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走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新闻业的发展与走向
摘要:中国新闻业制度、理念、流程和关系处理等问题的解决程度将决定中国新闻业未来能否健康、理性发展。
未来几年是中国新闻业从混乱走向规范的重要转型期,其间会出现诸多乱象,这是为逐渐走向规范做探索和积累的必经过程。
因此,走强媒之路,构建国际一流媒体对于推动国际社会建立民主、平等、多极、多元的国际新秩序,对于改变这种不公正、非对称的舆论格局,对于新兴大国媒体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增加“量变”,是非常重要、异常紧迫的。
关键词:中国新闻业;强媒之路;发展与走向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251-02
一、引言
1978年以来,中国新闻业变化巨大、发展极为迅速,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综合实力增强,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用智能、汗水、计算机和相机,一步一步地追逐并实现他们心目中的百年强媒之梦。
我国新闻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新闻业从无到有,新闻工作者冲破封建统治,在海内外广泛开展办报活动,资产阶级政党报纸和各种政治倾向的报纸也得以发展。
第二阶段,建立以计划经济为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步骤地进行新闻事业恢复、改造工作,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第三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新闻业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媒体飞速增长,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品种、多特色、多功能的现代传播体系。
中国新闻媒体重视新闻报道,坚持以新闻立媒。
人民日报早已不只是“宣传纸”、“政策纸”、“工作纸”,而且凸显其“新闻纸”特性。
坚定不移抓新闻,抓地地道道的新闻。
报道时效上,尽量快捷,让人能看;报道内容上,要贴近受众,让人想看;报道形式上,要符合读者接受习惯,让人愿看。
尤其是在抓新闻上,突出两条:一是新闻提速,二是新闻分析,强调“发生发现重发现,表层深层重深层,事件事态重事态,动感动向重动向”。
中央电视台确立新闻立台的方针,开始有“焦点时刻”,后来细分成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以“东方时空”开掘了早间新闻时段,后来增设“整点新闻”,直至开播了专门新闻频道,以更加及时的新闻信息,更加丰富的报道形式,更加深刻的调查评论,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新闻窗口。
当网络深陷“网络泡沫”的阴影中时,出人意料的短信拯救了“泡沫”中的网络媒体。
尽管,中国报媒面对“消亡论”,中国新闻业似乎不用特别担心,因为it业在不断地为传统媒体做研发,还有国外媒体做先行实验。
中国新闻业急待解决的是制度、理念、流程和关系处理上的一些两难问题,对这些难题的解决程度将决定中国新闻业未来能否健康、理性发展。
未来几年是中国新闻业从混乱走向规范的重要转型期,其间会出现诸多乱象,这是为逐渐走向规范做探索和积累的必经过程。
因此,走强媒之路,构建国际一流媒体
对于推动国际社会建立民主、平等、多极、多元的国际新秩序,对于改变这种不公正、非对称的舆论格局,对于新兴大国媒体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增加“量变”,是非常重要、异常紧迫的。
二、中国新闻业发展的时代因素
21世纪里,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西强我弱”、“西强他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并未改变。
走强媒之路,构建国际一流媒体对于推动国际社会建立民主、平等、多极、多元的国际新秩序,对于改变这种不公正、非对称的舆论格局,对于新兴大国媒体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增加“量变”,是非常重要、异常紧迫的。
此外,新世纪国际社会日益呈现出多极化、民主化格局。
目前国际体制既非单极,亦非多极结构或者无极状态,而是以美国为中心、汇聚各中小“极”力量的“集极时代”。
世界形成了一系列媒体场、舆论场。
从产业政策看,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并把传媒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力图通过新闻媒体的发展,赢得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为文化产业特别是新闻业的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社会环境上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剧,中国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进程提速,社会各个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在这样的环境中,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冲突都在增加。
人们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从公众环境上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文化的进步,接受新闻信息传播的社会公众年龄跨度日益加大,社会构成日益复杂,思想状况日益活跃,价值标准日益多元化,地域分布日益广泛。
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主动选择实用信息已经成为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普遍需求。
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
从市场环境上看,各类媒体全面走向市场已成不可抗拒的趋势,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手机等各类媒体已经覆盖广大的受众群体,占据了传媒市场的各个领域,以各种方式进行着剧烈的市场竞争。
境外传媒力量和文化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到这一竞争环境之中,增加了中国传媒市场发展变化的复杂性。
从技术环境上看,信息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已经使得新闻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局面,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改变着大众传播业的格局,以互联网为其代表的新型媒体的出现,加速推进着新闻传播的全球化进程,加剧着媒体行业的世界范围的竞争。
三、强大中国新闻业的现实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
这是“整合化的世界市场模式”和“信息技术革命”等所营造的现实。
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潮流,不仅将众多集中点聚焦在媒体上,尤其聚焦在强大而又强势的媒体上,而且带来媒体新一轮“洗牌”,有的传统强媒更强,
有的变弱,网络等新兴媒体走上世界舞台,带来新一轮的媒体革命。
(一)进一步提高新闻传播力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走强媒之路,有助于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改进新闻编采方式,提高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吸引力、亲和力;有助于遵循国际新闻传播惯例,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准确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抢占新闻首发权;有助于参与国际新闻竞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尽可能多地发布独家新闻,尽可能快地发布国际众多媒体参与采制的有关新闻事件报道,尽可能“优”和“特”地传播新闻信息;有助于扩大国际传播效果,做到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先发制人,增加转载转播率,扩大覆盖面。
(二)进一步提高引导国内国际舆论的能力
2008年6月20日上午10点20分,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考察并通过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下午1点多,仅仅三个小时后,路透社就发出了述评,其后法新社、俄新社等多家外国媒体给予报道,这就有力地影响了网上舆论和国际舆论。
走强媒之路,有利于持续提高媒体引导国内舆论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华文世界的影响力,成为引导华文媒体和华语受众的重镇;有利于传播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成为发展中国家声音的代表;有利于增强影响国际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抢占舆论引导先机,争夺国际话语权,扩大我国主流媒体对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创造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三)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走强媒之路,有益于激发传统媒体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传统媒体
的现代转型;有益于把握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机遇,促进中国新闻网站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新闻网站;有益于紧扣主业,壮大新闻主体,适度发展文化产业;有益于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既有资源,开发国际资源,加强自我更新和完善,加快传媒经济发展,提高传媒综合实力。
(四)进一步增强中国新闻传媒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4个国际频道的节目信号通过卫星传送已覆盖全球,共在13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落地入户播出;中国长城卫星电视北美平台节目包付费用户已超过7.2万户,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客观上,衡量媒体对国家的贡献率,既要看它在国内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又要看它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中国强媒可以加入国际强媒竞争,可以带动中国文化企业走向世界,占有国际文化市场更多份额,更好地彰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提升我国“软实力”和“巧实力”。
四、中国新闻业发展走向
综观2000年以来的中国新闻业,创新成为标志,创新带来一系列新变化、新成果、新面貌,创新为中国强媒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新形势下,中国新闻业必须走向创新,走向强媒之路。
(一)主导新闻传播
国际强媒往往不断地发布新闻信息,形成强大信息流,垄断世界绝大多数新闻信息传播。
通过跨国、跨语种、跨意识形态传播,支
配信息流向,控制新闻传播的主体框架,决定新闻采制的价值取向和传播发展的新秩序。
(二)引领国际舆论
推崇所属制度的优越性和核心价值观,主导于己有利的国际政经话题,削弱于己无利的相关话语,压制于己不利的国际话语;主动占据舆论先机,主动影响其它媒体,主动构建国际舆论氛围。
(三)影响主流受众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国际强媒“软权力”、“巧实力”的体现。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尤其是主流报纸,在主流受众中享有较高威信,对政府要员、商界领袖、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及享有良好教育、掌握较多资源、拥有话语权的社会各个系统和层面中的佼佼者形成影响,影响其思维和意识、态度和行为、主张和决策。
(四)管理方式现代化
现代传媒是现代工业、科技和管理的产物,实行现代管理是国际强媒的根本保障。
一是一体化专业化的采编管理系统。
以新闻中心为采编管理的主体、骨干和枢纽,以统一指挥、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采编管理为主要模式,实现采编效能最大化。
二是集约化的经营管理系统。
四是垂直领导的分公司化的驻外机构管理系统。
在采编和营销等方面,集团直接管理驻外机构,驻外机构管理所在国或所在地的新闻采编、媒体营销和企业经营。
五是国际化市场化的营销管理系统。
(五)国际社会公认
成为国际强媒,得到国际权威机构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得到国际相关机构如有关调查机构的认可,得到国际行业组织如行业协会等机构的认可,得到同行业的认可,得到国际主流受众的认可等。
参考文献:
[1]孙正一,柳婷婷,刘廷飞.2010中国新闻业回望(上)[j].新闻记者,2010.
[2]李永杰.谈中国新闻的发展趋势[j].新闻在线,2010.
[3]翁杰明.1─1997中国发展状况与趋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高钢.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推进中国新闻教育改革[j].国际新闻界,2010.
[5]张首映.强媒之路:中国新闻业的现状和走向[m].2010.
[6]潘桦.从默多克谈传媒全球化战略[j].现代传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