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四中学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 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1.3电荷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作业等。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电荷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教学案例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通过这些亮点,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这些亮点也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
4.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果。
5.作业小结:我布置了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作业涵盖了理论题、实验题和生活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通过作业小结,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电荷的知识。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活动。通过讲解,让学生对电荷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电荷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通过观察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其次,通过参与实验,让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最后,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既涵盖了电荷的基本概念,也涉及到了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电荷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 电荷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11.3电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构造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了解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1.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旋转支架、纸屑和泡沫、塑料尺、圆珠笔杆、梳子、验电器、金属杆、塑料杆、矿泉水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激发探究兴趣引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图片,刚才从大屏幕上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视、电扇,还有闪电和美丽的庆云夜景以及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夜景。
师:这些都与什么有关?那么,你们想了解电的有关知识吗?好!这节我就带大家进入电的世界。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
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师:摩擦后气球能吸引水流,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师:对!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问题──电荷。
(板书)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二、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下面同学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说一下实验的做法:学生实验:先用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圆珠笔、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 电荷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
学习
目标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说出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说出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
重点
难点
重点: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难点:摩擦起电的原因
学
习
流
程
学 案
导案
导学预习
1、自然界中的电荷分为_____和_____电荷
2、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说明理由
梳理拓展
4、有A、B、C、D四个带电体,若A排斥B,A吸引C,C排
斥D,已知D带正电。那么A、B、C物体各带什么电?
5、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_____电,这是由于玻璃棒_______电子,丝绸带_____电,这是由于丝绸_____电子。
4、验电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验电器所带的电荷越多,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______.
有效检测
1、把一个带电体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一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
2在干燥的空气里,用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发越梳越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预习展示
3、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 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___。
4、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电荷,毛皮带_____电荷。
学
习
流
程
引领探究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11.3 电荷 导学案
预习交流
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用塑料尺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几下,然后让塑料尺靠近你准备的碎纸屑,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再多捋几次。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3)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
(4)可以用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长审批:教研组长审批:周次:份数:序号:
课题
11.3电荷
课时
1
课型
展示课
学生活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学习目标
1、能从生活体验中认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并能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通过交流与讨论,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3、请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的应用?
4、请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的防护?
巩固提升
1、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A带正电,C吸引B,B排斥A,那么B带电,C带电.(选填“正”、“负”)
2、电视机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而具有了的性质.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与固体之间相互摩擦才会摩擦起电
B.把甲物体和乙物体摩擦,结果甲带负电乙带正电,由此可以判定它们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一定是甲的强
C.分别用丝线吊起两个小球,靠近时相互吸引,则它们一定带有异种电荷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用细线吊起的塑料小球,小球被推开,则小球一定带负电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带电物体具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1.3《电荷》配套教案设计
电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及其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4.了解静电现象的防护与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碎纸屑、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验电器、气球、塑料袋、塑料绳,水,水槽,烧杯。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常见的现象: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小实验】与头发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小的水流时,水流会变得弯曲。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今天的学习中去寻找答案。
二、摩擦起电【学生实验】1.准备一些碎纸屑,先直接将塑料尺子或笔杆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2.然后将它们与头发摩擦后,再次靠近碎纸屑,看看现在和刚刚一样吗?3.准备一个气球,与头发摩擦后靠近碎纸屑,或直接靠近头发;师:通过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师: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板书)(这里注意:轻小物体通常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轻质小球、羽毛、碎纸屑、灰尘等)师:刚刚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这种方法称为摩擦起电。
(板书)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的例子?(电风扇扇叶、脱毛衣、摩擦后的气球粘在手上等)师:那么,磁铁吸引铁钉属不属于摩擦起电的现象?学以致用,小组合作学习。
三、两种电荷【小实验】将两个吹足气的气球分别在干燥的衣服或者头发上摩擦几下,然后用细线将他们提起,观察现象自然界中存在多少种类的电荷呢?人们是如何知道这一事实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有什么规律?【演示实验】(视频):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电荷》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电荷》教材分析:《电荷》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从摩擦起电现象入手,着重介绍了带电体的性质、电荷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的本质、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本节内容从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相结合介绍了静电知识,为电流、电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及带电物体的性质。
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2.养成好问、爱探究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的探究,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摩擦起电的实质。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塑料梳子、塑料尺、塑料笔杆、碎纸屑、毛皮、绸布、橡胶棒、玻璃棒、铁架台、验电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塑料丝束、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2.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二、激发学习动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并引发学生思考,如:秋冬时节,天气干燥,梳头发时会发现头发随着梳子飘动,为什么?运输油料的车辆,车厢后面总是拖着一根金属的链条,为什么?电是什么?与前面所学的电路中电流有没有什么关系?学习本节内容将对这些知识有初步了解。
三、讲授新知识:(一)摩擦起电现象【学生活动】用毛皮(可用头发和丝绸)摩擦塑料梳子、尺子吸起纸屑。
【讨论与分析】①观察靠近梳子尺子的纸屑出现什么现象。
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 第十一章 第三节 电荷 教学案设计(无答案)
导学流程设计
一、认知准备
1、电源的作用是将能转化Hale Waihona Puke 能提供给电路,电路工作时有通过电路。
2、串联电路的特点:
各用电器是连接,电流有条路径,电路无干路支路之分,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可连接在电路的任意位置处,各用电器的工作情况互相。
3、并联电路的特点:
各用电器是连接,电流有条路径,电路有干路支路之分,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各用电器的工作情况互相。
对任何物体,无论用什么方法使其带电,它们所带的电荷或者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或者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这就是说自然界中只存在种电荷。
总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练习1: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相互靠近时,A排斥B,B吸引C。已知A球带正电荷,试判断B、C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A、带正电B、带负电
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5、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由细线吊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则该小球()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荷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
6.有三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时互相吸引,则这三个小球()
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C、都不带电D、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九年义务教育银光中学新课程教学模式导学案
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主备人:辅备人:签字:
课题
第三节电荷
课时
2课时
课型
自学、探究与展示
学
习
目
标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
2、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教材分析:《电荷》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从摩擦起电现象入手,着重介绍了带电体的性质、电荷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的本质、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本节内容从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相结合介绍了静电知识,为电流、电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及带电物体的性质。
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2.养成好问、爱探究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的探究,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摩擦起电的实质。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塑料梳子、塑料尺、塑料笔杆、碎纸屑、毛皮、绸布、橡胶棒、玻璃棒、铁架台、验电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塑料丝束、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2.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二、激发学习动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并引发学生思考,如:秋冬时节,天气干燥,梳头发时会发现头发随着梳子飘动,为什么?运输油料的车辆,车厢后面总是拖着一根金属的链条,为什么?电是什么?与前面所学的电路中电流有没有什么关系?学习本节内容将对这些知识有初步了解。
三、讲授新知识:(一)摩擦起电现象【学生活动】用毛皮(可用头发和丝绸)摩擦塑料梳子、尺子吸起纸屑。
九年级物理全册 11.3 电荷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电荷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3.了解原子结构,了解静电的应用与防护.预习导学知识点一:电荷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2、物体有了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
3、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电荷。
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反馈练习一:1、电风扇的扇叶上往往带有许多灰尘,这是因为,使得它具有的性质。
2、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排斥乙,乙吸引丙,如果丙带正电,则甲物体带电。
3、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过来,则小球是()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4、用丝线吊起三个通草球,其中任意两个靠近都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是()A、两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B、两个带负电,一个带正电C、两个带正电,一个不带电D、两个带异种电,一个不知识点三:验电器➢作用: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原理:。
方法: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答:。
知识点四:原子的结构1、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孙(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的粒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2、原子由和组成。
原子核带电,电子带。
3、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整个原子呈,也就是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
达标检测题:•1、能检测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2.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A带正电,C吸引B,B排斥A,那么B 带电,C带电.(选填“正”、“负”)•3.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A.铜、纯水 B.稀硫酸、石墨•C.大地、塑料 D.铝、陶瓷•4.电视机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而具有了的性质.•5.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毛皮摩擦橡胶棒,则毛皮与丝绸靠近后会出现现象.•6、摩擦后带的电荷,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下列各种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引起的是()• A.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D.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C.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会被粘在铁棒上•7、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1章 第三节 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电荷》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
教材分析本节学习: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电学中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一是做好实验,采用学生实验,教师演示的方法。
突出物理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二是设疑问、启发、诱导,以学生为主体。
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
四是利用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方法,通过观看视频理解知识点。
完成本节内容需要有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有关电学的知识。
本节的教学要求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入,通过小实验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现象重现,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通过客观现象探究其背后隐含的客观事实,认识形成物理概念的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木梳梳头,头发飘起”,“用手捋塑料绳,绳的下端分开”多媒体展示课题二、进入新课学生实验1:根据表格要求,进行实验,并完成表格。
讨论: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补充。
学生思考:2、电荷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呢?(看视频,填表格)发现:把现象填入“问题卡”表格二中。
表二:电荷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呢?(1)第3次实验现象与前两次不同,这说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相同”或“不同”)。
(2)由实验1或2可以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由实验3得出: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思考: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呢?教师讲授,师生总结:(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
(2)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
(3)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学案新版北师大版
11、3电荷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3. 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摩擦起电”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物体带了电荷?可以用什么办法使物体带上电荷?举例说明。
2、独立完成下面的预习检测题,然后与正确答案对照,了解自己的预习情况。
【预习检测】(1)梳过头发的梳子能吸起头发、穿过的化纤衣服表面常吸附一些灰尘。
这样,我们就说梳子、衣服带上了。
(2)带了电荷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3)原子由和组成,位于原子的中心。
4、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请跟同学们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摩擦起电独立完成下列活动,仔细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问题1、将自己的塑料直尺、圆珠笔杆、钢笔等文具在毛发中摩擦后,分别靠近小纸片。
问题2、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捋。
再多捋几次。
问题3、将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靠近自来水的细水流、细小纸屑。
会发现,细水流变,小纸屑被。
总结: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两种电荷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问题4、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见课本图5.1-2),自由悬挂的玻璃棒是否会动?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5:将橡胶棒靠近自由悬挂的玻璃棒,玻璃棒可能向哪个方向运动?问题6:将两根橡胶棒互相靠近,自由悬挂的橡胶棒会向哪个方向运动?现象:靠近的两根玻璃棒会,靠近的两根橡胶棒会,靠近的玻璃棒与橡胶棒会。
总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练习1: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可以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三节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三节电荷一、教学背景分析摩擦起电是学生熟悉的电现象之一,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由“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验电器”“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等几个部分组成。
本节课通过“与头发摩擦过的梳子会吸引碎纸屑”“摩擦过的气球会使细水流弯曲”等现象,引起学生的关注,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物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间相互帮助的学习方式已经形成,而且学生还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操作、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动手,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和探索兴趣。
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一点,从生活实例和奇妙的实验去引导学生学习、探索。
二、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电荷的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中对摩擦起电现象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已经有一些了解,但是从微观结构上认识此现象并且涉及电荷的移动,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让学生利用手边东西自己做实验,让学生自己体验摩擦起电过程,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加深理解,其次是多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PPT展示情境图片,科技馆中一个人手摸静电球后头发就会竖起来,你能解释这其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吗?2.“知识点”教学●摩擦起电学生活动:学生利用塑料直尺、碎纸屑、塑料梳子等器材做实验,体会塑料直尺能吸引碎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后头发更蓬松了。
教师提问:塑料直尺为什么能吸引碎纸屑?学生回答经过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是摩擦起电。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11.3《电荷》参考教案
三、电荷
一、核心素养
通过摩擦起电、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电荷的物理观念,通过摩擦起电、电荷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验电器的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静电现象的应用于防护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责任。
二、教学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重点: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难点: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教具: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验电器、纸屑、塑料吸管、金属杆、多媒体课件。
2019年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11.3 电荷导学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3.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重点:正负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作用和原理难点:摩擦起电现象的识别、静电现象的应用自主学习1.一些物体被后能够带上电荷,因而能吸引物体。
这种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就是现象。
2.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把规定为正电荷,把规定为负电荷。
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3.验电器的原理是,作用是。
电荷量的单位是。
4.利用静电现象的实例有:;利用静电现象的实例有:。
合作探究一、电荷1.问题(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为什么会随着梳子飘起?(2)冬天,晚上脱化纤衣物时,会看到点点火花,这是为什么?(3)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2、猜想: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3、实验验证:做一做:用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一会儿,去靠近桌面上的纸屑,填一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2)用毛皮跟橡胶棒摩擦,去靠近桌面上的纸屑,填一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去靠近桌面上的纸屑,填一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我们说,这些现象中的笔杆、橡胶棒、玻璃棒都带上了__________,或者说带了_____________。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小结: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有且只有__________种电荷,其中,我们把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荷叫做_____电荷,把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荷叫做______电荷。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北师大版
《电荷》教材分析:《电荷》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从摩擦起电现象入手,着重介绍了带电体的性质、电荷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的本质、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本节内容从微观结构和宏观现象相结合介绍了静电知识,为电流、电压等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摩擦起电及带电物体的性质。
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有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2.养成好问、爱探究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的探究,电荷间的作用规律的探究。
【教学难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摩擦起电的实质。
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
3.实验器材:塑料梳子、塑料尺、塑料笔杆、碎纸屑、毛皮、绸布、橡胶棒、玻璃棒、铁架台、验电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塑料丝束、气球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串联电路有什么特点?2.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二、激发学习动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并引发学生思考,如:秋冬时节,天气干燥,梳头发时会发现头发随着梳子飘动,为什么?运输油料的车辆,车厢后面总是拖着一根金属的链条,为什么?电是什么?与前面所学的电路中电流有没有什么关系?学习本节内容将对这些知识有初步了解。
三、讲授新知识:(一)摩擦起电现象【学生活动】用毛皮(可用头发和丝绸)摩擦塑料梳子、尺子吸起纸屑。
【讨论与分析】①观察靠近梳子尺子的纸屑出现什么现象。
【教育资料】初三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案:11.3电荷 教案学习专用
电荷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静电现象2、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
(2)参与实验结果讨论,学会主动发言,能流利表达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感知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2)养成好问、爱探究的习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摩擦起电现象。
(2)电荷间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教具塑料梳子、塑料尺、塑料笔杆、碎纸屑、毛皮、绸布、橡胶棒、玻璃棒、铁架台、验电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塑料丝束、乒乓球。
教学方法实验法、问答法、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ppt)二、预习反馈,点拨质疑1、互动①与电相关的现象很多,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例子。
②这些现象很多都比较复杂,要理解它们需要从学习简单的电学知识开始,2、演示1: 这也是一个与电有关的实验:用手反复捋塑料丝束。
3、提问互动:可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叫什么名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摩擦起电?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
(板书:第三节电荷)三、分组合作,探究解疑4、学生探索摩擦起电:用毛皮(可用头发和丝绸)摩擦塑料梳子、尺子吸起纸屑。
①观察靠近梳子尺子的纸屑出现什么现象。
②学生讨论:塑料梳子尺子摩擦前后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③学生给“摩擦起电”下定义。
5、教师小结并给出摩擦起电的定义及带“电”性(板书:1、1)经过摩擦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2)带“电”性: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带了电荷,或叫带了电。
)6、7、互动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摩擦起电的现象吗?8、演示2:电荷间作用规律①用细绳将丝绸摩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悬挂在铁架台下,分别用丝绸磨擦玻璃棒和毛皮摩擦橡胶棒靠近,让学生观察排吸情况。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北师大版[1]
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1.3电荷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11、3电荷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了解静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用具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一、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观看动画“怒发冲冠”、录象“女孩头发竖起来”.2、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进行新课:1.摩擦起电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1章 第三节 电荷教案4 (新版)北师大版
《电荷》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知道什么实验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4、知道电量及其单位。
教具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验电一个,碎纸屑若干。
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答: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
提问(2):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几件化纤毛衣,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
你有过这种体会吗?你知道上面提到的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吗?答:摩擦起电。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摩擦起电的知识。
摩擦起电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又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那么,带了电的物体具有哪些性质?头发为什么会随梳子飘起来?在这一节里,我们将继续进行学习和讨论。
2、进行新课(1)物体带电与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演示实验: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我们看到,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就是因为梳子带了电,能吸引头发的缘故。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种方法简单、常见。
下面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②接触带电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演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甲接触没有被摩擦过的橡胶棒乙,然后用乙去靠近纸屑、验电羽,观察橡胶棒乙能够吸引纸屑、验电羽等轻小物体,这说明橡胶棒乙通过接触橡胶棒甲而带了电。
(2)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016—011-013
班级:组别姓名评价
三、电荷
学习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和作用。
4、初步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5.通过对两种电荷的认识培养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1知道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先通读教材,了解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完成教材助读设计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展示活动中来。
一、教材助读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摩擦起电。
(2)自然界中有种电荷,它们是电荷和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电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的转移;列举静电应用和防护实例。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摩擦起电
【活动1】演示课本P45“观察与思考”(可利用塑料尺、钢笔、圆珠笔和碎纸屑开展活动)
你看到什么现象:
探究点二、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用编织袋条代替气球开展活动)
【活动2】观察P46学生实验,思考下面问题:(玻璃棒用丝绸摩擦过,橡胶棒用毛皮摩擦过)
实验结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探究点三、验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活动3】阅读课本P47“验电器”部分,试回答、讨论下面问题:
问题1: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原理:
问题2:用验电器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结论:
问题3:用验电器能否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理由:
问题4:阅读课本P47内容“你知道吗”,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结论:
(3)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训练测评:P49—50页1、2、3、4。
收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