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分享
神经源性糖尿病手病例报告3例
![神经源性糖尿病手病例报告3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bf6aa327d3240c8547ef94.png)
病例3:患者,男性,79岁。糖尿病史30年,10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双足麻木,并逐渐出现感觉减退,3年前双手出现间断麻木及针刺感,并逐渐出现手套样改变,皮肤有退屑样改变,上述症状逐渐加重。1年前因水温不适导致左足烫伤,破溃感染,一年来反复破溃。入院时测随机血糖17.5mmol/L,查体:一般状况尚可,双足足踝部以远皮肤色素沉着,退屑现象明显。右足足背处可见一约1cm×2cm溃疡创面,深达骨质,表面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双手前臂下1/3以远皮肤色素沉着,退屑明显,右手背有一直径约1cm溃疡面,表面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血管彩超显示:股浅动脉狭窄,腘动脉闭塞,足背血流成点状分布,上肢尺桡动脉通畅。测双上肢血压一致。双下肢及双上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显示:周围神经源性改变。
第2例与前一例相似,无明显的外伤史而出现手部感染,有10年的糖尿病史,并且血糖控制不理想,近两年间断出现右手麻木,针刺感等感觉异常,肌电图显示有明显的末梢神经障碍,此外血管彩超示血管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可考虑是由神经病变所引起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分享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b1a41505bd64783e09122b37.png)
主要症状:
全身症状 既往史:
入院前治疗
2
体格检查
T: 36℃ P: 70次/分 R: 20次/分 BP:106/63mmHg
体重:48kg
身高:158cm
BMI:19.2kg/m2
腰围/臀围(cm):78/80
体型中等,皮肤干燥,可见足部皮肤皲裂,甲状腺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分, 心律齐,无杂音 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8.8%
9.6 mmol/L 18.4 mmol/L 0h5.32 mIU/L,0.5h0.5h20 mIU/L,2h50.17 mIU/L, 0h0.56 nmol/l,0.5h0.54 nmol/l, 2h0.76nmol/l, 120mg/24h
4
正常
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 心电图: 胸片: 下肢周围神经检查: 未见明显异常 窦性心律ST-T段改变,运动平板试验提示阳性。 未见异常 触觉、凉温觉、跟腱反射、压力觉稍减退、振动觉 检查正常,密西根糖尿病周围神经(MDNS:12分, MNSI:3分) 窦性心律,平均心率78次,室性早搏10个,房性早 搏6个,心率变异性中度降低。 肝内脂质沉着,胆囊胰脾无异常
0.9%NS+硫辛酸300mg ivgtt qd 抗氧化治疗 0.9%NS250ml+血栓通500mg ivgtt qd改善循环 曲美他嗪20mg po tid营养心肌、阿托伐他汀钙10mg po qn 调脂、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 po qd 扩冠等治疗 7
治疗经过
调整甘舒液R注射液早8U、中8、晚6U三餐前30分钟 IH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尿常规 RBC3.78x10-9/L,HB106g/l,MCHC、MCV等正常。 尿糖++,酮体阴性,尿蛋白阴性 TC5.52mmol/L,LDL-C3.54mmol/l,HDLC1.26mmol/l,肝肾功、心肌酶学等正常。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方四首 糖尿病并发症能治愈吗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方四首 糖尿病并发症能治愈吗](https://img.taocdn.com/s3/m/ea05c8f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5c.png)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方四首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随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累及。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疼痛呈针刺痛、烧灼痛或钻凿样疼痛,表现多种多样,多数患者常难以正确加以描述。
有的疼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
疼痛夜间加重,白天或行走后可以减轻。
感觉异常常先于疼痛出现,常见有麻木、蚁行、虫爬、发热、怕冷和触电样感觉,往往从四肢末端上行,呈对称性“手套”和“袜套”样感觉减退。
可见痛觉过敏,甚至不能忍受盖被,有时则表现为痛觉减退或消失,对冷、热刺激均不敏感。
另外本体感觉异常可导致患者步态不稳,从而易致跌仆和外伤。
处方一:舒筋通络汤【药物组成】黄芪30g,丹参20g,川芎10g,葛根20g,水蛭6g,全蝎6g,蜈蚣6g,桂枝18g,海风藤15g,伸筋草18g。
【随症加减】肢体麻木明显者加鸡血藤30g;肢体冷痛明显者加艾叶12g,制附子6g(先煎),乳香、没药各6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7例,显效20例,好转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6%。
【经验心得】《诊治要诀》曰:“三消久之精血即亏,或目无见,或手足偏废如疾,非风也。
”《证治要诀》曰:“消渴日久,精血亏耗,可致雀盲或四肢麻木疼痛。
”究其原因,实属气阴两虚,血行不畅,气滞血瘀,脉络瘀阻。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血液黏稠度高和微循环障碍,为中医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不仅能消除临床症状,还能改善微循环纠正异常的血液高黏、高凝状态,达到治疗目的。
方中黄芪益气健脾;葛根养阴生津;丹参、川芎养血活血;桂枝温经通络;水蛭、蜈蚣等虫类善行走窜之性,化瘀通络,活血止痛;海风藤、伸筋草舒筋活络。
配合口服西药调节营养神经。
临床观察表明,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糖尿病典型病历
![糖尿病典型病历](https://img.taocdn.com/s3/m/dda6681452ea551810a687d7.png)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年,下肢麻木月。
现病史:患者于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3000ml左右/日)、多尿(5-6次/日)、多食,发病时无明显消瘦,约半年后发现体重减轻约Kg,患者未予重视,在当地医院测空腹随机血糖mmol/L,进一步诊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治疗控制血糖,未严格控制饮食及规律运动,近来出现症状,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以“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未见胸闷心悸等,食纳、夜休可,二便如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急、慢性传染病史,否认有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陕西,久居原籍,无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吸烟、饮酒、嗜药、吸毒等不良嗜好。
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月经史:15岁(5-7/28-30)天55岁。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1子1女,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患史,无家族内传染病史,父母等直系亲属情况不详。
中医望、闻、切诊神色形态:神志清,精神可,面色如常,反应灵敏,表情自然,形体中等。
声音气味:语音正常,语言清晰,呼吸平稳,无喘息、哮鸣、叹息、呻吟、咳嗽、呃逆、嗳气,无异常口气、排泄物异常等。
毛发肌肤:毛发稀疏、皮肤无黄染、浮肿,无斑、疹、痈、疽、疔。
头面五官颈项:头颅无畸形。
口眼无歪斜,双侧目窠无浮肿,无眼窝下陷、目眦赤烂、耳轮正常,耳内无流脓水,无浊涕、清涕、口唇无发绀,齿龈无异常,咽喉不红,无乳蛾,颈项对称,无青筋外暴、瘿瘤、瘰疬等。
胸腹:胸廓无畸形、压痛,胃脘无压痛,腹部平坦,无瘕聚、青筋暴露等。
腰背四肢:腰背脊柱无畸形,活动未受限,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无青筋暴露。
爪甲色淡,无手足冰凉及手、足心热等。
前后二阴:未查。
舌:暗淡,苔:薄脉:沉细体格检查T36.5℃P78次/分R18次/分BP 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fd4f0ab7360b4c2e3f641b.png)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0例临床分析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累及全身多系统和器官的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足溃疡;感染及坏疽的主要危险因素。
然而,DPN多起病隐袭,患者初期无主觉症状,一旦临床症状出现,周围神经已出现不可逆的病理改变,且治疗困难。
本文回顾分析我院门诊及病房自2000年1月~2006年3月诊治的DPN50例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诊治的认识。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45~76岁,平均57.9岁,以DPN为首发症状者38例,占76%。
临床表现:①多发性神经病变33例。
其中感觉型多发性神经病18例,呈对称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蚁走感、烧灼感,由远端向近端蔓延,夜间重;检查有对称性手套、袜套样浅感觉减退,少数患者有感觉过敏,个别患者伴有深感觉障碍,小腿腓肠肌常有压痛;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3例,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远端明显,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下肢重于上肢,无主观与客观感觉障碍;感觉一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13例,患者有四肢远端疼痛、麻木和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同时伴有肌无力、手足小肌肉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此型多伴有肢体远端自主神经损害,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无汗等;②单侧神经病变3例,呈一侧肢体麻木、酸痛、无力、肌萎缩等;③颅神经病变6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3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滑车神经麻痹1例,均为单侧,患者除相应眼肌瘫痪外多伴有头痛、眼痛、眼眶压痛;④自主神经病变8例,其中胃肠道症状4例,表现为便秘、上腹饱胀、腹泻等;体位性低血压2例,表现为直立时血压下降(立、卧位收缩压相差超过30mmHg)、眩晕、心悸,严重时晕厥;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1例,表现为排尿障碍,尿潴留或尿失禁;阳痿1例。
50例均进行2次空腹血糖(FPG)测定,其中FPG>7.0mmol/L 43例(7.6~18.8mmol/L);另7例FPG11.1mmol/L(12.6~24.6mmol/L)。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例治疗体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例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ee1feae2bd960590c677cc.png)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病例的分析,总结DPN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3例DPN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
结果:3例患者均病情好转,血糖控制平稳出院。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有较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施治DPN属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范畴,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诊断后10年内常有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功能检查发现60%~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1]。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最终导致功能废用[2]。
DP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残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介绍临床治疗中遇到的3例DPN患者的资料,对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病例1,男性,47岁,糖尿病病史2年余,合并有高血压病,发病1年半后出现四肢麻木,双下肢冰凉感较甚,双手手指逐渐出现疼痛、麻木感。
查体:双手手掌肿胀,双下肢无浮肿。
舌质黯红,苔黄,脉沉细。
辅助检查:入院随机血糖9.1mmol/L,入院后化验血象:单核细胞百分比9.7%,单核细胞数目0.87×109/L。
病例2,男性,55岁,糖尿病病史10年余,合并有高血压病,1月前出现双下肢困重无力,久站、久行尤甚。
查体:双下肢胫前压迹,左下肢活动不利,肌力尚可。
舌质红,苔少,脉沉细。
辅助检查:1月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4mmol/L,3天前查餐后2小时血糖19mmol/L,入院查糖化血红蛋白示8.7%。
感觉阈值示:15V<VPT<25V,患者存在轻-中度深感觉障碍,发生神经性溃疡为中度风险。
提示患者有周围神经病变(2级,临床神经病变)。
病例3,女性,61岁,糖尿病病史7年余,1周前自觉双下肢冰凉、麻木、困重无力,伴头晕、胸闷。
1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病例分析
![1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dcdb0e4b35eefdc8d3333d.png)
男
57 岁 体重71.2kg
现病史
2016
2004
2015 5.12
1.16
入院
体检时发现血糖升 高,诊断为“2型糖 尿病”,予以门冬 胰岛素;一个月后 门诊复查,改为 “二甲双胍片”和 “阿卡波糖片” (具体剂量不详)
血糖控制不 佳,双下肢 胀痛,再次 入院(具体 治疗不详)
因血糖控制不佳,双下肢发凉、 麻木,再次入院,诊断为 “ 1.2 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 高脂血症 ” ,予以格列齐特缓 释 片 30mg qd , 二 甲 双 胍 片 0.5g tid , 阿 托 伐 他 汀 钙 片 20mg qn,甲钴胺片0.5mg tid, 地特胰岛素 12-20U每晚一次皮 下注射。
主诉:患者诉口干、多饮、多尿,双下肢发凉、麻木、刺痛,伴乏力,
精神食欲一般,大便正常,夜尿1-2次,睡眠欠佳。
查体:T 36.6℃,R 19次/分,P 78次/分,BP 130/78mmHg。 双下肢无水肿,左足背动脉搏动稍减弱,右足背动脉搏动可。 检查: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胸片:胸部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 眼底照相示:双眼眼底见出血斑,硬性渗出,提示视网膜病变; 肌电图示:下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电生理改变(以双下肢运动神经纤 维脱髓鞘损害为主),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方案:予以门冬胰岛素(0.7U/H(6:00am-8:00pm),0.5U/H (8:00pm-6:00am)),早餐前6U,中餐前6U,晚餐前6U)泵入控制患 者血糖。
2016.1.16
• 随机血糖1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
诊断
入院
1、糖尿病(2型可能性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高脂血症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文档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393108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1.png)
护理病例讨论糖尿病足文档一、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糖尿病病史10年,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
近期因左足疼痛、破溃就诊。
入院时,患者左足红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疼痛明显,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二、病因分析1. 糖尿病足的病因主要包括:(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坏死,使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发生损伤。
(2)糖尿病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管狭窄,血流减少,影响足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
(3)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加重足部损伤。
(4)足部畸形:糖尿病患者足部关节病变、肌肉萎缩等,导致足部畸形,增加局部压力,容易发生破溃。
2. 本例患者糖尿病足的病因:(1)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减退。
(2)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流减少,影响营养和代谢。
(3)局部感染加重足部损伤。
三、临床表现1.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1)足部疼痛:早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晚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
(2)足部破溃:皮肤完整性受损,出现溃疡。
(3)感染: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引起蜂窝织炎。
(4)坏疽:足部组织缺血坏死,呈黑色。
2. 本例患者临床表现:(1)左足疼痛,呈持续性。
(2)左足破溃,局部皮肤红肿。
(3)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四、护理措施1. 控制血糖:积极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水平,减轻高血糖对足部组织的损伤。
2. 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泡脚,清洗足部,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
3. 护足按摩:定期进行足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 保持足部干燥:避免足部潮湿,预防真菌感染。
5. 穿着舒适鞋袜: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到压迫和摩擦。
6. 定期检查足部:观察足部皮肤色泽、温度、破溃程度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7. 治疗感染:对局部感染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8. 足部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足部康复训练,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9. 心理护理:关心、安慰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课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ed6c0143323968011c9249.png)
2019/4/2
随病程延长:DPN患者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降低患者无事件生存率
无事件生存率%
1.0 0.9 0.8 0.7 0.6 0.5 CADN
非CADN
0
1
2
3
4
5
6
7
8
时间(年)
无事件生存率: 既定治疗预防或延缓患者出现预设终点事件的存活率。 CADN: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DPN是非常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1. 2. 患者 % 糖尿病人群中DPN的发病率为60.3% 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更高达61.8%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0.3%
61.8%
44.9%
总计
T1DM
T2DM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DPN的“高难”现状
1 2 3 4
DPN的 临床表现 和 危害 DPN 规范治疗 及早发现——DPN诊断和筛查 病例探讨
DPN:筛查和诊断标准
DPN的筛查: 包含3个重要部分
1. 神经病变症状(远端、对称的症状,排除其他需鉴别诊断的病史) 2. 体征(踝反射、压力觉、振动觉、刺痛觉、温度觉) 3. 神经传导功能
须鉴别诊断的既往病史
运动神经损伤
1、四肢远端肌力减退: 症状取决于哪根神经或哪些神经受累 2、肌肉萎缩
自主神经损伤
1、心血管系统病变 2、消化系统病变
4、泌汗功能障碍
5、瞳孔异常
3、泌尿生殖系统病变 6、影响代谢
Diabetic Neuropathies A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2005,28,(4):956-962
糖尿病与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炎 - 112
![糖尿病与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炎 - 112](https://img.taocdn.com/s3/m/619ec92210661ed9ad51f3c0.png)
多元醇途径活性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合成 血管收缩 -亚麻脂酸 内皮素 糖尿病
糖尿病
血液凝固性 血小板活性 红细胞变硬
神经内膜毛细血管 阻塞
基底膜增厚 内皮细胞肿胀
糖尿病
神经缺氧
结构损伤 – 不可逆性神 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率
谢谢观看
精神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01班
糖尿病可引 起两种类型视 网膜病变,增 殖性和非增殖 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 膜病变是主要 致盲眼病之一。
体查:血压150/100 mmHg,尿 蛋白+++,潜血+,血红蛋白 94g/L。
入院诊断: 1.I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III期,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炎,肾 性贫血
2.
高血压病3级
入院后予相应治疗,15天后,水肿 症状完全消失,乏力、纳差、视物模 糊好转,头晕、头痛消除,尿蛋白转 阴,出院带药巩固治疗,定期复查。
2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
神经性溃疡 足弓变形
糖尿病肌萎缩
当感到足部压力时,感觉正常的人会改变他们的步态。 患有神经病变的人感觉不到疼痛,并继续以此方式走路。 这导致在承受压力最大的部位形成胼胝。
(二)
28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 内赃神经病变: 胃肠道:腹泻、便秘 尿道:排尿困难,尿潴留 皮肤:出汗异常、干燥 心脏:体位低血压 、猝死
Dyck PJ, Giannini C. J Neuropathol Exp Neurol. 1996;55:1181-1193. Sheetz MJ, King GL. JAMA. 2002;288:2579-2588.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致病机理小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9db6b31a37f111f1855bfe.png)
I . i
【 yw r s Dae s Pr hrl e r a y Cii l nls Ke o d 】 i t ; e pea nuo t ; l c a i be i ph n aa ys
糖 尿 病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 i ei pr hrl e ra y D N) da t e p ea n u t , P 是 b c i ob 糖 尿病 常 见慢 性 并 发 症 之 一 , 约 2 3的 糖 尿 病 患 者 合 并 D N。 大 / P 可 累 及 全 身 神 经 系 统 的 任 何 部 位 , 者 可 合 并 感 染 、 疽 甚 至 截 重 坏 肢 , 重 影 响 患 者 的 生性 治 疗 严 方法 。 为 提高 对糖 尿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的认 识 及 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 特
凉燥非燥——仝小林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干燥症案
![凉燥非燥——仝小林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干燥症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3193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9.png)
凉燥非燥——仝小林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干燥症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干燥症案曹某,女,63岁,BMI:22.6。
初诊日期2014年8月9日。
患者血糖升高8年伴有四肢疼痛3年。
3年前经正规医院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予甲钴胺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双足趾以及双手指麻木、疼痛、伴随烧灼感,以至于无法行走,盖被子、穿袜子皮肤即痛;眼干、口干、耳干、咽干、皮肤干,自觉发热,汗多;易饥,胃痛,偶有头晕头痛;大便日1行、成形质可,小便可、夜尿2~3次;既往史:高脂血症10年余,脂肪肝(轻度),子宫肌瘤术后,乳腺增生。
现用药:拜糖平。
肌电图示:右胫运动神经速度传导速度减慢。
双下肢动脉超声示:未见异常。
糖化血红蛋白6%,GLU5.1mmol/L。
查体:舌暗红,苔黄腐腻、舌底瘀滞,脉沉缓弦数。
西医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辨证:阳虚络瘀脾虚。
治法:升阳益气,活血通络。
方以升阳益胃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处方: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川黄连6g,清半夏9g,陈皮9g,茯苓15g,泽泻15g,防风9g,羌活15g,柴胡9g,白芍15g,鸡血藤15g,何首乌藤15g。
二诊(12月4日)口干明显缓解,咽干眼干皮肤干已完全消失;双下肢疼痛较前明显改善,脚趾疼痛减轻、现若走多时脚趾仍有麻感热感。
实验室检查:糖化血红蛋白 5.68%,空腹静脉血糖6.07mmol/L,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上方加桂枝6g、茵陈15g、赤芍15g、三七粉(分冲)3g、肉桂3g。
2日服用1剂。
按:此案病机为“阳虚络瘀脾气虛”。
辨证要点为干燥症状明显,四肢尤以下肢疼痛剧烈,并有胃部疼痛;主方选用升阳益胃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
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为络脉瘀阻。
气血津液互相化生,血瘀必将导致津液布散不利,此案中病机之间互为关联。
升阳益胃汤记载于“金元四大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中。
仝小林教授认为升阳益胃汤的补脾力度较升阳散汤为重,此患者舌苔黄厚等一系列胃热脾虚之征象是本方的应用指征。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良方四首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良方四首](https://img.taocdn.com/s3/m/2488a2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8.png)
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良方四首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随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的增加而增加,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累及。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以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疼痛呈针刺痛、烧灼痛或钻凿样疼痛,表现多种多样,多数患者常难以正确加以描述。
有的疼痛剧烈,患者难以忍受。
疼痛夜间加重,白天或行走后可以减轻。
感觉异常常先于疼痛出现,常见有麻木、蚁行、虫爬、发热、怕冷和触电样感觉,往往从四肢末端上行,呈对称性“手套”和“袜套”样感觉减退。
可见痛觉过敏,甚至不能忍受盖被,有时则表现为痛觉减退或消失,对冷、热刺激均不敏感。
另外本体感觉异常可导致患者步态不稳,从而易致跌仆和外伤。
处方一:补肝汤【药物组成】当归10~12g,熟地黄、白芍各10~15g,川芎9~12g,木瓜10~15g,麦冬、桑寄生、枸杞子、丹参各15~20g,酸枣仁10g,甘草3~5g。
【随症加减】局部灼热者加葛根、忍冬藤各15~20g;。
局部发凉者去麦冬,加制附子6~10g,桂枝6~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日为1个疗程。
【功效】滋补肝肾,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0例,显效14例,有效26例,有效率100%。
【经验心得】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和藏血。
肝主疏泄和主藏血的功能对气血运行和分布的作用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
消渴日久,肝肾精亏则肝血不足。
肝之华在爪甲,血虚不能濡养爪甲,则干枯脆薄;肝开窍于目,目失血养则眼花、视力减退等;肝主筋,筋失血则肢体麻木,动作失灵,手足震颤,抽搐拘挛、屈伸不利等,这些表现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相符。
因此,调肝养肝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和微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补肝汤出自《医宗金鉴》一书,是滋养肝血的代表方剂,主要用于肝经阴血不足而致胸胁隐痛、经脉拘急、头晕失眠的证候。
补肝汤以养血补血的四物汤为基础,伍以寄生、枸杞子滋补肝肾,木瓜舒筋活络,麦冬养阴生津,酸枣仁养心安神。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验一则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验一则](https://img.taocdn.com/s3/m/0126c82cf242336c1eb95e68.png)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验一则
患者王××,女,76岁,有“2型糖尿病”病史30余年,长期规律口服“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阿卡波糖胶囊”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近1年来出现四肢麻木、疼痛不适,辗转于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明显疗效,患者甚是痛苦,有时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经友人介绍而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四肢麻木、疼痛,视物昏花,倦怠乏力,口渴多饮,自汗盗汗,纳眠尚可,大便调,小便频数。
查舌质淡暗、少苔、脉细数。
专科检查:四肢针刺觉、温度觉减退,10g尼龙丝试验阳性,音叉振动觉减退。
辅查:随机末梢血糖:11.2mmol/L。
诊断:中医:消渴(气阴两虚、脉络瘀阻)
西医:1、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2、2型糖尿病。
治则:中医治以益气养阴、通络止痛为法。
拟方:黄芪30g、玄参12g、葛根15g、天花粉15g、丹参20g、熟地15g、牛膝15g、山萸肉15g、乌梢蛇10g、当归12g、鸡血藤40g、白芍15g、桂枝15g、木瓜15g、防风10g、炙甘草6g。
服上方7剂后,患者上症大为减轻。
按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作为糖尿病后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方以黄芪、玄参、葛根、天花粉、熟地、山萸肉益气养阴生津,丹参、牛膝、乌梢蛇、当归、防风、桂枝、鸡血藤养血祛风通络,木瓜舒筋活络,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
全方共奏益气养阴、通络止痛之功,使经脉得养,气血流畅,则肢体麻木、疼痛自然得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诊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3cb90cd0d15abe23482f4d47.png)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 病的三大并 发症之 一 , 是糖 尿病在 神经系 统 引起 的多种病变的总称 。由于受损 的神 经部 位不 同, 定义不 同 , 诊断标准 和判定方法不 同, 临床表现有很 大差异 , 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准确 的发病率 糖 难 以估 计 , 但是 , 经电生理 检查 , 若 其发病 率可高达 9 %¨j 0 。因此 , 研究糖 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诊疗 , 对糖尿 病患者来 说有重 大意 义。我院 内分泌科 在 20 0 8年 5 ~ 0 0年 1 月 , 收治的 6 月 21 2 对 O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 行诊疗观察 , 现报道如下 :
糖 尿病 周 围神 经病 变 6 O例临 床 诊治
卢 淑 玲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 。 东 广 东莞 5 3 5 28 0
【 摘要 】 目的 : 讨糖尿病 周围神 经病 变在临床上的诊 断和治疗, 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 探 研 对于我院 内分泌科 于 20 0 8年 5月 ~ 00年 l 21 2月收治的
2 结 果 .
认为 , 控制 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 变发生 和发展 的唯一 得到公认 的 能有效改善病情的疗法 , 格稳定 的控 制血糖能够减轻症 状 , 严 缓解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的进程 , 并能逆转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 的早期病变 - 。 3 J 目前 , 对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 的治疗来说 , 还没特效 药物 出现。本文 的 治疗方案也是在很好 的控 制血糖 的基础上 , 对不 同患者所 出现 的具体症 针 状, 所进行的个性化治疗 , 但是也取得 了不错的疗效 。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例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1例](https://img.taocdn.com/s3/m/fa1c62a4dd3383c4bb4cd28c.png)
作性肢体痛时有加重 , 尤其在夜间 , 影响休息。患者生化全项示
空腹血糖为 1. m lL 尿糖 ( +) 尿酮 体 (一) 平 素仅 口 6 7m o , / + , , 服降糖药 , 血糖控制欠佳 , 经仔细观察 , 患者疼痛 与血糖 升高有 关, 在餐前血糖升高到 2 . m lL时, 14m o / 疼痛异常剧烈 。请 内分 泌会诊并给予胰 岛素积极 降糖后疼痛缓解 , 密切 监测 血糖 , 后 并
生活质量 。
0 13k a 。全 身浅 表 淋 巴结 未 触及 , 肺腹 未 见 明显 异常 。 .3 P ) 心
N P : 清肢 体 肌 力 SE神 不 左 右侧
V , 侧 肢 体 肌 力 Ⅳ级 , 级 左 四肢 肌 张 力 正 常 , 侧 B bnk 征 左 aisi ( , +)感觉查体未见异常。既往高血压 、 尿病病史。入 院后 给 糖 予疏血通 、 前列地尔 、 舒血宁 、 脉络舒通 颗粒等治疗 。但 患者发
要是 毛 细 血管 基底 膜增 厚 、 管 内皮 细 胞 增 生 、 明 变 性 、 蛋 血 透 糖
患者 , ,4岁 , 男 7 汉族 , 人。主因言语不 利, 工 左侧肢 体无力
伴 左 下 肢疼 痛 肿 胀 7d入 院 。患 者 于 7d前 出 现 不 完 全 运 动 性
失语及左侧 肢体无力 , 左下肢 疼痛肿 胀肌 肉痉挛 ( 者 自认 为 患 “ 抽筋” , )发作 3~ d 每次持续 约 5m n 夜间重 白天轻 , 47 , 欠/ i, 经 拍打按压 后缓 解 , 严重 时影 响 患者 的生 活 和休 息。人 院查 : T
3 . ̄ P9 / n R2 m n B 4/ 1 l H ( g 76C, 5次 mi, 27 i, P18 7 n g 1  ̄/ m mm H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会
三、DPN的管理和治疗基于三个原则: ❖ 强化血糖控制(即使该证据的益处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争议) ❖ 对因治疗(改善循环、抗氧化应激、神经修复、改善代谢等) ❖ 对症治疗
(Saad Javed, Uazman Alam, Rayaz A Malik,et al. Burning through the pain: treatments for diabetic neuropathy.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最近, Russo GT等人发现在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病人 中,糖尿病神经病变与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水平 和MTHFR C677T基因突变无明显关系。二甲双胍治疗与轻度 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与DPN无关。
Diabetic neuropathy is not associated with homocysteine, folate, vitamin B12 levels, and MTHFR C677T mutation in type 2 diabetic outpatients taking metformin. J Endocrinol Invest. 2015 Aug 2. [Epub ahead of print]
体会
五、DPN治疗新进展 ❖红细胞生成素类似物 ❖血管紧张2型II受体拮抗剂 ❖鞘内药物注射 ❖新一代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包括依帕司他 等。
治疗结果评价
❖ 该患者诊断DPN明确,属于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类型。
❖ MNSI与神经传导速度NCV有较高的一致性,MNSI≥2.5分时,诊断DP N价值较好,且诊断价值相当,NCV操作相对繁琐,耗时较长,患者 不易配合,MNSI操作相对简单、耗时短.(鲍娟.唐彦.谈跃等,糖尿病周围神
体会
❖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分型如下: ❖Ø 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Ø 局灶性单神经病变 ❖Ø 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 ❖Ø 多发神经根病变 ❖Ø 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DA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可累及心血管、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
经病变临床诊断方法的价值评估,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22(2),122-124.)
❖ 该患者停用二甲双胍等口服药物,改为胰岛素强化血糖控制,是缓解 糖尿病周围神经症状的基础。
❖ 多种治疗手段联合使用,有效缓解神经疼痛症状。 ❖ 针对DPN的诊治,早诊断、早治疗、联合治疗。
谢 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
四、二甲双胍与DPN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观点有争议
❖国内、外学者认为二甲双胍可能减少消化道对叶酸和VitB12 的吸收,进而引起或加重DPN 的发生。
尹苓. 二甲双胍对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D]. 山东大学, 2010.
ChanJC,DeerochanawongC,SheraAS,etal.Role of metforminin the initiation of pharmacotherapy for type 2diabetes: an Asian Pacific perspective .DiabetesResClinPract,2007, 75(3):255-266.
体会
❖ 三、DPN的筛查方法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 临床评分系统:神经症状/神经缺陷评分(NSS /NDS)、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 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等。
❖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功能检查(NCV) ❖ 形态学检查-皮肤活检、神经活检 ❖ 其他诊断和评估方法:定量感觉检查( QST)、振动
病例分享
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 代莉
病例一资料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辅助检查
入院诊断
治疗经过
治疗经过
治疗结果
体会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Ø 明确的糖尿病病史; ❖Ø 在诊断糖尿病时或之后出现的神经病变; ❖Ø 临床症状和体征与DPN的表现相符; ❖Ø 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2项或2项以上异常则诊断为DPN: ❖①温度觉异常; ❖②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 ❖③振动觉异常; ❖④踝反射消失; ❖⑤神经传导速度(NCV)有2项或2项以上减慢。 ❖----排除其它病变如颈腰椎病变(神经根压迫、椎管狭窄、颈腰椎 退行性变)、脑梗塞、格林-巴利综合征,排除严重动静脉血管性 病变(静脉栓塞、淋巴管炎)等,尚需鉴别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引 起的神经毒性作用以及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毒物对神经的损伤。
✓ 唯一有明确证据支持的策略是严格的血糖控制,可预防或延缓1型糖尿病患者
DPN和CAN的发展,以及减慢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进展。(2015年ADA
新推荐)
❖ 通常采用以下顺序治疗DPN患者的疼痛症状:甲钴胺和α-硫辛酸、传统 抗惊厥药、新一代抗惊厥药、度洛西汀、三环类抗忧郁药物、阿片类止痛药、 物理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