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基础理论.
卫生法基本理论
![卫生法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a1cca1a417866fb94a8e64.png)
2020/12/19
5
2)调整手段的多样性
A、行政手段——行政执法——行政执法内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 争议解决方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
B、民事手段——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横向关系调整(违约与侵权) C、刑事手段——违反刑法规定的情形。
2020/12/19
32
4)卫生部门规章 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
医学全在线网站
2020/12/19
33
5)地方性卫生法规
立法主体四类—— 省级、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2020/12/19
34
卫生法的渊源
2020/12/19
52
3、内容
1)定义 卫生法律关系中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权利 A、法律规范的表现: 可以做或不做,要求义务人做——授权性规范、非强制性规范 B、一般可抛弃、行政机关的职权不可抛弃 C、在三类卫生法律关系中表现不同
2020/12/19
36
二、卫生法的效力等级 1、定义——在不同的法律渊源中的效力层次。
2020/12/19
37
2、效力层次规则:
1)一般规则 A、宪法——基本法律——一般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卫生法规——政府卫生
规章 B、地方的: 省级高于较大市、省级政府所在地市、计划单列市; 地方性卫生法规高于同级地方卫生规章; 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在本民族自治范围内适用
g第45条第1款物质帮助权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h第49条第12款特殊人群保护母亲与儿童2法律a基本法律民法刑法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公民基本生命健康权公民基本医疗保障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基本原则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献血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母婴保健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红十字法等10余部2法律c其他非基本法律婚姻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青少年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精神药品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医疗废物从业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技术管理条例等20余部卫生部国家计生委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省级省级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计划单列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6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7地方政府规章与地方性卫生法规同级的政府8特别行政区涉及卫生事务的规范性法律文件9国际卫生条约加入或签署的除声明保留的除外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管理标准与卫生技术规范操作规范a宪法基本法律一般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地方性卫生法规政府卫生规章c卫生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卫生规章效力一致不一致由国务院裁决d地方性卫生法规与卫生部门规章规定不一致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适用地方性卫生法规的按国务院意见适用
卫生法基本理论
![卫生法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734215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4.png)
卫生法基本理论前言卫生法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法规,对于维护公民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作为我国最高法律法规之一,对于卫生健康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卫生法的起源和发展卫生法早在古代文明发展阶段就已经存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卫生法规和制度。
我国古代《太素》、《黄帝内经》等文献中蕴含有大量的卫生知识和医药方案,这为我国卫生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卫生法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工业化带来了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垃圾处理等问题,人类面临着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应对卫生问题,各国相继制定了卫生法,如1854年英国卫生法的颁布,标志着卫生法正式成为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
我国的卫生法发展经历了过去卫生法法规落后、卫生状况较差的阶段,到如今成为世界公认的卫生体系。
2.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以人民为中心卫生法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而制定的,因此以人民为中心是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2.2.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卫生法的重要原则。
卫生法不仅要关注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更要着眼于预防疾病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3. 综合治理卫生工作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卫生、医疗、环境、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
因此,卫生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实现卫生工作的综合治理。
2.4. 法治原则卫生法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依法行政,遵循法治原则,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 卫生法的作用和意义卫生法是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制度保障之一,它不仅是规范卫生、医疗、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机制,更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整体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卫生法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人民群众健康知识和卫生习惯的普及,改善公共卫生和环境条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和生存权益。
4. 卫生法的创新和完善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卫生问题时,我国将卫生法的创新和完善作为重要的任务。
第一章 卫生法学基础
![第一章 卫生法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47485d50c22590102029d8f.png)
第一章卫生法学基础第一节卫生法概述一、卫生法定义(health law)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旨在调整保护人类健康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分析:1、立法机关:法定立法机关、授权立法机关2、制定或认可3、调整对象是保护人类健康4、卫生法是众多法律规范的一种5、总和卫生与法律的关系卫生即健康:WHO: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有完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法律是一种历史现象,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规定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卫生对法律的影响(1)对法律意识(思想)的影响(2)对立法的影响(3)对执法和司法的影响(4)对法学研究的影响二、卫生法的调整对象(一)定义: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医疗卫生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以及国际组织,因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人们生产、学习和生活环境及卫生状况,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而产生的以及它们内部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二)卫生法调整对象的内容:卫生资源法(内部关系)又叫卫生组织关系。
调整卫生组织活动方面的关系,把国家卫生行政机关或者其他卫生组织的地位、组织原则、职责范围等规定,用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卫生活动法卫生行政管理活动方面的关系。
卫生行政机关对其他组织的管理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卫生发展与卫生服务法卫生活动包括卫生发展活动和卫生服务活动两方面。
卫生发展活动是指个人卫生习惯的改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医疗技术的改进、设备更新;卫生服务活动是指卫生部门向社会提供卫生咨询与技术服务。
前提:平等主体、特殊主体第二节卫生法特征和基本原则一、卫生法的特征:(一)以保护人类健康权为根本宗旨,这是卫生法的基本特征(二)综合性、多样性1、卫生法的法源体系综合性、多样性2、卫生法的调整对象综合性、多样性3、卫生法的调整手段综合性、多样性(三)科学性、技术性溶入大量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又叫操作规范,是人们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则,是自然法则。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a765c46804d2b160b4ec07d.png)
第一章 卫生法律法规的 基本理论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屈海宏
学习目标
1.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 2.熟悉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3.了解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和卫生法律责任。 4.学会运用本章卫生法律法规知识指引今后卫生法律法规的学 习。 5.具有学习和运用卫生法律法规的自觉、主动性意识。
第三节 卫生法律关系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
概念
卫生法律关系就是国家机关、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卫生管理 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根据卫 生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卫生法律关系的特征
特征
卫生法律关系是由卫生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规范实现的特殊形式 卫生法律关系是一种纵横交错的法律关系 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二)卫生法律责任具有以下特点:
1.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 2.有专门的认定机关。 3.承担方式必须法定。 4.法律责任不具有连带性。 5.与法律制裁有密切的联系。 6.不同的法律责任有完全相同的制裁方法。
二、卫生法律责任的种类
(一)卫生行政责任 卫生行政责任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违反
卫生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时,所 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 分两种形式。
调整对象一贯彻党的卫生政策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二增强卫生法律意识保护人体健康三促进医学科学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四维护国家主权促进国际卫生合作五明确责任健全卫生管理体制第二节卫生法律法规的特征和基本原则一保障生命健康权利二紧密联系自然科学三吸收大量的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四调整内容十分广泛五调节手段多种多样六反映社会共同需求原则二全社会参与原则三卫生监督原则四预防为主原则五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六中西医协调发展原则一保护公民身体健康的原则第三节卫生法律关系一卫生法律关系的概念卫生法律关系就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保健服务过程中根据卫生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卫生法学知识点大一
![卫生法学知识点大一](https://img.taocdn.com/s3/m/43cb8b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8.png)
卫生法学知识点大一卫生法学作为法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卫生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的学科。
大一学生作为法学专业的初级学习者,在学习卫生法学知识时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基础概念和核心要点。
本文将介绍大一学生需要了解的卫生法学知识点。
一、卫生法学的定义和意义卫生法学是研究卫生法律制度和规范的一门学科,旨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权益,保障社会卫生安全。
卫生法学对于构建健康社会、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生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1. 基本原理卫生法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公共利益原理、科学性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平衡利益原则等。
2. 基本概念(1)卫生法律制度: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用来调整和规范卫生领域的各种行为和关系的法律体系。
(2)卫生法规范:是卫生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疫情防控、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规。
(3)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包括卫生行政组织机构、行政职能和行政程序等。
三、卫生法律制度体系1. 卫生法律制度的层级关系(1)宪法法律法规:卫生法律制度的最高法律地位。
(2)卫生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法、卫生法、食品安全法等。
(3)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管理条例等。
2. 卫生法律制度的功能和作用(1)规范卫生行为:确保医疗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等在卫生领域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2)保障公众健康:通过法律手段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维护公众健康权益。
(3)维护环境卫生安全:法律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保护公众免受环境污染的危害。
四、卫生法律义务和责任1. 医疗机构责任(1)诊疗义务:医疗机构应按照法律规定提供医疗服务,并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2)信息披露义务:医疗机构要及时向患者告知诊疗信息、药物使用等相关情况。
2. 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1)食品安全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要确保生产经营过程符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
(2)食品标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食品标识信息。
第一章卫生法基础理论
![第一章卫生法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16900fd51e79b8968022686.png)
人静时潜入医院太平间,摘取了一位女
干部的眼球,使两位眼看就要失明的患
者从见光明。死者在火化前接受整容时,
被发现眼球是假的。于是,责任医生被
公安部门拘留。
❖ 问:该医学博士该负什么责任?
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1、尸体是本人的,实行自愿捐献原则。
❖ 2、刑法第302条规定:盗窃侮辱尸体的,处3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法理:所谓盗窃尸体就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 的秘密窃取尸体的行为。所谓侮辱尸体,就是贬 损、猥亵、鞭尸或出卖尸体的一部分等行为,其 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但行为人的动机可以是多 种多样的,(泄愤报复、盗窃财物、出于封建迷 信结所谓的“阴亲”),至于司法人员履行职责 依法对尸体加以解剖,殡葬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火 化尸体等等,因其主观上没有侮辱尸体的故意, 不构成犯罪。
二是促使人体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增强体质, 能够避免和抵御外部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并保 持完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防疫、 保健);
三是对业已患病的人体进行治疗,使之恢复 健康(医疗、康复)。
卫生法学概念和特征
❖ 概念:卫生法学是以研究与卫生法律相关 的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新的部 门法学。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
(3)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以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
法律的作用
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
1、法的规范作用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 教育作用 (4) 预测作用 (5)强制作用
2、法的社会作用
(1)维护阶级统治 (2)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卫生和法律的关系:
卫生是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社会 文明的组成内容之一。卫生作为知识体系,其本身 并不具有阶级性。而法律是为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 所控制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卫生法学重点
![卫生法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e8c7bca0c22590102029d93.png)
《卫生法学》第一章卫生法基础理论【目的要求】掌握卫生法的调整对象、卫生法律关系及卫生法律责任;【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卫生法学的调整对象、卫生法律关系及卫生法律责任,讲解各种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详细地介绍法的概念、本质、渊源和实施;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医疗机构的设置和监督管理、执业登记与校验【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医疗机构设置的程序和基本条件、医疗机构的执业登记管理和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详细介绍医疗机构的执业规则;第三章卫生专业人员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执业医师的注册和监督管理;第四章医疗事故处理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医疗事故的概念和构成,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熟悉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了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赔偿。
让学生了解医疗纠纷的现状、存在的法律问题、事故处理的难点。
【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医疗事故的概念、分析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以及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等法律规定;详细介绍医疗事故的预防、事故发生后的处置规定;一般介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事故赔偿。
第五章母婴保健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母婴保健的管理与监督;【教学内容】重点介绍母婴保健的行政管理与监督;详细介绍母婴保健的各项技术服务;一般介绍母婴保健和母婴保健法的概念。
第六章献血法律规定【目的要求】熟悉采供血的管理和临床用血的管理及法律责任;【教学内容】详细介绍采供血机构和采供血管理,临床用血的各项规定;一般介绍无偿献血的主体、公民用血的法律规定。
第七章传染病防治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法律规定,传染病报告和公布的法律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疫情报告和公布中,卫生监督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各自的职责,以及各种违法责任;详细讲解艾滋病检测管理、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规定;第八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的要求】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教学内容】重点介绍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详细介绍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法律责任第九章国境卫生检疫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熟悉卫生检疫传染病种类、传染病检测的内容和措施【教学内容】重点国境卫生检疫的对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职责;详细介绍卫生检疫传染病种类、传染病检测的内容和措施第十章公共场所卫生法律规定【目的要求】熟悉公共场所的范围、卫生要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公共场所的范围、卫生要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第十一章职业病防治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的法律规定;【教学内容】重点讲解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危害申报的具体要求、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的法律规定;详细介绍职业病防治的方针和原则、工作场所的基本要求和建设项目的管理;第十二章食品安全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食品监督人员及其职责;【教学内容】重点讲解食品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及其职责,食品监督人员及其职责;详细介绍食品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卫生要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管理第十三章药品管理法律规定【目的要求】掌握医疗机构药剂管理规定;一般了解新药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进出口药品管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管理、药品广告管理等。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课件-PPT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8e908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9.png)
法院受理该案,根据相应法律法 规认定护士王某的行为违法。
25
案例中,护士王某的经历警告护 士,不得泄露患者隐私。
26
第三节 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
二、卫生法律法规的社会作用
1
2
有利于促 进我国医 疗卫生事 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 进社会经 济健康、 稳定的发 展。
3 4
有利于推 动医学科 学的发展 与进步。
獬廌、解豸(xiè zhì)
14
“法”的来源
祖先在创构“法”字上,其渊源颇具智慧和神话色彩。“法”字古 金文为“灋fǎ”。《字源》用溯源法解释了古人构造“灋fǎ”字 的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灋fǎ ,这字从廌去,以代表判断 曲直的法律;又从水,是比喻其平如水,省廌zhi写作法”。《说文 解字》释为“灋fǎ,解廌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 直者”。"灋fǎ"字的造字构意,源出一个历史传说:春秋战国时期, 齐庄公有个叫壬ren里国的臣子,与另一位叫中里缴的臣子打了三 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廌",即神兽獬豸,来听 他二人自读诉状。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什么表示,而 中里缴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 公判决壬里国胜诉。这种以角触断罪的方法,被古人用"会意"的方 法放进了"灋"字的构形之中。可见,这个"灋fǎ"字造得很有深意, 一是公平裁判、明断曲直,乃是我国古代先哲赋予"灋"字的基本涵 义;二是"灋fǎ "或许代表了人民心底的向往:"灋fǎ"应该对任何 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去。
4
案例:“护士王某的行为为什么违法?”
卫生法学读书笔记
![卫生法学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7f46907a2161479171128da.png)
卫生法学学习资料第一章卫生法基础理论1.卫生法:是调整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并规范与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活动和行为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卫生法的调查对象:是指保护人体生命健康权益并规范与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活动和行为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3.卫生法调整对象主要包括:(1)调整人体生命健康权益保护关系(2)调整与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活动和行为中形成的各种传统社会关系(3)调整与人体生命健康相关活动和行为的新型的特殊社会关系(4)调整卫生安全保障关系(5)调整医药卫生资源配置关系(6)调整国际卫生关系4.卫生法的渊源:是指卫生法律规范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
包括:宪法、卫生及其相关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卫生部门规章、地方性卫生法规、地方政府卫生规章、民族自治条例和卫生单行条例、卫生标准、国际卫生条约。
5.卫生法律关系:指卫生所调整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相互之间在卫生管理和医药卫生预防各个环节中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6.卫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1)主体:卫生法律关系的参加者(2)客体: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3)内容:卫生法主体依法应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总和第2章医疗机构管理法律规定医疗机构:指依法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它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分为三级。
省级和县级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都要以设区的市级所制定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为基础。
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区域卫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条件:(1)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2)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3)医疗机构在职的、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4)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5年的医务人员(5)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6)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7)省、自治州、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执业登记包括:申请、审核批准、不予登记、登记事项、变更登记医疗机构应当于校验期满前3个月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校验手续。
卫生法基本理论
![卫生法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540093d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58.png)
学习卫生法学的目的
❖ 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 ❖ 发展我国卫生事业 ❖ 维护公民健康权利 ❖ 增强卫生执法水平 ❖ 缓解医患关系的矛盾 ❖ 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卫生法基础理论
★卫生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特点 ★卫生法的要素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卫生法的渊源和效力等级 ★卫生法的分类和作用 ★卫生法律关系 ★卫生法律责任
非专门法律
❖ A、基本法律
民法、刑法、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公民基本生命健康 权、公民基本医疗保障、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基本原 则、医药卫生资源配置
❖ B、其他非基本法律
《婚姻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残疾人 权益保障法》、《青少年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 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 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海 洋环境保护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
❖ B、民事手段——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横向关系 调整(违约与侵权)
❖ C、刑事手段——违反刑法规定的情形。
❖ 3)人类共同性 ❖ A、根本任务在于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的实现,
阶级性淡化
❖ B、国内法的国际化倾向明显,各国目的基本 一致
❖ 4)内容的广泛性 ❖ A、凡是医疗卫生领域均涉及
❖ B、体系复杂、内容浩繁
❖ 从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看:
❖ (一)卫生行政关系 ❖ (二)卫生民事关系 ❖ (三)卫生刑事关系 ❖ (四)国际卫生关系
从调整的内容来看:
❖ (一)调整生命健康权益保障关系 ❖ (二)调整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进行管理中
形成的社会关系 ❖ (三)调整医学科学技术应用和发展而形成
的新型卫生法律关系 ❖ (四)调整公共卫生规划和资源配置关系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60424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e.png)
2、纵向:卫生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 发生的卫生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平等性。 ①外部行政关系——卫生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 和公民,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公共行政关系。
②内部行政关系——卫生行政机关与其机关工作人员之间、 医疗卫生专业机构与工作人员之间行政的人事关系。 ③卫生行政机关与医疗卫生预防保健等专业机构之间的行业 管理关系。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自治区人大及常委会)
宪法中的卫生法律规范 (全国人大)
11 法律中的卫生法律规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0多行政法规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1.0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0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001.0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2001.0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2001.05.01)
4
(二)卫生法的法律体系
公共卫生
中国的卫生法律体系
健康相关产品
医疗服务资源 与技术准入 劳动与社会保障
传 染 病
职 业 病
母 婴 保 健
环 境 卫 生
食 品
药 品
医 疗 器 械
化 妆 品
医 疗 医药护 机 师师士 构
5
卫生法的渊源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艾滋病防治条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7
主要途径
• 行政机关救济—卫生行政复议 • 司法机关救济—卫生行政诉讼 • 卫生行政赔偿—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28
(一)卫生行政复议
• 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 其合法权益,向上一级卫生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受理申请的 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对原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 活动。
卫生法学(基础理论) 2
![卫生法学(基础理论) 2](https://img.taocdn.com/s3/m/78c1953c5a8102d276a22fb3.png)
❖ 《护士条例》第5条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 责全国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 政区域的护士监督管理工作。
❖ 第11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护士执业良好记录和不良记 录,并将该记录记入护士执业信息系统。 护士执业良好记录包括护士受到的表彰、奖励 以及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情况等内容。护士执业 不良记录包括护士因违反本条例以及其他卫生管理 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受到行 政处罚、处分的情况等内容。
❖ 从卫生法调整对象的性质上看,卫生法的调 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1)卫生行政管理关系 ❖ (2)卫生民事关系 ❖ (3)卫生刑事关系 ❖ (4)国际卫生关系
(二)卫生法的调整对象(新观点)
❖ 概括:调整卫生行政主体与相对人间 的相互关系,一种纵向的,以命令与服从 为基本内容、以隶属性为基本特征的医药 卫生管理关系 。
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
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 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 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 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 全监督管理工作。
❖ (4)医药卫生主体与食品、药品、血液、 血液制品、医械生产经营企业的关系
❖ 《食品安全法》第29条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 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 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
第31条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
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方法
卫生法基础知识
![卫生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e0699afe4733687f21aad0.png)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一、卫生法的概念
❖ 狭义:是指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以卫生法典 命名的卫生法。
❖ 广义: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旨在保护人体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精品课件
二、卫生法的基本原则 ❖ 保护人体源自命健康 ❖ 预防为主精品课件
❖ 依靠科技进步 ❖ 中西医协调发展 ❖ 动员全社会参与 ❖ 国家卫生监督 ❖ 患者权利自主
精品课件
三、卫生法的渊源
是指卫生法律规范由何种国家机关创制 并表现为何种法律文件形式。
精品课件
我国卫生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 宪法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的具有 最高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
❖ 卫生法律
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
除基本法律之外的其他法律
用期已过,同现行政策不符的卫生法律、法规、规 章明令废止。
精品课件
卫生法的溯及力即某一法规对它生效以前的 事件和行为是否可以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 及力,反之就没有溯及力。
精品课件
卫生法的空间效力
卫生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卫生法生效的地 域范围,即卫生法在哪些地方具有拘束力。 ❖ 在主权管辖的全部范围内生效 ❖ 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生效
精品课件
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 务所指向的对象 。
❖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 行为 ❖物 ❖ 智力成果或精神产品
精品课件
四、卫生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 产生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间形成了权利与义务关系 ❖ 变更是指卫生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或客体发生了变化 ❖ 消灭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完全终
卫生法基础知识
![卫生法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6edf1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5.png)
第28页/共66页
我国卫生法开始生效的时间有以下三种情况:
• 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中明确规定其颁布 后的某一具体时间生效。
• 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中明确规定自公布 之日起生效。
• 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条文中没有规定生效时 间,则均以颁布之日为生效之时。
• 卫生规章 • 卫生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 卫生标准、规范和规程 • 国际卫生条约
第7页/共66页
四、卫生法的主要内容
• 医疗卫生机构及组织管理方面 • 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管理方面 • 生命健康权益保护方面 • 特殊人群健康保护方面 • 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管理监督方面
第8页/共66页
• 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 • 公共卫生管理方面 • 环境污染防治方面 • 中医药与民族医药管理方面
第50页/共66页
卫生司法救济的特征:
• 是国家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专门的规范 性的活动
• 卫生司法救济的内容和对象,主要是解决卫生法 律关系主体之间有关卫生权利与义务争议的问题, 确认卫生法律责任和是否构成卫生犯罪,以及如 何承担法律责任;
第51页/共66页
• 是保证卫生法实现的一种具体司法活动,是卫生 法实现的一种过程
第9页/共66页
第二节 卫生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以主体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形式 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
第10页/共66页
法律关系的特征:
• 是以法律规范卫生前提形成的社会关系; • 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关系; • 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
第11页/共66页
是指卫生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