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定律
连锁遗传规律ppt课件
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形 成配子时始终不分开的现象。
不完全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
• 交P换值=重有新色组、合饱的满百×分无色率、凹陷
• •
==测(3交1.469%+152)C/C8S3Fh61S有8h色×↓、10饱0%满ccshsh
•
CcShsh ×
无色、凹陷 ccshsh
• 配子
CSh
• 测交子代(F1) CcShsh
•
有色、饱满
• 实得粒数 4032
Csh
cSh
csh
csh
• 那么√a2 = a = csh配子的频率
• 由于配子CSh的频率和csh的频率相等
• 所以CSh配子的频率=a
• 那么重组型配子的频率=100%-2a
• 所以交换值=100%-2a
第四节 • 自交法计算交换值的步骤
交换值及 其测定
①求F2代纯合隐性个体的百分率
一、交换 • ②以上百分率开方即得隐性配子的百
• 连锁关系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 这一点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生物的 基因有成千上万,而染色体只有几十 条,所以一条染色体必须载荷许多基 因。
第三节 连锁和 交换的 遗传机 理
一、完 全连锁 和不完 全连锁
二、交 换与不 完全连 锁的形 成
●完全连锁(complete linkage) F1自交或测交,其后代个体的表现
Sh C sh c sh c
连锁遗传知识点总结
连锁遗传知识点总结一、连锁遗传的概念连锁遗传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由于它们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所以它们的分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非常接近的现象。
在正常情况下,染色体上的基因是独立分离的,即每个基因的遗传方式是独立的。
但是当两个或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由于这些基因的位点之间存在着连锁现象,它们的分离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受到位点之间连锁现象的影响。
因此,这些基因的遗传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就是连锁遗传。
二、连锁遗传的规律1. 连锁基因的近体效应在连锁遗传中,由于两个或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它们的分离会受到染色体的连锁效应的影响。
如果两个基因位点之间距离较近,它们在染色体上的连锁作用就会更加明显,相对来说,两个基因遗传方式的改变也会更为一致。
这种连锁基因的现象叫做连锁基因的近体效应。
在实际研究中,连锁基因的近体效应是研究连锁遗传规律的重要依据。
2. 连锁基因的远体效应与连锁基因的近体效应相对应的是连锁基因的远体效应。
当两个基因位点之间的距离较远时,由于它们在染色体上的连锁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所以两个基因的遗传方式的改变也会相对独立。
这种连锁基因的现象叫做连锁基因的远体效应。
连锁基因的远体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连锁基因之间的连锁率被打破,从而使得二者的遗传方式相对独立。
3. 连锁基因的重组在连锁遗传中,由于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之间的连锁效应,它们的遗传方式受到了相对的限制。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染色体发生了重组,导致连锁基因之间的连锁效应被打破,使得两个基因的遗传方式发生了改变。
这种现象叫做连锁基因的重组。
连锁基因的重组是连锁遗传中的重要现象,它可以解释为何在连锁基因存在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不同基因型的组合。
三、连锁遗传的实验与应用1. 连锁遗传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连锁遗传,可以揭示其规律和机理。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杂交、连锁基因的分离分析、连锁基因的重组等方法来研究连锁遗传。
这些实验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连锁遗传的基本原理,并且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第三章连锁遗传规律
第三章连锁遗传规律
一、香豌豆(Lathyrus odoratus)两对相对性 状杂交试验
花色: 紫花(P) 对红花(p) 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 长花粉粒(L) 对 圆花粉粒(l) 为显性。
1、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2、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第三章连锁遗传规律
性状
F2表现型
F2个体数 F2分离比例
紫花(显)
4831+390=5221
花色
红花(隐)
1338+393=1731
3:1
相引相
花粉粒 长花粉粒(显) 4831+393=5224 形状 圆花粉粒(隐) 1338+390=1728
3:1
紫花(显)
226+95=321
花色
红花(隐)
97+1=98
3:1
相斥相
CS CS CS CS
cs
c
s c s 第三章连锁遗传规律
cs
•完全连锁(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不 能独立分配,而是随着这条染色体作为一个整体, 共同传递到子代中去的现象):如果一对染色体上 的2对基因,完全不发生交换,F1产生的配子只有2 种,测交子代中也只有2种亲组合;较少见。
第三章连锁遗传规律
3. 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姊妹染色单体节段互换,导致基因交换, 产生交换型染色单体;
4.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中四种染色单体分配到四个子细胞中, 发育成四种配子(两种亲本型、两种重组合型/交换型)。
5. 相邻两基因间发生断裂与交换的机会与基因间距离有关:基 因间距离越大,断裂和交换的机会也越大。
第三章连锁遗传规律
例
基因的连锁定律
基因的连锁定律
基因的连锁定律是指在遗传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减数分裂)时,往往连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
这个定律主要由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发展而来,其中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连锁定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基因的连锁: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互换,从而形成基因的重组。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在分离之前,可能发生部分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在此基础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各种组合的配子。
3. 基因的交换: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这种现象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基因的连锁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它们共同解释了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和组合规律。
这些定律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育种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连锁遗传定律
连锁遗传定律连锁遗传定律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
这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方式与常规的孟德尔遗传规律不同。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连锁遗传定律。
一、连锁假说的提出连锁假说最早是由美国生物学家托马斯·摩根在1910年左右提出的。
他通过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进行实验,发现了某些特定性状(如眼睛颜色和翅膀形态等)之间存在联系,这表明它们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连锁遗传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连锁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共同遗传给子代,这些基因被称为连锁基因。
由于它们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所以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距离关系,即越靠近的两个基因越容易被联合遗传。
三、连锁分离如果两个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了重组,则它们就会被分离,并且以不同的方式遗传给子代。
这种现象被称为连锁分离。
连锁分离的概率与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即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越远,发生重组的概率就越大。
四、连锁图为了更好地理解连锁基因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们通常会绘制一张连锁图。
这张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出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关系。
通过连锁图,人们可以预测不同基因之间可能发生的重组情况,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方式。
五、连锁遗传定律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连锁遗传定律:1. 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会共同遗传给子代。
2. 由于它们位于同一个染色体上,所以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距离关系。
3. 如果两个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了重组,则它们就会被分离,并且以不同的方式遗传给子代。
4. 连锁分离的概率与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5. 通过连锁图,人们可以预测不同基因之间可能发生的重组情况,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方式。
六、连锁遗传在人类疾病中的应用连锁遗传定律不仅对基础科学有着重要意义,还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
由于许多遗传性疾病都与染色体上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因此通过分析这些基因在家族中的连锁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遗传方式和机制。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摩根(Thomas Hunt Morgan)是20世纪初期最重要的遗传学家之一,他在果蝇遗传学研究中提出了三大定律,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介绍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并探讨其对遗传学的贡献。
第一定律:染色体的连锁遗传摩根通过研究果蝇的眼色突变体,发现一些性状总是同时遗传给后代。
他发现这些性状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所致,这就是连锁遗传。
摩根的实验证实了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还通过测定连锁性与染色体的距离,提出了连锁图谱的概念,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遗传物质的分布情况。
第二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摩根发现,在染色体的连锁遗传中,虽然遗传物质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但并非所有基因都会同时遗传给后代。
他通过交叉配对实验证明,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这个发现揭示了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性,为遗传变异和进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摩根的实验结果还表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受到染色体的连锁性以及交叉互换的影响。
第三定律:染色体的随机分离摩根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发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会随机分离,即每对同源染色体在分裂时会分到不同的子细胞中。
这个发现揭示了遗传物质的随机性分布,为遗传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基础。
摩根还通过实验证明了染色体的分离是独立发生的,即染色体的分离是互相独立的事件。
这个发现为后来的遗传连锁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对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们不仅为遗传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还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
摩根的研究成果使人们对遗传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为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包括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和染色体的随机分离。
这些定律为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通过研究果蝇,摩根揭示了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设,并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性和染色体的随机分离。
遗传学第四章连锁遗传定律
Chapter 4 Linkage & Sex-linked Inheritance
1906年贝特逊 (Bateson W.) 等人在香豌豆杂交试验中发现性状的连锁遗 传现象。1910年以后,摩尔根(Morgan T.H., 1866-1945)等人用果蝇为 材料,把抽象的基因概念落实到染色体上,创立了基因论 (theory of the gene),论证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
AB ab
A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6) 相邻两个基因座之
间发生断裂和交换 的机率与基因间距 离有关,距离越远 则断裂和交换的机 率也越高。
如香豌豆F1有100个性母细胞,其中有24个在连锁区段内发 生交换,76个不发生交换,F1的基因型为AaBb(相引组), 求重组率(交换值):
亲本组合配子 重新组合配子 总数
基因型
CcShsh Ccshsh
表现型
有色饱满 有色凹陷
实得粒数 4032
149
%
48.2
1.8
cSh ccShsh 无色饱满 152 1.8
csh ccshsh 无色凹陷 4035 48.2
无色凹陷 ccshsh
csh 总数
8368 100
重新组合(互换率)=149+152/8368=3.6%
利用自交法也可获得交换值。如前面的香豌豆杂交试验。
上述香豌豆和玉米的例子,就是不完全连锁。
二、交换的细胞学证据
(1) Aa和Bb两对连锁基因分别位于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基因 座上,它们的位置相当,呈对称的排列。 AB ab
连锁遗传定律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定律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定律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被称为连锁规律
或连锁分离定律。
它是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在20世纪初提出的,用于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遗传连锁的现象。
在连锁遗传定律中,基因被认为位于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称
为基因座。
每个基因座上可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它们决定了个体
的遗传特征。
连锁遗传定律说明了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倾向于以
一种固定的方式相互传递给后代。
根据连锁遗传定律,当两个基因座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
往往会一起遗传给后代,而不是独立分离。
这是因为同一染色体上
的基因在交叉互换过程中很少发生重组。
因此,它们通常作为一个
整体传递给下一代,形成连锁。
然而,连锁遗传定律也指出,连锁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基因座之
间的距离。
如果两个基因座之间的距离较远,交叉互换的概率就会
增加,导致连锁程度降低。
反之,如果两个基因座之间的距离较近,交叉互换的概率就会减少,导致连锁程度增加。
连锁遗传定律对于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和遗传连锁关系
非常重要。
它为遗传学家提供了一种分析基因座之间关系的方法,
并帮助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通过研究连锁遗传,人
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基因的遗传传递方式,以及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总之,连锁遗传定律是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和遗传连
锁的规律。
它解释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传递方式,并揭示了基因座
之间的连锁程度与距离的关系。
这一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
连锁遗传规律
8
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常有连系在一起 遗传的倾向。
相引相(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乙 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PL/pl。
相斥相(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 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Pl/pL。
浙江大学农学院
第二个试验:
P
紫花、园花粉粒(PPll)×红花、长花粉粒(ppLL)
↓
F1
紫、长PpLl
↓
F2
紫、长 紫、园 红、长 红、园
P_L_
P_ll
ppL_
ppll 总数
实际个体数
226
95
97
1
419
按9:3:3:1推算 235.8
78.5 78.5
26.2
419
结果浙江与大学第农一学院个试验情况相同。遗传学第4章
遗传学第4章
9
第二节 连锁遗传的解释和验证
浙江大学农学院
遗传学第4章
10
一、连锁遗传的解释:
浙江大学农学院
遗传学第4章
11
试验结果是否受分离规律支配?
第一个试验:
紫花:红花
(4831+390):(1338+393)=5221:1731≈3:1
长花粉:短花粉 (4831+393):(1338+390)=5224:1728≈3:1
第二个试验:
紫花:红花
(226+95):(97+1)=321:98≈3:1
长花粉:短花粉 (226+97):(95+1)=323:96≈3:1
以上结果都受分离规律支配,但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连锁遗传定律导学案-畜禽繁殖与改良》
《连锁遗传定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连锁遗传定律的观点和基本原理;2. 精通连锁遗传的规律和特点;3. 理解连锁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导学内容:一、连锁遗传定律的观点和基本原理1. 连锁遗传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点在同一染色体上,由于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所以它们在几乎悉数的状况下以固定的组合方式传递给后代。
2. 连锁遗传是由植物学家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在果蝇身上首次发现的,他发现某些基因总是以固定的比例一起遗传给后代。
二、连锁遗传的规律和特点1. 连锁遗传的规律是指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会以固定的组合方式遗传给后代,这种组合方式受到基因之间的距离和连锁强度的影响。
2. 连锁遗传的特点包括:基因之间距离越近,连锁强度越大;连锁强度可以通过重组频率来衡量;连锁遗传可以通过基因图谱来描述。
三、连锁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1. 连锁遗传在生物进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影响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频率,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和速度。
2. 连锁遗传也可以增进基因的保留和传递,有助于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
导学活动:一、沉思谈论1. 你认为连锁遗传是如何影响物种的进化的?2. 连锁遗传与基因突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3. 你能否举例说明连锁遗传在某些物种中的详尽表现和作用?二、试验探究1. 设计一个试验,验证连锁遗传的规律和特点。
2. 利用果蝇等模式生物,观察和记录连锁基因的遗传方式和频率。
三、知识拓展1. 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连锁遗传在不同物种和环境中的表现和作用。
2. 深度进修基因图谱的制作和分析方法,精通描述连锁遗传的工具和技巧。
四、思维拓展1. 沉思连锁遗传与遗传连锁的异同的地方。
2. 探讨连锁遗传对物种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影响。
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连锁遗传定律的观点和基本原理,精通了连锁遗传的规律和特点,理解了连锁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期望同砚们能够进一步深度进修和探究,精通生物遗传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的科学探究和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遗传学第3章连锁交换定律
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连锁交换定律的实质 第二节 重组率及其测定 第三节 基因定位 第四节 连锁和交换定律的意义
2
背景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发现以后,生物界广 泛重视,进行了大量试验。
其中有些属于两对性状的遗传结果不符合自由组 合定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提出连锁遗传定律→ 创立基因论→认为基因成直线排 列在染色体上,进一步发展为细胞遗传学。
20
在全部孢母细胞中,各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C与Sh基因间 不可能全部都发生交换,故重组率<50%;
例如玉米F1的100个孢母细胞中,交换发生在Cc和Shsh相 连区段之内的有7个,则重组率为3.5 %。 亲本组合=((193+193)/400)×100%=96.5% 重新组合=((7+7)/400)×100%=3.5%
14
三、 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一)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不能发生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F1只产生两 种亲型配子、其自交或测交后代个体的表 现型均为亲本组合。
15
(a)F1代自交,F2代表现 1:2:1的分离比 ;
(b)F1代的测交,测交后 代表现1:1的分离比
例如第一节中的香豌豆资料:
F2有4种表现型 F1有4种配子 设各配子的比例为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PL Pl pL pl
a
b cd
F2组合为
(aPL bPl cpL dpl)2
♣ 其中F2中纯合双隐性ppll个体数即为d2;
组成F2表现型ppll的F1配子必然是pl,其频率d 。
26
已知香豌豆ppll个体数为1338株(相引组); ∴ 表现型比率= d2 =1338/6952×100%=19.2%。
动物遗传的三大定律包括
动物遗传的三大定律包括
在遗传学领域,研究动物遗传的三大定律对于理解动物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三大定律分别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性连锁遗传定律和独立配对定律。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又称为孟德尔法则,是由奥地利的修道士孟德尔在十九世纪中
期提出的。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植物的杂交实验发现了两个重要定律。
第一定律是单因素分离定律,说明每一对无关基因在结合交配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第二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不同的因子在子代中以自由组合的方式重新排列。
二、性连锁遗传定律
性连锁遗传定律又称为染色体连锁遗传,是指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因
此它们的遗传就会有联锁效应,即这些基因会一起遗传给后代。
性连锁遗传定律揭示了某些特征的遗传方式具有性别相关性,并为解释性别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独立配对定律
独立配对定律是指在杂合体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对生殖细胞的分离
和再组合是相互独立的。
这意味着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会独立地组合成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
这种基因的独立排列和分离再组合现象,为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提供了基础解释。
综上所述,动物遗传的三大定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性连锁遗传定律和独立
配对定律。
这些定律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动物的遗传规律。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遗传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遗传学知识,推动动物遗传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连锁互换定律整理
连锁与互换定律1、连锁遗传:原来在亲本中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性状在F2中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称连锁遗传。
连锁相包括互引相(AB、ab)、互斥相(Ab、aB)。
2、亲本型:与两亲本相同的性状表现型称为亲本型;不同的称为重组型。
3、完全连锁遗传:仅有亲本型,缺少重组型,eg:仅见于雄果蝇、雌家蚕。
4、不完全连锁遗传:在连锁遗传的同时发生性状的交换和重组;绝大多数生物为不完全连锁遗传。
5、利用测交法验证连锁遗传现象:特点:连锁遗传的表现为: 两个亲本型配子数是相等,> 50%; 两个重组型配子数相等,< 50%。
亲组合类型多, 重组合类型出现少6、交换值(Cv):指不完全连锁的两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百分率,平均次数) 。
重组值(Rf):不完全连锁的双杂合体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比率(百分率)。
通常又把交换值称为重组值。
但严格说,交换值不能等同于重组值,因为若两个基因座之间相距较远,其间发生偶数次多重交换时,结果不形成重组型配子,用重组值代表交换值会造成偏低的估计。
7、连锁群: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的基因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特点: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
即有n对染色体就有n个连锁群。
8、染色体作图:把染色体的多种基因相互之间的排列顺序确定下来。
连锁遗传的特征1)摩尔根连锁互换是经典遗传学第三定律,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补充;2)发生在两对或以上基因间,且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3)连锁基因发生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4)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是形成重组型的分子基础;5)两对基因座间距离越大,交换概率越大、连锁性越弱;6)完全交换即为自由组合,完全不交换即为完全连锁情形;染色体作图(基因定位)方法包括两点测交法和三点测交法计算基因间相对距离(1)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的直线距离与基因间的互换率大小有关;(2)遗传学上规定,以互换率的1%作为一个遗传单位将基因定位在一条直线上。
连锁遗传定律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定律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定律是指在遗传学中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和遗传方式的定律。
它是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在1910年通过他
在果蝇的实验中观察到的基因连锁现象而提出的。
在连锁遗传定律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基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携
带着遗传性状的指令。
2.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中的结构,它们携带着基因,并负责
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
3. 连锁,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它们
在遗传上紧密相连,很少发生基因重组。
4. 相对位置,连锁遗传定律描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即基因的排列顺序。
5. 遗传方式,连锁遗传定律还描述了基因的遗传方式,即它们
是如何一起遗传给后代的。
连锁遗传定律的重要发现是,基因的连锁性是由于它们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而染色体在有限的范围内很少发生重组。
然而,连锁并不是绝对的,因为重组事件仍然可以发生,导致连锁的断裂。
通过连锁遗传定律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预测基因的遗传方式,并推断出遗传疾病的传播途径。
这对于遗传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摩根是20世纪初期的一位著名遗传学家,他在研究果蝇遗传时提出了遗传学三大定律,这些定律对后来的遗传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摩根提出的三大定律,并解释其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一、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定律摩根通过研究果蝇的遗传变异,发现了染色体的连锁遗传现象。
他发现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非常接近,因此它们很容易同时遗传给后代。
这一发现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和分布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定律不仅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空间位置关系,还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某些基因总是同时遗传给后代。
通过研究连锁基因,科学家可以推断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从而推测其他基因的位置,为遗传图谱的绘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基因重组的定律摩根的第二个定律是关于基因重组的。
他发现,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的重组。
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什么即使父母有相同的基因,子代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增加了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物种的适应和进化。
基因重组的定律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基因重组的频率和模式,科学家可以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
这为遗传学家在育种和疾病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三、基因与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定律摩根的第三个定律是关于性别遗传的。
他发现,性别决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性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不同。
这一发现揭示了性别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后来的性别遗传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基因与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定律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繁殖和性别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它解释了为什么男性和女性在某些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并且为性别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摩根提出的遗传学三大定律包括染色体的连锁遗传定律、基因重组的定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性别遗传定律。
这些定律为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
连锁遗传定律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定律名词解释
连锁遗传定律是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连锁性传递规律。
在染色体上,基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且相邻的基因有时会一起遗传给后代,这种现象被称为连锁。
连锁遗传定律主要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期通过对果蝇的研究得出。
连锁遗传定律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概念和规律:
1. 染色体连锁,染色体上的基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相邻的基因有时会一起遗传给后代,形成染色体上的连锁。
这意味着,如果两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它们很可能会一起遗传给后代,而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2. 交叉互换,在染色体复制和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新组合。
这个过程称为交叉互换或重组,它破坏了染色体连锁,使得原本连锁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
3. 遗传图谱,通过研究连锁基因的遗传行为,可以绘制出遗传图谱,用来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连锁关系。
遗传图谱
可以帮助科学家推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和顺序。
4. 遗传连锁的例外,虽然连锁遗传定律成立,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例如,当两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很远时,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使它们摆脱连锁关系。
此外,还存在着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现象,导致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以重新组合。
总结起来,连锁遗传定律是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连锁传递的规律。
它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相对位置和连锁关系,为遗传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然而,随着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也发现了连锁遗传的例外情况,使得我们对遗传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连锁遗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规律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 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 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于是继孟德尔的两条遗传规律之后,连锁 遗传成为遗传学中的第三个遗传规律。所谓连锁遗传定律,就是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 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谢谢观看
其中有4032粒是有色、饱满的,4035粒是无色、凹陷的,两者分别与双亲的子粒性状相似;另有149粒是有 色、凹陷的,152粒是无色、饱满的,两者都属于双亲子粒性状的重组型。所以F1测交产生的亲型测交子代为 【(4032+4035)/8368】×100=96.4%,重组型测交子代为【(149+152)/8368】×100=3.6%。出现以上杂交 和测交结果的机制是:
详情
连锁遗传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例如使玉米子粒糊粉层成为有色的基因C为无色基因 c的显性, 使子粒胚乳饱满发育的基因Sh为凹陷不饱满基因sh的显性。
连锁遗传将使有色、饱满的(CCShSh)与无色、凹陷的(ccshsh)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CcShsh)再与无 色、凹陷(ccshsh)的亲本回交(测交),产生8368粒测交子粒(它们虽然长在F1果穗上,但实际上已是测交子 代Ft),
单基因遗传的三大规律
单基因遗传的三大规律
一、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它是指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简单来说,就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会发生分离,产生两种不同组合的配子。
二、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又称为独立分配定律,它是指在生物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这个定律揭示了不同遗传因子的独立分配关系,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规律之一。
三、连锁遗传定律
连锁遗传定律是指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会随着染色体的遗传而一起遗传给后代。
这个定律揭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连锁关系,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的重要依据。
在连锁遗传定律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遗传疾病和基因特征,对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三大规律共同构成了单基因遗传的基础理论框架,它们是解释和研究基因行为、基因组结构以及基因和疾病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对象和情况,运用这些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第二个试验: P 紫花、圆花粉粒(PPll)× 红花、长花粉粒(ppLL) ↓ F1 紫、长PpLl ↓⊗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P_L_ P_ll ppL_ ppll 总数 实际个体数 226 95 97 1 419 按9:3:3:1推算 235.8 78.5 78.5 26.2 419 结果与第一个试验情况相同。
41
符合系数C(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 一般用符合系数来表示干扰的大小。
符合系数C =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 上例中 C=0.09/0.64=0.14
干扰系数I=1-C=1-0.14=0.86 I=0时,无干扰; I=1时,无双交换; 大多数情况,0<I<1
第四章 连锁遗传
•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发现以后,生 物界广泛重视,进行了大量试验。
• 其中有些属于两对性状的遗传结果不符合 独立分配规律������ 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 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提出连锁遗传规 律������ 创立基因论������ 认为基因成直线 排列在染色体上,进一步发展为细胞遗传 学。
40
三、干扰和符合
如果两个单交换的发生是彼此独立的,双交换的频率 就应该是两个单交换频率的乘积。 上例中,理论双交换值应该是 0.184 × 0.035=0.0064=0.64% 而实际双交换值只有0.09%
一个单交换发生后,在它附近再发生第二个单 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现象叫做干扰(干 涉,interference)。
42
连锁图和连锁群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座组 成一个连锁群(linkage group),它们具 有连锁遗传的关系。
把连锁基因之间的顺序和距离标志出来, 就成为连锁图(linkage map),又称为遗 传学图(genetic map)
43
果 蝇 的 连 锁 图
44
思考题:
已知果蝇翅的大小是一对基因作用的结果,正常 的长翅(Vg+)对残翅(vg)显性。另一对独立分 配基因影响体色,正常灰色(e+)对黑檀体(e) 显性。现在正常翅黑檀体的果蝇与正常灰体残翅 果蝇杂交,F1是正常表型,F1杂交得512个F2果蝇, 你预料F2的表型是什么?他们的数目是多少?
TV之间交换值= (65+68)÷(510+508+65+68)×100%=11%
20
相斥相
正常腿残翅Tv/Tv × 粗腿长翅tV/tV TV/tv × tv/tv T v 401 t V 398 T 51 V t 48 v
Tv之间交换值= (51+48)÷(401+398+51+48)×100% =11%
比例可反映出F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7
• 原来为同一个亲本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
系在一起的倾向,这说明来自同一亲本的基因, 有较多的在一起传递的可能。
• 但贝特森和潘奈特未能对此提出科学的解释。
8
二、摩尔根的实验 1.相引相 P pr+pr+vg+vg+(红眼长翅)×prprvgvg(紫眼残翅) 测交 F1 pr+prvg+vg♀ × prprvgvg♂
11
2.不完全连锁与重组 • 不完全连锁:连锁基因之间能够发生交换的连锁 叫不完全连锁。 • 交换或重组: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时, 配对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偶尔发生断裂,然后错接, 造成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色体 片段的互换,这个过程叫交换或重组。
12
独立遗传 independent assortment
34
两点测验的局限性:
• 工作量大,烦。
• 当遗传距离大于5cM,双交换难以测出, 准确性不高。
35
三点测验
1次杂交、1次测交,同时确定3个基因座的 相对位置。
36
凹陷非糯性有色 shsh + + + +
× ↓
饱满糯性无色 + +wxwx cc × shshwxwxcc
+sh+wx+c
37
测验结果
10
三、解释
1.完全连锁 • 连锁:两对相对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具有某种程度 的相关性或相连性,把这种现象叫连锁。 • 完全连锁:同一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 而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或不能发生交 换的连锁) • 例如:果蝇的体色和眼睛颜色,灰色紫眼 (b+b+prpr)与黑色红眼杂交(bbpr+pr+),F1与 隐性纯合体再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没有任何非 亲本个体出现。
26
基因定位的常用方法 • 两点测验 two-point testcross • 三点测验 three-point testcross
27
两点测验
• • • • 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F1与隐性个体测交 根据测交结果判断2对基因是否连锁 如果连锁,重组率是多少
28
例
• 玉米籽粒:有色C>无色c ,饱满(Sh)> 凹陷sh,非糯性Wx>对糯性(wx)。 • 为了明确这三对基因是否连锁,曾有人做 过三个两点测验。
9
2.相斥相 P pr+pr+vgvg 测交 测交后代 F1
×
prprvg+vg+
× prprvgvg♂
pr+prvg+vg♀
pr+vg+ 157 prvg 146 pr+vg 965 prvg+ 1067 结果:亲本组合=((1067+965)/2335)×100%=87.02% 重新组合=((157+146)/2335)×100%=12.98% 证实F1所成的四种配子数不等。
wx和c间的重组值=(601+626+113+116)/6078× 100% = 24.0% wx和sh间的重组率 =(601+626+4+2)/6708×100%=18.4% sh和c间的重组值 = (116+113+4+2)/6708×100%=3.5%
38
连锁图
39
思考题: 果蝇中,正常翅对截翅(ct)是显性,红眼对朱砂眼(v) 是显性,灰身对黄身(y)是显性。一只三隐性(ct,v, y)雄蝇和一只三杂和雌蝇(+++/ct vy)交配,得到的 子代如下: 黄身 440 黄身朱砂眼截翅 1710 黄身朱砂眼 50 朱砂眼 300 野生型 1780 黄身截翅 270 朱砂眼截翅 470 截翅 55 (1)写出子代各类果蝇的基因型。 (2)分出亲组合,单交换,双交换类型。 (3)写出ct v y 基因连锁图。
2
第一节 连锁与交换
一、(Pannett) 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性状连锁遗传现 象。
3
第一个试验: P 紫花、长花粉粒(PPLL) × 红花、圆花粉粒(ppll) ↓ F1 紫、长PpLl ↓⊗ F2 紫、长 紫、圆 红、长 红、圆 P_L_ P_ll ppL_ ppll 总数 实际个体数 4831 390 393 1338 6952 按9:3:3:1推算 3910.5 1303.5 1303.5 434.5 6952
24
第三节 染色体作图
• Genetic map/Linkage map • 染色体作图:在直线上表示出基因与基因 之间的顺序和相对距离
• 遗传图距单位:1%交换值定义为一个遗传 图距单位。1cM(厘摩尔)
25
基因定位
基因在染色体上有固定的位置 基因定位 gene mapping:确定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 用遗传学方法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主 要是确定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 基因之间的距离是用交换值来表示的。 交换值是用重组率来估计的。 基因定位主要就是估算基因之间的重组率。
13
完全连锁 complete linkage
14
亲本型配子
重组型配子
重组型配子
亲本型配子
部分连锁 incomplete linkage
15
交换与重组
交换发生在 所研究的2 个基因之外, 不产生重组 型配子 交换发生在 所研究的2 个基因之间, 产生重组型 配子
16
3.连锁交换定律
同一染色体上紧密靠近的基因总是相互联系在一 起遗传,不进行独立分配,他们的重组是染色体 片段交换的结果。
29
第1个测验
有色饱满CCShSh × ccshsh无色凹陷 ↓ 有色饱满 CcShsh × ccshsh无色凹陷
Rf1=3.6% 即3.6cM
30
第2个测验
饱满糯性 wxwxShSh × WxWxshsh凹陷非糯 ↓ 饱满非糯WxwxShsh × wxwxshsh凹陷糯性 Rf2= 20% 即20cM
d=0.1
因为重组型配子比 为1:1,因此:
Rf=a+d=2d
相斥相:Rf=2
双隐性个体数/F2个体总数
相引相: Rf=1-2 双隐性个体数/F2个体总数
23
思考题:
1.p107第8题 2.在番茄中,圆形果(O)对卵圆性果(o)为显性,单一花 序(S)对复状花序(s)是显性。用纯和的复状花序圆形 果植株与纯和的单一花序卵原形果植株杂交,F1为单一花 序圆形果,用双隐性品系对F1进行测交,测交后代有四种 表型: 单一花序圆形果23株;单一花序卵圆形果83株; 复状花序圆形果85株;复状花序卵圆形果19株。 (1)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2)如果连锁其交换值是多 少?
5
• 连锁遗传: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向后 代遗传的现象。 • 相斥相:不同显性基因或不同隐性基因联 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如:PL/pl) • 相引相: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 (如Pl/pL) 相斥和相引是连锁的两种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