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测
三大常规和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精品PPT课件
性、小细胞性)
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 (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 (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 (3)用于贫血的分类
5、白细胞计数(WBC)
9、血小板压积(PCT)
❖ 增长:见于骨纤、脾切除、慢粒等。 ❖ 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10、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 PDW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数, PDW增大见于 急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血栓性疾病等。
尿常规
❖ 1、颜色:淡黄色透明 ❖ (1)近无色透明:极度稀释的尿液。 ❖ (2)黄色:服用黄连素、维生素B2等药物。 ❖ (3)橙黄色:浓缩尿,如脱水、发热等。尿胆红素增加,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1、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GB,Hb)
❖ (1)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运动、 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等。长期多次献血者亦可代 偿性增多。
❖ (2)生理性减少:3个月的婴儿-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可较正常低10%-20%,妊娠中、后期孕妇、老 年人。
❖ (1)生理性增加: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 动、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 中毒、恶性肿瘤、心肌梗塞、严重烧伤、传单病、白血病、 急性出血等。
❖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 疾、再障、X线及镭照射、化疗后、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6、白细胞分类计数(DC)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能检测出哪些疾病?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能检测出哪些疾病?临床三大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便常规检查,该三种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基础和重要的检查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它们分别能检查哪些疾病一、血常规检查(一)血常规检查内容1、白细胞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主要就是身体化脓性被细菌感染,减少见于使用一些药物,疾病和流感以及风湿病等多种原因。
而淋巴细胞增多主要就是病毒所导致感染,比如说麻疹,病毒性肝炎和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等。
2、红细胞计数检查贫血或者失血时直接也会影响红细胞当中的数目,在高值时很有可能患红细胞增多症,低值时直接为贫血。
3、血红蛋白检查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当中,属于是运送氧气的物质,才能提供人体内所必须的氧。
女性在受月经怀孕的影响,她的血红蛋白一般就会比男性要低,因此女性就容易出现贫血情况,在高值时很有可能是为红细胞增多症,心输出量直接减少,低值时直接低血色素性贫血或者是缺铁性贫血。
(二)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1、判断感染用以提示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
通常经细菌感染如肺炎、肠炎,会造成白细胞数明显升高。
白细胞分类下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淋巴细胞比例略降低;而经病毒感染如流感,会造成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在不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白细胞总数并没有明显变化。
血常规报告2、判断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配合红细胞(RBC)计数可以诊断病人是否有贫血的状况,并通过MCV、MCHC分析红细胞大小、分布宽度以判断贫血种类做到对症“升红”。
3、提示过敏、寄生虫白细胞分类下的“嗜酸性粒细胞”一旦明显升高,提示患者可能有接触性过敏现象或体内有寄生虫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
二、尿常规检查(一)尿常规检查内容1、尿色: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
2、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3、酸碱度: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内科三大常规
CT一般用于头部大脑有无出血等,以及一些有无癌变的全身扫描。
胃镜:食道,胃等
B超:肝胆脾胰,泌尿系,妇科,心脏等。
生化;要空腹做,主要有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
【资料】肾内科常见疾病的辅助检查项目
在肾脏内科轮转期间初诊常见疾病有“肾病综合征、肾炎、蛋白尿待查、血尿待查、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等”,因此接诊医师需要进行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支持诊断以及了解疾病发展的程度,经过分析、归类,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包括常规检查项目和选择性检查项目):
2.生理性减低:婴儿从出生3个月起到15岁以前的儿童,因身体发育较快,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生成不足,因而出现相对的减低,可能比正常成人低约10%~20%。在妊娠的中后期因血浆容量增加,导致血液被稀释;老年人因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可能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也称为生理性贫血,此时需要进行适当的营养与治疗,并不意味着患有贫血性疾病或疾病导致的贫血。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粒细胞绝对值 GR#,GRAN#,W--LCC
红细胞 RBC
血红蛋白 HGB
红细胞压积 HCT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外科体检主要检查哪些内容?
? 一般观察:主要包括发育、营养、体态、面容、表情、步态等观察。如肿瘤病人可能出现消瘦、贫血貌、精神状态差。脊柱及四肢疾病可能表现为步态改变、跛行。
? 皮肤、体表及浅表淋巴结检查:皮肤颜色、弹性、光泽、是否存在瘢痕及其他改变。颌下、颈部、锁骨上下、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是否有肿大。
血常规、CRP、SAA等三大常规临床应用、检测办法、原理特点及要求
血常规、CRP、SAA等三大常规临床应用、检测办法、原理特点及要求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发生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顶峰,升高幅度与细菌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
临床作用。
急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手术后感染的监测;抗生素疗效的观察;病程检测及预后判断等。
检测方法。
单项免疫扩散、火箭免疫电泳、胶乳法、免疫速率散射法比浊发和ELISA等免疫化学法。
原理。
利用特异性抗CRP抗体与待检标本中CRP反应,根据形成的沉淀环直径、沉淀峰高度、凝集程度、呈色程度或其他免疫反应结果判定待测标本阳性、阴性或CRP含量。
CRP特点1、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2、炎症急性期、恶性肿瘤、局部缺血、组织损伤→肝脏分泌,数小时内急剧上升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
3、半衰期18h→炎性反应控制后,迅速将至正常水平炎症恢复的评价指标。
4、增高幅度反应病情变严重程度。
CRP生物学特征1、受多种细胞因子如IL-6、IL-1、TNF-a等的调节和诱导。
2、CRP与补体C1及FcTR的相互作用使其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如宿主对感染的防御反应、对炎症反应的吞噬作用和调节作用等。
3、与受损细胞、凋亡细胞及核抗原的结合,使其在自身免疫疾病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范围所有年龄段。
<6mg/L(平均低于1mg/L);新生儿:<2mg/L(平均0.32mg/L);儿童:<2.2mg/L(平均0.16mg/L);成年男性:<5.2mg/L(平均0.5.5mg/L);女性:<4.6mg/L(平均0.42mg/L);吸烟者:中值为11.5mg/L;孕妇:<20mg/L;影响因素病人年龄、营养状况、不良习惯、激素水平及疾病持续时间和感染类型、特别是对怀孕期妇女等因素,基线水平都会受到影响,结合临床参考更敏感指标综合判断。
检验要求1、多种样本类型。
CRP主要面对门急诊病人,做到静脉血、末梢血、血清血浆标本全部适应。
2、样本周转时间。
TAT时间很短,常见要求为小于30min。
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
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刘女士在某国企上班,今年26岁。
近日由于工作繁多,刘女士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
工作结束后,刘女士发现自己四肢乏力、头脑有些晕眩,且略微发烧。
一段时间下来,刘女士饱受疾病折磨,她选择前往医院诊治。
医生询问刘女士近日症状后,安排刘女士进行了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医生通过查看检验结果,发现刘女士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指数相比于常人较低,属于轻度贫血,了解到患者月经期较长加上近日工作繁多,建议患者日常注意饮食营养补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时间。
经过调理后,刘女士的三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身体也有所恢复。
在智能化时代,科技在各个领域占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给予极大的帮助。
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辅助,化验检查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现如今的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成为检验人体状况的基本选择。
目前,三大常规检验已成为医学检验的常规检查,虽然检验结果对后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但样本采取和检验过程难免出现误差,而这些误差对于患者和医生判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科学进行三大常规检验,在实行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围绕“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介绍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三大检验方式。
1.概述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式主要指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其中,血常规检查包括四项检查内容。
当出现细菌病毒感染、贫血或其它情况时,血常规检查内容所对应的指数将会有所改变;尿常规检验主要观察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蛋白质的含量等。
同时,红细胞呈阳性或阴性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到患者肾脏是否出现异常;大便常规主要检查大便中有没有白细胞、脓细胞、寄生虫以及大便潜血是否出现异常,从而了解到消化道是否出现问题。
二、血常规1.概念血常规检查是指抽取患者体内的静脉血,观察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形态以及分布等指标,从而初步判断血液系统的状态。
1.四大重要项目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常规检测中较为明显的一项数据。
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
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在医学领域中,检验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检验科的各项检验,医生可以获得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疾病信息,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检验科中,有三个常规检验项目被广泛应用,它们被称为“三大常规”。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三个常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生化指标检验。
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患者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信息。
1. 红细胞指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程度,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2. 白细胞指标白细胞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和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比例(比如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比例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
3. 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患者的出血倾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性疾病的类型。
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或出血等问题,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尿常规检验1. 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指的是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黄色或琥珀色的,透明度较高,无异味。
2. 尿液化学成分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和尿胆原等。
通过检测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功能异常、糖尿病或其他疾病。
3. 尿液沉渣尿液沉渣是指尿液中的固体物质,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和结晶等。
通过观察和计数尿液沉渣中这些物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
尿常规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验
*血小板 (PLT)
1.形状不规则, 无细胞核, 较红细胞小 2. 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3. 参与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 器官移植排斥 4.血小板寿命约7~14天 5.在脾脏中贮存, 大多也在脾脏中被清除
*参考值
100~300 ×109/L
*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 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术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 *血小板计数减少: 见于脾亢、再障、急性 白血病、 ITP 、尿毒症等。
*镜检: 红细胞、 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
*临床意义
1.隐血阳性 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急慢性肾炎等。
2. 白细胞阳性 见于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 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3.蛋白质阳性 见于多种肾炎、急性肾竭、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
4.葡萄糖阳性 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 甲亢等。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 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 伤、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 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 血红蛋白 (HB)
1.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 2. 功能是携带气体 3.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增减增减基本一致 4.作为贫血判断的标准
*参考值
* 男: 120~160g/L * 女: 110~150g/L * 儿童: 120~140g/L
*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 常见于各种贫血, 再障、 缺铁贫等。
*血红蛋白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 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 白细胞 (WBC)
1. 中性粒细胞 (N) 2. 淋巴细胞 (L) 3. 单核细胞 (M) 4. 嗜酸粒细胞 (E) 5. 嗜碱粒细胞 (B)
三大常规
1。
血常规一般看病最常做的就是3大常规,这也是住院病历里面必须的,特别是小孩子发烧感冒时,建议大家去医院要自己要求验,看看是不是病毒感染,这样可以避免医生滥用抗生素。
血常规化验现在一般取指尖血(过去取耳垂末梢血),内容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及血小板计数,均用英文字首缩写表示。
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正常时为0.5-0.7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正常值为82-92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值为340-360g/L临床意义:如果HGB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HGB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代表的白细胞是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以上,病人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等引起。
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
PLT减少时,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
2、红细胞比积
(1)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 白增多、脱水等。 (2)减低:各类贫血时随红细胞的减少而有不同程度的降 低。
3、红细胞参数平均值计算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 用于各种贫血的分类(正常细胞性、大细胞性、单纯小细胞 性、小细胞性)
4、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3)用于贫血的分类
5、白细胞计数(WBC)
(1)生理性增加: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 动、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2)病理性增加:大部分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尿毒症、 中毒、恶性肿瘤、心肌梗塞、严重烧伤、传单病、白血病、 急性出血等。 (3)病理性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 疾、再障、X线及镭照射、化疗后、脾功能亢进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隐血
溶血性黄疸、血尿、血经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常见于尿 路结石、结核、肿瘤、白血病、紫癜、血友病、阵发性睡眠 性血红蛋白尿症、各种中毒、感染、败血症、烧伤、输血反 应等。
尿比重
(1)增高:可见于高热脱水、蛋白尿、惊厥、心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脂性肾脏病变等。 (2)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等,或使用了利尿 剂和天然利尿剂(茶、咖啡等)。
亚硝酸盐
阳性提示泌尿系统细菌感染。
红、白细胞
红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 瘤。 白细胞增加表示泌尿系统(上、下)有感染性、非感染性炎 症,各种肾损害(包括免疫性炎症和移植肾排斥反应)。
三大常规和血生化的解读
三大常规和血生化的解读血尿大便常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血液、尿液和大便常规检验号称三大常规,是门诊及住院病人要做的基础检验项目,尤其是住院病人必须要做这三大常规,这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
可见三大常规检验是非常重要的项目。
第一节血液常规检验人们到医院看病就诊时,医生一般会首先让病人去进行血液检查,其中最常做的往往是血常规检验,血液常规对很多疾病都有诊断价值,如贫血、出血、发热、头晕、耳鸣、消瘦等表现都需要进行血液常规检测。
基础知识1.血液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其中血细胞占45%,血浆占55%。
细胞部分也叫有形成分,也叫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成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含有大量的水分和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无机盐类如钾、钠、氯等电解质,球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类物质等。
2.血液的作用是什么?血液的功能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体的物质供应线,是一条条生命线。
心脏将血液泵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全身的血液,保持血液通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就供应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大功能。
具体是指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运输脂类、营养物质,杀灭细菌,抵御炎症,缓冲,形成渗透压,参与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等。
3.红细胞有什么功能?红细胞的主要功用有两个,一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二是维持血液的酸碱度不致太高或太低。
红细胞的功用主要是由血红蛋白来完成的。
血液出现白色,也恰是因为红细胞里含有这种血红蛋白的原因。
血红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由一种被称为珠蛋白的非凡蛋白质和一种含铁的色素叫亚铁血红素组成,其中珠蛋白占96%,而亚铁血红素只占4%。
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分压高的中央与氧结合,在氧分抬高的中央易将氧释放,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比较松。
红细胞就是依靠血红蛋白的这种特征完成运输氧的作用。
当血液流经肺时,在肺泡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就把二氧化碳释放到氛围中去,同时把氛围中的氧携带上,随血液轮回再把氧输送给全身的组织器官,并把组织器官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肺。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项目及方法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项目及方法作者:张霞来源:《大健康》2019年第04期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被人们称作三大常规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检查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这三项检查是最常见的实验室检验方式。
虽然具有普遍性和常规性,但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1.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就是对血液进行检查。
主要是对白细胞、红细胞与血小板三项指标的量和质进行检验和分析。
通过实施血常规检查,可尽早发现人体是否有贫血、出血以及血液疾病等。
而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与血红蛋白含量是判断贫血及贫血的程度的主要依据。
另外,大面积的烧伤、局部缺氧以及肿瘤等均可导致体内红细胞增高。
红细胞下降常见于因各种原因引发贫血的情况;白细胞升高则是因细菌、病毒感染所致;而白细胞的降低常见于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失血过多等疾病。
血小板主要活动的范围是凝血系统和止血过程。
血小板含量上升主要以自发性血小板增长为主,降低则以骨髓抑制性疾病亦或是脾功能亢进为主。
尿常规尿常规是对尿液性状与生化指标及尿沉渣镜检实施检查。
其中,在检验尿液性状时,如果尿液颜色呈发红状,应为血尿,这种情况多见于泌尿结石和急性膀胱炎等;如果尿液呈发白状,则表示存有脂肪或脓液。
若体内的酸碱失衡说明可能会发生酸碱中毒;而生化指标是指对尿糖、尿蛋白及尿酮体和尿胆红素等相关指标的检查。
尿糖呈阳性,说明糖代谢功能障碍;尿蛋白呈阳性,则代表肾脏发生问题。
上述判断标准不包括生理性情况。
尿沉渣镜检室是对红细胞、白细胞及上皮细胞的相关检查。
红细胞管型好见于急性的肾小球肾炎;白细胞管型好见于肾盂肾炎;而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肾小管发病。
粪便常规粪便常规检查是对粪便进行理学检查与化学检查。
若粪便呈黑色亦或是柏油色时,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若大便呈深褐色状,则应以肠梗阻为主;若大便呈果酱色状,常见于细菌性痢疾。
2.三大常规检查的意义血常规。
以往病人要想做一次血常规,对检验工作者而言并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当时只能借助手工操作和显微镜的作用,对人体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白细胞等实施计数,完全是靠人工数出来的,所以,以前的检验结果并不是十分精准的。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临床意义课件
红、白、脓细胞
❖ 红细胞:正常大便中不存在,大量出现时为肠道下部出血所 致。
❖ 白细胞:正常大便中可见少量白细胞,大量出现时提示炎症 反应。
❖ 脓细胞:提示炎症反应。 ❖ 巨噬细胞: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依据。
生化全项
❖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
❖
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
总胆汁酸
❖ 增高提示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原发性胆管 性肝硬化、妊娠性胆汁淤积。
尿素
❖ 减少:较为少见,常提示严重的肝病。 ❖ 增高: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及体内蛋白代谢异常;
肾功能减退;尿道阻塞
肌酐
❖ 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主要 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衰竭时, MPV与PLT同时持续下降,造血功能抑制越严重, MPV越小, 当造血功能恢复时, 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 (5)其他方面应用: ①MPV增大:见于骨纤、ITP、血栓性疾病及血 栓前状态、脾切除、慢粒、MDS、巨大血小板综合征、镰刀细胞性贫血 等。② MPV减少:见于脾亢、化疗后、再障、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血清碱性磷酸酶
❖ 增高提示肝胆疾病,与转氨酶同时检测有助于黄疸的鉴别。 如:阻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而转氨酶轻度 增高;肝细胞性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转氨酶 明显升高;
谷氨酰基转移酶
❖ 增高提示原发性肝癌、腺癌等,特别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有 无肝转移和肝癌手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
尿比重
❖ (1)增高:可见于高热脱水、蛋白尿、惊厥、心功能不全、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脂性肾脏病变等。
❖ (2)降低:尿崩症、高血压、肾盂肾炎等,或使用了利尿 剂和天然利尿剂(茶、咖啡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血红蛋白(Hb)来完成的。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失血
4.尿比重 (specific gravity,SG)
正常:1.015-1.025 SG降低:<1.010左右 提示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
SG增高:>1.020
可诊断脱水、急性肾炎、高 热、心衰、休克等尿量减少。
(三)尿液化学检查 1.尿酸碱度(pH)
正常:弱酸性, pH值约6.5 ⑴酸性尿:酸中毒、高热、痛风、维C 等药物。 ⑵碱性尿: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
2. 蛋白质定性检查
①正常:定性(—)
②蛋白尿:尿液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 0.15g/24h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后产生, 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0.5g/日。 ②病理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 见于:肾实质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肿瘤肾淤血,妊娠中毒症,药物中毒等。
临床检验三大常规之血常规!邓卓娜
临床检验三大常规之血常规!邓卓娜发布时间:2023-06-14T02:46:50.72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邓卓娜[导读] 说到临床检验三大常规,我们都不会陌生,凡是在医院进行过检查的人应该都会做过这几项检查。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1830说到临床检验三大常规,我们都不会陌生,凡是在医院进行过检查的人应该都会做过这几项检查。
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血液检验,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红蛋白测定、血小板计数等16-23项内容,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对炎症和感染做出区分,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很多人在拿到报告单后看着上上下下的箭头,都表示看不懂这些代表着什么意思,基于此,下文为大家普及一下血常规的基本项目以及临床意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白细胞白细胞是我们人体负责免疫防御的战士,当我们的身体遇到病原体的入侵时,白细胞便首当其冲,勇敢地将它吞噬和杀灭,起到防御疾病的作用。
白细胞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白细胞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白细胞总数的正常范围: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11.0-12.0)×10^9/L,儿童(5.0-12.0 )×10^9/L。
白细胞共分五大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它们的分工各不相同,各司其职。
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指一升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正常范围为:出生时60%-70%,4-6天50%,到4-6岁前30%-50%,大于6岁50%-70%。
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急性和化脓性感染,如肺炎、丹毒、内在窗口、脓肿、阑尾炎、猩红热、疖痈等;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大出血、恶性肿瘤、急性溶血等、急性中毒,如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中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某些感染、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等、化学药物副作用或放射线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一文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
一文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无法避免的。
当我们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者就诊的时候,接触最多的便是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三大常规”,听得最多的话也是“查个血吧”、“查个尿吧”等,这些都是检验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现在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三大常规”都是什么?怎么看报告单?一、三大常规项检查指什么?(一)血常规血常规是当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的检查手段之一,在人体血液中主要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中常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项目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其中白细胞的正常成年人范围为4.0-10.0×109/L,当白细胞数量出现明显波动情况时需警惕疾病存在,升高则考虑为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白血病等病变原因引起,降低则考虑血液病、病毒感染、肿瘤化疗因素引起;成年女性红细胞的正常范围为3.5-5.0×1012/L,当红细胞数量升高时考虑与严重脱水、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降低则需警惕贫血、出血等疾病的发生;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其数量变化可作为血栓性疾病与多种出血等疾病发生诊断指标。
血常规检查可对血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等进行清晰观察,便于对患者病情诊断情况、血液状况进行判断,血细胞检查在贫血、腹痛、头晕、感冒等病症患者诊断中可作为有效辅助方式。
血红蛋白成年女性正常值范围为115-150g/L,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前者降低情况多发生在婴儿期、妊娠中后期机体中,主要因血原料不足引起,而升高情况在高原地区人群、新生儿、婴儿等机体中,后者降低考虑与急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有关,而升高则与大面积烧伤、脱水、严重呕吐、肿瘤、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二)尿常规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过滤和小集合管、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形成的,其后在流经输尿管,短暂贮存于膀胱内,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
常规血液检查项目有哪些
常规血液检查项目有哪些常规血液检查项目有血常规检查、血脂检查、血沉检查等,不同检查项目检测内容和原理具有一定的差异,下面小编就来说说血常规检查、血脂检查、血沉检查等血液检查的具体检查内容。
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其主要是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体积、淋巴细胞绝对值比例、血小板平均体积变异系数等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形态、比例是否正常,以此来诊断相关疾病。
其中,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成人男性正常参考范围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偏离这个正常值范围,偏高或偏低都提示机体可能出现疾病,如减少可提示机体存在严重的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白血病等,增多可提示机体可能存在肺气肿、慢性肺心病、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为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正常参考范围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血红蛋白能准确地反映出机体贫血状况,在最低参照值以下,若血红蛋白值越低,提示机体贫血程度越重。
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成人正常参考范围为(4.0~10.0)×109/L,白细胞计数减少多见于脾功能亢进、某些传染病、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白细胞计数增多多见于急性出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组织损伤、尿毒症、白血病等。
血小板计数正常参考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计数减低多提示机体存在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增高提示机体存在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等。
二、血脂检查血脂检查主要是通过对血清中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进行测定,其中,甘油三酯减低多提示机体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严重障碍、脑梗塞等疾病,增高多提示机体存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发热等疾病。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去医院看病,医生常会建议做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验,其涉及身体几乎所有信息,可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疾病性质。
基于此,本文为大家讲讲检验科三大常规项具体指什么,以供各位正确认识检验科的三大常规。
一、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1)血常规:血常规属于比较普遍、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我们人体的血液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主要是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常规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女性115g/L~150g/L,男性130g/L-175g/L)、血小板计数(正常值范围:100×109/L~300×109/L)、红细胞(正常值范围:(女性3.8×1012/L~5.1×1012/L、男性4.3×1012/L~5.8×1012/L)、白细胞(正常值范围:3.5×109/L~9.5×109/L)等,可观察血细胞分布、形态、数量改变等情况,进而判断血液状况、诊断病情,较适合感冒、头晕、腹痛、贫血等患者。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分生理性降低见于生长发育迅速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的婴儿、妊娠中后期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的孕妇,病理性降低则需警惕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失血等;生理性升高则见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居民、胎儿及新生儿等,病理性升高则见于脱水、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等以及肺源性心脏病、某些肿瘤和肾脏疾病等。
血小板计数与多种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
红细胞(RBC)降低需警惕出血、贫血,其升高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脱水等。
白细胞(WBC)有明显生理性波动,如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等;白细胞水平降低需警惕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肿瘤化疗等,其上升需警惕急性化脓性感染、细菌感染、白血病等。
(2)尿常规:其检查的项目有尿液颜色(淡黄色透明)、尿比重(1.003~1.030)、尿隐血(阴性)等,可观察尿液内的成分是否正常,不仅能反映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为疾病后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
三大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作者:李明江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2期一、什么是三大常规检查呢?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提过三大常规检查。
但是三大常规检查具体是哪三大?这里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首先第一项是指常见的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是指关于血液健康检测的常规检查。
血常规的检查中主要有对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检查。
这里简单的讲一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
红细胞是人体内的搬运工,俗称红血球。
我们都知道血液贯穿人体,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全身并且帮助人体把肥料排出去。
而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就是搬运工和清洁工的角色。
而白细胞也同样勤勤恳恳工作,它是血液中的警察,负责保卫身体的安宁并且白细胞还负责缉拿“犯人”,消灭吞噬各种病原体和阻碍身体健康的坏死组织碎片,老虎苍蝇一个都不放过。
而血小板在血液中同样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医生,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修补匠。
因为血小板的主要任务就是修补破碎的血管,有止血凝固的作用。
其次,第二项是指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各大医院当中进行检测的最普遍、最常规的项目之一,并且操作过程简单。
基本可以说,上趟厕所就可以帮助你了解很多身体状态信息。
最后,第三项是指大便常规检查,你去医院化验大便的时候,医生会给你一个便盒,让你专门用来收集大便的,当你将热腾腾的大便交给医护人员之后。
大便会被送到检验科,有专门的检验科医生,敬业的检验科医生不怕脏,不怕臭,对你的大便展开全方位的化验检查。
可别小瞧了大便检查,作为三大常规检查科目之一,同样也是医生辨别病人患者,提出可靠诊断的利器。
二、三大常规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和意义呢?对于血常规来说,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时候。
最好尽可能的保持腹部没有食物存在。
前一天要注意,不能吃过于肥硕油腻的东西,这些会影响你的第二天血液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准性。
要喝酒的人注意,在检查的前一天控制你的酒瘾,不要喝酒,酒精含量会对你的血液浓度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二,在采血之前,患者要注意不要进行过度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常规及血生化检测一,尿常规
二,血常规
三,其他检查
五,生化检测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
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
T-BIL
0~18.8umo1/1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
D-BIL:0~6.84umo1/1
参考总胆红素
总蛋白
TP:60~80g/1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
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
ALB
35.0~55.0G/L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碱性磷酸酶
ALP
成人20-110U/L
儿童20-220U/L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
CHO
CHO
0~5.18mmo1/L
<200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
TG
0~1.6pmmo1/L
青年<150
老年<200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
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HDL-C
1.16-1.55mmo1/L
男>40(1.03)
女>45(1.16)
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
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
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2.84~
3.10mmol/L
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淀粉酶
AMS
血清0-220U/L
尿<1000U/L..
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
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CO2-Cp
45.0~65.0ml%
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六,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
以上即为乙肝的" 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①HBsAg、HBeAg、抗HBc(1 、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
俗称"大三阳" 。
②HBsAg、抗HBe 、抗HBc(1、4、5 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
俗称"小三阳"。
③HBsAg、抗HBc(1、5 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④抗HBs、抗HBe 、抗HBc(2、4、5 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⑤抗HBe、抗HBc(4、5 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⑥抗HBs(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 (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⑦抗HBc阳性(5项):急性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