清游离胆红素猛增,间接反应强阳性B 血清结合胆红素猛增,直接反应强阳性C 尿、粪中的胆素原减少D 患者粪便呈白陶土色E 尿中胆红素增加32.肝细胞生成胆红素的亚细胞部位是:A 微粒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氏复合体D 胞液E 溶酶体33.胆红素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作用是:AAA 增加其溶解度便于在血中运输,限制它自由地进入细胞内,以免引起细胞中毒B 使它易于进入细胞内贮存C 便于随胆汁排出体外D 增加其溶解度便于随尿液排出体外E 便于经肠道排泄34.胆绿素还原酶活性需辅助因子:A NADH+H+B NAD+C O2D NADPH+H+E NADP+35.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在肝脏合成?A 尿素B 脂肪酸C 糖原D 血浆清蛋白E 凝血因子Ⅳ36.肝脏自身的能量主要来自:A 葡萄糖B 脂肪酸C 氨基酸D 酮体E 乳酸37.结合胆红素是指:A 胆红素与血浆中清蛋白结合B 胆红素与血浆中球蛋白结合C 胆红素与肝细胞内Y 蛋白结合D 胆红素与肝细胞内Z 蛋白结合E 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38.下列胆汁酸中哪些属于次级结合胆汁酸?A 甘氨脱氧胆酸B 石胆酸C 牛磺鹅脱氧胆酸D 脱氧胆酸E 鹅脱氧胆酸39.下列哪项与间接胆红素无关A 未经肝细胞转化B 不能由肾小球滤过C 具有亲脂、疏水的性质D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E 水中的溶解度小40.下列哪项与直接胆红素无关A 能返流入血使血中间接胆红素升高B 已和葡萄糖醛酸结合C 易随胆汁与尿液排出D 和重氮试剂呈直接反应E 水中的溶解度大41.脂类代谢中下列哪项与肝脏无关A 分泌胆汁B 合成酮体C 合成LDLD 合成VLDLE 合成胆固醇ADEBEADAC42.胆红素生成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A NADHB FADH2C FMNH2D NADPHE TPP43.下列哪种途径不参与肝脏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A 糖的有氧氧化B 糖原的合成D 糖异生E 以上都是44.与肝脏无关的代谢过程有A 将胡萝卜素转变为维生素AC 糖原的分解ADB 将25-OH-D3转变为1, 25-OH-D3C 将维生素PP转变为NAD+和NADP+的组成成分D 将泛酸转变为CoA 的组成成分E 维生素B6转变为磷酸吡哆醛B45.影响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因素不包括A Y 蛋白缺乏B UDPGA 来源不足C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D 血中清蛋白浓度E 血中球蛋白浓度E46.阻塞性黄疸不应出现A 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B 尿胆素原↓D 尿胆红素阴性E 粪胆素原↓D47.肝脏在脂类代谢中没有的功能是A 生成酮体B 利用酮体C 使胆固醇转变生成胆汁酸D 合成脂蛋白E 合成胆固醇48.饥饿时肝脏中物质代谢不会A 糖原分解增多B 蛋白质分解增强C 酮体生成增多D 糖异生作用增强E 酮体生成减少49.肝脏在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是A 合成血浆蛋白C 水解尿素B 合成抗体蛋白D 生成铵盐E 通过嘌呤核苷酸循环脱氨50.哪一种物质不是初级胆汁酸?A 胆酸B 脱氧胆酸C 鹅脱氧胆酸D 牛磺胆酸E 甘氨胆酸51.正常粪便的棕黄色是由于存在下列什么物质:A 粪胆素B 尿胆素原C 胆红素D 血红素52.肝脏对糖代谢最主要的作用是:A 肝糖原的分解作用B 肝糖原的合成作用C 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D 将糖转变为脂肪E 糖异生作用ABEABC53.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易从尿中排出:A 粪胆素原B 中胆素原C 尿胆素原D 未结合胆红素E 结合胆红素54.关于未结合胆红素在肝内的转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不经转变直接由胆道排出B 正常情况下主要与1分子葡萄糖醛酸形成复合物C 胆红素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D 葡萄糖醛酸的半缩醛羟基与胆红素上羟基形成苷E 胆红素主要与硫酸结合C55.胆红素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分解产生?A 肌红蛋白B 细胞色素C 过氧化氢酶D 过氧化物酶DE 血红蛋白E56.血浆胆固醇的酯化受哪种酶催化:A 肉毒碱脂酰转移酶B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C 脂蛋白脂肪酶D 脂酰-CoA合成酶E 甘油三酯脂肪酶B57.下列关于摄取、转化胆红素的机理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肝细胞膜能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毛细胆管中B 肝细胞膜上存在特异性载体C 在肝细胞浆中存在配体蛋白D 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为尿胆素原E 肝细胞能将胆红素转变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D58.肝脏对脂代谢哪项作用不存在:A 合成VLDL 及HDLC 合成酮体E 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B 合成LCATD氧化酮体D59.下列有关尿胆素原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 溶血性黄疸时尿和粪中尿胆素原增加B 肝细胞性黄疸尿中尿胆素原常常增加C 能氧化成尿胆素D 是胆红素还原的产物E 是胆红素氧化的产物E60.生物转化过程最重要的结果是A 使毒物的毒性降低B 使药物失效C 使生物活性物质灭活D 使某些药物药效更强或毒性增加E 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加,利于排泄E61.下列胆汁酸中哪些属于初级结合胆汁酸?A 牛磺脱氧胆酸B 石胆酸C 甘氨鹅脱氧胆酸E 胆酸D 胆烷酸CABCD一级要求:1.2.3.BCAA/AAACE/C生物转化名词解释8.结合胆红素9.直接胆红素10.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11. Y蛋白12. Z蛋白13.胆红素UDPGa 转移酶14.葡萄糖醛酸胆红素酯15.胆色素的肠肝循环16.游离胆汁酸17.结合胆汁酸18.初级胆汁酸19.次级胆汁酸20.7α羟化酶21.尿三胆22.胆素原与胆素23.胆汁酸的肠肝循环24.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医学检验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生物化学(7)肝胆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考纲要求》1.肝胆生化(1)肝脏的代谢了解(2)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熟练掌握(3)胆汁酸代谢紊乱与疾病熟练掌握(4)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熟练掌握2.肝胆疾病的检查(1)酶学检查(ALT、AST、ALP、GGT、ChE)方法学评价、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2)胆红素代谢产物(血浆总胆红素、结合与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和胆汁酸测定的方法学评价及临床意义熟练掌握(3)肝纤维化标志物(Ⅲ、Ⅳ型胶原等)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熟悉(4)肝昏迷时的生化变化及血氨测定掌握3.肝细胞损伤时的其他有关检查及临床意义(1)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2)糖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3)脂代谢异常的检查了解(4)各种急、慢性肝病时综合考虑应选择的试验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维持机体内外其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有:1.代谢功能,参与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分解和储存;核酸代谢;激素的生物转化;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
2.排泄功能,如胆红素、胆酸、药物、某些阴离子染料等的运输和排泄。
3.解毒功能,参与对药物、毒物等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
4.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在正常情况下,肝脏各种功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当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素侵袭时,其功能状态和组织结构必然受到影响。
肝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肝细胞损伤,间质反应,胆汁淤积,局限性肝损害及肝血管系统损害五种。
以上病理改变往往合并存在,但有所侧重,从而出现各种肝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导致有关的试验结果异常。
一、肝胆生化(一)肝脏的代谢功能1.糖代谢:肝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
肝脏通过肝糖原的合成分解及糖异生作用维持血糖浓度的恒定。
进食之后自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再进入肝脏,肝细胞迅速摄取葡萄糖,并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
于是在肝静脉血液中保持着较低的血糖浓度。
肝胆生化重点
肝胆生化
本节考点
胆色素的代谢。
维生素的作用。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肝脏生物转化的概念和特点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及酶系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其中氧化反应是最为常见。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1.葡糖醛酸的结合:是最重要、最普遍的结合反应。
2.硫酸结合:也是常见的结合反应。
(1)硫酸供体: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
(2)催化酶:硫酸转移酶。
(三)影响肝脏的生物转化的因素
肝脏生物转化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诱导物或服用药物状况有关。
胆色素的代谢
衰老红细胞肝、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所释放的血红蛋白分解变成血红素再变成胆绿素,最后变成胆红素。
肝细胞滑面内质网内通过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等一系列的反应生成结合胆红素。
(一)结合胆红素和游离胆红素性质
(二)胆色素和黄疸
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及排泄能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血浆胆红素含量增多,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由于胆红素为橙黄色物质,过量的胆红素可扩散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例题
能够与胆红素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的物质是
A.葡糖醛酸
B.胆汁酸
C.胆素原
D.珠蛋白
E.清蛋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主要看胆红素是否与葡糖醛酸结合。
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复习笔记:肝胆生化
临床执业医师生物化学复习笔记:肝胆生化
一、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概念: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水溶解性),使其易于随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这种体内变化过程成为生物转化。
(二)生物转化反应类型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葡萄糖醛酸结合(最常见的结合方式)
二、胆汁酸代谢
(一)胆汁
胆汁由肝细胞分泌;
主要的固体组成成分是胆汁酸盐;
乳化作用,促进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
(二)胆汁酸的分类
1.初级胆汁酸:胆酸、鹅脱氧胆酸、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
2.次级胆汁酸:脱氧胆酸、石胆酸、甘氨石胆酸、牛磺石胆酸、甘氨脱氧胆酸、牛磺脱氧胆酸
(三)胆汁酸的合成限速酶:7-α-羟化酶。
三、胆色素代谢
两种胆红素性质比较
体内生物转化中最常见的结合反应是非营养物与
A.硫酸结合
B.葡萄糖醛酸结合
C.乙酰基结合
D.甲基结合
E.谷胱甘肽结合
【正确答案】B
能够与胆红素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的物质是
A.葡糖醛酸
B.胆汁酸
C.胆素原
D.珠蛋白
E.清蛋白
【正确答案】A。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第五版)汇总.
(五)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
1.胆汁酸的代谢
胆汁酸(bile acids)是胆汁中 存在的一类24碳胆烷酸的羟基 衍生物,属内源性有机阴离子。 分子内部既含有亲水基团,又 含有疏水基团,其立体构型具 有亲水和疏水两个侧面,因而 使胆汁酸表现出很强的界面活 性。 主要有:胆酸(cholic acid,CA)、鹅脱氧胆酸 (chenodeoxycholic acid,CDCA)、脱氧胆酸 (deoxycholic acid,DCA)和少量石胆酸 (1ithocholic acid,LCA)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1)肝胆疾病胆汁酸的代谢异常 1)急性肝炎 3)肝硬化 2)慢性肝炎 4)胆汁淤积
(2)肠道疾病中的胆汁酸代谢异常 (3)高脂血症时的胆汁酸代谢异常 (4)遗传性缺陷所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 1)特发性新生儿肝炎 2)脑腱性黄瘤病 3)Zel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肝细胞性黄 疸和梗阻性黄疸,可联合应用反映胆道梗阻 及肝细胞损伤的其他有关肝功能检验指标进 一步加以鉴别
四、血清总胆汁酸及结合胆酸
●血清总胆汁酸的测定是反映肝细胞损 害的一个敏感指标,它不仅用于临床诊 断,而且还能反映病情和估计疾病预后。
● CA/CDCA比值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病变 和肝实质细胞性病变的鉴别指标。比值 > 1,见于胆道梗阻性病变;反之,见于 肝实质细胞性病变 。
(一)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肝胆疾病的 生物化学检验
林孟戈
本章学习过程中请你思考: 1、肝细胞损伤时,蛋白质、糖、脂类发生哪些
代谢性变化?
2、如何鉴别诊断三种类型的黄疸?
3、肝胆疾病的临床酶学检测项目主要有哪些?
4、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试验有哪些?各有何特 点? 5、如何评价肝功能检验结果?
肝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复习提要
肝的生物化学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肝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双重血液供应,生成的胆汁经胆管排人十二指肠。
肝丰富的血液供应和独特的形态结构使其代谢极为活跃,不仅在糖、脂、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代谢方面与全身各组织器官密切相关,而且还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转化等重要功能。
第一节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肝的糖代谢不仅为自身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还为其他器官的能量需要提供葡萄糖。
肝通过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的异生作用来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保障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肝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与运输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肝细胞是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的重要器官,也是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的重要器官,还是氨基酸代谢的重要场所。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肝在吸收、储存、运输及代谢维生素方面起重要作用。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多种激素在发挥其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中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这一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
第二节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一、生物转化的概述(一)定义:机体对内外源性非营养物质进行各种代谢转变,增加其水溶性(或极性),使其随胆汁、尿排出的过程。
(二)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1.内源性物质:激素、神经递质和其他胺类等一些对机体具有强烈生物学活性的物质,以及氨、胆红素等对机体有毒性的物质。
2.2.外源性物质:食品添加剂、色素和药物,还有肠道经细菌作用产生的腐败产物(如胺、酚、吲哚和硫化氢等)等。
(三)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1.对体内的非营养物质进行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除(灭活作用),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作用)。
2.生物转化作用可将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增高,变为易于从胆汁或尿液中排出体外的物质。
3.有些物质经肝的生物转化后,其毒性反而增加或溶解性反而降低,不易排出体外。
所以,不能将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简单地看作是“解毒作用”。
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
蛋白质代谢异常
急性肝损害时,血浆蛋白质浓度变化不大; 慢性肝病时
---血浆清蛋白降低,γ-球蛋白升高,出现清蛋 白与球蛋白(A/G)的比值降低,甚至倒置。
---血浆尿素水平呈低值,血氨增高。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比值下降。
13
(二)糖代谢异常
肝是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保障 全身各组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包括——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正常人每天可生成250~350mg胆红素,其中约 80%以上来自衰老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血红蛋 白的分解。
1)衰老的RBC破坏、降解
胆红素来源
2)无效红细胞生成
3)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 蛋白质(细胞色素、过氧 化物酶、 肌红蛋白等) 分解
➢对从动脉血带来的代谢物进行加工利用。
8
3. 生物转化功能(biotransformation)
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 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 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 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
3.化学组成---含众多酶系 故肝脏有“物质代谢中枢”之称!
一、肝脏的主要生物化学功能
1. 合成与分泌功能
➢合成血浆蛋白质(除γ-球蛋白以外),如 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转运 蛋白质等。
➢合成并分泌胆汁酸,调节体内胆固醇水 平并促进脂类和脂溶性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7
2. 加工与储存功能
➢将营养物质进行加工,变成人体内 自己的成分供应全身,并将多余的 物质加以储存;
第12章 肝胆生物化学
第12章肝胆生物化学一、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定义“:机体将一些内源性或外源性非营养性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极性(水溶性),使其易随胆汁或尿液排泄,这种体内转化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水解(第一相反应)和结合(第二相反应)。
二、胆汁酸的代谢1.胆汁酸的分类:按生成部位分: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
初级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
次级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石胆酸及相应结合型胆汁酸。
按结构分游离胆汁酸和结合胆汁酸(是否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2.初级胆汁酸的生成:在肝细胞中以胆固醇为原料转化生成;关键酶:胆固醇7α-羟化酶。
3. 次级胆汁酸的生成与肠肝循环:结合型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道,在小肠下端和大肠腔内经肠道细菌作用,使结合型胆汁酸水解脱去甘氨酸和牛磺酸而成为游离胆汁酸,后者继续在肠菌作用下,7位脱羟基而转变成次级胆汁酸。
胆汁酸的肠肝循环: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后,通过重吸收经门静脉又回到肝,在肝内转变为结合型胆汁酸,经胆道再次排入肠腔的过程。
4.胆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2)防止胆结石的生成三、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在体内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
1.胆红素的生成: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在单核-巨噬细胞中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的催化下首先生成游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亲脂疏水)。
2.血液中的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3.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及排泄: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由转运蛋白(Y\Z)运到内质网;在内质网中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变生成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溶性,不易透过细胞膜)。
胆红素的排泄: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再随胆汁排入肠道。
两种胆红素的区别*4.胆红素在肠中的转变: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肠道后,在肠菌的作用下,水解脱去葡萄糖醛酸成为未结合胆红素,之后通过还原反应生成无色的胆素原族。
生物化学肝胆生物化学
滑面内质网
胆红素与胞质配体蛋白结合
(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
*
*
*
未结合胆红素: 尚未进入肝细胞,没有经过肝的生物 转化,未与葡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的胆红素 称为未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经过肝的生物转化作用,与葡糖醛酸结 合或与硫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
*
*
(三)肝对胆红素的排泄作用
在肝细胞中经转化生成的结合胆红素 水溶性增强,容易溶解在胆汁中,自肝细 胞释放到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入肠腔。
毛细胆管中胆红素的浓度远高于肝细胞,所以肝细胞排出胆红素的过程是一个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转过程。
清蛋白-胆红素(未接合胆红素)
清蛋白
胆红素
运输形式 胆红素-清蛋白;少量与α1球蛋白结合运输。
*
三、胆红素在肝细胞中的转变
(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 (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 Leabharlann 三)肝对胆红素的排泄作用*
胆红素在肝血窦中可以自由双向通过肝细胞膜进入肝细胞。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入量取决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
Metabolism of Bile Pigment and Jaundice
*
*
*
(二)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血红蛋白
珠蛋白
血红素
胆绿素还原酶
NADPH+H+
胆红素
衰老的红细胞
肝、脾、骨髓
网状内皮系统
胆绿素
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
O2
NADPH+H+
Fe3+
CO+H2O+NADP
+
胆红素空间结构示意图
肝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复习提要
肝的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复习提要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具有极其复杂和多样化的生物化学功能。
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理解肝脏的生物化学过程对于掌握整体的生理代谢机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肝的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复习提要。
一、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糖代谢肝脏在维持血糖稳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肝脏通过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起来,或者将其转化为脂肪酸,进而合成甘油三酯储存。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同时肝脏还能通过糖异生途径将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转化为葡萄糖,以补充血糖。
2、脂类代谢肝脏是脂类代谢的重要场所。
它能合成和分泌胆汁酸,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能够合成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等脂类物质,同时也能对脂类进行分解代谢,将脂肪酸氧化分解为乙酰辅酶 A,为机体提供能量。
此外,肝脏还参与脂蛋白的合成和代谢,调节体内脂类的运输和分布。
3、蛋白质代谢肝脏是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重要器官。
它能合成多种血浆蛋白质,如白蛋白、凝血因子等。
同时,肝脏也能对氨基酸进行代谢,通过转氨基作用和脱氨基作用,将氨基酸转化为酮酸和氨。
氨在肝脏中经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排出体外。
二、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是指机体将非营养物质进行化学转变,增加其水溶性,使其易于排出体外的过程。
肝脏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
1、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包括第一相反应和第二相反应。
第一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使非营养物质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暴露出某些极性基团。
第二相反应是结合反应,将第一相反应产生的极性基团与某些内源性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谷胱甘肽等)结合,进一步增加其水溶性,利于排出。
2、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疾病、遗传因素等。
例如,新生儿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脏的生物转化功能会有所下降。
三、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1、胆汁的成分和作用胆汁主要由水、胆汁酸、胆色素、胆固醇、磷脂等组成。
生物化学肝的生物化学
不同营养状态下肝内如何进行糖代谢? 饱食状态:
• 肝糖原合成↑ •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空腹状态:
• 肝糖原分解↑
饥饿状态:
• 以糖异生为主 • 脂肪动员↑→酮体合成↑ →节省葡萄糖
目录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占据中心地位
作用: 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
目录
肝在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平衡上起中心作用 肝是合成胆固醇最活跃的器官,是血浆胆固醇 的主要来源; 胆汁酸的生成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肝也是体内胆固醇的主要排泄器官; 肝对胆固醇的酯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
三、肝的蛋白质合成及分解代谢 均非常活跃
肝在人体蛋白质合成、分解和氨基酸 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非营养物质
内源性:如激素、神经递质、胺类等 外源性:如食品添加剂、药物、毒物等
目录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肝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 肾、肺、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 化功能 。
目录
(二)生物转化的意义
生物转化可对体内的大部分非营养物质进行代 谢转化,使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灭活), 或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
人体内约99%的胆固醇随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 其中⅓以胆汁酸形式,⅔以直接形式排出体外。
胆汁中的胆汁酸盐与卵磷脂协同作用,使胆固醇 分散形成可溶性微团,使之不易结晶沉淀而随胆 汁排泄。
胆固醇是否从胆汁中沉淀析出主要取决于胆汁中 胆汁酸盐和卵磷脂与胆固醇之间的合适比例(正 常比值 10︰1)。
目录
肝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肝细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合成与分泌血浆蛋 白质; 肝还是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的重 要器官。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讲课文档
质进行改造,可增加其溶解度,降低毒性,有利于排出体外。 生物转化作用具有解毒与致毒双重性。
(四)胆碱酯酶(CHE): 一般各型肝病患者 都会发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或纤维化。病变 程度越重,肝细胞合成CHE越少,CHE活力下 降越明显。
(五)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 : 肝细胞损害时,LCAT合成减少,血清中LCAT 降低程度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相平行。
慢性肝炎、肝脏有占位性病变和肝硬化时,由于
病程较长,肝脏合成清蛋白能力降低。A/G比值发生 变化。
第十五页,共58页。
(二)血清前清蛋白
血清PA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快速转运蛋白之一,正 常人血清中PA含量为0.28~0.35g/L,约占全部血清蛋白 的0.4%。
PA的检测可特异性的反映肝损伤,是药物中毒引 起肝损害的敏感指标。
第五页,共58页。
三、胆汁的生成及组成
单核- 吞噬细胞 血红素
血红素加氧酶 胆绿素
胆绿素还原酶 胆红素
肾
胆素原
尿
血管
胆红素 清蛋白 复合物
肝细胞 胆红素
Y 蛋白 Z 蛋白
胆红素 - Y 蛋白 胆红素 - Z 蛋白
2UDPGA 内质网
葡萄糖醛酸 基转移酶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肝门静脉
胆管
葡萄糖醛酸胆红素
LD同功酶的测定用于肝病的诊断确很有价值
4.谷氨酸脱氢酶(GD)
GD升高时间较短,且升高幅度较转氨酶小,故作为肝病诊断 指标不特异,但 GD活力的测定可作为反映酒精性肝病的良好 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胆生物化学复习重点
肝脏的组织结构与化学组成特点
有两条输入通路有两条输出通路
丰富的血窦丰富的酶类
不同营养状态下肝内如何进行糖代谢?
饱食状态:肝糖原合成↑;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空腹状态:肝糖原分解↑
饥饿状态:以糖异生为主※脂肪动员↑→酮体合成↑→节省葡萄糖肝功能受损:饥饿时易发生低血糖。
{定时定量}
肝的脂类代谢特点
消化吸收——肝功能受损:“脂肪泻”
合成——肝功能受损:PL “脂肪肝”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蛋白质的合成——肝功能受损:清蛋白↓→水肿、A/G↓
凝血因子↓→凝血障碍
肝癌→甲胎蛋白↑
解除氨毒——肝功能受损:血氨→肝性脑病
胺类(假神经递质)→肝性脑病
肝的维生素代谢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肝功能受损:肝性佝偻病
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肝功能受损:皮肤蜘蛛痣、肝掌、
面部色素沉着
一些非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肝是主要器官,但在肺、肾、胃肠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
生物转化的意义:
使许多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易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
使某些物质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除(灭活作用).
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低或消除(解毒作用).
但有些物质经肝的生物转化后,其毒性反而增加或溶解性反而降低,不易排出体外。
生物转化的主要反应类型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生物转化的特点:连续性、多样性、解毒和致毒性
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1.年龄:儿童、老人比青壮年弱;药用量
2.诱导物:苯巴比妥等多种药物;耐药性
抑制物:几种药物同时用可产生药物之间对生物转化酶竞争性抑制;保泰松+双香豆素——出血
3.疾病:肝功能破坏、肾疾病
4.性别:少数情况女大于男(阴盛阳衰);
5.食物:烧烤物、黄酮、葡萄柚汁---抗肿瘤
6.营养状态
胆汁的功能
消化液----乳化脂肪
排泄液----胆红素
中和胃酸,刺激肠蠕动、吸收
抑制肠道细菌生长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
﹡部位:肝细胞的胞液和微粒体中
﹡原料:胆固醇
﹡限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