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的历史沿革

合集下载

糖尿病的中医研究

糖尿病的中医研究

病机特点:
3.肝郁化热:胸胁苦满,急躁易怒,常有太息,口苦咽 干,头晕目眩,易于疲乏,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 沉弦。 4.燥热伤阴:口咽干操,多饮多尿,大便干结,伯热喜 凉,舌红有裂,舌苔糙黄,脉细数。 5.气阴两伤,经脉失养:气虚十阴虚十肢体酸软、不耐 劳作。
消渴病(糖尿病)合并症期

早期
1.主要病机 气阴两虚,经脉不和。 2.临床特征 气阴两虚加腰背或肢体酸疼,或有胸 闷, 心悸,心痛,记忆力减退,头晕,视力减 退,手足 麻疼,性功能减退等。但其功能仍可代偿,即维持原

房劳过度耗伤肾精,均能导致消渴。
中医糖尿病的分类
在中医文献中常把消渴病分为上、中、下三消论治。

上消主症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
中消主症为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 下消主症为尿频量多,尿如脂膏。
中医糖尿病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有些片面,因为临床上三多症状并不是截 然分开,往往同时存在,仅表现程度上有轻重不同而已, 故治疗上应三焦兼顾、三消同治。

早在《黄帝内经》中有:“消渴、消瘅、肺消、膈消、 消中”等描述。

上述都是因症病机侧重不同,病名各异。
消渴、肺消侧重于肺脏有病;
消瘅:兼有淤血;
消中:侧重胃肠;
膈消:病位在心肺。
消渴病的病因一

饮食因素:
在《内经》、《景岳全书》等中有记载为: 主要包括:
营养过剩
形体肥胖 运动量减少
消渴病病因二 误用丹石药:
丹石为壮阳之品,不能久服,否则耗伤津液,出 现消渴。
消渴病因三 体质因素:
古人特别重视体质强弱、五脏盛衰在消渴病中的 重要性,这与现代医学所说的遗传因素道理相同。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认为糖尿病是怎么形成的

引言概述:中医学认为,糖尿病是由于脾肾阳虚、气血不足,以及肝火上扰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深入探讨糖尿病的形成机制,包括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和肝火上扰三个方面。

通过详细解释这些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形成过程,并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正文内容:一、脾肾阳虚1.脾肾阳虚的概念:中医认为,脾肾为人体的重要脏腑,脾主运化水谷之精气,肾主生殖和津液的。

当脾肾阳虚时,脾不能正常运化水谷,肾失去生津固液的作用,导致身体能量的供应不足。

2.影响糖代谢的机制:脾肾阳虚使得胃肠无法充分消化吸收食物,导致血糖升高。

同时,脾肾阳虚还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进一步加剧血糖的升高。

3.典型症状:脾肾阳虚导致的糖尿病常表现为口干、口渴、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二、气血不足1.气血不足的概念: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

而气血不足则会导致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糖代谢的调节。

2.影响糖代谢的机制:气血不足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同时造成血糖供应不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3.典型症状:气血不足导致的糖尿病常表现为四肢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

三、肝火上扰1.肝火上扰的概念: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火上扰是指肝气郁结导致肝火内生,并向上炎热扰动其他脏腑器官。

2.影响糖代谢的机制:肝火上扰会引起体内阴阳失调,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糖尿病的发生。

肝火上扰还可以造成气血不畅,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3.典型症状:肝火上扰导致的糖尿病常表现为口苦、口干、多饮、消瘦等症状。

总结:通过对中医对糖尿病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和肝火上扰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脾肾阳虚使得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气血不足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而肝火上扰则进一步加剧了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在防治糖尿病过程中,中医将注重调理脾肾阳虚、气血不足和肝火上扰等因素,在促进体内阴阳平衡的同时,提高胰岛素的分泌和糖代谢的调节能力,以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糖尿病,又称“血糖病”,在中医上被称为“消渴病”或“尿甘”。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古代医书《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等,关于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均有详细的记载和论述。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病因认为,糖尿病是因为“气机亏虚、精气下陷”,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不运,气郁血淤,最终导致了“消渴”现象。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往往归属于“消渴病”范畴,因此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对于糖尿病的病机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肝郁气滞、脾虚湿杀等病机密切相关。

肝郁气滞是指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引起的肝郁气滞,影响了脾胃功能,导致了消化不良、气滞湿停等情况,最终引发了糖尿病的发生。

脾虚湿杀指的是脾胃功能虚弱,无法正常运化水湿,导致体内湿气滞留,最终形成了糖尿病的病理状态。

中医还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对糖尿病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述。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可分为气滞血淤型、脾虚湿盛型、肾阳亏虚型等不同的证型。

对于气滞血淤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主要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常用柴胡、枳壳、丹参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脾虚湿盛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主要以健脾化湿、祛痰利水为主,常用茯苓、石菖蒲、山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肾阳亏虚型糖尿病,中医治疗主要以补肾壮阳、温补脾肾为主,常用肉桂、巴戟天、枸杞子等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

中医还注重于糖尿病的预防和调理。

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的预防和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饮食调理、精神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调节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进食,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精神方面,中医强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志不畅,通过中医保健方法进行情志调摄。

运动方面,中医注重于运动锻炼,通过适量的运动来消耗体内的湿气和燥湿,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体质。

药物方面,中医倡导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如金银花、苦瓜、山楂等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使用,帮助预防和调理糖尿病。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其中糖尿病的发病率非常高,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糖尿病从中医角度分析,属于“消渴”之症,因患者个体差异,以及患者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患者患病的因素也不同,患者临床表现症状也有差异。

那从中医角度如何认识糖尿病呢?下面咱们就跟随文章内容来详细了解中医角度下认识的糖尿病。

一、中医认识糖尿病的过程1.理论奠基阶段我国中医对糖尿病的记载时间非常早,在《黄帝内经》中有“消渴”“消中”等名称的记载,主要针对消渴症的病理、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有详细讲述,中医记载消渴症是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导致的。

除了《黄帝内经》记载之外,《灵柩·五变篇》、《素问·阴阳别论》中都有“消渴症”的相关记载。

其中在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消渴症的专门讲解篇章,并提出了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等治疗措施。

可见,我国中医对消渴症的记载时间非常早,人们对消渴症的认识历史悠久。

2.中医对糖尿病认识发展阶段我国中医历史悠久,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从晋到清朝,期间一千六百多年,不同时期对消渴症的认识也不断完善,其中,隋代《诸病源候论·消渴症诸侯》中将消渴症分为八种证候类型,可谓分类详细,并且提出了导引和散步治疗消渴症的方法。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消渴》中记载了除了糖尿病患者普遍的“三多”以外的症状,如消渴症患者“呼吸少气,不得多语,心烦热,两脚软,食乃皆倍于常”,并提出了食疗控制法。

而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中将消渴症分为了“上中下”三消,根据患者病症记载了不同的病症表现、并发症、预后效果。

金元时期,将三消理论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养阴为主的消渴症治疗体系。

明代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肾气丸、六味丸、参苓白术散等治疗配方。

清代吸取了前人对消渴症治疗的精华,在治疗方法上有新的发展,对上消、中消、下消的认识更加深入。

古人糖尿病肝病的历史典故

古人糖尿病肝病的历史典故

古人糖尿病肝病的历史典故糖尿病和肝病是现代医学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它们在古代也有相应的历史记载。

下面就分别讲述一下古代糖尿病和肝病的历史典故。

一、古代糖尿病的历史典故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在中国古代也有相应的记载。

根据历史资料,糖尿病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是因为患者尿多而渴,且多食易饥的症状。

据《黄帝内经》记载,“消渴病”是由于人体内阴阳失衡所导致的疾病。

在《素问·阴阳别论》中提到:“消渴之病,本在于肾。

”这意味着糖尿病的发生与肾脏的功能密切相关。

此外,《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了一些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如控制饮食、运动等。

在古代,糖尿病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就患有消渴病,最终因为病情恶化而早逝。

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也往往难以控制。

二、古代肝病的历史典故肝病在古代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在中国古代,肝被视为五脏之一,具有藏血、主疏泄等重要功能。

在古代,肝病也被称为“肝瘕”、“肝胀”等。

据《黄帝内经》记载,“肝瘕”是一种由于肝气郁结、脾胃不和所导致的疾病。

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提到:“肝气实则怒,肝气虚则悲,实则胁痛呕咳,虚则痿厥眼花。

”这意味着肝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包括胁痛、呕吐、咳嗽、眼花等症状。

在古代,肝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

药物治疗方面,中国古代有很多方剂可以治疗肝病,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

在针灸疗法方面,中国古代有很多针灸穴位可以治疗肝病,如肝俞、胆俞等。

糖尿病和肝病在古代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虽然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但是我们的祖先们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经验和记载,为后人的治疗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浓度过高。

它的发生与多种内外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

本文将从糖尿病的历史起源、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糖尿病的历史起源糖尿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人就已经记录了一种以多尿为主要病征的疾病。

随后,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5世纪也描绘了糖尿病的症状。

然而,直到19世纪,医学界才正式对糖尿病进行了研究和分类。

二、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发生与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一个人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他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

此外,生活方式也是糖尿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久坐不动、高脂肪、高糖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类,即糖尿病一型和糖尿病二型。

糖尿病一型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的分泌异常,导致血糖无法正常降低;而糖尿病二型则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的作用减弱或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三、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以及容易疲倦等。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会给身体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眼底病变、神经病变等。

四、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

首先,患者需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步骤。

其次,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方式控制血糖浓度。

对于某些严重的糖尿病病例,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注射剂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多个因素相关。

患者需要尽早发现和控制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只有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并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

1: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起源
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

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

消渴症的成病机理主要是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常见的纯中药有恒济悦泰胶囊等主要原料由玉竹、山茱萸、葛根、苍术、山药、麦冬、知母等多味中药精炼而成。

2:有效的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主要有药膳疗法、中草药疗法、中医辨证治疗、古今中医验方、运动疗法、心理疗法、指压疗法、按摩疗法、刮痧疗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等十余种中医治疗方法。

3:治疗糖尿病的经典中医名方
●大补阴丸
●六味地黄丸
●人参白虎汤
●参苓白术散
●逍遥散
●地黄饮子
●桃仁承气汤
●补阳还五汤
●玉泉丸
4:糖尿病中医治疗的现代名方
●降糖补肾方
●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方
●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方
●芪连汤
●益气养阴活血力
●丹栀逍遥散
●自拟降糖方:甲壳素,黑豆,白扁豆,老茶根●仙人掌片
●清肝糖胶囊
●强胰降糖胶囊
●清肝降糖片
●酸味中药复方
●芪蓝糖脂宁
●保元活血颗粒
●补肾通脉方
●芪黄降糖制剂
●益气养阴活血汤
●降糖胶囊
●素清丸。

中医学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首见于

中医学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首见于

中医学对糖尿病病机的认识首见于《内经》,如《灵枢·五变篇》说:“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瘴。

”说明2000多年前古人已初步认识到“消渴”与情志不舒,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有密切关系。

此后,虽然历代医家也有关于“肝与消渴”方面到论述,但仍以“三消辩证”研究较多,基本以“阴湿燥热”立论,并被广泛接纳沿用。

时至清代,著名医家黄坤载精辟地论述曰:“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灼伤津液而成。

并强调“消渴之病,独责肝木而不责肺金。

”这一观点开创了“从肝论治糖尿病”的先河,可惜的是后代医家对这一创见一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医学刊物上有关糖尿病从肝论治的临床研究报道时有见之。

[1]如: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杨烨用逍遥散加减疏肝行气为主结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2]。

方法: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两组,逍遥散加减结合美吡达及单用美吡达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较对照组71.43%,差别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明显降低,差别显著(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明显降低,差别显著(P<0.05),但餐后2小时血糖(FBG)、甘油二酯(TG)变化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FBG)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胆固醇(TC)、甘油二酯(TG)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逍遥散疏肝行气为主结合西药治疗较单用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有更好的疗效。

倪海祥、刘刚、罗苏生等。

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

四川中医,1999。

17(3):16-17。

吴虹斌。

自拟疏肝养阴汤治疗2型糖尿病36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13(2):81-82。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糖尿病为西医病名,根据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的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最早,认识源远流长,仅现有文字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一理论奠基阶段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消渴”、“消瘅”、“消中”、“鬲消”、“肺消”等不同名称,对消渴的记载散见于约十四篇中,对消渴病的名称、概念、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预后及调摄方法等都分别做了论述。

在病因方面,认为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五脏柔弱等因素,与消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又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在病理方面,指出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消渴发病的主要病理,如《素问·阴阳别论》谓:“二阳结谓之消。

”书中对消渴的主要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形瘦等已有明确记载,《素问·气厥论》谓:“肺消者,饮一溲二”,“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

”《灵枢·师传篇》谓:“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

”在治疗方面,强调指出消渴病人要禁食膏梁厚味和芳草、石药等燥热伤津之品,如《素问·腹中论》谓:“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并指出可用性味甘寒能生津止渴的兰草治疗。

《素问·奇病论》曰:“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在预后方面,已有根据脉象判断病情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谓:“消瘅……脉实大,病久可治;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内经对消渴的认识,是后代消渴理论发展的渊源,至今对消渴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西汉淳于意的诊籍中,有“肺消瘅”一案记载,是消渴病最早的医案,案中不仅记载了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而且更以“形弊”、“尸夺”形象地描述了消渴重症患者形体消瘦的典型症状(《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药学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可以追溯
到两千多年前。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主要特征为多尿、口渴、食欲
不振、消瘦等症状。

中医认为,糖尿病主要与胰脏、肝脏、脾胃和肾脏等脏腑功能紊乱有关。

糖尿病的发
病机制中,有“胰按肾为主”的说法,即认为缺陷的肾气导致胰脏功能失常,从而引发糖
尿病的发生。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

中药治疗包括中草药的内服和外用,针灸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功能。

中药治疗方面,中医通常采用草药配方个体化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
病程来进行辨证施治。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枸杞子、山药、苦瓜等,这些中药被认为有较
好的降血糖效果。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糖尿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
体内分泌、神经和消化系统等功能,从而改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代谢紊乱。

中医还强调饮食调控对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传统饮食兼顾病人体
质特点,强调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同时注重饮食的药食同源性,帮助糖尿病
患者调节体质。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施治,根据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由于糖尿
病在中医理论中被归入不同的病症范畴,因此疗效会因人而异。

对于患糖尿病患者来说,
既要重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借鉴中医药的一些观点和方法,综合治疗,取得更
好的效果。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

糖尿病的前世今生糖尿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中,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

书中描述这类病人的尿是甜的,并具有口渴、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后期患者往往疲乏、消瘦,故谓之“消渴症”,并且提出营养过剩及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中对糖尿病的描述然而,古人的认识与该病的本质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状况直到19世纪才有了明显的进步,1869年一名德国医生Paul Langerhans发现人体胰腺存在“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由此揭开了糖尿病近代研究的序幕。

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生物学家Paul Langerhans1889年另外两名德国医生进一步证明了胰腺与糖尿病的关系。

1921年加拿大医生班亭等人首次成功地从动物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并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无数糖尿病患者的生命,班亭医生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1年决定将每年的11月14日——班亭生日这天定为“世界糖尿病日”,以纪念他为糖尿病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班亭医生2007年,“世界糖尿病日”正式更名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其意义是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对糖尿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将专家、学术行为上升为各国的政府行为,促使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的危害。

1我国是糖尿病世界头号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已经成为全球二十一世纪的流行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2015年全球约有4.15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每年至少有500万人死于糖尿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8.39%,糖尿病防治的医疗费用已经超过了4710亿美元。

近30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1979年的0.67%迅速增至2012年的11.6%,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50.1%。

这意味着,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就有6位血糖不正常。

按照这一比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人,糖尿病前期人数接近5亿人,我国现已取代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头号大国。

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

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

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糖尿病各阶段的中医病机王晖陈霞波周建扬等历代中医对糖尿病(消渴)的症状特点、兼证及病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其辨证及治则也较为完善,但对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尚缺乏规律性的认识而难以统一。

笔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组在众多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脏腑气化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虚实夹杂的综合性内伤杂病。

虽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其病因病机转归还是有其一定的规律可循,糖尿病(消渴)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阶段的基本病机,即脾肾精亏、真气不足(原始期)→气阴两虚、气化失常(前驱期) →阴虚燥热、气机郁滞(消渴期)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逆归期)四个阶段。

脾肾精气不足是四期的固有病机。

气机失调、气化失常是贯穿于糖尿病整个病理过程共有的基本病机。

一、原始期病机糖尿病原始期的基本病机为真气不足,遗传基因缺陷。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形成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中医学认为,遗传基因来源于先天父母的媾精,而《内经》所谓“故生之来谓之精”,就是说人在出生之前,由父母交合的原始之精,先形成于母体胞宫之中,依靠冲任二脉与母体相通,以禀受母体先天之精气与后天之谷气而孕育成胎儿,出生之后赖后天水谷之气给养与吸入大自然天阳之气而长大。

由于人出生之前的原始精气与真气密切相关,故《灵枢·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指出真气由先天肾中之精气与后天脾胃之谷气及与大自然天气相通的肺气结合而成,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由真气运行产生的气机运动和气化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因此真气不足所致的气机失调、气化失常而导致的代谢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固有病机,即称之为糖尿病的原始病机或潜伏病机。

我们把那些有家庭遗传背景,体质羸弱,真气不足的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在外界环境因素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作用下诱发的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称作糖尿病原始期,原始病机的实质是脾肾精亏,脾虚不运,气化不利,津液失调。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认识

糖尿病的中医病机认识

从《黄帝内经》认识糖尿病糖尿病并非是现代独有的疾病,而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内经》中虽并无糖尿病一词,但根据相似之病症大致可相当于消渴证,消渴证名首见《内经》。

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消渴症”这一病名。

作为消渴病的理论源泉,《内经》对其诸多论述,为后世的三消理论和从脾肾论治奠定了基础。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

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的消渴篇对“三多”症状已有记载。

糖耐量减低(IGT)是处于糖代谢正常与糖尿病(DM)之间的一种异常代谢的中间状态,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β细胞受损是其主要病因。

一般认为,每5~10年约有1/3的IGT患者转为DM。

《内经》中并无一词,但根据相似之病症,不同的篇章中有“消瘅”、“消渴”、“肺消”、“鬲消”、“脾瘅”、“肾热病”、“漏风”、“风消”、“消中”、“食亦”等10个名称,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消瘅”,散见于十四篇之中,明·张景岳云:“诸此类者,总皆消渴之类也…消瘅者,三消之总称,谓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也。

”并指出消瘅是消渴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结果。

先天之因与病机禀赋有亏,五脏柔弱《灵枢·本脏》指出五脏“脆则善病消瘅”,《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也指出:五脏之各脉“微小为消瘅”。

清·张志聪《灵枢集注》注云:“盖五脏主藏精者也,五脏皆柔弱,则津液竭而善病消瘅矣。

”指出素体虚弱、先天不足者,容易患消瘅。

消瘅,即消渴病。

禀赋肥胖《灵枢·卫气失常》将肥胖分为三种:“人有肥、有膏、有肉…肉坚,皮满者,肥,肉不坚,皮缓者,膏。

皮肉不相离者,肉。

…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

肉者,身体荣大。

脂者,其身收小。

”膏人即腹型肥胖,危害最大。

糖尿病的古中医理解以及高效实用方法

糖尿病的古中医理解以及高效实用方法

糖尿病的古中医理解以及高效实用方法文/夏师兄糖尿病,与高血压一样,都是当代人极为普遍,威胁极大,困扰了无数人的富贵病。

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降糖药,以及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指标。

但是,十年二十年以后,有可能出现各种可怕的并发症,脚部伤口不能愈合,截肢,冠心病,失明等等,令患者非常恐惧,痛苦。

我们致力于复兴古中医文化和疗效,根源在于,古中医文化,是如《黄帝内经》所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掌握了正确的术,方法,一切病症,都会有良好的治疗方法,给患者解决严重的病苦,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症状与并发症在古代,中医没有糖尿病,类似的疾病,叫做消渴症,分为三消症,上消,中消,下消。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为主。

首先,我们仔细观察,糖尿病具体有哪些症状:•主要症状:第一,血糖指标高。

第二,多吃,总有饥饿感。

口渴多饮,喝水较多。

多尿,小便次数比别人多。

第三,消瘦,体重减少。

第四,疲乏无力。

四肢麻木,疼痛,阳痿等。

•其他症状:眼皮下垂,眼睑长黄斑等。

经常打鼾,面色发红,关节疼痛,尿液粘稠,反应迟钝,牙龈肿痛。

•并发症:第一,伤口不易愈合。

第二,血管异常,动脉硬化,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

第三,视力模糊,失明。

•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乳酸性酸中毒。

•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

糖尿病的根源与病机•附图1:脏腑气机图依据古中医的原理,以及结合此最为根本的脏腑气机图,我们试分析所有症状背后的根源,病机。

首先是根据气机图,下焦肾藏元阳不足,肾系统功能变弱,直接导致阳痿,尿频尿急等。

肾主力,体力衰退。

肾之元阳,命火,向上提供脾阳的阳气火力,命火生脾土。

犹如锅底下的火力,提供了锅的热力,锅有热力,才能炒熟饭菜。

但是,元阳,命火皆严重不足,脾阳亦严重不足。

脾主运化水湿,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运化无力,则水湿,水谷精微的营养液,就不能很好的流布散开,就会源源不断的聚湿生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春秋战国
《内经》是中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其中对“脾 瘅”、“消渴”和“消瘅”的描述与糖尿病前期、糖尿 病期及糖尿病并发症期三个发展阶段的表现十分类似。
《内经》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可总结如下:
①先天禀赋不足。如《灵枢·本脏》篇有“心脆则病消 瘅热中”、“肺脆则苦病消瘅易伤”、“肝脆则善病消 瘅易伤”、“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和“肾脆则苦病消 瘅易伤”等论述。《灵枢·五变》篇有“五脏皆柔弱, 善病消瘅”的论述。
四、唐朝
唐朝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认为消渴是肾虚所致, “消渴者,原其发动,此则肾虚所致,每发即小便至 甜。……按〈洪范〉稼穑作甘,以物理推之,淋饧醋酒 作脯法,须臾即皆能甜也。……腰肾既虚冷,则不能蒸 于上,谷气则尽下为小便也,故甘味不变”。
孙思邈认为消渴是长期饮食醇酒肥甘厚味所致。 《千金要方·消渴》云:“饮噉无度咀嚼鲊酱,不择酸 咸,积年长夜,酣兴不懈,遂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 木石犹且干枯,在人何能不渴?”。
七、明朝
明朝戴元礼认为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是得之气实, 久则气虚。他在《证治要诀·消渴》中云“三消得之气 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 这一观点来自临床实践——他曾学习一僧人专用黄芪 饮(黄芪、甘草)加减治疗三消的经验。这种把益气 放首位的观点,对后世医家用补气法治疗糖尿病颇有 影响。
糖尿病中医病因病机的历史沿革
目录
一、春秋战国时期 二、东汉时期 三、隋朝 四、唐朝 五、金朝 六、元朝 七、明朝 八、清朝 九、民国时期 十、现代
Ⅰ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Ⅱ 糖尿病的辨证论治 Ⅲ 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Ⅳ 常见证型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Ⅴ 糖尿病的辨病论治---并发症 Ⅵ 中成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Ⅶ 抗糖尿病中药新药研究进展
五、金朝
金朝刘河间认为五志化火可致消渴病。其在《河 间六书·三消论》中述:“夫消渴者……或因耗乱精神, 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盛之所成也”。他并创燥热病机 学说,在《河间六书·消渴》中引《内经》“二阳结谓 之消”之说,把消渴病机归属于“燥热”之中。他还 大胆地提出“诸液枯涸,干劲皲竭,皆属于燥”,作 为《内经》病机19条的补充。
《古今录验方》云:“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 小便数,无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 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 渴而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 便者,此是肾笑也。特忌房劳”。
巢元方在《,积经年岁”而成。五石散系金石壮 阳之品,自晋始为求长生,服五石散风靡一时,但久 服燥热伤阴,肾阴被灼,虚阳独亢,热郁血瘀,“发 为消渴,凝为痈疽”,危害甚烈。
二、东汉时期
东汉的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述 了消渴病症的病因病机。
①消渴分别是厥阴病、小便不利淋病的一个症状,其病 因病机与主病相关。如《伤寒论》谓“厥阴之为病,消 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之不肯止” 。
②胃热盛。《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说“趺 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 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
《黄帝内经》 消渴
隋朝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体育锻炼
唐朝
孙思邈 《千金要方》
饮食控制
近代
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西医结合
中医无糖尿病病名,但查阅古今文 献,糖尿病应与中医的“消渴”病相类, 这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说糖尿病与消 渴相类,是因为两者并不相等:中医多 以症状作为诊断,消渴如是,但消渴还 应包括如尿崩症等疾病。
④胃热。如《素问·阴阳别论》篇有“二阳结谓之消”的论 述。《素问·气厥论》篇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 谓之食亦”。
⑤服芳草石药。通过《内经》中“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 可服膏粱芳草石药,石药发癜,芳草发狂”,“芳草之气美, 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 者。”“热气剽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 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等论述,可知芳草 石药可加重病情。
②饮食不节。如《素问·奇病论》篇有“此人必数食甘 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 转为消渴”的论述。《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有“凡治 消瘅,……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的论述。
③情志失调。如《灵枢·五变》讲到五脏柔弱之人善怒可诱 发本病,“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宽皮充饥, 血脉不行。转而发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③肾虚。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有云“男 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 之”。
④肺胃津伤。如《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谓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三、隋朝时期
隋朝甄立言在《古今录验方》中详细归纳了消渴 病的症状,在病因方面认为肾消(症状表现类似糖尿 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特忌房劳。至此标志者中医 对糖尿病诊断的明确。
刘河间认为“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有上消、 中消、肾消之分。他将消渴病种种症状和病机,归于 “燥、热”二字,《河间六书·三消论》说“三消者燥 热一也,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 壅塞,而水液不能浸润于外,荣养百骸”。他重视燥 热,同时不忽视阴虚,归纳消渴的治疗原则为“补肾 水阴寒之虚,泻心火阳明之实,除胃肠燥热之甚,济 身中津液之衰”。正因为刘河间抓住了消渴病因病机 中“燥热”与“阴虚”的要害,颇受后世推崇。
六、元朝
元朝朱丹溪综合金元各家学说,发展了养阴理论。 他在《丹溪心法·消渴证治》中说:“肺为津液之脏, 自上而下三焦脏腑皆囿天一真水之中,〈素问〉以水 本在肾,末在肺者此也,真水不竭安有所谓消渴哉”。 “人惟淫欲恣情,酒面无节。酷嗜炙煿糟脏咸酸酢醯 甘肥腥膻之属,复以丹砂玉石济其私,于是炎火上蒸, 脏腑生热,燥热盛津液干焦,渴欲水浆,而不能自 禁”。因此他倡导“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 在消渴治疗上主张滋阴降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