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文化生态圈中的节日舞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独特的文化生态圈

黔东南文化生态圈存在于云贵高原东南部这一特定的地域。它的形成一开始就是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整合与变迁的结果。黔东南苗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就是自身民族文化的创造及其与聚集地异质文化的碰撞、转化与融合的过程;同时还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从而获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的统一与平衡。

黔东南是一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这里有古朴独特、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它被世界文化基金会列为全球十八个文化生态圈之一。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的的重要特征,因为它是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形态中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其得以发展与繁荣。

苗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蚩尤为苗族所尊奉的始祖。在历史长河中苗族经过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苗族的聚居地历来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的记载,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苗族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歌词都以人类起源、夫妻相爱、民族迁移、男女相恋为题材,而苗族的歌曲主要有飞歌、酒歌等,音调高亢、嘹亮、婉转、悠扬。这种生命的欢歌在苗族群体对待大自然的观念上尤为明显。他们对自然不仅有友好与亲切的态度,更在精神层面上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同根同源的,苗族“万物有灵”的思想源于他们对自然万物的同情、敬畏和呵护,所以说苗族艺术的原生态文化具有多样性、平衡性与自娱性的特征,是这个文化生态圈所独有的魅力。

苗族的歌舞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成为了苗族文化生态圈的重要载体与有效媒介,而服饰对于歌舞盛会而言又是必不可少的装饰与点缀。苗族有如此多的节日及歌舞盛会,服饰自然千姿百态,而黔东南苗族文化生态圈中的节日舞蹈

甘瑜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贵州·贵阳550003)

摘要:黔东南苗族节日文化丰富多彩,而苗族节日又是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苗族舞蹈这种将肢体动作与节奏变化完美结合的表演形式又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黔东南;文化生态圈;苗族节日舞蹈

中图分类号:J722.22.7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13)06-0085-02

QiandongnanMiaoCulturalEcologicalCircleintheFestivalDance

GANYu

(GuizhouUniversityCollegeoftheArts,Guiyang,Guizhou550003,China)

Abstract:theculturalecosystemisreferstoacertainareaorwithinthescopeofthepeopleorhumansocietyincommonreligion,psychology,religion,socialcustomsandvaluesonthebasisoftheformationoftherelativelystableculturalcommunity.Miaofestivalculturerichandcolorful,butmiaofestivalcultureisanimportantcomponentofthemiaonationalitydancethatcombinerhythmofbodymovementsandchangesofperformanceformisanindispensablepartinthefestival.

Keywords:Qiandongnan,culturalecologicalcircle,MiaoFestivalDance

收稿日期:2013-11-02

[作者]甘瑜,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第34卷总第154期)GuizhouEthnicStudies(Vol.34.General.No.154)

2013年第6期

贵州民族研究No.6,201385··

2013年第6期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13年12月版

服饰的图案就是本民族的历史。这种服饰与历史自然的联系体现了苗族生态文化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图腾崇拜。在这多姿多彩的苗族原生态文化生态圈中,苗族在以同一文化场为观照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民族特色,形成了互补与交融的状态,这给苗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带来裨益。

二、独具特色苗族节日舞蹈

黔东南苗侗民族节日歌舞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由于苗侗民族长期在生产生活中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致使他们在节日习俗文化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吃新节”和“芦笙节”都是苗侗民族的重要佳节,但他们也有各自独具特色的本民族歌舞,笔者就此不揣冒昧,谈谈对苗族几个节日舞蹈的印象。

苗族有着自己赖以生存和延续的生态环境,这正是苗族舞蹈的基本元素,苗族民间舞以其古朴原始、粗狂热烈的风格和绚丽多彩的服饰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夺目风采。由于特定的历史与社会原因,当代苗族传统节日的民间舞依然保持着土生土长的原始风貌,舞蹈的特征与基本元素并无太大的区别。

(一)芦笙舞:取材于贵州雷山县,此舞以芦笙吹奏表演为基础,多在祭祀和过苗年时村民们喜庆而舞。传统的苗年中要以芦笙会开始和结束,芦笙会中苗寨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的盛装和银饰,男吹芦笙女跳舞蹈,男性动作特征粗狂、豪放。女性泼辣、狂放,具有山野之美。舞蹈动作大多以下肢的矮步动作为主体,步伐运用了端、拐、跳、转,主要注重吹奏中跳转的技巧,大致可分为:走、踢、跨、转、立、翻、拐、勾。走又分为立走、蹲走、跑走;踢有走踢、蹲踢;跨有单跨、双跨之分;转分为蹲转、旋转;立有三立、扣肩倒立、倒挂立;翻有空翻、前翻、后翻、单手翻、侧身翻;拐为单腿左拐、双腿交叉拐;勾分前勾和后勾。在音乐上,节奏偏快,旋律热情、欢乐。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铜鼓舞:多在盛大节日,如“鼓藏节”、“苗年节”、“芦笙节”等活动中表演。铜鼓架设在场地中央,有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制木桶置于铜鼓后面,时近时远相配合以增强效果,人数不限,合着鼓声敲击变化互相呼应,表演以日常劳动生活为内容的舞蹈。铜鼓的敲打方法都有固定的鼓点,“咚”表示右手击鼓心,“嘎”表示左手击鼓边,“的”表示双槌相击。舞蹈表现的是农民听说飞来的斑鸠正在刨出黄豆种啄食,于是骑着马来田里驱赶斑鸠。舞蹈动作有:在地里赶斑鸠、抬腿赶、骑马赶、拍掌赶四个动作。以圆圈为形式,动作沉稳、粗狂,并伴以沉稳慢板节奏的步伐,其节奏的规律是“强弱弱”。

(三)踩鼓舞:或许是因为社会的发展,湘西、黔东南、黔西北、滇南等地区的铜鼓基本都被更轻巧的皮鼓所取代,逐渐演变成多样性的皮鼓舞系列。在黔东南雷山、台江一带,有代表性的皮鼓舞就是“踩鼓舞”。其动作特殊,参与表演的人均为女性,是道地的女性自娱性集体舞蹈。在传统民族节日中都可以跳,尤以“姊妹节”期间最为活跃。其鼓为扁圆形,由一人击鼓,众人绕鼓踏节,翩翩起舞,节奏多为4/4拍,舞者随着舞步移动,腰部微摆,小臂随之左右摆动,所佩戴之银饰沙沙作响。踩鼓舞主要是为了展示苗族妇女的服饰,秀出女性自身的美而引发的动作,她们身上穿的是盛装,戴着很重的银饰,舞蹈时手的摆动,脚的迈开,身子的旋转动作都不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轻微踩动,动作温柔、端庄,令人陶醉。

以上的这些舞蹈只是苗族众多节日舞蹈的一部分,但却充分表现了苗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反映了黔东南文化生态圈中苗族文化艺术厚重的历史沉淀,既是苗族人民生活的依托,又是苗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充分的彰显了苗族文化生态圈所具有的丰富多样性、动态平衡性以及自娱自乐性的特征。这正是苗族人民集体意识中积淀下来的生态思维所奠定的思想基础,也从整体上反映了苗族文化生态圈具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特点,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责任编辑:辛亦)

(责任校对:丁未)8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