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外国教育史考研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外国教育史
第一~五章 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教育的发展 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
1

第一~五章
一、1、苏格拉底方法√ 二 2、修辞学校√
3、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三 4、修道院学校
5、主教学校 6、基督教教育特点√ 7、骑士教育√ 8、中世纪大学√ 四 9、人文主义教育√ 10、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 五、11、耶稣会学校
3
艺”(“三艺”和算数、几何、天文、音乐)。但是,神学是最高的王冠。③到公 元 9 世纪时,几乎西欧所有的修道院都设立了学校。 5、主教学校(名词解释):①主教学校设在天主教所在地,又叫座堂学校。②主 教学校性质和水平与僧院学校差不多。强调宗教信仰的培养,学习读、写、算以 及七艺课程。③教师完全由教士担任,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口授和学生背诵、抄 写相结合。实行个别教学。④与修道院相比,其性质和组织相似,但是学校设施 更好、水平更整齐,其中个别主教学校后来发展成为大学。 6、基督教教育特点(简答) ①教育目的宗教化 ②教学内容神学化 ③教育方法原始、机械、繁琐 7、骑士教育(名词解释):①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一种特殊 形式的家庭教育。诣在培养保护封建主世俗利益的武夫。②它分为三个阶段,家 庭教育阶段、礼仪教育阶段、侍从教育阶段。整个教育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教育机 构和教育人员,主要是在骑士生活和社交活动中进行的。③它同时也是绅士教育 的原型。 8、中世纪大学(名词解释/简答) (1)产生的背景:中世纪大学最早产生于 12 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是新 兴城市市民阶层新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2)办学特点:①从组织上看,中世纪大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组合的团体。②中 世纪大学从最初形成就表现出自治的特点,即学校的事物由学校自行管理。中世 纪大学具有一些自己的特权,比如说,大学师生免税、免服兵役等等。③中世纪 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教 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 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④中世纪大学的课程开始并不固定, 后趋向统一,应社会需求分文、法、神、医四科进行学习。中世纪大学已有学位 制度,学生修毕大学课程,经考试合格,可取得“硕士”“博士”学位。⑤此外, 中世纪大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和教会间有着复杂的关系。 (3)影响:①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更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②奠定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精神—大学自治。 ③奠定了一种重要的大学制度。 9、人文主义教育(简答) ①人文主义:尊重儿童天性,注重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坚信教育可以塑造 人,可以改造生活。 ②古典主义:吸收了古人许多的见解。如课程设置上的古典性质,旨在托古改制。 ③世俗性:人文主义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 ④宗教性: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信仰上帝,他们并不打算反对和消灭宗教,而是 希望以人文精神和世俗精神来改造腐朽专横的宗教性,打造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 人文色彩的宗教。 ⑤贵族性:人文主义教育主要对象是贵族、上层子弟;采用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 的方式;以培养大臣、绅士等上层人物为目的。 10、维多里诺的“快乐之家”(名词解释) (1)①维多里诺 1423 年开办了一所宫廷学校—快乐之家。②在校学习的不仅有 公爵的子女,还有其他贵族巨商的子女以及外邦学生,也招收一些贫苦学生。③
补充: 1、城市学校√ 2、《理想国》√ 3、自由教育√ 4、智者 5、美德即知识 6、德行可教
2
1、苏格拉底方法(2011 年北师大名词解释)(重点) 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苏格拉底形成了以问答、诘难、诱导为特征的谈话式教 育方法,后人称之为“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②苏格拉底认为,真 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的,教师的任务不在于传授既成的知识,而在 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与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 理。③此法由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组成,即在谈话中,通过不断地 追问与辩难,迫使受教育者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进而从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 性和本质,并上升为一般概念。④不足之处是它是在没有成熟的教材、没有正规 的课堂教学制度下的产物,运用范围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但是,他一定程度上 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能使人更加深刻地发现真理、理解教育内容,使学生认识 深化。 2、修辞学校(名词解释) ①罗马共和后期的学校,这类学校招收 16-20 岁的男性,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 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②在当时,从事政治活动,需要以演说争取群众。 因此,有无演说雄辩才能,也是衡量一个罗马人有无教养的重要标志。③修辞学 校开始请希腊人任教师,采用希腊修辞学校的课程,后来才有罗马人在拉丁修辞 学校担任教师。 3、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名词解释/简答) (1)昆体良的教育观 ①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 行教育。 ②在教育目的上,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 首要品质。 ③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 ④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 (2)昆体良的教学论 ①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思想(班级授课制的萌芽)。强 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 ②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反对体罚,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主张学习与 休息相间,教学应当明白易懂,并且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 出问题。 ③在课程设置上,提出了包括文法、修辞、辩证法、音乐、几何、天文学、算数 等在内的学科计划(七艺)。 (3)关于教师的论述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应当①德行一致; ②拥有广博的知识;③热爱学生;④深入了解学生;⑤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 (4)学前教育思想 昆体良重视学前教育。他极力主张在儿童能说话的前后就应开始对他们进行智 育,要进行快乐学习,使儿童热爱学习。 4、修道院学校(名词解释) ①这种教会学校设立于修道院。其目的是培养自幼入院,准备将来充当神职人员 的“圣童”;后来,也接纳将来不准备从事神职活动的儿童。前者称为“内学”, 后者称为“外学”。②教育的内容各不相同,有些学校教读、写、算、音乐和宗 教知识,有些学校除此之外还教“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少数学校教“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